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时_数的运算—四则运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与代数——数的运算(4课时)
加、减法的 计算法则
整数: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小数点对齐 分数:统一分数单位后再计算
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小数乘除法先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小数除 法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后,也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 不同点:小数乘除法还要在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举例说明估算的应用,你知道哪些估算
策略(?2)1 3 比1大吗?
25
(2)由 1 1 1 ,而 3>1 ,所以 1 3
22
52
25
大于1。
练与学
估一估,在○里填上“>”或“<”。
5.9×9.9 < 60
32÷1.2 < 32
57×0.8 < 57
10.1×37 > 370
8 7 > 9
339.7÷43= 7.9
33970÷79= 430
3397÷7.9= 430
2. 已知x 11 y 9 z 7 ,那么x、y、z
12
10
8
的大小关系是( x )<( y )<( z )。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 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数的运算(2)
R·六年级下册
对比练习
4 2 4 5 77
4
6
8
=6+20-21
=5
2.5 5 7 84
587 254
=7
8 9
3 4
( 7 16
1 4
)
= 8 (3 1 7 ) 9 4 4 16
=8 9 9 16
=1 2
12.5×8÷12.5×8
=100÷12.5×8 =8×8 =64
2. 用计算器计算左边一列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四则运算 》整理和复习课件
)
2.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6.42×1.01-6.42 =6.42×(1.01-1) =6.42×0.01 =0.0642
172-83×24 =172×24-38×24 =14-9
=5
32×12.5×2.5 =(8×12.5)×(4×2.5) =100×10 =1000
2020 2022×2021
练习
考点 1 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简算
1.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数,在括号里填上运算定律。
25.7+18.6+74.3=18.6+(25.7+74.3)(加结法合交律换律、加法 )
36×29+14=
36
×
2 9
+36
1 ×4
(
乘法分配律
)
2.5×95×0.4=
5 9 ×(
2.5
× 0.4
)(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6.简算:100+99-98-97+96+95-94-93+…+4+3 -2-1
100+99-98-97+96+95-94-93+…+4+3-2-1 =(100+99-98-97)+(96+95-94-93)+…+(4+3-2-1) =4×(100÷4) =100
提分点 2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7.小马虎在计算(25+a)×8时,漏掉了括号,算成了25 +a×8。那么正确结果与错误结果相差多少?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2.数的运算顺序
举手回答: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 行计算。 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3.运算定律 举手回答: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六课时_数的运算—四则运算
22.44 1.5
10 2 7 5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 22.44,其中的一个因数是 1.5,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10 2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 ,其中的一个因数是 , 7 5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
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加法 简 便 运 算 乘法 逆运算 减法
逆运算 除法
加法可用减法验算,减法可用加法或减法验算。
乘法可用除法验算,除法可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四则运算中要注意的特殊情况:
小数
分数
除法
甲数除以乙数(0除 外),等于甲数乘乙 数的倒数。
需要理解的计算规律:
一个不为0的数×大于1的数 →积大于原数
一个不为0的数×小于1的数 →积小于原数
一个不为0的数÷大于1的数 →商小于原数 一个不为0的数÷小于1的数 →商大于原数
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5+75=100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含义:
7 10
3 24 8
或7的 10倍是多少。 10个7的和是多少。
3 3 24 个 的和是多少。 或 的24 倍是多少。 8 8
1.5 2
或1.5的2倍是多少。 2个1.5的和是多少。
一个数×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乘 法
除 法
四则运算的法则:
整数 加减 法
①从个位乘起,依次 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 的数字去乘第一个因 数;②用第二个因数 哪一位上的数字去乘, 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 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 ③再把几次乘得的数 加起来 ①按整数乘法的法 则先求出积;②看 因数中共有几位小 数,就从积的右边 起数出几位点上小 数点。数位不够0 补足。 ①分数乘分数,用分 子相乘的积做分子, 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②有整数的把整数看 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 ③有带分数的,通常 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 数。④能约分的要先 约分。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
2. 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3. 能够解决简单的四则运算问题。
教具准备:1. 课本《四则运算》下册。
2. 小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 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四则运算吗?”2. 学生回答。
3. 解释:“四则运算是指数的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
在数学运算中,我们经常用到这四种运算,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完成很多数学应用题。
”4. 提问:“你能举一些四则运算的例子吗?”5. 学生回答。
二、讲解加法(10分钟)1. 将小黑板上的加法公式写出来:“a + b = c。
”2. 课堂上演示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要求学生一起乘算。
3. 强调:“加法是指两个数的数值相加,结果是两个数的和。
”4. 向学生提问:“4 + 5 = ?”5. 学生回答。
6. 鼓励学生分组练习加法,并进行小组竞赛。
三、讲解减法(10分钟)1. 将小黑板上的减法公式写出来:“a - b = c。
”2. 课堂上演示一些简单的减法算式,要求学生一起乘算。
3. 强调:“减法是指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结果是两个数的差。
”4. 向学生提问:“7 - 3 = ?”5. 学生回答。
6. 鼓励学生分组练习减法,并进行小组竞赛。
四、讲解乘法(10分钟)1. 将小黑板上的乘法公式写出来:“a × b = c。
”2. 课堂上演示一些简单的乘法算式,要求学生一起乘算。
3. 强调:“乘法是指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乘,结果是两个数的积。
”4. 向学生提问:“2 × 3 = ?”5. 学生回答。
6. 鼓励学生分组练习乘法,并进行小组竞赛。
五、讲解除法(10分钟)1. 将小黑板上的除法公式写出来:“a÷ b = c。
”2. 课堂上演示一些简单的除法算式,要求学生一起乘算。
3. 强调:“除法是指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是两个数的商。
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1.四则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 一道四则运算的算式并不需要一定有四种运算符号,一般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运算符号及括号,把多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2.加法: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式的计算。
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
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把和放在等号(=)之后。
举例:①求和;②减法逆运算。
本质:是完全一致的事物的重复或累计,是数字运算的开始。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特殊形式;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方是乘法的特殊形式;开方是乘方的逆运算。
加法的定律:①加法交换律:a+b=b+a ②、加法结合律:a+b+c=a+(b+c)各部分名称:100(加数)+ 300(加数)= 400(和)3.减法: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或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举例:①求剩余;②比较;③加法逆运算。
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减法的定律:a-b-c=a-(b+c)各部分的名称:10000(被减数)— 6000(减数) = 4000(差)4.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一个数乘纯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举例:①求几个几是多少;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③求物体面积、体积;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乘法的性质:①乘法交换律:ab=ba,②、乘法分配律:(a+b)c=ac+bc,③、乘法结合律:abc=(ab)c各部分名称:21(因数)×12(因数)= 252(积)5.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举例: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其中的几份或一份是多少;②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章《四则运算》说课稿(6)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章《四则运算》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章《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但对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能运用所学的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运算顺序的判断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实物模型等,辅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四则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四则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教师巡回指导。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难问题。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强调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适量练习,教师及时批改,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6.拓展提高:教师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可以采用流程图、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掌握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7单元 第6课时 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 同步练习
第6课时 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一、填空。
1.一杯400克的糖水,含糖率是20%,糖与糖水的比是( ),再加入20克糖,糖与糖水的比是( )。
2.如果A ×34=B ×25,那么A ∶B =( )∶( ),当A =0.8时,B =( )。
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25,另一个外项是( )。
4.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
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二、解比例。
x 15=1.87.5 1225∶x =34∶56三、选择。
1.小花10分钟做了7道题,小华15分钟做了12道题,小花与小华每分钟做题数的最简比是( )。
A.7∶12 B.8∶7 C.7∶8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3.用3、7、9、21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式,下面的哪个式子是正确的( )。
A.21∶3=7∶9B.3∶7=9∶21C.9∶3=7∶214.圆的半径与圆周长(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四、在下面的括号里填“成正比例”“成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1.甲数和乙数互为倒数。
( )2.圆柱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
( )3.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 )4.除数一定,商和被除数。
( )五、通往火车站的2号厅有一条人行通道,通道长120米,宽2米。
现用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设。
设计人员选用了黑色和白色两种地砖,按箭头方向铺下去,具体铺设方案如图。
1.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白色地砖与黑色地砖的面积比是( )∶( )。
2.铺设这条通道,共需要地砖多少块?其中白色地砖多少块?口3.4÷2=9.8÷0.7= 2.4×0.3=算0.54÷0.9= 9.65÷0.1=0.325×100= 2.5×8=0.56÷0.7=0.125×4= 3.28×0.1=一、1.1∶5 5∶21 2.8 15 1.5 3.524.40 40000004000000 二、x=3.6 x=815三、1.C 2.B 3.B 4.A 四、1.成反比例 2.成正比例 3.不成比例 4.成正比例五、1.3 1 2.120米=1200分米2米=20分米(1200÷5)×(20÷5)=960(块)960×33+1=720(块) 答:共需要地砖960块,其中白色地砖720块。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精选6篇)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精选6篇)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27+85=113(人)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329×6 =2×987=1974(人) =1974(人)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
(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
四则运算知识点总结
四则运算知识点总结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四则运算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四则运算的定义、性质及运算规则等。
下面是对四则运算知识点的详细总结:一、四则运算的定义1.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运算结果称为和。
加法的符号为“+”,用于表示两个数相加的运算。
2.减法:减法是将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运算结果称为差。
减法的符号为“-”,用于表示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3.乘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运算,运算结果称为积。
乘法的符号为“×”,用于表示两个数相乘的运算。
4.除法: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运算,运算结果称为商。
除法的符号为“÷”,用于表示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运算。
二、四则运算的性质1.加法的性质:交换律和结合律。
即对于任意的实数a、b、c,有a+b=b+a和(a+b)+c=a+(b+c)。
2.减法的性质:减法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即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有a-b≠b-a和(a-b)-c≠a-(b-c)。
3.乘法的性质:交换律和结合律。
即对于任意的实数a、b、c,有a×b=b×a和(a×b)×c=a×(b×c)。
4.除法的性质:除法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即对于任意的非零实数a和b,有a÷b≠b÷a和(a÷b)÷c≠a÷(b÷c)。
三、四则运算的运算规则1.顺序规则:多个运算符同时出现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2.级联规则:如果一个算式中不仅有加法和减法,还有乘法和除法,则先进行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再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3.括号规则:括号内的算式先进行运算。
四、四则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1.加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先列竖式,逐位相加,进位继续加。
2.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先列竖式,逐位相减,退位借。
3.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竖式乘法,逐位相乘,再相加。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6讲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学生版)
第6讲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知识点一: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分级的标准四则混合运算分为两级,加法和减法叫作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作第二级运算。
2.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也就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知识点二:四则混合运算定律知识点三:运算性质1.减法的性质:a-b-c=a-(b+c) a-b+c=a-(b-c)2.除法的性质(除数不等于0): a÷(b×c)=a÷b÷c a÷b÷c=a÷c÷b3.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a÷b=(a×m)÷(b×m)(m≠0,b≠0) a÷b=(a÷m)÷(b÷m)(m≠0,b≠0)重点提示:在利用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时,等式的两边可以颠倒过来,要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地进行去括号或添括号。
知识点四:四则混合运算中的速算技巧:1.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2)加补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3)数值原理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再与其它的数相加.(4)“基准数”法,基准当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要注意把多加的数减去,把少加的数加上)2.乘法凑整技巧:先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几个乘数结合在一起,最后再与前面的数相乘,使得运算简便。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最新12篇)
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生自主探索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3、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涌动长大后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以小数形式记录的2023年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成绩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2023年奥运会上,我们中国一共取得多少枚金牌?呈现2023年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比赛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动作照片。
师:你认识画面中的人物吗?今天,小明和他的爸爸将带着我们一起回顾中国跳水比赛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精彩表现。
准备好了吗?出发!继续呈现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画面并伴随着小明的声音:10米跳台双人跳水决赛开始了,第一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是由53个一和4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你们知道是几分吗?(53.40)哈特利、海曼斯获得的分数是由49个一和8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你知道是几分吗?(49.80)第二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整数部分是58,小数部分十分位2,百分位是0,你知道是几分吗?(58.20)哈特利、海曼斯获得的分数在49—50之间且百分位是0的两位小数,你知道是几分吗?(49.80)随着学生的回答,呈现P96中间的表格。
数字的四则运算教案
数字的四则运算教案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通过有趣的游戏和实际生活例子的引导,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运算法则。
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 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小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2. 数字卡片或纸牌。
3. 练习题和示例题。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趣味的数字游戏或数学故事引入四则运算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则故事,让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师也可以使用数字卡片或纸牌展示一些数字,让学生猜测这些数字之间的关系。
讲解加法(15分钟):1. 教师首先给出两个数字,例如5和3,然后用小黑板或白板演示加法过程:5 + 3 = 8。
解释加法的概念,即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加得到总和。
2. 给学生分发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计算并写出答案。
可以使用具体的物品(如图形、小球等)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讲解减法(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减法的示例,例如8 - 3 = 5,然后用小黑板或白板演示减法的过程。
解释减法的概念,即从一个较大的数中减去一个较小的数,得到差值。
2.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计算并写出答案。
可以使用具体的物品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
讲解乘法(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乘法的示例,例如3 × 4 = 12,然后用小黑板或白板演示乘法的过程。
解释乘法的概念,即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积。
2.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计算并写出答案。
可以使用具体的物品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
讲解除法(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除法的示例,例如12 ÷ 3 = 4,然后用小黑板或白板演示除法的过程。
解释除法的概念,即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每份中有多少个数。
2.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计算并写出答案。
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四则运算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2. 学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3.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四则运算题目;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PPT、教学素材、课堂练习题;2. 学生:课本、练习册、作业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学习四则运算的概念(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四则运算的含义,解释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定义,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学习加法运算(2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规则,并提供一些练习题供学生进行实践。
4. 学习减法运算(20分钟)教师同样通过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规则,并提供一些练习题供学生进行实践。
5. 学习乘法运算(20分钟)教师示范和解释乘法运算的规则,并举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
6. 学习除法运算(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规则,并通过实例进行辅助说明,帮助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7. 综合练习(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四则运算知识,独立完成。
8.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有待提高的地方进行反思和讨论。
四、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并进行评价。
可通过课堂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进行个体评价。
五、拓展延伸将所学的四则运算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在家庭作业或生活中寻找实际问题进行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帮助他们掌握了小学六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生动有趣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则运算》课标解读
《四则运算》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课标解读1.数的运算:四则运算的含义数(自然数)是刻画一个集合中事物数量信息的符号,运算(整数四则运算)是刻画多个集合中事物数量信息之间关系的符号(组合)。
从数学发展的逻辑体系来看,加法运算是四则运算的基础,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加法的定义:对于规定运算表示在的后面增加个的序数,如果这个序数为,那么,称为与的和。
求和的运算叫做加法,记作:。
显然,加法运算满足封闭性、交换律、结合律。
乘法的定义:乘法在本质上是一类特殊的加法,乘法是数自相加的缩写。
一般地,对于自然数,规定乘法运算表示个相加。
显然,乘法运算满足封闭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减法是通过加法来定义的。
由于减法将出现负整数,因此,运算的集合需要从自然数集合()扩展到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包含正整数、0、负整数。
对于,如果,则称为减的差,求差的运算叫做减法,记作:。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课件)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11
运算性质的应用
用简便方法计算。
3.72-4+2.28-5
9
9
此题为加减混合运算,且相加的数 3.72 与 2.28 的小数部分可凑成整
数,要减去的数4和5的分母又相同,故可先调整原式中的运算顺序,原式
99
=3.72+2.28-4-5。接着可发现利用减法的性质可将“-4”“-5”结合为-(4+5)
=0.75×15-0.3 =10.95
1.计算下面各题。 (1) 360÷15-2.5×1.6 =24-2.5×1.6 =24-4 =20
(2) 5×[(3-1)÷5 ]
8 4 2 12
运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用简便方法计算。
4×1+0.25÷5 -25%
54
21
这道题应该先仔细观察,4×1有一个因数是1,而 0.25÷5 =1×21,也有
专题二 数的运算
第 6 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
简便运算
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运算性质: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
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知识要点
核心内容
1.没有括号的,先算乘、 四则混合 除法,后算加、减法。
3.拆分法。把算式中的某些复杂的数拆
察算式的特点, 结合算式的特 点进行变形,运 用四则运算定
分为简单的数。
律和性质进行
4.组合法。把算式中某些具有相同特点 简便计算。 的数,结合在一起再计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计算下面各题。
(1)2.5+0.36÷0.12
四则运算教案优秀8篇
四则运算教案优秀8篇运算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
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馄合运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四则运算。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具体特点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复习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1.提问:分数四则运算意义与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有哪些相同,有什么不同?指出:分数加减法和除法的意义与整数完全相同。
在乘法里,除了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
2.做练习十六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其中第(2)题要求说明理由.追问: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三、复习分数四则运算法则1.复习加、减法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加、减法。
让学生计算+、-,同时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的。
(2)提问:分数加、减法怎样算?(板书:分数加减法:同分母的,分子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先通分再计算。
)你能举例说明吗?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要先通分再计算?(只有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法的法则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直接相加、减,所以整数、小数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分数是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2.复习分数乘、除法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后四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做一组题。
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的。
(2)提问:分数乘、除法怎样算?(板书:分数乘法;分子、分母分别相乘。
分数除法:乘除数的倒数。
)3、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说出得数。
第三、四行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四、复习四则棍合运算1、做练一练第3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与代数——数的运算教案
数的运算(1)教学内容教科书P75,完成教科书P78“练习十五”中第1、2、7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明确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2.在复习过程中,通过经历四则运算法则的归纳过程,体验迁移归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运算能力。
3.感悟数学运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四则运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比较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方法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口算比赛,揭示课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78“练习十五”第1题。
师: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口算,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整数除法、分数和小数乘、除法是学生的易错题,可以利用错例有针对性地交流。
师:在这些口算题中,有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有关四则运算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的运算(1)]【设计意图】复习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口算,对学生基础计算能力进行巩固和提高;二是借助口算揭示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教学笔记口算练习可以采取小组接龙的形式,完成后可挑选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说说算法。
二、归纳整理,复习巩固教学笔记1.复习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师:你知道加、减、乘、除这些运算的意义是什么吗?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学情预设】可以引导学生举例来说明,学生对一个数乘小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很容易遗漏或混淆,教师可引导学生集体评议,互相补充完善。
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下表。
师:知道了四则运算的意义,想一想,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将上表修改、补充。
(出示课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运算及其含义,放手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与交流中构建运算的现实意义,并为下一步复习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六课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六课时摘要:一、单元概述二、课时内容概述三、重点与难点四、学习建议五、实用练习题及解答正文:一、单元概述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主要涵盖了整数四则运算、数的顺序和范围、数的分解和组成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整数运算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时内容概述本课时为第六课时,主要内容包括:1.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2.简化运算过程的方法;3.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4.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重点与难点1.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a + b - c、a - b + c、a + b × c 等运算顺序;2.简化运算过程的方法:先乘除后加减、先加减后乘除等;3.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运算;4.运算定律的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等。
四、学习建议1.熟练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先加减后乘除等原则;2.学会简化运算过程,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3.加强混合运算的练习,熟悉各种运算顺序,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4.做好错题整理和总结,及时查找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
五、实用练习题及解答1.45 + 23 × 62.120 ÷ 6 × 53.36 + 48 ÷ 24.81 - 43 + 275.15 × 32 + 12 × 32解答:1.45 + 23 × 6 = 1532.120 ÷ 6 × 5 = 1003.36 + 48 ÷ 2 = 484.81 - 43 + 27 = 655.15 × 32 + 12 × 32 = 600通过以上练习,可以帮助同学们巩固本课时所学内容,提高运算能力和解题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0=0
0÷a=0
a×1=a
a÷1=a
1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a
四则运算中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和的变化规律:
① 如果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另一个加数不变, 那么它们的和也跟着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 ②如果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而另一个加数减少同一个数, 那么它们的和不变。
差的变化规律: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
2 7 1 9
3 23 2 8 50
2 7的1 倍是多少。 9
3 23 的2 倍是多少。 8 50
1 1.5 5 8
1 1.5的5 倍是多少。 8
一个数×大于1的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
20 2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0,其中的一个因数是2,
商的变化规律:
①如果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除数不变,那么它们 的商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②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那么它们 的商就缩小(或扩大)同样的倍数。 ③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他们的商不 变。 375÷25=(375X4)÷(25X4)=1500 ÷100=15
整数
加法 减法
小数
分数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是 多少。
一个数×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或求一 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 乘法 一个数×大于1的分数或小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一个数×小于1的分数或小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 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是多少。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含义:
7 10
3 24 8
或 10 10个7的和是多少。 7的 倍是多少。
3 3 24个 的和是多少。 或 的24倍是多少。 8 8
1.5 2
或 2个1.5的和是多少。1.5的2倍是多少。
一个数×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
分数
甲数除以乙数(0除 外),等于甲数乘乙 数的倒数。
除法
需要理解的计算规律:
一个不为0的数×大于1的数 →积大于原数
一个不为0的数×小于1的数 →积小于原数
一个不为0的数÷大于1的数 →商小于原数 一个不为0的数÷小于1的数 →商大于原数
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5+75=100
(1)加数+加数=和
1.5 2.05
1.5的2.05倍是多少。
一个数×大于1的小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
1 7 20
3 27 8 100
1 7的 是多少。 20
3 27 的 是多少。 8 100
1 1 .5 8
1 1.5的 是多少。 8
一个数×小于1的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100-75=25 100-25=75
85-35=50 85-50=35 50+35=85
(2)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5×4=100
(3)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100÷25=4 100÷4=25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2.44 1.5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2.44,其中的一个因数是1.5,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10 2 7 5
10 2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 ,其中的一个因数是 , 7 5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四则运算的意义:
① 如果被减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减数不变,那么它们 的差也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 ②如果减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被减数不变,那么它们 的差也减少(或增加)同一个数。 ③如果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那么它们 的差不变。
四则运算中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 那么它们的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②如果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而另一个因数缩小同样的倍数, 那么它们的积不变。 180X25=(180÷4)X(25X4)=45X100=4500
7 0.05
3 0.014 8
7的百分之五是多少。
3 的千分之十四是多少。 8
1.5 0.5
1.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一个数×小于1的小数——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
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
7 1.5
3 22.4 8
7的 .5倍是多少。 1
3 的22.4 倍是多少。 8
100÷5=20 100÷20=5 20×5=100 54÷5=10……4 (54-4)÷10=5 (54-4)÷5=10 10×5+4=54
(4)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加法 简 便 运 算 乘法 逆运算 减法
逆运算 除法
加法可用减法验算,减法可用加法或减法验算。
乘法可用除法验算,除法可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四则运算中要注意的特殊情况:
(以下算式中的a 作除数时不等于0) 加法:a+a = 2a 减法:a-a= 0
a+0=a a-0=a
乘法:a×a = a2
四则运算的法则:
整数 小数 分数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 从低位算起;③加法 中满几十就向前一位 进几;减法中不够减 时,就从前一位借, 借几当几十。
①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 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字去 乘第一个因数;②用第二 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字去 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 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③ 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1- 6
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1 ,其中的一个 加数是6,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2.1 - 1.5
7 2 9 9
已知两个数的和是 2.1 ,其中的一个 加数是1.5,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
7 已知两个数的和是 ,其中的一个 9 2 加数是 ,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9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加 减 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小 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数点对齐);②从低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位算起;③按整数加 ②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先通分再计算;③结果 能约分的要约分。
①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 ①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 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 求出积;②看因数中共 的积做分母。②有整数的 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 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 数。③有带分数的,通常 数点。数位不够0补足。 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④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乘 法
四则运算的法则:
整数
①从被除数的高位 除起,除数是几位 数,就先看被除数 的前几位,如果不 够除,就要多看一 位。②除到哪一位 就要把商写到哪一 位的上面。③余数 必须比除数小。
小数
①如果除数是小数,先 把它变成整数。除数的 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 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 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 不够的补“0”),然后 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进行计算。②商的小数 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 对齐。
我们学过哪些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四种运算叫做四则运算。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
56 1.5 0.6
5 2 9 9
把5和6合并成一个数是多少。
把1.5和0.6合并成一个数是多少。
5 2 把 和 合并成一个数是多少。 9 9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