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完好标准全集
3.电气设备完好标准

第一部分:电气设备完好标准一、通用部分1.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齐全,紧固、无锈蚀。
2.同一部位的螺栓、螺母规格一致,平垫、弹簧垫圈的规格与螺栓直径相符合。
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3.用螺栓紧固不透眼螺孔的部件,紧固后螺孔须留有大于2倍防松垫圈的厚度的螺纹余量。
螺栓拧入螺孔长度不小于螺栓直径,但铸铁,铜,铝件不应小于直径的1.5倍。
4.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5.紧固在护圈内的螺栓或螺母,其上端平面不得超出护圈高度,并需用专用工具才能松.紧。
二、隔爆性能1.隔爆结合面〔1类〕的间隙,直径差或最小有效长度〔宽度〕必须符合下表。
表中:L—静止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1—螺栓通孔边缘至隔爆结合面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W-静止隔爆结合面及操纵杆与杆孔隔爆结合面最大间隙或直径差;转轴与轴孔隔爆结合面最大差。
但快动门或盖的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不小于25mm。
1类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mm 〔表1〕2.操纵杆直径〔d〕与隔爆结合面长度〔L〕应符合下表的规定3.隔爆电动机轴承与轴孔的隔爆结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该产生摩擦。
用圆筒隔爆结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不小于0.075mm;用滚动轴承结构时,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不大于〔表1〕规定W值的2/3。
4.隔爆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
5.螺纹隔爆结构:螺纹精度不低于3级;螺距不小于0.7mm;螺纹的最小啮合深度、最小拧入深度符合下表的规定。
〔mm〕6.隔爆结合面的法兰减薄厚度,应不大于原设计规定的维修余量.7.隔爆结合面的缺陷或机械伤痕,将其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起部分磨平后,不得超过下列规定:a.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15mm的隔爆面上,每1平方厘米不得超过5个,10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b.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不大于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2/3。
设备完好标准

设备完好标准设备完好标准 1.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1.1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1.2.仪表、计量器具、信号连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完整、灵敏、准确;1.3.基础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连接紧固、齐整; 1.4.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 1.5.防腐、保温、防冻设施完整有效。
2.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1.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油质符合要求,实行“五定”(定点、定人、定质、定时、定量),“三级过滤”(油桶、油壶、加油点);2.2.无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2.3.各部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规程要求; 2.4.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3.技术资料齐全准确:3.1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3.2.设备运转时间和累计运转时间有统计、记录;3.3.设备易损件(配件)有图纸;3.4.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4.设备评级与设备完好率4.1设备评级设备按完好或不完好进行评级。
4.2.设备完好率4.2.1生产设备完好率:生产设备完好率=生产设备完好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储存设备完好率=储存设备完好台数/储存设备总台数×100% 5.动密封点泄漏率计算方法:5.1.动密封动密封指各种机电设备连续运动的两个耦合件之间的密封 5.2.泄漏点统计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包括其他原因的泄漏) 5.3. 动密封点泄漏率计算动密封点泄漏率=动密封泄漏点数/动密封总泄漏点 6静密封点泄漏率计算方法:6.1.静密封静密封指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动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耦合件之间的密封。
如管线上的法兰、阀门、接头等。
6.2.泄漏点统计一个静密封结合处算一个泄漏点,一对法兰算一个一个泄漏点,螺栓孔另加(有几个家几个),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泄漏点,一个活接头算三个泄漏点。
设备完好标准全集

各种设备完好标准全集项目标准1、基础级别:①一级完好设备,②二级完好设备,③不完好设备一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二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不完好:有腐蚀、倾斜、裂缝、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2、结构一级:结构完整,零部件齐全,磨损、腐蚀和变形均在允许围二级:结构、零部件基本完整齐全,虽有部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不完好:不完整齐全,并已影响安全运行3、润滑一级:润滑良好,没有油、水、气等介质的跑、冒、滴、漏现象二级:润滑基本完好,无严重跑、冒、滴、漏现象不完好:有严重跑、冒、滴、漏现象4、计量仪表和防护装置一级:计量仪表灵敏可靠,安全防护装置齐全二级:主要计量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不完好:不齐全可靠5、设备精度和运行效能一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达到公称能力,即原出厂技术要求二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能符合工艺技术要求不完好:运行已不正常,不能满足工艺技术要求注:五个项目中只要有一项出现不完好设备状况,则为不完好设备。
近几年,不少企业又依照企业标准的格式制定了企业设备完好标准,为确定与核算设备完好率提供了更科学合理的依据。
同时企业都确定设备完好率为企业中所有完好生产设备占全部生产设备之比重。
其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生产设备台数/全部生产设备台数)×100%由此可见:要准确核算设备完好率,设备管理员就必须首先制定自己企业各种生产设备的完好标准,这样才能有依据其进行认真检查和考核。
这就是说,设备完好标准是衡量设备质量的唯一依据,也是企业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
没有标准你无法检查和考核设备的完好,就象你不知道在东还是在西,你就无法达到。
设备完好率统计标准一、设备完好率的定义: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一级完好设备数十二级完好设备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
设备完好标准

压缩机组完好标准
机泵类完好标准
说明:1、生产技术指标各车间补充单台设备压力、温度、电流、温度的具体参数。
空冷岛风机完好标准
起重设备完好标准
说明:1、生产技术指标各车间补充单台设备压力、温度、电流、温度的具体参数。
塔类设备完好标准
说明:1、生产技术指标各车间补充单台设备压力、温度、电流、温度的具体参数。
换热设备完好标准
常压储罐完好标准
说明:1、生产技术指标各车间补充单台设备压力、温度、电流、温度的具体参数。
锅炉设备完好标准
油站完好标准
说明:1、生产技术指标各车间补充单台设备压力、温度、电流、温度的具体参数。
管道、阀门完好标准
说明:1、生产技术指标各车间补充单台设备压力、温度、电流、温度的具体参数。
机械设备完好标准

通用部分一、紧固件1、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
2、螺栓不得弯曲,螺纹损伤不得超过螺纹工作高度的一半,且连续不得超过一周。
螺纹乱扣、秃扣时,在不影响机体强度的前提下,允许扩孔,增大螺栓直径。
3、螺母必须拧紧,螺栓的螺纹应露出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露出长度。
4、螺纹表面必须光洁,不得用粗制螺纹代替精制螺纹。
5、同一部位的紧固件规格必须一致,材质应满足设计要求。
主要连接部件或受冲击载荷容易松动部位的螺母,必使用妨松螺母或其它妨松装臵。
6、使用花螺母时,开口销必须符合要求;使用止动垫圈时,包角应稳固;使用铁丝锁紧时,其拉紧方向必须和螺旋方向一致,接头应向内弯曲。
7、弹簧垫应有足够的弹性〈自由状态开口重叠部分不得大于垫圈厚度的一半〉。
8、螺栓头部或螺母必须和相接触的部件紧贴。
如该处为斜面时,应作相同斜度的斜垫。
9、铆钉必须紧固,不得有明显歪斜现象。
二、键和键槽1、键的表面应光滑平整.四角倒棱,材质的抗拉强度不得低于45号钢的强度。
2、键和键槽装配后,其工作面应贴合紧密,接触均匀;非工作面应按规定留有间隙。
3、键和键槽之间不得加垫。
4、装配楔键和切向键时,键初打入键槽的长度,不得小于键全长的80%,但不得大于键盘全长的90%。
键与轮毂的接触长度不得小于轮毂宽度的80%。
5、平键键槽磨损后,允许加宽原槽的5%。
轴及轮毂的键槽宽度应一致。
6、平键键槽轴心线与轴心的轴线的平行度、平键和键盘槽配合公差,均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7、花键的接触齿数应不少于2/3,键齿厚的磨损量不得大于原齿厚的5%。
三、三角胶带传动装置1、三角胶印带主、被动轮轮轴轴心线的平行度应符合表1—1—1的规定;表1—1—1三角胶带轮轴平行度mm轴长≤1000 >1000~1600 >1600~2500 >2500~4000平行度允差0.20 0.25 0.30 0.402、两带轮相应沟槽中心线应对正,轴向错位允许差:当中心距≤500mm时为1.0 mm;当中心距>500mm。
设备完好标准

设备完好标准第一章设备完好概念1、首先是设备性能的良好,机械设备能稳定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动力设备的功能达到原设计规定标准,运转无超温、超压、超速现象;2、零部件齐全、安全防护装置良好,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规定标准,制动系统、计量仪器仪表和润滑系统工作正常;3、各项消耗正常基本无跑冒滴漏现象;4、设备技术资料齐全、准确;5、设备外观整洁、卫生。
第二章通用设备及单机装用设备完好标准1、减速机完好标准:1)运转平稳、无冲击、无异常振动和噪声;2)地脚螺栓紧固无松动现象;3)减速器油池温升不超过65℃;4)轴、齿轮、轴承配合牢固不松动,轴承内外圈及锁紧件配合良好,无旋转磨损和冲击松动现象;5)润滑油脂牌号符合要求,油量适宜,油质清洁;6)定期更换或过滤,有检验报告单;7)上下箱体结合严格,各密封处无漏油;8)轴承端盖密封无漏油,油标清晰。
2、普通电动机完好标准:1)主体完整清洁,零部件清洁,外壳油漆完好,铭牌完整,字迹清楚;轴承不漏油,风翅无裂纹;2)螺栓、接线盒、吊环、风翅、通风网、护罩及散片等零部件齐全、完整、紧固;3)滑环电动机短路装置操作灵活,接触严密;4)三相绕组直流电阻应平衡,一般偏差不得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5)电动机运行电流在允许范围以内,功率转速达到要求;6)运行中无异音,传动平衡,无明显振动,振动最大值见表:3、防爆电动机完好标准:1)、螺栓、接线盒、吊环、风翅、通风网、护罩及散热片等零部件齐全、完整、紧固;2)、接地保护齐全,符合要求;3)、运行中无异响;4)、运行温度不超过生产厂家规定。
5)、运行中运转平稳,无明显震动6)、电流不超过额定值;7)、三相交流电动机三相电压平衡条件下,三相电流之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相差5%;电源电压及负载不变条件下,电流不得波动;8)、设备标志牌完整,并正确填写相关内容。
9)、轴承温度正常,滑动轴承不超过65℃,滚动轴承不超过75℃接地装置符合要求,10)、电机外壳、接线盒接地螺栓齐全有接地符号;11)、转动部有防护罩、防护栏,并挂有警示牌。
设备的五大完好设备标准

设备的五大完好设备标准
1、基础
级别:①一级完好设备,②二级完好设备,③不完好设备
一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二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不完好:有腐蚀、倾斜、裂缝、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2、结构
一级:结构完整,零部件齐全,磨损、腐蚀和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
二级:结构、零部件基本完整齐全,虽有部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不完好:不完整齐全,并已影响安全运行
3、润滑
一级:润滑良好,没有油、水、气等介质的跑、冒、滴、漏现象
二级:润滑基本完好,无严重跑、冒、滴、漏现象
不完好:有严重跑、冒、滴、漏现象
4、计量仪表和防护装置
一级:计量仪表灵敏可靠,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二级:主要计量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不完好:不齐全可靠
5、设备精度和运行效能
一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达到公称能力,即原出厂技术要求
二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能符合工艺技术要求不完好:运行己不正常,不能满足工艺技术要求注:五个项目中只要有一项出现不完好设备状况,则为不完好设备。
设备完好标准

设备完好标准
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处于完好技术状态的检查根据,也是计算设备完好率的基础与前提。
那么设备完好标准是怎样定义的呢?
各地、各部门为了考核企业设备的完好率,规定了设备完好标准。
一、级别:①一级完好设备,②二级完好设备,③不完好设备
二、项目标准
1、基础
一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二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不完好:有腐蚀、倾斜、裂缝、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2、结构
一级:结构完整,零部件齐全,磨损、腐蚀和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
二级:结构、零部件基本完整齐全,虽有部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不完好:不完整齐全,并已影响安全运行
3、润滑
一级:润滑良好,没有油、水、气等介质的跑、冒、滴、漏现象
二级:润滑基本完好,无严重跑、冒、滴、漏现象
不完好:有严重跑、冒、滴、漏现象
4、计量仪表和防护装置
一级:计量仪表灵敏可靠,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二级:主要计量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不完好:不齐全可靠
5、设备精度和运行效能
一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达到公称能力,即原出厂技术要求
二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能符合工艺技术要求
不完好:运行已不正常,不能满足工艺技术要求
注:五个项目中只要有一项出现不完好设备状况,则为不完好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设备完好标准全集项目标准1、基础级别:①一级完好设备,②二级完好设备,③不完好设备一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二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不完好:有腐蚀、倾斜、裂缝、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2、结构一级:结构完整,零部件齐全,磨损、腐蚀和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二级:结构、零部件基本完整齐全,虽有部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不完好:不完整齐全,并已影响安全运行3、润滑一级:润滑良好,没有油、水、气等介质的跑、冒、滴、漏现象二级:润滑基本完好,无严重跑、冒、滴、漏现象不完好:有严重跑、冒、滴、漏现象4、计量仪表和防护装置一级:计量仪表灵敏可靠,安全防护装置齐全二级:主要计量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不完好:不齐全可靠5、设备精度和运行效能一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达到公称能力,即原出厂技术要求二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能符合工艺技术要求不完好:运行已不正常,不能满足工艺技术要求注:五个项目中只要有一项出现不完好设备状况,则为不完好设备。
近几年,不少企业又依照企业标准的格式制定了企业设备完好标准,为确定与核算设备完好率提供了更科学合理的依据。
同时企业都确定设备完好率为企业中所有完好生产设备占全部生产设备之比重。
其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生产设备台数/全部生产设备台数)×100%由此可见:要准确核算设备完好率,设备管理员就必须首先制定自己企业各种生产设备的完好标准,这样才能有依据其进行认真检查和考核。
这就是说,设备完好标准是衡量设备质量的唯一依据,也是企业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
没有标准你无法检查和考核设备的完好,就象你不知道北京在东还是在西,你就无法达到。
设备完好率统计标准一、设备完好率的定义: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一级完好设备数十二级完好设备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
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处于完好技术状态的检查根据,也是计算设备完好率的基础与前提。
设备泄漏率统计标准一、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1、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的连续运动、旋转和住复、的两个部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
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釜类旋转轴等的密封均属动密封。
2、静密封:设备(包括机床)和厂内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
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气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以及其他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
二、密封点统计标准:1、动密封点的统计标准: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两个部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2、静密封点的统计标准:一个静密封点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
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
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
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
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3、泄漏点的统计标准: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泄漏率计算公式:泄漏率=(泄漏点数/静密封点数)×1000(0/00)三、动、静密封检验标准:(一)、静密封检验标准:1、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
2、仪表设备及汽、风源引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薄纸条顺的办法。
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4、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5、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气无水垢。
6、酸、碱等化学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迹、无漏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7、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
8、各种机床的各种变速箱、立轴、变速手柄、宏观检查无明显渗漏。
没有密封的部位,如滑枕、导轨等不进行统计和考核。
(二)、动密封检验标准:1、各类往复压缩机曲轴箱盖透平压缩机的轴瓦允许有微渗油,但要经常擦净。
2、各类往复压缩机填料,透平压缩机的气封,使用初期不允许泄漏,到运行间隔期末允许有微漏。
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
3、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渗并应随时擦净。
4、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60滴。
5、凡使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有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60滴。
6、水泵泄漏如出现漏水成线现象,属于严重泄漏设备。
(三)、生产设备漏油标准1、渗油:油迹不明显,油迹被檫净后5分钟内不出现油迹者为渗油。
2、漏油:油迹明显,有的形成油滴,油迹或油滴被檫净后5分钟内出现油迹或油滴者为漏油。
3、漏油点:有一条明显油迹或一个油滴者,为一个泄露点。
4、不漏油设备:静结合面不漏油,动结合面不漏油,为不漏油设备。
5、一般漏油设备:凡有漏油现象,而不够严重漏油设备程度者,为一般漏油设备。
6、严重漏油设备:一个漏油点1分钟滴油数超过3滴者,均为严重漏油设备。
一、离心泵完好标准1.运行正常,效能良好(1)压力、流量平稳,出力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或达到铭牌能力的90%以上;(2) 润滑、冷却系统畅通,油杯、轴承箱、液面管等齐全好用。
润滑油(脂)选用符合规定。
轴承温度符合设计规定;(3)运转平稳无杂音,振动符合标准规定;(4)轴封无明显泄漏:填料密封泄漏:轻质油不超过20滴/分;重质油不超过10滴/分。
机械密封泄漏:轻质同不超过10滴/分;重质油不超过5滴/分。
2.内部构件无损,质量符合要求主要机件材质的选用,转子径向、轴向跳动量和各部安装配合,磨损极限,均应符合规程规定。
3.主体整洁,零附件齐全好用(1)压力表应定期校验,齐全准确。
控制用及自起动联锁系统灵敏可靠。
安全护罩、对轮螺丝、琐片等齐全好用;(2)主体完整,稳钉、挡水盘等齐全好用;(3)基础、泵座坚固完整,地脚螺栓及各部连接螺栓应满扣、齐整、紧固;(4)进水口阀及润滑、冷却的管线,安装合理,横平竖直,不堵不漏。
逆止阀灵活好用;(5)泵体整洁,保温、油漆完整美观;(6)附机达到完好。
4.技术资料齐全准确,应具有(1)设备档案,并符合总公司设备管理制度要求;(2)定期状态监测记录(主要设备);(3)设备结构图及易损配件图。
二、离心式压缩机完好标准1.运行正常,效能良好(1)设备出力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或达到铭牌能力的90%以上;(2)润滑系统、封油系统、冷却系统、气体密封、平衡管等畅通好用。
润滑油、封油选用符合规定。
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温度符合规定;(3)润滑油及封油的高位箱、轴向位移控制系统、防喘振措施及压力、流量控制、油、气差压控制齐全好用。
报警及停机控制应灵敏准确;(4)运转平稳无杂音,轴位移符合设计规定,振动符合标准要求。
2.内部机件无损,质量符合要求(1)机件材质选用符合设计要求;(2)转子径向、轴向跳动量,各部安装配合,磨损极限均应符合规程的规定。
3.主体整洁,零附件齐全好用(1)压力表、真空表、转速表、温度计、传感器、测振探头、安全应定期校验,灵活准确。
安全护罩、联轴器零部件及盘车机构齐全好用;(2)主体完整,稳钉、机体排污、放水阀齐全好用;(3)基础、机座坚固完整,地脚螺栓及全部连接螺栓应满扣、齐整、紧固;(4)进出口管线、阀门及附属管线安装合理,不堵不漏;(5)机体整洁,内外表面无因敲、打、铲、咬的痕迹,油漆完整美观、4.技术资料齐全准确,应具有(1)设备档案,并符合总公司设备管理制度要求;(2)定期状态监测记录;(3)润滑油定期分析记录;(4)设备结构图及易损配件图、三、离心式风机完好标准1.运行正常,效能良好(1)设备出力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或达到铭牌能力的90%以上;(2)润滑系统与冷却系统畅通好用,润滑油选用符合规定。
轴承温度不超过设计规定;(3)运转平稳无杂音,轴位移和振动符合规程规定;(4)防喘振系统灵敏可先靠、2.内部机件无损,质量符合要求主要机件质的选用,及转子径向、轴向跳动量,各部安装配合,磨损极限,均应符合规程规定。
3.主体整洁,零附件齐全好用(1)压力表、真空表、温度计传感器、测振探头、护罩、对轮螺丝、销片等齐全好用;(2)主体完整,定位销、放空阀等齐全好用;(3)基础、机座坚固完整,地脚螺栓及各部连接螺栓应满扣、齐整、紧固;(4)进出口阀及润滑、冷却系统,安装合理,不堵漏;(5)机体整洁,油漆完整美观。
4.技术资料齐全准确,应具有(1)设备档案,并符合总公司设备管理制度要求;(2)定期状态监测及分析记录;(3)设备结构图及易损配件图。
四、管式加热炉完好标准1.运行正常,效能良好(1)设备效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或能达到设计能力的90%以上,但不能超负荷运行;(2)各部流量、温度、压力等指示准确灵敏、调节灵活,没有严重结焦和憋压现象;(3)炉管无局部过烧,裂纹、鼓包、管径胀大,炉管弯曲不超标;(4)火嘴无结焦、堵塞。
自动检测仪表控制准确,“三门一板”灵活好用;(5)炉体严密无严重漏风,外壁温度符合设计要求;2.炉体及内部构件无损,质量符合要求(1)各部件材质和回弯头、炉管的壁厚,胀接安装质量要求应符合规程规定。
吊挂、管板等受压受热部件无断裂和严重变形;(2)炉墙、衬里无严重损坏脱落现象3.主体整洁,零部件齐全好用(1)炉体、对流段、道与基础完整,无严重倾斜和裂纹。
各部位螺栓满扣、齐整、紧固,符合设备抗震要求;(2)压力、温度、流量仪表应定期校验,灵敏准确、看火孔、防爆门、入孔门、消防线、紧急放空与放雷接地等安全措施齐全可靠;照明设施齐全好用;(3)进出口管线、阀门、回弯头、焊口和燃烧系统不堵不漏;(4)附属管线安装合理,所有应满扣、齐整、紧固;(5)炉体用附属设施整洁,保温、油漆完整美观。
4.技术资料齐全准确,应具有(1)设备档案,并符合总公司设备管理制度要求;(2)设备结构图及易拉配件图。
五、塔类完好标准1.运行正常,效能良好(1)设备效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或达到设计要求;(2)压力、压降、温度、液面等指示准确灵敏、调节灵活,波动在允许范围内;(3)各出入口、降液管等无堵塞。
2.构件无损,质量符合要求(1)塔体、构件的腐蚀应在允许范围内,塔内主要构件无脱落;(2)塔体、构件,衬里及焊缝无超标缺陷,内件无脱落现象;(3)塔体内外各部构件材质及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及安装技术要求或规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