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教案【优秀6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优秀 6 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我为您带来的6 篇《《春江花月夜》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大学语文》是 21 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旨在以浓厚的优秀历史文化积淀构筑学生的精神支柱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大学生真正塑造成具有高尚情操、完美人格、丰富知识、学有所长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而《春江花月夜》是文学欣赏里很重要的一首诗歌,它选自上篇的第二单元,生命之悟单元,是唐初张若虚写的一首著名的诗歌,它融美景、美理、美情与一体,让我们不但欣赏到美景,感觉人世间的真情,而且还能引起我们对生命,对人生,对宇宙进行深思。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人生态度。
古人对这首诗的评价是“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
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
而且通过这首诗的欣赏,我们会掌握一些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高职一年级的学生,欣赏诗歌基本上只是从感性上来欣赏,还停留在高中时候的学习方法,习惯于听老师讲,所以要改变他们原有的固有的模式,调动他们的积极参与的意识。
让他们欣赏诗歌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
主要完成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诗的欣赏讲解,掌握欣赏诗歌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这也是教学中的重点。
能力目标:训练同学们进入诗歌的意境,说出诗歌的美妙之处,锻炼同学们领悟诗歌韵味的能力、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
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情感目标:通过本诗的讲解,培养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珍惜一切美好的东西 (包括热爱大自然,热爱全人类;珍惜亲情、友情和爱情;珍惜时间、珍惜青春) 等情感。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韵律优美的诗歌,它带有一点淡淡哀愁的离别愁绪。
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象轻梦飘过。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设计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设计引导语:《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将众多意象巧妙地统摄于一轮明月的光华之中,汇成了月之景、月之理、月之情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意境。
下文是这首诗的优秀的设计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3、继续培养学生于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趣的能力。
4、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智慧来再现诗歌无穷的艺术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智慧来再现诗歌的艺术魅力,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画意、哲理、诗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段春江,一处风月,就那么静静的躺在唐诗之中,一千多年过去了,它默默地等待我们的到来,等待我们的感知。
如果你的微笑里有春江月夜的光华,有悠悠的白云,有游子思妇的幽怨缠绵……那么,面对变幻无序的人生,面对起伏不定的命运,你会有更多更好的理解,懂得从容,懂得感激。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张若虚笔下的这段春江,这轮明月的光华!二、课件展示初步感知听配乐配图诗歌朗诵,初步感知诗歌的意境美。
三、作者介绍背景提示(一)学生眼中的作者请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及相关资料进行回答,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课前预习中的疑问。
(二)老师眼中的作者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
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
被誉为吴中四士。
曾任兖州兵曹。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靠一首《春江花月夜》而成就美名,闻一多评这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学设计《春江花月夜》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江花月夜》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4、增加古典诗词积累,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哲理美和情感美。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过渡与融合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位诗人,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孤篇横绝,竟成大家”,闻一多先生把这首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知道这个人是谁?这首诗又是哪首诗吗?(初、盛唐之交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致吧。
二、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三、赏析诗歌:(一)欣赏诗的景物美:(1)在文中找出题目中融合的五种意象的句子,美美地读。
(明确:开头十句。
)(2)鼓励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图景,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3)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画面,将学生带入情境。
(明确: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此番景致给人的感觉是:空灵、清幽、纯净、博大。
)(二)领悟诗的哲理美:(1)师导: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找出诗句起止,并齐读。
(2)齐读第二层中间六句,从“江畔何人初见月——但见长江送流水。
《春江花月夜》教学教案及赏析
《春江花月夜》教学教案及赏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及意义;(2)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艺术特色;(3)能够背诵并默写《春江花月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领会诗中的意境;(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春江花月夜》的意象和艺术特色;(2)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及作者;(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世界。
2. 朗读诗歌(1)全班同学齐读诗歌;(2)教师示范朗读,讲解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3. 解析诗歌(1)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春江”、“花”、“月夜”等;(2)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4. 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艺术特色;(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赏析与拓展(1)欣赏其他古典诗歌,进行比较;(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春江花月夜》主题相关的诗歌。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春江花月夜》;2. 写一篇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赏析文章;3. 收集其他描写月亮的古典诗歌,进行比较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赏析文章和收集诗歌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知识掌握:通过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春江花月夜》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对其他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师生互动。
2. 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如音乐、图片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
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优秀4篇)
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优秀4篇)《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感受和体验诗歌的意境和形象。
2、理解诗歌的意境美、哲理美、情感美,体会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3、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与感慨,体会诗中表现的游子与思妇相思相爱之情。
教学重点1、展开联想与想象,体味诗歌意境2、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情、理教学难点1、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情、理2、置身诗境,理解诗中的画面及由此产生的人生感慨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学案导学法、点拨法学法指导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梳理诗歌中的意象2、通过诵读,合作探究,让学生掌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中的情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教与学互动设计(课间利用多媒体播放民乐《春江花月夜》,展示春江月夜的图片暖场)一、情境导入我们中国自古便是诗的国度,唐诗更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在我国浩瀚的诗海中,有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写下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同学们读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现在我们展示、交流一下课前分组搜集到的古典诗词中的咏月佳句,看看月亮承载了人类哪些丰富的思想感情。
1、自然美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宇宙意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3、望月怀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人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4、思家恋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月在诗歌中似乎成了诗人生命情怀的寄托,而月也因此成就了不少诗人的千秋美名。
唐代的张若虚就是如此。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他笔下那轮光照千古的明月吧。
二、板书课题光照千古的明月,江流不息的情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诵读赏析三、知人论世小组代表根据课前搜集的信息发言,介绍张若虚及《春江花月夜》教师补充(出示powerpoint):《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和形式,采用优美的抒情旋律,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水乡春江花月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发出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抒写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优秀9篇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优秀9篇《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是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导入】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主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
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
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一、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张若虚(约660-720)唐代诗人,江苏扬州人。
张若虚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唐朝鼎盛时期,同时也是唐诗发展进入空前辉煌时期的前奏。
张若虚从小致力于诗文学习,以擅长诗歌而闻名于世,与当时的贺知章、张旭、包融,并有“吴中四士”之称。
赴长安求官时,他曾以“文辞透逸”一度轰动过京城,不知为什么,张若虚的仕途却不佳,从现存的资料来看,仅做过一任兖州兵曹地方小吏。
张若虚的作品,今仅存诗两首,其一便是上面这首脍炙人口、并使他名垂后世的《春江花月夜》。
另一首为五言律诗《代答闺梦还》,两首均收入《全唐诗》。
2、背景提示《春江花月夜》一向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诗人以清新自然的笔调、反复咏叹的手法,细腻地描绘了春江月夜的绮丽景色,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廖廓静谧的迷人境界。
高中的《春江花月夜》教案
高中的《春江花月夜》教案高中的《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一」一、整体感知:1、课前导语:自古以来,月亮就一直是中国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他寄托着人们的悲欢离合,寄予着人们的深沉思考。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一位叫张若虚的诗人,被誉为吴中才子。
他一生仅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他仅凭一轮明月便成就千秋美名。
古今评说:“孤篇横绝,竟成一家”,“孤篇盖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2、确定目标:学生找出最难理解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
理解本诗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1)诗人面对寥廓海天产生了什么样的哲理思考?(2)本诗描写思妇游子之恋情与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有何内在联系?3、学生朗读:(1)字词音义:鱼龙潜跃水成文:“文”通“纹”,波纹;江潭落月复西斜:“斜”读x i á ;斜月沉沉藏海雾:“斜”读x i é 。
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教师提问:从整体上来看,本诗写的是什么景?明的是什么理?传的是什么情?景:春江月夜之美理:宇宙人生之思情:思妇游子之恋(3)诗句翻译:提问:全诗中说理的诗句是哪几句?请找出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说理的诗句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翻译时注意两个“初”字,“初”翻译为“最先”、“第一个”。
二、焦点透视(一)问题一探究:1、问题探究:“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见人?”说明诗人在面向寥廓宇宙时引发了对宇宙人生怎样的思考?——“江畔何人初见月?”,“初”表明诗人在追问:人类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江月何年初照人?”,“初”表明诗人在追问:江月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他思考的是:我从哪里来?月从哪里来?宇宙从哪里来?这是诗人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探索。
(板书)2、问题探究:“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是诗人对宇宙人生的进一步思考,你怎样理解“人生代代无穷已”这一句?——在永恒的宇宙面前,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却是永恒的,这是因为:(1)人类种族的延续是永恒的。
《春江花月夜》教案(最新8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最新8篇)语文《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一展示课件:作者简介。
找学生读。
展示全诗课件,让学生自读几分钟。
走进课文:《一》课件展示前四节生齐读问:开头两句点出了题目中的哪几个景物?春江,月最突出的写了哪个景物?(板书)月这是怎样的一轮月啊?板书(潮生月)赏析“生”字写出了明月与海潮活泼的生命。
曾有诗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可以说一个“生”字写出了明月伴随着海浪相生相依的状态。
还有呢?(随波月)春江带月,月随波转,一望无垠,极其开阔而博大。
下面还有什么月?似霰月如霜月这是个比喻句,写出了月光的什么特点?细,轻,柔。
概括一下这两轮月的特点(辽阔朦胧)该怎么读?读出它的舒缓,陶醉来。
找学生读指导师范读展示课件白云五句生齐读这轮明月它缓缓升起了,它照在春江水上,春水涣涣,它照在花丛中,繁花艳艳,它照在人的心上,又能引发人的什么思绪呢?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学们找找看,这轮明月让哪些人心生感慨!思妇游子扁舟子是指——飘荡江湖的游子明月楼是指——思妇的阁楼它照在思妇凭栏远眺的身影里,它照在游子起身回首的双眸里,可谓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分隔万里的思妇和游子,他们的情意“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在分隔万里的思妇和游子,他们“不思量,自难忘”。
诗人又是如何具体的描写他们的呢?赏析其中的“卷”和“拂”拟人手法,明写月光的挥之不去,实写思妇思念远方游子的苦恼和懊恼。
这是个(相思月)这段应该怎么读?(低回)生示范,指导,师示范《三》展示课件此时相望不相闻到复西斜“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鸿雁和鱼龙本是传递感情的信物,可上有广袤的天空,善于长途飞翔的鸿雁不能随月光飞到你身边,下有悠长的流水,潜跃的鱼龙也只能跃起一层层波纹而难以游到你眼前,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愿望的游子,只能沉沉的睡了,在梦中,他梦到了什么?落花(展示落花意象课件)生读落花是衰败的象征,在诗歌里象征着游子的还乡梦碎。
春江花月夜教案(精选6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精选6篇)欣赏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张若虚,在诵读中初步感受诗歌。
2、缘景明情,赏析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3、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4、深刻领悟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和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哲理,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纯洁情感,真、善、美精神的追求。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投影有关“月”的诗句。
月是古典诗歌的经典意象,诗人们或在月中寄托自己的情思,或因月引发哲理思考。
在唐代,有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他就是张若虚,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
二、学法指导:总结诗歌鉴赏方法。
明确:朗读、想象和联想、意象分析等。
三、作者简介(教材注释)四、学生依据课文注音自由诵读。
五、教师范读。
(播放课件,展示图片和配乐)六、学生朗读(齐声朗读与个别诵读相结合)七、思考探究:(投影展示问题)1、通观全诗,哪一种意象贯穿全篇?明确:月。
写月的诗句最多。
月是一条生命纽带贯穿全诗,将景物和情感联系起来。
2、找出写有月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思考全诗写了月的几种状态?明确:写了月的四种状态,即初生的月(海上明月共潮生)——高悬的孤月(皎皎空中孤月轮)——西斜的月(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落月摇情满江树)从月生到月落,这是一条时间线索。
3、随着月的变化,作者写了哪些内容,感情的起落是怎样的?明确:全诗围绕月的变化这样一条时间线索,写了月下美景、作者的哲理思考、思妇怀人、游子梦乡、梦醒后的情韵几方面内容。
诗情从高亢逐渐平缓,又走向低回、哀怨,最后是梦醒后的孤寂。
结尾情韵悠长,让人回味无穷。
八、赏析活动:学生展开想象,描述画面内容。
(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几句)教师及时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是情景交融的,本诗情景理三方面完美融合。
春江月夜(景)宇宙人生(理)相思愁情(情)十、拓展练习(作业):学生搜集诗句,探究“江水、落花、春”等诗歌意象拓展阅读:《春江花月夜》赏析《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
《春江花月夜》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春江花月夜》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春江花月夜》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赏析,使学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曲名来源、乐曲结构,掌握作品的表现方法。
2、使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情绪、形象等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音乐欣赏使学生了解音乐和文学共同的美。
4、学习如何将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音乐简介《春江花月夜》原为一首琵琶独奏曲,名为《夕阳箫鼓》,早在1875年前就有传抄本,至今已流传了128年。
后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改名为《浔阳琵琶》。
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一首民乐合奏曲,并根据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取名为《春江花月夜》。
作品分为十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G乃归舟及尾声。
作品通过委婉朴质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
2、作者简介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
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
被誉为吴中四士。
曾任兖州兵曹。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3、作品简介《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
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
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
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
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3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3篇春江花月夜教案下面是收集的《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3篇春江花月夜教案,供大家参考。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3)培养学生带着情感欣赏诗歌,有情地朗读诗歌的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培养学生结合诗歌意境,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内容,品味诗歌的情感,进而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1)制作课件,多媒体的使用。
(2)以第一人称改写思妇怀远的片段“白云一片去悠悠……鱼龙潜跃水成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首诗,它是一曲思乡的歌,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有这样一首诗,它是那壶醉人的酒,浸湿了多少断肠人的眼;有这样一首诗,穿越创世清光寥远的长河,流淌在行客孤独的心田。
《春江花月夜》就是这样一首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来自初唐的这曲千古绝唱。
二、赏析全诗:(一)、整体感受: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朗诵,以此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听读:请大家聆听此诗的朗诵,聆听时注意他朗诵的语速的缓慢急促、语调的激越平缓低沉、停顿与重音。
自读: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全诗,希望能够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齐读:朗读时请注意声音的缓急轻重,诗人抒发了一股怎样的情思?明确:乡愁朗读点评(略)整体概说:《春江花月夜》从春天、长江、花林、明月、夜晚五方面切入,其中以“明月”为诗情的纽带,由此引出种种意象,互相穿织在一起,吟咏诗人拂拭不去的乡愁。
(二)、分片段欣赏:A、景致:全诗融情、景、理于一体,下面请大家找出描绘月景的诗句。
明确:前八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读:(1)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八句诗,尽量读出诗句的意境来。
注意语速快慢、语调的轻重。
简评(略)描述:请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这八句诗用自己优美的语句描绘下来。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致?展示:师生皆可。
《春江花月夜》教学教案及赏析
《春江花月夜》教学教案及赏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赏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弘扬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掌握诗词中的关键字词。
2. 教学难点: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领悟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的背景、作者生平等基本知识。
2. 互动法: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3. 赏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意境、修辞手法等,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作者张若虚。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诗词,理解大意,体会意境。
3. 讲解分析:讲解诗词中的关键字词、修辞手法,解析意境。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赏析指导:引导学生从意境、修辞等角度赏析诗词。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春江花月夜》。
2. 写一篇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赏析文章,不少于300字。
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张若虚的其他作品,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春江花月夜》。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和修辞手法。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春江花月夜》原文及注释。
2. 参考资料: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赏析文章、相关背景资料。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背景、作者,自主学习,讲解分析。
2. 第二课时:互动讨论,赏析指导,总结拓展。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对于学生的赏析文章,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化的解读。
2023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模板5篇
2023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模板5篇2023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模板5篇语文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语文教学通过学习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下面给大家分享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欢迎阅读!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篇1首次试上,笔记本上写满了文字。
值得肯定的是,三维目标明确,有歌鉴赏方法的指导。
例如,学完这首诗教师总结说:“我们收获了很,除了无尽的美感,还了解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拿到一首诗,我们知道该如何下手了:1、读一一美读几遍,初步感知2、找一一找出诗中的景物与人物,体会意境,了解人物的情感;3、合一一找到景物与情感的匹配点,整体感知诗歌。
如果长期坚持使用这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将有利于学生诗歌鉴赏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的能力。
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主线不明,思路不清。
一、一改:设主线,明思路张若虚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因为《春江花月夜》“孤绝横篇,竟为大家”。
这首诗也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全诗围“春、江、花、月、夜”铺开,月是诗人震动的脉搏,月光洒辉处,江水、沙滩、桃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镜台、詀石、鸿雁、鱼龙、思妇、游子组成了一副幽美恬静、充满人生哲理的画卷。
落月摇情,情韵悠悠。
既然如此令人心神荡漾,既然是千古美文,何不美教、美学呢别林斯基有句话说得好:“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因此,赏析这种情韵幽雅的美文,应该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心灵之旅。
学生是读景、赏景的主角,教师是导游。
美在哪里这条学习主线,应念而生。
围绕这条主线,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流程:美听一美读一美品。
其中,美品是关键,它可以设计以下两个思考题:1、你在诗歌中看到了什么请以月亮的推移为顺序找出描写对象:(1)找景物;(2)找人物(注意体现人物情感的词)。
2、你最喜欢哪句诗说说喜欢你的理由。
结合你最欣赏的佳句,用散文化的语言品一品。
再次上课,我们明显感到,课堂是教师的课堂,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互动,仅有的一次讨论也只是流于形式。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一选修)共3篇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一选修)共3篇《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一选修)1《春江花月夜》是宋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了春江之夜的美景,包括江水、花鸟、月色等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本文将介绍一个优秀的教案,帮助高一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一、教案背景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高中选修三《现代文学名著导读》中的《春江花月夜》一章。
在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文学修养,包括诗歌基本元素、诗歌体裁、韵律等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春江花月夜》的基本意境和艺术特征,学会用现代汉语解读古代诗歌。
2. 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诗歌展开丰富想象。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古代诗歌的美学价值。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导师可以让学生欣赏几幅江南水乡春景的图片,让他们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
然后可以让学生朗诵诗歌,体味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2. 阅读和理解导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诗歌的意境,例如:- 诗歌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些词句?为什么?- 诗歌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他的思想和情感的?- 诗歌中的宏伟山河、飞花落叶、明月照江等景象是如何描绘的?为什么?3. 形式表现导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诗歌的形式特征,例如:- 诗歌的韵律、格律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为什么?4. 情感分析导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例如:- 诗歌中的景象和情感是一致的吗?为什么?- 诗歌中的情感有什么变化?为什么?5. 经典赏析导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价值,例如:- 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是否有普遍性?是否有时代性?- 诗歌中所展现的人生态度和人文精神有什么启示?四、教学方法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本教案采用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具体来说,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形成思考和深入理解诗歌的能力。
《春江花月夜》优质课教案(高二选修)共3篇
《春江花月夜》优质课教案(高二选修)共3篇《春江花月夜》优质课教案(高二选修)1《春江花月夜》优质课教案(高二选修)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唐代诗人张若虚所创作的《春江花月夜》,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拓展语言表达技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春江花月夜》作品介绍2.文化内涵分析3.修辞手法分析4.诗歌与时空背景对照5.学生课堂发言和思考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进入课堂前,教师在黑板上预备一张名为《春江花月夜》的宣传海报,展现给学生看,激起学生对此部作品的兴趣,开启慕名而来的求知之旅。
2.讲授《春江花月夜》的作品介绍首先,教师详细介绍《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内容、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这首经典诗歌。
3.讲解文化内涵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孕育出张若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价值观。
一篇短小精悍的诗,却表达了作者对爱情、人生、自然等多个层次深刻的理解,并传达出对诗人个性的理解,唤起读者对于生命的思考,激发读者感情共鸣。
4.修辞手法探究通过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了解到张若虚运用到的多种修辞手法,如夸张、对仗、意象等,为毛笔落纸之间的短诗注入生动和灵气,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认识,将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古人带来的诗歌美学魅力。
5.时空背景对照通过复杂语言的整理,讲授唐代时期的装饰艺术、绘画技法、文学风格等,为理解《春江花月夜》的诗歌文化下等价提供了有力的史料支持。
6.课堂发言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文学对于人生价值观的引领,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课堂交流和思考。
教师主导形式不拘,可以是集体讨论、小组讨论、学生发言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收获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7.总结反思带领全班总结教学内容,反思本节课所授知识能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笔下留学(Eduboat)建议每堂课都应从多个角度去考量学生的授课效果,以及如何更好地沟通与佐证,为后续教学进行铺垫总体来说,教授《春江花月夜》这篇诗歌应该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结合,从不同方面去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创作诗歌的背景、思想和美学价值。
《春江花月夜》教案(优秀8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优秀8篇)欣赏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内容:景、理、情2、引领学生在品读中鉴赏美景,体悟哲理和情感,提高鉴赏、表达能力3、让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比较鉴赏等欣赏诗歌的方法教学重点:1、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鉴赏景物美2、缘景明情,品悟诗歌哲理和体悟诗歌感情教学难点:景、理、情的赏析教学方法:1、多媒体2、诵读赏析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还是空待闺中的思妇;抑或是征战沙场的将士人们抬头望月,总是心有感慨,或倾注爱恨,或寄托悲欢因而浩瀚的诗海中从来不乏优美的写月诗篇(老师引导学生自由背诵写月名句)在众多吟诵明月的诗歌中,有一篇被人称为“孤篇盖全唐”,那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二、自读诗文,整体感知思考:这首诗题为春江花月夜,作者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学生边读边把握诗歌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诗的主要内容:月下美景,月下哲理,月下情思三、赏析美景,把握情感(一)赏析美景1、要求:学生范读,其他学生划出写景的句子,并找出所写景物明确:春江、明月、花林、流霜、白沙、江天2、运用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再现画面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结论,描绘画面学生齐读,再次感受月下美景3、概括景物特点月夜特点:幽美、朦胧、静谧、澄澈、空灵4、方法指导:鉴赏写景诗,不仅要捕捉画面,感悟美景,还要了解把握景物特点,把握诗人情思(二)、品悟月下哲理1、提出思考:面对美景,作者有怎样的感慨?明确:作者独立江畔,看到那轮孤月,引发了对宇宙人生的思索2、探究研讨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在面对美好河山,优美风光时都会思考宇宙与人生 (老师补充资料: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学生讨论交流,比较前三位与张若虚对宇宙人生思考的异同明确:相同:感慨宇宙永恒不同:前三位感慨人生短暂,但张若虚礼赞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3、诵读诗文4、方法指导:缘景明情,比较鉴赏(三)体悟月下情思1、解读诗歌情感方法指导:缘景明情明确:作者看到孤独的明月,待人的明月以及漂浮不定的白云,因而想到人间相思的游子思妇2赏析游子思妇的情思方法指导:找到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的句子,体悟情感学生自读,讨论交流,自由发言明确:思妇:离愁牵挂,游子:寂寞思归3、探究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把握月与情的关系,游子思妇:睹月思人,借月抒怀4、解读明月意象拓展:中国人的明月情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总结月亮意象的含义:思归怀人,离愁别恨5、反复吟诵,在读中再次感受游子思妇相思学生选择读写游子或者思妇的诗句教师点评齐读,感受相思四、鉴赏小结全诗以月为线索,将月与江、月与花、月与夜、月与人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春江花月夜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永恒的宇宙人生哲理的思索以及对人间至真至纯的爱情的讴歌,意境清新邈远五、美读诗文分析诗歌之后,学生对这首诗在景,理,情三部分的感情变化有很明确的把握教师引导他们感受诗歌跌宕起伏的音乐美就顺理成章教师范读学生再自读揣摩六、课堂总结她是朦胧的美,悲伤而轻盈;她是清纯的美,宁静而空灵;她是跨越时空的感动,她是穿透千年的哲思,她就是《春江花月夜》七、作业布置自读,背诵全诗欣赏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二专题目标:1、能够感悟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春江花月夜》教案4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春江花月夜》教案4篇《春江花月夜》教案4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教案春江花月夜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歌的能力。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赏析意象、品味意境、把握情感。
3、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构,体会画面美、哲理美、情感美的融合。
【教学重点】赏析意象、品味意境、把握情感。
【教学难点】诗歌中景、理、情的融合。
【教学方法】1、借助多媒体,合作探究、缘景明情。
2、朗读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曾经有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引发了一串灵感,成就了他在诗坛上的千秋美名。
他就是初、盛唐时期的诗人张若虚,这首诗就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二、配乐朗诵,整体感知以“月”为典型意象。
月的流动变化过程:月生一一月悬——月斜(月落)。
三、赏析诗歌(一)第一部分:月生原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潮港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意象提问: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请找出来。
2、意境提问: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构成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3、学生朗读。
(二)第二部分:月悬原文: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提问:这样的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怎样的遐想?感情基调是怎样的?2、朗读。
(三)第三部分:月落游子思妇情1 >两地相思原文: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2、思妇怀远原文: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3、游子思归原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小结:《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设计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设计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3、继续培养学生于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趣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智慧来再现诗歌的艺术魅力,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画意、哲理、诗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课件展示初步感知听配乐配图诗歌朗诵,初步感知诗歌的意境美。
三、作者介绍背景提示(一)学生眼中的作者请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及相关资料进行回答,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课前预习中的疑问。
(二)老师眼中的作者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
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
被誉为吴中四士。
曾任兖州兵曹。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靠一首《春江花月夜》而成就美名,闻一多评这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课件展示,对学生回答进行补充)1、齐读诗歌,体会意境。
2、教师正音。
五、合作探究深化理解1、齐读: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提问:意象是融合了人类情感的物象,而这首诗又是怎样整合这些意象来展现怎样的诗的优美意境的呢?明确:诗人以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等为意象,构成一幅恬静优美的水墨彩图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
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
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
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江花月夜教学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一、导入:古人寄情山水,流连风月,留下了很多佳话名言。
有一段春江,一处风月,就那么静静的躺在唐诗之中,一千多年过去了,它默默地等待我们的到来,等待我们的感知,等待我们的朝圣。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张若虚笔下的这段春江,这轮明月的光华!请同学们翻开课文《春江花月夜》,拿出课前导学案。
二、诵读欣赏导入:张若虚连字号都不为人所详,沧海一粟地茫然在唐朝灿如繁星的诗人堆里,却又凭着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唐,竟为大家”。
闻一多更是称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下面我们通过诵读来感知一下它的内容美,欣赏一下它的旋律。
(点名学生诵读)三、赏析第一层(一)教师导入:刚才某某同学的诵读把我们带入到纯美梦幻的艺术氛围中,其实诗篇题目就令人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让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而这五种事物中,月又是中心和灵魂。
我们先随着诗人的脚步去观赏明月。
感受诗的景美。
请同学们展示导学案中第一层“观月”的学习成果。
(学生举手,上台讲解)(二)学生讲解:1、诗人首先带给我们的是美丽的月夜之景,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诵前十句。
其它同学想象一下诗的意境。
(学生诵读)2、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一下月夜之景。
答: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3、某某同学的描绘让我们对诗歌的理解更加具体。
能不能用别的艺术形式表现一番?(学生举手绘画)4、诗人笔下的美景特色鲜明,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可请学生自由回答)①气势雄伟,景象壮观。
②富有生命和活力但不是波涛汹涌③幽美深远④空明澄澈⑤恬静纯净没有浪涛的聒噪和海鸟的悲鸣。
⑥朦胧梦幻⑦惝恍迷离⑧空灵迷茫⑨深邃邈远⑩浩淼、晶莹剔透、流光溢彩、气象万千。
5、春江美景带给我们的享受是无穷无尽的,诗人又是运用哪些手法达到这种效果的?①写景多角度、全方位。
远近江、海、月为远景。
芳甸、花林、沙为近景。
高低由高到底依次为月、花林、芳甸、白沙和江海。
天空地上月为天空,其它为地上。
点面江海、芳甸、花林为面。
月为点。
动静白沙、花林、芳甸为静景,江海月为动景。
声色江海波声、江水流动为有声,其它景物位有色。
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比喻:皆似霰(写出月照花林的特有景象)、流霜(写出月照无声的特点和月华之色)。
拟人:“生”,把静景写成动景,写出明月的生命力。
夸张:“千万里”,“连海平”写出江的气势。
③炼字:连生6、诗人不但深谙各种技法更重要的是诗人是用心在观月,用情在赏月,我们有从诗句中窥测到诗人的哪些情感?①如醉如痴痴迷陶醉②孤独和哀愁望穿秋水不见家舍屋顶的袅袅炊烟,芳甸也有江流不息的陪伴,自己却如月亮一样孤独,月亮只知昼夜不知岁月地映照着江水,不离不弃,诗人也注目江水,只期盼能望见家中玉帘后的牵挂。
四、赏析第二层(一)导入:刚才某某同学的赏析非常精彩到位,但是诗人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能从痴迷的情感中自拔出来做人月的冥思遐想,做哲理的思索,我们就再随着诗人的思绪去“问月”,感悟诗的理美。
请同学们展示第二层的学习成果。
(学生举手,上台讲解。
以下为学生讲解)(二)学生导入:诗人眺望空中孤月,思绪飞跃,飞出了前人思想的束缚,去感悟人生,探索人生与宇宙的奥秘,请同学们齐读下面六句即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但见长江送流水”思考诗中蕴含的哲学道理。
(学生分组讨论做答)“江畔何人初见月”:明月常圆而人情不圆,“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短暂,光阴易逝。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①江月是永恒的,而人生是短暂的;②江月虽然恒存,却永远如一、单调,没有变化,没有生命,不过是单调的重复罢了;③人生虽然短暂,但作为群体的人类是代代绵延、繁衍不尽的;作为个体而言,人生的悲喜丰富而生动。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①今天,我们在这里看到明月,不知在我们身后,它又在等待何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奔流不息,一去不回头。
此景让人无不感叹人生易逝、唯江月永存。
②流水无情,江月有恨,她总在做着无望的等待。
(三)结合别人对宇宙人生的观点,谈谈对诗人观点的认识和评价。
1、诗人的人生苦短的感受是普遍存在的,古往今来从未间断过。
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如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曹操《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而张若虚却翻出新意。
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
⒉超越了前人仅仅哀叹生命短暂的局限,表现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这体现了诗人本身对生命意义的深切体认和对天人关系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一体”的传统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把人与自然看成密不可分的整体,人类既受到大自然的恩惠,也受到自然灾难的威胁,依赖自然,崇敬自然,亲和自然,保护自然。
⒊“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体现了“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
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与绝望,诗人毕竟生活在唐朝,毕竟有找到发展机遇的可能,我们仿佛听到了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4、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大诗人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以及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只是此句的翻版。
而第四组的起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则如出一辙。
张若虚感叹江月长明而人生短促,刘希夷感慨风物依旧而人生易老,两者之间何其相似!五、赏析第三层(一)教师导入:读懂了哲理,面对变幻无序的人生,面对起伏不定的命运,我们就会有更多更好的理解,我们就会懂得从容,懂得感激。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如此良宵,如此美景,普天下却不知有多少游子思妇,因离别而将它虚掷,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本该珍惜,然而普天下又不知有多少游子思妇,在重复着千百年来人情难圆的两地悲愁,诗的下半篇转写人间男女的离愁别绪。
凄美感人,请同学们展示第三层学习成果。
引导同学们感受诗的情美。
(学生举手,上台讲解)(二)学生导入:第三层诗人先总写游子思妇的“一种相思,两地闲愁”,再重点写思妇的相思之情。
情真意切,请同学们思考诗人是如何刻画相思之情的.(学生讨论作答)⒈意象暗示(托物寓情)①白云:暗喻游子离家远去而又行踪不定②“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
③扁舟:漂泊。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④捣衣砧: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
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
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⑤小楼:相思、怀远、离愁。
(如“月满西楼”,“小楼昨夜又东风”。
)⑥妆镜台:古人云:"女为悦己者容。
"女子是为心爱之人而打扮的。
此妆镜台在夫妇原来和美团聚时,是天天开镜梳妆打扮的,丈夫离去后,又一直闲置不用,而今月光又照在妆镜台上,何日夫妇团聚,使美人重开妆奁,重新梳妆呢?物景关情,妆镜台凝聚了过去相聚的欢乐;离别后的悲苦和对将来重逢的企盼,包蕴了一段浓浓的感情历程。
2、拟人:明月。
“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造成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徊不忍离去。
明月也暗示相思。
3、心理描写:“愿逐月华流照君”4、用典: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
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
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学生小结:天上有孤月,地上有离人;明月有所待,人亦有所等,只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相思情怀才配凄清如许的一轮江月,也为有纯真的情,才能使高天皓月更显皎洁。
那就请同学们在刚才的画面上添上与明月相配的多情之人吧。
(学生上台画上思妇游子等)六、赏析第四层(一)教师导入:通过以上分析,怨妇的离愁别恨已到了极致,有怨妇,必有游子离人,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另一方,关注远方之人的感受。
(二)学生讲解⒈学生导入:思妇怀远,常常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游子在外,常常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游子思归,常常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游子思妇能否圆团聚之梦,到此应该有一个结局了。
其实在诗的最后一切事物都有了自己的结局,我们就来一一揭开吧。
①春:“春半”、“江水流春去欲尽”。
春欲去,人将老,人还远隔天涯。
补充: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惜春)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伤春-惜春)②江:“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水无情地流走,也带走了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
“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③花:“昨夜闲潭梦落花”。
落花闲潭可能是曾经的美好回忆,但更是相思没有着落的征兆。
补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宋·晏几道《临江仙》)“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清·《红楼梦》)“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