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出师表文言归纳.docx
完整word版,《出师表》文言知识
《出师表》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
挑选)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二、古今异义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卑鄙:古义为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指品质低劣、下流)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古义为时,时候,时刻;今义指一年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为痛心遗憾,惋惜遗憾:今义为十分憎恨)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激:古义为感动;今义为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激动感谢)5.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开张:古义为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6.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畅晓:古义为精通,熟练;今义常指语言表达通顺流畅)7.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所以:古义为“……的原因”;今义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常与:“因为”配套使用)8.猥自枉屈(猥:古义为辱没,有降低身份的意思;今丈常用为卑鄙下流)9.后值倾覆 (倾覆:古义为兵败;今义常用为倒下、颠覆)10.庶竭驽钝 (庶:古义为希望,期望;今义为众多)11.临表涕零(涕:古义为眼泪:今义常用为鼻涕)三、一词多义遗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读wei,动词,留给、给予)②深追先帝遗诏(读训,动词,遗留,指死去的人留下的)效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效:动词,凑效)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效:名词,效果)论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论:动词,判定、评定)②每与臣论此事(论:动词.谈论·、议论)任①受任于败军之际(任:动词,任用、委任)②则攸之、讳、允之任也(任:名词,责任、职责)道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道:名词,路、途)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道:名词,道理)分①今天下三分(分:动词,分开)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分:名词,职责)行①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行:动词,做)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行:名词,品德)能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能:动词,能够)②先帝称之日能(能:名词,才能)言①进尽忠言(言:名词,话、语言,此指意见、建议,下文“若无兴德之言”中的“言”与此同)②不知所言(言:动词,说)为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为:动词,是)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为:动词,做)四、词类活用1.不宜妄自菲薄(菲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出师表》原文及注释
《出师表》原文及注释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董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董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 先帝:指刘备。
2. 崩殂(cú):死。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3. 三分:天下分为魏、蜀、吴三国。
《出师表》全文与赏析
《出师表》全文与赏析《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操之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
这篇表文情真意切,言辞恳切,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忠诚与智慧,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完整word版)出师表原文及注释,翻译
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紧迫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自轻自贱,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非法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尔后推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往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友好,利害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因此兴盛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因此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何尝不惋惜怨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鄙俗,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推翻,受任于败军之际,受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交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因此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商酌损益,进效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谢。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重点字词参照说明:1、中道崩殂(死。
崩,古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2、益州疲弊(人力物力缺乏)3、不懈于内(懒散)...4、此紧迫存忘之秋也(在)(里是“ ”的意思).5、忠志之士(忠有志)6、追先帝之殊遇(追想)(待,厚遇).....7、开圣听(大圣明的听。
三国蜀汉-诸葛亮《出师表》原文、译文及注释
三国蜀汉-诸葛亮《出师表》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出师表》传世有二,为《前出师表》,另有《后出师表》。
因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出散关前,给刘禅又上一表,即为《后出师表》。
原文:出师表三国·蜀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完整版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一、生字词平明之昭(zhao)(zang)否(pi) 陟())cu 恢弘(hong 妄自菲(fei)薄(bo) zhi)罚臧崩殂(庶((rang)除猥wei)自枉(wang)屈 (bi理以遗(wei)陛下裨补阙(que)漏行(hang)阵攘责攸之、依、以彰()善道zou zhang)其慢均(shu)竭驽(nu)钝(dun) 性行淑(shu) 咨诹(损益涕()零ti(zhuo) 允等之咎(jiu)斟(zhen)酌二、词语解释);今天下三分,中道崩殂(中途去世。
崩殂:古代称指帝王之死。
( 1.先帝指刘备)创业未半,而)也。
然侍卫之臣(实在、果真),此益州(指蜀汉地区)疲弊(民力贫弱困乏诚()危急存亡之秋时,欲边疆)(不懈懈怠,放松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盖(副词,推断原因)追先帝之殊遇)(特殊待遇(发扬)报之于陛下(对皇帝的敬称,指刘禅。
)也。
诚宜开张(扩大圣听(圣明的听闻)用来光),以())志士之气,不宜妄自先帝遗德,光大)恢弘(扩大、发扬菲薄(轻视,看不起(称引、譬喻),引喻)失义(恰当,以(以致)塞忠谏之路也。
段意:向陛下论述当前的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1.异(提升)善恶,褒贬,(),不宜这里指评论人物的好坏罚(惩罚)臧否陟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交付、付)忠善者,宜(),及科(科条法律为(做)犯)。
若有作(偏义复词同,指不同奸(奸邪的事情私)((治理)。
不宜偏偏袒理昭刑(交给)有司,论判定)其(处罚)赏,以(显示、表明)陛下平明之(有私心),使内外异法(法令不同)也。
)(段意: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2.是思虑)虑)忠纯,((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志志向()以为宫愚遗陛下。
(( 以(因此)先帝简拔(“简”同“拣”,挑选:简拔:挑选提拔)以把谦词,我)阙”(“))之,然后施行,必得)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全、都咨(询问,征求意见裨补(阙弥补),有所广益同“缺”,缺点)漏((有启发和帮助)。
2020初中语文必备文言文《出师表》
2020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否(pǐ),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出师表原文全篇及注释
出师表原文全篇及注释
出师表原文:
昔,先帝拔膺东北之地,宽基河山之隘,临深履薄,攘除奸凶,扶优厚质,彊威振所向,兼并吞征,八百诸侯,瞻思俯察,竭智尽力,忠心报国,死节磨戈,尔侯受任东南之任,垂拱而治,靡有闵惧,颇采邃古,抑志宏运,深耕内良,外问西洋,功烈自显,萃之成裘,区以令彝,戡定功业,克维荣勋。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任,非中年之臣所宜当也。
镇守之重,非轻躁之辈所能守也。
宫中之事,事非细巧,非久居之人所能究也。
“
今日之事,难与旧时为比。
你有睿智和才干,李世民之勇略不必过于,周文王之英武更不应限于。
天之所降橘井之任,必兹之日矣。
怀切中原,伫听牧笛。
俯首贡盈,瞻为群后。
群后继贤,复辅三王。
岂惟帝王之尊贵哉!亦有将相之才干者,义不可谢。
若此东南重郡,皆先帝靖康时膺之地也。
陛下亦未有所宣淫,有诸侯伯之封,有直臣卿之职;域内之文武,存心报国,何愁不建奇功,超绝伦人乎!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臣之任,臣必须先闻取中原,以洗其耻,后顾无虞。
“臣所以敢担此重任,非曹孟德之才不足以任之,惟臣之不肖,方恐见罪耳。
当陛下之擢用,必先宽其私,行之四方,以示百姓,不失信义。
后宫之中莫非妇人,何可计议;但当以德为先,尊主以贵,庶政宜和,以奉太平。
”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禔之之类,皆可先试而后行也。
何况天下之事,总以莫大为重,而今夫君已亲临轩,睿问盈膺,而功业既茂,自非躬耕陇亩,何以防微杜渐,盐梅之寄,岂敢不托!
臣感激涕零,口辞在缄。
出师表原文及注释注释解词
出师表(原文及注释解词)一、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二、注释解词1.追述先帝之遗愿:遗愿:死者生前没有实现的愿望。
此处指刘备的愿望是兴复汉室。
2.表达北伐之目的:北伐:向北方讨伐敌人。
出师表原文全篇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险徼,通军务,增益国家之勤勉,不可不察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陈诚显明德,以光先帝之志。
若胜负成败之际,不效果,则察臣之私心,忍为最后之计,以报先帝之残灵。
愿陛下亲之信之,听臣之谏言,戮力同心,共图国家安危,庶几孤臣之意可得而慰也。
《出师表》文言知识点
《出师表》文言知识点《出师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属于文言文的范畴。
作为文言文的重要代表之一,《出师表》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文言知识点。
下面将就《出师表》中的文言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一、文言词汇1. 复古词:《出师表》中使用了大量的复古词汇,如“晏驾”、“纳陛”等,这些词汇是指古代的官职、礼仪等。
2. 典故词:《出师表》中还使用了一些经典的典故词汇,如“左右袒兮”,这是引用了《诗经·王风·左右》中的诗句,为表达诚挚之意。
3. 古代军事词汇:《出师表》中涉及到了古代的军事词汇,如“旦夕”、“敌人塞”等,这些词汇反映了当时战争的紧张氛围。
二、文言句式1. 并列句:《出师表》中运用了大量的并列句,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通过并列句的使用,使整篇文章的表达更加明确、连贯。
2. 倒装句:《出师表》中运用了一些倒装句结构,如“臣亮言语虽犹存忠告”,倒装句的使用使文章更富有文言文的特色。
3. 修辞句:《出师表》中使用了一些修辞句,如“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通过修辞句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文言写作技巧1. 直接述说法:《出师表》中大部分是直接述说法,即主语直接宣示自己的观点和请求,如“臣亮言语虽犹存忠告”,以此来表达忠诚和推荐之意。
2. 用典:《出师表》中运用了一些典故来表达观点和情感,如引用《诗经·王风·左右》中的诗句“左右袒兮”,通过典故的运用,使文章更富有文化内涵。
3. 对比法:《出师表》中也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而凸显个体之意,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在表达自己的实际身份时,与皇帝的身份形成对比。
四、句读方式1. 顿止:《出师表》中通过句子的顿止来达到表述的效果,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通过顿止,使句子更加有力。
2. 叠词:《出师表》中使用了一些叠词来增强语气和表达力,“殚思竭虑”、“忍辱负重”等,通过叠词的使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出师表原文全篇(1)
出师表原文全篇1. 前言《出师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由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写。
这篇文献记录了诸葛亮向刘备上表辞职的内容,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刘备的忠诚和愿望。
下文将为您呈现《出师表》的原文全篇。
2. 《出师表》原文全篇(摘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何患无贤臣之助乎?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遗表十余道,都督受之。
亮言曰:“曩昔之事,皆非一日,今日之计,当以缓急务虑之。
如有旧疾,盖取新药,临深履薄,夙夜兢惕,恐其有变,视民如子,奉犬如伤。
况兹事之非小,愿陛下熟虑之,毋蒙骛厄,以导殄灭之道也。
”3. 结语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出师表》展现了他对国家和刘备的忠诚和为国家发展的野心。
这篇名篇通过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对君主的忠告,表达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德。
三国蜀汉-诸葛亮《出师表》原文、译文及注释
三国蜀汉-诸葛亮《出师表》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出师表》传世有二,为《前出师表》,另有《后出师表》。
因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出散关前,给刘禅又上一表,即为《后出师表》。
原文:出师表三国·蜀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022初三语文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归纳
2022初三语文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归纳2022初三语文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归纳《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
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译文及注释译文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
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
(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
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
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
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出师表》(文言知识点)
2 《出师表》的作者和背景
了解作者和背景,能有助于更好地表》是文言文语法运用的典范之一, 对这一方面的认识非常有益。
4 《出师表》的价值和影响
了解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并从中汲取营 养,是学习文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出师表》(文言知识点)
文言知识点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在本次演讲中,我们将 重点介绍《出师表》这一著名的文言文作品。
文言知识点的背景介绍
文言语言具有古朴清丽之美,拥有丰富的修辞表达手法,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和文学。文言文在中国的教育中 一直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是我们了解古代思想和文化的重要媒介。
《出师表》是中国文言文的代表作品,通过讲解这一作品,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文言文文化。
2
曹操作为文学巨匠
《出师表》不仅在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曹操作为文学家的形象也因此更加深入人心。
3
研究古代战争的智谋
《出师表》作为古代战争记录,对古代军事战争和政治体制的了解有着重要作用。
结论和要点
1 文言知识点的基础知识
文言语法的基本特点
典雅多样
文言语言出现的时间相对较长,形成了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独特的文学风格
高度形式化
文言文语法规则精细,繁琐,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感觉很生疏和难懂
独特的语言现象
文言语言中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语言现象,如文言虚词的使用等
《出师表》的作者和背景
作者:曹操
魏国政治家、文学家,著名的三国时期人物,在文 学上威名远扬。
背景:三国时期
《出师表》是曹操于公元208年写给丞相荀彧的一封 信,当时曹操要征伐东吴,而荀彧则反对。
《出师表》的主要内容
三国蜀汉-诸葛亮《出师表》原文、译文及注释
三国蜀汉-诸葛亮《出师表》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出师表》传世有二,为《前出师表》,另有《后出师表》。
因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出散关前,给刘禅又上一表,即为《后出师表》。
原文:出师表三国·蜀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中考语文总复习九年级下册第8篇 出师表(诸葛亮)文言文阅读梳理
2.(教材“思考探究”三)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几件事情?有什么用意? 事情:作者先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臣本布衣”起笔,历数先帝之殊遇,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并临危受命,由布衣跃为重臣,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在叙述二十一年的遭际之后,追言先帝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根源,以及思想基础、物质准备,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续表
原文
课下注释
参考译文
察纳雅言㊻,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㊼,不知所言。
㊻雅言:指正确合理的言论。㊼涕零:流泪,落泪。
明察和接受正确合理的言论,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受恩、感激不尽。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续表
续表
【思维导图】
诵读篇
三、课标文言文23篇阅读梳理
九年级下册
第8篇 出师表(三国·诸葛亮)
【阅读考情搜索】2021年链接《宋史·苏轼传》考查,2019、2014年均与《容斋随笔》节选对比考查【作者简介】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原文
㉚倾覆:覆灭,颠覆。这里指兵败。㉛尔来:自那时以来。
后来正遇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自那时以来已有二十一年了。
续表
原文
课下注释
参考译文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㉜忧叹,恐托付不效㉝,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㉞。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㉟率三军,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亲身耕种,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有名望。先帝不介意我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屈尊就卑,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询问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感奋激发,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出师表》诸葛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出师表》诸葛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文章开篇,诸葛亮向后主刘禅点明当前形势,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现在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他希望后主刘禅能够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接着,诸葛亮提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他认为,无论是宫中的侍卫还是府中的官员,都应该尽忠职守,不应该有偏私之心。
他还向刘禅推荐了一些忠臣,希望刘禅能够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然后,诸葛亮回顾了自己的经历,他说自己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他说自己接受先帝的托付,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现在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诸葛亮希望后主刘禅能够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他说自己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理解自己的一片忠心。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文章还通过列举历史事例和人物,说明了亲贤远佞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忧虑。
《出师表》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出师表》全文及分析
《出师表》全文及分析《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操之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表文。
这篇表文情真意切,言辞恳切,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忠诚与智慧。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表》文言知(答案版)
益:有所广益(好)斟酌益(增加)
:以光先帝德(留)先帝拔以陛下(予)
效:恐托付不效(、有成效)复之效(任、功效)
行:性行淑均(品行)必能使行和睦(行列、伍)然后施行
(行、行)
:俱一体(判断,是)督(,做、当)
能:先帝称之曰能(能干,有能力)必能使行和睦(能)
臣:此悉良死之臣(臣子)先帝知臣慎(自称,我)
道:中道崩殂(道路)咨善道(法)
明: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明,形容)以先帝之明(英明,圣明,形容)
分:今天下三分(分开,)而忠陛下之分也(名分,分,名)
然:然侍之臣不懈于内(然而,可是,折)然后施行(,指示代)
有:若有作奸犯科(有,与“无”相,。
下文“有所广益”中“有”同此)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用来接整数与零数,数)
所:有所广益(⋯⋯的,特殊的指示代。
下文“此先所以隆也”、“此后所以也” 、“此臣
所以先帝”中“所”均特殊的指示代,具体的指代象可以从上下文来体会)劣得所(地方,所,名)
当:咨臣以当世之事(正在⋯⋯的候,介。
下文“今当离”中“当”同此)
当率三(当,,助)
任:受任于之(任用,委任,)攸之、、允之任(任,,名)
:故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副)表涕零(面)
:以光先帝德(留)先帝拔以陛下(予)
言:尽忠言(,言,名。
下文“若无德之言”、“察雅言”中“言”同此)
不知所言(,)
:宜付有司其刑(判,判定)每与臣此事(,)
于:于旧都(到)受任于之(在)未不息痛恨于桓、灵也(于)
以:故崩寄臣以大事也(介,把。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介,因。
)以光先帝德。
(,
表目的。
来,用来。
)以塞忠之路也。
(,表果,以致。
)受命以来。
(,表。
以。
)是以众督(因。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
是以先帝拔以陛下(因)
所以:此臣所以先帝而忠陛下之分也(用来)先所以隆也(⋯⋯的原因)
中:而中道崩殂(半,形容)中府中(内,里,中,方位名。
下文“愚以中之事”中的“中”同此)
(二)古今异
宜开圣听大店开
未不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憾十分仇恨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短浅言行劣
由是感激感慨激感
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辱,有降低身份的意思卑鄙下流
表涕零眼泪鼻涕
遂先帝以奔走效赶
此臣所以先帝而忠陛下之分也用来;⋯⋯的原因表因果关系的关
(三)整理活用
( 1)臣,小人。
、:形容做。
,近。
,疏。
( 2)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形容做,保全。
( 3)作奸犯科及善者。
奸:形容做名,奸邪的事。
善:形容做名,善之事。
( 4)此皆良。
良:形容做名,善良的人。
( 5)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做名词,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 6)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做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7)陟罚臧否。
臧否:形容词做动词,评价人物好坏。
(8)以光先帝遗德。
光:名词作动词,显现
(9)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毛:名词作动词,长草(暗指荒凉)
(10)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一词多义(试题版)
1、益:有所广益()斟酌损益()
2、遗:以光先帝遗德()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效:恐托付不效()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
治臣之罪()
4、行:性行淑均()必能使行阵和睦()
然后施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5、为:俱为一体()举宠为督()
6、能:先帝称之曰能()必能使行阵和睦()
7、臣: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先帝知臣谨慎()
8、道:中道崩殂()咨诹善道()
策之不以其道()道不通()
9、明: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伤先帝之明()
10、分:今天下三分()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然后施行()
12、有:若有作奸犯科()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3、所:有所广益()优劣得所()
14、当:咨臣以当世之事()当奖率三军()
15、任:受任于败军之际()则攸之、祎、允之任()
16、临: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表涕零()
17、遗:以光先帝遗德()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8、言:进尽忠言()不知所言()
19、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每与臣论此事()
20、于:还于旧都()受任于败军之际()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1、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光先帝遗德()以塞忠谏之路也()
受命以来()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咨臣以当世之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2、所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先汉
所以兴隆也()
23、中:而中道崩殂()宫中府中()
24、为: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俱为一体()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全石以为底()
若为佣耕()为屯长()
项燕为楚将()为天下唱()25、若: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若为佣耕()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猛浪若奔()26、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27、以:扶苏以数谏故()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咨臣以当世之事()悉以咨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伤先帝之明()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灵()以咨诹善道()
28、闻:不求闻达于诸侯()今或闻无罪()
卒获有所闻()闻水声()(二)古今异义
1)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今义: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
4)由是感激古义:今义:
5)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
6)晓畅军事古义:今义:
7)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古义:今义:
8)猥自枉屈古义:今义:
9)后值倾覆古义:今义:
10)庶竭驽钝古义:今义:
11)临表涕零古义:今义:
12)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义:今义:
(三)整理词类活用
(1)亲贤臣,远小人。
亲、远:词作词,意思是。
(2)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词作词,意思是。
(3)作奸犯科及为终善者。
奸:词作词,意思是。
(4)此皆良实。
良实:词作词,意思是。
(5)优劣得所。
优劣:词作词,意思是。
(6)攘除奸凶。
奸凶:词作词,意思是。
(7)陟罚臧否。
臧否:词作词,意思是。
(8)以光先帝遗德。
光:词作词,意思是。
(9)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词作词,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