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试题

《教育管理学》

一、科层制是德国学者马克思·韦伯提出的现代理性制度管理的一种重要模式,请详细描述韦伯所论述的科层制具有什么特点?并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觉得现代学校(中小学)是不是一种科层制的模式?为什么?

答:

(一)韦伯所论述的科层制具有的特点

古典韦伯主义科层制的五个基本组织特征是:

1. 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根据韦伯的观点,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是人们以某种固定的方式,将科层制支配下的组织结构所要求的种种正常活动变成正式职责。对单个人来说,大多数组织的任务过于复杂以致难以独立完成任务,因此,各种职位间的劳动分工可以提高效率。

2. 非人格化取向:

韦伯认为科层制的工作氛围应该体现非人格化取向,“形式主义的非人格化精神的优势,没有怨恨或激情,也因此没有影响力或积极性。”即以事实为依据而不是凭感觉作出决策。

3. 权威等级:

科层制中的官员是垂直分布的,也就是说,“每一位下层官员都受控于其上层的监管”,这就产生了权威等级。

4. 规章制度:

韦伯断言,每一个科层体系都有一个规章制度系统,一个“通常都是根据一定目的建立起来的抽象的规则系统。此外,管理法规的实施体现在这些规则在具体案例的应用上。”规则系统包括每一个职位固有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规则系统也有助于等级体系中各种活动的协调。当人事有变动的时候,系统也保证了组织运作的连续性。这样,规章制度就确保了每一位职员行动的统一性与稳定性。

5. 职业取向:

韦伯坚持认为,任何时候都有这样的职业取向,“这是一个依据资历、成就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晋升体系,晋升取决于主管的判断。”

韦伯科层制的五个基本组织特征的功能的发挥可以使管理效率最大化,这种科层制概念是一种理想类型,在现实中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它凸显或强调了现实组织的基本趋势。

(二)现代学校(中小学)是不是一种科层制的模式?为什么?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类教育管理的研究开始集中探讨教育组织的科层制特性。M.Abbott等人指出,科层制的许多特点是符合学校组织的特性(Abbott, 1969)。比如,学校组织具有分工的专业化特点,学校内部有严格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学校管理的理性化程度高,教师按照自己的职务和工作量等领取工资。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学校组织不同于一般的官僚组织,而是官僚组织和结构松散的结合(Bidwell,1969),比如,学校组织的形式是多样的,学校并不是按照严格的规定来运作的,教师和学生也不是韦伯所说的等级式。

学校是与科层组织有诸多相同特征的正式组织。包括学校在内的几乎所有现代组织都具有韦伯所列举的特征:劳动分工与专业化、非人格化取向、权威等级、规章制度以及职业取向。所以与其讨论学校是不是科层制模式,不如用韦伯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考察学校的科层化程度。

运用霍尔的分析,霍伊等开发了学校组织结构的四种类型。

霍伊和斯维特兰提出了一种促进-阻滞连续统一体用以考察学校结构。将学校分为促进型学校结构和阻滞型学校结构。

明茨伯格对组织结构进行了综合分析。他简单地将结构描述为组织根据任务进行劳动分工并促进员工相互协调的方式。用这一框架研究学校,就形成了除学

校的政治模式以外许多当代的学校结构。

简单结构:是一种由高层主管直接进行协调的组织,这种组织几乎没有中间层,只有为数不多的战略顶层。它是高度集权化的。

机械科层制:像一台完整的、被控制的机器一样协调性好、运作标准化的组织,是机械科层制组织。

专业科层制:是一种允许分权化和标准化同时存在的结构。

大多数学校属于三种理想类型的“混合变体”,费尔斯通和赫里奥特的研究

结构表明,许多小学,或者说大多数小学,都是简单科层制,由一系列达成共识

的目标指导着内部行为。

松散耦合的观点认为:学校是目标模糊不清、技术不明确、参与者不断流动、

各种活动不协调、各种结构性要素松散联系、结构对结果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的组织。比德韦尔把学校描绘成一个与众不同的科层制与松散结构的混合体。

总之,一些研究将学校描绘成主要由专业人员和准专业人员组成的服务型组织。现代学校(中小学)组织的基本结构是带有权威特点的科层制。

【1304字,还要修改!】

二、管理学探讨的前提是人性假设学说,在西方的人性学说的发展中,曾经出现过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不同的对人的本质进行假设的学说,请详细论述这些学说的代表观点,并请解释,你觉得在学校管理中,哪种学说最符合学校的管理实际?为什么?

答:

(一)不同人性假设学说的代表观点

1. 工具人假设

这种假设认为,人在生产中就和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管理的任务

就在于使作为管理对象的人像机械一样的工作。

“工具人”假设认为,人在生产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机械的作用没有多

大区别。管理的任务,就在于使作为管理对象的人像机械一样地去动作。对劳动

者支付报酬就像给机器加油、给牲畜加草添料一样,使被管理者成了被动的生产

工具。

2. 经济人假设

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必须加以鞭策;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和权力维持员工的效力和服从。

X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

(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2)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指导。

(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近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4)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

(5)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于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3. 社会人假设

由梅奥主张,这种假设认为,人生活在社会当中,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情谊、地位更为重要。在现代化的大生产中,分工的细致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得工作变得单调、枯燥、乏味,人是由社会需求而引起工作的动机的,并且通过同事的关系而获得认同感,人只能在社会关系中寻找工作的意义。

员工对同事的社会影响力比对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控制更为重视,工人的生产效率也只有随着上级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程度而改变。

4. 自我实现人假设

马斯洛自我实现指:人都需要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阿吉里斯提出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理论,认为一个健康的人是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这种成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但只有少数的人能达到完全的成熟。这是因为周围环境,管理制度限制了人的发展。

麦格雷戈的Y理论:

(1)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就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