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
构成校园欺凌罪的条件是什么
构成校园欺凌罪的条件是什么构成校园欺凌罪的条件是什么校园欺凌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要件:校园欺凌罪的主体是未成年人,即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主观要件:校园欺凌罪在主观上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而故意实施了欺凌行为。
客体要件:校园欺凌罪侵犯的客体是校园内外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秩序。
客观要件:校园欺凌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欺凌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校园欺凌行为是一种不良行为,但并不一定构成犯罪。
只有当欺凌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构成犯罪。
此外,对于校园欺凌行为,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加以预防和制止,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犯罪。
校园欺凌法律法规有哪些校园欺凌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主体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安全事故,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刑事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犯罪。
需要注意的是,校园欺凌行为不仅违反法律法规,也违反了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应该得到严厉谴责和打击。
同时,应该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区别是什么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的区别如下:两者包含关系不同。
校园欺凌包括直接欺凌也包括间接欺凌,而校园暴力包含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最常见的一种校园暴力。
两者行为不同。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
而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校师生为主要对象、采用暴力手段进行攻击行为。
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
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条例有哪些?同学间以保护、借钱为名向同学勒索财务或以其她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务有可能触犯的法律就是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盗窃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抢夺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敲诈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了解更多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条例,请见下文。
(一) 校园暴力的行为人责任 1、刑事责任同学间因故瞧不顺眼挑衅生事、辱骂、互殴、群殴等行为有可能触犯的法律就是:过失至人死亡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故意伤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过失至人重伤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侮辱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聚众斗殴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寻衅滋事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等等。
同学间以保护、借钱为名向同学勒索财务或以其她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务有可能触犯的法律就是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盗窃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抢夺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敲诈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绑架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现在还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就是未成年人,即使就是犯罪也不用负刑事责任,我们知道,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校园暴力的施害人如达到法定年龄,则法院应对犯罪嫌疑人加以刑罚,以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
我刑事诉讼法采取国家追诉主义的原则,由检察官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
2、民事责任因故意或过失侵害她人的人身权与财产权依法应负损害赔偿责任。
由侵权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称为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旨在保护受害人的身体财产不受不法侵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民法通则》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当九种人格权力遭受不法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这九种人格权就是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幼儿园安全防范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
幼儿园安全防范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1. 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初步接触学校教育的地方,为了保障幼儿园的安全,防止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加强了对幼儿园的监管。
本文将对与幼儿园安全防范校园暴力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2. 幼儿园安全防范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2.1 认定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幼儿园和学校中发生的暴力事件可以被视为校园暴力,其认定和处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校园安全条例》: 根据这一条例,校园暴力被定义为在学校、幼儿园或学生集体生活场所发生的有侵害行为的事件,包括言语、冷落、欺凌、虐待、伤害等。
- 《未成年人保护法》: 该法规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责任,未成年人在学校遭受校园暴力时,可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 《教师法》: 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有明确职责和义务,包括保护学生的安全和人身权益,禁止实施和纵容校园暴力行为。
2.2 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为了预防和管理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幼儿园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这一法规规定了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安全责任、安全保卫设施、警示教育等内容,要求幼儿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 《学校周边环境安全保障规定》: 该规定要求学校周边环境安全保障工作,包括人员出入管理、视频监控、安保巡逻等,以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 这一规范要求幼儿园建立健全的卫生保健制度,包括定期体检、疫情防控等,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2.3 幼儿园师生安全权益的法律法规为了保护幼儿园师生的安全权益,法律法规中设有以下内容: - 《教育法》: 这一法规规定了学生的权益和义务,对于校园暴力问题也有明确规定,保障学生的安全权益,例如规定了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义务。
- 《职工与幼儿园管理规定》:这一规定要求幼儿园对教职工进行合理管理和培训,加强师资队伍的安全意识和教育能力。
校园暴力事件处理规定
校园暴力事件处理规定校园,本应是一片充满阳光和欢笑,供学生安心学习和成长的净土。
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也影响了校园的和谐与安宁。
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事件,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以下校园暴力事件处理规定。
一、校园暴力事件的定义与分类校园暴力事件是指在校园内或者与校园有关的活动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的身体、语言、网络等方面的攻击、侮辱、威胁、排挤等行为,造成受害者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
校园暴力事件可分为以下几类:1、身体暴力:包括殴打、踢踹、推搡、拉扯等直接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行为。
2、语言暴力:如辱骂、嘲讽、恐吓、诽谤等通过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的行为。
3、关系暴力:指通过孤立、排挤、散布谣言等方式破坏他人人际关系的行为。
4、网络暴力: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侮辱、诽谤、威胁等信息对他人进行攻击的行为。
二、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则1、及时性原则:一旦发现校园暴力事件,学校应立即采取行动,进行调查和处理,避免事件进一步恶化。
2、公正性原则:在处理过程中,要确保对涉事各方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依据事实和相关规定做出公正的判断和处理。
3、教育性原则:处理校园暴力事件不仅要对违规者进行惩罚,更要注重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4、保密性原则:在处理过程中,要保护涉事学生的个人隐私,避免事件信息的不当传播给他们带来二次伤害。
三、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的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校园暴力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德育处主任、班主任、心理教师、法律顾问等。
2、德育处负责校园暴力事件的日常监测和预防工作,收集相关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3、班主任负责关注本班学生的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德育处报告,并配合学校进行调查和处理。
4、心理教师负责为受害者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心理健康。
校园暴力法律法规的规定有哪些
校园暴力法律法规的规定有哪些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教学、生活以及校外与学校有关场所,发生的以武力或其他手段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
为了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校园暴力问题得到了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和规定。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校园暴力有关的法律法规。
一、刑法校园暴力涉及的刑事责任主要由刑法进行规范,以下是与校园暴力相关的刑法条款:1. 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对于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如打架斗殴、殴打教师等,依法可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2. 强奸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强迫和乘人之危的以非法的方法损害他人的性自主权,构成强奸罪。
学校对于校园内发生的性侵犯行为,应当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和打击。
3. 寻衅滋事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寻衅滋事者以骚扰、威胁、恐吓等方式侵害他人人身权益,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4. 强迫劳动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条规定,以暴力、威胁、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他人从事劳动,侵害他人身体和权益,将构成强迫劳动罪。
二、教育法规除了刑法,针对校园暴力问题,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1. 《义务教育法》:这是我国针对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制定的基本法律,其中明确了学校要承担维护学生权益、防止校园暴力发生的责任。
2. 《中小学教师法》:对教师的职责和权益进行了规定,其中强调了教师要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
3. 《中小学学生管理规定》:针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管理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包括了对校园暴力行为的禁止和处理办法。
三、学校规章制度学校作为校园暴力防控的第一责任方,制定和实施校园规章制度对于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非常重要。
1. 校纪校规:学校通过制定校纪校规,对学生的行为要求进行明确规定,包括对校园暴力行为的禁止和相应的处理办法。
2. 预防教育:学校应当加强校园暴力的预防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暴力治理法律和社会的双重责任
校园暴力治理法律和社会的双重责任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进步的不断推进,校园暴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对于校园暴力的治理,法律和社会都存在着双重责任。
一、校园暴力的定义和危害校园暴力泛指在校园内或校园周边,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教职员工之间在身体、心理、言语上受到的侵害或威胁。
校园暴力的存在严重威胁了学校的安全和秩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容易引发恶性事件。
二、法律责任1.法律法规的制定校园暴力问题的治理需要依靠法律手段。
我国法律对于校园暴力的定义和惩处作出了明确规定。
比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依法严格打击欺凌校园暴力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各项违法行为的性质、伤害程度以及对应惩处措施等。
2.学校的责任学校是校园暴力治理的重要责任主体,应当密切关注校园暴力的发生,积极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事件。
学校应当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师生权利与义务,加强对师生的教育,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3.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是校园暴力治理的主管单位,应当加大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园暴力,同时加强师资培训,落实教职工的责任,防范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社会责任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们接触社会的第一站,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成长的素质。
家长应当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教育孩子用心与人为善,避免与人产生冲突,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和防范意识。
2.社会机构的支持社会机构应当加强对校园暴力问题的关注和支持,帮助学校和家庭治理校园暴力问题。
比如,可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调查和研究,为学校和家长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同时加强社会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四、总结治理校园暴力,既需要法律的支持和制约,也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法律和社会共同担负着治理校园暴力的双重责任,只有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防范和消除校园暴力的危害,维护学校的安全和秩序,确保广大学生健康、快乐、安全地成长。
学校安全管理与校园暴力事件的法律规定
学校安全管理与校园暴力事件的法律规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也时有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下面就学校安全管理和校园暴力事件的法律规定展开探讨。
一、学校安全管理的法律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组织学生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保证学生充分休息和睡眠,防止发生伤害学生身体和损害学生健康的行为。
2、《中小学校安全工作标准》:规定了学校应当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练,并严格实行管理。
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法》:强调了学校在国家安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规定学校应当加强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二、校园暴力事件的法律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条规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其中校园是一种公共场所。
该法律也规定了打架斗殴、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行为的处罚措施。
2、《防范校园欺凌条例》:该条例明确了校园欺凌的定义和划分,规定了学校应当制定针对校园欺凌的管理和处理制度,对于实施校园欺凌的人员也做出了明确的处罚措施。
3、《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禁止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为学校保障未成年人权益提供了法律支持。
学校在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犯、虐待等侵害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受害学生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结语以上法律法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都极大地保障了学校安全管理和校园暴力事件的预防与处置。
学校应当将这些法律法规融入到平时的管理中去,同时也应当重视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创造安全有序的学习环境。
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的?
I don't speak first when spring comes, any bug dare to squeak.(页眉可删)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的?导读:根据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实施校园暴力行为后,若情节较轻则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即可;若情节较为严重的,即使是未成年人,也是需要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的,最高可判处死刑。
一、《刑法》1、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3、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4、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5、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6、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7、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校园暴力有关法律有哪些
校园暴力有关法律有哪些校园暴力有关法律范本:一、导言: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教育机构内或者校园周边地区的一种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规定的暴力行为。
为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
本将详细介绍与校园暴力有关的法律内容,以供参考和理解。
二、刑法中与校园暴力有关的法律规定:1. 故意伤害罪:校园暴力中的肢体攻击、伤害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要件。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强奸罪:在校园暴力中,强制发生性行为属于强奸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恶劣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可以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强制猥亵、侮辱罪:校园暴力中的性骚扰行为可能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4. 诽谤罪:在校园中对他人进行虚假诋毁、扩散不实言论也属于校园暴力的一种。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虚构事实或者其他方法伤害他人名誉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三、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与校园暴力有关的法律规定:1.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该法规定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措施,包括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教育权等。
在校园暴力中,学校、教师等有义务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行为。
2. 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条例:该条例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规定,在校园暴力事件中,相关机构和个人应当按照该条例进行处理和保护。
四、教育法中与校园暴力有关的法律规定:1. 基础教育法:该法规定了对学生健康成长、个人尊严的保护措施。
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有义务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禁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2. 学校安全和谐创建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学校安全和谐创建的要求和标准,明确了校园暴力行为的禁止和处理程序。
校园发生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在我国各地屡见不鲜,给受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为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校园安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此类事件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以一起校园欺凌事件为例,分析法律处理过程。
二、案例简介某中学发生一起校园欺凌事件,受害人小张(化名)在课间休息时,被同学小李(化名)等三人围攻,小李等人用言语侮辱、殴打小张,并抢走其随身携带的手机。
事发后,小张向班主任和学校领导报告,学校立即展开调查。
三、法律分析1. 违法行为认定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禁止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人实施暴力、侮辱、恐吓、威胁、诱骗、虐待等行为。
”本案中,小李等三人围攻、侮辱、殴打小张,抢走其手机,属于违法行为。
2. 法律责任承担(1)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案中,小李等三人围攻、殴打小张,若构成故意伤害罪,将承担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小李等三人侵害了小张的人身权益,给其造成损害,应承担民事责任。
3. 学校责任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本案中,学校未及时发现和制止校园欺凌事件,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应承担相应责任。
四、处理结果1. 刑事责任:经调查,小李等三人构成故意伤害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2. 民事责任:小李等三人向小张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费用。
3. 学校责任:学校向小张及家长道歉,并采取以下措施改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完善校园监控系统等。
反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包括哪些?
If you give up too early,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will miss.(页眉可删)反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包括哪些?导读:为了防止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以及对校园暴力行为进行惩罚,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反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校园暴力行为进行预防、惩罚以及加强监督。
一、《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综治、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发生在中小学生之间的欺凌和暴力事件得到遏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但是,由于在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制度措施、实施教育惩戒、形成工作合力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地方学生之间欺凌和暴力问题仍时有发生,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二、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1、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2、认真开展预防欺凌和暴力专题教育。
3、严格学校日常安全管理。
4、强化学校周边综合治理。
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1、保护遭受欺凌和暴力学生身心安全:各地要建立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和暴力,学校和家长要及时相互通知,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
报告时相关人员有义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学校、家长、公安机关及媒体应保护遭受欺凌和暴力学生以及知情学生的身心安全,严格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泄露有关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信息。
特别要防止网络传播等因素导致事态蔓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使受害学生再次受到伤害。
2、强化教育惩戒威慑作用: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既做到真情关爱、真诚帮助,力促学生内心感化、行为转化,又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
校园暴力事件案例及涉及的法律知识
校园暴力事件案例及涉及的法律知识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或其周边环境中发生的各种形式的暴力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学生之间的肢体冲突、欺凌行为、师生冲突等。
校园暴力事件不仅伤害了当事人的身心健康,也给整个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在应对校园暴力事件时,法律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校园暴力事件的案例。
在某中学,小明是一个十五岁的初中生,他在校园中遭到同学小红的欺凌。
小红经常找小明的茬,揪他的衣领,辱骂他,甚至有一次还打了他。
小明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体验到了来自同学的恐惧和压力,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精神状态不佳。
小明的家长报警后,学校介入处理此事,最终小红被追究了相应的责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是国家的法定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文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利,学校和家庭应当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时,学校有责任及时介入、调查并处理。
对于施暴者,学校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应用教育教训和相应的纪律处分,确保受害学生的权益不受侵犯,维护校园的安全和和谐。
此外,校园暴力事件也涉及到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处理。
一旦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家长和学校可以报警求助,公安机关将介入调查,并根据事实情况进行处理。
如果施暴者涉及违法犯罪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另外,学校也可以向司法机关寻求司法救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受害学生的权益。
在处理校园暴力事件时,大家需要时刻牢记法律的底线,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不仅要对暴力行为予以谴责,更要通过法律手段教育施暴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更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享受美好校园生活。
校园暴力事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合作,达成共识,共同努力解决。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打造更加美好的校园环境。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和平与友爱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
校园暴力有关法律
校园暴力有关法律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或校园环境中发生的对学生或教职员工进行身体、心理或精神上的侵害或威胁行为。
校园暴力严重侵犯了受害者的权利和安全,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对学校和社会秩序也构成了威胁。
因此,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与校园暴力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以保护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权益,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行为。
下面将介绍与校园暴力有关的法律,包括刑法、教育法、家庭法和民事法等方面。
一、刑法刑法是国家对违反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处罚的法律体系,对于校园暴力行为,刑法往往是首要的法律依据。
不同国家的刑法对校园暴力行为的规定可能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刑法条款,用于打击校园暴力行为。
1.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对他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行为。
在校园暴力中,包括对他人进行体力攻击、打骂、恶意诽谤等行为都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对于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嫌疑人,根据刑法的规定,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并依法追求刑事处罚。
2.恶劣待遇罪:恶劣待遇罪是指对他人进行侮辱、羞辱、威胁、恐吓等行为,造成被害人心理或精神上的伤害。
在校园暴力中,包括对他人进行言语或行为上的侮辱、威胁、恐吓等行为都可能构成恶劣待遇罪。
恶劣待遇罪通常被视为一种轻微的刑事犯罪,但对于校园暴力行为,也应当受到法律的打击和惩治。
3.恶性霸凌罪:恶性霸凌罪是指在学校或校园环境中对他人进行连续、有组织的侮辱、威胁、恐吓、殴打等行为,导致被害人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的行为。
恶性霸凌罪是一种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对受害人造成的伤害较为严重,因此在刑法中通常有专门的规定对其进行打击和惩治。
4.强奸罪:在校园暴力中,性侵犯是一种严重的行为,涉及到受害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强奸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欺骗等手段对他人进行性侵犯的行为。
对于在校园中发生的性侵犯行为,刑法通常有专门的规定,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严格的追究和惩罚。
此外,刑法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罪名来打击与校园暴力相关的行为,如妨害公务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等。
校园暴力法律提案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破坏了校园和谐稳定。
为了有效遏制校园暴力,保障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我国亟需制定一部专门针对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
本提案旨在提出一份校园暴力法律提案,以期为我国校园暴力问题的解决提供法律依据。
二、提案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校园暴力防治法(草案)》三、提案目的1. 明确校园暴力的定义和范围;2. 规定校园暴力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责任主体;3. 建立健全校园暴力防治工作机制;4. 强化校园暴力防治的法律责任;5. 保障受害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提案内容(一)定义和范围1. 定义: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等教育场所内,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教职工之间,以殴打、辱骂、恐吓、体罚、非法拘禁、搜查、强迫劳动、破坏财物、散布谣言、诽谤、侮辱等方式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益的行为。
2. 范围:本草案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等教育场所。
(二)基本原则和责任主体1. 基本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教育引导、依法惩处。
2. 责任主体: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家庭、社会团体等。
(三)防治工作机制1. 建立校园暴力防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校园暴力防治工作。
2. 制定校园暴力防治工作规划,明确防治目标、任务和措施。
3. 建立校园暴力信息报告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处置校园暴力事件。
4. 加强校园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提高校园安全水平。
5. 开展校园暴力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6. 建立校园暴力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四)法律责任1. 对实施校园暴力的学生,依法给予处分,并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对校园暴力事件中的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3. 对未履行校园暴力防治工作职责的学校、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等,依法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4. 对因校园暴力事件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权益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女生遭校园霸凌被扇耳光20余次,校园霸凌事件法律怎么处理
一、女生遭校园霸凌被扇耳光20余次近日,网传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一中学女生遭遇校园霸凌,被其他同学围住扇打耳光20余次。
5月26日,视频中的打人者和被打者平时有矛盾,被打者后来叫人打了打人者。
目前当地警方、综治办、村委等已经介入,具体情况正在调查中。
二、校园霸凌事件法律怎么处理校园霸凌事件法律处理规定为:目前对于校园霸凌的处罚,法律还是相对比较欠缺的,可以首先加强立法,其次是加大对监护人民事赔偿的责任,最后是要求学校加强监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五条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依法设置专门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专门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协助和配合。
专门学校应当对在校就读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专门学校的教职员工应当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得歧视、厌弃。
第六十条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校园欺凌参与者有罪吗校园欺凌参与者一般是有罪的。
若其涉及伤害他人,又达到了刑事责任的年龄,也有罪。
法律快车小编提醒,校园暴力可能构成刑法,对于成年的孩子是有责任进行承担后果的。
《治安管理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校园暴力法律法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的和谐稳定。
为了加强对校园暴力的预防和治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以下是一起校园暴力案例,我们将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探讨我国在校园暴力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适用。
二、案例介绍2019年9月,某市一所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
该校初二学生李某因琐事与同班同学张某发生争执,李某一时冲动,拿起桌上的水果刀刺向张某,造成张某腹部受伤。
事发后,学校迅速报警,警方介入调查。
三、案例分析1. 法律法规适用(1)刑法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根据案件事实,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2)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根据案件事实,李某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应当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2. 学校及教师责任(1)学校管理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依法履行管理职责,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学校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存在管理失职的责任。
(2)教师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关心、爱护学生,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在本案中,教师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李某的暴力行为,存在失职责任。
3. 学生家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关心、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
在本案中,学生家长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李某的暴力倾向,存在监护失职的责任。
四、案例启示1. 加强校园暴力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家长和教师普及校园暴力法律法规,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霸凌可能触犯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霸凌,又称欺凌,是指在学校、家庭或其他社会环境中,一方通过言语、肢体或心理手段对另一方进行持续性的攻击、贬低、排斥等行为,造成另一方身心伤害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霸凌问题的关注,我国在法律层面也逐步加大对霸凌行为的打击力度。
本文将从我国现行法律出发,分析霸凌可能触犯的法律规定。
二、霸凌可能触犯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霸凌行为中,如果一方故意对另一方实施肢体伤害,导致另一方身体受到严重伤害,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2)侮辱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霸凌行为中,如果一方以言语、肢体等方式公然侮辱另一方,情节严重,可能构成侮辱罪。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霸凌行为中,如果一方对另一方进行殴打或者故意伤害,可能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违法行为。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霸凌行为中,如果一方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场所对另一方实施侮辱、体罚等行为,可能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受教育者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分析法律角度下的校园欺凌问题
分析法律角度下的校园欺凌问题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或校园环境中,一个学生或一群学生对另一个学生进行身体、口头或心理上的恶意伤害、嘲笑或排挤的行为。
校园欺凌给被欺凌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
从法律角度出发,校园欺凌不仅是一种道德问题,更是一种违法行为。
从法律角度来看,校园欺凌行为主要违反了学校和社会的法律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校园欺凌涉及的身体伤害行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在一些严重情况下,若造成被害人严重伤残或者死亡,犯罪嫌疑人还可能面临更重的刑罚。
其次,校园欺凌中的口头侮辱和辱骂行为可能构成侮辱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六条规定,侮辱他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校园欺凌行为中被侮辱者常常受到的心理伤害是非常严重的,个人尊严和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侵犯,因此对这些侮辱行为应该严肃打击。
此外,校园欺凌还涉及到人格权的侵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条的规定,个人的姓名、肖像、名誉、声誉、荣誉、隐私、婚姻、财产和其他合法的人身权益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校园欺凌造成的名誉损害、声誉受损等后果都属于对个人人格权益的侵害,欺凌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校园欺凌行为还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都对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的权益有明确规定。
校园欺凌行为不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校园欺凌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和教师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意识。
此外,建立和完善学校的预防和处理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校应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明确定义,并明确规定因欺凌行为造成伤害的责任追究和惩戒措施。
同时,教师和家长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意识。
校园暴力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维护校园安全,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校园暴力案件为例,分析相关法律问题,以期对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提供参考。
二、案例简介2019年某月,某市一所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
受害者小明(化名)是一名初二学生,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了同班同学小王(化名)偷窃了班级图书角的图书。
小明为了报复,联合其他同学对小王进行了殴打、侮辱,并在网络上散布了相关视频。
事发后,学校、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迅速介入调查,依法对小王进行了处罚。
三、法律分析1. 校园暴力行为的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校园暴力行为属于聚众斗殴罪。
本案中,小明等同学共同殴打小王,符合聚众斗殴罪的构成要件。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因此,小明等同学的行为同时触犯了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2. 学校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事件。
本案中,学校在发现校园暴力事件后,及时采取措施,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履行了相应的责任。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十条的规定,学校未履行教育、管理职责,导致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因此,学校在此次事件中存在一定的责任。
3. 家长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
本案中,小明等同学的行为属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监护过程中存在疏忽,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法律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聚众斗殴罪的主犯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从犯依法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咨询校园暴力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破坏了校园的和谐氛围。
以下是一起典型的校园暴力案例,旨在通过法律的角度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
案例简介:某中学学生李某,因家庭贫困,时常受到同学张某的嘲笑和侮辱。
张某在学校里小有名气,常以欺负同学为乐。
某日,李某与张某发生口角,张某遂纠集一帮同学对李某进行殴打,致使李某头部受伤,严重影响了学业。
二、法律分析1. 校园暴力的定义及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在本案中,张某纠集同学对李某进行殴打,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情形,构成寻衅滋事罪。
2. 校园暴力事件的法律责任(1)刑事责任:根据上述法律,张某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
李某作为受害者,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张某对李某实施了殴打行为,导致李某受伤,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3)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在本案中,若张某的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公安机关可对其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三、法律咨询1. 李某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
(2)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张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
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条例有哪些?同学间以保护、借钱为名向同学勒索财务或以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务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盗窃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抢夺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敲诈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了解更多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条例,请见下文。
(一) 校园暴力的行为人责任 1、刑事责任
同学间因故看不顺眼挑衅生事、辱骂、互殴、群殴等行为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过失至人死亡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故意伤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过失至人重伤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侮辱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聚众斗殴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寻衅滋事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等等。
同学间以保护、借钱为名向同学勒索财务或以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务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盗窃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抢夺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敲诈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绑架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现在还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未成年人,即使是犯罪也不用负刑事责任,我们知道,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校园暴力的施害人如达到法定年龄,则法院应对犯罪嫌疑人加以刑罚,以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
我刑事诉讼法采取国家追诉主义的原则,由检察官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
2、民事责任
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依法应负损害赔偿责任。
由侵权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称为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旨在保护受害人的身体财产不受不法侵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当九种人格权力遭受不法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这九种人格权是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被害人因侵权行为致死,其家属因此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可以依法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要求支付抚慰金。
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行为人因过失或故意不法侵害他人身体,致使被害人残疾或死亡,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的相关规定,至被害人残疾的应当赔偿被害人医疗费、伤残生活补助费 ;至被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
校园暴力的被害人如若死亡,就死亡本身来说并无损害赔偿请求权,因为被害人已经死亡,权利能力因而随之消灭,因此被害人的监护人或近亲属不能以被
害人如果尚在人世时可以得到的利益为借口,请求施害人赔偿。
(二)校园暴力的学校责任仅仅以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来界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忽略了学生是未成年人这一重要事实。
未成年人行为能力不健全,在校学习学校当然应该承担监护责任。
从法理的角度考虑,虽然父母是监护人,但父母把孩子送到全日制寄宿学校,就没有办法对孩子实施监护,监护权实际上转移到学校。
不管学校是寄宿学校还是非寄宿学校,学校对学生的监护责任都是不容置疑的。
关于校园伤害事件中学校的责任问题,迄今为止,有关的法律、法规对此调整的范围性文件内容有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它教育机构,未尽到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使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