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说课材料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本人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②、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2)、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二、说教法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本节课本人所采用的教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小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己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的知识和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真实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改变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说学法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
九年级化学复习12根据化学式计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式及其基本概念。
2.掌握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3.能够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和摩尔分数。
4.能够利用化学式计算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比。
5.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化学式的概念和意义。
2.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和理解。
3.化学式计算相关的公式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化合物质量百分比和摩尔分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化学反应物质的量比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与学生互动,引发学生的思考:你们如何表示化学式?它有什么作用?(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的式子,它可以表达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通过化学式的计算,可以得到化合物或反应物的相关信息。
2.化学式的基本概念(1)化合物的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的化合物的式子,由元素符号和其表示的原子个数构成。
如:H2O表示水。
(2)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符号构成,阳离子在前,阴离子在后,它们的相对原子量分别表示它们的个数。
如:NaCl表示氯化钠,CaO表示氧化钙。
(3)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其表示的原子个数构成。
原子个数为1的元素,在化学式中一般省略为1,如:H2、O23.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和理解(1)氧化物的化学式:由元素符号和其表示的原子个数构成。
(2)水、氨等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水和氨的化学式时,水的化学式为H2O,氨的化学式为NH3(3)复杂化合物的化学式:由元素符号和其表示的原子个数构成,不同元素之间用“-”连接。
4.化学式的计算(1)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
(2)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是其质量与摩尔数的比值,单位为g/mol。
化合物的摩尔质量等于其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3)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化合物中每个元素的质量与化合物的质量之比。
化学式说课稿
化学式说课稿一、引言化学中的化学式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用来表示化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学生在学习化学式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学会书写和解读化学式等等。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通过清晰的讲解和互动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式的内涵,并能够熟练运用化学式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
二、知识讲解1. 化学式的概念化学式是用化学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其中,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种类,数字表示元素的原子个数。
2. 化学式的组成常见的化学式由元素符号和下标数字构成。
元素符号通常用元素的拉丁字母缩写表示,下标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
当一个元素原子只有一个时,下标数字可以省略不写。
3. 化学式的分类化学式可以分为分子式和离子式两种。
分子式表示分子中各种元素的原子比例,离子式表示化合物中各种离子的比例。
4.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以化学元素符号作为化学式的基本单位,大小写敏感;- 元素符号按照拉丁字母缩写书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如果化合物中只含有一个原子种类,化学式直接写为元素符号;- 化学式中的元素个数可以用下标数字表示;- 括号用于表示含有相同基团的化合物,括号外的数字表示基团的个数。
三、能力培养1. 理解化学式的意义通过分析和解读化学式,能够了解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比例关系以及元素原子的个数。
这对于了解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和解读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和解读。
在书写化学式时,要遵循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并能够根据化学式推断出化合物的名称。
3. 运用化学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的例题演练,学生将学会如何通过化学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计算化合物的摩尔质量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概念讲解和示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和书写规则。
2. 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展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加深学生对化学式的理解。
《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说课稿
《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说课稿《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说课稿《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说课稿1 沉着说课本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用一定量的反响物计算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另一种是制取一定量的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响物,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计算都是以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进展的。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十清楚确地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什么物质发生反响,生成什么物质,而且还表示反响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根据反响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展的。
反响物的质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响物的质量。
教材还给出两个实例来说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本课题内容虽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
但是,学生对化学计算常常进展得并不顺利,这往往是由于在有关化学计算的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的特点认识缺乏造成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对薄弱环节进展打破。
1.使学生对化学计算题里的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明晰的理解。
2.强调化学方程式一定要写正确并且配平。
3.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来解题。
4.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展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纯熟的计算技能。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根底上,进展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开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进步解题技巧,培养思维才能,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展思维及审题、分析^p 、计算才能。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p 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络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复习课件说课稿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说教材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基本类型有两类。
第一,纯净物的计算;第二,有关含杂质问题的计算。
这节课中我们从定量的角度去研究化学变化,要求学生复习纯净物的计算和有关含杂质问题的计算。
使学生明确掌握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进行的。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为中考中这一类型的题打好基础。
二、说学情《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从定量的角度去研究化学变化,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理解并不透彻。
一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学习积极性高,分析能力强;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自主学习积极性较高,但问题分析能力不足,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的并不顺利;极少数学生化学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弱,问题分析能力不足,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很大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掌握解题格式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消除学生对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恐惧。
四、说教学方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主动寻找信息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
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练习的设计上由简单到较难,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本节课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
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难点:使学生理解化学计算题中相关量的关系。
六、说教学设计1.课前热身化学方程式C + O2点燃CO2表示的意义:(1) 表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 表示1分子碳和1分子氧气点燃生成1分子二氧化碳。
(3) 表示每1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反应的表示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也为之后学习有关杂志问题的计算奠定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做到因材施教我将对学生情况进行预测,8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喜欢自主的学习环境,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新课改要求,我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与解题思路。
过程与方法目标: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宏观、微观以及符号之间的联系,体会化学中三维表征的思想。
研读教材,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了解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与解题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采用逐步呈现知识点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我会回顾一下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和化学计量数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支持。然后,我会引入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过程。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技巧,例如:如何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如何进行单位的换算等。最后,我会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计算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如学生对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同,以及对单位换算的不熟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对于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程度不同的问题,我将提供更多的示例和练习,以及个别辅导的机会;对于单位换算的问题,我将进行专门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悉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操作结果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分析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类型,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技巧和板书设计。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我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题。这些习题涵盖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实验技能。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4.激励评价: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尝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引导思考: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计算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说课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二)一课的说课巴彦农场中学李洪波这一节课是在学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第一课时后,加以补充、归纳和总结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在基础、简单的计算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和扩展知识面,加强学生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是在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实际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的计算,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是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是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阶梯思路和解题格式。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交流、启发、归纳等教学模式。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媒体展示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们经常注意的一句话——“解题时先找到,已知量、未知量、化学反应原理”来引出本课的课题。
然后,通过对学过的知识的回忆、归纳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要知道的一些问题。
如,一是适用的范围,二是理论依据,三是数学方法,四是解题步骤等知识,逐步过度引入今天本课中我们要学习和研究的问题:一是不纯物质转化成纯物质的计算,二是遇到气体求体积的计算,三是遇到两个已知量的计算。
在每个问题中都设有一道例题和相应的练习或变式练习的巩固题。
在例一的选题时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加以改变添加水的质量使题中的纯净物变成了混合物。
目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二是在例一的基础上又稍加改变,变成求氧气的体积,例三设计两个已知量的计算。
在学习中师生共同对例题的分析、讨论、交流,由学生口述教师通过媒体展示等形式进行教学,并且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进行教学。
这样在本节课中,使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更加熟练进行应用。
重点培养学生能认真审题,会分析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也让学生知道对知识的活学活用,无论什么样的计算题,怎样千变万化的计算题,终归一句话,万变不离其中。
在本课的小结中,利用简洁明了的顺口溜的形式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做以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说课稿: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说课稿: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课程背景和重要性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掌握这一技能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计量关系;2.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3.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计量关系的理解;2.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3.实际问题与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化学实验示范、板书工具等;2.学生准备:化学课本、笔记本、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引入1.导入视频:播放一段与化学计算相关的实际应用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提问导入:通过提问,复习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们学过的化学方程式有什么作用?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步骤二:知识讲解1.讲解化学方程式的计量关系:通过示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物质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以及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推导出计量关系。
2.讲解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通过几个具体的实例,从计量关系的角度解答如何进行计算,引导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步骤三:案例分析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给予一些有关实际场景的案例,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2.小组呈现: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呈现,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步骤四:化学实验1.进行与实际计算问题相关的化学实验,例如酸碱中和反应、气体生成反应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化学计算问题。
2.实验总结: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
步骤五: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习题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1、教学方法选择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以讲授、示范、讨论、练为主,其中讲授和示范为主要手段,讨论和练为辅助手段。
在讲授和示范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讨论和练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选择本节课的教学手段以板书、PPT、实验、教具为主,其中板书和PPT为主要手段,实验和教具为辅助手段。
在板书和PPT的同时,注重实验和教具的运用,通过实验和教具来加深学生对化学计算的理解和掌握。
3、教学策略选择本节课的教学策略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其中启发式教学是通过提问、引导、启发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从而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在启发式教学的同时,注重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基础,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和乐于研究,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先复旧知识,再导入新课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以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小结,从而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还利用多媒体展示真实情景素材,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用学生竞赛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的能力,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
在进行例题讲解时,我不断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效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同时,我也加强了教材的革新与创新,如在列比例式中采用一一对应法进行列比例式的讲解,既简单又明确,便于多重求解,省事又清楚。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研究,因此教会学生如何研究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培养其自主研究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第三个单元中的第三节课,主要内容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质量、物质的量以及体积计算的方法;2.理解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比例关系;3.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计算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理解和运用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下: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化学计量关系;3.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质量和物质的量计算的方法;4.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体积计算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质量和物质的量计算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提取关键信息并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计算的兴趣,认识到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计算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运用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
学生需要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来进行质量和物质的量的计算。
这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对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准备教学课件和演示实验器材,准备相应的习题和实例,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同时,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PPT、课件、实验演示等,以便展示和讲解相关的知识点。
六、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导入新课、知识讲解和实例演示、小结与展望。
1.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1)以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提出一个有关化学计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导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化学计算的重要性。
化学式说课稿5篇
化学式说课稿5篇化学式说课稿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式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式说课稿1一、指导思想: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授课以基础知识为主,不增加难度,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上多少是多少,不抢进度,尽可能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有事可做,体现他们的成就感,在他们毕业时,不要对本学科带有任何遗憾。
二、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化学式与化合价这个课题按正规课时分为二个课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把这个课题分为四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了化学式的概念、化学式所表达的含义。
第二课时主要介绍化合价,记化合价。
第三个课时就是我今天讲的三个内容1、根据化合价求化学式的步骤,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通过推求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例来讲述推求的步骤和方法。
2、是讨论部分:根据化学式求出某元素的化合价。
就是已知化合物中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以推求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书上没正面介绍,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自学来解决。
3、化学式的读法这部分内容属于规则性质,无多少道理好讲,但要求记住和应用。
第四课时就下一节课要讲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内容,书本上对这些内容要求不高,故在下一课教学中不准备任意扩大与加深。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出化学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背诵化合价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都在于:如何应用化学价来求化学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撑握这部分知识,首先按课本上讲解了求化学式的五步骤,然后马上进行反馈,最后又介绍了一种方法,十字交叉法,使学生更好、更快写出化学式来。
第五单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三亚市荔枝沟中学蔡素刚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九年级教材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
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的计算,而且计算中只牵涉到一种单位,所以,本课题计算已经没有什么难度。
在这里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化学计算的依据,如果化学方程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化学计算必然得出错误的结果。
教材要求: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要制取一定量的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
这种计算要求数学方面的知识不高,主要是要熟悉、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①熟练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②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的计算方法。
③熟练掌握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其它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方法。
(2)技能目标①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②使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3、重点、难点(1)重点:①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②化学方程式计算书写格式的规范化。
(2)难点:在掌握好常规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巧解。
二、说学情我校是三亚市一所市郊初级中学,学生大多数来自不同的地区。
其中黎族学生占80%左右。
他们的数学基础不是十分突出,但学习化学计算难度不大。
三、说教法1、引导讨论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讲练结合法:培养学生独立解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3、归类识记法:抓住关键字进行记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四、说学法1、指导学生运用示例归纳出计算的书写格式,对学生进行探索知识能力的锻炼。
2、启发学生联系化学方程式的结构,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3、指导学生变换例题条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
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三个要领】
(1)环节要完整(设、写、算、标、列、解、答)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精确(保存一位小数); 【三个核心】
(1)精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精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3)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单位要代入计算
过程);
三、有关不纯反映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1.化学反映方程式中不管是反映物还是生成 物,代入的都是纯物质的质量.如果碰到不纯 反映物或生成物,应将不纯物质换算成纯物质 的质量. 2.不纯物质和纯物质质量间的换算.
(5)简要地写出答案
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能够得到多少g氧气?
【书写格式】 【解题环节】
解:设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能够得到氧气的
质量为x。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316
32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3)计算有关物质的质量比
6g
x
(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
练习:若氢气、氧气混合气体共20克,点燃后
尚有2克的气体剩余,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
气的质量比
A. 1:4
B. 1:9
C. 4:1或1:9
D. 1:4或1:9
点燃
2H2+ O2===2H2O 4 :32
有两种状况: 一是氢气过量,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2+2):16=1 : 4 二是氧气过量,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2:( 2+16)=1 : 9 答案:D
32
80
16克
X
32 ------
=
8--0----
16克 X
注意:如果已知体 积或要算体积时, 要用密度公式换算 成质量才代入。
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说课稿
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 3 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水平目标、情意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通过化学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进一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质和量上的涵义。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寻找准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准确解题的格式。
(2)知道化学方程式所表现的量均为纯物质的质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定量研究于化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2)在实行计算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一种辨证的思想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
量难点: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二、说教法本节课本人采用的教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对例题实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小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
三、说学法本节课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培养其自主学习水平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板书设计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题步骤:[解](1)设未知量
(2)写出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的写出答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说课稿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新教材初三化学第一册第五单元课题3《根据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重要作用。
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掌握解题格式,培养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的教学目的:1、理解化学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2、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3、通过有关化学计算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解题格式,培养学生解化学计算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在教法上,先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并根据初中盲生自学能力较强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的过程中,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例题讲解时不断进行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同时加强教材的革新与创新,如列比例式中书中的列法学生比较容易混淆,而采用一一对应法进行列比例式既简单又明确,而且便于多重求解,省事又清楚。
三、说学法:在学法上,通过让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一步一步的完成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解题思路的基础上,发展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四、说教学步骤:1、利用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通过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写法、含义,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所要学习的新课。
2、利用例题1来说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解题方法和具体步骤: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例1的教学任务,并在完成例1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解题步骤,理清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解题思路,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4基于真实情景和物质组成的根据化学式的深度计算创新说课稿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认知水平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式的书写和基础计算方法,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对纯理论的学习可能兴趣不足。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形成一定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习惯,但还需加强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式的深度计算方法,形成系统、科学的化学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化学式的深度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物质组成与化学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为:结合真实情景进行化学式的深度计算,以及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举例、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化学式的内涵和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具备的前置知识包括化学式的书写、基础计算方法以及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有:对化学式的深度计算方法掌握不足,容易混淆相关概念;在真实情景中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缺乏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意识。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说课材料
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初级中学李振中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初三化学上册第四章《生命之源——水》中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的相关内容。
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都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对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和今后学习化学有很大的帮助。
2、教学目标分析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课程目标应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因此,结合教学实际,我认为本课题应达到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领会,弄清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2)掌握根据已知的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及物质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3)能利用基本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解疑质疑的方式,让学生归纳出有关化学式计算的一般规律,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能力的培养,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同时让学生体会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意义。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2)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5)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是教学中的重点,必须建立在对化学式涵义的透彻理解基础之上,而且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也是教
学中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
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三个策略,以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是在课前复习中重点复习化学式的涵义。
要求学生能熟练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知道物质的一个分子由几种什么原子构成,并且能正确数出每种原子的个数。
所列举的化学式就是本节课要用到的化学式,使学生不因化学式的涵义不清而影响本节课的学习,以达到分散难点,限制难点个数的作用。
二是在引入课题时,列举学生身边的实例。
且让这个实例贯穿本课题学习的始终,让学生感受到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三是采用“学、议、讲、练”的学习方式。
就数学角度来看计算,本课题是比较简单的,教材中有例题,只要引导得当,学法指导到位,学生容易学会。
设计合适的练习题,学生也容易暴露自学中的问题,通过“议”,这些问题又能及时得到解决。
通过练,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学会有关相关的计算。
三、教学流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意识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因此,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
(一).设疑诱思,导入新知:
本节课教学情景创设是教师首先通过(投影)同学们看一则广告:通过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1、“通过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刺激学生的发散思维,复习巩固化学式的涵义。
2、“这则广告是真的吗? ”设置悬念,导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二).出示目标,明确目的:
为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屏幕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方向性。
(三).师生互动,延伸学习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师首先提出:原子的质量很小,我们采用
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子,质量仍然很小,又该如何表示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提出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即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化学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再对比相对原子质量来讲解相对分子质量有无单
位的问题,最后让学生通过练习水(H
2O)、二气化锰(MnO
2
)和氢氧化钙[Ca(OH)
2
]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来熟练计算方法。
我们知道化学式明确地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以及组成化合物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所以可以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对于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学生对这一内容一定会有疑问,于是我是这样设计进行教学的。
通过设问:你知道一个水分子中含有多少个原子吗?几个氢原子,几个氧原子?让学生猜一猜;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这样提出计算物质中和元素的质量比的做题依据,学生自然容易理解和
接受了.通过例题讲解(求H
2O, H
2
SO
4
中各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巩固练习(某
氧化物R
2O
3
中,R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9:8,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 )让学生
对这一知识点熟练掌握和应用。
我们知道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8,也就是说水中氢元素占水总质量的1/9其实在化学上我们把这里1/9称为质量分数。
记作:11.1%。
提出“你能说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过程吗?”学生对这一部分进行思考,并归纳总结出合物中某一元素质量分数等于该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通过例题讲解(求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熟练掌握,通过巩固练习(求18克水中含有多少克氢元素?)使这一知识点得以应用和拓展。
教师最后的一句话“现在你能辨别课前广告的真伪了吗? ”学生运用已学会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认识到学习就是为了应用。
当然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尾相应,整堂课也就显得非常完美。
(四).拓展应用,巩固学习内容
在学生对以有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基础题,和贴近中考题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有关化学式计算的重要性来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进取精神和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五)、归纳总结,回顾学习内容:
通过总结回顾,促使学生整理已有的知识经验,提炼学习方法。
为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掌握探究方法奠定基础。
四、说评价设计:
本节课是从学生熟悉广告入手,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能进一步说明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对学生学习化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对物质的相对分子量、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和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最终让学生对这一广告的真伪做出了正确的判断,整堂课有始有终,完美无瑕。
因此,更鲜明的体现出本节课的重点根据化学式的几种简单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一次次被激发,课堂效益有了极大提高。
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方法,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以及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能力。
教师适当地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导教学,教师则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