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2基础代谢的测定原理与意义3
生理学课件:第二十二章 能 量 代 谢
2.神经调节 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活动增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
腺素↑ →细胞的分解代谢↑→产热量↑(迅速、持续时间短)
下丘脑-腺垂体系统→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解代 谢↑→产热量↑(缓慢、持续时间长)
交感神经兴奋→褐色脂肪(brown fat)迅速分解产热。
二、散 热
(一)散热部位
第一节 能量的产生、储存和利用 一、能源物质
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
(一) 糖: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 的糖(约占70%),其中葡萄 糖占主要部分。
#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可合 成30-32mol ATP。(主要)
#1mol葡萄糖无氧酵解------- 2mol ATP。(剧烈运动、RBC)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全身骨骼肌收缩
(4)非寒战性产热
褐色脂肪组织产热 作用最强。通过在线粒 体内膜上存在的解耦联 蛋白的作用,使氧化与 ATP的生成脱偶联,使 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
褐色脂肪
由于新生儿不能发生战栗,所以非战栗产热对 新生儿来说,意义尤为重要。
(三)产热活动的调节
1.体液调节 甲状腺激素:作用缓慢,但持续时间长。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生长激素等:作用迅速,但
第一节 人体的温度
一、体 温的正常值及生理波动
直肠:36.9~37.9℃ 口腔:36.7~37.7℃ 腋窝:36.0~37.4℃
二、体温异常与机体损伤
可信度 :直肠温>口腔温>腋窝 温
临床常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 时要注意夹紧体温计和测量时间(约 需10min)。
意义:体温的相对恒 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 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 行的必需条件。
1. 肌肉活动
基础代谢率的测量及意义
基础代谢率的测量及意义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简称BMR)是指人体在静息状态下保持正常生活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量。
它是指人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最低代谢水平,可以用于计算一个人每天所需的能量摄入量,从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BMR的测量和意义对于理解身体代谢、调整饮食、制定健身计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测量BMR的方法:1.直接测量法:通过将被测者置于静息状态,并且在安静环境下测量其呼吸氧气消耗和二氧化碳产生的量,从而计算出BMR。
2.间接测量法:利用公式和一些先验数据来计算BMR。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哈里斯-班尼迪克方程和米芝尔公式。
这些方程根据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等因素来估计一个人的BMR。
BMR的意义:1.测量身体代谢状态:BMR是一个人体内的能量代谢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代表了一个人在基础生理状态下消耗能量的速率。
通过测量BMR,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基本代谢状态,从而为个性化的饮食和锻炼计划提供参考。
2.帮助调整饮食:BMR的测量结果可以作为计算每天所需的能量摄入量的依据。
如果一个人想要减肥,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BMR来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低热量饮食计划。
相反,如果一个人想要增肌,他们可以根据BMR来确定自己每天所需的蛋白质和热量摄入量。
3.辅助制定健身计划:BMR测量结果可以帮助制定个人的健身计划。
比如,如果一个人的BMR较低,他们可能需要加大锻炼强度和频率来消耗更多的热量。
而BMR较高的人可能可以通过适度的运动来维持体形,而不需要过度燃烧卡路里。
4.评估机体健康:BMR还可以用来评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如果一个人的BMR明显低于标准范围,可能意味着他们有代谢问题,比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或其他内分泌失调。
因此,通过测量BMR,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结:基础代谢率是人体在静息状态下的最低能量消耗量,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进行测量。
测量BMR对于了解身体代谢、调整饮食、制定健身计划以及评估机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能量代谢
三、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 (一)温度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
分布:全身皮肤、某些粘膜和腹腔内脏等处。 类型: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 作用:温度感受器传入冲动到达中枢后,
除产生温觉外,还能引起体温调节反应。
Hale Waihona Puke 2、中枢性温度敏感神经元分布: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等处 分类: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 作用:
当气温≥体表温度(气温≥ 30℃)时, 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
①不感蒸发: 又称不显汗。指机体水分直接 透出皮肤和粘膜表面蒸发散热的形式。
不感蒸发是持续进行的。 人体不感蒸发量约1000ml/日。 ∴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应考虑到由不感蒸 发丢失的体液量。 ②发汗:又称可感蒸发。汗腺分泌汗液, 汗液蒸发带走热量。
的散热方式。 传导散热量取决于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温差 与皮肤接触面积的大小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导热性
3、对流散热:
指体热凭借空气流动与环境交换热量的
散热方式。
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
空气温度 对流散热量主要取决于 风速
4、蒸发散热:
水分在皮肤和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
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散热方式。 蒸发散热量主要取决于空气湿度
甲亢:+25%~+80%;甲低:-20%~-40% 发烧:体温每升高1℃,BMR升高13%.
能量代谢与体表面积有关
举例
某男性,20岁,体表面积1.5m2,基础 状态下6分钟耗氧量1.5L。
1、计算基础代谢率
(实测值- 正常平均值) × 100% 基础代谢率= 正常平均值
2、分析基础代谢率是否正常
部交感中枢的传出通路之一,其紧张性改
变可使皮肤血流量在很大范围内变化。
基础代谢率的测量及意义
基础代谢率的测量及意义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简称BMR)是指在安静、禁食和无刺激下,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量。
基础代谢率的测量及其意义对于了解个体能量需求、评估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基础代谢率的测量方法和其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1.静息代谢法:通过让个体在完全静息的状态下进行呼吸氧消耗和二氧化碳产生的测量,来计算基础代谢率。
2.间接卡路里法:通过测量个体在静息状态下产生的热量来估算基础代谢率。
3.双稳定同位素法:通过给被测者注射含有稳定同位素的标记物质,然后通过采集尿液或呼出的气体样本,来计算能量代谢和基础代谢率。
4.预测公式:利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通过公式来推算基础代谢率。
1.评估能量需求:基础代谢率是机体在安静状态下的最低能量需求,准确测量个体的基础代谢率有助于科学计算个体的总能量需求,为合理定制个体的饮食方案提供指导。
2.评估身体健康状况:基础代谢率与身体组成、代谢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一般来说,肌肉量较多、脂肪量较少的人基础代谢率相对较高,而肌肉量较少、脂肪量较多的人基础代谢率相对较低。
通过测量基础代谢率,可以评估个体的身体健康水平,如是否存在肌肉量过少、体脂率过高等问题。
3.制定减重计划:测量基础代谢率对于制定减重计划非常重要。
了解个体的基础代谢率,可以根据科学计算出的能量需求,制定合理的减重饮食和运动方案,避免因节食不当导致代谢率下降,从而影响减重效果。
4.健康管理:通过对基础代谢率进行定期测量,可以了解个体代谢状况的变化,并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对于存在代谢性疾病(如甲亢、甲低)的人群,基础代谢率的测量对于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基础代谢率的测量及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测量基础代谢率,可以评估能量需求、身体健康状况和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计划。
基础代谢率的测量不仅对于个体而言具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专升本生理学大纲
专升本生理学大纲一、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的概念、特点及物质举例。
2、易化扩散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包括经载体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3、主动转运的概念、特点及钠钾泵的生理意义。
4、出胞和入胞的概念及实例。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的概念、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2、动作电位的概念、特点、产生机制及分期。
3、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及局部电流学说。
(三)肌细胞的收缩功能1、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特点。
2、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及关键步骤。
3、骨骼肌收缩的机制及肌肉收缩的形式。
二、血液(一)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1、血液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生理功能。
2、血液的比重、黏度、渗透压的概念及分类。
3、红细胞沉降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4、血细胞比容的概念。
(二)血细胞1、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功能及生成调节。
2、白细胞的分类、生理功能及白细胞的渗出和趋化作用。
3、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三)生理性止血1、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2、血液凝固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凝血因子的特点。
3、体内的抗凝系统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四)血型与输血1、 ABO 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及输血原则。
2、 Rh 血型系统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三、血液循环(一)心脏的泵血功能1、心动周期的概念及分期。
2、心脏泵血的过程及机制,包括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和心室舒张期。
3、心输出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心功能的评价指标。
(二)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1、心肌细胞的分类及特点。
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及形成机制。
3、自律细胞的电生理特点及窦房结起搏细胞的起搏原理。
(三)心肌的生理特性1、心肌的兴奋性及其周期性变化。
2、心肌的自律性及影响因素。
3、心肌的传导性及影响因素。
4、心肌收缩的特点。
(四)动脉血压1、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2、动脉脉搏的概念及特点。
(五)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1、中心静脉压的概念、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生理学—3体温与能量代谢
汗液的成分:
水分>99% 大部分为NaCl KCl、尿素、乳酸等;无 葡萄糖和蛋白质 汗液流经汗腺排出管起始部时,部分 NaCl被重吸收,最终排出的汗液为低渗液。
溶质<1%
大量出汗可造成高渗性脱水,要补充大 量水份和适量NaCl。
3.散热过程的调节
⑴皮肤血流量的调节
交感神经调控皮肤血管口径,改变血流量,影 响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量,改变皮肤温度。 如: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 量减少。而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散热量增加。
深度低温(profound hypothermia):17~27℃ 中度低温(moderate hypothermia):28~32℃ 轻度低温(mild hypothermia):33~35℃
临床亚低温治疗主要指轻度低温,33~35℃。
亚低温治疗临床应用:
颅脑损伤
脑卒中 心肺复苏
休克复苏
(2)热型诊断 稽留热:体温39~40 ℃,波动<1 ℃/天。 驰张热:体温> 39 ℃,波动> 2 ℃ /天。 间歇热:高烧与体温正常交替出现。
回归热:体温骤升骤降,发烧持续几天降至正 常,间歇一段又高烧,反复发作。
波状热:类似回归热,但体温变化是逐渐的。
(3)发热伴随症状
寒战:多见于感染性疾病
⑵发汗的调节
发汗是反射性活动,下丘脑有发汗中枢,汗腺 受交感胆碱能纤维支配。 温热性发汗:参与体温调节(全身) 精神性发汗:与体温调节关系不大。
三、体温调节
(一)行为性体温调节 机体在不同温度环境中,通过行为活动 有意识的调节体温的方式。如采取不同的姿 势、增减衣物等行为。
(二)自主性体温调节 由体温自身调节系统调节完成。 机体通过增加或减少皮肤血流量、发汗、 战栗和非战栗产热等生理调节反应,使体温 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王步标运动生理学第六章能量代谢与运动
磷酸原系统 糖酵解系统 有氧氧化系统
(一)磷酸原系统( ATP-PCr系统或非乳酸能系统)
概念 磷酸原系统是由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构成的能
量系统。也称ATP-PCr系统或非乳酸能系统。
反应: ATP
ADP+Pi+能 (供能2S)
PCr + ADP
C + ATP
特点: ①不需O2 ②输出功率最高 ③贮量少,供能时间约7.5
4、属于磷酸原供能特点错误的是( )。 A.能量输出功率高, B.无氧代谢, C.ATP生成少, D.动员所有贮备可供能33S。
5、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是( )。
A.ATP, B. PCr, C.乳酸, D.都不是。
6、从机体能量代谢的整个过程来看,其关键的环节是 ( )。
A.糖酵解, B.糖类有氧氧化,
每h产热量为4.99×60=299.53(KJ) 24h产热量为299.53×24=7188(KJ)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1.肌肉活动:能量代谢与运动强度呈正相关。 2.精神活动的影响:平静地思考问题时增加不超
过4%,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如烦恼、恐惧或强烈情 绪激动时,产热量可以显著增加。
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蛋白质产热量增加30%,
分 标 准 的
运 动 时 间
表为
100
100
有氧氧化系统
ATP-PCr系统
ATP
供 分应
百
①
糖酵解系统
②③
④
运动时间
(二)能量连续统一体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1.明白运 动项目所 需的主要 供能系统
2.训练中着 重发展起主 要作用的供 能系统
3.制定合理 的训练计划, 选择相应的 运动练习方 法
临床助理医师《生理学》考点:能量代谢与体温
临床助理医师《生理学》考点:能量代谢与体温2017年临床助理医师《生理学》考点:能量代谢与体温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以下是店铺带来的详细内容,欢迎参考查看。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1.能量的来源:三磷酸腺苷(ATP)是体内的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物质,是体内直接的供能物质和储能物质。
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
糖是体内主要的功能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蛋白质在长期不能进食等特殊情况下也参与供能。
2.能量的利用:营养物质所释放的能量中,热能不能被利用,但对维持体温非常重要,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可被机体利用来完成各种生理机能活动,如合成、生长、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神经传导、主动转运等。
营养物质在体内转化时,50%以上以热能形式释放出来,剩余的化学能则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3.能量平衡:指机体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之间的平衡。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1.原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2.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几个概念(1)食物的热价:1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2)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3)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
(4)非蛋白呼吸商:由糖和脂肪氧化时产生的CO2量和消耗O2量的比值。
3.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1)直接测热法:(2)间接测热法:(3)双标记水法: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1.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
2.精神活动:当精神活动处于紧张状态时热量可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不随意肌张力增加,以及某些内分泌激素(肾上腺素等)释放增加引起。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使在安静状态,也会出现能量代谢率增加的现象,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
4.环境温度:人处于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最稳定,温度高于30℃或低于20℃代谢都将增加,体温每升高1℃,代谢将增加13%左右。
人体内能量的来源
乳酸能系统
乳酸能系统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过程 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 乳酸能系统供能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9.3J/kg.s供能时间持续时间 为33s左右。乳酸能系统供能比较充足,供能总量较磷酸原系统 多,输出功率次之,不需要氧,产生导致疲惫的物质——乳酸。 乳酸能系统供能的意义在于保证磷酸原系统最大供能后仍能保持 数十秒快速供能,以应付机体的需求。如400m跑、100m游泳。 由于该供能系统产生乳酸,并扩散进入血液,所以血乳酸水平是 衡量乳酸供能能力的最常用指标。
返回
转变为机械能
转移到肌酸上— —贮存能
2. 人体内能量的去路
肌肉收缩产生于肌肉的滑行,而肌丝的滑行的始动又 在于横桥的摆动,完成横桥摆动的机械能来自于ATP 的分解。
ATP的生成主要来自于氧化磷酸化的过程。当ATP生 成较多时,可将含有高磷酸键的无机磷酸Pi转移给C (肌酸)而形成CP:以备“急用”。因此,CP是体 内快速可动用的“能量库”。有时可外C补充CP。
提要
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人体内的能 量是从食物中获得的。而ATP是实现各种生理活动 的直接能源。运动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 于不同能量系统供能再生成ATP的速率、持续时间 和方式。本章在论述能量的来源和去路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运动时的能量供应及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 和方法。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如下内容:人体总能量 及其影响因素;能量的测定原理及方法;肌肉 活动时能量供应的过程及;能量连续统一体理 论及其应用等。
返回
有氧氧化系统
有氧氧化系统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主要是线粒体内 )彻底氧化成H2O和CO2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其特 点是ATP生成量很大,但速率很低,需要氧的参与,不产生乳酸 类的副产品。 该系统最大供能速率为15J/kg.s,是进行长时间耐力活动的物质 基础。在评定人体有氧氧化系统的能力时,主要考虑氧的利用率 。因此,最大吸氧量和无氧阈是评定有氧工作能力的主要生理指 标。
医学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
精神紧张、进食、麻醉等。
二、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 1.主要产热器官:▲
安静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尤其肝脏, 其次是脑)。 活动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二)散热
面积大
1.散热部位: 主:皮肤
与外界接触 血流丰富
有汗腺
次:肺、尿、粪
2.散热方式:
当外界气温<低于人体表层温度时,人体主要通
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其散热量约占总量
70%。
当外界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
散热是依靠蒸发方式散热。
机体散热方式有以下几种:
⑴辐射散热:
指体热以热射线形式传给温度较低的周围 环境中的散热方式。
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
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
⑤对照表7-4的BMR平均值,按下面公式计算出
BMR相对值: BMR相对值=
BMR实BM测R值平-B均M值R平均×1值00%
2.BMR正常值:=±10%~±15%
>±20%→可能是病态 甲亢:+25%~+80%;甲减:-20%~-40% 发烧:体温每升高1℃,BMR升高13%.
研究表明,机体能量代谢率与体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 持续7~8h),•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产热 量却比进食前有所增加,这些 “额外” 热量 是由进食引起的。
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 热量的现象称 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不同, 进食蛋白质时产热量增加30%,混合性食物 增加10%,糖和脂肪增加4~6%。
汗 液 水:分:>99%
《生理学基础(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读书笔记模板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和呼吸节律的形成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
第三节胃内消化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大肠的 功能
第六节吸收
第一节概述
一消化与吸收的概念 二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四消化道内分泌功能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 二咀嚼与吞咽
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原理 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原理 三细胞兴奋的引起及其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第四节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及其收缩的分子机制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三骨骼肌收缩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血液的 组成与特性
第二节血细胞
第三节血液凝 固与纤维蛋白
溶解
第四节血型与 输血
第二节神经元间的信 息传递
第三节反射中枢活动 的一般规律
第四节神经系统的感 觉功能
第六节神经系统对 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神经系统对 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七节脑的高级功 能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一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二神经胶质细胞
第二节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一突触的结构与分类 二突触传递的过程 三神经-骨骼肌接头的传递过程 四神经递质和受体
(七)中医骨伤科学 专业
(八)中医养生学专 业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生理学基础(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心得。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生理学基础(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目录分析
能量代谢和体温医学知识
物质
耗氧量 (L/g)
产(LC/Og2)量(K物J/理g热) 价(K生J/理g)热(价KJ氧/g热) 价(R呼Q吸) 商
───────────────────────────
糖 0.83 0.83 17.0 17.0 21.0 1.00
脂 肪 1.98 1.43 39.8 39.8 19.7 0.71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指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 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去路
(一)能量来源
1.糖:主要(70%以上) 脑组织所需能量则完全来源于糖的有氧氧化。 缺
氧和血糖水平过低,均可导致意识障碍、昏迷以及抽 搐。
2.脂肪:次之(30%) 3.蛋白质:很少
②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尽力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响。 ③清醒且情绪安闲,以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 ④室温18-25℃,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
2.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14
(二)BMR的测定和正常值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二)能量去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能量代谢测定的基本原理
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能量守恒定 律”:即在安静不作外功时,机体物质代 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
因此,测定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发散的总 热量或所消耗的食物量,可测算出整个机 体在单位时间内能量代谢的量,即能量代 谢率。
4
①食物的热价: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g食物在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称
南华大学生理学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D、计算24h产热量 24h产热量=1350kJ+6706.5kJ=8056.5kJ
3、耗O2量与CO2产生量的测定方法 (1)开放式测定法
在机体呼吸空气的条件下测定耗氧 量和CO2产生量 (2)闭合式测定法
一般是使用能量代谢率测定器械 (如肺量计)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肌肉活动 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大 运动或劳动的强度 消耗的能量 能量代谢值可作为评价劳动强度的指标 2、精神活动 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 影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 能量代谢 *骨骼肌的紧张性 *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释放 代谢率
C6H12O6+6O2=6CO2+6H2O+Q。
举例: 受试者在标准状态下24小时耗 氧量:400L,CO2产生量:340L,尿氮量: 12克,计算24小时的能量代谢。 步骤: A、求出蛋白质代谢的耗氧量、CO2产 生量和产热量
蛋白质氧化量=12×6.25=75g 产热量=18×75=1350kJ 耗氧量=0.95×75=71.25L CO2产生量=0.76 ×75=57L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持续到7-8h), 即使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机体产热量也要比进食前有 所增加,食物这种使机体产生额外的热量作用,称为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蛋白质:25-30% 糖和脂肪:4-5% 混合性食物:10% 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脏处理蛋白分解产物 时的额外能量消耗有关
RQ=1.0 →氧化糖; RQ=0.71→ 氧化脂肪; RQ=0.80→ 氧化蛋白质; RQ=0.85→一般饮食。
(二)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 “能量守恒定律” 机体释放的能量=热能+外功
能量代谢与体温---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第一节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是指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去路(一)能量的来源:主要来源于食物的糖、脂肪,蛋白质少许。
能源物质 (G 、F 、P )未利用的能量(5%)O 2 能量释放自由能(95%) 热能散发(50%),维持体温CO2+ H 2O 肌肉收缩化学能(45%)贮存神经传导释放 转移 贮存 利用(1)糖吸收后大部分以糖原的形式贮存于肝和肌肉中。
糖类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机体所需的能量70%由糖提供 。
在机体内,随着供氧情况的不同,糖分解供能的途径也不同。
糖的的供能途径包括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
氧充分GS —————— CO 2+H 2O+ 能量缺氧GS--------乳酸(称无氧酵解),释放少量能量。
剧烈运动,虽呼吸增强,但仍难以摄取足够的O 2,这时骨骼肌的运动依靠于糖酵解。
(2)脂肪体内贮存和供能的主要物质。
脂肪是体内各种能源物质贮存的主要形式。
贮存在脂质中的能量占体内贮能75%。
一般情况下,机体消耗的能源物质约40~50%来自脂肪,是短期饥饿时的主要供能物质。
(3)蛋白质分解产物主要是氨基酸。
一般情况下,主要用于合成组织、细胞的主要成份,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长期不能进食或体力极度消耗而体内的糖原、脂肪储备耗竭时,体内蛋白质才被分解供能,以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
(二)能量的去路虽然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但机体的组织细胞并不能直接利用食物的能量来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机体能量的直接提供者是三磷酸腺苷(ATP)。
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50%以上转化为热能,其余部分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ATP等高能化合物的高能磷酸键中。
当ATP水解为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及磷酸时,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机体完成各种生理功能,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神经传导以及细胞内外各种物质的主动转运等。
基础代谢率的测量及意义
提高基础代谢率最健康有效的办法 就是运动与营养均衡的饮食
• 保持性激素分泌
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着身体的基础代谢,性 激素分泌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既而引 起基础代谢率降低,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 进入中年后身体会发胖的原因之一,保持 规则的*可以提高性激素的分泌,加大身体 基础代谢率。
提高基础代谢率最健康有效的办法
提高基础代谢率最健康有效的办法 就是运动与营养均衡的饮食
• 用足够白质来“挥霍热量”
确保每日所需热量的10%~20%来自蛋白 质。它可以提高新陈代谢率,让我们每天 多消耗150~200卡路里热量。蛋白质的主 要成分是氨基酸,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相 比,氨基酸很难在人体内消化分解,身体 主要器官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未消化吸收 它。
提高基础代谢率最健康有效的办法 就是运动与营养均衡的饮食
• 早餐是恢复代谢速度的信号
熟睡时体内代谢速度降低,当我们开始再 进食时,代谢速度随着恢复加快。如果你 错过早餐,你的机体只好等到午饭时才能 开始燃烧热量,才能加快代谢速度,如果 你正在减肥,早餐是一定不能省掉的。
提高基础代谢率最健康有效的办法 就是运动与营养均衡的饮食
• 刺激甲状腺激素
1.如果身体甲状腺机能低下,代谢率最多可低至 正常的50%。反之,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人消耗过 大,胃口好却总不胖。
混合在胡椒和辣椒中的辣椒素可以暂时刺激身体, 使身体释放更多的荷尔蒙,如肾上腺素等,从而 加速新陈代谢,并提高燃烧热量的能力。通常爱 吃辣椒的人食欲比较低,这是因为吃辛辣食品容 易使人感到饱。
提高基础代谢率最健康有效的办法
就是运动与营养均衡的饮食
• 摄入足够热量
现有体重公斤数乘以22,便是你每天所需 的热量卡数。如果在饮食中摄入量减少, 身体会误认为你在挨饿,需要平衡、用来 维持呼吸、心跳等的基础代谢便会自动降 低,反而影响身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这时 候营养不良就露头了,代谢率反而会降低 20%~30%。所以那些恨不得只用两颗苹 果果腹的人,会成天昏昏沉沉,疲乏困倦。
生理学┃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生理学┃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生理学· 能量代谢与体温第一节能量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
合成代谢是指机体利用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及分解代谢的部分产物构筑和更新自身的组成成分,并将能量储存在生物分子的结构中。
分解代谢是指机体分解自身的结构成分及体内储存的能源物质,并释放能量供机体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和维持体温。
可见,机体的新成代谢既有物质代谢,又有能量的转化。
生理学中通常将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一)能量的来源1、机体可利用的能量形式:机体利用的呢过量来源于食物中糖、脂肪和蛋白质分子结构中蕴藏的化学能。
当这些营养物质被氧化分解时,碳氢键断裂,释放出化学能;然而,机体的组织细胞在进行各种功能活动时并不能直接利用这些形式的能量,实际上组织细胞所需要的能量是由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直接提供的。
ATP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合成的一种高能化合物(见网络增值服务)。
当机体需要消耗能量时,ATP被水解为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及磷酸,同时释放出能量(在生理条件下可释放51.6kJ/mol ATP)供机体利用。
可见,在体内ATP既是直接的供能物质,又是能量储存的重要形式。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ATP则由营养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将ADP氧化磷酸化重新生成ATP而得到补充。
在体内除ATP以外,还有其他的高能化合物,如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CP)等。
CP主要存在于肌肉和脑组织中。
当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过剩时,ATP将高能磷酸键转给肌酸,在肌酸激酶催化下合成CP。
反之,当组织消耗ATP增多,超过营养物质氧化生成ATP的速度时,CP的高能磷酸键又可快速转给ADP,生成ATP,以补充ATP的消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某受试者24h的耗O2量是400L,CO2产生量 是340L,另测定尿氮排出量为12g,根据这些 数据计算出该受试者的能量代谢。
临床测定能量代谢的方法更为简化。 (三)能量代谢的衡量标准
以单位体表面积作为能量代谢率的衡量 标准是比较合适的。通常用kcal/ m2 /h表示。
身体内部(深部)的温度,也叫体核温度, 较高,且稳定,各部分间差异小。
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是机体 代谢活动的结果。 (一)人体的正常体温 临床上是通过测量口腔、腋窝和直肠温度来 了解的 。
直肠温度:36.9~37.9℃ 口腔温度:36.7~37.7℃ 腋窝温度:36.0~37.4℃ (二)体温的正常变动
3、蛋白质 是构成机体组织成分的重要物质,作为能量 来源是它的次要功能。
(二)腺苷三磷酸(ATP):是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 的化合物,能量贮存在高能键中。
1、来源:能源物质
放出能量
ADP+PI 吸能 ATP
CO2+H2O
ATP是由机体氧化磷 酸所形成
机体生命活动需要时
断裂一个能键
ATP
ADP和CO2产生量,并测出 尿氮排出量。
② 根据尿氮含量算出蛋白质的氧化量和蛋白食 物的产热量,在总的耗O2量和CO2产量中扣 除蛋白质的氧化份额,再根据所剩的耗O2量 和CO2量计算出非蛋白呼吸商。
③ 表查出该非蛋白呼吸商(NPRQ)所对应的氧 热价,进而算出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
第八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2、基础代谢的测定原理与意义 3、人体正常体温以及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的机制
难点: 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能量在体内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 (一)三种营养物质的代谢放能
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三大营养物质。 以糖最为重要,机体所需要的能量70%是由 糖氧化分解供给的。 1、糖:以葡萄糖为中心 ① 氧供应充足葡萄糖可完全氧化释放出大量能 量,称糖的有氧氧化。 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可放能2872.3KJ (686kcal),可净合成38molATP
② 食物的氧热价: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 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③ 呼吸商:将其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CO2 产生量与同一时间的O2消耗量之比值称呼吸 商。
2、能量代谢的计算 1g蛋白质分解耗氧量为0.94L、CO2产量为 0.75L;1g尿氮相当于氧化分解6.25g蛋白质。
间接测热法的主要步骤
(二)应用:将不同年龄、性别的基础代谢率平均 值列成表。正常人的基础代谢率是比较恒定 的,一般不超出正常平均值的±15%
1、 测定值:测出机体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耗 氧量(VO2)根据下式就可计算出测定值。
基础代谢率 = 20.18(kJ/L)×VO2(L/h)
(BMP)
体表面积(m2)
2、 相对值
测定值超出正常值百分数=
测定值-正常平均值 正常平均值
×100%
测定值与正常值相比相差±10%-15%以内均 为正常,超过 ±20%即为异常。
如 甲状腺功能亢进 BMR↑
甲状腺、肾上腺皮质、脑垂体功能低下
BMR↓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 身体表面的温度,也叫体壳温度,较低,且 不稳定,各部分间差异大。
② 氧供应不足葡萄糖只能分解到乳酸阶段,释 放能量少,称糖的无氧酵解。
1mol葡萄糖经无氧酵解仅供能217.7KJ (52kcal),可净合成2mol的ATP。 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主要供能途径 2、脂肪 1mol软脂酸完全氧化,可产生130mol的ATP
脂肪在体内重要的功能是贮存能量,体 内脂肪的贮存量比糖多得多。
体表面积S=0.0061H+0.0128W-0.1529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一)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食物能使体内产生额
外热量的作用,称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二)肌肉活动的影响:能量代谢率与肌肉活动强
度成正比关系。
(三)环境温度的影响 环境温度在18~25oC时,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 谢最稳定,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使能量 代谢提高 。
(四)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时能量代谢率高。 肌紧张增强
精神紧张 交感神经兴奋,某些内分泌激素 增多, 代谢增高。
四、基础代谢: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一)基础状态 :指人在清晨、清醒、排除影响能 量代谢的四个因素(静卧、精神安定、空腹 12-14h、室温20-25℃)时的状态。
是指人体在清醒极端安静状态下,不受食物、 肌肉活动、环境温度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 时的能量代谢 ,称基础代谢。 (一)基础代谢率(BMR):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 代谢。常用kcal / m2 / h表示。
2、作用:贮能供能
(三)磷酸肌酸(C~P) 具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能量贮存在高能
键中。
作用:
1、是机体重要的贮能库
2、调节维持ATP浓度,保证各种生理活动及时 获得能量。
物质氧化代谢生成ATP多时ATP 高能磷酸键 C C~P
当ATP消耗时
磷酸基
C~P 能量
ADP
ATP
二、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一)测定原理:能量代谢守恒 ,测定一定时间内
(一)产热 机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就是产热过程。
1、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肝、骨骼肌 2、机体产热的形式
1、体温昼夜周期性变化 一般清晨2~6时最低,下午2~8时最高,波动 幅度一般不超过1℃。
2、性别的影响 一般女性的体温较男性高 ,且女性的基础体 温随月经周期呈现规律性波动。
3、年龄的影响 一般儿童的体温略高于成年人,到老年则有 下降的倾向。 此外,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时 体温升高。
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机体散发的热量以此计算代谢率 。
(二)测定方法: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
1、间接测热法 原理:就是利用定比关系,查出一定时间内 整个人体中氧化分解的糖、脂肪、蛋白质各 有多少,然后据此算出该时间内整个机体所 释放出来的热量。
① 食物的热价:1g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 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该食物的热价。包括有 物理热价、生物热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