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学案-17《跳水》(2课时) 人教部编版 (1)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有关智慧和勇敢的故事,通过描述一个小孩在船上遇到危险时,他的父亲果断采取措施,最终使孩子安全脱险的过程。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智慧地去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同时,他们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父母还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爱和勇敢;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果断”、“毫不犹豫”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培养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勇敢、智慧地解决问题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爱和勇敢;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变化,体会父亲的爱和勇敢,以及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勇敢、智慧地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的爱和勇敢。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与课文产生共鸣,培养他们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准备课文朗读的录音,以便在课堂上让学生跟读、模仿。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插图、生字词、重点句子等,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作业纸:准备用于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的纸张。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课《跳水》教案(共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课《跳水》教案(共2课时)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3课。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敢、机智和团结的故事。
故事中,一个小孩在船上玩耍时,不慎掉入大海,他的父亲和朋友们立刻展开了一场惊险的救援行动。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学到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要保持冷静、勇敢和团结。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他们善于观察、思考,并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但在词汇积累、语法运用和写作方面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和短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和团结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学习与运用。
2.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写作技巧的指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写作指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生词卡片。
4.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发生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注意生词和短语的发音。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语音、语调。
教师随时纠正错误,并讲解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检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勇敢、机智和团结的重要性。
五年级下册语文 教学设计-《17跳水》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7跳水》人教统编版一、教学背景《17跳水》是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一篇文章,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跳水运动的特点、历史及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理解:掌握跳水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了解跳水运动的特点及技巧。
2.能力与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跳水运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学生勇敢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品质。
三、教学内容1.跳水运动的起源与发展2.跳水运动的特点与技巧3.《17跳水》一文的背景介绍及分析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跳水运动的特点及技巧,理解《17跳水》的主题和寓意。
2.难点: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
五、教学方法1.讲授与导入:通过教师讲解、课文导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
2.合作探究:学生互相讨论、合作,共同探究跳水运动的技巧和意义。
3.文本分析:分析《17跳水》一文的结构、主题和语言特点。
4.情境演绎: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跳水运动员的动作引发学生兴趣。
2.向学生介绍课文《17跳水》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3.学生跟读课文,学习生词和理解词义。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跳水运动的魅力。
展示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跳水动作,相互欣赏。
5.课文分析: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借跳水比喻人生的寓意。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文学赏析: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并对比喻、修辞进行深入解读。
3.学生表演:学生分角色演绎《17跳水》内容,展示对课文的理解。
4.阅读策略: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阅读策略理解课文中的难点。
七、教学反馈与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表演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和运用。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部编版《跳水》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部编版《跳水》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中跳水运动员的奋斗精神和毅力。
2.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简单表达个人看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
2.能够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课文《跳水》的ppt或手册。
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3.练习册。
4.水杯、纸巾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前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2. 新课呈现1.让学生朗读本课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
2.解释课文中生词和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段解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感受跳水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引导学生对自己设立目标并努力实现的重要性。
4. 课堂练习1.完成练习册上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跳水运动员的看法和感受。
5. 课堂检测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简答题或填空题,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6.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并通过不懈努力去实现这些目标。
五、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写一篇感想。
六、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检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朥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17《跳水》第2课时 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17《跳水》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船边玩耍时,不慎掉入大海,被海里的猴子逗引,最后在船员的帮助下成功获救的故事。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故事性的课文兴趣较高。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2.难点:部分生僻词汇的理解,复杂句子的翻译。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氛围。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重点词汇和句型。
2.教学卡片:准备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的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3.教学视频: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节课的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角色扮演。
要求学生使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4.巩固(10分钟)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利用教学卡片,进行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的教学。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第二课时)教案
《跳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2、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明白遇事应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明白遇事应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按什么方法学习《跳水》的前三自然段?(板书:注重事物的联系)2、一学生复述课文第1~3自然段的内容,体会故事的“趣”。
[演示GAI课件1]动画:一艘轮船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航行。
船上的水手、船长的儿子正在逗猴子取乐。
突然,猴子抢了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做怪相,逗得水手大笑,孩子气得脸通红。
3、学生摆放卡片,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水手、猴子、孩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二、学生质疑导语:故事又是怎样发展?如何结束?事物间的联系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请继续看画面。
[演示GAL课件2]动画:猴子将帽子放到最高横木的一头后,爬到桅杆的顶端,孩子摇摇晃晃走上横木取帽子。
水手全都吓呆了。
1、学生摆放卡片,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形成如下板书:2、看了、听了故事的后部分,你们感到什么问题最不好解决,告诉老师。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设计教案。
)3、学生质疑:孩子为什么非要拿到那顶不值钱的帽子?为什么孩子在横木上难以转身?船长会不会向孩子开枪?“40秒钟”,时间很短,为什么大家觉得它太长了?(老师板书:拿帽开枪转身40秒钟)三、精读,理解导语,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你们很会读书,爱动脑筋。
那么,这些问题由谁来解决?1、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故事的“险”。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孩子们在船上的冒险故事。
故事情节紧凑,富有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学习到一些关于勇敢、智慧和责任的重要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富有情节的故事比较感兴趣,同时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讨论来理解和分析故事中的内容。
在阅读《跳水》这篇课文时,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涉及到勇敢、智慧和责任等价值观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情节发展。
2.能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理解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思维过程。
3.能够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课文中关于勇敢、智慧和责任等价值观的含义。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相关的写作和表达。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情节发展。
2.难点:能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理解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思维过程,以及课文中关于勇敢、智慧和责任等价值观的含义。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跳水》2.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的图像、视频等资料。
3.教学卡片:用于学生朗读和操练。
4.作业本:用于学生完成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有关的图像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跳水》这篇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逐段朗读课文,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跳水》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跳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跳水》这篇课文的内容,掌握关键词汇、短语;2.能够理解文中的主旨,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正确表达。
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回忆的方式理解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课文分析,理解文章中的文化内涵;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激发他们锻炼身体的热情;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理解语文知识对于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跳水》这篇课文的主旨,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2.学会用自己的话语言表达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
难点1.较长篇幅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否将细节信息串连成完整的语境;2.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如何将文中意象和情感表达妥善处理。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导入】•讲述《跳水》这个题目,引发学生对于跳水这项运动的兴趣,做一个简短的导入。
2. 【预习】•让学生自主预习这篇课文,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3. 【阅读与理解】•课堂共同朗读课文,学生跟读,重点停留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解读课文的情感表达上。
4.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及时纠正错误理解。
5.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并对整篇文章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对于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拓展,可以做一些小组表演、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加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情感投入。
四、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是以五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认知程度为基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文分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以上即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17 跳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17 跳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一篇五年级下学期的课文,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
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敢、智慧和责任的故事。
故事情节紧凑,富有戏剧性,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本文通过描述一个孩子面对困境时,如何勇敢地克服困难,展现了孩子的聪明才智和责任感。
课文语言简洁明了,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教育和启发。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他们对于勇敢、智慧和责任等价值观有一定的认识,但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把握、人物性格的分析等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能够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人物的勇敢、智慧和责任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勇敢、智慧和责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能够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人物的勇敢、智慧和责任感。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体验。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用于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课文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辅助教学。
3.相关教学资源:包括故事背景、相关文章等,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勇敢、智慧和责任的重要性。
例如: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勇敢面对困难的情况,他们是如何处理的?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随音频朗读课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部编版《跳水》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部编版《跳水》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是部编版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孩子智慧和勇气的故事。
故事中,小男孩萨沙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凶猛的狼,他机智地利用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化解了危机。
本文语言简洁生动,情节紧凑,富有悬念,适合学生阅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勇敢、机智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故事情节感兴趣,善于发挥想象力和联想。
但在理解文中某些比喻、象征手法以及成语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理解和感悟课文中的语言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本课的成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来感悟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在面对困难和危机时,要勇敢、机智地应对,培养勇敢、机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本课的成语造句。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象征手法以及成语的含义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体验。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2.生字词卡片:准备本课的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课文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方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图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让学生简单预测课文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跳水》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7 跳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跳水》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课文中一个孩子在海边玩耍时,不慎掉入海中,他的父亲及时跳入水中救了他的故事。
这篇课文旨在教育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本文语言简洁,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安全知识,但对于如何将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父爱如山的情感的理解也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理解父爱如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学会珍惜生命,培养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父爱如山的情感,将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让学生深入理解父爱如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谁能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什么事?”让学生回答,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复述课文情节。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如孩子、父亲等,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课文中的父亲为什么要跳入水中救孩子?他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孩子?”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父爱如山的情感。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17跳水▶教学目标1.会认“肆、桅、撕”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肆”等14个字,正确读写“环游、航行、放肆”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再讲讲这个故事。
3.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想想船长的办法好在哪儿。
▶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理清顺序,再讲讲这个故事。
2.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想想船长的办法好在哪儿。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本课生字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
提醒学生“吓唬”的“唬”在这个词中读轻声hu。
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易错的字“艘”和“肆”,其他的生字学生可以自学。
2.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水手们的相关语句,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
指导学生思考,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3.语言运用指导学生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述这个故事,促进学生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效迁移。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肆、桅、撕”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肆”等14个字,正确读写“环游、航行、放肆”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
▶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1.谈话导入。
每一届奥运会的跳水项目都是大家最关注的,你们喜欢看跳水比赛吗?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各种赛事的跳水项目上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此感到无比自豪。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跳水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跳水)2.读了课文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师梳理归纳:谁跳水?为什么跳水?结果如何?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跳水》是谁写的?(列夫·托尔斯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质疑课文题目,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了解作者,为学习课文的内容做好铺垫。
板块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回答刚才的质疑。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课文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来写的)3.4.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讲述了在一艘大船上,水手们拿猴子取乐,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不知不觉走上横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跳水》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跳水》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孩子跟随父亲在船上学习航海的故事,展现了孩子勇敢、聪明、好奇的品质。
课文情节紧凑,语言生动,充满了冒险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课文中的父亲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课文的整体理解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聪明和对孩子的关爱。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交际。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课文重点句型的理解和运用。
3.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者视频。
2.生字词卡片。
3.课文PPT或者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者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对于生字词,可以让学生齐读或者个别读,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发音。
3.操练(10分钟)老师选取几个重点词汇和句型,让学生进行模仿和操练,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课文中的“孩子一边做,一边想”的句型,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这个句型进行口语交际。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会怎么面对课文中的情况,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6.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一、二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一、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跳水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掌握跳水的入水技巧。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跳水的基本动作和要领。
2.入水技巧的训练。
三、教学准备
1.课程教材:人教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一、二课时。
2.实践教具:跳水训练道具、水上摄影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通过观看视频介绍跳水的基本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讲解跳水的基本动作,包括起跳、空中动作等。
3.示范:老师示范跳水动作,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4.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跳水动作训练,相互观摩,相互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
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跳水动作的记忆。
2.讲解:介绍跳水的入水技巧,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等。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跳水训练,重点练习入水技巧。
4.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反思
本教案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跳水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未来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跳水的基本技巧和入门知识。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跳水》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聪明孩子如何用智慧解决问题的故事。
故事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既能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性格的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同时,对于文中一些深层次的寓意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性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智慧,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用智慧解决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性格。
2.难点:对于文中一些深层次的寓意的理解和思考。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人物性格。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不准确的学生给予指导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面对课文中的困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智慧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的人物是如何用智慧解决问题的,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用智慧解决问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 跳水 人教(部编版)
17 跳水[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3.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明白遇事应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1.(师板书课题——跳水)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谁跳水?为什么跳?谁让他跳?结果怎样?)2.简介作者——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
提出要求:(1)画出本课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认读下列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3.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读后师生评议。
4.这篇课文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教师相机板书)三、品读第1—4自然段,体会猴子的放肆,孩子的生气。
1.教师指着板书,问:孩子为什么要追猴子?就为了那顶帽子?那顶帽子就那么值钱吗?请默读课文1—4自然段,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要求:(1)学生边读书边做批注。
(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个人收获。
(3)班级汇报。
2.重点品读以下句子。
(课件出示)(1)“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
)(2)“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
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跳水》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跳水》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一篇记叙文,选自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文章讲述了海边的孩子在玩耍时,猴子逗孩子,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而险些丧命,最后在父亲的帮助下成功脱险的故事。
文章通过这个事件,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思考,灵活应对突发情况,不能一味地蛮干。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父亲的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大意。
但他们在分析人物心理、体会作者情感方面还需加强。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的海洋生物、航海知识等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分析人物心理、体会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亲的爱,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灵活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心理,感受父亲的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分析人物心理,体会作者情感。
4.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以知传情,让学生在感受父亲爱的过程中,学会关爱他人。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视频资源。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等资料。
3.学生自主学习单。
4.小组讨论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音频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如:展示海边风光图片,播放海浪声,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处海边,引发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巡视课堂,关注学生阅读情况,解答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17跳水》教案(精选)
1.认识“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等14个字,会写“环游、航行”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试着讲讲这个故事。
3.找出描写水手们的语句,并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
4.说说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说说读了这个故事受到的启发。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跳水视频。
同学们,跳水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一种运动。
我们观看奥运会跳水运动员的英姿,为他们喝彩,是不是某些同学也梦想着能成为一名为国争光的跳水运动员?2.解题导入。
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如本文跳水的人是谁?为什么跳水?在哪里跳水?怎么跳水?接下来,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学习第17课《跳水》。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桅杆(wéi gān)、吓唬(xià hu)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艘、肆、帽、桅”,并在黑板上示范。
(“艘”是左右结构,部首是“舟”,右部“叟”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竖、横撇、捺。
“肆”是左右结构,部首是“镸”,“镸”的笔顺是横、竖、横、横、横、撇折、点。
“帽”是左右结构,右边是由“”和“目”组成的。
“桅”是左右结构,部首是“木”,右边是“危”。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事?(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时所提的问题,自行找到相关答案。
课文讲述了船长的儿子在一艘帆船上,爬上了桅杆的顶端,船长逼孩子跳水最终得救的故事。
)2.通读全文,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起因:水手拿猴子取乐。
经过:猴子抢孩子的帽子,并将帽子挂到桅杆顶端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结果: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孩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水手拿猴子取乐→(孩子被猴子引上桅杆顶端)→(船长逼孩子跳水,孩子得救)四、拓展交流。
五年级下册语文学案-17《跳水》(2课时) 人教部编版 (1)
17《跳水》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肆、桅”等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艘、航”等1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风平浪静、显然、放肆、龇牙咧嘴、桅杆、心惊胆战”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学习过程】板块一:自读课文,学习新词学习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学法指导:1.自由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2.勾画生字新词,读会写会。
自学检测与反馈1.我会读放肆桅杆吓唬龇牙咧嘴撕扯瞄准2.小组长听写词语板块二:自读感悟,朗读课文学习任务:自由练读课文,掌握感情基调。
学法指导:1.先自己练读,然后同桌选择一部分互读。
2.班内抽段落展示。
板块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学习任务: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件事情是怎样引起的?其发展、高潮和结局又是怎样的?学法指导:(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起因)(2)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发展)(3)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高潮)(4)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结局)自我反思一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可以是有关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总结,也可以是自己的感悟,请你认真、条理的总结在下面。
你认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中,哪些是你在检测训练过程中容易出错的?也请你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在下。
《跳水》第二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课文多次描写水手们的“笑”,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说说这几次“笑”与故事情节发展的联系。
2.结合课文内容和人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了解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的原因以及他的办法的好处。
【学习重点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和人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了解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的原因以及他的办法的好处。
【学习过程】板块一:自由读文,了解起因阅读第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1.第一自然段首先交代了什么?2.从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3.猴子为什么会放肆起来?4.这段写了什么内容?5.指导朗读:注意认真体会描写猴子神态、动作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跳水》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肆、桅”等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艘、航”等1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风平浪静、显然、放肆、龇牙咧嘴、桅杆、心惊胆战”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学习过程】
板块一:自读课文,学习新词
学习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学法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2.勾画生字新词,读会写会。
自学检测与反馈
1.我会读
放肆桅杆吓唬龇牙咧嘴撕扯瞄准
2.小组长听写词语
板块二:自读感悟,朗读课文
学习任务:自由练读课文,掌握感情基调。
学法指导:
1.先自己练读,然后同桌选择一部分互读。
2.班内抽段落展示。
板块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学习任务: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件事情是怎样引起的?其发展、高潮和结局又是怎样的?
学法指导:
(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起因)
(2)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发展)
(3)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高潮)
(4)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结局)
自我反思
一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可以是有关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总结,也可以是自己的感悟,请你认真、条理的总结在下面。
你认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中,哪些是你在检测训练过程中容易出错的?也请你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在下。
《跳水》第二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课文多次描写水手们的“笑”,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说说这几次“笑”与故事情节发展的联系。
2.结合课文内容和人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了解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的原因以及他的办法的好处。
【学习重点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和人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了解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的原因以及他的办法的好处。
【学习过程】
板块一:自由读文,了解起因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第一自然段首先交代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
3.猴子为什么会放肆起来?
4.这段写了什么内容?
5.指导朗读:注意认真体会描写猴子神态、动作的词语。
过渡语:这段话最后说“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看猴子能放肆到什么程度?
板块二:继续读文,了解经过
学习任务(一)了解故事的发展
1.自由读第2、3自然段,了解从哪儿能看到“猴子更加放肆起来”?
2.“哭笑不得”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
3.课文多次的笑,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
(1)学生交流找出的语句。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水手们笑得更欢了……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教师小结。
(水手们的哄笑,使孩子受到了羞辱,孩子追猴子,故事进入高潮。
)
4.这段写了什么内容?(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
5.指导朗读:注意认真体会描写孩子和猴子神态、动作的词语。
6.谈话过渡:随着“猴子更加放肆起来”,故事继续发展,给孩子带来了危险,故事进入了高潮。
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了解所发生的事情。
学习任务(二)感受故事的高潮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2.联系上文,互相交流:孩子为什么走上横木?
3.孩子此刻处境如何?(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从哪儿看出来的?
板块三:自读自悟,了解结局
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
3.船长救孩子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
自我反思
一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可以是有关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总结,也可以是自己的感悟,请你认真、条理的总结在下面。
你认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中,哪些是你在检测训练过程中容易出错的?也请你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