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俗在张艺谋电影中的体现
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及其人类学价值
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及其人类学价值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及其人类学价值导语:张艺谋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导演之一,其电影作品常常融入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
本文将通过分析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并探讨其所具有的人类学价值。
一、电影《红高粱》中的中国传统婚礼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以中国传统婚礼作为背景,通过对传统仪式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影片中的婚礼场面充满了华彩喜庆的色彩,舞狮、放鞭炮、簪花等传统仪式令人震撼。
这些细节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传统婚礼的独特风貌,更重要的是它们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1. 传统仪式的意义传统婚礼仪式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代表着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认识和期许。
通过参与传统婚礼,人们能够感受到对传统的尊重和传承,体验到乡村社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而电影中对这些仪式的真实再现,无疑将这种认识传递给了观众。
2. 婚礼场景的叙事价值张艺谋通过电影的叙事手法,将传统婚礼中的种种仪式串联起来,用画面展示出了一个完整的婚礼场景。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传统婚礼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镜头的切换和画面的呈现,更好地传递了人们在婚礼场景中所产生的情感、感受和思考。
二、电影《千里走单骑》中的中国盂兰盆节1. 盂兰盆节的历史背景张艺谋的电影《千里走单骑》取材自中国传统盂兰盆节,该节日起源于佛教,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的思念和祝福,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文化内涵。
通过电影再现节日的庙会场景和寄托祝福的传统仪式,张艺谋向观众传达了中国人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情感体验。
2. 盂兰盆节的人文关怀盂兰盆节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节日,它基于对祖先的尊重和关爱,通过祭拜祖先、烧纸钱等活动,表达了人们对先人的思念和回忆。
电影中的盂兰盆节场景不仅展现了这样的民俗风情,更通过角色的表演传达了对亲情、友情和家庭的无尽思念和不舍。
谈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的运用
谈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的运用谈张艺谋电影中民俗的运用作为拥有着几千年文化的中国,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我们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引领者——张艺谋,其电影中或多或少地穿插着对民俗文化的运用。
民俗作为人类千百年来遗留下的文化遗产,仍然是影视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张艺谋电影的成功,不仅是糅合了西方电影艺术和西方美学思想的结果,更在于他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文化深情的关注与吸收借鉴。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张艺谋的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张艺谋将自己对民俗文化的见解通过摄影机镜头的“民俗奇观”而展现出来。
而这些“民俗”电影正是西方人对中国“想象”的主要途径,它的那些民俗虽然看似复杂,有点脱离现实的味道,可是不得不说又源于现实,看到那些灯笼,那些搓脚的习俗,你不会说那是印度或者欧洲其他国度的文化,它有着中国文化独特的烙印。
民俗的东西往往是陌生的东西,陌生的东西往往是美的东西,陌生化往往带来奇特的审美感受,张艺谋很多民俗风情的展示就是一种陌生化的表达。
在张艺谋的一系列影片中,到处可见对民俗文化的运用,可见他对中国民俗有着特殊的情结。
譬如由张艺谋摄影陈凯歌导演的影片《黄土地》中迎亲仪式、婚礼场面、黄土地、黄河、锣鼓、祈雨等民俗,这些浓彩笔的描写占据了影片的三分之一;由莫言小说改编的《红高粱》,导演没有把重点描写在“我爷爷”“我奶奶”的抗日壮举上,而是较多描绘了送亲仪式、颠轿、红高粱、祭酒神等仪式;《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鲜红的大灯笼,以及那些点灯、吹灯、封灯以及搓脚的民俗;另外还有《活着》中的皮影的描述;《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包梁布、挡棺布”;《菊豆》中杨金山死后全套的葬礼仪式:摔盆、抱灵牌、挡关;《秋菊打官司》中为婴儿办满月酒的热闹场面上,影片展现了虎头鞋、长面、钻馍圈等等。
似乎每部影片,张艺谋都给与一定的空间展示民俗文化,使得张艺谋的影片“中国味”特别的浓厚,我想这或许是其影片在国外被众多知名人士行赏的理由吧。
从_大红灯笼高高挂_看张艺谋的民俗情结_杨忠国
M O V I E L I T E R A T U R E /导演评述 2010年第1期 从《大红灯笼高高挂》看张艺谋的民俗情结□杨忠国(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摘 要] 张艺谋执导的很多影片都在国内外获得各种奖项和荣誉,而其中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则得到多达14个奖项,并得到1991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这部影片的成功与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和审美内涵有着很大关联。
[关键词] 《大红灯笼高高挂》;民俗情结;传统文化 民俗作为人类千百年来遗留下的文化遗产,仍然是影视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张艺谋电影的成功,不仅是糅合了西方电影艺术和西方美学思想的结果,更在于他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文化深情的关注与吸收借鉴。
他的很多电影都具有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电影中的服装、音乐、布景、语言等方面处处显示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有着鲜明民族色彩和地域风情。
一、民俗与电影创作民俗是人类各集体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和重要性的一种社会现象,涵盖了人们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
从服饰、礼仪、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等各方面,都烙有这样或那样的民俗印记。
由于民俗是人类延续至今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可靠记录,并融入了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心理的等诸多文化因素,又因其传承性和广阔性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可创性的生活材料,因此它容易成为影视艺术的表现对象。
电影通过描写民俗活动,透视民俗现象,揭示民族心理、情感,对社会和人生进行艺术写照,能够把逐渐被人们遗忘的民俗文化重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我们能发现他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文化深情的关注与吸收借鉴。
在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下,他往往采用传统文化中许多具有中国独特意义的文化符号和艺术语言,使中国电影以其独特新颖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电影中人物造型、情感表达、精神体现等等。
他总是通过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电影的文化内涵上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电影语言艺术上体现中国美学独特的意境。
论民俗的审美意义与趣味——以张艺谋电影《红高粱》为例
观察与思考I45论民俗的审美意义与趣味—以张艺谋电影《红高粱》为例文/熊心宇摘要:从20世纪末期开始,第五代导演开始将电影的创作倾向转向民俗化,从而衍生出了一批带有浓郁民俗文化色彩的电影。
张艺谋通过其独有的色彩风格,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众多本土民俗文化的元素。
张艺谋在《红高粱》这部影片中,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有生动的视觉展示,表现出意境美以及民族精神。
从美学和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民俗文化与电影艺术结合所产生的审美意义与趣味,不论是对电影还是民俗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民俗文化;审美意义;审美趣味;《红高粱》民俗是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产生的,遍布在人类生活的各 个方面。
电影则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能够通过镜头、声音、画 面的组合将艺术家的意图和情感表达出来。
张艺谋在将中国电 影推向世界的过程中,一直致力于对民俗文化和民俗意象的传 递,以《红高梁》《大红灯笼髙高挂》《菊豆》等为代表,向世 界展示了中国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一.电影的民俗文化及其审美问题民俗是人民大众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
大体上来说,民 俗文化的形成与民间的物质生活、娱乐需求、社会的意识形态 是分不开的。
而被誉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往往脱离不了民 众的生活而独立存在。
就观众的欣赏角度而言,电影以其独有 的视觉冲击力,能够更直观地描绘民俗生活、解读民俗文化与 现象,探析文化背后的情感、历史背景,通过艺术化的手段,使 得一些远离人们现实生活的民俗文化通过影像得以再现。
而在 张艺谋的电影中,确实恰到好处地借鉴和利用了这些民俗元素, 通过一些民俗事象作为线索贯穿整个故事之中,一方面展示了 中国独有的民俗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对于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 从而产生了故事主线之外的更广阔的叙事空间。
在电影《红高 梁》中,展现了众多中国民族元素,导演张艺谋将这些本土的 民族元素通过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重新排列组合在观众面前。
(一)作为戏谑的颠轿习俗颠轿这一习俗,在中国传统的的民俗文化中是一种戏谴新 娘的行为。
浅析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问题
浅析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问题张艺谋是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电影导演之一,他的电影作品篇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
电影《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花台》、《英雄》等都涉及到了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本文将从这些电影中浅析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问题。
首先,张艺谋的电影《活着》呈现了中国农村家族的兴衰历程,其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封建世家的家庭伦理和道德准则,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乡村、信仰和道德等元素。
电影中的主人公福贵和他的家庭代表了中国农村传统民俗文化,如婚礼、葬礼等,这些习俗承载着家族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其次,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也呈现了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如刺绣功夫、戏曲、民间音乐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方特色和民间艺术。
电影中通过庆祝新年和结婚等场景来体现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折射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乡村和道德准则等方面的特点。
再者,电影《菊花台》中也涉及到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尤其是昆曲和京剧这两种中国传统的戏曲,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方特色和民间艺术。
电影中的主角张艺谋是一名昆曲演员,通过他的表演和演唱,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文艺特色,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涵和外延。
最后,电影《英雄》讲述了中国的武侠文化,其中涉及了中国古代的武器、武功、武术以及宫廷权斗等元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主义和忠诚精神。
电影中的主人公司马迁、雍容、无名等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派和邪恶,通过他们的对抗,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骨肉同胞和义气、忠诚等元素,同时也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和文人精神。
综上所述,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包括家庭、乡村、信仰、道德、地方特色、民间艺术等方面。
这些元素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独特性,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值得后代传承和弘扬。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传承和发扬。
浅析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问题
“中国性”想象的同时也体现了 中国寓言性。一般而言,中国的 民族寓言是针对中国内部的。它
体现中国真正的传统文化和精 神。而张艺谋的电影中的寓言则 是外向型的,它将寓言变成了中
94
国在全球观众面前的被看状态。 使得中国变为神秘而奇特,落后 而压抑。它既是西方的梦想的
“他者”,又是有待西方拯救的 “他者”。这种中国的历史被淡 化时间之后,变成了非常不同的 东西,处于一种被看的地位,来 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在张艺谋的电
来表现。电影运用改编的有些调 侃有些滑稽的歌词,再配上轻松 欢快的带有浓厚北方小调意味的
音乐——于是,崎岖的道路上, 滚滚黄尘中,光头光膀子肌肉强
健套着宽大深色牛犊裤的汉子们 将轿子甩来甩去,并且高唱着民
歌。我们可以很轻易的感受到那
种自娱自乐的有些类似闹剧的氛 围,也很容易在这样的氛围中感 受到“强烈的感性生命的骚 动”。张艺谋在这里有意识的发
在张艺谋的“民俗”电影 中,他用自己的电影语言在西方
展现了一个“民俗”的中国,他 的主要意图是拍给西方人看的。 这是外向化电影的一种表现,他 的成功主要是在国际电影节上, 张艺谋在海外获得“中国想象”
的代言人和作为大师的地位。这 一时期的张艺谋作品主要是以中 国特殊的“民俗”和特殊的历史 情境作为自己表现的中心。他的 电影竭力渲染中国在空间上的特 异性,无论是“颠轿”、“染 坊”、“灯笼”或者“皮影”等 等都是一种没有时间概念的一种 民俗符号。这些故事本身也几乎 没有清晰的时代背景,时间几乎 可以忽略。这里的“唯美”的视 觉冲击力追求是民俗存在的主要
些“民俗”往往典型地表现了中 国的民间文化及地域特色,学者 尹鸿认为:“它们并不是民俗的 记录,而是一种经过浪漫改造的 民俗奇观。民俗在这里不是真实
解读张艺谋电影作品的民族文化观
解读张艺谋电影作品的民族文化观【摘要】张艺谋作为中国著名导演之一,其电影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观。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塑造、历史故事的演绎、乡村生活的展现、民俗风情的表现以及家庭价值观念的思考,张艺谋呈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和丰富性。
他的电影作品不仅独具特色,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和表达,张艺谋为中国电影界带来了独特的贡献,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真实的中国画卷。
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不仅令人感叹其才华,更让人深切体会到民族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发展和传承的重要性。
【关键词】张艺谋、电影作品、民族文化观、传统文化、历史故事、乡村生活、民俗风情、家庭价值观念、独特贡献、文化传承、弘扬。
1. 引言1.1 张艺谋电影作品的民族文化观张艺谋是中国当代著名导演,他的电影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通过他的电影作品,可以看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民族精神的独特韵味,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中国世界。
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都充满了浓厚的中国历史文化氛围。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演绎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故事,使得观众在欣赏电影的也能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通过他的电影作品,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民族文化观。
2. 正文2.1 张艺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塑造张艺谋作为中国现当代知名导演,其电影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塑造是不可忽视的。
他通过多部影片深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独特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英雄》。
这部影片以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为背景,通过讲述不同英雄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复杂关系,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忠、孝、仁、义等价值观念。
张艺谋运用大量中国传统文学、绘画等元素,整体呈现了一幅中国传统文化的画卷。
另一部广受好评的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也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和绚烂。
浅论张艺谋电影《活着》平民化倾向中的民俗元素
浅论张艺谋电影《活着》平民化倾向中的民俗元素作者:余芳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3期【摘要】张艺谋是我国第五代导演中最具代表性的导演之一,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中,含有很多中国民俗元素,由此可见张艺谋导演对于民俗元素的热爱。
1994年,张艺谋改编自余华小说《活着》同名电影开始拍摄,在影片中,张艺谋借助皮影来表现福贵惨淡的一生。
在《活着》这部电影中,用皮影来表现故事作为一个道具符号展现了我国民俗元素,本文浅论电影《活着》如何利用皮影展现平民化倾向中的民俗元素。
【关键词】《活着》;民俗元素;皮影;张艺谋中图分类号:J905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3-0096-02中国文化是顺着水而生成的。
最早的中国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并随着华夏族的发展,不断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而发展壮大。
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综合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同时,也具有与时俱进的历史发展特色。
在3000多年的文化发展中,中国人代代传承,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审美判断与价值追求。
民俗指的是社会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
它是一个国家、民族在漫长的共同生活中创造及共享和传承的生活习惯等,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
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更鲜活,更具体的表现内容。
《诗经》《汉乐府》《水浒传》等古代文学优秀作品;清明、中秋、重阳等节俗元素;剪纸、刺绣、民族音乐等艺术元素等文化内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千千万万普通民众、文人雅士和诗人墨客记录、创新和传播下来。
一、民俗元素对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民俗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民俗文化有利于传播传统文化,同时让民俗元素渗透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1]。
一是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在华夏文明基础之上,渐渐形成的文化和价值观,民俗元素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俗元素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小众部分。
从_颠轿_两种说起_论张艺谋电影改编中对_民俗_的运用
从“颠轿”两种说起———论张艺谋电影改编中对“民俗”的运用□班玉冰 电影与文学的表现手段有很大的区别,即使电影与它最接近的文学样式小说比较,也有很大的不同。
小说家使用语言文字,他们能得天独厚地深入探索和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甚至可以毫不费力地表述一些抽象的概念。
这方面,电影就相形见绌。
但尽管如此,电影创作毕竟运用的是画面思维,必须把表现对象(哪怕是抽象的内容)化作视觉形象。
所以,在电影改编中,最让改编者为难的是如何处置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中那些抽象的叙述与议论。
若要在影片中保留它们,最简便的办法是让它以画外音形式出现。
但这样做(其实也只能偶尔为之)实在是与电影的视像性特征相悖的。
在这一点上,以陈凯歌、张艺谋为首的我国第五代导演们以他们的实践对此作了创造性的尝试。
他们努力挖掘电影的影像视觉语言的潜能,寻找影像语言的自身法则,尽可能地扩张它的表现力,从而使电影要表现的思想意念寄与画面元素之中。
而张艺谋的独创做法之一是在他自己的电影世界里,运用视听语言,通过视觉效果的强调,通过流动的画面来展开或推动情节,来表情达意。
这其中最突出也最为成功的做法是对“民俗奇观”的展示。
这也曾是一个被张艺谋的研究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张艺谋早期的影片中,几乎每部影片都展现出相当多的民俗,黄土地、大宅院、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造型,京剧、皮影、婚殇嫁娶的场面等等,这些“民俗”往往集中典型地表现了中国的民间文化及地域文化,“但它们并不是民俗的记录,而是一种经过浪漫改造的民俗奇观。
民俗在这里不是真实而是策略,一种寄托了各种复杂欲望的民俗传奇。
这种类型为中国的电影导演提供了一个填平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鸿沟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为他们寻求到了获得国际舆论、跨国资本支撑并承受意识形态压力的可能性”[1]。
我们在这里探究的重点并不是张艺谋是怎样制造出这些民俗,我们只是想通过寻求张艺谋民俗仪式的加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从而看出民俗的加入在从小说到电影的转化过程中,占了一个怎样的位置。
民俗意象与张艺谋电影
[收稿日期]2014-05-29[作者简介]张明(1980—),安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艺术与技术教学与研究。
民俗意象与张艺谋电影张明(安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河南安阳455000)[摘要]民俗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张艺谋的电影既借鉴了西方电影美学思想,又吸收了传统民族文化养分。
他早期的电影很多都具有中华传统文化风格,电影中的服装、音乐、语言等方面处处显示了我国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民族特色鲜明。
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意象对张艺谋的电影,对中国民俗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张艺谋;电影;民俗[中图分类号]I 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14)04-0091-03民俗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
在张艺谋的电影中,积极的对传统民族文化深情的关注与借鉴。
在我国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下,他常常采用具有中国独特意义的传统文化符号和艺术语言,形成了电影中新颖独特的人物造型、情感表达、精神体现等等,在电影的文化内涵上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张艺谋影视作品中的民俗意象很多民俗元素出现在张艺谋的电影中,他的电影在西方电影市场获得很大的成功,通过画面对“民俗奇观”的展现功不可没。
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内容非常丰富,因而其中的民俗因素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1.1社会民俗最突出的是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梁》。
这部片子从整体来看,制作上算不上十分精良,表演风格偏向粗犷,画面造型也比较原始化,但正因如此民俗的审美意义才更加突出。
开场便是“我奶奶”要出嫁,穿着大红色的衣服,一个老婆子在给她“开脸”,这已经是一个民俗的展示,接下来的一个“颠轿”场面显得更有气魄。
“颠轿”原是《红高粱》原著作者莫言家乡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一种民俗。
张艺谋曾经说过:“颠轿到底怎么颠法?莫言没见过,我们到山东一些农村去打听,都说早年间有过这习俗,现在却没有人亲眼见过。
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体现
个人觉得,张艺谋现在的电影,包括《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等,都已经沦为一种形式主义视觉盛宴,美则美矣,却没有灵魂。
然而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张艺谋早期的电影还是值得细细研究品味的,比如说《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红高粱》,这些电影都以它们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写实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是丰碑级作品,当年在国际上也是获奖无数,然而在国内也是争议无数。
争议的一个核心就在于张的电影中对于各种民俗元素的运用与再现,有的人觉得张艺谋的电影对中国的民俗事像进行了非常精彩的艺术加工,称他的电影为“民俗电影”;而有的人则觉得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民俗根本格格不入,充其量只是一种“伪民俗”,张的电影之所以充斥着这么多有关民俗的情节只是为了讨好外国人,以一种虚构出来的真实去迎合外国人心中关于中国的野蛮、贫穷、荒凉的想象。
今天在这里,我并不想去判定孰是孰非,因为张艺谋本人在拍摄这些电影的时候有没有刻意地想去迎合外国人这一点是无从考证的。
然而,对生活中的民俗事像进行艺术的加工甚至改造,这作为一种客观的艺术创作手法,我觉得无可厚非,相反我觉得这种手法本身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今天我打算从张艺谋早期的几部电影入手,撷取一些典型地动用了这一创作手法的情节,对这些情节本身进行分析,以此和大家探讨一下文艺民俗和真正在现实中的、在民间的原生民俗的关系,它们何以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人们创造这种不同的意图又是什么。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就在我个人理解的基础上对他的这种表现手法进行了粗略的分类。
第一类,动用民俗生活相穿针引线、还原生活、丰富情节。
这应该是对民俗事像的一种比较初级的运用,民俗事像在电影中只是起到一种情节上穿针引线的作用,同时它使电影变得更加真实可感,更具有可看性。
比如说在《红高粱》开场,巩俐在出嫁前梳妆、打扮、上头、开脸、盖红盖头的场景,用了一系列的特写镜头,马上就可以把观众带入到那个场景中去。
从民俗视角看张艺谋
从民俗视角看张艺谋民俗是人类古老文化的遗存,孕育并滋润了现代影视艺术。
民俗电影在1983年之后才真正崛起,在第五代导演里出现一批民俗风情浓厚的电影,如表现乡村民俗的电影有《黄土地》、《孩子王》、《红高粱》、《老井》等,表现城市民俗的有《茶馆》、《顽主》等。
而在第五代导演中,又以张艺谋的民俗电影最有市场号召力与艺术好评,他的民俗电影代表作包括《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等。
因而从民俗学来探讨电影是一个比较新的视角,那民俗对于电影的作用就将有哪些,我们不妨探就一下仔细民俗学分为口头民俗、风俗民俗、物质民俗三大类,而在电影《黄土地》中,导演将古老的传统民俗表现的淋漓尽致。
影片中娶亲的红轿子、迎亲的唢呐曲、新娘下轿的程序、婚宴上的菜品和影片最后出来的陕北腰鼓等,这些不仅是我国陕北地区的风俗民俗,同时影片中的红色以乐景写哀情,收到了很好的反讽效果。
;影片中崔巧和憨憨唱的陕北民歌则是古老的口头民俗的代表;而顾青在崔巧家住的窑洞,睡的炕,拉的磨盘等等,这些都是黄土高原物质民俗的代表。
可以说这些具有鲜明民族色彩和地域风情的民俗化影片, 使电影进入民俗学研究的视野。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浓墨重彩的民俗化电影更是层出不穷,《黄土地》、《老井》、《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等片在国际电影节上频频获奖。
传递出极具东方神秘感的生命气息和历史回音,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影坛的高峰。
如果说,早期中国电影与民俗结缘是民俗依靠世代相袭和广泛播布的特性对人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多重渗透的结果。
而80年代中期出现众多民俗化电影却滥觞于一股世界性的原始主义文化思潮。
这股原始主义文化思潮,在时间序列上表现为对原始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崇拜,在地域空间上表现为对古老的东方文化的迷恋。
《黄土地》的摄影张艺谋面对黄土地兴奋地说:“就拍这块土!”因为“陕北的黄土地虽然贫瘠,却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
它既是贫瘠的,又透着母亲般的温暖,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张艺谋早期电影中的“民俗诱惑”
张艺谋早期电影中的“民俗诱惑”作者:张荣胜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12期摘要:风姿各异的民俗为影视艺术民族风格的刻画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供给”。
张艺谋早期的电影创作对“民俗养料”的吸收尤为充分,张艺谋巧妙地借助“民俗佐料”调制出一道道“中国烹饪”,掀起一番“中国民俗诱惑”热潮,筑构起中国新时期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一道亮丽风景。
张艺谋早期电影中“民俗诱惑“的成功在于两道工序:其一:民俗原料的筛选尤为花心思,每一个民俗场景、民俗动作、民俗语言都别具匠心;其二:运用了最能保证“民俗原料”色、香、味齐全的烹饪方式,根据不同“民俗原料“的不同“口味”、不同“营养成分”,选择与之相应的烹饪方式。
关键词:民俗;民俗诱惑;民俗养料民俗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各个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历史传承、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心态感受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出并传承的。
民俗是一个名族和地区所共有的文化意识,是一种共同的心理模式和框架,反映了这个群体、民族、国家的独特的性格特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传统民俗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
别林斯基曾讲道:“ 民族性是真正成熟的艺术品必备的条件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特色的忠实描写,一切这些民俗,构成一个民族的面貌,没有了他们,这个民族就好比一个没有脸的人物。
”因此风姿各异的民俗为影视艺术民族风格的刻画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供给”。
张艺谋早期的电影创作对“民俗养料”的吸收尤为充分。
《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等,张艺谋巧妙地借助“民俗佐料”调制出一道道“中国烹饪”,掀起一番“中国民俗诱惑”热潮。
正是由于张艺谋早期电影中的“民俗诱惑”,使得其作品“风味”独特,筑构起中国新时期电影的一道亮丽风景,同时这道亮丽的风景“红杏出墙”,使中国电影“鲤鱼跃龙门”,踏上世界光影舞台。
尽管对于“张艺谋现象”褒贬不一,拥护者认为此乃中国之“原生态”,质疑者则反驳道此举媚俗西方。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民俗元素分析
摘要:民俗作为人类古老文化的遗存,滋养并丰富着现代影视艺术。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就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民俗奇观成为我国民族电影的一部经典之作,本文将试图从三个方面对影片中民俗元素的虚构、运用和整合进行理顺分析,探讨民俗文化对本片的独特价值。
民俗元素的虚构、渗透和展现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根据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改编,讲述了在“一夫多妻制”封建制度下,陈府大院里家庭内部妻妾争宠、互相倾轧的人生命运。
在这样一个故事框架里,除了剧中人物自身的命运轨迹外,导演还有意添加了许多民俗事象,并在影片中进行虚构、放大和融合。
1.在影片情节内容设置方面大红灯笼作为本片中最突出的一个视觉符号,贯穿着电影情节的始终,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
影片中大红灯笼的强烈视觉吸引力和“点灯”、“灭灯”、“封灯”的一系列程式化举动,成为每一个观影者记忆深处难以忘却的画面。
但据考证,在影片的拍摄地山西地区过去并没有影片中所表现的民俗。
可是在电影中,导演的虚构化表现却极大的体现了民俗风情,也深化了艺术韵味。
大红灯笼以及“点灯”、“灭灯”、“封灯”的这一套程式,其实就是典型的民俗虚象,这些民俗虚象不是可以证实的民俗,而是一种浪漫的虚构,不是一种真实,而是一种叙事策略。
正如苏珊·朗格所说:“电影像梦,则在于它的表现方式,它创造了虚幻的现在,一种直接的幻象出现的秩序,这是梦的方式[1]。
”这就是创作者对于民俗事象进行的扭曲变形。
“艺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能够点石成金,脱胎换骨,改变表现对象原有的性质,直至创造新的形象。
因此,创作者往往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联想和幻想,在已有民俗事象的基础上“幻化”出具有审美价值的民俗虚象,或称幻象。
这种幻象已与原来的民俗事象自然脱离关系,同时达到一种高度的自我完善,并且包含了比某种现实民俗事象更多的意蕴[2]。
”因此,“大红灯笼高高挂”虽是一个虚化的民俗,却丝毫不影响其艺术表现力。
2.在配乐和音响方面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配乐由赵季平创作,他善于运用民族素材,来表现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
张艺谋黄土地
张艺谋电影:民俗与伪民俗张艺谋在西方获得很大的成功,其独特做法是在他自己的电影世界里,运用视听语言通过视觉效果的强调和流动的画面来展现情节,来表情达意。
这其中最突出也最为成功的做法是对“民俗奇观”的展现。
张艺谋“民俗”电影是西方人对中国“想象”的主要空间,它远离现实却又源于现实,可以说不是中国民俗却又最像中国民俗,这是张艺谋问题的关键所在。
它构成了西方对张艺谋的长期关注和中国对张艺谋的长期漫骂,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
张艺谋电影是一种“外向型”表达,他强调中国的独特,因而被西方关注。
其电影中的“颠轿”“染坊”“灯笼”“皮影”等等,尽管不一定全真实,但无可否认,它们很美,民俗的东西往往是陌生的东西,陌生的东西往往是美的东西。
陌生化是审美重要的追求,陌生化往往带来奇特的审美感受,张艺谋很多民俗风情的展示就是一种陌生化的表达,我们中国人看了之后都觉得很有意思,更何况是视东方为神秘之地的西方人?在张艺谋的早期电影中,几乎每部影片都展现出相当多的民俗,黄土地、大宅院、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造型,京剧、皮影、婚丧嫁娶等场面的铺陈。
这些“民俗”往往集中典型地表现了中国的民间文化及地域特色。
在张艺谋的创作中,民俗场面的展示与加入有制造“中国味”的目的。
《菊豆》在中的“拦棺”、“命名”;《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点灯”、“吹灯”、“封灯”;《秋菊打官司》的孩子“过满月”;《活着》中的“皮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包梁布”、“挡棺布”等等。
而在这些民俗仪式中,有相当一部分并非是现实真有的“东方奇观”,而是张艺谋为了造型与表情达意的需要臆造出来的。
张艺谋电影给西方人对中国的想象保留有足够的空间。
虽然可能有人要说他总是给西方呈现一种被看的地位,一种弱势群体的姿态。
或许可以说没有西方的电影节就没有张艺谋电影,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这可能也是张艺谋最独特的地方,中国也有其他导演这样做,但是并不能成功,陈凯歌的《孩子王》就是明显的例子。
张艺谋电影造型设计中的传统文化
张艺谋电影造型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张艺谋电影造型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引言:张艺谋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以其独特的电影语言和精美的视觉呈现闻名于世。
他的电影作品往往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尤其在电影造型设计方面,张艺谋善于利用服装、道具等视觉元素来表达电影主题和情感,本文将重点探讨张艺谋电影造型设计中的传统文化。
一、张艺谋电影的题材与传统文化的相关性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多以中国当代历史为背景,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比如,电影《红高粱》以中国解放前夕的小城故事为背景,展现了农村社会的生活模式和传统价值观;而《活着》则通过一位农民的经历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社会动荡和传统家庭观念的冲击。
这些电影题材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为电影造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二、传统文化在造型设计中的体现1. 服装设计张艺谋电影中的服装设计往往以传统的制作工艺和样式为基础,同时注入现代元素,创造出独特的造型效果。
例如,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通过对角色服装的精心设计,成功地再现了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和乡村文化,强化了电影的民俗氛围和历史感。
2. 道具设计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符号和象征在张艺谋电影的道具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在电影《英雄》中,使用了大量的传统武器、文房四宝和宫廷装饰等,通过演员和道具的有机结合,呈现了中国古代皇宫文化的壮丽和庄重。
3. 化妆设计张艺谋电影中的化妆设计常常融合了中国传统戏剧的元素,以突出角色的特殊性格和情感。
例如,在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女主角秋菊的妆容采用了传统京剧的粉黛妆法,突出了女性的坚韧和智慧。
三、传统文化在电影造型中的表达效果1. 增强情感表达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意境,通过电影造型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例如,在电影《让子弹飞》中,角色的服装和道具设计充分展现了江湖人物之间的残酷和欲望,加强了影片的戏剧效果。
2. 强化情节叙述传统文化的元素可以成为电影剧情推进的一个重要手段。
张艺谋电影中的名俗
•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汹涌而至,不仅改变 着人类的经济发展进程,而且对人类的文化生活 也产生着巨大影响。 • 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各个国家、民族之 间的文化交流日益紧密,以致各国的文化发展都 逐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态势。
• 我们已经欣然接受了西方文化,甚至有些人在生 活中己经无意识、无厌倦地享受着西方文化。 •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可口可乐、咖啡已经成 为了众多年轻人的必不可缺的饮料,热衷于过情 人节、圣诞节,热爱好莱坞电影的影迷更是不可 胜数。
• 还有《黄土地》中独门独户的窑洞,窑洞是黄上高 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 爱和眷恋。关于窑洞的戏张艺谋说:“严格的讲, 窑洞就是洞穴,是从原始的穴居生活演变而来的。 在那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下,农民们每天干活回来就 是坐在炕头上抽着烟,几乎不太动,这是中华民族 的一个典型特征。
•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冷清封闭的四合院给我们 留卜深刻的印象,其座老宅就是山西祁县的乔家 大院,乔家大院是一座具有比方民居风格的古宅 • 通过影片中的装修、雕饰、彩绘,能够间接感受 山西乔家大院的建筑风格、进而体验到民俗民风 和传统文化
• 《菊豆》里所有的背景音乐都是由埙来演奏的, 《菊豆》里没有像《黄土地》、《红高粱》里 • 的民歌那样的又凄凉又悲壮的曲调,张艺谋采用 了如泣如诉的埙乐 • 埙是一种古老而又非常少见的吹奏乐器。埙发出 的声调浑厚、压抑、幽深,尤适抒发远古情怀, 离愁别绪,令人耳目一新,这就是埙的艺术魅力。
• 影视片中的音乐以埙为主,荒凉、苦难、淳朴在 悠悠的埙的演奏中传出,把人带进音乐所营造的 环境中,强化了故事情节效果。还有在“挡棺” 一节中,菊豆与杨天青撕心裂肺的嚎哭声,送葬 队伍敲锣打鼓的哀乐,让人听起来都是那么的悲 伤和惨烈,在这种声音里,隐含着男女主人公在 封建伦理道德的压抑下生命不断沉沦的深层悲剧。
张艺谋的新民俗电影
• 影片中“腰鼓”民俗舞蹈,打腰鼓动作都 腾挪跳跃、热烈奔放、龙腾虎跃,充满着 阳刚之气,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之声,因 此张艺谋通过激昂和热烈的腰鼓场景表现 出对原始、自然生命发源的黄土地的热爱, 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 威猛的个性,表现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
• 我们不会忘记《活着》中的“皮影戏”。主人公 “福贵”是皮影戏艺人,电影中皮影戏在福贵一 生的关键时刻反复出现。皮影戏是中国的国粹, 至少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 张艺谋把皮影戏纳入电影《活着》,不仅是为了 追求视觉效果,带来更多的戏剧性,而是为了让 皮影戏赋予电影《活着》一些特殊的内涵。皮影 戏是这部影片的内涵所在。象征着人生就如同一 场早己安排好的戏。
• 《黄土地》中的“求雨(祈雨)”仪式,几一百人打 腰鼓的充满爆发力的场面和农民戴着柳树枝条帽 子跪在地上的求雨仪式,都是对陕北农民生活的 真实写照。 • 影视虽对仪式作了一定加工,但内容本身没有大 大变化。从中我们能看到一个真实而又庄重的求 雨仪式。求雨仪式融入生产行为和对生存的渴望, 既表现了土地和人的某种深层关系,还在他们的 脸上刻画了贫穷、落后、保守、麻木、愚昧和迷 信,透视出浓浓的压抑与茫然。
生命力与抗争
• 《红高粱》也着意凸现红色的主调。红色几乎贯穿整部电影,到了电 影结尾处,张艺谋要求高粱全部红起来,而且是血一样红,高粱地的 画面中,血红的太阳,血红的天空,血红的高粱漫天飞舞,人也被染 得遍体通红。“我奶奶”透过红盖头看到的红色的天与地,“我爷爷” 眼中的血红太阳,血红天空和血红的高粱在飞舞。它既象征着青春, 自由的活力,并且表现了原始生命力的蓬勃旺盛和热烈张扬。这些充 满活力的红色在影片后半部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所以红色还象征 革命与战争,又表现了民族的血性与刚勇。“我爷爷”及同伴抵抗日 本的侵略,那“红的就像汪洋血海”、“凄婉可人”、“爱情激荡” 的红高粱,准确而又传神的描绘出黄土地上的悲壮。
浅谈张艺谋电影的民俗美
浅谈张艺谋电影的民俗美摘要:张艺谋电影是“新民俗电影”的代表,民俗在电影中有着多方面的价值:民俗营造艺术情境;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蕴涵;是传统文化的积淀。
张艺谋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其色彩的运用——承载了张艺谋电影的文化表征:画面华美、色彩绚丽、效果极度夸张、冲突对比强烈、色彩能指功能充分发挥、渗透着鲜明的民族性。
关键词:张艺谋电影;民俗;美;目录引言 (1)一浓郁的民族生活氛围 (2)二封建社会的婚姻和性文化 (3)三民俗性的色彩艺术 (5)四民俗美的美学意义 (7)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引言20世纪80年代,第五代导演横空出世,他们带着对现实和历史的批判,对人文理想的追求,创造性地将个人化的东西通过电影独特地展示给观众,获得了很大反响。
其中最成功之处就是对“民俗奇观”的展示。
此时,他们不仅具有自觉的民俗意识,更重要的是具备了民俗创新意识。
因而,新民俗电影不仅是80年代电影的主流,而且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
所谓“民俗”,即民情民风,也就是老百姓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
作为某一特定民族或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意识的习俗形成,尤其像婚丧嫁娶等极富人情味的风俗活动、内容,被电影艺术家们用丰富多彩的电影表现手段予以展示,在声光电色的综合效应中,将某个民族或地域的风土人情揭示无遗,既生动活泼又吸引人。
所以影片一上映,就给观众以视觉上的冲击与震撼,更让西方观众耳目一新,赞不绝口。
在张艺谋的早期作品中,几乎每部影片都展现出相当多的民俗,黄土地、大宅院、敬酒神、小桥流水、婚丧嫁娶等场面,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间文化及地域文化。
“但它们并不是民俗的纪录,而是一种经过浪漫改造的民俗奇观,民俗在这里不是真实而是策略。
”①(P96)一般来说,民俗有两个层次:民俗的表层(物质民俗)和民俗的深层(精神民俗)。
以往的电影民俗的表现往往浮在表层上,把民俗视为仅供猎奇、造怪、开阔眼界的东西,专门表现奇风异俗。
也就是电影通过其特有的声像系统对民俗事象进行机械复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民俗在张艺谋电影中的体现
之前关注张艺谋导演不多,直到这个论文题目出来才赶着去看了几部,因此对民俗的体现也不是很宏观,只是从看过的几部电影里细说罢了。
其实看过几部电影之后,像是《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这几部,我可以明显感觉到张导电影的特殊之处。
他的电影很有中国风味,至少是前期的这些,不仅是中国风味,还有电影里穿插的民俗细节,那样自然又和谐的融入了电影中。
并且,张艺谋在对于中国民俗文化的展现中,不仅仅是展现,还融入了自己的观念和意识。
这种带有明显个性色彩的民俗意识充斥着他电影的各个方面。
在张艺谋的影片中,民俗意识的展现具有浓重的展示的成分,这是说,我们能看到比较充分的独特民俗,也是说我们在看到这些片段时我们能够很明确地知道这就是他在展示中国民俗了。
其次,张导在民俗的展现中加入了时代以及处于时代下的人的精神气质,我们能够从民俗的体现中看到当时那个历史时代下的大背景,也能觉察到那个时代赋予人们的不一样的那种品质和心理。
此外,张艺谋在民俗的体现里融入了个人的思考和某些深深的忧虑。
这是难能可贵的,电影,就如同小说一般,立意是最重要的,而一个好的电影,必定包含了制片人的思想精华。
让电影生动起来的就是这些深层次的思考。
接下来说说几部电影里让我觉得印象比较深刻的部分,在这些片段里都集中展示了民俗的内容,也囊括了民俗之外的对人,对社会时代的思考。
之前在课上就听老师说过,张艺谋是摄影出身,所以对色彩的把握有较好的诠释。
在《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那个大红色的运用。
而大红色,正是极具民俗风味儿的中国红。
《红高粱》是张艺谋运用红色相当成功的一部电影。
电影中,在灿烂的阳光下,一望无际的红高粱的舞动和舒展的景致,体现了一种对生命对热情的讴歌。
那舞动的高粱是对在这片无边无际的高粱地里生长出来的男人和女人豪爽开朗、旷达豁然的精神的歌颂。
尤其是影片结尾,血红的太阳、血红的天空、血红的高粱漫天飞舞,再伴以极具民族特色的唢呐齐奏,使影片主题得到了最高的升华,这一片红色饱含了我们中国人的生命力和激情。
而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张艺谋继续了他对红色的精心运用,这次的运用也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灯笼,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这一民俗的添加使电影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均得到了增强,而且使影片中的形象日趋视觉化,特别是在夜幕开始笼罩这陈宅的时候,红色的灯笼和青蓝色的房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一片有些妖冶的红光,已经不再仅仅是灯笼的光了,更是代表着宠爱,权力,欲望。
谁得到了亮灯的权力,谁就可以提要求,比如可以点菜,可以享受敲脚,可以把饭菜端回房间吃——即是参与家庭里的规矩制定。
谁的房屋能天天亮灯,谁就能在陈家有说话的权力。
而且在影片中,老爷的脸一直是模糊化的,不像他的众多太太那样有特写有细节。
这种处理更是一种鲜明的对比。
除去大红色带来的浓重的中国感,《红高粱》开始时的颠轿、祭酒、两次民俗表演的配歌,也是民俗的很好的展示,那有如生命舞蹈般的“颠轿”其实是对中国人生命力的很好的展示。
在这个电影中,这些民俗表演代表了蓬勃的民族生命力,展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特色性的民族文化。
抬轿和颠轿,在电影《红高粱》中持续了大约七分钟,这种时间和整个电影大约九十分钟相比而言,已经占了不小的比重。
从这里看,在《红高粱》里,
民俗也是一个重点体现的内容。
而在《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关于灯笼的挂灯、点灯、吹灯、封灯等一系列仪式都是饱蕴着含蓄意指的象征符号,能通过暗示、隐喻充分调动着受众广袤的想象和联想。
挂红灯笼仪式就是掌控女人自由的一种法律章程,而敲脚就是这种控制的一种诱惑。
像颂莲开始时的不知所措,纯洁如一朵清莲到后期对敲脚的一种迷恋,露出迷醉的表情,就是旧社会女性的一个影射。
总的说来,张艺谋的电影都是在讲中国人的故事,展示着中国的风土人情,体现着中国人的内心世界。
民俗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改造那是肯定有的,这改造也加入了张导内心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体现了他的一种思考与责任。
个人看还是不错的。
汉语言101班王亦萱 2010070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