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赏析教案

合集下载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两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两篇)

教案一:《始得西山宴游记》背景与作者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柳宗元及其生平事迹。

2. 掌握文章的背景和创作年代。

3. 理解作者对西山的独特情感。

【教学重点】1. 柳宗元的生平事迹。

2. 文章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教学难点】1. 柳宗元与西山的关系。

2. 作者情感的表达手法。

【教学准备】1. 相关资料:关于柳宗元生平的介绍。

2. 参考书籍:《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及注释。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柳宗元的其他作品,如《江雪》、《渔翁》等,了解其文学特点。

2. 提问:同学们对柳宗元了解多少?他的作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作者生平介绍(5分钟)1. 简述柳宗元的生平事迹,如家族背景、政治遭遇等。

2. 强调柳宗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文章背景与创作动机(5分钟)1. 介绍《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创作背景,如作者流放至永州后的生活状态。

2. 分析作者为何写这篇文章,以及创作动机。

四、作者对西山的独特情感(5分钟)1. 引导学生朗读《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感受作者对西山的喜爱和赞美。

2. 分析文章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如“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五、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柳宗元与《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关系。

教案二:《始得西山宴游记》文本分析【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意和主旨。

2. 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3. 领会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文章的文意和主旨。

2. 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1. 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写作技巧的把握。

【教学准备】1. 相关资料:参考译文、注释等。

2. 参考书籍:《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及注释。

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柳宗元的生平事迹和与西山的关系。

2. 提问:同学们对《始得西山宴游记》有什么初步的了解和感悟?二、文本分析(15分钟)1. 引导学生朗读《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两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两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使学生了解古代游园风情和文人雅集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背景,并将其运用到文学鉴赏中。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始得西山宴游记》文本、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等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初次阅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情节和主旨。

3. 文学鉴赏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如描写、比喻等。

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和感想。

4. 诗词赏析教师选取文中的相关诗词,向学生介绍其作者、背景和意境,并引导学生欣赏和鉴赏诗词的美。

5. 创作分享学生结合《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情境和主题,进行创作分享。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创意。

6. 小结和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请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始得西山宴游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通过阅读、分析和创作的过程,学生培养了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然而,在课堂上,时间安排可能不够充裕,学生的表达时间有限。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课堂实践的时间分配。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适用年级:高中学科科目:语文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理解文中使用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3)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领悟文章的主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人生的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理解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翻译重点句子。

(3)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作者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背景及作者柳宗元。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韵味。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翻译课文,遇到问题可以组内讨论。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使用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汇和句式。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学生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2)学生品鉴文中精美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文中美景的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培养热爱自然、珍惜人生的情怀。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要熟读并背诵课文。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 分析并总结文中使用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热爱自然、珍惜人生的感悟文章。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

(2)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2)学会通过注释、字典等工具书,理解文中的难点词语。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领会文章所传达的“物我相融”的哲学思想。

(3)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理解文中的难点词语。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词义的古今变化、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2. 理解并把握文章中的哲学思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柳宗元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注释、字典等工具书,理解文中的难点词语。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如描绘手法、结构布局等。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领会文章所传达的哲学思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子。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六、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作业中课文背诵、课后练习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测验成绩: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验,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两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两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内容。

2. 能够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4. 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柳宗元文风的分析和欣赏。

3. 课文中成语和典故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和记忆。

2. 柳宗元文风的分析和欣赏。

3. 课文中成语和典故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参考书籍。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课文学习,对山水游记有一定的了解。

2. 简介本课将要学习的《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柳宗元及其文学地位。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成语典故。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柳宗元的文风特点。

2. 讲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深入讲解(20分钟)1. 深入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柳宗元的文风特点。

2. 通过具体例句,讲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的运用。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对学生进行鼓励,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学习。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柳宗元文风的分析和欣赏程度。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反思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意,掌握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意,掌握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

2.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以及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绘来表现自然之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柳宗元及其生平,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掌握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以及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绘来表现自然之美。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进一步改进教学。

五、课后作业:1. 翻译课文,巩固词汇和句式。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绘一处自然景色,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相关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自然美景的文章,如《陶渊明集》中的《桃花源记》、《庐山谣》等,拓宽视野。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3. 创作展示: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以绘画、摄影、写作等形式展示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感悟。

2023最新-《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优秀5篇

2023最新-《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优秀5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优秀5篇1。

导入,标题能不能改为“西山宴游记“?不能,还写到西山以外的游览,“始”,开始。

“得”,原义获得,引申为发现。

字面意思是开始发现西山的奇特,获得宴游之乐的游记。

以下内容是壶知道为您带来的5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篇一教材简析《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

此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

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如惴栗、隙、趣、徒缘、斫、箕踞、际、志以及而、乎、其等;2、疏通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第一段不直接写西山的妙处;3、领会西山之怪特美与作者遭遇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及二者是如何相互映照的,感悟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教学重点即目标3。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景物和作者情感的关系。

课前准备学生上网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和被贬永州的情况。

老师做好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于当年还是穷乡僻壤的黄州,驾一叶之扁舟夜游赤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感悟到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终于从被贬谪的苦难中解脱出来。

同样是被贬谪的柳宗元,游览山水时是否也有感悟呢?若有,那他又有什么感悟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之首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跟随作者去看看,他当年看到了永州什么样的山水?看到这些山水后会有什么感悟?二、听师范读,整体感知。

听老师范读,把握下列字词的正确读音,思考首段写了什么?是否写西山的山水?若不是,文章哪些文字是写西山的山水?(PPT)僇(lugrave;)人惴(zhuigrave;)栗(ligrave;)施施(yiacute;yiacute;)斫(zhuoacute;)榛(zhēn)莽茅茷(faacute;)衽(regrave;n)席岈(xiā)然垤(dieacute;)攒(cuaacute;n)蹙(cugrave;)培塿(pǒu lǒu) 颢(hagrave;o)气明确:首段主要是写作者游览永州的其它山水,第二段才写游览西山。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精选5篇)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精选5篇)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精选5篇)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篇1【教学目标】1、学生自行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教师释疑,帮助学生掌握部分文言学习方法,;2、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因声求气,学生能够解读情景交融之处;3、理解文本丰富情感,体会作者寄寓山水游记中的人生万象。

【预习要求】1、了解作者生平及成就,做文字简介(200字);2、正字音,读文本:僇人恒惴栗施施而行斫榛莽焚茅茷箕踞而遨衽席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不与培塿为类颢气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与万化冥合3、解释字词:僇人梦亦同趣始更相枕以卧异之踞、席地而坐莫得其涯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缘染溪4、翻译句子:(1)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5、诵读文本,梳理内容:游诸山和游西山两类游玩,过程结果截然不同,请制表,分不同方面呈现两类游玩的不同之处;6、质疑:关于字词、文意理解方面,可提出疑问。

【教学过程】一、导入阅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见识唐宋八大家中的“游记”。

记叙游踪或描摹物件为主要目的,且文学性强的散文作品都可以归属为游记散文。

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可谓唐宋八大家游记的标志。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

”何以“牢笼百态”?借助《始得西山宴游记》一窥其一二。

二、初读文本,识文断字。

1、请学生自读文本,注意字音、断句;2、反馈预习情况:梳理字词、疑问之处;教师补充: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乎、始)、古今延续(涯崖、缘木求鱼)重点补充:定语后置句“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引入初中所学内容“金十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马之千里者”等。

3、诵读文本,概括文意:各小组上黑板,展示概括情况,并做介绍。

或文字,或图形。

例学生表格:例学生绘图:四、再读文本,因声求气。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反思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了解柳宗元的生平背景和文学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山水游记的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和理解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感受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朗读和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了解柳宗元的生平背景和文学特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

(2)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法和意境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柳宗元的生平背景和文学地位。

(2)激发学生对山水游记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赏析与解读:(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和理解课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山水游记的理解和感悟。

(2)推荐相关的山水游记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两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两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内容。

2. 能够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领会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精彩词句。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课文语句的翻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醉翁亭记》等山水游记,了解山水游记的特点。

2. 提问:同学们对山水游记有什么印象?山水游记一般描写些什么内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 要求学生圈出生僻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进行查阅。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解释生僻字词的含义。

2. 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 分析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提问:同学们觉得课文中的西山美景如何?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美景的感悟。

2.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内容。

2. 能够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领会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精彩词句。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课文语句的翻译。

教学过程:六、课堂讲解(10分钟)1. 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解释生僻字词的含义。

2. 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 分析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1.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美景描写对读者产生的感受。

2.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八、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西山美景。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两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两篇)

教案一:《始得西山宴游记》文本解析【教学目标】1. 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2. 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文本内容和作者意图的理解。

2. 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语言特色的把握。

【教学难点】1. 文本深层含义的解读。

2.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特色的归纳。

【教学准备】1.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参考文献。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文本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学生举例并进行讨论。

4. 深层含义解读: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如作者对西山的态度、对人生的思考等。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5. 文学鉴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文本中的优美语句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批判性思维: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文本解析和文学鉴赏的重要性。

教案二:《始得西山宴游记》写作技巧分析【教学目标】1. 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2. 分析文本中的描写、对话和叙述等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写作技巧和风格的理解。

2. 描写、对话和叙述等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教学难点】1. 写作技巧的运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本。

2. 相关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资料和参考文献。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始得西山宴游行记》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写作技巧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描写、对话和叙述等手法,如细腻的景物描写、生动的人物对话等。

2023最新-《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最新9篇)

2023最新-《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最新9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最新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9篇《《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为法篇一1.通过反复诵读,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解决本文的重点。

2.讨论分析写学时“概写”和“特写”的不同以及其相互关系。

3.联系现代文抒情散文的有关知识,分析体会本文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4.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结合课文分析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思想感情。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篇二学习重点: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意图2、概写与特写相结合的写法3、采用比照和映衬的手法描写景物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柳州”。

其山水游记的代表作品是———“永州八记”⑴《始得西山宴游记》⑴《钴姆潭记》⑴《钴姆潭西小丘记》⑴《小石潭记》⑴《袁家渴记》⑴《石渠记》⑴《石涧记》⑴《小石城山记》。

“永州八记”都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痛苦感受和激愤心情。

今天将要学到的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开始,这八记是一组文章,是一个整体,首尾呼应,它是柳宗元在永州时所作。

柳宗元因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

司马是个闲职,没有具体事务,柳宗元心中抑郁,故写了永州八记,反映了自己的苦闷心情。

二、由学生朗读文章,自己翻译。

三、对照翻译,就艰难字词进行解释。

第二课时课文写法研讨一、文章题目“始得”定下了全文叙事基调,同时表露了第一次游赏的欣喜。

二、翻译课文注意以下词语“恒惴栗”中的“恒”,经常之意,我经常感到恐惧不安。

“梦亦同趣”这“趣”旨趣。

“意有所极”之“意”是想的意思。

“皆我有也”都被我游历领略了。

“因坐法华西亭”之“因”于是之意。

“始指异之”之“异”是以⑴⑴为奇,觉得不同一般。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反思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以及如何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山水游记文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3.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子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4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讨论如何将这些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5 写作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写一篇简短的山水游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4.1 复习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山的美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环境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6.2 问题导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6.3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氛围。

七、教学评价:7.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7.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9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9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9篇)初中《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被贬永州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重点难点:体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

柳宗元,他的文风没有其他三人的大气磅礴,却有如泉的细致和悠长,情亦然也。

而贬官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趣却又令人无奈的现象。

说令人无奈,是因为数不胜数有才华的人杰,就此被一道道无情的圣旨所埋没。

又说它有趣,乃是因为一个文人在贬官期间所获得的东西,远远比他“居庙堂之高”所获得的要多得多。

柳公十年永州,便有了《永州八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他的《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简介作者由学生介绍,补充。

三、解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始得、宴游始得:才得到、才能够、才获得宴游:安逸、闲适地游玩四、整体感知(生齐读课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心境是如何变化的?是什么在起作用?作者的心境变化:由恒惴栗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是西山在起作用记两次所游,有何不同?游诸山游西山宴游过程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枕以卧,引觞满酌,颓然就醉;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情恒惴栗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五、重点研读(指名生读)1、西山有何独特之处能令作者“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尺寸千里,攒促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西山之景的描摹,不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

)用来比照映衬的手法写出了西山的高俊峭拔。

2、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自由读)(找出与之对应的句子并讨论回答)明确:作者游山水是想聊以忘忧,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感受。

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10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10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10篇)1、导入,标题能不能改为“西山宴游记“?不能,还写到西山以外的游览,“始”,开始。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教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教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1.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能够自主翻译课文。

1.3 领会文章表达的主旨,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原文阅读与解析2.2 重点字词解释2.3 文中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理解2.4 文章结构分析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课文内容、重点字词和修辞手法。

3.2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回答,增强课堂活力。

3.3 实践法:让学生自主翻译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4.2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美。

4.3 讲解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4 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4.5 讲解文中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让学生翻译课文,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5.2 课堂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鼓励提问和回答。

5.3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翻译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对比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其他山水游记的异同。

6.2 小组讨论:作者对西山宴游的感受与现实生活中的旅游体验。

6.3 文化拓展:介绍古代游记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第七章:教学活动7.1 角色扮演:学生分饰不同角色,模拟宴游场景。

7.2 创作展示:鼓励学生以绘画、摄影等形式表达对西山之美的理解。

7.3 口头报告:学生选择一个角度,对《始得西山宴游记》进行解读和分享。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自评: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

8.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8.3 改进措施:根据教师自评和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第九章:评价与考核9.1 平时成绩: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行评价。

9.2 期末测试:设置有关《始得西山宴游记》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反思(优秀5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反思(优秀5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反思(优秀5篇)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篇一一、目标:1、体会柳宗元滞留永州时的一次心灵苦旅,从“恒惴栗”而麻木于山水到“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的天人合一境界,精神上的自救。

2、了解西山特点和她在柳宗元心中的位置及作用。

二、过程:1、导入:今天非常荣幸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五板块“像山一样思考”的第三专题“感悟自然”的一篇文章《始得西山宴游记》,说到感悟自然,老师在备课时想”一句来自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所谓的参禅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懂吗?说说看法。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柳宗元和他笔下的西山,感受一下山水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感悟。

2、关于柳宗元,大家比较熟悉,曾学过什么作品?介绍因革新失败而被贬永州10年和那时创作的《永州八记》。

3、点名朗读,正音,集体朗读。

老师曾布置大家预习,整理出不懂的语句进行交流,不知道有没有?没有吗?那太好了。

不过,老师有个句子读了大概有一千遍,还是不大懂,哪位同学能帮忙?a、其高下之势……莫得遁隐。

b、题目什么意思?4、看得不大懂吧?那请大家找出带有“始”的几个句子,朗读,参考注释,什么意思?看这几个句子有什么作用?连起来能解决题目的意思了吗?那我们不急,先看一下作者宴游了几次?(西山宴游和众山宴游)5、我们先看第一次宴游。

朗读“其隙也……起而归。

”6、你感觉那时候的柳宗元是什么样子的?(快乐与否要找出证据,可以根据场上的形势展开辩论)可以引导的是:1)、漫漫游,毫无目的的游玩,心中缺乏支柱与精神;2)、去的那些地方或是高山,或是深林,或是幽泉,都是人迹罕至之所,都是阴森之所,似乎有躲开众人的嫌疑;3)、到那也不怎么观赏风景,而是很干脆利落,喝酒醉酒再梦一场,梦醒时分也不怎么留恋,而是起而归,打道回府。

4)、他说“意有所极,梦也同趣”,那就是“日有所思,日有所梦”,他梦见什么?(可以又学生任意发挥)(也可以引导:他宴游众山的时候有什么目的?也就是醉一场梦一场吧?;也可以引导“恒惴栗”这一语。

赏析古代文学佳作——《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赏析古代文学佳作——《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赏析古代文学佳作——《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游记文的特点,掌握游记写作的要素和技巧。

2.熟练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提高文字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情感经验,增强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掌握古代游记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3.分析白居易的文学风格和写作思路。

三、教学难点1.理解游记作品中的诗词绝句,分析其内涵和表现手法。

2.从文学角度诠释《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艺术价值。

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研读相结合的教学法。

2.小组讨论、思维导图和剧场化阅读等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五、教学流程1.导入:呈现《始得西山宴游记》文学名篇,并结合唐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引入游记文体的写作形式和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

2.教学重点: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艺术价值和文学意义。

重点讲解诗词鉴赏和意象的分析方法,加深学生对游记文学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3.教学难点:重点讲解《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诗词绝句,分析语言艺术和表现手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气息。

4.教学总结:在学生小组自主讨论的基础上,对《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艺术意义作一个全面的总结和评价,督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本领域中,并开展合作互动的教学活动和学术交流。

六、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

2.作业评估:根据学生的作业质量和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和反馈。

3.考试测试:通过考试测试的形式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

七、教学后记通过对《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教学,学生们对唐代文学的风格和特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为中心,注重开展多元化和灵活性的教学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赏析教案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赏析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赏析一、柳宗元的生平及创作(一)生平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县)。

后迁至长安(今陕西西安)。

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柳宗元生在长安,长在长安。

他自称河东人,人们称他为“柳河东”。

又因为官至柳州(现在广西状族自治区柳州市)刺史,死于柳州,后人也称“柳柳州”。

1、家世: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

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2人之多。

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

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从皇亲国戚的特权地位跌入一般官僚地主阶层之中。

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

2、父辈:其父柳镇,官秩一直很低。

安史之乱,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冲击。

战乱中,柳镇送母亲入王屋山避难,自己携着一家汇入逃亡人流,逃到吴地。

在南方,一度生计艰难,有时竟薪米无着。

柳宗元的母亲为了供养子女,常常自己挨饿。

3、出生:柳宗元正出生于“安史之乱”后,他的幼年便是在穷困艰难中度过的。

柳宗元九岁时,又一次大规模的割据战争——建中之乱爆发,使柳宗元一家再一次饱尝战乱之苦。

柳宗元成长于动乱年代,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他以后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建树不无影响。

4、从政: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土,同时中进士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

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这一年,与杨凭之女在长安结婚,两年后,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得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同时也开始接触朝臣官僚,了解官场情况,并关心、参与政治。

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县尉,和韩愈同官。

不久,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

5、永贞革新:王叔文当时为东宫皇太子李诵侍读,在政治上有一定革新思想,太子李诵也确实深感当时宦官的权柄太大,因而对王叔文政见非常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得西山宴游记》赏析教案
目的、要求:
1、说明“始得”二字含义及作用;
2、理解“借宾定主”的铺垫手法;
3、分析登临西山一段的写景层次,体会其“物我合一”的意境
一、课文主旨
在记叙游览西山经过时,通过登临山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革新失败后仍特立不群的品格,抒写了从大自然中所获得的解脱、感悟。

(作者简介见客课文注释)
二、疑难词句
1、自余为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出,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2、遂命仆人,过湘洒,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荼,穷山之高而止。

3、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4、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百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5、其高下之势,山并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6、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

三、“始得”二字含义及作用
本文不题作《西山游记》、《西山宴游记》,而是前加“始得”二字。

柳宗元游永州山水,并非从西山之游开始,但因在游西山后才发现了西山之奇,且有独到的精神体验,所以冠以此二字。

“始得”二字起了贯穿全文的作用。

第一段写平日所游,结于“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从反面为“始得”之出作了准备。

第二段写西山之游,游前的“望西山,始指异之”“始”起奇异之感而未得;“然后知西山物立”暗点“始得”表现了自己对山外的感受;“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游于是乎始”,正面应题,在表现了内在感受后收住。

“始得”二字是全文关键。

四、铺垫手法的运用
本文的游众山来反衬西山,是很好的铺垫。

西山之所以“始得”,一是见于众山的“有异态”“与西山之”特立,不与培嵝为类的对比;二是游众山“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而游西山则在“始指异之”后,“过”“缘”“所”“焚”“穷山之高而止”心情显见不同;三是游众山时,“觉而起,起而归”而游西山却“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留恋之程度大异;四是游众山卧、梦、起、归极其平淡,而游西山却“心疑神释,与万化冥合”精神得到超脱升华。

由上可见,运用铺垫手法,是用来反托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以及游山所得到的感悟。

五、文章鉴赏
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

时艰不可济,谤毁兼至,贫病交迫,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他满怀忧惧之情,多借山水汉排遣。

《永州八记》就写于此时。

这“八记”是情景交融的真正游记,它们如同同景画,自成章法又互为联系,此文是其首篇。

文章题目的“始得”二字是全文关键。

诚如清人浦起龙《古文眉诠》所说:“‘始得’有惊喜意,得而宴游且有快足意,此抑题眼法也。

”因山水之游,得游中三味,才有处难置困中的情感解脱与人格升华。

就“八记”而言,“始得”则有领起诸篇之意。

文章可分为前后两部分,而“始”字贯通全文,成为立意与为文的肯綮所在。

文章以“自余为戮人”开局实含受辱与被害的悲愤。

居于永州而一直感到忧惧,一“恒”字深刻表现了被贬后的心态。

因为身为带罪之人,又是闲官,故能“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施施”状其行动之缓,“漫漫”写其随意而行,这是作为“惴栗”之情的重要补充。

“日与其徒”五句,具体而又概括地写出了自己的游踪。

“上”“入”“穷”加上“无远不到”正为后面的“始得”作一预伏。

“到则披草而坐”八句,就“游”“宴”二字展开。

接字钩句,续续相生,极其精练,却以坐、卧、醉、梦、觉、起、归的所行所为,传“施施”“漫漫”的神韵。

正是这看似乐而忘忧之举,带着随缘任运的色彩,并未摆脱“惴憷”的阴影,为后文“始得西山”所产生的心弦振颤和精神超越作一铺垫,并起到“借宾定主”。

“以为凡是州”二句,总概前文。

“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字始出,结束前半部分,
从反而引西山入题。

后半部分用郑重交代时代开头,以见“始得西山”之异于从前。

法华寺地势高,西亭所见无遗,“指”而才能“得”“异”则应前“怪特”。

接着命仆人开道前往,过、缘、斫、焚四字领起四个短句,以动宾结构以短促排比句式,构成一种急促之势,往日“施施”“漫漫”的情成立变,可见西山“异”有多大吸引力!登西山之举仅用“攀援而澄,箕踞而遨”八字,就写出了身登自游的过程。

“则凡”以下,专写西山,先以“借宾定主”之法写西山的雄奇,然后从西山引发所感。

作者不是正面写西山,却写立于西山之所,“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这是以所见之远写西山之高,是总托之笔。

“岈然”者似蚁垤,“洼然”者如洞穴,这众山的总貌足以反衬出雄峙特立之势,这是第一个层次,言高下之势。

“尺寸千里”实因登高才能望远,正所谓“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远近景物重叠压缩,都入于眼内,这是第二层次:言所见之广。

青山萦回,白水缭绕,直到与天相接,四方望去,所见如一,这是第二个层次,言西山有众山拥戴之势。

于是,“然后知”三字使“始得”之意第三次出现:由西山之物立引发出“不与培嵝为类”之感,这是从形貌言;由西山之超乎众上,联想起其如同颢气的悠悠无际,漫漫无涯,这是从精神言;由西山之与造物者相始终,想到它的洋洋无穷尽,这是从生命力而言。

至此,作者才从自然中的西山,“始得”人格化的西山,山引发了人的胸襟,人也认识了山的精神,时空合一,情景相融,这是正写西山的笔墨,也是全文的精华。

山移人情,人又移情于山,接着就是由游而宴之举。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此番之醉虽曰:“颓然”,却非以前的“相枕而卧,卧而梦”,是真正为西山所陶醉了。

“苍然暮色”四句,非但写出“暮从碧山下”的神韵,“犹不欲归”与前“觉而起,起而归”相较,可见此番着恋正是心灵充实的表现。

“心疑神释,与万化合”进一步点明荡涤灵魂,开拓心胸,使人格精神与宇宙自然合一之意。

“恒惴栗”的心态被破除了,“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至此,以西山之游否定昔日之游。

“然后知”连二“始”字,“始”字四出又第四次点题,文中关锁可见。

最后,以“故为之文以志”并书
年份作结,是对此游之重视,同时也是对“始得”的重要补充。

描摹山水与言志抒情完美结合。

山水游记之作并非始于柳宗元,仅唐人之中,元结就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清人吴汝纶就认为:“次山放恣山水,实开子厚先。

”但是情景交融,将山水人格化,却是柳氏独造之境。

本文从被贬后的忧惧和漫游写起,透露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然后由一般游览引入西山之游,重笔写西山之“怪特”。

岈然洼然的高下之势,咫尺千里的登眺所见,萦青缭白的山水远景,三组画,三个层次,以相互的映衬,生动的比喻,色彩的渲染,构成绚丽多姿的“怪特”,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西山的景色。

诚如他的诗《江雪》,千山不见鸟影,万径没有人踪,更衬托出独寒江,不畏严寒的勇气,寄托着政治革新失败后既孤独又不屈的精神。

本文中的西山,超尘拔俗,其伟大的人格力量正是作者高尚品格和人生理想的体现。

西山熔铸了他的幽愤,陶治了他的胸襟,启迪了他的悟性,并借此言志抒情。

作为山水游记的伟大宗师,柳宗元在本文中采用了“从对面着笔”的描写手法,产生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文中写登西山远眺之所见,呈现了雄奇开阔的境界,而不写西山本身,写了“不以培嵝为类”的培嵝,从而也就衬托了西山,突出了西山。

这种不从实处落笔的写法,颇类于汉乐府诗《陌上桑》的从劳人所见来与罗敷美貌,如罗敷自夸共夫的“坐中千馀人,皆言夫婿殊”一样,是将诗的“虚处着量”化为文中的“从对面着笔”。

如此写来,大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

近人林纾曾说:“文有诗境是柳州本色。


柳宗元推崇“文以明道”但并不轻视“文”之本身,章士钊曾谓柳文“字字沁人心脾”,本文就极见字名烹炼之。

以句言,骈散结合而又句式多变,极见灵动矫变之妙。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披草而坐,倾壶而醉”的四句对偶句,平稳中兄沉滞,活画出“惴”心态下无所事事之状。

在“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构成鼎足对,以句式之变化和音节之振拔力图冲破平淡之后,“倾壶而醉”等七句更变为顶真句式,活泼流丽,以倾泻“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的自慰自悦心情。

及至一睹西山之异后命仆人开道上山,四个三字对句传递出急于上西山的迫切愿望。

上西山后了,以基本上是三组四字
句组成三个画面,略见铺排后即引入“悠悠乎”“洋口乎”的赞叹,状物与抒情达到高度统一。

其后“引觞而酌”等四字句复归于平稳,但这是解脱与彻悟后的心情,已不同于前。

总之,文中句式之变与感情脉络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用字言,写出容山态的“幽泉怪石”“岈然”“洼然”“若垤”“若穴”“萦青缭白”“苍然暮色”都形象、精练,有极炼如不炼之妙。

其动词与名词的搭配更令人叫绝,“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苛”整中有变,表达精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