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要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要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要点
一、数的认识
1.1到30的数字书写
2.数字的大小比较
3.直观感受1和2的区别
4.数字概念的形成
二、加法
1.1-10的简单加法
2.0+1,1+1等基础加法运算
3.足球分组的加法概念
4.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减法
1.从1-10的简单减法
2.减法的概念与实际应用
3.减法中的借位与退位
4.减法的逆运算——加法
四、图形认识
1.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的辨认
2.图形的分类与特征
3.图形的周长概念
4.利用图形进行问题求解
五、长度
1.使用同一个单位比较物体的长度
2.以身体部位进行长度估量
3.利用标志物进行长度估量
4.长度的加法和减法
六、容积
1.比较容器的容积大小
2.用容器进行容积估算
3.容积单位的认识:升、毫升等
4.容积的加法和减法
七、时间
1.认识小时:时间段的划分
2.利用日常活动进行时间概念的学习
3.时间单位的转换和计算
4.时间的加法和减法
八、集合
1.集合的概念与特征
2.集合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
3.集合的简单运算
4.利用集合解决问题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重点知识要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将能够基本掌握二年级上册数学所需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部知识点集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部知识点集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部知识点集合以下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全部知识点集合:
1. 数字的认识与书写:认识0-20的数字,并能正确书写。

2. 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是将两个数字相加得到另一个数字的过程。

3. 加法的运算法则:掌握小于等于20的加法口诀。

4. 加法的应用:能利用加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5. 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另一个数的过程。

6. 减法的运算法则:掌握小于等于20的减法口诀。

7. 减法的应用:能利用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8. 顺序数和顺序数的比较:了解顺序数的概念,能够比较大小。

9. 数量概念的认识:认识各种数量,包括少、多、相等等。

10. 数量的对应关系:理解数量的对应关系,比如一对一、多对一。

11. 数字的顺序:学习1-100的数字顺序。

12. 位置的认识:认识左右、前后等位置词语。

13. 图形的认识:认识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

14. 图形的特征: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比如边数、角数等。

15. 长度的认识:认识米、分米、厘米,能够进行长度的比较。

16. 长度的估测:能够估算物体的长度。

17. 时间的认识:认识小时、分钟、秒,能够读取时间。

18. 时间的比较:能够比较两个时间的先后顺序。

19. 金钱的认识:认识元、角、分,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0. 数据的整理:能够整理数据,比如制作简单的表格和图表。

这些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全部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长度单位1. 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5是5厘米。

2.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尺子的起点要对准物体的左端。

3. 米、分米、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4. 测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或只有减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3. 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

5.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加法。

6. 在连加或连减的算式里,交换加数或减数的位置,和与差不变。

7. 连加: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加第三个数。

连减:先算前两个数的差(较大数减去较小数),再减去第三个数。

三、角的初步认识1. 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2条边。

2. 从一点起,画2条线段就成了一个角。

通常把这点叫做角的顶点,把这两条线段叫做角的边。

3.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 用直尺画角时,要在纸上线段交会处标上角的记号(通常是顿号)。

画角时要记住画角的步骤:先画顶点再画边。

5. 角的大小是测量出来的,通常用一个量角器来测量一个角的大小。

中心点对顶点,0度线对一边,一边内角插一边,读数要领要记全。

量角时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0度线对准角的一边,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6. 每个量角器上都把内圈刻度(从小到大)和外圈刻度(从大到小)分别标为0°~180°。

用量角器量角时,要按照内外圈从大到小或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读数。

7. 计算角的大小可以从直观图形上估计,也可用量角器来测量。

计算角的大小一般采用度、分、秒制。

如已知一个角的度数是30°16’,它就是30°+9分/60+3分/3600-16’=30°15’44”,化成最简就是30°15’44”。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3)1米=100厘米。

(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5)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2、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就是画5-2=3,3厘米长的线段。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笔算加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前一位)进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上来的1。

2、笔算减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后再相减。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对于有括号的算式,要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 数的认识数是认识事物数量多少的一种表示方法。

学习数要从日常生活中认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

2. 数的读写掌握数字的读写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要求,要正确书写和读出数字,认识千以内的数。

3. 大小比较学会比较大小。

初步形成对数的大小、大小关系的概念。

4. 数的拆分学习数的拆分,能用10以内的数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加法1. 十以内的加法学习十以内的加法计算,加法口诀,同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计算训练。

2. 计算练习进行加法计算练习,熟练掌握十以内的加法计算。

三、减法1. 十以内的减法学习十以内的减法计算,减法口诀,同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计算训练。

2. 计算练习进行减法计算练习,熟练掌握十以内的减法计算。

四、整数1. 认识整数学习认识负整数,初步构建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

2. 整数的加减法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整数的运算法则。

五、数的应用1. 长度学习认识长度单位,初步进行长度的比较和计算。

2. 重量学习认识重量单位,初步进行重量的比较和计算。

3. 时间学习认识时间单位,初步进行时间的比较和计算。

4. 金钱学习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和单位,进行简单的金钱计算。

总结:二年级上册数学学习内容主要围绕数的认识、加法、减法、整数和数的应用展开。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数的概念
1、数的概念:数是用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特殊符号,它体现了物体数量的多少,是计算的基础。

2、整数:整数是一种正数或负数,不包括小数的数。

二、加法
1、加法的概念:加法是将两个数的和称为“加法”,用“+”表示。

2、加法的应用: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加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三件衣服一共多少钱?
三、减法
1、减法的概念:减法是将两个数的差称为“减法”,用“-”表示。

2、减法的应用: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两件衣服的价钱差多少?
四、乘法
1、乘法的概念:乘法是将两个数的积称为“乘法”,用“×”表示。

2、乘法的应用: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乘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苹果的价格是每斤多少钱?
五、除法
1、除法的概念:除法是将两个数的商称为“除法”,用“÷”表示。

2、除法的应用: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一个苹果可以分成几份?。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5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5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5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1、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笔记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笔记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笔记一、数的认识1.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2.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能正确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3.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进行计算。

4.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图形的认识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图,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长度单位的认识1.认识厘米和米,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会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3.了解线段,会画线段,能比较线段的长短。

四、重量单位的认识1.认识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 1 —2.会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会进行简单的重量单位换算。

3.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物品的重量,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五、时间的认识1.认识钟表,会读整时和半时的时间。

2.了解时、分、秒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惜时间。

六、统计与概率的认识1.了解简单的统计图表,会看图表中的数据。

2.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培养数据分析观念,能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七、数学广角1.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会进行简单的推理。

2.了解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能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笔记,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应用能力。

八、解决问题1.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检验结果。

2.学会用画图、列表等方法帮助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

— 2 —3.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数的估算1.了解估算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典型题大汇总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典型题大汇总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清单及重点题第一部分知识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 + 加数一个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 数的认识1.1 自然数- 自然数由1开始逐个增加而无限延伸。

- 掌握自然数的阅读、写法和大小关系。

- 了解自然数的顺序关系,如前一个数、后一个数。

1.2 数字的拆解与合并- 通过分析数字的组成部分,将数字拆解成更小的数,可以更好地理解数的结构。

- 数字的合并将拆解的数重新组合在一起。

1.3 数的估算与比较- 通过合理的估算,可以在不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近似确定一个数的大小。

- 比较不等的数的大小,可以运用大、小、等于等比较词语。

2. 加法与减法2.1 加法的认识与运算- 了解加法的基本定义和符号。

- 掌握加法的运算方法和规则,包括正常顺序计算和加数交换律。

2.2 减法的认识与运算- 了解减法的基本定义和符号。

- 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和规则,包括正常顺序计算、减数与被减数的交换律。

2.3 加法与减法的综合运用- 运用加法与减法进行综合运算。

- 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加法与减法解决问题。

3. 数的应用3.1 衡量长度- 研究用非标准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如步、手掌、筷子等非标准单位。

- 掌握用标准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如厘米、分米、米等。

3.2 时间的认识与计算- 研究用自然单位表示时间,如日、月、年等。

- 掌握基本的时间单位换算,如小时、分钟、秒等。

3.3 数与图形- 辨别几何图形的特征。

- 通过数学表达符号和词语描述几何图形。

4.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4.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学会用表格、柱状图等方式收集和整理数据。

- 整理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清楚与准确。

4.2 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数据的一些特征。

- 通过图表等方式,对数据进行直观的总结。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概述,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数学。

请在学习中多加实践和巩固,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长度单位1. 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2)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一般把物体的左边和右边看作端点,物体的长度就是左边的刻度数和右边的刻度数的和。

2. 线段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线。

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一直画到需要的长度为止。

3. 尺子的刻度尺子上面有许多的刻度,每一个刻度表示1厘米或者1米。

尺子上的字母表示测量时所用的单位。

如C表示用的是厘米的单位,M表示用的是米的单位。

二、角的认识1. 角的概念。

由一点出发,从不同的方向画线,就形成了一个角。

2. 认识角。

一个角有( )个顶点和( )条边。

3. 角各部分的名称。

顶点、边、边。

4.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5. 直角的认识。

角的大小是90°的角就是直角。

在直角的顶点处标上直角记号“∠”。

6. 判断直角的方法。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使三角板的直角和这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观察这个角是不是90°,如果是90°,这个角就是直角。

7. 画直角的方法。

在直角的顶点处标上直角记号“∠”,再在直角的两条边上分别画出90°的标记,从而可以确定直角的范围。

三、乘法的初步认识1. 相同加数相加的形式可以用乘法表示。

如:5+5+5=5×3=15。

把相同加数的个数看作因数,相同加数看作积。

如:5+5+5=15可以看作(3个5)相加或(5个3)相加,用乘法表示为3×5=15或5×3=15。

2. 乘法算式的读法:如3×4=12读作“3乘4等于12”,也可以读作“3的4倍是12”或“4的3倍是12”。

3. 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所得的结果叫做积。

如:3×4=12中,3和4是乘数,12是积。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打印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打印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打印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厘米cm 米m我们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两个常用的单位。

2.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200厘米=2米1米30厘米=130厘米320厘米=3米20厘米3.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4.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橡皮的长度)5.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操场的长度)6.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7.线段是直的,可以测量长度。

8.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长方形、正方形由四条线段组成。

9.两点之间可以画一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10.线段是直直的,两个端点圆圆的,画它一定用尺子,写上长度别忘记。

1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量。

12.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一般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13.测量物体时一般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物体的一端对着3厘米,另一端对着8厘米,则物体长度为5厘米。

(大数减小数)14.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89,和是109.15.1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1厘米,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物体长了别用我。

要不一定累死你。

第二单元知识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读数,写数都从最高位起。

2.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3.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4.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减起。

5.只有加减法从左往右算,如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乘加或乘减混合,先乘后加减,如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的。

6.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7.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今天不把别的表,单把运算聊一聊,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4)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4)刻度画起,画到(8)厘米的地方。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图钉的长约莫1厘米;食指的广约莫1厘米;田字格广约莫1厘米;7、常考: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教室长8米操场长200米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小朋友的肩宽大约30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8、(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量。

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线段组成。

第二单元100之内的加减法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1、用竖式计较两位数加法时: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计较时从(个位)加起。

③假如个位满10,向十位进1.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和个位组成两位数再减,计算十位时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3、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用分步式计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内容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内容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内容知识点
一、长度单位
1.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cm)和米(m)。

2.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 1 米 = 100 厘米
二、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例如:25 + 18 = 43
2.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 当 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例如:56 18 = 38
三、角的初步认识
1.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四、表内乘法(一)
1.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例如:3 + 3 + 3 + 3 = 3 × 4
2. 乘法算式的读法:例如2×3 = 6,读作 2 乘 3 等于 6。

五、观察物体(一)
1.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 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六、表内乘法(二)
1. 熟记乘法口诀。

2. 能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认识时间
1. 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是分针,走得慢的是时针。

2. 分针走一小格是 1 分钟,走一大格是 5 分钟,走一圈是 60 分钟。

3. 时针走一大格是 1 小时,走一圈是 12 小时。

4. 1 时 = 60 分。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一、数的认识1.数的概念:数是用来表示事物数量多少的符号。

认识1-100之间的整数。

2.用数目读出0-100的数字。

3.认识顺序数:指出给定的数在1-100之间所处的位置。

4.认识数的大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二、数的合成与分解1.数的合成:将两个数按顺序放在一起,得到一个新的数。

2.数的分解:将一个数分解成多个部分,找出所有的组合。

三、算术运算1.加法:认识加号、加法公式,并进行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计算。

2.减法:认识减号、减法公式,并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计算。

3.加减法混合运算:进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混合运算。

四、数的整理与比较1.数的整理:将一堆数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数的比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五、数的运算规律1.数的两种表达形式:用数字和用物体表示数。

2.数的交换律:加法和乘法运算中,交换运算顺序不改变结果。

3.数的结合律:加法和乘法运算中,括号的位置可以改变。

4.数的分配律:乘法和减法运算之间的关系。

六、几何图形1.认识二维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2.图形的边与角:认识图形的边和角。

七、长度与重量1.长度的认识:认识厘米、米,比较和测量长度。

2.重量的认识:认识千克、克,比较和测量重量。

八、时间1.小时与分钟:理解小时和分钟的关系,学习读钟。

2.时间的先后:比较时间的先后顺序。

九、数据收集2.数据的整理与处理:按照规定要求整理和处理数据。

以上就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整理归纳,共计1200字以上。

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可打印数学

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可打印数学

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可打印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二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涵盖了多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技能,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汇总,便于学生复习和家长辅导。

1. 整数的认识与运算- 掌握100以内的整数,包括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 学习整数的加减法,包括进位加法和借位减法。

- 理解整数的乘法口诀,能够熟练进行表内乘法。

2. 几何图形的认识- 识别和区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 学习图形的对称性,了解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

- 掌握图形的拼接和组合,能够用基本图形拼出复杂的图形。

3. 长度单位和测量- 认识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等,并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 学习使用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测量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4. 时间的认识- 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能够读出时间。

- 掌握小时、分钟和秒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 学习时间的推算,如计算经过的时间或结束的时间。

5. 货币的认识和计算-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如元、角、分。

- 学习货币的换算,如元和角、分之间的转换。

- 掌握货币的加减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6.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包括分类和计数。

- 掌握数据的整理方法,如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图。

- 理解数据的意义,能够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

7. 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 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如分析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结果。

- 培养解决问题时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二年级的学生将能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家长和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汇总,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数学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

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二、米和厘米的关系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三、线段
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100以内的加法
可以用来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

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相同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相同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各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二、100以内的减法
可以用来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不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相同位数对齐,从个位减起。

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连加的计算规则: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连加的笔算方法:可以列两个竖式计算,第二个竖式的加数是第一个竖式的结果。

连减的计算规则: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连减的笔算方法:可以列两个竖式计算,第一个竖式的结果,是第二个竖式的被减数。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认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画角: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例:
二、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
1、直角的判定:与三角尺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2、画直角:
①先画一个点作为直角的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笔直的线作为直角的一条边;
②将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与这个点重合,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线重合;然后从这个点出发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笔直的线;
③最后,标上直角符号。

3、锐角都比直角小,钝角都比直角大。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
(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叫做乘法。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2)乘法的各部分名称:
(3)乘法算式的写法:如3个5相加,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

(4)乘法算式的读法:如2×5=10,读作:2乘5等于10。

二 . 1~6的乘法口诀
注意: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哦!
三. 乘加、乘减
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四. 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