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翻译理论研究—以人民网日语版标题翻译

合集下载

作为“日本式翻译范式”的“逐语译”研究

作为“日本式翻译范式”的“逐语译”研究

作为“日本式翻译范式”的“逐语译”研究作者:吴珺来源:《日本问题研究》2018年第06期摘要:日文当中对于“逐语译”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对“逐语译”评价也褒贬不一。

在日汉翻译的语境下,“逐语译”既是一种翻译方法,即直译;同时也是一种翻译理念,即忠实于源文本、严谨细致的理念。

作者以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作为参照物,探究了其“逐语译”特征,认为“逐語訳”是训读法的衍生物,是“日本式翻译范式”的集中体现。

“日本式翻译范式”的形成与流变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样貌。

伊藤漱平的译文重视源文本,表现明显的“逐语译”的风格特点。

同时,其译文表达又有重阐发之处。

对译文的选择既体现了他所处时代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他本人对原文本和目标读者的视域融合程度。

关键词:逐语译;训读;目标读者;融合中图分类号: H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458 (2018) 06-0063-07DOI:10. 14156/ki.rbwtyj.2018.06.007一、“逐语译”的定义“逐语译”,即逐字逐词翻译。

“翻译可大致分为三类:即今日所说的直译(逐字译)、意译(义译)和豪杰译”[1]。

也就是说,“逐语译”等同于与直译,并且是与意译和豪杰译相并列的一种翻译方法。

笔者考察了日文当中对“逐语译”的解释以及著作当中的使用情况,发现对于“逐语译”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①,甚至对“逐语译”评价也褒贬不一。

日本学者柳父章对“逐语译”以及汉文训读所衍生的翻译方法,提出了质疑和否定。

在《日本的翻译论》一文中,论述道:“逐字翻译的问题在于其是否能够正确传达原文含义”,并且尖锐地指出:“(汉文训读体的译文)是另外一种日语,这与日常人们用惯的传统大和语言相对立,形成了双层结构的日语”[2]312。

尽管柳父章对汉文训读所带来的直译观采取了否定的态度,但探讨的是欧美语言与日语之间的翻译问题,提出的话题语境与中日之间的翻译状况无法对应。

翻译的政治与政治词汇的翻译以《人民网》日文版新闻报道为例

翻译的政治与政治词汇的翻译以《人民网》日文版新闻报道为例

政治词汇的翻译,从传统翻译学理论角度看,必定涉及到一个问题,即翻译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权力、利害关系等政治因素的影响;而从政治学角度看,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即选择何种翻译策略为政治服务的问题。

前者是过程,是被动的受影响,是具体的翻译实践研究;后者是策略,是主动的选择,是翻译的意识形态方法论。

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今日发布的2012年亚太蓝皮书指出,南海问题引发区域内外国家参与,昭示中国面临更加复杂的周边环境。

日文:中国社会科学院がこのほど発表した2012年アジア太平洋青書は、南中国海問題が域内外各国の介入を誘発したことで、中国の直面する複雑な周辺環境が浮き彫りになった。

上述例文中所提到的南海问题的中日对译,细致对比下,会发现原文与译文有两处大的不同:1、南海的称谓2、参与和介入。

对于南海的日译,译者既没有按照中文直译为南海(ないかい),也没有借用日本外务省的惯用说法南シナ海(みなみしなかい),此处采用了南中国海(みなみちゅうごくかい)这一说法。

其实,在英语里,南海是被称作南中国海的,而在中文里,南海是与南中国海并称的词汇。

此处的称谓的翻译,值得作一番研究。

不少人惯于将中国特色词汇或者政治术语进行粗略分类,如文化类、经济类、政治类等等。

此种方式虽从词汇涉及的领域角度,将政治术语分门别类进行翻译探讨,无形中将词汇与篇章分离开来,淡化了此文具体文章中的作用,也忽略了语篇、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特定的文本,特定的行文风格,可能会导致同一政治术语采用不同翻译方式翻译成相异的目标词汇。

也有人根据政治术语的语法结构将其分成若干类,按特点举实例来归纳翻译的方法与策略,此种方式容易将翻译研究沦陷为语言学或者文学研究的边缘。

历史文化语境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不同,其翻译必然大相径庭,因此不具备普遍的指导意义。

尤其是目标语出现文化空缺或者是有争议的情况下,根据什么翻译标准,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的问题,因缺乏宏观理论指导,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翻译标准的制定呈现出任意性的一面。

日汉翻译技巧与实例解析

日汉翻译技巧与实例解析

日汉翻译技巧与实例解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书信常用词汇●开头语与结束语的搭配以及使用方法开头语与结束语有许多组合搭配的方式,看起来似乎很繁杂,但是实际上经常使用的组合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可以先最低限度地记住一些基本组合,在日常生活中将之灵活运用。

当有特别郑重的场合可以事先记住一些其它的表达方法。

拝」:再次叩拜行礼其他结尾词都为“敬上”的意思。

·「走筆ご容赦」:潦草书写,敬请原谅其他的同类开头语都是“匆匆奉闻”之意。

「不一」:意兴未尽「草々」:匆忙之中未能尽表心中之意·「冠省」与「前略」相同,都表示“请原谅我省略前言”的意思。

「不乙」「不尽」与「不一」同义,「怱怱」与「草々」同义·「拝誦」:拜读「拝披」:恭敬地打开来信「貴酬」「謹酬」:谨此回信·「かしこ」:谨上「あらあらかしこ」与「草々」同义常用季节寒暄语正式的书信以及业务往来的信函往往使用惯用的季节寒暄用语。

在日常的书信中则可以根据自己对季节的感受,尝试自创一些时令的寒暄语。

(●郑重场合使用的惯用语;■一般的例句)问安以及其他常用寒暄用语序文中,在时令寒暄语之后是互问安康的寒暄用语以及日常的道谢、道歉等寒暄用语。

这些寒暄用语大部分作为惯用表达已经模式化了,可以以此为参考,根据常用的结尾寒暄用语结尾的寒暄用语,并不需要将以下的所有内容悉数照搬,可自行根据正文进行组合搭配。

如与收信人是较为亲密的朋友,则也可以在以下例句的基础进行一些适当的改动。

审校:田村光博(日)主编:韩小龙郑艳副主编:周凌叶郁伟忠目录第一章、脱离文化背景造成的误译 (4)第一节、社会背景不同造成的误译 (4)第二节、表达习惯不同造成的误译 (5)第三节、文化背景试译练习 (5)第二章、偏离语境的误译 (16)第一节、语言性语境的误译 (16)第二节、非语言性语境的误译 (18)第三章、漏译造成的理解错误 (28)第一节、漏译误译简析 (28)第二节、漏词、漏句造成的误译 (29)第三节、漏“义”造成的误译 (44)第四章、增译的利与弊 (51)第一节、增译误译简析 (51)第二节、因增译而生益 (52)第三节、因增译而生弊 (58)第五章、日译汉中语法的误译(1) (61)第一节、日译汉语法误译简析 (61)第二节、主语、对象语的误译 (63)第三节、被动句的对象误译 (74)第四节、敬语的误译 (77)第六章、日译汉中语法的误译(2) (80)第一节、助词、助动词等的误译 (80)第二节、句子关联结构的误译 (91)第三节、其他个别语法错误的误译 (100)第七章、日语词义的灵活意译与创新 (99)第一节、日译汉灵活意译简析 (99)第二节、名词、形容词、形容动词等词类意译 (99)第三节、日译汉短语意译 (99)第八章、短语与惯用句的误译 (116)第一节、短语与惯用句误译简析 (116)第二节、短语的误译 (130)第三节、惯用语的误译 (130)第九章、体言、用言的误译 (130)第一节、体言、用言误译简析 (130)第二节、名词的误译 (130)第三节、动词的误译 (153)第四节、形容词的误译 (153)第五节、形容动词的误译 (153)第十章、其他词类的误译 (165)第一节、其他词类误译简析 (165)第二节、副词的误译 (178)第三节、语气词的误译 (178)第四节、拟声拟态词的误译 (178)第十一章、多义词的辨析 (187)第一节、多义词误译简析 (187)第二节、「いたい」翻译实例 (187)第十二章、文章、片段等中日对比翻译 (195)第一节、《家族写真》原文及其译文 (195)第二节、《伪装》原文及其译文 (195)第三节、《法庭的需要证人》原文及其译文 (195)第一章、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误译文化与生活密不可分,文化是生活的内涵,生活是文化的载体。

论新闻文体中汉日同形词的日译

论新闻文体中汉日同形词的日译

谢谢观看
然而,汉日同形词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干扰:
(1)造成意义混淆:由于汉日同形词在意义和用法上可能存在差异,日本 学生在使用时容易产生混淆。例如,“大丈夫”在日语中表示“2)影响词汇量的正确掌握:由于汉日同形词的存在,日本学生可能会忽 略一些汉语特有词汇的学习,导致词汇量掌握不足。
实例分析
以“代表”这个汉日同形词为例,在汉语中“代表”通常指代替某人或某团 体表达意见或担任某种职务的人,而在日语中“代表”则可以表示代理人、代表 者等含义。因此,在翻译这个词汇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例如,在以下新闻标题中:
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日本参加G20峰会
可以将“代表团”翻译成“だいひょうたん”或者“とうたん”,以保留其 原有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如果需要进一步解释,可以在新闻正文中加以说明。
二、对日本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 方法
针对HSK词汇大纲中的汉日同形词,教师在对日本学生进行汉语词汇教学时, 应采取以下策略:
1、重视汉日同形词的差异讲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讲解汉日同形词 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差异,帮助学生明确区分。
2、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词典:建议学生使用汉语词典而非日汉词典,以避免 过度依赖日语汉字的注释。同时,要让学生了解词典的使用方法,掌握查阅生词 的能力。
结论
汉日同形词的日译是新闻文体中不可避免的挑战。通过借用日语汉字、直接 翻译成日语、使用其他翻译方法等策略以及针对汉日同形词的特点采取的翻译技 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闻文体的质量和准确性。然而,由于语言的复杂性 和文化差异,汉日同形词的翻译仍然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实践。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技术在汉日同形词翻译中的应用前景和实践效果,以为 新闻文体的翻译提供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案。

浅谈日汉翻译问题

浅谈日汉翻译问题

浅谈日汉翻译问题
日汉翻译是日本语到中文的翻译过程,是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环节。

其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准确性、文化差异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浅谈日汉翻译问题。

准确性是日汉翻译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由于日语和汉语有着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翻译人员需要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并将其转化为准确、自然的汉语表达。

翻译人员需要具备深入了解两种语言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对所翻译的主题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积累。

日汉翻译中还存在着文化差异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这往往会导致翻译的困难。

翻译人员需要根据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习俗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和表达方式。

还需要注意一些特定的文化隐喻和典故,以免造成误解或不当的译文。

语言表达是日汉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日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用词习惯等各有特点。

在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准确把握句子的结构、词汇的意义,使译文与原文保持一致且通顺流畅。

还需要考虑到读者的理解能力和习惯,尽量使用贴近日常生活和理解容易的表达方式。

除了上述问题,日汉翻译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日语中常用的敬语在汉语中可能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翻译人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出对语气和社交关系的不同把握。

还需要注意语体的选择,避免过度正式或随意而导致误传。

日汉翻译是一项细致入微且需要高度专业素养的工作。

准确理解原文、考虑文化差异和灵活运用语言表达是解决翻译中常见问题的关键。

在进行日汉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完成高质量的翻译工作。

日汉翻译理论研究—以人民网日语版标题翻译

日汉翻译理论研究—以人民网日语版标题翻译

日汉翻译理论研究—以人民网日语版标题翻译1、研究背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可谓是起起伏伏,尤其是钓鱼岛事件以后,中日关系更是陷入了谷底。

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日本国内,有关“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一系列针对中国的不实报道更是充斥着各大媒体的版面。

因此,为了让日本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就必须着手向外传播中国的软实力,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而在这一过程中,高水平地实现中日两国语言的翻译与转换,精准地向对方传达我们想传达的内容,将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观看外国的新闻时事,人民网作为国内最大的新闻报道网站,具有英、日、法、德等十七种外语的版本。

人民网日语版更是以“用地道的日语讲述中国故事”为己任,致力于向日本网民传播发生在中国的“中国故事”。

2、文献综述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国内,相比于英语、德语等欧美语种的翻译研究,从功能主义翻译学理论的角度对汉译日的研究并不是很多。

以国内为例,陈燕生(2014)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并对汉译的方法进行了分类。

杨柳(2016)也从该理论出发,对不同体裁的新闻内容的日译汉译本进行了研究。

章颖文(2012)则从本国化翻译和异国化翻译的角度出发,结合功能主义理论对人民网的日文新闻标题进行了归类分析。

总而言之,对新闻时事类标题的汉译日的研究深度与视角尚显不足。

因此,本文将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以人民网日本版的新闻标题为例,进一步探讨新闻标题在汉译日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及出现的一些问题。

3、研究流程本文主要结合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该课题进行考察。

本文从既有的相关先行研究及日语版人民网网站中搜集相关新闻标题实例,将原来的中文版人民网新闻与日文版的翻译版本进行对照,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功能性对等”的角度对日语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并对翻译方法进行分类。

内容结构上,本文先对人民网日语版中的新闻标题做大致的归类,根据不同类型的新闻标题指出各自的翻译特点,再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等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进行简单的介绍,最后从“直译”、“释译”、“借译”、“零译”的翻译方法的角度对搜集到的新闻标题进行归类和分析,同时也指出新闻标题在日译汉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日汉翻译理论研究—以人民网日语版标题翻译

日汉翻译理论研究—以人民网日语版标题翻译

日汉翻译理论研究—以人民网日语版标题翻译1、研究背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可谓就是起起伏伏,尤其就是钓鱼岛事件以后,中日关系更就是陷入了谷底。

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日本国内,有关“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一系列针对中国的不实报道更就是充斥着各大媒体的版面。

因此,为了让日本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就必须着手向外传播中国的软实力,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而在这一过程中,高水平地实现中日两国语言的翻译与转换,精准地向对方传达我们想传达的内容,将就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观瞧外国的新闻时事,人民网作为国内最大的新闻报道网站,具有英、日、法、德等十七种外语的版本。

人民网日语版更就是以“用地道的日语讲述中国故事”为己任,致力于向日本网民传播发生在中国的“中国故事”。

2、文献综述无论就是在日本还就是在国内,相比于英语、德语等欧美语种的翻译研究,从功能主义翻译学理论的角度对汉译日的研究并不就是很多。

以国内为例,陈燕生(2014)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并对汉译的方法进行了分类。

杨柳(2016)也从该理论出发,对不同体裁的新闻内容的日译汉译本进行了研究。

章颖文(2012)则从本国化翻译与异国化翻译的角度出发,结合功能主义理论对人民网的日文新闻标题进行了归类分析。

总而言之,对新闻时事类标题的汉译日的研究深度与视角尚显不足。

因此,本文将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以人民网日本版的新闻标题为例,进一步探讨新闻标题在汉译日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及出现的一些问题。

3、研究流程本文主要结合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该课题进行考察。

本文从既有的相关先行研究及日语版人民网网站中搜集相关新闻标题实例,将原来的中文版人民网新闻与日文版的翻译版本进行对照,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功能性对等”的角度对日语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并对翻译方法进行分类。

文献重要术语译文发布-中日

文献重要术语译文发布-中日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科学的な立法、厳格な法執行、公正な司法、全人民による法律の遵守
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機能が科学的で、権限と責任が法で定められ、法律の執行が厳正で、オープンかつ公正、廉潔かつ高効率な、遵法と信頼を旨とする法治政府
执法责任制
有权不可任性
権力を持つ者はそれを好き放題に使ってはならない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義法治国家
建设法治中国
法治中国の建設
依法治国
法に基づく国家統治(ガバナンス)
依法执政
法に基づく執政
依法行政
法に基づく行政
依宪治国
憲法に基づく国家統治(カバナンス)
宪法日
憲法日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法律は国家統治(ガバナンス)の宝であり、良き法律は善き統治(ガバナンス)の前提である
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製造大国から製造強国へ転換する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海外発信能力の強化
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
構造的減税と全般的な料金等の引き下げ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精確な貧困者特定、精確な貧困脱却
以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市場の活力を解き放って経済の下押し圧力を軽減し
保基本、インの厳守・仕組みの整備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法で定められた職責は必ず果たし、法により付与されていない権限は決して用いない
政府责任清单
政府責任リスト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市場参入ネガティブリスト
行政审批
行政審査・許認可
简化对外投资审批程序
対外投資の審査・認可の手続きを簡素化する

浅谈日汉翻译问题

浅谈日汉翻译问题

浅谈日汉翻译问题日汉翻译指的是从日语翻译成汉语或者从汉语翻译成日语。

随着日本文化的风靡和日本和中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日汉翻译在生活和工作中变得至关重要。

在日汉翻译中,由于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翻译难度较大。

本文将从语言差异、文化背景、词汇选择等方面来浅谈日汉翻译问题。

首先,语言差异是导致日汉翻译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日语和汉语是两种极为不同的语言系统。

日语的语法比较复杂,词序也和汉语不同。

例如,在日语中,时间和地点的说法与汉语不同,而且有很多时态和词形。

因此,如果没有深厚的语言基础,翻译的质量就很难保证。

其次,文化背景对日汉翻译也有影响。

日本和中国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差异。

从观念到行为习惯,甚至到道德标准,都不尽相同。

因此,翻译时需要考虑文化背景中引起的差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例如,日本人口中的“礼节”对应汉语中的“礼貌”,但是二者重点不同,翻译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词汇选择也是日汉翻译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汉语和日语的词汇系统不同,一些常见的词汇在汉语和日语中含义可能不同,这就要求翻译者在选择词汇时要更为谨慎。

此外,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翻译的目的,翻译者也需要选择不同的词汇。

例如,日语中的“おじゃまします”作为打招呼语和道别语使用,但是直译成汉语就不恰当了。

总之,日汉翻译难度大,需要翻译者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专业能力,才能做出准确流畅的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语言差异、文化背景和词汇选择等因素,以确保翻译质量。

始终要保持谨慎和专业的态度,不断学习和积累翻译经验,才能在日汉翻译中取得成功。

日汉互译翻译

日汉互译翻译

日汉互译翻译前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跨国交流的增多,日汉互译翻译在日中两国的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日汉互译翻译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日汉互译翻译。

什么是日汉互译翻译日汉互译翻译是指将日语文本翻译成中文或将中文文本翻译成日语的过程。

互译翻译在日中两国之间的交流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帮助双方更好地理解彼此的语言和文化。

日汉互译翻译的重要性1.促进日中两国交流:日汉互译翻译能够帮助日中两国的人民沟通交流,促进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加深彼此理解:通过日汉互译翻译,可以帮助日本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也可以帮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日本的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从而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3.促进旅游业发展:对于愿意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日语词汇和交流方式是非常有用的。

而通过日汉互译翻译,可以为这些游客提供便利,使其在旅游中遇到问题时能够顺利解决。

4.推动国际化发展:今天的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通过日汉互译翻译,可以使日本的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信息更好地传递给中国,同时也可以将中国的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信息传递给日本,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化发展。

日汉互译翻译的挑战与对策1.语言差异:日语和汉语在发音、语法、词汇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给互译翻译带来了困难。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翻译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丰富的翻译经验,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2.文化差异:日本与中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这也是日汉互译翻译中的一大挑战。

为了做好日汉互译翻译工作,翻译者需要了解和熟悉日本和中国的文化背景,尊重和注重文化的差异性,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

3.行业专业性:日汉互译翻译的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行业术语和专业性。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翻译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并在需要时候能够及时查找和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浅谈日汉翻译问题

浅谈日汉翻译问题

浅谈日汉翻译问题随着中日两国的相互交流日益频繁,日汉翻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

而在日汉翻译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以较为浅显的语言,对日汉翻译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化差异中日两国的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

比如在日本,休闲时间一般都会去温泉或者旅游,而中国民众更倾向于在家中团聚。

这样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将会涉及到相关的词汇或者用语,如果没有进行足够的处理,就容易造成歧义或者误解。

二、语言表达中日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一些不同。

例如,在日本人的思维中,有些话不需要明说,通过暗示的方式来达成相互之间的理解。

这同样需要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处理。

否则的话,容易产生解释不明的情况。

三、专业术语与行业性语言在日汉翻译中,必然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专业术语与行业性语言。

这时,我们需要对这些词汇进行较为准确的翻译,避免译出偏差或误解。

同时,也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完整理解其中的含义。

四、谐音效应中日两种语言中都存在一些发音相近但含义不同的词汇,这就需要我们在翻译中进行辨别。

例如“关丸(かんまる)”和“馆丸(かんまる)”,一个表示铁路车站等地的地名,一个是与鱼有关的词汇。

这时候,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辨别,避免出现错误翻译。

总之,日汉翻译中存在着众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可以适当地处理好其中的各方面问题,就可以达到一个较好的翻译效果。

因此,在进行日汉翻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译文的精准性和术语的准确性,以达到更好的翻译结果。

“人民网”中的日语翻译研究

“人民网”中的日语翻译研究

“人民网”中的日语翻译研究本文将探讨“人民网”中的日语翻译研究。

通过分析“人民网”中的日语翻译,我们可以了解中文和日语之间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在确定主题后,我们从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收集了相关的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研究报告等。

我们发现,“人民网”中的日语翻译研究是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许多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类。

整理思路时,我们发现“人民网”中的日语翻译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翻译原则:“人民网”在翻译日语时通常采用哪些翻译原则?这些原则与其他翻译原则有何不同?文化差异:“人民网”在翻译日语时如何处理中日之间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对翻译产生了哪些影响?语言特点:“人民网”在翻译日语时如何处理日语的语言特点?这些特点对翻译产生了哪些影响?基于上述思路,我们撰写了一个醒目且简洁的标题:“人民网”中的日语翻译研究:翻译原则、文化差异与语言特点。

在标题撰写完成后,我们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文章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分析了“人民网”的翻译原则,还探讨了中日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日语的语言特点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我们发现,“人民网”在翻译日语时通常采用意译和归化的翻译原则,注重保留原文的含义和风格特点,同时尽可能地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们还发现,日语中的敬语体系和暧昧表达也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文章的语言要规范,表达要清晰,避免使用生僻字或者复杂的句子结构。

在撰写过程中,我们力求简洁明了地表达观点和论证,使文章更加易于理解和阅读。

同时,我们还注重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语言错误。

在文章中,需要注重细节和排版,增强可读性和美观度。

我们采用了合适的分段和标题,使文章更加层次分明。

我们还注重使用图表、引用等可视化手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同时,我们还对文章的版式和字体进行了排版设计,使其更加美观清晰。

从目的论角度探析日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探析日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探析日语新闻标题的翻译摘要翻译目的论是将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学者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弗米尔认为:翻译研究不能单单依靠语言学。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翻译并不仅仅是甚至并不主要是语言过程;第二、语言学还没有提出真正针对翻译困难的问题。

因此,他在行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的目的论。

弗米尔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认为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

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

翻译目的论的中心思想是:行动皆有目的。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提纲挈领、提要钩玄的作用,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准确简练地向读者表明文章的核心意思,。

日语具有自身的语言特色,如修饰较长、动词后置等,因此日语新闻标题也不例外,经常会出现以省略语句、妙用标点、主语后置等特殊情况,当按照原文形式将这种日语新闻标题直接翻译成中文时,很容易出现语句不通、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情况,所以要流畅地翻译日语新闻标题,就不应囿于原文,而是使用合适的方法表达其中心意思。

因此笔者在此借助翻译目的论这一理论来探讨日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词:日语新闻标题、日语格助词、目的论1.日语新闻标题的分类由于版面受限,为了完整准确地表达文章新闻主旨并吸引读者注意,日语新闻标题往往会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前提下,省略格助词或宾语后面的动词。

亦或者通过巧妙使用标点符号来达到吸引读者的效果。

因此,笔者大致将其标题分为了两类。

1.省略格助词或动词类标题①省略格助词例1:中国の炭鉱爆発 37人の死亡確認。

补充:中国の炭鉱 (が) 爆発 (した) 37人の死亡 (が) 確認 (された)。

例2:大雨特別警報、すべて解除。

补充:大雨特別警報、すべて(を)解除。

例3:新燃岳噴火万全の警戒と支援が必要だ。

补充:新燃岳噴火(には)万全の警戒と支援が必要だ。

正如以上三个例句所示,新闻标题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为了突出简明扼要的特点,不得不将这些不影响句意理解的助词省略。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汉语流行语日译研究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汉语流行语日译研究

82作者简介:洪洁,女,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汉语流行语日译研究洪 洁(南京邮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摘 要:考察近三年来汉语流行语的语言特征与社会特征,对比分析《人民网(日文版)》《人民中国》《中国网(日本版)》对流行语的不同译法。

在这一基础上,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挖掘适用于不同类别流行语的日译策略。

汉语流行语的日译策略包括直译、直译+注释、意译、归化、回译五种。

直译法适用于政治、科技、经济领域的流行语。

直译+注释法和意译法适用于娱乐与社会生活领域一些具有丰富内涵的流行语。

归化译法适用于目的语中有相同指示对象的流行语。

回译法适用于源于外来词汇的流行语。

关键词:功能对等;流行语;日译;策略2021年第1期总第703期MODERN CHINESENo.1General No.703现代语文一、引言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它犹如一面镜子,记录了历史发展的变化轨迹。

流行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折射出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过,汉语流行语往往具有某一社会背景下的特定含义,很难从汉日词典中找到现成的译词。

与此同时,流行语的翻译工作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译词缺乏统一性,即便是相同的流行语,不同媒体有各自不同的译法,误译、硬译等现象屡见不鲜。

可以说,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中国时代风貌的流行语,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一部分,将汉语流行语翻译成地道的日语,既可以更好地推进跨文化交流,也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从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有关汉语流行语的外译研究,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以流行语的英译研究为主。

邱大平结合《中国日报》“流行新语”栏目提供的流行词汇英译,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关词语可行的英文翻译,提出了翻译时的注意事项[1]。

季红琴、董滋指出,在对汉语网络流行语进行英译时,应坚持“语体相当”和“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2]。

语法隐喻视角下的汉日新闻翻译——以人民网日语版的翻译为例

语法隐喻视角下的汉日新闻翻译——以人民网日语版的翻译为例

第20卷 第5期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20 N o .52020年09月Jo u r n a l o fN o r t h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S e p.2020收稿日期:2020-05-20 修回日期:2020-06-04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汉日翻译策略的多维透视 (课题编号:J A S 160533)㊂作者简介:刘亚燕(1979-),女,福建龙岩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㊂文章编号:2095-2708(2020)05-0145-07 D O I :10.3969/j.i s s n .2095-2708.2020.05.145语法隐喻视角下的汉日新闻翻译以人民网日语版的翻译为例刘亚燕(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龙岩364000)关键词:语法隐喻;名物化;过程变体;显隐摘 要:从语法隐喻视角对汉日新闻翻译语料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翻译过程中语码转换㊁变体等复杂现象背后隐匿的认知机制㊂概念语法隐喻操作中, 名物化 将动态过程转为静态实体与事物,使行文的客观性进一步增强; 过程变体 表现为级阶的小句复合体向表示性状的词组转换,叙述模式由动态连续的时间性转为空间关系的扩展和延伸㊂人际语法隐喻通过情态系统的显隐纬度,在极性表达与惰性表达,主观与客观之间进行转换和选择,扩展了语言的意义潜势㊂语篇语法隐喻主要通过衔接系统体现出来,源语中的内隐逻辑关系转为表层显化形式㊂语法隐喻的运作机制与翻译过程的认知操作不谋而合,为其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认知阐释㊂中图分类号:H 36 文献标识码:A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人们了解世界的重要认知方式和途径㊂H a l l i d a y 拓展了隐喻的研究维度,从语言的表现形式入手率先提出语法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体现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不仅限于词汇概念,还常常表现在语法结构上,是一种 意义表达变异 的语言现象㊂H a l l i d a y 最初根据元功能将语法隐喻划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后经发展和完善,肯定了语篇语法隐喻的构建功能㊂概念语法隐喻表现为词汇语法和关系过程的隐喻化,通过名词化和动词化等实现㊂人际隐喻是增强意义协商潜势,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手段,分为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㊂[1]隐喻源自于重新构建经验现实(概念隐喻)和激活主体关系(人际隐喻)的需求㊂[2]语篇隐喻强调语法隐喻的语篇效用,体现为元信息关系㊁文本照应㊁内部连接和协商语篇组织㊂[3]H a l l i d a y 和Ma t t h i e s s e n 之后对语法隐喻重新进行归类,有过程㊁关系向实体的转换,环境向过程的转换㊁连接成份向实体的转换等13类㊂[4]语法隐喻认为 一致式 的表达方式与外部世界的事态较为接近,而语法隐喻则是指该 词汇语法 形式与其通常所表达的意义不同㊂[5]言语主体与外部和内在现实世界进行交涉产生了意义,语法隐喻则是从意义层自上而下对词汇语法层的表达形式做出选择㊂[6]国外学者对语法隐喻的概念界定,类型及判断标准进行了积极的探讨㊂国内学者长期以来也做了详细的引介和研究,其中有语法隐喻的理论阐释和模式体现研究(如胡壮麟2000;朱永生2006;严世清2003;范文芳2007;姜望琪2014)㊁语法隐喻理据构建和识解机制(如丛迎旭,王红阳2013;陈新仁2014;林正军,杨忠2016)㊁认知理论等的借鉴分析(杨延宁,2016;林正军2017;邹智勇,程晓龙2015)等㊂由是观之,国内外对语法隐喻的研究日益丰富,著述颇丰,主要集中于介绍㊁阐释以及修补㊁完善等方面㊂然而, 现有的语法隐喻研究大多只探讨同一种语言内部语言表达式之间的隐喻性关系, [7]运作机制的实际应用性还较为缺乏,从跨语言的角度,特别是语法隐喻与翻译的应用研究涉及不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㊂隐喻是一种内在的语言机制,与思维的联系密不可分㊂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植根于人类经验,我们借助语言为自己建构经验现实㊂[4]语言作为意义符号系统的核心,包括内容和表达两个层面,两者相互依赖,构建人类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㊂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语言㊁生活和行为当中㊂语法隐喻是一种语法手段的转换,实现形式不同,核心意义不变,反映了同一命题意义在表述方式上的可选择性和多样化㊂语法隐喻中,一致式与隐喻式之间表达方式和过程的变体,体现了不同的经验现实与重塑功能㊂人类经验的隐喻性受到社会文化和语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㊂语言具有社会和认知双重属性,由于地域㊁文化的差异,不同民族或种族的语言对同一事件和情境的描述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㊂语言结构是对认知的直接映射,源语与译语之间认知方式的改变决定了翻译过程中对语言结构的重组必不可少㊂翻译中的语言转换体现了一种动态的,符号不断更新的过程㊂[8]语言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和使用,语言是人类经验的基础,在语码的转换过程中,翻译者需要进行多种语言形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经验的重塑过程㊂由此可见,语法隐喻的运作机制与翻译过程的认知操作不谋而合,为其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认知阐释㊂语法隐喻在翻译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黄国文(2009)㊁邓玉荣,曹志希(2010)从句子层面分析源语与译语之间可能存在的语法隐喻关系㊂肖英,吕晶晶(2007)㊁邓玉荣(2013)㊁齐佳宁(2014)等探讨了语法隐喻在不同语篇类型中的指导作用㊂语法隐喻作为一个普通语言学理论,应该更广泛地用于其他语言的研究㊂[9]翻译实践离不开语法隐喻理论的指导,语法隐喻理论研究翻译中不同表达的选择问题,是一种新探索㊂[10]此外,从译者可视性方面来看,翻译过程中的语法隐喻现象有助于探索译者主体性的思维轨迹㊂[11]以汉日新闻翻译语料为分析对象,进一步考察 语法隐喻 概念在不同语言转换过程中的运作机制和表现方式,从微观上进行探讨,总结应用规律,为翻译操作提供新的认知视角和理据阐释,增强理论的适用性㊂翻译过程中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并非存在形式与意义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需要利用所在语言系统的表达潜势,进行不同 等价物 的选择,实现语言间意义的有效对等㊂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常常必须在可以㊁可能表达原文意义的多个目的语法结构㊁句型中选择自己认为准确㊁合适的结构㊂[12]语法隐喻在翻译过程中的操作表现为源语与目标语在层级之间的重组,或者语法结构上的再映射㊂隐喻式和一致式在语言中是并存的竞争关系,一致式和隐喻式都具有理据性,其建构都需要付出认知努力㊂[13]语法隐喻的变异发生在语法层,是不同的语法表达形式转换使用的结果,语法形式或者说语法范畴发生了转换,这就是语法隐喻㊂语法隐喻通过语义与语法的表达错位,对现实经验进行重新建构,它不仅发生在一种语言内部,也出现在不同语言之间,在翻译活动中体现为语法域之间的相互转移,源语中的语法关系在目标语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㊂在识解同一个经验时,由于汉日语言类型㊁思维方式以及译者主体因素等原因,汉日语言的形态各具特点,翻译过程中也经常出现 相同的所指,不同的能指 的现象,译者需要经过不同的选择,在目标语中采用不同的语法结构表达与源语相同或类似的意义㊂译者对过程的不同选择,必然导致概念语法隐喻的产生㊂[14]一、概念语法隐喻的运用及物性系统的概念语法隐喻成为语法隐喻研究的核心,使其能在理论内部解释更多语言事实㊂概念隐喻产生的工作机制指小句的成分㊁小句和小句复合体相互之间的级转移㊂[4]转换既包括不同语法类别之间的同级转换,也包括不同层次语法结构之间的异级转换,如表达序列㊁句子组合㊁小句和小句成分的转换㊂这种级转移通常会引起及物性系统的选择㊁词序的重新排列㊁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的调整等一系列连锁反应㊂汉日新闻翻译语料中, 名物化 是创造概念隐喻最有力的方法,由于动作被静态化,动作实施者被隐化,行文的客观性进一步增强㊂(一)汉日新闻翻译中的 名物化 及连锁反应H a l l i d a y认为名词化是实现语法隐喻的途径之一㊂翻译过程中的语法隐喻映射与汉日语言类型特征的不同关系密切㊂汉语在句子构建中动词的出现频率较高,动词集结的特征尤为突出㊂日语倾向于多用名词,使用静态方式进行叙述㊂ 名物化 是创641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造概念隐喻最重要的手段,汉日翻译中的名物化语法隐喻机制可以将源语中的动态过程变为译语中的静态实体与事物㊂同时,翻译中语法隐喻的映射过程同时也是信息变化的过程,名词范畴化后作为参与者被重组,各成分所充当的功能角色发生了改变,成分之间可以相互隐喻化㊂名词化消解显性过程和倾向于主观化的描述,把焦点置于对象或结果上㊂经过翻译,目标语句子的语体显得更客观㊁正式,从而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的认知习惯和要求,使表达合乎译语读者的阅读需要㊂例1. 身轻如燕 的无人机更可以方便地装入记者的 口袋里 ㊂译文1.’燕のように身軽」な無人機であれば記者の携行にも便利である㊂例2.但这个法宝却不利于苹果支付的推广译文2.この宝刀が逆にアップルペイの普及拡大にはマイナスとなっていた㊂例3.2010年,‘云南映像“第二次来到日本,依然大受欢迎㊂译文3.10年にも日本公演を行い㊁相変わらずの大人気となった㊂语义㊁范畴在汉日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实例化后,呈现出语法性状的差异㊂例句中动态范畴向静态范畴的转变构成了翻译过程中源语与目标域之间的语法隐喻映射关系㊂同时伴随着环境成分等其他成分的级转移,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和作用,语义潜势也随之共现㊂例1中 装入记者的 口袋里 的动词词组在译文中转移为名词词组 記者の携行 ,意义凝缩,作为环境成分使用,构成后者的评价对象㊂而源语中表伴随着环境成份的副词 方便地 在译文中则转为形容动词 便利 ,以谓语成分出现,成为命题的焦点㊂例2中 不利于 的动词转为 マイナス 的名词,例3中的动词词组 大受欢迎 转为名词成分 大人気 ,通过语法手段构建,在语义方面,从过程转化为物,将其对象化㊂同时表环境成分的加强型副词修饰语 依然 则转移为属性成分,即译语中的 相変わらずの ㊂以上翻译在语法隐喻的认知机制下,发生了词类语法成分的级转移与重组,动态过程名词化后转为静态㊂同时,例2和例3中还进一步进行语义拓展,增加信息量,于句末附加了 となった 和 となっていた ,体现了名词化后的伸缩弹性,谈论的内容成为话语主题和有界的实体,使实体的变化过程更加自然㊁外部阐释更具客观性,由于源语中的物质过程变为译语中的关系过程,语篇更显客观㊁简洁和庄重㊂(二)汉日新闻翻译中的 过程变体 :级阶-性状在语义层面,由过程㊁参与者和环境的配置组成的一系列言辞能够形成言辞序列㊂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人类的经验建构在语义层依据复杂程度可分为三个等级,即言辞列㊁言辞和成分㊂三者在形式上分别体现为小句复合体㊁小句和词组㊂当三个等级之间出现错位,发生级转移时,就构成了语法隐喻㊂[4]语义层和语法层之间张力的存在和作用导致了语法隐喻的产生㊂[15]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民族主体之间认知方式和社会文化的不同,同一命题意义的表达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形式差异㊂汉日在对同一事件进行描述时,倾向采用不同的扫描模式,汉语在表达概念时多趋向使用多个动词的连动形式,以动态连续的顺序进行扫描,凸显前后的时间关系和过程,而日语则习惯于把握核心动词,以此为中心,突出空间关系的扩展和延伸㊂因此,在翻译中经常出现语法隐喻现象,修饰成分㊁核心过程㊁环境成分等在功能形式上发生变化,由体现级阶的小句复合体向表示性状的词组转变,从顺序扫描到综合扫描的识解切换㊂例4.有网友拍下了照片发到了网上,引发网民关注㊂译文4.あるネットユーザーが撮影した写真がネットに投稿され㊁ネットユーザー達の間で注目が集まった㊂例5.她有着很多令人瞩目的头衔:日中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前理事长,日本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长 她旅居日本20年,一直致力于中日文化的发展和交流㊂译文5.日中文化交流センターの理事長㊁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の元理事長㊁日本中華書画芸術研究院の理事長など㊁数㊈の肩書を持つ呂社長は日本に来て20年になり㊁中日の文化の発展や交流に力を注いできた㊂例6.猪在遛弯儿时很不老实, ㊂译文6.散歩中の豚は行儀が悪く㊁ ㊂名词强调的是整体事件,突出整体扫描;而动词741第5期刘亚燕:语法隐喻视角下的汉日新闻翻译 以人民网日语版的翻译为例着眼的是一维时间的过程关系,突出的是过程扫描㊂[16]语法隐喻是语义系统单位 言辞列 到 言辞 ㊁ 言辞 到 成分 ㊁或 成分 中的 过程 到 事物 之间的转换过程㊂以上例句中,译文将源语中的信息进行重组,通过语法隐喻机制,发生语法结构的变化㊂例4源语中,表达序列的三个小句 拍下照片 ㊁ 发到了网上 ㊁ 引发网民关注 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组织排列,译文对其进行 打包 ,实现了从经验到逻辑,从过程向事物的转变,短暂的发生识解为稳定的现象,以顺应译者和目标语的心理感知过程,采用偏离源语思维常规语序的结构,时间关系在名词词组内部通过从属的依存关系实现,过程之一的 拍下照片 重构为属性的修饰语 撮影した ㊂与此同时, 引发 的致使过程被省略,导致部分功能和经验语义的丢失,最终转换为结果的 注目が集まった ㊂例4的翻译经由及物系统的选择,由行为过程转变为存在过程㊂例5中两个主语 她 在翻译过程中经过语法隐喻操作,将小句向下级转移为名词短语,浓缩为一个主语 呂社長 ,将一段序列向复合句转换,体验由过程变为整体,促成了隐喻式表达㊂同时,句子内部结构更加严密㊁紧凑,逻辑关系更为明确㊂而相较于动词性状,名词性状更具稳定性㊂例6源语小句中的部分述位在译文中被背景化,与主语结合为名词词组形式,环境转为主位的属性,纳入已知信息,将其余核心述位凸显,通过语法隐喻,译文从零散转向严谨,让文本语义趋于静态和浓缩,实质中心概念更为清晰和突出㊂二、人际语法隐喻的运用级转移是语法隐喻产生的充分条件,但并非必要条件,不是所有的语法隐喻都存在级转移㊂级阶的阐释范围仅限于经验元功能㊂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既没有经历句法结构的重新组合,也没有产生级转移,无法从级阶理论中寻求解释㊂[17]它们主要体现为网络选择的心理表征,通过不同语法形式的选择表达主观情感,属于纵聚合型语法隐喻㊂人际隐喻的策略是提升从词组到小句级阶的人际评价㊂[4]语言的运用以实现交际为目的,翻译过程中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人际语法隐喻操作,反映了不同言语背景下,主观判断与人际关系在语言层面的不同表征,需要通过合理调整和配置语法资源,以达到准确和顺利交流的意图㊂由于语言中表现人际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语气和情态,因此人际语法隐喻包括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㊂H a l l i d a y认为,言语功能在交际过程中可以归纳出陈述㊁疑问㊁命令和提供四种㊂不同的语气系统对应一定的言语功能,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㊂例如,陈述语气功能语法对应 陈述 功能,疑问语气对应 提问 功能㊂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将情态定义为 情态系统的作用是阐述和构建肯定与否定之间存在的不确定领域的意义 ㊂[2]不同语言中语气隐喻的体现方式各异,对语言系统环境有着强烈的依存性㊂汉语还根据认知语法的原型范畴理论界定汉语语气副词的范围,将语气副词纳入语气系统㊂[18]日语属于黏着语,词尾非常发达,变化丰富,在终结句子的同时还可以显化叙述者的心理态度㊂因此,一种言语功能在跨语言中的语气表现形式常常有所区别㊂语气语法隐喻是指不同语气域之间的转移和变异现象㊂在翻译过程中,语气隐喻机制的应用体现在源语的一种语气域向译文中的另一种语气域的转换,译者对语气表达手段的选择带来言语行为效力和语用力量的变化,以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的语气类别,促使跨语言的交流顺利进行㊂情态是通过语法形式反映说话人的观点和态度㊂[19]语言资源不仅可以用于表达命题,还能对所述内容做出评价,在确定性㊁承诺度等方面进行选择㊂[20]情态系统有主客观之分,前者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主观判断和态度,后者表现在事物存在的可能性评价程度㊂情态意义的表达形式主要有情态副词㊁情态动词㊁谓语的扩展部分和小句形式等㊂翻译过程中的情态隐喻体现在不同情态意义和取向之间的转换,由此,交互意义也随之增强或减弱㊂例7.没想到这台从二手市场买来的电动麻将桌 不堪重负 ,竟然短路㊁烧了起来㊂译文7.中古で買ったこの麻雀卓が㊁’使い過ぎた」のか㊁ショートして㊁燃えた㊂例8.无人机将为新闻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㊂译文8.無人機はメディア業界に新たな発展のチャンスを与えてくれるだろう㊂例9.高昂的设备成本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㊂译文9.巨額の設備コストがかかることが㊁その重要な原因の一つといえる㊂例10.萌宠也可美甲?时尚美甲走红宠物界㊂841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译文10.可愛いペットにネイル㊁ペット界でファッションネイルが人気㊂以上例句译法灵活,富有弹性,译语与源语之间的基本语义保持不变,源语与译语之间发生了语气和情态的变异表达,呈现出主观与客观,显性与隐性的转换㊂例7中的语气副词 竟然 与附加小句 没想到 相呼应,表明作者针对命题事件的态度和评价,反映了主体对事件的预期与结果之间强烈的对比关系,体现出明显的主观性㊂而对应的译文对经验进行重新识解,不同的思维图式被激活,在语气上仅使用 か 将之前的陈述句转换为疑问句式,增加互动的语义潜势,态度缓和,使表达的内容具有外部客观性㊂例8体现了不同认知域在意义相似基础上的映射㊂源语使用的是肯定陈述,主体的控制力强,而译文中的句末则添加了推量句式 だろう ,融入了叙述者主观猜测的协商语义潜势,控制力减弱,其中的判断和态度成为该句突显的部分,利用人际关系的调整影响读者的评价和态度㊂例9中译文在源语的基础上将谓语部分延伸,添加了 といえる ,在认知情态上进行调和,事物命题随之由必然性转向可能性,趋向客观化,使语言在不同语境下更具说服力㊂此外,语调作为语气表达的标记之一,表明了主体在特定语境中的态度和情感㊂体现了译者处理信息的心智活动,经验的识解资源得以扩展㊂例10的源语中,疑问符号 ? 是语气语调的辅助工具,与前文中的 也可 共现,目的不在于获取信息,而是发挥感叹功能,融入主体的情绪,表明其对萌宠美甲感到不可思议的惊讶看法,同时还可引起读者的共鸣和阅读兴趣,而对应译文的语气范畴发生了改变,原有的疑问语气不复存在,陈述语气取而代之,由主观性评价转换为客观叙述事实的陈述功能㊂译文中的结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语言效果,体现了译者对语言形式的选择,对事物的认知态度通过跨域映射前景化㊂可以说翻译过程中人际隐喻的操作扩展了语言的意义潜势,通过确定性的极性表达与交流可能性的惰性表达之间的转换,在情态系统的显隐纬度,主客观的取向间进行选择,从而达到更加深层的交际目的㊂三、语篇语法隐喻的运用语法隐喻是一种语法形式的偏离,其中语篇隐喻具有语篇衔接的特征最为突出㊂[21]语法隐喻具有语篇促成性㊂根据隐喻发生的范围和体现方式,可区分 语篇语法隐喻 ,即发生在小句内部㊁由语法结构变化体现的语篇隐喻和 织篇隐喻 ,即跨越小句范围㊁发生在语义层面㊁由非语法结构性的衔接机制体现的语篇隐喻㊂[22]语言的演变源自语义层与语法层的张力,语义引力体现了语义与语境的关联程度㊂翻译中源语与目标语的语义虽然具有相似的同源性,但在表达方式等语法结构上存在语义密度和引力强弱的差异,体现出相同所指㊁不同能指的形式变体,即语法隐喻㊂语篇概念中,衔接的特征最为突出㊂[23]衔接反映了语义上的联系,语篇中的某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理解至关重要,那么这两者之间就具有衔接的关系㊂[23]语篇语法隐喻主要通过衔接系统体现出来,具体表现为篇章内部句子信息之间的语义连接㊂语言的衔接方式主要可以分为照应㊁省略和替代㊁连接词和词汇衔接四种形式㊂翻译过程中,语篇语法隐喻运作表现为源语与目标语之间跨越语法和词汇层次,通过小句之间有机组合方式的变异,进行衔接方式上的转换㊂连接词是反映语篇中信息之间关系的主要形式之一,将语篇组织原则概念化为语义码显现出来㊂汉语中语言的语境依赖性较强,意合特征决定了其语篇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常常表现为零形式,语义引力较强,压缩的语法结构较多㊂而日语的形合特征要求使用外显的连接手段将语句概念间的关联性明朗化,语义引力较弱,语法结构压缩的较少㊂例11.手动将i O S设备的日期设置到1970年5月或之前时间,你的i O S设备将无法重启㊂译文11.システムの日付を1970年5月以前にするとi O Sが再起動しなくなる可能性がある㊂例12.园林专家邬志星在接收采访时表示,郁金香确实不宜种在室内或教室内,因为郁金香花中含有有害物质, ㊂译文12.園芸専門家の鄔志星さんは取材に対して㊁チューリップを室内や教室内に置くのはすすめられないとした㊂その理由は㊁チューリップの花は㊁有害物質を含んでおり㊁ ㊂例13.李瑜在大会现场表示, 全球闺蜜联盟大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集合了全领域多维度角色的闺蜜经济生态圈㊂希望把全球闺蜜联盟大会打造成941第5期刘亚燕:语法隐喻视角下的汉日新闻翻译 以人民网日语版的翻译为例。

新闻标题的日译策略探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新闻标题的日译策略探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新闻标题的日译策略探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本文以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期间《人民网日语版》中“中日对译”版块的新闻标题为研究对象, 从“领域”和“日译策略”两个角度对275条新闻标题进行了整理和统计, 并分析了新闻标题的日译策略。

基于具体的统计数据, 本文将新闻标题的日译策略分为直译, 加译, 减译和改译四种。

并结合日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具体例句, 探讨了日译策略的选择原因、具体翻译方法以及表达效果。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正确翻译新闻标题、提升表达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人民网日文版新闻标题日译【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FRF-TP-11-004B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1G641A 12095-308901-0120-02新闻标题是整个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 起到了引导读者的作用。

读者通过标题即可判断新闻的内容如何, 是否具有阅读价值等。

因此可以说, 标题翻译得精准与否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 什么样的标题才能准确地概括文章内容, 采用何种方法才能更准确地进行翻译, 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进行思考的。

1.研究对象的考察情况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期间, 刊登于人民网日文版中“中日对译“版块内的新闻标题, 共计275条。

本文从“领域”和“翻译方法”两个角度将标题进行整理和统计。

两个角度将标题进行整理和统计。

结果如下:表1根据表1,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从领域来看, 人民网更加重视社会文化类的新闻以及政治类新闻的传播, 两个领域的新闻均在100条以上。

②从翻译方法来看, 直译运用的最为广泛, 采用直译进行翻译的标题共150件, 达到了全部数量的54.5%, 并且涉及各个领域。

另外, 采用改译法进行翻译的53条标题中, 社会领域的标题有38条, 占总数的71.7%。

2.新闻标题的翻译方法2.1直译直译即忠实于原文一字一句地进行翻译, 以译文通晓为限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汉翻译理论研究—以人民网日语版标题翻译1、研究背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可谓是起起伏伏,尤其是钓鱼岛事件以后,中日关系更是陷入了谷底。

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日本国内,有关“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一系列针对中国的不实报道更是充斥着各大媒体的版面。

因此,为了让日本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就必须着手向外传播中国的软实力,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而在这一过程中,高水平地实现中日两国语言的翻译与转换,精准地向对方传达我们想传达的内容,将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观看外国的新闻时事,人民网作为国内最大的新闻报道网站,具有英、日、法、德等十七种外语的版本。

人民网日语版更是以“用地道的日语讲述中国故事”为己任,致力于向日本网民传播发生在中国的“中国故事”。

2、文献综述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国内,相比于英语、德语等欧美语种的翻译研究,从功能主义翻译学理论的角度对汉译日的研究并不是很多。

以国内为例,陈燕生(2014)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并对汉译的方法进行了分类。

杨柳(2016)也从该理论出发,对不同体裁的新闻内容的日译汉译本进行了研究。

章颖文(2012)则从本国化翻译和异国化翻译的角度出发,结合功能主义理论对人民网的日文新闻标题进行了归类分析。

总而言之,对新闻时事类标题的汉译日的研究深度与视角尚显不足。

因此,本文将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以人民网日本版的新闻标题为例,进一步探讨新闻标题在汉译日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及出现的一些问题。

3、研究流程本文主要结合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该课题进行考察。

本文从既有的相关先行研究及日语版人民网网站中搜集相关新闻标题实例,将原来的中文版人民网新闻与日文版的翻译版本进行对照,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功能性对等”的角度对日语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并对翻译方法进行分类。

内容结构上,本文先对人民网日语版中的新闻标题做大致的归类,根据不同类型的新闻标题指出各自的翻译特点,再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等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进行简单的介绍,最后从“直译”、“释译”、“借译”、“零译”的翻译方法的角度对搜集到的新闻标题进行归类和分析,同时也指出新闻标题在日译汉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4、人民网日语版中的新闻标题人民网日语版中一共分为“经济”、“社会”、“政治”、“科学”、“文化娱乐”、“中日关系”、“特集”、“评论”等版块。

同时,最有特点的是,其中还单独设立了“美丽的中国大地”的版块,专门用日语介绍中国的各个旅游胜地与节日风俗。

而所有版块的界面都是由各类新闻的标题组成,因此标题本身的内容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读者的阅读倾向。

一般来说,“经济”、“政治”、“科学”类板块类的标题相对中规中矩,专用用词较多,在翻译中尽可能地会与中文原标题的含义、结构保持一致;而“社会”、“文化娱乐”类板块的标题则显得更加多元化,在将中文标题翻译成日语标题的时候灵活性更强,在结构、用词上变换余地较大,较之于“政治”、“科学”类新闻标题,主观能动性较强。

例:(1)特朗普时代的中国经贸关系将走向何方?(经济板块)译文:トランプ時代の中国経済貿易関係はどこへ行く?(2)外交部:中俄坚决反对韩国部署萨德(政治板块)译文:外交部、THAADの韓国配備に中露は断固反対(3)载人潜水艇“蛟龙号”将于今年初完成(科技板块)译文:有人潜水艇「蛟竜号」、今年初の潜水作業を完了(4)福岛核辐射问题将导致赴日赏花游客锐减(中日关系板块)译文:日本に桜を見に行く中国人が激減か福島の放射能問題が原因(5)游客从海外携带免税商品价格将限于5000元以内(社会版块)译文:中国、海外から免税で持ち込みできる物品「5000元以下」は少なすぎ?(6)演员周冬雨与窦靖童结伴泰国旅行(文化娱乐版块)译文:なんと二人は親友!?女優の周冬雨と竇靖童が仲良くタイ旅行通过以上的例子中可看出,单从字面上来看,政治、经济、科技、中日关系板块可以说是完全还原了原中文标题的意思,但值得注意的是,例(4)有关中日关系的新闻标题中,中文标题原本是肯定式的表述“由于福岛核辐射的问题,将导致赴日赏花游客锐减”,但翻译成日语后语气变成了疑问式“福岛核辐射问题是否会导致赴日赏花游客锐减”,因为报道内容本身就是一种对未来情况的猜测,再加上日语中习惯使用推测语气,所以就翻译成了疑问句。

而且,为符合日语中带有因果关系的句子的表达习惯,将作为原因的“福岛核辐射问题”这一部分与作为结果的“导致赴日赏花游客锐减”进行了对调。

而与此相对,社会、文化娱乐版块的新闻标题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对原文内容进行了“补充”,例(5)中使用了“……は少なすぎ?”的句式,即“将可携带免税商品价格限定于5000元不会太少了吗?”,这就直接表明了该新闻内容与大多数海外游客所持有一致的立场态度,直接明了。

而例(6)中加上了“なんと二人は親友!?”(两个人竟然是好友!?)的表达,再加上“!?”的标点符号生动体现出了大部分读者对这一新闻所感到的惊讶程度。

以上对各类型题材的新闻标题的翻译特点进行了大致的介绍,接下来将简单地介绍相关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并以该理论为指导原则,对新闻标题的日语翻译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5、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提到翻译理论,就不得不提美国“翻译理论之父”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的并不是要求原文与译文之间的绝对性等同,即不需要逐字对应,而是将重点放在能够让译文读者在其文化背景下从译文中获取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上面。

即在翻译中注重的是意义而不是形式。

此外,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学者所主张的“目的论”认为,整个翻译的行为过程是由其目的决定的,即“目的决定手段”。

该理论指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应当仅拘泥于原文,而应该结合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从而达到使译文更好地将其背后的含义传达给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

同时还强调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前面有指出,有关政治、经济、科技类新闻标题的翻译在字面还原程度上最高,比较容易达到形式上的对等,但若其中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不符合日语读者的语言思维方式的话,则也有可能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而在“社会类”与“文化娱乐”类的新闻标题的翻译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余地较大,一是要注意不能完全脱离于原文的含义,二是要通过地道的日语最大程度地实现意义上的对等。

6、日语新闻标题翻译方法分析由于在讲汉语翻译成日语,尤其是翻译成日语新闻标题时,经常会碰到无法实现“形式上的对等”的问题,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以上述提到的相关翻译理论为指导,在强调实现“功能对等”的同时,通过意译的翻译方法,从中文标题的原义、结构出发进行翻译。

根据陈燕生(2014)对日语拟声拟态词翻译方法的分类,除了直译以外,还将意译翻译法具体分类为“释译”、“借意”、“零译”三种。

本文将借用该翻译方法的分类,从人民网及章颖文(2012)所做的先行研究中收集相关汉译日的新闻标题实例,对其进行分析。

6.1直译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日语中存在着大量能与汉语中直接对应的汉字词汇,在可以直接使用对应汉字词汇以及套用相同句式结构的情况下,则可以进行直译。

例如:(7) 模特杨莎莎的华丽人生(社会版块)译文:モデル・楊莎莎の華麗なる人生(8)第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17日开幕(科技板块)译文:第 14 回中国インターネット大会、17 日開幕(9)中国留学生当中超九成为私费留学(社会版块)译文:中国人留学生、9割以上が私費留学(10)日本核泄漏阴云加重目前不影响健康(社会版块)译文:深刻化する日本の放射能漏れ、目下健康への影響はなし例(7)—例(10)的中文标题都为简单的陈述句,且其中大多数词汇在日语中都有刚好对应的汉字词汇,所以这些标题就可以直接采用直译的方法,这样既简便又容易让日语母语者理解,同时也符合标题本身的特点。

6.2释译释译就是阐释性的翻译方法。

当汉语中无法找到能与日语中所对应的表达,即无法使用直译的翻译方法时,就可以采用解释说明某词汇意义的方法。

在新闻标题的翻译当中,释译主要用于一些文化词汇的表达,由于中日文化背景的差异,一些具有中国本土化色彩的词汇在日语中无法找到恰好匹配的词,这时候就需要用日语词汇进行相应的解释,但是要尽量符合广告词的标准,即简洁又通俗易懂。

例如:(11) iPhone身陷“握姿门”(科技板块)译文:iPhone4、持ちかたに問題ある(12) 信息时代 8 成人提笔忘字(社会版块)译文:情報化時代、80%が漢字忘れ(13) “卖掉”北京,“买下”美国?(经济版块)译文:北京を売って米国を買える?不動産バブルに要警戒例(11)与例(12)就是相对比较典型的释译。

首先是例(11)中的“握姿门”,“XX门”这一表达属于网络用语,而且近年来也被媒体们广泛使用,如“诈捐门”、“炫富门”等等,“门”在这里主要表示“事件”。

而例(11)则将“握姿门”翻译成了“持ちかたに問題ある”(握手姿势上有问题)。

而握姿门主要是源于苹果公司将iphone4出现的信号质量低下的原因归咎于消费者的握机姿势不对这一丑闻事件,针对苹果公司的态度,消费者及网民用“握姿门”这个词对其进行嘲讽。

而例(11)的释译相对直白,笔者认为其缺少了原本具有的讽刺意味。

例(12)也同样用“漢字忘れ”(忘记汉字的写法)解释了“提笔忘字”,但却省略了“提笔”这一关键信息,所以笔者认为略欠妥当。

而例(13)则是直接进行了“补充”,增加了“不動産バブルに要警戒”(要对房地产泡沫提高警惕),既对前面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解释说明,又表明了新闻自身的观点。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使用释译方法的时候往往会丢掉汉语标题本来所包含的信息,但若兼顾所有的信息则又有可能使得标题变得较长,不符合标题简洁性的特征,所以在翻译的时候需要有所取舍。

6.3借译借译就是借用日语中与汉语词所表达意思相近的词汇、熟语、甚至是符号来进行代替翻译的方法。

它与释译方法一样,当汉语中无法找到能与日语中所对应的表达,即无法使用直译的翻译方法时,就可以借用其他的表达来进行“替换”。

它不仅言简意赅,还符合日语读者的语言文化思维,并且还能从语言形式上提升新闻标题的整体效果。

例如:(14)去年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五(科技板块)译文:中国、国際特許出願数で世界 5 位 09 年(15)日本专家:人民币温和升值不会重蹈日元覆辙(经济板块)译文:日本の経済学者「人民元切り上げば穏やか、円の二の舞にはならない」(16)中国过去十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超美(经济板块)译文:過去 10 年の世界経済への貢献度中国>米国以上三例中分别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借译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