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经典课件
合集下载
始得西山晏游记完整版课件
每天 像簸箕那样
入梦,入睡 写文章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1)萦青.缭白. (2)穷山之高.而止 (3)自远.而至 2.形容词作动词 穷.回溪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始指异.之
青山,白水 最高点,顶点
远处
穷尽
以……为异,感到奇怪
(三)数词的活用
数词作名词
四望如一. 一体
四、一词多义 居是.州
3.骈散并用,音韵铿锵 如“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节 奏舒缓,娓娓动听。接下来,“上高山,入深林, 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节奏加快,旋 律紧张。再往下“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 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很像一支节奏感很强的歌曲, 旋律明快,读来朗朗上口。
[结构概览]
一、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1.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 恰当的一 项是( )
A.文章第一句话表现了作者被贬永州后恐惧不安、 抑郁苦寂的心情。为下文写游西山的乐趣张本,突出物我 合一的境界,点明标题“始得”二字。
B.“漫漫而游”,意态是那样的随随便便。寥寥几 字却把作者怀着抑郁忧惧的心情,乘暇出游的“罪人”形 象刻画得形神兼备。其实,这与作者游西山并无关联。
石边飞出,磬钹声此起彼伏,僧侣和道士 们在山道间拱手相让,远道而来的士子们是指 指点点,东张西望。是历史,是无数双远去的 脚,是一代代人登攀的虔诚,把这条山道连结 得那么通畅,踩踏得那么殷实,流转得那么潇 洒自如。
——《寂寞天柱山》
柳宗元(773—819),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 厚,河东解(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人,世称柳河东。 因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20岁时与好友刘禹 锡一同考中进士,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 监察御史里行。顺宗时与刘禹锡参加王叔文集团革 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 马,后又被贬为柳州刺史,46岁时客死于柳州。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课件
比较两文思想情感的异同
围绕“情景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
• 江雪 • [ 唐 ] 柳宗元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公元805年,柳宗元因参加“永贞革新”,被贬为邵州 刺史,赴任途中,又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 柳宗元,20岁中进士,31岁入朝为官,33岁被贬为永州 司马,47岁病逝异乡。
向之未始游:未能排遣被贬的苦闷
“游于是乎始”?
游于是乎始:排遣了被贬的苦闷 西山是怎样的山?
作者的审美偏好?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 知西山之怪特。” • “是州之山水”?
“异态”—“怪特”—“异”—“特立”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游之乐?谪之悲?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 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 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始得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宴游记
柳宗元
游山水感悟?
•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向之未始游”?
•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 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 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向之未始游”?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围绕“情景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
• 江雪 • [ 唐 ] 柳宗元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公元805年,柳宗元因参加“永贞革新”,被贬为邵州 刺史,赴任途中,又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 柳宗元,20岁中进士,31岁入朝为官,33岁被贬为永州 司马,47岁病逝异乡。
向之未始游:未能排遣被贬的苦闷
“游于是乎始”?
游于是乎始:排遣了被贬的苦闷 西山是怎样的山?
作者的审美偏好?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 知西山之怪特。” • “是州之山水”?
“异态”—“怪特”—“异”—“特立”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游之乐?谪之悲?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 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 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始得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宴游记
柳宗元
游山水感悟?
•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向之未始游”?
•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 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 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向之未始游”?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然而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数州之土壤”
思考题2 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前部分写以往浏览时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
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
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的高洁人格,表 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思考题3 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有何作用? 第一次出现是往日游览时,作者都会“披草而坐,
到则披草而坐。
(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就(古义)接近,颓然就醉
(今义)就是。 向(古义)从前 (今义)朝。 志(古义)记 故为之文以志。 (今义)志气,志向。 是(古义)代词,这 是岁元和四年也。 (今义)判断动词。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二、一词多义 异 认为……奇异 独特 特别 超出一般 成为 写 始指异之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 大影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即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 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 《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他写的游记不仅文 笔简洁,描摹生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 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着对生活遭际的 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始得西山宴游记》 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 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 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 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 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受。
重难点问题
1、说明“始得”二字的含义及其贯串全文的作用。 2、文中那些地方寄托了作者的人格之美。
3、“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高中语文·课件: 始得西山宴游记 (共28张PPT)
賞析第三段
攀援而登,箕(jī)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
席地而坐
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
席子
……的样子
聚拢
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 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
收缩
消失 小山丘
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pǒu)塿(lǒu) 为类。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 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解題
游览地点
始 得 西山 宴 宴游 記
游览情狀
开始
收获,发现
文体:游记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游踪(人的活动)。 2.赏析析文中的景物描写(景物特点和写景方
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賞析第一段
1.作者遊覽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 同「戮」,惩罚,侮辱 常常 忧惧 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 害怕 同「隙」,空闲 走路缓慢 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 放任,随意 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 用手分开 倒尽 则更相枕而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 睡醒 互相 至,达到 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 认为 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曾,尝
展
要求: 1、使用专业术语,普通话准确简练地表 达内容; 2、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速适当;
3、别人展示时,其他人注意倾听,吸取 精华, 挑出错误。
4、学生竞相展示时,须使用规范切入语, 如“我展示”、“我补充”、“我质疑”、“我 纠错”。
评
賞析第二段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 认为…奇怪 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 砍伐 沿着 才 于是,就 (zhuó)榛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
语文选修第6课《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课件
异 始指异之
认为……奇异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独特
特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为
自余为人
故为之文以志
特别 超出一般
成为 表目的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卧而梦
表顺承,
觉而起,起而归 自远而至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就”、“然 后”
表修饰,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地”、”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着涯”
而不知其所穷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表转折,
“却”、”但 是”
前后呼应
心情 前:“恒惴栗” 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醉态 前:“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后:“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归家 前:“觉而起,起而归”, 后:“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始游
前:“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 而犹不欲归。
觞:酒杯 颓然:醉倒的样子。
译文:拿起酒杯满斟而饮,摇晃就要 醉倒,一点儿也不知道太阳已经下山。 苍茫的暮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一无所 见,而我还不想回去。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 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这永州,心中常常
忧惧不安。在那些空闲的时候,我就外出缓缓地散步, 不受拘束的游玩。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 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
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日,每日。徒,随从。 穷回溪:穷,穷尽。回溪,萦回曲折的溪涧。 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特的石头。 披,用手拨开。 更,更换,交替。相枕,互相紧靠着。 极,到 趣,通“趋”,往。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课件
二段释疑:
指着西山
今年登九高月远望二十八才日,因因为 坐法 以….为异
华于西是亭,渡望过西山,始指异之。沿着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
而止。 砍伐
走到…尽头
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边的亭子上, 眺望西山,才指着它认为奇异。于是吩咐仆人渡过湘江, 沿着染溪,砍去丛生的草木,烧掉茂密的茅草,一直清除 到高山之顶。
(1)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 从他处着墨?
以前永州山水游览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 游不同于以往。
用游其它山水时的心情抑郁反衬西山之游给自 己带来的精神愉悦。
(2)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聊以忘忧。但游历众山却 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受,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 “怪特”之处。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 “数州之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 法相比的,这高峻的西山卓尔不群的人格是何其熟 悉,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欣 喜之情溢于言表,“引觞满酌”,沉醉于自然之美 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深切体会到天人 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 山水的开迹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
译
这样才认识到这座山是如此之特
文
出,和小土丘不是一类。
这样以后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嵝为类
特出
译文 渺远的样子,与大自然之气在一起,而没
有谁知道它的极限; 广大的样子,与创造 万物的神同游,而没有谁知道它的尽期。
边沿,极限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渺远洋的样洋子乎与” 造在一物起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尽期
柳宗元在政治思想上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曾提出 “官为民役”的观点。
政治上他是失意者,但在文学创作上却成就卓著, 表现在寓言、传说、山水游记等散文方面,是唐宋 散文八大家之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经典课件
• 悠悠,渺远的样子。
• 颢气,即浩气,天地自然之气。
• 涯,边际,极限。
• 洋洋,广大的样子。
• 造物者,即天地、自然。
译文:这才知道这座山的独特卓立,与小丘实非一类.
我的神思悠悠然与天地之气相应,而无法找到它的边际;
情怀浩荡与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
始得西山宴游记经典
15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 而犹不欲归。
始得西山宴游记经典
10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 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 因:由于 •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 • 遂:于是 • 缘:沿着 • 斫榛莽:砍伐丛生的草木 • 茅茷:茅草
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的西亭上,
译文: 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这永州,心中常常
忧惧不安。在那些空闲的时候,我就外出缓缓地散步,
漫无目的的游玩。
始得西山宴游记经典
6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 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日,名作状,每日。徒,随从。
• 穷回溪:穷,动词,寻求到尽头,走遍。回溪,萦回 曲折的溪涧。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 记》的第一篇,起到开宗明义、 领带各篇的作用。
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 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 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 己的傲世情怀。
始得西山宴游记经典
写作背景
元和四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的改 革,被贬永州所写。《永州八记》第一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经典
4
• 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特的石头。
• 颢气,即浩气,天地自然之气。
• 涯,边际,极限。
• 洋洋,广大的样子。
• 造物者,即天地、自然。
译文:这才知道这座山的独特卓立,与小丘实非一类.
我的神思悠悠然与天地之气相应,而无法找到它的边际;
情怀浩荡与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
始得西山宴游记经典
15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 而犹不欲归。
始得西山宴游记经典
10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 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 因:由于 •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 • 遂:于是 • 缘:沿着 • 斫榛莽:砍伐丛生的草木 • 茅茷:茅草
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的西亭上,
译文: 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这永州,心中常常
忧惧不安。在那些空闲的时候,我就外出缓缓地散步,
漫无目的的游玩。
始得西山宴游记经典
6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 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日,名作状,每日。徒,随从。
• 穷回溪:穷,动词,寻求到尽头,走遍。回溪,萦回 曲折的溪涧。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 记》的第一篇,起到开宗明义、 领带各篇的作用。
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 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 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 己的傲世情怀。
始得西山宴游记经典
写作背景
元和四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的改 革,被贬永州所写。《永州八记》第一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经典
4
• 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特的石头。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课件
摘自张炯、邓绍基、樊骏主编《中华文学通史第2卷·古代文学编》
写作手法
比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高
照 映
尺寸千里,攒促累积,莫得遁隐
高高峻峭拔
衬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4望如1
高
西山“特立”的描摹,不是直接写眼中西山,而是从多 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
自然山水对于柳宗元不是1种冷漠 的存在,仿佛是亲切的知己 因此,他笔 下的自然山水便具有和他的性格相协 调、相统1的美的特征:高洁、幽邃、 澄鲜和凄清 这种自然美是通过对事物 洞察幽微的细致刻画而表现出来的
攒蹙累积 cuán cù
莫得遁隐 dùn 萦青缭白 yíng liáo
不与培塿为类 pǒu lǒu 颢气 hào
引觞满酌 shāng zhuó
颓然就醉 tuí
与万化冥合 míng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卧而梦 觉而起,起而归
表顺承, “就”“然后”
自远而至
而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表修饰, “地””着”
柳宗元
文字疏通: 1、字音 2、字义 通假现象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1词多义 重点虚词 3、句子:特别是有句式特点的语句的翻译
僇人 lù
预习检查
落实字音:
恒惴栗 zhuì lì
施施而行 yí
斫榛莽 zhuó zhēn mǎng 焚茅茷 fén fá 箕踞而遨 jī jù
衽席 rèn
岈然洼然 xiā wā 若垤若穴 dié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而不知其所穷表转折,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却””但是”
指出文言文句式类型并翻译 1、是岁,元和4年也 译文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译文
写作手法
比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高
照 映
尺寸千里,攒促累积,莫得遁隐
高高峻峭拔
衬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4望如1
高
西山“特立”的描摹,不是直接写眼中西山,而是从多 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
自然山水对于柳宗元不是1种冷漠 的存在,仿佛是亲切的知己 因此,他笔 下的自然山水便具有和他的性格相协 调、相统1的美的特征:高洁、幽邃、 澄鲜和凄清 这种自然美是通过对事物 洞察幽微的细致刻画而表现出来的
攒蹙累积 cuán cù
莫得遁隐 dùn 萦青缭白 yíng liáo
不与培塿为类 pǒu lǒu 颢气 hào
引觞满酌 shāng zhuó
颓然就醉 tuí
与万化冥合 míng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卧而梦 觉而起,起而归
表顺承, “就”“然后”
自远而至
而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表修饰, “地””着”
柳宗元
文字疏通: 1、字音 2、字义 通假现象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1词多义 重点虚词 3、句子:特别是有句式特点的语句的翻译
僇人 lù
预习检查
落实字音:
恒惴栗 zhuì lì
施施而行 yí
斫榛莽 zhuó zhēn mǎng 焚茅茷 fén fá 箕踞而遨 jī jù
衽席 rèn
岈然洼然 xiā wā 若垤若穴 dié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而不知其所穷表转折,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却””但是”
指出文言文句式类型并翻译 1、是岁,元和4年也 译文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译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我的神思悠悠然与天地之气相应,而无法找到它的边际; 情怀浩荡与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
乐: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 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然后知吾向 之未始游,游 于是乎始。” 作者为什么这 么说?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再读课文,讨论: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西山有何特点?
险
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穷山之高而止
高
空阔 独立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 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不与培塿为类
而犹不欲归。
• 觞:酒杯 • 颓然:醉倒的样子。
译文:拿起酒杯满斟而饮,摇晃就
要醉倒,一点儿也不知道太阳已经下 山。 苍茫的暮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一无 所见,而我还不想回去。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
乐: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 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然后知吾向 之未始游,游 于是乎始。” 作者为什么这 么说?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再读课文,讨论: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西山有何特点?
险
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穷山之高而止
高
空阔 独立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 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不与培塿为类
而犹不欲归。
• 觞:酒杯 • 颓然:醉倒的样子。
译文:拿起酒杯满斟而饮,摇晃就
要醉倒,一点儿也不知道太阳已经下 山。 苍茫的暮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一无 所见,而我还不想回去。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精品课件
营养物质的利用 ——血糖平衡的原因
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 吸收
肝糖元
分解
脂肪、蛋白质 转化
来源
血糖
16 0
氧化分解 合成
CO2+H2O+能量 肝糖元肌糖元
转化 转变为脂肪贮存
去路
> mg/dL
尿糖
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能够保持相对平衡,从而使 血糖的含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提供能量的糖类除来自食物外,还可以从哪里来?
第五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一大课时
静脉 动脉 肾脏 肾动脉
产生尿液
通向膀胱
把血液从大动脉运送至肾脏
肾静脉 把血液从肾脏运回大静脉
输尿管 运送尿液到膀胱的细管
膀胱 可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
尿液由膀胱经尿道 排出体外
物质
A B C
蛋白质
(克⁄100毫升)
7.5
0
0
葡萄糖
(克⁄100毫升)
0.1
0
0.1
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 + 贮存的能量
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 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 你知道增肥、减肥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吗?
排泄 —— 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 的二
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 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途径
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 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方式排出 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
_肾__小__管__重__吸__收__,__因__而__尿__素__被___浓__缩__。______。
(5)、B中的无机盐为1.6,高于C中的无机盐(0.9),这是由 于_无__机__盐__只__部__分___被__肾__小__管__重__吸__收_ ,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
向往自然
作者向往那种远离尘嚣的生活,希望 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享受自然的美 好和宁静。
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人生短暂
作者通过游历西山,感悟到人生的短暂和宝贵,认为应该珍惜当下,追求内心 的平静和满足。
人生感悟
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内心的体验和感悟,而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 应该关注内心的成长和提升。
对人生的思考
站在西山之巅,柳宗元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对未来充满希 望和憧憬。
03
文章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色
语言简练
文章语言简练,用词精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冗余,给人以清新 自然之感。
形象生动
作者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西山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音韵和谐
文章在语言上讲究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尊重自然规律,保
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02
生态保护意识
柳宗元通过描绘西山美景,表达了对自然态的热爱和珍视。这启示我
们要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地球的生态环境贡献力
量。
03
自然审美
柳宗元在文章中展现了自然之美,引导人们去发现和欣赏自然的美。这
寓情于景
作者将情感融入景色的描绘之中, 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远,令 人回味无穷。
直抒胸臆
在文章中,作者有时也采用直抒 胸臆的表达方式,直接抒发自己 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04
文章的主题思想
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热爱自然
作者通过描写西山的美丽景色,表达 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认为自然 之美能够让人忘却烦恼,达到心灵的 平静。
对社会的批判与反思
作者向往那种远离尘嚣的生活,希望 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享受自然的美 好和宁静。
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人生短暂
作者通过游历西山,感悟到人生的短暂和宝贵,认为应该珍惜当下,追求内心 的平静和满足。
人生感悟
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内心的体验和感悟,而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 应该关注内心的成长和提升。
对人生的思考
站在西山之巅,柳宗元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对未来充满希 望和憧憬。
03
文章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色
语言简练
文章语言简练,用词精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冗余,给人以清新 自然之感。
形象生动
作者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西山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音韵和谐
文章在语言上讲究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尊重自然规律,保
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02
生态保护意识
柳宗元通过描绘西山美景,表达了对自然态的热爱和珍视。这启示我
们要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地球的生态环境贡献力
量。
03
自然审美
柳宗元在文章中展现了自然之美,引导人们去发现和欣赏自然的美。这
寓情于景
作者将情感融入景色的描绘之中, 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远,令 人回味无穷。
直抒胸臆
在文章中,作者有时也采用直抒 胸臆的表达方式,直接抒发自己 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04
文章的主题思想
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热爱自然
作者通过描写西山的美丽景色,表达 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认为自然 之美能够让人忘却烦恼,达到心灵的 平静。
对社会的批判与反思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学课件
中国“贬谪文学”现象:
国家不幸诗家幸, 赋到沧桑句便工。
“记”,是古代的一种 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 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 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自遭余贬为谪僇表修人饰,,地居是常州常 ,恒穷尽惴(栗动每。)天其
就隙 与幽,那也其 泉么,怪徒石上则这,高施(代无山施),而远入行不更深,到换 林漫。相着,漫到互身枕子而 则穷游 披回, 草溪来,日 而
前后呼应
心情 前:“恒惴栗” 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归家 前:“觉而起,起而归”, 后:“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对西山 前:“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看法
后:“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一)通假字: 余自为僇人 通戮,刑辱 (二)一词多义:
而:施施而行( 表修饰 ) 起而归(表承接 )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 得其涯(表转折)
(1)余自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我自从成了罪人,住在这个永 州,常常忧惧不安。 (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 见而犹不欲归。
苍茫的夜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什么 都看不见了,(我)还是不想回家。
(3)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精神专一,忘掉形骸,(似乎) 与万物相融合。
(4)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这样以后才知道我以前 根本没有游览过。
哪些语句写出了西山形势的高峻?运用 了什么写作手法?
比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高
照 映 衬
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峻 峭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拔
西山之景的描摹,不直接写眼中西山, 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
•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 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 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 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 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中描写天地间一片白 没有半点生气与声息, 雪,没有半点生气与声息, 在万籁俱寂的广大的空漠中, 在万籁俱寂的广大的空漠中, 只有孤独的渔翁在寒江垂钓。 只有孤独的渔翁在寒江垂钓。 诗人创造了一个清绝、寒绝、 诗人创造了一个清绝、寒绝、 独绝的艺术境界。 独绝的艺术境界。来表现他 拔流绝俗,孤傲高洁的品格。 拔流绝俗,孤傲高洁的品格。
思考: 思考:
西山的地形山势高峻? 西山的地形山势高峻?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 皆在衽席之下。 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 尺寸千里,攒蹙累积, 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 遁隐。 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写作手法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高 尺寸千里,攒促累积,莫得遁隐。 尺寸千里,攒促累积,莫得遁隐。 高
比 照 映 衬
高峻峭拔
高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西山之景的描摹,不直接写眼中西山, 西山之景的描摹,不直接写眼中西山, 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 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
一方面,运用简洁概括, 一方面,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 的语言, 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 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 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 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 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 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 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 虫鱼的声色动静时, 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 饱受压抑的景况渗透在里面, 谪、饱受压抑的景况渗透在里面,达到 情景交融的地步 的地步, 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 唐黑暗的社会现实。 唐黑暗的社会现实。
译文:这才知道这座山的独特卓立,与小丘实非一类. 译文:这才知道这座山的独特卓立,与小丘实非一类.
周围几州的土地,都在我的卧席之下。 周围几州的土地,都在我的卧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 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 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 外与天际,四 望如一。 望如一。
岈然洼然:岈然,(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洼然, 岈然洼然:岈然,(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洼然, ,(高的地方 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 (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 若垤若穴: 蚁垤,蚂蚁做窝时堆在洞外的小土堆。 若垤若穴:垤,蚁垤,蚂蚁做窝时堆在洞外的小土堆。穴, 洞。 尺寸千里: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形容登高望远。 尺寸千里: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形容登高望远。 攒蹙累积: 聚集。 收缩。累积,重叠积压。 攒蹙累积:攒,聚集。蹙,收缩。累积,重叠积压。 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 萦青缭白: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萦,缭都是缠绕 的意思。 的意思。 交会. 与,接、合。际:交会.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 皆我有也, 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知西山之怪特。 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是 :这。 异态: 异态:不同常态 未始:未尝。 未始:未尝。
译文:睡醒之后就起身, 译文:睡醒之后就起身,起身后就直接回
家。我认为,凡是这永州山水有奇异形态的, 我认为,凡是这永州山水有奇异形态的, 都被我领略过,却不曾知道西山怪异特别。 都被我领略过,却不曾知道西山怪异特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 坐法华西亭,望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 指异之。 命仆人过湘江, 染溪, 斫榛莽, 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 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因:由于 始指异之:才指点西山并且感到它的奇异。 始指异之:才指点西山并且感到它的奇异。 遂:于是 缘:沿着 斫榛莽: 斫榛莽:砍伐丛生的草木 茅茷: 茅茷:茅草
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的西亭上, 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的西亭上,
才指点着它,认为它怪异。于是就命令仆人渡过湘江, 才指点着它,认为它怪异。于是就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 着染溪,砍伐草木树丛,烧掉茂密的茅草,直到山顶为止。 着染溪,砍伐草木树丛,烧掉茂密的茅草,直到山顶为止。
柳 宗 元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 (773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 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 人称“柳河东” 晚年贬为柳州刺史, 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刺史, 故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齐名, 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齐名,唐宋 八大家之一。 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 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永州八 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译文: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形,高的隆起,低的凹陷,有的像小土堆, 译文: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形,高的隆起,低的凹陷,有的像小土堆,
有的像洞穴。尺寸之界包含了千里的景物,各种景物聚拢紧缩, 有的像洞穴。尺寸之界包含了千里的景物,各种景物聚拢紧缩,层层堆 没有一个能逃避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青山白水相互萦绕, 叠,没有一个能逃避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青山白水相互萦绕,外接天 四面望去,浑然一体。 际,四面望去,浑然一体。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 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更相枕以卧 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 意有所极 梦亦同趣 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日,每日。徒,随从。 每日。 随从。 回溪: 穷尽。回溪,萦回曲折的溪涧。 穷回溪:穷,穷尽。回溪,萦回曲折的溪涧。 幽深的泉水。 奇特的石头。 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特的石头。 用手拨开。 披,用手拨开。 更换,交替 相枕,互相紧靠着。 交替。 更,更换 交替。相枕,互相紧靠着。 极,到 趣,通“趋”,往。 每天和随从登上高山,深入深林,走遍萦回曲折的溪涧。 译文:每天和随从登上高山,深入深林,走遍萦回曲折的溪涧。 只要有幽深的泉水和奇特的石头,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 只要有幽深的泉水和奇特的石头,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一到 那里,就拨开草丛随地而坐,倒尽壶中的酒,喝得大醉; 那里,就拨开草丛随地而坐,倒尽壶中的酒,喝得大醉;醉了 就互相枕靠着躺下;躺下就做梦,心里想到了哪里, 就互相枕靠着躺下;躺下就做梦,心里想到了哪里,梦中也就 做到哪里。 做到哪里。
一、请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请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僇人 lù 施施而行 恒惴栗 héng zhuì lì 施施而行 yí 箕踞而遨 斫榛莽 zhuó zhēn mǎng 焚茅茷 fén fá 箕踞而遨 jī jù 衽席 rèn 攒蹙累积 攒蹙累积 cuán cù 岈然洼然 xiā wā 若垤若穴 dié 莫得遁 莫得遁隐 dùn 萦青缭白 yíng liáo 引觞满酌 shāng zhuó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 始得西山宴游记》 的第一篇,起到开宗明义、 记》的第一篇,起到开宗明义、 领带各篇的作用。 领带各篇的作用。 作者寄情山水, 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 写西山形势的高峻, 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 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 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 己的傲世情怀 傲世情怀。 己的傲世情怀。
《小石潭记》中小石潭原址 小石潭记》
副词, 副词,才
名作状, 名作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畅饮的
始得西山宴游记
能够
柳宗元
写作背景
元和四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的改 元和四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的改 永州所写。《永州八 永州八记 第一篇。 革,被贬永州所写。《永州八记》第一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自余为僇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 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 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 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 穷山之高而止。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 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 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 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 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 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 四年也。 四年也。
攀援而登,箕踞而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 之下。 席之下。
箕踞,席地而坐, 箕踞,席地而坐,箕:像个簸箕一样。 像个簸箕一样。 观赏。 遨,观赏。 衽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 衽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
译文:我攀援着登上西山,席地而坐,观赏风景, 译文:我攀援着登上西山,席地而坐,观赏风景,
思考: 思考:
作者于何时、何地发现西山? 作者于何时、何地发现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 望西山,始指异之。 望西山,始指异之。 作者发现西山时都命仆人怎么做? 作者发现西山时都命仆人怎么做? 遂命仆过湘江, 染溪, 榛莽, 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 山之高而止。 茅茷,穷山之高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