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采血时发生溶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标本溶血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标本溶血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采血标本时,应选用专用一次性采血针头及含负压的一次性密闭塑料试管,真空采血可缩短采血时间,避免血流不畅。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标本溶血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的知识,欢迎阅读。
溶血的原因
1、抽血困难:
①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休克、恶液质等原因造成末梢循环差,血管不充盈。
采集血标本时,操作者多将止血带扎得时间过长,并用力拍打拟穿刺部位,穿刺后往往流血不畅而挤压穿刺点周围。
这些机械因素可造成溶血。
②采血时由于患者紧张导致血流不畅,抽血时间过长,血标本中混有泡沫,标本放置一段时间后泡沫部分迅速干燥,造成血细胞破坏而溶血。
2、操作不当:
①采血标本时,未使用采血针头,而使用了一次性注射器。
由于塑料注射器发涩不好徐徐抽动,而用力抽吸,血液靠负压进入注射器,往往使标本中混入泡沫而造成溶血。
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标本后操作者未按操作规程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而由于向真空采血管注入时用力过大、速度过快造成血细胞破坏而溶血。
③血标本注入试管后由于受到过度晃荡造成血细胞破坏而溶血。
④采血标本时,直接在输液处针头抽取,由于血液中混有药液而造成溶血。
⑤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与针栓衔接不紧,抽血时,产生气泡。
真空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与对策
15 不合格标本 中, 液凝 固 6 6例 血 1例 , 3 . ; 血 3 占 69 溶 7
例 , 2 . ; 管错 误 2 占 24 备 4例 , 1 . ; 血 量 过 多 1 占 46 采 4例 ,
占 85 ; 血量不足 1 . 采 2例 , 7 3 ; 占 . 无标 本 1 例 , 6 7 ; 1 占 .%
真 空采 血 标本 溶 血原 因分 析 与对 策
邱 赘( 建 宁德 市 中 医院检 验科 3 2 0 ) 福 5 1 0
【 键 词 】 溶 血 ; 真 空 采 血 ; 血 液 关
D I 1 . 9 9 J i n 1 7 — 4 5 2 1 . 9 0 3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 6 29 5 ( 0 2 1 - 5 70 O :0 3 6 / . s. 6 29 5 . 0 2 1 . 8 s B 1 7 — 4 5 2 1 ) 92 2 — 2
来 看 , o岁 以前 的青 年 女 性 多 重 感 染 率 也 较 高 , O 0 的 中 3 3 ~5 岁
不是很突出 。
随 着 对 HP 感 染 危 害 性 的深 入 认 识 , V 的 防 控 将 会 V HP
年 女 性 多 重 感 染 率 较 低 ,O岁 以 上 的 妇 女 , 重 感 染 率 反 而 增 5 多 高 。青 年 女 性 无 论 总 感 染 率 、 重 感 染 率 均 较 高 , 因可 能 与 多 原
重 庆 市 高 新 区 的 部 分 H V 疑 似 感 染 者 进 行 了 HP 的检 测 与 P V
个 重 点 人 群 , 与 目前 报 道 的认 识 一 致 _ 。老 年 妇 女 虽 然 总 这 2 ]
浅谈标本溶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4.01临床经验103随着临床检验设备的不断更新进步,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更倾向于各种辅助检查,检验作为指导临床的关键步骤,其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而要获得最能反映病情的真实结果首要一点就是需要有合格的检验标本。
但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合格标本,比如最常见的标本溶血——它是指红细胞在体外破裂,大量细胞内的组分释放进入血清或血浆,导致测试样本出现特有的红色增加,使结果的准确性降低。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标本产生溶血的原因,溶血对多种检测项目结果的影响以及如何防范溶血产生有一定的研究与体会,现总结如下:1 标本溶血的原因(1)标本采集中的操作不当:1)抽血时止血带捆扎时间过长;2)穿刺点的消毒液未干就进行静脉穿刺;3)采血时进针不准,使针尖在静脉中反复刺探,造成血肿或血样溶血;4)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注入速度过快;5)血量相对于试管内的添加剂量明显不足;6)血液与添加剂混匀时用力过猛。
7)静脉不清时用力拍打穿刺部位。
(2)标本运送不规范:1)运送血液标本时动作过大,振荡剧烈;2)运送时温度控制不当,过高或过低;3)运送血液标本路程远导致长时间振荡。
(3)标本分离操作不当:1)离心时提速过快;2)血标本离心前采用他物剥离血块;有文献报道因分离操作不当导致标本溶血占41.2%。
[1、2](4)标本保存不恰当:1)标本采集完成后未经离心马上存入4--8℃冰箱;2)标本存放于冰箱冰冻室内;3)标本放置时间过长。
2 标本溶血的影响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3]。
据金建娟等报道[4],该院一年内的急诊生化标本中的不合格标本81例,其中溶血标本21例,占25.9%,主要是浅谈标本溶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周玲珠 沈海明浙江省桐乡市康复医院检验科 浙江省桐乡市 314500【摘 要】标本溶血是指血液在采集、运送、保管和分离过程中,因红细胞破裂,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组分释放到血清或血浆中,导致血清中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影响临床的诊断,甚至出现误诊等严重后果,因此标本溶血一直受到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
采血时发生溶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由于检测不及时或延时,血液标本未能及时送检,可能导致溶血发生。
02
溶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对常规生化检测的影响
干扰血清胆红素测定
溶血会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出的胆红素会影响血清胆红素测定 结果的准确性。
影响血糖测定
红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溶血会导致血糖测定结果偏高。
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溶血时,心肌细胞内的酶会释放到血清中,导致心肌酶谱异常升高 。
采血时发生溶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采血时发生溶血的原因 • 溶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溶血的预防措施 • 降低溶血发生率的工作建议
01
采血时发生溶血的原因
采血器具不洁净
器具污染
如果采血器具不洁净,例如使用前未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可能会残留有细菌、病毒或其他污染物,导致溶血发生。
定期对护士进行采血技术培训和考核, 确保每位护士都能够掌握正确的采血方 法和操作流程。
VS
严格执行规范
护士在采血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规范,确保 采血器具的清洁、消毒和无菌,避免交叉 感染。
加强血液标本的管理
专人管理
设立专人负责血液标本的管理,包括标本的收集、运输、储存和处置等环节。
建立管理制度
制定血液标本管理制度,明确标本的采集、转运、保存和销毁等流程,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和安全。
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
红细胞计数异常
01
溶血导致红细胞大量破裂,释放到血清中,导致红细胞计数异
常。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异常
02
溶血过程中,白细胞可能会被激活,释放到血清中,导致白细
胞计数和分类异常。
血小板计数异常
03
溶血时,血小板可能会被激活或消耗,导致血小板计数异常。
溶血反应原因及护理措施
溶血反应原因及护理措施
溶血反应的原因主要包括:
1.输入与患者血型不合的血液,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2.输入发生溶血变质的血液,导致红细胞破坏。
3.患者对某种血红蛋白产生过敏反应。
4.输血过程中细菌感染。
5.发生迟发性输血不良,如Rh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
对于溶血反应的护理措施,首要的是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
接下来,可以给予患者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升压药或其他药物治疗。
同时,应将余血、患者血标本和尿标本送化验室进行检验。
对于双侧腰部,可以进行封闭处理,并用热水袋热敖双侧肾区,以解除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
此外,还可以进行碱化尿液处理,如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溶液。
在观察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记录每小时尿量,并插入导尿管。
如果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应进行抗休克治疗。
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安慰他们,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如有需要,请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护理人员。
制表:审核:批准:。
标本溶血的原因是什么解决方法有哪些
标本溶血的原因是什么解决方法有哪些标本溶血时检查中常见的现象,为什么会标本溶血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标本溶血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标本溶血的原因1、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
2、压脉带捆扎时间过长,淤血过久,为避免淤血,压脉带压迫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三十秒。
3、穿刺不顺利损伤组织过多。
4、抽血速度过快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
5、血液注入容器中时未取下针头,或用力推出产生大量气泡。
6、在有血肿的地方采集血样。
7、渗透压的改变。
8、抽血消毒时酒精未干就进行抽血。
9、注射器与针头连接不好。
10、病人自身有溶血性疾病。
标本溶血的解决方法1、严格把握真空静脉采血器质量,使用合格的真空采血管;避免使用负压过大、负压不够漏气等不合格产品;减少溶血机会。
2、采血技巧:静脉穿刺困难者,扎止血带时间不宜过长,操作时见负压管内有血时可放松止血带,同时有节奏地推压穿刺部位上方,使静脉暂时充盈,增加血流量,使血流加快减少抽血时间,防止溶血。
采血时发现泡沫可稍微变换针头角度位置,使泡沫消失。
双向采血针尾部插入负压管后稍微倾斜管侧壁,血液沿管壁缓慢流下,避免红细胞直接撞击造成破裂。
3 、局部热敷:对于静脉充盈不良者可采用局部热敷法,热敷穿刺部位,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充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
4 、合理安排采血顺序:如1人操作时最好先抽血清管,最后抽血沉、凝血项目等带有特殊抗凝剂的管,以便及时摇匀。
如人工操作可先抽抗凝管,其中1人将抗凝剂均匀摇动,避免暴力振动引起溶血,采血后标本应立即送检,不要放置时间过久,也不要放在冰箱内保存。
溶血标本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观察血液标本不同的溶血程度对常用肝肾功能指标测定的影响。
方法应用Bayer120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测定血清血红蛋白(Hb)含量,以此作为溶血程度的判定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0例门诊随机病人,在不溶血和溶血程度在Hb=3.0g/L与Hb=6.0g/L时的13项常用血清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
采血时发生溶血原因与预防措施
11)采血后的血标
10)如一人抽多种 本要轻拿轻放,直
标本时,最好先注
立玉试管架上,运
入血清管,再注入
送标本时避免过度
抗凝管,充分轻轻
震荡。
颠倒混匀,至少5
次以上,防止凝血。
采血量要符合要去
不可过多或过少。
2血标本处理不当
1)
标本在转 移、运输 过程中造 成血样冲 击 应对措施: 标本在送 达检验科 之前应正 确的运输 和存储
渗透压得改变发生溶血。
内部材料 翻版必究
二:预防措施
常见有11种预防措施
内部材料 翻版必究
1:掌握采集血标本的正确方法:
1)选择大小合适 的血管,临床上多 选肘正中静脉及贵 要静脉。
内部材料 翻版必究
2)婴幼儿多采用 颈外静脉和股静脉 ,避免穿刺过细的 血管。
3)成人避免选择 过细,弹性差, 塌陷的血管输血 ,输液,留置针 及有血的静脉均 不宜采血。若无 其它更好选择, 可先对该部位热 敷,待局部血管 充盈后采血。
穿刺操作不当 血流异常
抽血器具不合格
内部材料 翻版必究
1.操作不当
常见原因
一般有8种 常见原因
内部材料 翻版必究
1.操作不当
止血 带
止血带扎的太紧,时 间过长,干扰血液血 流或流向,破坏体液 和血细胞间的平衡, 造成局部血液浓缩或 激活凝血系统,造成 标本溶血。
内部材料 翻版必究
针头刺入血管后,X 血管里的压力过大, 导致红细胞通过针 尖时受到破坏而造 成溶血。
真空采血系统 发生溶血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
采血室
目录
1
临床发生溶血的原因
发生溶血的防范措施障
护士不规范采血致标本溶血原因防范措施论文
护士不规范采血致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目的对护士不规范采血致标本溶血进行原因分析及探讨防范措施。
方法对58例溶血标本采集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跟踪调查。
结果穿刺操作不当占38例,由患者血管原因引起穿刺操作困难的14例,抽血器具不合格2例,其他原因4例。
结论端正工作态度、规范操作规程、苦练采血技术是减少溶血的前提。
【关键词】不规范采血溶血原因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385-02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检验项目的增多,医学实验室对静脉血液标本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被拒绝检验的静脉血液标本中,溶血占有较大比例,标本溶血后,血细胞内含量较高的物质进入血清,可造成检验结果的假性升高或降低,同时溶血可干扰测定中的反应过程及比色,导致许多被测指标的浓度假性升高。
如标本溶血可使血钾(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升高,会使葡萄糖(clu)等降低,并可造成肝炎病毒抗体(抗-hb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假阳性的检测结果。
[1]重复采血也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
对此种情况,笔者对我院护士不规范采血致标本溶血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避免溶血的方法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生化实验室2010年1月~2011年1月共收到不合格静脉溶血标本88例,均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其中由于护士不规范采血导致的溶血标本58例,占65%。
在这58例中,穿刺操作不当占38例,由患者血管原因引起穿刺操作困难的14例,抽血器具不合格2例,其他原因4例。
2 溶血的原因2.1 穿刺操作不当2.1.1 抽血时将止血带扎得太紧,时间过长,干扰血液流动或流向,破坏体液和血细胞间的平衡,造成局部血液浓缩或激活凝血系统,造成标本溶血[2];针头刺入血管时快速抽动注射器针栓,致使负压过大使红细胞通过针尖时受到破坏而造成溶血。
2.1.2 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针头在静脉中探来探去,反复进出,造成血肿和血样溶血。
标本避免溶血的措施
标本避免溶血的措施引言在进行临床实验室检验时,准确的标本是确保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其中,溶血是常见的标本处理错误,会对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为了避免标本溶血,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标本避免溶血的措施,以帮助实验室人员进行正确的标本处理。
1. 标本采集技巧在标本采集过程中,正确的技巧可以有效地降低标本溶血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标本采集技巧:•选择适当的采血针头:选择合适直径的采血针头,避免使用过大或过小的针头,以防止血细胞破裂。
•快速且轻柔的采血:采血应迅速、轻柔,减少对血细胞的机械刺激。
•避免过度拧转管采血:在采血过程中,应避免过度拧转采血管,以防血细胞被过度破坏。
2. 适当的标本处理在标本采集完毕后,适当的标本处理是避免溶血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本处理措施:•避免剧烈摇晃:在标本采集后,避免剧烈晃动或颠簸标本。
标本应以平稳的方式转运到实验室。
•避免过度离心:离心操作时,应遵循正确的离心参数。
过高的离心速度和时间可能导致溶血。
•避免过滤:避免使用过滤器处理标本,因为过滤器会引起机械溶血。
•避免冷冻-解冻循环:避免反复冷冻和解冻标本,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细胞溶血。
3. 适宜的标本容器和抗凝剂选择适宜的标本容器和抗凝剂的选择也是避免溶血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建议:•选择适宜的试管:应选择有效抵抗机械刺激的试管。
聚乙烯或硅胶包覆的试管可缓解机械溶血。
•避免过度填充:过度填充试管可能导致血细胞被挤压而破裂。
在采血时应注意控制试管内血液的容量。
•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应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抗凝剂。
例如,某些项目可能需要使用EDTA抗凝剂来避免凝血,而其他项目可能需要使用肝素。
4. 储存和运输的注意事项•适当的温度:标本的储存和运输应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
大多数标本需要在2-8摄氏度下储存。
冷冻或冷藏标本应在正确的温度下储存。
•避免震动和振荡:储存和运输标本时,应尽量避免震动和振荡,以防止血细胞被过度破坏。
采血时引起标本溶血的原因
采血时引起标本溶血的原因采血时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采血时引起标本溶血。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采血时引起标本溶血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采血时引起标本溶血的原因采血技术欠佳;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确,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造成血肿和血样溶血;采血过程中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或过紧,从而干扰血流速度和流向,破坏体液和血细胞间的平衡,造成局部血液浓缩或激活凝血系统,造成标本溶血;如止血带系在伤口、结痂、伤痕处均可造成标本溶血。
穿刺抽血困难患者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弹性差,静脉充盈不良,静脉塌陷,管腔变小,使血液流入负压管内缓慢,采血时间延长,造成溶血。
较大,血液流入管底速度过快过猛,造成红细胞相互撞击,导致红细胞破裂,标本溶血。
采血过程中,由于负压不够、漏气或抗凝剂剂量不足,使抽回血缓慢,血液间断地被吸入负压管内并混有气泡,造成溶血。
吸入血量不足,管内仍存有真空而导致溶血。
采血管使用不当抗凝管、血沉管抽入血液后放置过久,没有马上均匀摇动造成溶血。
如1人操作给患者同时抽数管血时,若先抽抗凝管,然后依次抽血清管,待抽血完毕后再来摇动抗凝管,此时血中的纤维蛋白原已凝固,用力的摇动抗凝管可人为造成血球破裂,发生溶血。
在标本混匀的过程中由于动作过于猛烈,血细胞破坏而导致溶血;采血针头口径过小,易引起溶血。
采血时引起标本溶血的预防使用国际标准真空采血管使用合格的真空采血管,避免用负压过大、吸力过猛的特制真空采血管,以减少溶血机会。
在采集血标本时,双向采血针尾部插入采血管后稍倾斜采血管,使其尾部针面贴近采血管的侧壁,血液沿管壁缓慢流下,避免红细胞直接撞击造成破裂。
采血技巧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采血时止血带不要结扎时间过长,操作时见负压管内有回血可放松止血带,同时有节奏地推压抽血部位的上方,使静脉暂时充盈,增加血流量,充分发挥负压作用,使血流加快,增加抽血速度,防止溶血。
穿刺时发现泡沫可稍微变换针头的角度位置,使泡沫消失,如确实抽不出标准的血标本,可将带泡沫的血标本立即送检,而不要使其干燥。
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徐娟;李世忠;周艳萍;吴冰;杨泽
【期刊名称】《口岸卫生控制》
【年(卷),期】2024(29)1
【摘要】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依赖于检验结果,血检作为临床检验重要的一项内容,血样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血检结果的准确性。
鉴于此,本研究深入探讨真空采血中溶血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收集门诊采血数据,分析溶血率及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对比实施措施前后的溶血情况,推断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结论质量可靠的采血管、规范采血流程等预防措施均可有效预防溶血,为临床提供优质的血标本,进而提供更准确的检验数据指导临床诊疗。
【总页数】4页(P28-30)
【作者】徐娟;李世忠;周艳萍;吴冰;杨泽
【作者单位】中山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
【相关文献】
1.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2.真空采血法标本溶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3.真空采血系统引起标本血凝块和标本溶血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4.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5.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静脉采血时预防标本溶血的注意事项
静脉采血时预防标本溶血的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度挤压**
在静脉采血时,过度挤压穿刺部位可能导致红细胞破裂,从而引发溶血。
为避免这种情况,应轻轻按摩采血部位,并确保采血针头固定稳定。
**2. 正确使用采血器具**
确保采血器具的清洁与干燥,避免使用已破损或不干净的针头、试管等。
同时,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正确使用采血器具。
**3. 避免剧烈摇动**
在血液样本采集后,应避免剧烈摇动或震荡,以免红细胞破裂导致溶血。
应将血液样本轻轻放置或缓慢旋转。
**4. 尽快送检**
血液样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以减少因长时间放置而发生溶血的可能性。
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样本妥善保存于适当的温度和环境中。
**5. 遵循正确的采血流程**
严格按照正确的采血流程进行操作,确保采血步骤的准确无误,以降低溶血的风险。
**6. 注意采血部位**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通常选择肘部静脉。
避免在炎症、创伤或疤痕部位进行采血,这些区域可能增加溶血的风险。
**7. 防止样本受热**
采得血液样本后应避免受热,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红细胞破裂。
在进行
实验室处理或存放时,确保温度适宜且稳定。
**8. 仔细核对样本**
在处理和送检血液样本前,仔细核对样本的标识、来源和采集时间等信息,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问题发生。
防止血标本溶血的措施
防止血标本溶血的措施血液标本是临床检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由于多种原因,血标本可能会发生溶血现象,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影响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因此,在采集、处理和运输血标本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措施,以防止血标本溶血。
一、采集过程中的措施1.选择适当的采血针头采血针头的直径、长度和角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血标本的质量。
一般来说,采用细针头、短针头和较小的角度可以减少血管损伤和血细胞破坏,降低血标本溶血的风险。
2.正确选择采血部位不同部位的血管结构和血流速度不同,因此采血部位的选择也会影响血标本的质量。
一般来说,选择较大的静脉,如肘窝部和手背部,可以减少血管损伤和血细胞破坏,降低血标本溶血的风险。
3.避免过度采血采血过多会导致血细胞破坏和血标本稀释,增加血标本溶血的风险。
因此,在采血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采血量,以避免过度采血。
二、处理过程中的措施1.避免过度颠倒和振荡在采集血标本后,需要进行轻轻颠倒和振荡,以混合血液和抗凝剂。
但过度颠倒和振荡会破坏血细胞,导致血标本溶血。
因此,在颠倒和振荡过程中需要注意轻柔、均匀,避免过度。
2.避免长时间放置和高温长时间放置和高温环境会导致血标本中的细胞和蛋白质分解,增加血标本溶血的风险。
因此,在采集后需要尽快处理血标本,避免长时间放置和高温环境。
3.避免过度离心离心是将血液分离成血清和血细胞的过程,但过度离心会破坏血细胞,导致血标本溶血。
因此,在离心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离心速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离心。
三、运输过程中的措施1.选择适当的运输容器运输容器的大小、材质和密封性等因素都会影响血标本的质量。
一般来说,选择适当大小、材质优良、密封性良好的运输容器可以保护血标本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降低血标本溶血的风险。
2.避免震动和碰撞在运输过程中,血标本容易受到震动和碰撞,导致血细胞破坏和血标本溶血。
因此,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轻装轻卸、平稳运输,避免震动和碰撞。
3.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或过低会破坏血细胞和蛋白质,导致血标本溶血。
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近年来,机采血小板的采集成了血站成分制备中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为了及时满足临床病人的需要又不致血小板因为效期短而报废,对于血小板的供应,我站基本上是采取临床病人预约后采集,机采科接到预约单,及时通知献血员,进行采前抽样初筛,但所抽取的样本时有溶血现象的发生,给检验科的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通过近两年的观察分析和反复实践,总结了血标本溶血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措施,为检验科提供了合格的血标本。
现将2009.1.1-2010.12.31的溶血标本情况统计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采集标本使用的器具与设备一次性使用自动定量静脉采血管5ml、2ml,一次性使用静脉血样采集针,0.5%合力碘,TDZ4-WS台式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长沙湘智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1.2方法皮肤消毒后,将双向采血针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刺穿采血管,采血完毕,将血样做完初筛项目后送检验科。
2 结果(表1)表1 血标本溶血原因情况分析表1示,09年血标本溶血原因因器具不合格引起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因为血管情况不是太好,比如有血管太细,血液循环不好,选择血管不当,静脉穿刺技术不好,止血带扎得时间过紧过长,过度拍打血管,采血管内的负压过高或过低造成的等等。
再就是未及时混匀抗凝剂试管,消毒剂未待干就进行穿刺等操作原因引起的血标本溶血。
还有些不明原因的血标本溶血需要我们提出并进一步分析讨论,并采取有效方法给检验科留取合格的血标本。
2011年经过我们近一年的规范和防范,出现4例不明原因的标本溶血,溶血标本所占比例由09年的4.62%下降至010年的0.19%,防范效果好。
3 讨论通过我们近两年的观察、分析和总结发现,引起标本溶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器具质量不合格外,更多的是我们操作过程中,在选择血管方面不够仔细,操作不规范如未及时混匀抗凝管,消毒剂未干就进行穿刺等等。
3.1血标本溶血原因3.1.1穿刺困难和采血操作不当①献血者血管太细,静脉充盈不良,血管弹性差致穿刺困难,使采血时间延长,部分血液凝固,使红细胞机械性破坏,造成溶血[1]。
(优质医学)采血时发生溶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合格标本
26
凝血标本
纤维蛋白二次析出 (挂壁)
溶血标本
27
抽取抗凝血标 本时,混匀过 程过猛导致红 细胞破裂,同 时给客人抽数 管血时,未及
对采血部位用 力拍打,采血 时用力挤压血 管,外力导致 红细胞破裂。
时摇匀有特殊
抗凝剂的试管,
如
血沉,肝素钠,
凝血酶原等。
9
临床操作故障
采血针漏血
采血速度慢
血液倒流
血流异常
采血量过大
10
(2)采血量过大
1
采血过程中, 病人体位改变 应对措施:采血 过程中,应尽量 避免病人体位发 生改变
采血时定位不准或 进针不准,针头在 静脉中反复穿刺, 造成血肿和血样溶 血;
7
1.操作不当
Text 操 做 不 当
Text
采血过程中,静脉 穿刺处消毒液未干 就开始采血。
针头国定不好,使 针尖斜面贴于血管 壁上,造成血液中 混油大量的泡沫。
1.操作不当
采血针型号选择过小,导致采血时间延长,采 血量假性不足 应对措施:在病人创伤面能接受的情况下,选 择大一型号(8#)采血针
管塞穿刺针未 垂直插入胶塞, 致止血护套回 弹或回弹过慢
应对措施:管塞 穿刺针垂直插 入胶塞
一次性注射器 针头与针栓衔 接不紧,抽血 时,产生气泡。 预防措施:抽 血时检查采血 针,不合格时 直接换穿刺针。
17
4.其它原因
1)采血后防止血标本过程中过度震荡。 2)含抗凝剂的试管混合时用力过度。 3)含抗凝剂的试管中采集量不足,由于
2
病人紧张静脉 压升高而使采血 量增大; 应对措施:安抚 病人, 缓解病人紧 张情绪
11
(3)血液倒流
浅谈发生体外溶血的主要原因及预防
浅谈发生体外溶血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在检验工作中,由于各种物理、化学及代谢性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发生体外溶血,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现将实验工作中几种常见的导致体外溶血的因素分析如下:1 血液采集过程不规范(1)血液采集前,为使静脉血管扩张而反复用力拍打拟静脉穿刺部位,要求患者反复握拳或者压脉带扎得过紧,致使拟穿刺部位细胞组织受损。
(2)血液采集过程不顺利,针头在皮下反复穿刺多次,过度损伤组织;或抽血速度太快,负压太大,红细胞通过针尖时被破坏而溶血。
建议规范采血程序,要求扎压脉带后1min内采血,并避免用力拍打或反复握拳等不良动作;抽血时不可急躁,抽血速度不能过快;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血液采集水平,争取一针见血。
2 血液保存过程不规范(1)抽出的血液在注入试管时,贪图方便,未卸下针头,血液通过相对较细的针头时,压力增大,细胞受到挤压而破裂。
(2)血液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后才进行检验。
为了保存标本而将血液放置冰箱等物体中,血液被突然低温冷冻(-20℃~-25℃)或检验之前突然化冻,细胞受到破坏。
(3)血液标本注入试管后未加试管塞或者未垂直放置,管内容物振动,凝血不完全。
(4)抗凝时用力摇晃试管或剥离血凝块,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试管墙壁之间发生碰撞。
建议规范操作,血液注入试管时,应卸下针头,若血液内混入气泡,不要将气泡挤入试管;装有血液的试管应加试管塞并垂直放置,保持管口朝上;血液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不得已而存放在冰箱时不可结冻,最好在15~25℃室温下保存。
3 标本接触表面活性剂(1)静脉穿刺时未涂碘伏、酒精消毒液或者涂的消毒液未干即开始采血,血液通过皮肤表面时被污染或者与表面活性剂发生化学反应。
(2)注射器或者试管内含氧化还原性洗涤剂。
建议采集血液时,应适量涂抹消毒液,避免涂抹过多或过少,且等消毒液晾干后再进行采集;严把注射器和试管质量关,使用清洁注射器、容器。
操作前要注意注射器或容器中是否有氧化还原性洗涤剂,以避免细胞出现溶血现象。
抽血溶血最常见的原因
抽血溶血最常见的原因抽血溶血是指在抽取血液时,红细胞破裂、破碎和溶解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医疗实践中经常出现。
溶血的原因很多,包括机械性因素、血液原因、免疫性因素、化学性因素、感染因素等。
机械性因素是导致抽血溶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采血针穿刺皮肤和血管壁时,如果使用的针头不够细而尖锐,或者穿刺的角度过大,就会造成血管壁受损。
此外,抽血时若管道有狭窄,或者抽血过程中出现堵塞,也会导致血管损伤,血细胞的破碎和溶解。
机械性因素也包括抽血时抽吸力过大,使血细胞被抽紧贴于针头内壁,从而破裂和溶解。
血液原因也是导致抽血溶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血细胞的破裂和溶解与其本身的脆弱性有关。
例如,在一些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身上,红细胞膜对机械性刺激非常敏感,容易断裂。
其他一些血液原因,如红细胞的病理性增生、骨髓造血功能失调等,也可能导致红细胞易于破裂和溶解。
免疫性因素是另一组导致抽血溶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一些免疫性疾病中,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红细胞识别为外来物质,并产生了相应的抗体。
当这些抗体结合到红细胞表面抗原上时,会激活补体系统,并最终导致红细胞破裂和溶解。
例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红细胞,导致红细胞溶解。
化学性因素也是导致抽血溶血的原因之一。
某些药物在体内分解产生的代谢产物或含有的化学物质,如铁离子、葡萄糖或胆红素等,可以导致溶血。
特别是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肝脏不能有效代谢这些物质,导致血液中的溶血物质积累,从而引起溶血反应。
感染因素也可能引起抽血溶血。
一些病原体在感染过程中会释放出毒素,这些毒素可以破坏红细胞膜结构,导致红细胞破裂和溶解。
一些病毒感染也能引起红细胞丧失形变特性,容易发生溶血现象。
总结来说,抽血溶血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机械性因素、血液原因、免疫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感染因素。
在实际抽血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遵循正确的抽血技术,选择合适的针头和穿刺角度,防止血管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二:预防措施
常见有11种预防措施
19
1:掌握采集血标本的正确方法:
1)选择大小合适 的血管,临床上多 选肘正中静脉及贵 要静脉。
20
2)婴幼儿多采用 颈外静脉和股静脉 ,避免穿刺过细的 血管。
3)成人避免选择 过细,弹性差, 塌陷的血管输血 ,输液,留置针 及有血的静脉均 不宜采血。若无 其它更好选择, 可先对该部位热 敷,待局部血管 充盈后采血。
2
病人紧张静脉 压升高而使采血 量增大; 应对措施:安抚 病人, 缓解病人紧 张情绪
11
(3)血液倒流
1
多出现在儿童、老年 人、体质虚弱患者, 因血管相对细小,静 脉压小,充盈度不够, 采集过程中静脉从塌 陷状复原到充盈状, 出现软管内血液向静 脉方向返流; 应对措施:嘱患者缓 慢握拳及松拳动作, 可促使静脉恢复血流 通畅
管塞穿刺针未 垂直插入胶塞, 致止血护套回 弹或回弹过慢
应对措施:管塞 穿刺针垂直插 入胶塞
一次性注射器 针头与针栓衔 接不紧,抽血 时,产生气泡。 预防措施:抽 血时检查采血 针,不合格时 直接换穿刺针。
17
4.其它原因
1)采血后防止血标本过程中过度震荡。 2)含抗凝剂的试管混合时用力过度。 3)含抗凝剂的试管中采集量不足,由于
4
1.操作不当
常见原因
一般有8种 常见原因
内部材5料 翻版必究
1.操作不当
止血 带
止血带扎的太紧,时 间过长,干扰血液血 流或流向,破坏体液 和血细胞间的平衡, 造成局部血液浓缩或 激活凝血系统,造成 标本溶血。
内部材6料 翻版必究
针头刺入血管后,X 血管里的压力过大, 导致红细胞通过针 尖时受到破坏而造 成溶血。
真空采血系统 发生溶血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
1
目录
1
临床发生溶血的原因
发生溶血的防范措施障
2
2
临床操作故障
1
穿刺操作不当
2
抽血器具不合格
3 客人血管条件差,采血穿刺困难
4 其它原因:采血量过大,血流异常等
3
一:临床发生溶血的原因
客人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 采血量过大
穿刺操作不当 血流异常
抽血器具不合格
13
临床操作故障
血流异常 采血量过大
采血针漏血
血液倒流
采血速度慢
14
2.客人血管条件差,采血穿刺困难
1
2
3
血液粘稠度过高, 导致血流速度减慢。
拟采血血管细, 不充盈,弹性差, 采血时发生塌陷, 为了采集到足量 的需标本,只能 延长采血时间, 采血管内已采集
从已有血肿的静脉 采血时,血液标本 中含有已溶的红细 胞。从静脉内留置 的各种导管内采血 可引起溶血。
2
采血管内负压 已消失,正压 的存在导致采 集过程中血液 返流;
应对措施:采 血前严格执行 三查七对
12
(3)血液倒流
预
将病人的 手臂放在 低一点的 位置
防
试管管塞 朝上,管 塞高于管 底
措
止血带不要扎 得过紧,注意 采集过程中止 血带的松落
施
确保静脉穿 刺时试管中 的附加剂不 会与管塞穿 刺针接触
离心时,机芯 未放置平稳而 振动,造成机 械性损伤 应对措施:定 期对仪器进行 检查
气温过低时,血 清类采血管在开 塞水浴过程中, 热气遇冷后成水 珠混入血样中, 改变渗透压,造 成血细胞破裂 应对措施:建议 水浴前不要打开 管盖
24
附录:操作示范
21
二:预防措施
采血量过大 8)穿刺严格掌握一次性注射器及试管的进凝货血渠道。
血流异常 抽血时认真检查采血针是否漏气,一次性试管应干燥,
无尘。 血液倒流
采溶血血针漏血
纤维蛋白二次析出
采血速度慢
静脉穿刺针滴血
22
二:预防措施
9)穿刺时若出 现泡沫,可稍微 改变针头角度, 若真的抽不出合 适的标本,应将 带泡沫的标本立 即送检,不可带 其干燥后在送检。
,预
防
措
施
4)抽血时根据 5)采血时抗凝 客人的血管情况, 管没有摇匀、未 选择合适的针头, 及时摇匀或摇匀 不可过大或过小。 方式错误。采血
后及时颠倒180 度摇匀5-8次。
6)止血带松紧适 合,时间不超过2 分钟为宜,不可用 力拍打或长时间系 止血带。
7)争取一次穿刺 成功,避免同一部 位反复穿刺,消毒 液干后方可穿刺, 刺入血管时血流试 管的速度均匀。
使用软连接采血针时,活动连接部位未拧紧, 泄漏真空; 应对措施:采血前将活动连接处顺时针拧紧
采血针软连接导管不通畅或采血针头被血凝 块堵塞; 应对措施:更换采血针重新穿刺
采血针原因
8
1.临床操作原因:(1)血流异常
操
作
原
因
Hale Waihona Puke 操作者没有按 直接从输液输 操作规程执行, 液或导管处放 血液注入试管 血。 时,速度过快, 产生气泡
的血液长时间处
于负压状态,血
浆渗透压降低,
红细胞破裂发生
溶血。
15
临床操作故障
血液倒流
采血量过大
血流异常
采血针漏血
采血速度慢
内部材1料6 翻版必究
3.采血器具不合格
漏
血
临床所用的抽 血器具均为一 次性塑料制品, 有些产品稳定 剂不合格,并 因聚合不完全 而有毒性,混 有水分,可导 致血标本溶血。
23
11)采血后的血标
10)如一人抽多种 本要轻拿轻放,直
标本时,最好先注
立玉试管架上,运
入血清管,再注入
送标本时避免过度
抗凝管,充分轻轻
震荡。
颠倒混匀,至少5
次以上,防止凝血。
采血量要符合要去
不可过多或过少。
2血标本处理不当
1)
2)
3)
标本在转移、运 输过程中造成血 样冲击 应对措施:标本 在送达检验科之 前应正确的运输 和存储
采血时定位不准或 进针不准,针头在 静脉中反复穿刺, 造成血肿和血样溶 血;
7
1.操作不当
Text 操 做 不 当
Text
采血过程中,静脉 穿刺处消毒液未干 就开始采血。
针头国定不好,使 针尖斜面贴于血管 壁上,造成血液中 混油大量的泡沫。
1.操作不当
采血针型号选择过小,导致采血时间延长,采 血量假性不足 应对措施:在病人创伤面能接受的情况下,选 择大一型号(8#)采血针
抽取抗凝血标 本时,混匀过 程过猛导致红 细胞破裂,同 时给客人抽数 管血时,未及
对采血部位用 力拍打,采血 时用力挤压血 管,外力导致 红细胞破裂。
时摇匀有特殊
抗凝剂的试管,
如
血沉,肝素钠,
凝血酶原等。
9
临床操作故障
采血针漏血
采血速度慢
血液倒流
血流异常
采血量过大
10
(2)采血量过大
1
采血过程中, 病人体位改变 应对措施:采血 过程中,应尽量 避免病人体位发 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