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导论(中药)

合集下载

药学导论药学导论

药学导论药学导论
药学导论药学导论
❖ 二、药学的概念 ❖ 药学是以现代化学、医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究、
开发和生产用于治病、防病药物的一门科学。 ❖ 如何理解药学? ❖ 1. 研 究 药 学 要 以 化 学 为 基 础 ❖化学物质间的动态平衡 ❖ 2. 研 究 药 物 应 以 临 床 医 学 为 指 导 ❖ 药物的发现一定是在疾病的发现之后

❖ 在世界上是阿拉伯人在公元8世纪率先开设了世界 上第一家私人药店,从此开创了医药的分家。
药学导论药学导论
❖ 欧洲人认为世界上第一部官方药典是 1498年在佛罗 伦萨出版的新调剂大全。
❖ 第一部由官方组织编纂的药典是公元7世纪由唐朝 政府编的 《新修本草》,于公元654年颁布 ,又称 《唐本草》,共收载中药852种。
药学导论
药学导论药学导论
第一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学的概念
❖ 一、药的含义 ❖ 1. 治病草也:凡可治病者,皆谓之药。 ❖ 古以草、木、虫、石、谷为五药 ❖ 2. 疗也 : 不可救药。 ❖ 3. 术士服饵之品, 亦曰药。 ❖ 4. 芍药花名。 ❖ 5. 火药。 ❖ 药—所有用于治疗、预防疾病的物质。随着剂量与
机体状态不同,同一物质发挥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药学导论药学导论
❖ 埃及的公元前1500年的 <<Papyrus Ebers艾柏斯纸 抄本 >>,收集了800个处方、700种药物。
❖ 古希腊时代的名医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前377年) 重视饮食和药物在治疗中的意义,应用大麦粥、海 葱、白藜芦等作为治疗药物
❖ 希波克拉底学派认为:四种液体失调(血液、粘液、 黑胆汁和黄胆汁)乃是疾病产生的原因。
❖ 瑞士医生巴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 1493-1541)。 他反对使用草药,敦促炼丹术士们停止炼制毫无作 用的长生不老药,而应该把他们的技术和知识应用 到从矿物提炼化学药品,以满足病人的需要。

药学导论全部习题详解

药学导论全部习题详解

第一章1.名词解释:Drug/Medicine(药品):药品系指用于治疗、预防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解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的物质Pharmacy/ Pharmaceutical Science (药学) 研究药物的一门学科,揭示药物与人或者药物与药物,或者药物与病原生物体相互作用的科学。

药学也是研究药物的(来源、曾分、性状)(作用机制、用途)(分析鉴定,加工生产,经营使用、以及管理)Pharmacist (药师)受过高等药学教育,活在医疗防御机构、药事机构或制药企业中从事药物制备、调剂。

检定和生产,并经卫生部审核通过的高级药学人才Licensed Pharmacist (执业药师)通过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药物工作者Clinical Pharmacist (临床药师)是以系统临床药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熟悉药物性能与应用,了解疾病治疗要求和特点,参与药物治疗方案制定、实施与评价的临床专业技术人员。

Drug therapy/Pharmacotherapy (药物治疗)应用药物对疾病进行治疗R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drug(合理用药)以安全有效经济适当为原则对药品的使用2.问答题:药品有哪些特殊性?既有效又有毒、具有特殊的用途、特殊时效性、特殊消费方式、特殊质量要求的学科。

(专属性、两重性、质量重要性、限时性)药学学科的任务?研制新药、生产供应药品、保证合理用药、科学监管药品、培养药师、药学科学家、企业家药学包含哪些二级学科?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物制药药学工作的意义?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自然科学地位(p18) 合理用药的内涵(指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第二章药化复习思考题1. 名词解释:先导化合物:又称原型物是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手段得到某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2. 简述药物的分类化学合成药、天然药、生物技术药3. 药物化学的任务是什么?①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定性、定量关系籍以讨论其合成、结构改造及其稳定性,以及毒理作用、生物转化关系、生物效应,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药学导论课件

药学导论课件

药学导论课件药学导论课件药学导论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药学基础知识。

本文将从药学导论的意义、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门课程。

一、药学导论的意义药学导论是药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全面了解药学学科的机会。

通过学习药学导论,学生可以了解药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医药领域的重要性。

此外,药学导论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药学导论的内容1. 药学的定义和范畴:药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剂、药理学、药物代谢、药物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学科。

药学的范畴涵盖了药物的研发、制备、质量控制、药物治疗等方面。

2. 药物的分类和命名:药物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药理学作用、化学结构、药物来源等。

同时,药物还有不同的命名方式,包括通用名、商品名和化学名等。

3. 药物的药理学:药物的药理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药物的药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4. 药物的制剂学:制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学科。

药物的制剂形式有很多种,如片剂、胶囊、注射剂等,制剂学的学习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制剂形式的特点和应用。

5. 药物的质量控制: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

学习药物的质量控制可以让我们了解药物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质量评价等内容。

三、药学导论的学习方法1. 多角度学习:药学导论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广。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如通过阅读教材、参考相关文献、听取课程讲解等方式,综合了解药学导论的各个方面。

2. 实践结合:药学导论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还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实习和参观等方式,亲身体验和了解药学导论所讲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医学]药学导论(中药)

[医学]药学导论(中药)
•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 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 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 材的特殊处理。
• “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
太过则性味反失。”—明.陈嘉谟《本草蒙筌.总论》
一、 炮制的目的
•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 全。
•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 •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
• 将不宜浸泡的药材,用少量清水浇洒喷淋,使其清 洁和软化。
• 3.泡
• 将质地坚硬的药材,在保证其药效的原则下,放入 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 (二)水制
• 4.润 又称闷或伏 • 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用淋
润、洗洞、泡润、晾润,浸润、盖润、伏润、露润、 包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它液体辅 料徐徐入内,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 材软化,便于切制饮片。 • 5.漂 • 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换 水,以去掉腥味、盐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 • 6.水飞 • 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 法。
药学导论(中药)
《中药学》简介

中药学(The Chinese Materia Medica)
是阐述、研究中药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的
一门学科。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
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
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
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
药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第一节 中药学的性质与任务

2、炙
• 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 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
• 3.煅
• 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 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

中药学专业专业导论

中药学专业专业导论

中药学专业专业导论中药学专业专业导论导读:中药学作为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科,旨在探索中药的起源、发展、制备和应用。

它研究中药药材的性状、成分、药理作用以及药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旨在为中药的临床应用和开发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逐步介绍中药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与研究领域,并探讨中药学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的价值和前景。

1. 中药学的起源与发展中药学起源于中国古代医药实践,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自古以来,中药学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

中药学的演变过程中,融合了哲学、自然科学和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特点与研究方法。

2. 中药药材的性状与鉴定中药药材是中药学研究的基础,了解中药药材的性状与鉴定方法对于中药学专业而言至关重要。

中药药材的性状包括形态特征、色泽、气味、质地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性状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药材的品质与质量。

3. 中药药材的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中药药材所含有的活性成分是其药理作用的基础。

中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与了解不同中药药材中活性成分的种类、含量以及药理作用等相关知识。

通过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中的药理机制,并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4. 中药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检验中药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检验是中药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中药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与检验,可以保证中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常用的评价与检验方法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理化指标的检测与分析以及生物学活性的评价等。

5. 中药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和前景中药学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前景。

中药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亦可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和思路,尤其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中药学也与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质量控制等领域有密切的联系,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总结回顾:本文从中药学的起源与发展、中药药材的性状与鉴定、中药药材的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中药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检验以及中药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和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合介绍。

药学导论(中药)PPT课件

药学导论(中药)PPT课件

03
中药的采集与加工
中药的采集
季节选择
不同的中药材有其最佳的采摘季 节,如春季的草药最为新鲜,秋
季的草药最为饱满。
时间选择
清晨或傍晚时分采摘,此时的药材 质量最佳,因为此时的药材经过一 夜的沉淀,药效最为集中。
部位选择
不同的中药材,其药效最佳的部分 也不同,如根、茎、叶、花、果等, 需根据药材的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配伍禁忌
中药在配伍使用时需谨慎,某些中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可 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例如,藜芦与人参、丹参与 白芍等不能同时使用。因此,在使用中药时,需要遵循医生 的指导,避免自行搭配使用。
05
中药的应用与配伍
中药的应用原则
01
02
03
整体观念
中药应用需考虑患者整体 情况,包括体质、年龄、 性别等,以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古代医家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 法,中药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逐渐发展成熟。
中药的发展历程
中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 的经验积累,到理论体系的形成,再 到现代的科研创新,中药学不断取得 新的突破和发展。
唐宋时期,中药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 展,药物品种增多,临床应用更加广 泛。
药学导论(中药)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中药的起源与发展 • 中药的种类与分类 • 中药的采集与加工 • 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功效 • 中药的应用与配伍 • 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与未来发展
01
中药的起源与发展
中药的起源
中药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 到公元前数千年的神农氏时代。
中药最早的记载文献是《神农本草 经》,其中收录了365种药物,并对 其药性、功效、主治病证等进行了详 细的描述。

药学导论试题

药学导论试题

药学导论试题班级:2012级信管学号:1224620028 姓名:朱春夏1.论述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药产业在我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化学制药:化学制药是我国医药市场的主体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市场逐步扩大,扩张速度十分明显。

从供需方面看来,供给有所扩大,需求增长;从行业价格来看,基层价格趋低成本增加,同时我国的化学制药一直处于多仿制的状态,在国际药品行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从进出口来看,我国的化学药外贸易进出口规模均有增长;从分布区域来看,布局集中,制剂药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大。

随着大批原研专利药物的到期,仿制药市场更加活跃,我国;同时,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整合步伐加快,药品降价与成本上升风险依然严重,管控多样化,重复投资严重。

中药:中药是我国的特色之一,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将传统中药发展提高到现代化中药,具体地说就是将中药从依靠传统中药的经验和临床过渡到依靠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手段,遵守严格的规范标准,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务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符合并达到国际主流市场标准,可在国际上广泛流通。

目前中药产业增长态势平稳;行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行业集中度提高,大型企业已显雏形,技术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国家重视中药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产业发展将越加规范化,企业更注重品牌的发展,各方资金加快向中药行业倾斜。

生物制药: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起步较晚,整体研发水平提高很快,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目前我国除了生产全球畅销的生物药物外,还陆续上市了若干腺病毒和单抗生物制剂。

生物技术药物已成为我国药品市场中重要的品种。

生物药物的发展趋势: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扩大开发,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大力发展生物药物,从天然存在的生理活性物质中寻找新的生物药物,利用化学合成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创制新的生物药物,利用中西医结合技术创制新的生物药。

中药学导论教学计划

中药学导论教学计划

中药学导论教学计划导论课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介绍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中药学基础。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学主题中药学导论课的主题应围绕中药学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展开。

通过讲解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中药概念、中药药材及其性状特征以及中药药效机制等内容,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药学的基本知识,以便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二、活动安排1. 大课堂讲授:通过理论讲解,向学生介绍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制剂制备等内容。

讲授过程中可以加入案例分析、互动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参与中药学实验,如中药提取物制备、中药性状鉴别等实验活动。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3. 论文研读:要求学生阅读与中药学相关的学术论文,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帮助学生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和技巧,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中药市场、药用植物园等实地考察,了解中药材的采集、加工和市场流通等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中药学的实践应用。

5. 学术报告:要求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并撰写论文,然后进行学术报告。

通过报告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材使用1. 教材选择:根据中药学导论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择权威、系统、全面的教材。

如《中药学导论》、《中药学》等,这些教材涵盖了中药学的各个方面内容,适合作为教学主要参考资料。

2. 辅助教材:结合教材内容,使用适当的辅助教材。

如中药学领域的专业杂志、学术论文等,通过让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对中药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中药学的内容。

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学导论课是中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药学导论

药学导论

第一章绪论1.中国古代药物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

南北时期的陶弘景编写了《本草经集注》。

唐代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以政府名义编写的药书,是我国也是世界药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宋代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成熟的标志。

2.生物技术药物的特点:①产品纯度高、性质均一。

②生产低耗能、无污染、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

③在体内特异性高、生物活性强。

3.药学:是研究药物的一门科学,是揭示药物与人体或者药物与各种病原生物体相互作用于规律的科学。

4.药学的基本范畴:生命、健康、疾病、衰老与死亡和药品。

5.常用的生命质量测定指标包括:①疾病症状、治疗副作用、压抑表现等生理指标。

②活动水平、认知状态、角色状态、性功能等身体功能指标。

③情绪良好、情绪压抑等心理指标。

④社会关系、工作角色、业余休闲、经济状况等社会指标。

⑤生活意义、宗教问题等精神指标。

6.疾病发生的外界因素包括:①生物因素。

②物理因素。

③化学因素。

7.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

8.生物技术的分类:①基因工程又称遗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酶工程。

④转基因动物制药。

9.基因药物的含义:①研究疾病病因,寻找具有基因活性的药物。

②基因本身作为药物来进行基因治疗。

10.新兴的给药系统包括:①提高传统剂型生物利用度的新剂型。

如分散片、速溶片和颊粘膜片。

②经皮给药系统和黏膜给药系统。

③缓释与控释给药系统。

④定位释放的靶向给药系统。

⑤蛋白质与多肽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给药系统。

第二章生药学1.生药:是指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2.生药的拉丁名组成:①第一部分药用部位的名称,用拉丁文第一格表示。

②第二部分由多种形式,即用拉丁文第二格表示的原植物动物的署名;原植物动物的种名;原植物动物和其他附加词。

药学导论复习题

药学导论复习题

《药学导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药学:药学是以现代化学、医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究、开发和生产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药物的一门科学。

它主要包括六个主干学科: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和生化药学。

2.中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中医临床经验,应用与医疗保健的药物。

中药不同于一般天然药物,除少量品种为加工品外,大都是来源于自然界植物、动物、矿物的非人工合成品。

2.生药:指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的新鲜品或经过简单加工,直接用于医疗保健或作为医药用原料的天然药物。

3.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味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科学。

4.生药学:生药学是应用植物学、动物学、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及本草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和现代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生产加工、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品质评价及资源利用等问题的科学。

5.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物活性成分和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知识等。

此外还涉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内容。

6.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关于药物的发现、发展和确认,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作用方式的一门学科。

是建立在化学学科基础上,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和药学等各个学科的内容。

7.药理学:药理学就是阐明药物有何作用、作用如何产生及其在体内的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研究在药物影响下机体功能如何发生变化,即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二是研究药物本身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即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8.药物对疾病拥有预防治疗诊断作用或用于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8.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动学)是对药物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药学导论中 药 学

药学导论中 药 学
• 慎用药:活血化瘀药、行气、攻下,温 中的部分药
• 三、饮食禁忌
• 一、含义: • 用药量:指每一味味药的成人一日量
• 相对剂量: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 量
• 二、确定剂量的依据(与男女性别有关) • 1、病情:(病势轻重,病程长短) • 新病:急性病——用量宜大 • 久病:慢性病——用量宜小 • 2、年龄、体质 • 青壮年——用量宜大 • 老小弱——用量宜小
• 5、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 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 6、相恶:(相互抗击,降低功效,临 床注意)——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 另一种药物的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 7、相反:(中药配伍禁忌)——两药 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 一、十八反、十九畏 • 二、妊用药禁忌
• 禁用药:剧毒,药性峻猛,堕胎较强的 药物
• 四、入药方法(特殊方法)
• 先煎:介壳类、矿石类及含泥砂多的药等。
• 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以其挥发油取效的, 只煎5分钟左右即可。
刺激以及易于粘锅的药
单煎:贵重药,如人参等
磨汁:质地坚硬药[例如羚羊角、犀 角等]
溶化:胶质药、粘性大而易溶的药, 如阿胶。
药学导论中 药 学
• 什么是“中药学”?
– 中药是指以中医学理论阐述其药性并指导临床 应用的传统药物。中药大多数来源于自然界, 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其中又以植物为主。 故历代将记载的药物的专著,多称为“本草”。 近百余年来西方医药传入,为了加以区别,才 将我国传统药物成为“中药”,“本草”也相应地 被称为“中药学”。
二、作用 升浮药——主上行向外 因势导
利 沉降药——主下行向内 有助祛

•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药学导论重点——个人整理终极版

药学导论重点——个人整理终极版

第二章生药学1.我国近期生药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请你对其可行性谈谈看法P 34我国近期生药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努力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①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应用基础研究,阐明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即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探讨中药理论的现代化科学基础。

②研究开发现代中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③通过和实施GMP和GAP。

④制订中药研制的标准、规范,力争成为传统药物及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的国际标准。

发展趋势:①生药鉴定正向着超微层次和分子水平深入②更加科学地揭示影响生药品质的各种因素③生药有效成分的人工制造成为可能④药材道地性的本质正在被揭示⑤生药新资源的开发有了良好的基础⑥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正在深入结果与结论:21 世纪我国生药学的研究模式将发生新的变革,研究战略重心将出现重大转移,道地药材、绿色药材及其生产规范化和质量标准化、中草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中药基本理论及其现代化等将成为21 世纪初我国生药学研究的热点或前沿领域。

同时包括生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将为重铸21 世纪生药学辉煌提供强劲的动力。

2.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P 41生药的生产包括采收、加工、贮藏和炮制等多个环节,只有合理的生产才能有效保证生药质量,保护和扩大生药资源。

一、生药的采收:关键在于确定适宜采收期二、生药的处理:包括产地加工、干燥和贮藏三、生药的炮制: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对有些药材需要经过特殊的加工炮制影响生药品质的自然因素有:1生药的品种2植物的生长发育3植物的遗传与变异4植物的环境因素等1品种的确认鉴定应为质量控制系统的首要环节2药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活性成分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因而对生药的质量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3植物会产生种内次生代谢产物的多型性,又称化学变种或化学型。

研究药用植物种内化学成分的变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光照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环境温度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降水量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土壤条件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等。

中药学导论课件详解

中药学导论课件详解

中药的药理作用及药理研究方法
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通过电子显微镜等 先进技术观察药物的作用机制。
传统药理研究
传统药理研究通过中药治疗人体 各种疾病的历史和经验来研究药 理作用。
动物试验
药理研究也可以通过动物实验来 进行,通常使用的试验动物是小 鼠和大鼠。
中药的组成及活性成分
1
中药中的化学成分
中药中含有很多化学成分,如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等。
中药的质量标准
中药的质量标准由国家或行 业制定,目的是保障中药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药鉴别和析定
1
形态学检验
通过形态学鉴别中药的外形、大小、质
显微镜检验
2
量等指标,区分不同的中药。
显微镜检验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的组
织结构和细胞形态进行区分。
3
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通过检验中药的化学成分的含 量和种类进行鉴定。
中药成方
中药成方指的是将多种中药 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并加 工制剂成一种中药药物。
中药制剂的加工和制备
1
中药配伍
2
制备中药制剂时需要确定中药的配伍比
例和方法。
3
中药提取
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制备中药制剂,如 浸提、蒸馏、煮沸等。
中药制剂的种类和用途
中药制剂按照用途和剂型可以划分为多 种类型,如口服、外用、注射等。
2
中药的毒性
中药中可能含有毒性成分,如半夏、雄黄等。
3
中药的毒副作用防范
对于中药的毒副作用需要进行预防和防范,如使用前进行评估,控制剂量等。
中药的合理使用和保护
中草药的种植和收获
中草药的种植和收获需要采用生 态环保的方式,保护自然资源和 草药的原有生态系统。

中药导论

中药导论

我国中医药学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5000多年,历代使用过的和正在使用着的中药品种不计其数。

这些中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的长期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追求和经验积累而发现并认识到的。

中药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本草”。

“本草”一词,沿用已有两千多年之久。

究其含义:一、指中国传统医药学中的药物。

二、指中国传统药物学及药物学专著,如《本草纲目》。

《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涉及药物的书籍,仅植物药就有杞(枸杞)、艾(艾叶)、桑椹等50多种。

《山海经》是专门记载先秦各地名山大川及其物产的专著,是先秦文献中,收载药物最多的著作,共载药126种,且收录了更多的动物药,对后代药物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黄帝内经》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部医学总集。

它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是中医的病理学、针灸学、诊断学的基础,共载方剂12首。

汉代帛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古老且首尾完整的医方专书,共收载药物247种。

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治百病方》,比较真实的反映了东汉早期的医药学水平。

在所收载的30多个方剂中,共收集了近百味药物。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约于东汉初年成书。

该书集东汉之前本草学之大成,全面、系统、可靠的记载了数百年的临床用药经验,共收载药物365种,对我国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撰著《神农本草经集注》,共7卷,载药730种,为本草学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659年唐朝政府主持修订颁布了《新修本草》。

全书共54卷.载药850种,为我国和世界第一部由国家编撰颁布的药典。

另外陈藏器著《本草拾遗》,书中收载了前人所不记载的药品,为丰富我国药物学有一定贡献。

孟诜著有《食疗本草》,是我国第一部专收食品药性的专书。

李珣著《海药本草》,主要记述一些香药和海外进口药品,对于我国吸收外国药物学知识颇有贡献。

在我国古代医籍中,有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医书,是东汉时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该书的主要内容是论热病,共113方,用药80多种。

之00总论中药学导论 基础中医学

之00总论中药学导论 基础中医学

导言_什么是中药学?_.概念: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和西药_.(化学药为主)相对而言的,绝大多数出产于中国,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_.中药学: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来源、采集加工炮制、性能、功效、适应证及其使用方法的学科。

_.本草:中药学的旧称,首见于《汉书》,因研究对象多为草本植物而名。

_.分支学科:其自身的发展,其他学科_.(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的渗透,使得中药学的研究领域更加扩大,分支学科日趋成熟。

_.临床中药学:中药学实为临床中药学,重点介绍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对中药的来源、鉴别、采收、炮制、制剂、化学、药理等,不涉及或作仅作了解。

_.有以下特征:_1.具有系统的中医药理论:_.(1)药物性能: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包括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_.(2)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滋阴、补阳、理气养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_.(3)药物配合:主次有别_.(君臣佐使),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施治于人,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_.具备以上三点基本内容的药物,则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即为中药。

_2.中药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_从中药命名看_从文学名著看_从节日风俗看_.牛膝:“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也。

”_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_.羊踯躅:有毒的麻醉止痛药,《本草经集注》释其名云:“羊误食其叶,踯躅而死。

”_.骨碎补:唐•陈藏器《本草拾遗》云:“骨碎补本名猴姜,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

或作骨碎布,讹矣。

”_猜一猜它们的功能寻骨风?伸筋草?益母草?决明子?合欢?防风?_.依方域产地命名巴豆-巴郡川谷,党参-山西上党,象贝-浙江象山,_.猜猜它们的产地?川芎、杭菊、广木香、_(2)中国文学与中医药_.例:《玉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_(3)节日风俗与中医药春节:爆竹(火硝、硫磺);端午节:挂菖蒲、陈艾,并饮雄黄酒等;附:什么是植物药?_.欧共体:植物药是指用单一或多种植物配伍,含有专一活性成分和(或)植物提取物,用于医疗目的的医疗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

升降浮沉
2.属性及作用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 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沉实际上包含着向内 和向下两种作用趋向。 •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 升浮: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 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 • 沉降: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 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 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
四、
• •


1.含义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 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 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 2.确定依据 • 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 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四、



3.临床意义 • (1)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 药的准确性。 • (2)运用归经理论,考虑到脏 腑经络间的关系,在临床用药时配 伍应用。

• 2、炙 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 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 • 3.煅 • 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 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 (三)火制
• • 4.煨 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 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 法 。 • 5.烘焙 • 将药材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的方法叫烘 焙。
一、




2.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 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 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 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
一、
• •


3.划分依据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 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 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 •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 属于寒性或凉性。 •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 属于温性或热性。
第二节
• (二)水制

炮制的方法

• • • •
4.润 又称闷或伏 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用 淋润、洗洞、泡润、晾润,浸润、盖润、伏润、露润、 包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它液体辅 料徐徐入内,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 材软化,便于切制饮片。 5.漂 将药物臵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 换水,以去掉腥味、盐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 6.水飞 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 方法。
• • • •
(菊花、旋覆花)
二、 •
• • • • • •
中药的采集
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四)果实和种子类 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 熟时采收。(枸杞、山楂) (五)根和根茎类 古人经验以阴历二、八月为佳。(天麻、 丹参) (六)树皮和根皮类 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 树皮。 (黄柏、杜仲)
彭康
PENG Kang
医学博士、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医药学院副院长兼中药方剂学教研室主任 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 中国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中成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药药理与临床杂志》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电话及传真:61648243,61650052(南校区) E-mail: pkang12@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起源于我们祖先的生活 和生产实践。其积累经历了漫长 的由零星、分散而集中、提高的 过程,并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 传播。
第二节
中药的产地、采集和贮存

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动、 植物和矿物,中药的产地、采收与 贮存是否适宜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 要因素 。
一、 产

• (一)道地药材 • • 是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某地所产 的某种药材,因其生长环境适宜,品种 优良,栽培(或养殖)及加工合理,历 史悠久,生产规模较大,其质量优于其 他产地的同种药材。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 (四)水火共制 • 1. 煮 • 是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 的方法 。 • 2.蒸 • 是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 (四)水火共制 • 3.掸 • 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 立即取出的方法。 • 4.淬 • 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 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五)其他制法
1.制霜 种子类药材压榨去油或矿物药材重结晶后 的制品 。 2.发酵 将药材与辅料拌和,臵一定的湿度和温度 下,利用霉菌使其发泡、生霉,并改变原药的 药性,以生产新药的方法 3.发芽 将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药材用水浸泡后, 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使其萌发幼芽 。
一、


• (二)道地药材的影响因素
• 1.自然地理状况:水土、气候、日 照、生物分布等。 • 2.药材品种。 • 3.栽培(或养殖)方法。 • 4.加工技术。
一、
• •
• • • • • • • • • • •


(三)主要道地药材品种
四川:黄连、川芎、附子、川贝母、续断、川牛膝、川楝子; 江苏:薄荷、苍术等; 广东:藿香、陈皮、砂仁、草豆蔻、高良姜等; 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防风等; 云南:茯苓、三七等; 河南: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菊花、禹白附、天南星等; 山东:阿胶、北沙参等。 甘肃:当归。 宁夏:枸杞。 山西:党参。 浙江:白术、浙贝母、杭菊花、杭白芷、台乌药、于白术等; 安徽:木瓜。
4.影响因素
(1)炮制 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 水炒则下行。 • (2)配伍 • 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配伍时, 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 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 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而在某些情况下,又 需要利用升降配合以斡旋气机,恢复脏腑功能。

• •
• •
第四节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 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 中药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 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 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一、 四

• •
1.含义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 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 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 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中药学的性质与任务
中药: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 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由 于其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 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 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 的一门学科
二、
• •
五味
1.含义 指药物的辛、甘、苦、酸、咸五 种味。涩附于酸,淡附于甘。 • 2.确定依据 • (1)药物的滋味。 • (2)是药物的作用。
二、
• •
五味
3.表示药物的作用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 行血等作用。 •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 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 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 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 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证。 • 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
二、中药的采集
《千金翼方》中指出:“夫药采 取,不知时节,不依阴干暴干,虽有 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 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
二、
• • •
中药的采集
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一)全草类 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 或刚开花时采收。(益母草、藿香等) (二)叶类 叶类药材采集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 的时候进行。(荷叶、枇杷叶) (三)花类 花的采收,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 (一)修治 • 1.纯净处理 • 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 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 • 2. 粉碎处理 • 采用捣、碾、镑、锉等方法,使药物粉碎, 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 • 3.切制处理 • 采用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 规格,便于进行其它炮制,也利于干燥、贮藏 和调剂时称量。
第五节 • 一、中药的配伍
• •
中药的应用
1.含义 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 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 2.配伍目的 • 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 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 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 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 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五、
• • • •


1.含义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2.影响因素 毒性反应的产生与药物贮存、加工 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 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 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
第五节
• • •


3.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有毒观念,无毒用药” (1)有毒药物偏性强,根据以偏纠 偏,以毒攻毒的原则,有毒药物有其可 利用的一面。 • (2)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 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
第二节


五味
3.表示药物的作用
苦:能泄、能燥。泄指通泄、降泄 、清 泄 。 • “苦能坚”,苦能坚阴,“泻火存阴”。 “存阴”是间接作用,“泻火”才是直接作用。 •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瘢瘕等病证。 •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多用 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一、




4.作用特点
性属寒凉的药物:具有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等作用。 • 性属温热的药物:具有温里散寒、 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