“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
鬼谷子(原文及译文)
鬼谷子(原文及译文)捭(bǎi)阖(hé)第一粤(yuè)若稽(jī)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hé)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duó)权量(liàng)能,校(jiào)其伎(jì)巧短长。
【译文】先让我们来考察一下历史吧。
古代那些存于世间的大智大勇的圣者,都是芸芸众生的先导。
他们通过观察阴阳两类现象的变化来对事物作出判断,并进一步了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途径。
计算和预测事物的发生过程,通晓人们思想变化的关键,发现世上事物、人事的发展征兆,从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
所以,圣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从古到今,其遵循的规律都是一样的。
事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然而都各有自己的归宿;或归于阴,或归于阳;或以柔为特征,或以刚为特征;或以开放为主导,或以闭藏为主导;或松弛不固,或紧张难入。
所以圣人把握事物的关键,审察事物的前因后果、轻重缓急。
权衡对方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比较其技巧优劣长短,然后借物举事。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
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
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墨子【古籍精品原文】
墨子《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目录∙01章亲士∙02章修身∙03章所染∙04章法仪∙05章七患∙06章辞过∙07章三辩∙08章尚贤(上)∙09章尚贤(中)∙10章尚贤(下)∙11章尚同(上)∙12章尚同(中)∙13章尚同(下)∙14章兼爱(上)∙15章兼爱(中)∙16章兼爱(下)∙17章非攻(上)∙18章非攻(中)∙19章非攻(下)∙20章节用(上)∙21章节用(中)∙23章节葬(上)(亡) ∙24章节葬(中)(亡) ∙25章节葬(下)∙26章天志(上)∙27章天志(中)∙28章天志(下)∙29章明鬼(上)(亡) ∙30章明鬼(中)(亡) ∙31章明鬼(下)∙32章非乐(上)∙33章非乐(中)(亡) ∙34章非乐(下)(亡) ∙35章非命(上)∙36章非命(中)∙37章非命(下)∙38章非儒(上)(亡) ∙39章非儒(下)∙40章经(上)∙41章经(下)∙42章经说(上)∙43章经说(下)∙44章大取∙45章小取∙46章耕柱∙47章贵义∙48章公孟∙49章鲁问∙50章公输∙51章囗囗(亡)∙52章备城门∙53章备高临∙54章囗囗囗(亡) ∙55章囗囗囗(亡) ∙56章备梯∙57章囗囗(亡)∙58章备水∙59章囗囗(亡)∙60章囗囗(亡)∙61章备突∙62章备穴∙64章(亡)∙65章(亡)∙66章(亡)∙67章(亡)∙68章迎敌祠∙69章旗帜∙70章号令∙71章杂守原文01章亲士作者:佚名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
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
孙子兵法注音版
孙子兵法孙武jì计piān 篇sūn 孙zi子yuý曰:bÿnɡ兵zhþ者,ɡuï国zhÿ之dà大shì事,sǐ死shýnɡ生zhÿ之dì地,cún存wánɡ亡zhÿ之dào道,bù不kþ可bù不chá察yþ也。
ɡù故jÿnɡ经zhÿ之yǐ以wǔ五shì事,xiào校zhÿ之yǐ以jì计,ãr而suǒ索qí其qínɡ情:yÿ一yuý曰dào道,âr二yuý曰tiün天,sün三yuý曰dì地,sì四y uý曰j iünɡ将,wǔ五y uý曰fǎ法。
dào道z hþ者,lìnɡ令mín民yú于s hànɡ上tïnɡ同yì意,kþ可yǔ与zhÿ之sǐ死,kþ可yǔ与zhÿ之shýnɡ生,ãr而bù不wýi危yþ也;tiün天zhþ者,yÿn阴yánɡ阳、hán寒shǔ暑、shí时zhì制yþ也;dì地zhþ者,yuǎn远jìn近、x iǎn险yì易、ɡuǎnɡ广x iá狭、sǐ死s hýnɡ生yþ也;j iünɡ将z hþ者,z hì智、xìn信、rãn仁、yǒnɡ勇、yán严yþ也;fǎ法zhþ者,qǔ曲zhì制、ɡuün官dào道、zhǔ主yînɡ用yþ也。
《先秦散文·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①(节选)》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①(节选)》原文鉴赏《先秦散文·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①(节选)》原文鉴赏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②,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
”宠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之去魏也远市③,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庞恭从邯郸入,竟不得见④。
【注释】①储说:聚积说明理论观点的传说故事。
《储说》分为内外。
《内篇》又分上下;《外篇》分左右,左右各分上下。
《内储说》上下篇附有标题,上篇名“七术”,列举执驭臣下的七种方法和手段。
②质:人质,此指作人质。
邯郸,赵国的都城,位于今河北邯郸西南。
③去:距离。
于,比。
④竟:竟然。
【今译】庞恭和太子将往邯郸作人质,对魏王说:“现在有个人说街上有老虎,王相信吗?”王说:“不相信。
”“两人个说街上有老虎,王相信吗?”王说:“不信。
”“三个人言街上有老虎,王相信吗?”王说:“我相信这件事了。
”庞恭说:“街道上没有老虎是明白不过的,然而经过三个人一说就真的以为有老虎。
现在邯郸离魏国要比这里离集市远得多,非议我的不止三人,希望王能明察他们的话。
”庞恭从邯郸回来,竟然没有受到魏王的接见。
【集评】明·门无子《韩非子集评》:“语意顿挫,跌宕伤感。
”(按,指“夫市之无虎”四句。
)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市虎’后世袭用,终成套语,要之真个美谈。
”【总案】写三次人言,不厌其烦,用心良苦。
庞恭后一段话四句,一句一转,忧心忡忡。
伤感的语气,意在说明众口铄金的道理。
事理昭然、情意恳切的临行别辞,却没有在魏王身上起到免疫力的效应,问题没有出在庞恭所打的预防针是否值得怀疑,而是人言可畏,片语成谗的恶草就是在脊薄的土壤上也能丛丛滋长。
“竟不得见”四个字的冰冷面孔,把一通苦口婆心晓理动情的忠告冲得净光。
苏洵《族谱后录下篇》原文及翻译译文
苏洵《族谱后录下篇》原文及翻译译文《苏洵《族谱后录下篇》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苏洵《族谱后录下篇》原文及翻译译文苏洵《族谱后录下篇》原文及翻译苏洵原文:先子讳序,字仲先,生于开宝六年,而殁于庆历七年。
娶史氏夫人,生子三人,长曰澹,次曰涣,季则洵也。
先子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
晚乃为诗,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数十年得数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
观其诗虽不工,然有以知其表里洞达,豁然伟人也。
性简易,无威仪,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与人交,无贵贱皆得其欢心。
见士大夫曲躬尽敬,人以为谄,及其见田父野老亦然,然后人不以为怪。
外貌虽无所不与,然其中心所以轻重人者甚严。
居乡闾,出入不乘马,曰:“有甚老于我而行者,吾乘马,无以见之。
”敝衣恶食处之不耻,务欲以身处众之所恶,盖不学《老子》而与之合。
居家不治家事,以家事属诸子。
至族人有事就之谋者,常为尽其心,反复而不厌。
凶年尝鬻其田以济饥者。
既丰,人将偿之,曰:“吾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
”卒不肯受。
力为藏退之行,以求不闻于世。
然行之既久,则乡人亦多知之,以为古之隐君子莫及也。
以涣登朝,授大理评事。
(节选自苏洵《族谱后录下篇》)译文:苏洵亡故的祖父叫苏序,字仲先,在开宝六年出生,死于庆历七年。
娶妻史氏夫人,生子三人,长子叫澹,次子叫涣,最小的儿子叫洵。
先祖父年少丧父,喜欢做好事却不喜欢读书。
晚年却爱做诗,能直接念出来,作诗很快能立刻完成,数十年间做了几千篇,上自朝廷郡县之事,下到乡间子孙打猎捕鱼经营生计的事情,都能在诗中体现。
看他的诗虽然不精巧,但能通过诗歌知道他胸襟开阔磊落,为人坦荡。
生性坦率和易,不讲求礼节,不注重庄重的仪容举止,看淡为自己谋利的事情而看中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和别人交往无论富贵贫贱都喜爱赏识。
见到士大夫都非常恭顺礼敬,人们认为他谄媚,等到他见到村野老人也这样,这样之后人们就不认为他的行为奇怪。
2014-09-04_深析《鬼谷子》隐含的极致权谋——圣人成事五术
深析《鬼谷子》隐含的极致权谋——圣人成事五术2014-09-04《鬼谷子》是每个研究权谋的人必须研读的图书之一。
分享下对我鬼谷子的《决术》的一部分的理解。
原文:圣人所以成事者有五: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
我的理解:一个人想成就大事,必须使用五种手段。
对付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办法,因为一个人如果只用一种办法来处理不同的人,自己必定要吃亏的。
就好似某些好人,对谁都好,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就很深刻的体现了这个意思,你对待狼不能用对待好人的办法,最后东郭先生救狼,后来被狼吃点,这其实不能怨狼,而要怨东郭没有用正确的对待狼的办法。
所以鬼谷子对不同情况的人分类,采用不同的办法。
1、对付正直的人,我们直接用明了的办法就行了。
很多好人,正直的人,有道德的人,我们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就行了,他们如果能够理解,能够和你浩然正气,光明磊落的交往,你才能得到这样的人的心。
最近看《创业学绝味》这本书,里面有对供应商的不行贿的承诺。
绝味公司,对凡事行贿的供应商,要么罚款,要么断绝合作关系。
这绝味就是一个正直的公司,供应商就无需采用小手段,做好自己的商品,保证质量就行了。
使用小手段,恰恰为对手所不齿。
2、对于那些小人,我们就必须背后下手。
你用讲道理办法只能说服正直的人,而对于小人,其实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的,小人就是小人,对于小人就要使用阴招,这个也不需要有什么道德顾忌,用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3、信任那些讲究诚实的人。
对任何人都猜疑,都不放心,那么自己绝对会很累,所以,对待那些诚实诚恳的人,我们就要信任他们,如果对他们猜疑,恰恰会伤了他们的心,以后对你不再报之以诚了。
无限的信任交给诚实的人能够激发他们更多的热情。
他们会对这份信任报知更积极的行动。
有些公司的确是有难关,想提前预支些货款,这时候,如果你能够信任他们,给他们帮助,不仅仅不会被骗,而且能够极大的获得他们的支持。
如果你对这些诚实的供货商,还防着,不给他们钱,公事公办的话,你失去的会更多。
《读通鉴论——卷十五文帝》作者:王夫之
《读通鉴论——卷十五文帝》作者:王夫之〖一〗蛮夷之长有知道者,中国之人士媿之。
故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甚悲夫中国也。
宋之篡晋,义熙以后以甲子纪,而不奉宋之元朔,千古推陶公之高节。
而武都王杨盛于晋之亡不改义熙年号。
盛,仇池之酋长耳,与元亮颉颃于华、夷。
晋氏衣冠之族,闻栗里之风而不媿者,又何以对偏方之渠帅也?盛临卒谓其世子玄曰:“吾老矣,当终为晋臣,汝善事宋。
”子之从违可与已而为变计哉?盛过矣。
虽然,此非可以訿盛也。
盛远在荒裔,虽受晋爵而不纯乎其为臣,进则不必为晋争存亡,退自有其不可亡之世守,则孤立而撄宋之怒,力不能敌,且以覆先人之宗社,固不可也。
是以告其子以事宋而无贻危亡于后世,是亦一道也。
若夫戴高天,履厚土,世依日月之光,有君父之深雠,无社稷人民之世守,洁其身于山之椒、水之涯、耕读以终身,无凶危之见逮,如溧阳史氏者,屡世不干仕进,而抑可不坠其宗。
处此而曰“终吾身而已,子孙固当去事他人以希荣利”,双收名利以为垄断,岂可援盛以自解哉?民之多辟,不可如何者也;自立辟焉,以两全于义利,又将谁欺?〖二〗承大难之余,居大位,秉大权,欲抑大奸以靖大乱,论者皆曰:“非权不济,名不可急正,义不可急伸,志不可急行,姑含忍以听其消而相安于无事,国乃可靖。
故晋弑厉公,迎悼公,公掩荀偃、栾书、士匄之恶而从容驭之,晋乃以宁。
”其说非也。
夫不见悼公之掣于群贼,邢邱一会,而天下之政移于大夫,晋乃以终亡于八卿之裔。
无他,名不正,义不伸,志不行,苟免于乱,乱之所以不息也。
叔孙婼杀竖牛,而安其宗。
汉献帝不能正董卓之罪,待其骄横而始杀之,故李傕、郭氾得以报雠为名,杀大臣,逼天子,而关东州郡坐视不救,韩馥、袁绍且以其为贼所立,欲废之而立刘虞。
夫唯弑君之罪为神人所不容,而兄弟之痛根于性而弗容隐,受其援立,与相比暱,名不正,义不伸,志不行,忘亲贪位,如是而曰权也,是岂君子之所谓权乎?文帝初立,百务未举,首复庐陵王之封爵,迎其柩还建康,引见傅亮,号泣哀恸,问少帝、庐陵薨废本末,悲哭呜咽,亮、晦、羡之自危之心惴惴矣。
说“言”
说“言”作者:叶春雷来源:《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9年第09期读《韩非子》,里面涉及“言”的话题,很有意思。
“言无端末,辩无所验者,此言之责也;以不言避责持重位者,此不言之责也。
”依照韩非子的意思,“言”有“言”的错,“不言”也有“不言”的错,真是叫人左右为难呀!但细细分析韩非子的话,觉得他说得还真有道理。
“言”之罪,在胡说八道,没有事实作为依据,有时是捕风捉影,有时是以讹传讹,有时甚至还可能是无中生有,故意编造事实,陷害栽赃。
这样的“言”,自然是应该治罪的。
但“不言”行不行?韩非子说,只要你在某一个位置,该你说话的时候,你就得说。
否则,想逃避言责,保自己的位置,同样该治你的罪,这真是说得痛快淋漓。
生活中,有胡言亂语的,也有不言以明哲保身的,这都在韩非子的鞭挞之中。
我们知道,韩非子有一篇文章《说难》,那意思是,说话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稍不留心,就可能触犯权贵。
他特别指出,君主是龙的化身,喉间是有逆鳞的,如果一不小心,因说话不当触了逆鳞,就可能惹来杀身之祸。
像关龙逄、比干等,都是因言获罪,最终命丧黄泉。
但是,我们觉得,韩非子的可贵之处,就是他虽然认为说话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并没有因此遁入道家明哲保身的虚无之中,他反而强调,该言不言,同样是一种犯罪,这就体现出法家现实担当的那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实在是有些以身殉道的悲壮意味的。
人有一张嘴巴,都要说话,但韩非子告诉我们,说话不是一件可被轻视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件人人都要加以重视的事情。
韩非子首先强调的,是开口说话,应该以事实为依据,有严密的逻辑联系,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因此每说一句话,都还要“以观后效”,也就是说,要看它是否为凿空之言。
有人说话喜欢信口开河,明天请你喝酒,但到了明天,他早把自己说的话抛到脑后了,而听话的人,还在傻等他的电话邀请呢。
韩非子很讨厌这样的人,作为法家,最大的特点是务实。
所以韩非子说:“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
第二十九讲王夫之
“体俟用则所固以发能,用用乎体则能必副其所。体用一依其实, 不背其故,而名实各相称矣。”(同上)
2. 形、神、物
“形也,神也,物也,三Βιβλιοθήκη 遇而知觉乃发”(《正蒙注》卷一上)
“一人之身,居要者心也。而心之神明散寄于五脏,待感于五 官。”(《尚书引义》卷六)
六. 思考
论述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思想。 王夫之是如何看待能、所关系的。 谈谈王夫之的人性论。 谈谈王夫之的历史观。
Next Time:颜元
提前阅读重点文献 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部分
The End
王夫之认为:“性屡移而异”,“性也者,岂一受成型,不受损益 也哉?”(以上《尚书引义》卷三)没有一成不变的本性。
五. 理势与历史
王夫之认为历史的固有规律与历史的必然趋势是相互 统一的。他说:“势者事之所因,事者势之所就,故离 事无理,离理无势。势之难易,理之顺逆为之也。理 顺斯势顺矣,理逆斯势逆矣。”(《尚书引义》卷四) 历史的发展过程,每一时期有它的必然趋势,这趋势 就是理的表现。历史事件是由于必然趋势形成的,而 趋势表现了事情中固有的规律。没有脱离势的理,也 没有不表现理的势。
“太虚者本动者也,动以入动,不息不滞。”(《周易外传》卷 六)
Have A Break!
2. 变化日新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思问录·内篇》)
“人见形之不变,而不知其质之已迁,则疑今兹之日月为邃古之 日月,今兹之肌肉为初生之肌肉,恶足以语日新之化哉?”(《思 问录·外篇》)
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同上) “气者,理之依也”(《思问录·内篇》)
2. 道与器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善言道者,由用以得体;不善言道者3,妄立一体而 消用以从之.'人生而静'以上,既非彼所得见矣, 偶乘其聪明之变,施丹垩于空虚,而强命之曰体.聪 明给予所求,测万物而得其景响,则亦可以消归其用 而无余,其邪说自此逞矣."(《船山全书》第一册, 第862页) "说性便是体,才说心已是用.说道便是体,才说德 已是用,爱是用,说爱之理依旧是体.说制便是以心 制事,如何不是用?说宜是用,说事之宜便是体.乃 其大义,则总与他分不得.若将体用分作两截,即废 性之德矣.天下惟无性之物,人所造作者,便方有体, 用故不成,待乎用之而后著.仁义,性直德也.性下 德者,天德也,其有可析言之体用乎?当其有体,用 已现;及其用之,无非体.盖用者用其体,而即以此 体为用也.故曰:'天地氤氲,万物化生',天地氤 氲,万物化生即于此也.学者须如此穷理,乃可于姓 名道德上体认本色风光,一切俗情妄见,将作比拟不 得."(《船山全书》第六册,第894--895页)
(三)体用之辩. 王船山以此解决本体与主体的统一性以 及本体在主体那里显现的时间性.宋明儒学的存在论范畴以 体用为图式而架构起来,是一种从对象的角度来谈论存在的 独断论的理路,它在某种意义上助长了人为构造实体的危险, 这导致了与宋明儒学相始终的关于体用究竟是儒还是佛的往 复辩难.王夫之把体用严格地限制在隐显的语境中,这就排 除了体用的独断探讨,而获得了批判哲学的识度.王夫之对 体用问题的另一个突破在于,他提出了"相与为体"的概念, 从而改变了佛教与宋明哲学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贵体贱用" 的体用模式,而代之以"相与为体"的交互体用论模式.从 隐显的视阈出发,王船山指出了存在的作用以及主体对于存 在的把握都展开为一个时间性的过程,欲于某一时间点上一 劳永逸地把握存在,完成存在的观念,在本质上是一种敌视 存在之时间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破恶声论》原文今译对照【转】
《破恶声论》原文今译对照【转】(按:受章太炎影响,鲁迅早期的文言文《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用的都是极古奥的上古文言,生僻和用典颇多。
在网上看到有人将鲁迅的早期文言文翻译成白话,也不失为进入这篇文言长文的捷径。
)----------------------------------------------------------------------------------------------------------------------------《破恶声论》【原文】本根剥丧,神气旁皇,华国将自槁于子孙之攻伐,而举天下无违言,寂漠为政,天地闭矣。
狂蛊中于人心,妄行者日昌炽,进毒操刀,若惟恐宗邦之不蚤崩裂,而举天下无违言,寂漠为政,天地闭矣。
吾未绝大冀于方来,则思聆知者之心声而相观其内曜。
内曜者,破瘰暗者也;心声者,离伪诈者也。
人群有是,乃如雷霆发于孟春,而百卉为之萌动,曙色东作,深夜逝矣。
惟此亦不大众之祈,而属望止一二士,立之为极,俾众瞻观,则人亦庶乎免沦没;望虽小陋,顾亦留独弦于槁梧〔2〕,仰孤星于秋昊也。
使其无是,斯增欷尔。
【译文】“根本剥蚀,神形彷徨”,华夏之国将在其子孙的相互攻伐中自行枯槁,而举国上下听不见反对的声音,政治归于荒寂,天地如同闭合。
各种蛊惑人心的言论甚嚣尘上,胆大妄为者日益猖獗,庖中投毒,砧上操刀,唯恐父母之邦不早毁灭,而举国上下听不见反对的声音,政治归于荒寂,天地如同闭合。
但我并不绝望,把更大的希望寄托在将来,期望聆听到智者发自心底的声音,并感受其内在的光明。
这种内在的光明,足以冲破黑暗,发自于心底的声音,必然远离虚伪与狡诈。
人群中有了它,就像早春发出的鸣雷,百草为之萌动,如曙光东起,暗夜就会消失。
但是,不能期盼每个人都能发出这种心声,都能在内心拥有一份光明,只能期望一二杰出的先觉者,站出来做出表率,让大家看,若如此大约可以使我们免于沉沦。
《鬼谷子》注释译文
《鬼谷子》注释译文以兵家视点演绎鬼谷子传奇作为古代著名军事家的鬼谷子再度成为许多读者关注的焦点和军事爱好者探究的热点。
这部出自善于构架跌宕起伏故事情节的作家孙方友之手的作品,让读者在阅读中如同置身于玄机百出、险象环生、车马喧嚣的古战场之境……鬼谷子,姓名不详,以一度隐居之地“鬼谷”为名,又被尊为“子”,故名鬼谷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有《鬼谷子13章》传世,被后人奉为“智圣”。
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庞涓;外交家苏秦;为秦统一打下基础的张仪以及危难之际自荐出使楚国的毛遂等都出自鬼谷子门下。
虽然鬼谷子的一生与他生活的那个时期的军事斗争和政治剧变总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但史书上真正关于他本人的记载却只有《太平广记》和《史记》上区区50多字的介绍。
面对少而又少的资料、线索,如何为鬼谷子这一传奇人物所生活的历史年代及活动空间定位,近而切中要义地塑造主人公在金戈铁马岁月中的艺术形象,成了摆在孙方友面前的现实问题。
为此,作者多次前往传说中鬼谷子隐居的云梦山和鬼谷子的家乡大王庄寻访主人公的踪迹,细心倾听和搜索当地流传的关于鬼谷子的故事、传说、谚语、话本,广闻博取,披沙拣金,积累了10万字的文字素材。
在《鬼谷子》的创作中,孙方友既注重多角度运用驾轻就熟的传奇笔调,更注重将兵家谋略楔入军事故事、营造历史传奇,在唇枪舌剑、刀光戟影中展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军事斗争状态,交织推进悬念迭出的故事情节。
小说从鬼谷子以胸怀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开始匡扶天下的行程,到暗用智谋脱离一个又一个阴谋险境;从他为平息战争不得已将母亲作为人质巧妙退敌,到他在地牢8年中发奋图强写出传世兵书;从他归隐云梦山广收门徒,到建立天下第一所军校,都写得兴味盎然,起伏跌宕,于大开大阖中凸现了鬼谷子作为一代军事家的大智慧、大计谋、大胸怀。
孙方友认为:“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对鬼谷子智慧和谋略的理解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但他作为兵谋大师一直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即便是在军事科技和军事谋略高度发展的今天也很有意义。
《孙子兵法》的八大启迪
《孙子兵法》的八大启迪作者:黄朴民来源:《新传奇》2018年第30期中國治国安邦历来是文武双管齐下。
文的方面,长期以来是儒家经典;武的方面,以《孙子兵法》为代表。
《孙子兵法》已经作为中国文化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当中。
全局意识《孙子兵法》的精髓,就是善于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把握克敌制胜的奥妙,驾驭治军用兵的方法。
如战略预测上的“五事七计”,治军手段上的“令文齐武”,作战方法上的“奇正相生”,战争观念上的“仁诡相济”等,无一不是以系统综合的视野切入,由全局呼应的途径造就。
处处体现出纲举目张、举重若轻的大局意识和见微知著、占隐察机的预见能力。
重点意识关照全面,不等于事无巨细平均使用力量,恰恰相反,抓住重点,强调主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所谓“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孙子兵法》既坚持全面论,更强调重点论。
其所有命题,均以两点之中抓重点的方式来表述,如攻守一体,以攻为重点;奇正相生,以奇为优先;主客相对,以客为侧重;常变并行,以变为主体。
“全胜”“战胜”不可或缺,而以“战胜”为重中之重;“避实”“击虚”相辅相成,而以“击虚”为根本选择。
创新意识《孙子兵法》排斥了“以礼为固,以仁为胜”的旧“军礼”传统,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时代要求、迎合新的战争形势的兵学理论,用“兵以诈立”“兵者诡道”取代“鸣鼓而战,不相诈”;用“掠乡分众”“堕其城,毁其国”取代“不杀黄口,不擒二毛”;用“兵贵胜,不贵久”“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取代“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及三舍”。
通过这些全方位的创新,使其兵学理论成为与时俱进、满足现实的战争指导原则,实现了中国古典兵学一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飞跃。
机遇意识机遇指的就是时机,在利用“时机”问题上,一方面自然应该持重,不可忘乎所以,轻举妄动,所谓“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墨子》全文
《墨子》全文卷一《亲士》1.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2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句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
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
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2.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
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
」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
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是故逼臣伤君,谄下伤上。
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
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
3.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唫,怨结于民心,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
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4.今有五锥,此其銛,銛者必先挫。
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是故比于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5.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
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也。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夫恶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
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6.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万物,是故溪陕者速涸,逝浅者速竭,墝埆者其地不育。
王者淳泽不出宫中,则不能流国矣。
《修身》1.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
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韩非子》五蠹第四十九原文翻译
《韩非子》五蠹第四十九原文翻译五蠹第四十九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一兽众,人民不胜禽一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有人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一兽之皮足衣也。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藿之羹;冬日麂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歃以为民先,•股无肢,胫不生一毛一,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夫山居而谷汲者,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非疏骨肉一爱一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
•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古者大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曾国藩《原才》赏析及译文
曾国藩《原才》赏析及译文曾国藩《原才》赏析及译文原才曾国藩风欲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
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
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
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
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
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
”风欲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告以义,故道一而俗同。
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
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
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
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
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所从来久矣。
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
彼自尸于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
而翻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
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
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
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
凡一命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
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土大夫得晋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
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题解与导读】原,论说文体之一,盖推究事物本原之义以示人。
此体起于韩愈作五原,后人因之;其曲折抑扬,与论说相表里。
韩愈原道、黄宗羲原君,为“原”体之名篇。
本篇讨论人才培养问题,从强调人才的重要,讲到培养人才的方法,再论述陶铸人才之责无旁贷,而以收效将来作结,可谓原始要终,曲尽其义。
陶铸人才,以移风易俗,这是文正公一贯的主张,既见于奏疏,也见于日记,本篇论点,最见具体而微。
晚清政局,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为挽回颓势,曾氏主张从陶铸人才,转移风气入手;另一位激烈改革者龚自珍也关心人才,他讥切时政,以解放人才为诉求,龚自珍所作病梅记,可与原才比观并读。
人道启蒙之难易经(必读之经典)
人道启蒙之难易经(必读之经典)
天地之道易也,易而生万物,万物易而生生不息,不易则毁灭矣。
易之道也,不易非道,人法易,易法道,道法易,道道法易矣。
人生在世,以其易而成功,以其不易而失败,从于易而不败矣,易乃天之道,地之道,亦是人之道矣。
人道艰难也,择易而行,无有不易矣,夺功利之道,思易而取,无有不利矣,人道之好学,授以易,择其易而奋斗矣,人道之难易处,实是择其难而竭尽奋斗矣。
世上无难事,积于易而难也,故万难破于易矣。
欲治天下者治于易,欲治乾坤者治于眼前,故欲治天下之难事者终归治于易,非易不
成矣。
法易之道,在天法时,在地法人,在人法心,在静法动,在动法静,在内法外,在外法内,在阴法阳,在阳法阴,只要心中有则不穷矣。
天地之道易于事,易而不难,万法归宗易而易,易而进,阴阳之道易于人生,易而顺矣。
公平而不公平非是道德矣,不公平而公平实是惋惜矣,不公平而不公平可为机变矣,公平而公平圣人之道矣。
所谓的成功即是不公平之下的最佳产物,所谓的崛起在于选择了不公平的最佳有利时机,以其利于物而不害,营于事而不争,借于众而不知,取于众而怒矣。
管理之道在于知人善任,始于斯难终于心情,亲而不疏,近而不远矣。
责任之心乃是团队之道,知人善任乃是管理之道,支持进步乃是领导之道,无为而治乃是统帅之道,使命之感乃是人类之道矣。
易之道在天地为风水,在人为心情,在心情为环境,在环境为风水,在风水为人气矣。
国语周语中原文与解析
国语周语中原文与解析国语周语是一门古代汉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要全面理解国语周语,需要掌握其原文及其解析。
本文将介绍国语周语的原文及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门古代汉语。
一、国语周语的原文及解析国语周语的原文主要包含了古代晋国、楚国、齐国等各个国家的文字记载。
下面将以《吕氏春秋》为例,介绍其中的一段原文及解析。
原文:夫言无私,则殆身之法也;有言以索财,则乱之道也;言死伤之祸,以征其私也。
解析:这段原文揭示了言辞的力量及其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
原文中的“夫言无私,则殆身之法也”,意味着言辞应该正直、不带私心,否则将会为个人带来危险。
而“有言以索财,则乱之道也”则指出了利用言辞为自己谋取私利会导致社会的混乱。
最后一句“言死伤之祸,以征其私也”表示,用言辞引发死伤的灾祸是为了惩罚那些带有私心的人。
二、国语周语的学习方法要学好国语周语,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以下将介绍几种学习国语周语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门古代汉语。
1. 阅读原典:通过阅读原典文献,如《左传》、《国语》等,可以更好地了解国语周语的用词和语法结构,并且培养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2. 学习语法:掌握国语周语的语法规则是学习的重点。
要注重学习语序、词性和句法结构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刻意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包括阅读、写作和口语等,来提高对国语周语的熟练程度。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文献进行模仿写作,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
4. 参加讨论和交流:与他人进行国语周语的学习交流,可以互相帮助和借鉴,同时加强对国语周语的理解和运用。
三、国语周语的应用价值掌握国语周语对于研究古代文献、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以下将介绍国语周语的一些应用价值。
1. 古代文献研究:国语周语是古代文献中常见的使用语言,掌握国语周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些文献。
2. 文化传承:国语周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国语周语,有利于继承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
“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从《钱钟书对〈钱钟书集〉的态度》看钱钟书程秀全一、引言:钱钟书对《钱钟书集》的态度三联书店出版的《钱钟书集》有杨绛女士的《钱钟书对〈钱钟书集〉的态度》一文作为“代序”:我谨以眷属的身份,向读者说说钱钟书对《钱钟书集》的态度。
因为他在病中,不能自己写序。
他不愿意出《全集》,认为自己的作品不值得全部收集。
他也不愿意出《选集》,压根儿不愿意出《集》,因为他的作品各式各样,糅合不到一起。
作品一一出版就行了,何必再多事出什么《集》。
钱钟书绝对不敢以大师自居。
他不厕身大师之列。
他不开宗立派,不传授弟子。
他绝不号召对他作品进行研究,也不喜欢旁人为他号召,严肃认真的研究是不用号召的钱钟书六十年前曾对我说:他志气不大,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
六十年来,他就写了这几本书。
本《集》收集了他的主要作品。
凭他自己说的“志气不大”,《钱钟书集》只能是菲薄的奉献。
我希望他毕生的虚心和努力,能得到尊重。
这几段文字虽出自杨绛女士之手,但作为“眷属”这一特殊身份,仍可以说是“钱钟书对《钱钟书集》的态度”;并且这段文字似乎有所根据,那么多“不”字让我们想到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钱钟书对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评论说:陶潜《五柳先生传》。
按“不”字为一篇眼目。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恒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重言积字,即示狷者之“有所不为”。
酒之“不能恒得”,宅之“不蔽风日”端由于“不慕荣利”而“家贫”是亦“不屑不洁”,所致也。
“不”之言,若无得而称,而其意,则有为而发;老子所谓“当其无,有有之用”,王夫之所谓“言’无’者激于言‘有’ 者而破除之也”。
如“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氏”,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地者而破除之尔。
(钱钟书《管锥编•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一四六•全晋文卷——二》,中华书局,1979 , P1228 )杨绛女士的这段文字,也可以以“不”字为整篇文章的眼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从《钱钟书对〈钱钟书集〉的态度》看钱钟书程秀全一、引言:钱钟书对《钱钟书集》的态度三联书店出版的《钱钟书集》有杨绛女士的《钱钟书对〈钱钟书集〉的态度》一文作为“代序”:我谨以眷属的身份,向读者说说钱钟书对《钱钟书集》的态度。
因为他在病中,不能自己写序。
他不愿意出《全集》,认为自己的作品不值得全部收集。
他也不愿意出《选集》,压根儿不愿意出《集》,因为他的作品各式各样,糅合不到一起。
作品一一出版就行了,何必再多事出什么《集》。
……钱钟书绝对不敢以大师自居。
他不厕身大师之列。
他不开宗立派,不传授弟子。
他绝不号召对他作品进行研究,也不喜欢旁人为他号召,严肃认真的研究是不用号召的。
……钱钟书六十年前曾对我说:他志气不大,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
六十年来,他就写了这几本书。
本《集》收集了他的主要作品。
凭他自己说的“志气不大”,《钱钟书集》只能是菲薄的奉献。
我希望他毕生的虚心和努力,能得到尊重。
这几段文字虽出自杨绛女士之手,但作为“眷属”这一特殊身份,仍可以说是“钱钟书对《钱钟书集》的态度”;并且这段文字似乎有所根据,那么多“不”字,让我们想到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钱钟书对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评论说:陶潜《五柳先生传》。
按“不”字为一篇眼目。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恒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重言积字,即示狷者之“有所不为”。
酒之“不能恒得”,宅之“不蔽风日”,端由于“不慕荣利”而“家贫”,是亦“不屑不洁”,所致也。
“不”之言,若无得而称,而其意,则有为而发;老子所谓“当其无,有有之用”,王夫之所谓“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
如“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氏”,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地者而破除之尔。
(钱钟书《管锥编·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一四六·全晋文卷一一二》,中华书局,1979,P1228)杨绛女士的这段文字,也可以以“不”字为整篇文章的眼目。
“重言积字”的言“不”,也可表明钱钟书这位“狷者之‘有所不为’”;反复说“不”表面上看似乎是钱钟书担不起“大师”这一荣誉称号,而真实的意思,则“有为而发”、另有所指。
本文试着以杨绛女士的这几段文字为基础,联系钱钟书先生的学术著作与文学作品以及相关人士的文字对钱钟书先生另有所指、“有为而发”作个小小的探究。
二、钱钟书为何“绝对不敢以大师自居”“不厕身大师之列”钱钟书先生为何反复称自己“绝不敢以大师自居”、“不厕身大师”之列,难道他对自己的学问造诣没有把握么?还是仅仅是自谦?或者有其它的原因?我们先探究这个问题。
(一)“学问文章之起家树誉,每缘巧取强致”——羞于与“不操戈矛”的“大盗”为伍我们先看看什么叫大师。
大师,一般来说指的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现代汉语词典》)。
从这个角度讲,钱钟书先生凭借自己的著作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应当可以称为大师;大师这名号加于钱钟书身上,应是实至而名归;而钱钟书却对这一称号头衔推之唯恐不及,为什么呢?钱钟书曾说:“世间事物多有名而无实,人情每因名之既有而附会实之非无。
”(钱钟书《管锥编》册四P1217)他以为,事物的“名”(受人尊崇)“实” (造诣深)常常是不能相符的,有“名”不一定有“实”,有“实”也不一定有“名”;如果控“名”责“实”或控“实”则“名”,必将大失所望;有“大师”的称号,享受“大师”的尊崇,却不一定有“大师”的实力与造诣。
钱钟书对这一点看得很透,他说:班固《与弟超书》:“实亦艺由己立,名自人成。
”按章学诚《乙卯札记》称“此八字千古名言”。
然观《文史通义》内篇三《缄名》畅论:“实至而名归,自然之理也,非必然之事也。
”则章氏亦知“己立”者未必“人成”。
且章氏又未尝不知名之成非尽由于艺之立也。
世推章氏史学,余不贤识小,心赏尚别有在。
学问文章之起家树誉,每缘巧取强致,行事与《阴符经》、《鬼谷子》、《计然策》冥契焉。
大盗不操戈矛,善贾无假财货。
仲长统《昌言》下:“天下学士有三奸焉:实不知,佯不言,一也;窃他人之记,以成己说,二也;受无名者,移知者,三也。
”(《全后汉文》卷八九)。
至章氏而弹究殊相,奸之有“三”,遂自实数可稽进而为虚数不可执矣。
章氏于并时胜流指名而斥者,戴震、袁枚、汪中三人也;《儒林外史》金和《跋》谓匡超人即影射汪中。
窃谓《文史通义》中《书朱、陆篇后》、《黠陋》、《所见》、《横通》、《诗话》、《读〈史通〉》诸篇于学人文士之欺世饰伪、沽名养望、脱空为幻诸方便解数,条分件系,烛幽抉隐,不啻铸鼎以象,燃犀以照。
《儒林外史》所写蘧公孙、匡超人、牛浦郎等伎俩,相形尚是粗作浅尝。
诸篇言外即谓成名非关艺与学,而颇类严羽论诗所云“有别才”也。
(钱钟书《管锥编·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四一·全后汉文卷二五》,中华书局,1979,P992)对于“立艺成名”,我们的理想是“艺由己立,名自人成”——有实力必然有魅力,这是“自然之理”;然而现实却是“自然之理也,非必然之事也”,“‘己立’者未必‘人成’”,“成名非关艺与学”——有实力的人却未必有魅力!终身孜孜以求的默默于艺术学问的人,未必能成名,因为他心在“艺”而不在“名”;造诣不深的游说之士倒能以不成熟、不精湛的学问,“起家树誉”而成名,因为他心在“名”而不在“艺”。
这就如真正的隐士是把自己“隐”藏起来,“有迹而无名”,并不为人所知;而为众人所知的隐士必然是假隐士,因为“隐”与“名”是相悖的,假隐士“隐”的目的不在“隐”而在让别人知道他在“隐”,以“隐”取名而已。
(《管锥编》册三P911)名实不符的人为获取“名”誉不惜采用“欺世饰伪、沽名养望、脱空为幻”的方法竟至于成名,与名实相符的人同排并坐,倒让真正的大师感觉到羞愧;其结果是让名实不符的人受着尊崇,名实相符的人倒有可能受到怀疑。
这种现象古以有之,钱钟书所处的时代亦不缺少这种现象或者竟变本加厉。
于是,作为“狷者”的钱钟书先生便“有所不为”了——宣称自己“绝对不敢以大师自居”、“不厕身大师之列”,摒弃“大师”这一头衔。
这种“无为”其实是“有为而发”,“绝不敢”、“不厕身”,是激于欺世盗名者而发,要借以撕破他们的假面具;这仿佛就如孔融在曹操“以孝治天下”的气候下“非孝”、阮籍在虚伪礼教的环境中扬言“礼法岂为我辈设”一样,表面上是在“毁坏礼教”,“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见有人“利用”、“亵渎”“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反对礼教”。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这即老子所说的“当其无,有有之用”,王夫之所说的“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
这就是狷者钱钟书,正直而不肯同流合污!(二)“公论,却未成后世定论”——一时之“名”并不可靠即使所说的“名”是当时“公论”、当时“定论”,钱钟书先生还是坚定地认为不可靠。
一时之“名”,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一时“公论”,也可以由上而下的有权势者的一时“定论”,但二者均不可靠。
依附权力可以得“名”,所谓“帝皇咳唾,尤可以上下声名”(《管》册四P1381)是也,这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如此,所谓“贵人“言金”,贱士“文粪””(《管锥》册三P942);但这样的“名”必将随权力的了结而了结,因为“百世赏鉴之公非大有力者一人嗜好之偏所能久夺也”(《管》册四P1382)。
钟繇因梁武帝推崇曾名重一时,位居王羲之、王献之之上;但正如黄庭坚《次韵奉答文少激纪赠》所言:“文章藻鉴随时去,人物权衡逐势低。
”“帝皇位不常保,力难偏及,其‘藻鉴’、‘权衡’复‘随时去’而‘逐势低’尔。
”(《管》册四P1382)即使名气是当时的“公认”,也未必是后世的“定论”。
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评谢灵运诗:“谢客吐言天拔,出于自然。
”这一评语“是当时公论,却未成后世定论”,“谢诗取材于风物天然,而不风格自然;字句矫揉,多见斧痕,未灭针线迹,非至巧若不雕琢、能工若不用功(interior polish)者。
”(《管》册四P1393)。
权势下“定论”的名气不可靠,当时所“公认”的名气也不见得可靠,那钱钟书先生所追求的是什么呢?杨绛女士说:“‘嘤其鸣兮,求其友声。
’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十百年之后。
”(《杨绛作品精选》(散文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P124)钱钟书先生以为,时间才是检验作品价值的唯一标准;钱钟书所要的不是依附权势下所得的名声,也不是一时的“公论”下所要的名声,他要让时间来作最后的“定论”。
这是一种自信,一种骄傲;这也是老子所说的“当其无,有有之用”,以不要“名”、不屑“大师”称号的方式用时间验证真正的“名”、真正的“大师”。
陆游“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这一类诗的价值不是直到“清朝末年”才被真正的挖掘出来么?(钱钟书《宋诗选注》,三联书店,2005,P270)陶渊明的词章,“初唐”时不是也“尚未重视”么?(《管》册四P1220)“渊明文名”不是“至宋而极”么?钱钟书不是在《谈艺录》特别书写了《陶渊明诗显晦》一节,言“略述渊明身后声名之显晦,于谈艺或不无少补云”?(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99,P88、P93)可见钱钟书不屑于着眼当下名声起伏,他期望且坚信“千里之外”与“数十百年之后”的“定论”。
(三)“对不虞之誉跟求全之毁同样的不屑理会” ——与“好名好胜好计较之心”斗争无论真大师假大师,既而被称为大师,必然受到格外的尊崇,这尊崇是人所需要的,杨绛女士也说:“他(钱钟书)偶尔听到入耳的称许,会惊喜又惊奇。
”钱钟书先生也需要赞美。
但他对赞美,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他在《杂言——关于著作的》一文中说:作品遭人毁骂,我们常能置之不理,说人家误解了我们或根本不了解我们;作品有人赞美,我们无不欣然引为知音。
但是赞美很可能跟毁骂一样的盲目,而且往往对作家心理上的影响更坏。
因为赞美是无形中的贿赂,没有白受的道理;我们要保持这种不该受的赞美,要常博得这些人的虽不中肯而颇中听的赞美,便不知不觉中迁就迎合,逐渐损失了思想和创作的自主权。
有自尊心的人应当对不虞之誉跟求全之毁同样的不屑理会——不过人的虚荣心(vanity)总胜于他的骄傲(pride)。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三联书店,2011,P169)不仅如此,对于虚荣的人,钱钟书先生还不遗余力的讽刺挖苦:斜川把四五张纸,分发同席,傲然靠在椅背上,但觉得这些人都不懂诗,决不能领略他句法的妙处,就是赞美也不会亲切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