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反思
稻作文化的印记_陈春飞
(1)PPT显示地图3-1湄公河平原在世界的位置。
(2)提问:结合地图和书本请你描述一下湄公河平原在世界上的位置?
(3)学生回答的基础――:教师归纳: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地跨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家。【图片】湄公河平原在世界地图中位置:
/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word=%E4%B8%96%E7%95%8C%E6%94%BF%E5%8C%BA%E5%9B%BE&z=0&ie=utf-8&fr=map0000
二、教学课题
1、知识与能力:根据资料、地图,获取有用信息,综合分析出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地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分析,了解水稻生产情况和当地人们的生活情况的分析,理解自然环境与当地人们生产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亲密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一个地区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4、图说湄公河平原人文环境:
(1)讨论:以四人为小组,请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及P59-60图文,探究稻作生产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可以从民居特色、日常饮食、风俗文化等方面)
(2)根据学生小组讨论展示,教师对稻作文化的印记:PPT链接展示饮食、民居、风俗文化图片资料。(民居绕稻田或河流形成悬空架设;以米饭为主食,而且有各种米制食品;敬畏神灵,崇尚谷神、稻母,举行春耕礼、御耕节等文化活动)
(3)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地图。学生思考: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湄公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地人口众多,为水稻种植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水稻是高产作物,能满足众多人口的生utf-8&wd=%E4%B8%96%E7%95%8C%E4%BA%BA%E5%8F%A3%E7%9A%84%E5%88%86%E5%B8%83%E5%9B%BE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1.1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源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中的第一子目“稻作文化的印记”。
课程内容包括:1. 水稻种植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中国古代先民如何最早驯化水稻,以及水稻种植技术在古代的发展和传播。
2. 稻作文化的影响:探讨水稻种植对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
3. 古代水利工程:分析如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在提高水稻产量和保障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已学习过中国古代农业的知识,本节课将加深学生对古代农业技术的了解。
- 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将水稻种植与古代文明进步联系起来,形成系统认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史实实证核心素养,通过分析稻作文化的印记,使学生能够:1. 运用史料实证,理解水稻种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 运用时空观念,认识水稻种植对古代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3. 运用历史解释,理解古代水利工程在水稻种植中的重要作用。
4. 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水稻种植技术的差异及其原因。
5. 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究稻作文化的历史意义。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 水稻种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 古代水利工程在水稻种植中的重要作用。
3. 稻作文化对古代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难点:1. 水稻种植技术在古代的发展和传播的原因和过程。
2. 古代水利工程的建设技术和背后的智慧。
3. 稻作文化对古代社会的影响的深入理解。
解决办法:1.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物模型,生动展示水稻种植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古代水利工程遗址或通过视频介绍,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3.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稻作文化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材,以便于学生能够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和复习。
《稻作文化的印记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稻作文化的印记》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稻作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要性。
2. 掌握稻作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3. 理解稻作文化对中国农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二、导学内容1. 稻作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2. 稻作文化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3. 稻作文化对中国农业和社会的影响。
4. 稻作文化的传承与珍爱。
三、导学过程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稻田美景、稻作文化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稻作文化的好奇和兴趣。
2. 导入主题介绍稻作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稻作文化是指以稻作为主要农作物的农业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3. 进修历史渊源讲解稻作文化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从史前时期的采集野生稻到农耕稻作的发展演变,引导学生了解稻作文化在中国农业史上的重要塞位。
4. 探讨影响讨论稻作文化对中国农业和社会的影响,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进社会经济发展、塑造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稻作文化的重要性。
5. 强调传承珍爱强调稻作文化的传承与珍爱意义,呼吁学生珍惜传统文化遗产,积极参与稻作文化的传承和珍爱工作。
四、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稻作文化的短文,包括定义、特点、历史渊源、影响和传承珍爱等内容。
2. 制作一份展板或PPT,展示稻作文化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3. 收集稻作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音乐或影视作品,进行欣赏和分享。
五、评判方式1. 学生作业的完成度和质量。
2. 学生在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3. 学生对稻作文化的理解和态度的改变。
六、拓展延伸1. 组织参观稻田、稻作文化展览或农耕体验活动。
2. 鼓励学生开展稻作文化传承与珍爱的实践活动,如义务参与农耕劳动或志愿者效劳等。
3. 邀请专家学者或农业工作者进行讲座或交流,深入探讨稻作文化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置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稻作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爱认识,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稻作文化的印记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
《稻作文化的印记》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稻作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要性。
2. 掌握稻作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3. 理解稻作文化对于中国农业和社会的影响。
4. 能够分析稻作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的启迪和意义。
二、导学内容1. 稻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2. 稻作文化在中国的传承和演变3. 稻作文化对于中国农业和社会的影响4. 稻作文化的启迪和意义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古代稻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稻作文化在中国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进修的兴趣。
2. 进修(1)稻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讲解稻作文化起源于中国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介绍稻作文化的发展历程,包括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传承。
(2)稻作文化在中国的传承和演变讲解稻作文化在中国的传承和演变过程,包括稻作品种的改良和栽培技术的提升。
引导学生了解稻作文化在中国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稻作文化对于中国农业和社会的影响分析稻作文化对于中国农业和社会的影响,包括粮食生产的增加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引导学生思考稻作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4)稻作文化的启迪和意义探讨稻作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的启迪和意义,包括对生态环境的珍爱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稻作文化的精神。
3. 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掌握稻作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农业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拓展延伸1. 参观稻田或农业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稻作文化的知识。
2.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资料,深入了解稻作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开展农耕体验活动,亲身感受稻作文化的魅力和魄力。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稻作文化的作文,表达对于稻作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2. 制作一份关于稻作文化的展示板,展示给同砚和老师。
3. 收集有关稻作文化的图片和资料,整理成册,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对于稻作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了学生对农业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稻作文化的印记
中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家住平原课时情况:第 1 课时,共课时作者姓名:备注一、教学目标:(涵盖三维目标)知识、能力目标①通过认识丰富多样的区域生活,初步学会分析泰国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位置、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人们生产生活及文化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
②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地区自然和社会生活特点的方法,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不同区域的人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
学会尊重、理解异乡人们的文化。
③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利用《世界地形图》,学会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分析信息,并会运用多种方式展世界主要平原的景观、生产和生活。
情感态度目标①通过认识湄公河平原位置、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人们生产生活及文化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强化“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观。
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
③学生学会理解、尊生并欣赏各个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
二、教学重点:人们生产生活、居民特色、精神生活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难点:泰国湄公河平原生产生活、居民特色、精神生活等差异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方法(或难点突破):五、教学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六、教学过程:(含各教学环节及其意图说明)教法设计:教学步骤及内容[导入新课][导入]:教师:美丽的泰国吸引着全世界的旅游者。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想领略一下泰国风情。
今天的课,我们暂且欣赏一下泰国独具风格的风情吧。
PPT显示:《泰国风情》系列图片。
泰国不仅仅是一个旅游胜地,还是世界著名的水稻产区。
被称为“泰国谷仓”的湄公河平原就以泰国香米而闻名世界。
今天我们就以湄公河平原为例,共同探讨一下水稻生产需要怎样的自然环境,以及稻作生产会对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新课教学]:教师: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湄公河平原的位置。
PPT显示:《湄公河平原的位置》学生:在图上指出,明确大概的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教师:湄公河平原的水稻生产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ppt显示:①湄公河平原的位置②中南半岛年降水量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讨论,发言[从气候、水土、人口、光照等不同角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通过阅读地图,能够说出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②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中获取信息,综合分析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特点;③通过对水稻生产的情况和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故事,观察地图分析湄公河平原的地形及气候特点,并进一步分析湄公河平原适宜种植水稻的原因,培养阅读地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个生活在水稻种植区的人,吃着大米饭长大,有些甚至看到过稻作的种植过程,因此更应该对稻作文化的印记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体会,从而树立起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此外,在学会运用所学方法剖析新案例的同时,要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和稻作生产的关系;稻作文化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湄公河平原的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新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学生使用QQ的情况?并引出搜索和分析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第二部分:稻作文化的物质印记王坤的旅行日志1:2012年7月20日早晨天气:晴今天是个晴朗的日子,我跟王薇、还有两个表哥将继续骑着我们的单车,沿着湄公河一路而下。
前几天告别澜沧江,迎接湄公河时激动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而即将到达的下一个站点——泰国,更是让我兴奋了一晚上,我相信,在那里有更多的东西在等着我们。
2012年7月20日晚上天气:晴天气很热,但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
做为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孩子,吃着大米饭长大。
今天在泰国看到那些成群结队的泰国农民在水田里顶着炎热,戴着斗笠插秧,让我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但转念一下,又觉得有哪个地方不对劲。
我记得自己出门的时候,家乡那边正金灿灿的稻浪翻滚呢。
可这里却是还在进行着插秧阶段,这是怎么回事?根据材料及课本内容所设计的问题:湄公河的上游叫什么?观察图3-2,看看她流经那几个国家。
《稻作文化的印记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
《稻作文化的印记》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稻作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要性。
2.掌握稻作文化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3.培养学生对稻作文化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二、教学内容:1.稻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稻作文化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
3.稻作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4.稻作文化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包括稻种选择、种植技术、水稻收割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稻作文化的历史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对稻作文化产生兴趣。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稻田,了解稻作文化的实际情况。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稻作文化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稻作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对稻作文化产生兴趣。
第二课时: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稻田,了解稻作文化的实际情况。
第三课时:讲解稻作文化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包括稻种选择、种植技术、水稻收割等。
第四课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稻作文化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判:1.教室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对稻作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实地考察报告:学生完成实地考察报告,对稻作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3.小组讨论效果: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展示出团队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了解了稻作文化的历史和重要性,还掌握了稻作文化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和传承稻作文化,为珍爱和发展稻作文化做出贡献。
七上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案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视频,了解湄南河平原能满足水稻种植的自然环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图片和相关资料,理解水稻生产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会理解、尊重并欣赏各个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
【教材分析】稻作文化的印记——重点讲述以精耕细作的水稻为生产核心的文化与生活。
水稻适宜在高温多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因此热带和来热带的冲积平原成为水稻生产的主要分布区。
水稻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修建农田设施,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为了满足对粮的需求,人们不断地兴修水利,共同抵御自然灾害不来的威胁,并祈求神灵的保佑,形成了物质、社会、精神三个层面的稻作文化印记。
【教学重难点】重点:湄南河平原人们的稻作生产以及生活方式难点:湄南河平原的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断。
师:在刚才的视频中,讲到水稻是南方人的主食,除了水稻,那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主食?生:小麦、玉米、青棵······师: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水稻会成为我们南方主要的粮食,而不是小麦、玉米、青棵等其他农作物呢?这跟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是息息相关的。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劳动人民这种因地制宜的智慧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来。
那么,水稻生长需要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呢?今天,我们就以湄南河平原为例,共同来探讨一下水稻生产需要怎样的自然环境,以及水稻生产对当地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探究一水稻为什么会成为湄南河平原的主要农作物?环节一:展示亚洲地图,让学生找出中南半岛,并结合教材图4-1,说明湄南河平原的位置。
学生:在图上指出,明确大概位置。
【老师总结】湄南河平原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湄南河中下游环节二: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水稻会成为湄南河平原的主要农作物?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段,总结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稻作文化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形成对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分析课本中的插图、文献资料,提高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实证能力;通过解读古代稻作农业的发展及其影响,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同时,通过了解稻作文化在我国南方地区的特点,增强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4)古代稻作农业经济的繁荣:介绍了古代稻作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以及稻作农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5)稻作文化与地域特色的关联:探讨了稻作文化与地域特色的关联,如江浙一带的鱼米之乡、广东的基塘农业等。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查和研究稻作文化与民间习俗的关系,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
答案:古代稻作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包括:水稻品种的改良、耕作制度的创新、灌溉技术的改进等。对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繁荣、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等。
3. 题型:讨论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教材,讨论稻作文化与民间习俗的关系,并以具体案例说明。
答案:稻作文化与民间习俗的关系表现在:许多民间习俗与稻作文化密切相关,如赛龙舟、吃粽子等。具体案例包括:赛龙舟起源于庆祝水稻丰收,吃粽子源于祭祀祖先和祈求丰收等。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我对学生的反应感到满意,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并提出了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这表明他们对稻作文化的兴趣很浓,也说明我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做得不错。
七年级历史上册《稻作文化的印记》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稻作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掌握江南地区成为我国水稻主要产区的原因,认识稻作文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稻作文化在各个时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稻作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稻作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江南地区成为我国水稻主要产区的原因。
难点:稻作文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询问学生对农业发展的认识,从而引出本课主题《稻作文化的印记》。
2. 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关于稻作文化的发展历程的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稻作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3. 课堂讲解:讲解江南地区成为我国水稻主要产区的原因,分析稻作文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4.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稻作文化在各个时期的特点。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稻作文化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江南地区成为我国水稻主要产区的原因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稻作文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的认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2. 资料:关于稻作文化的发展历程、江南地区成为我国水稻主要产区的原因的资料。
3. 课件:制作与本课主题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4. 视频:关于稻作文化的宣传片或纪录片,增强学生对稻作文化的认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稻作文化的发展历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江南地区为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稻作文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稻作文化的相关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七、教学环节:1.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回顾稻作文化的发展历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稻作文化的印记》七年级社会精品教案
4.1.1 稻作文化的印记课程目标:知识:了解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特色。
能力:阅读地图能说出湄公河平原在世界的位置;在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综合分析湄公河平原环境特点。
情感态度: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课程重点: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稻作区人们的生产生活。
课程难点: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互相影响,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材内容:本课重点讲述以精根细作的水稻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与生活。
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典型水稻种植地,这里的水稻生产是当地人们生活的核心,由此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稻作文化”。
课程标准:能描述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当地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能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授课过程:请学生看图片猜测国家并引发兴趣,从而引出中南半岛四个国家。
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发现该四个国家均位于湄公河平原界内,并让学生指出该平原所处世界地图的位置。
(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从泰国香米引入,提出不仅泰国盛产大米,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也主要生产大米,提出为什么湄公河平原地区适合种植大米的疑问并通过了解水稻的属性来反观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进而过渡到对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的探究中。
让学生观察图3-2发现湄公河平原是由湄公河冲积而成的平原,故平原上土壤肥沃,再从图3-3越南胡志明市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上可以得出湄公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热量和水份都是适应水稻的生长习性,非常适宜水稻的种植。
请学生观察湄公河平原上人们于水上集市交易的场景图,让学生感受湄公河平原河流交织,水网密布。
总结为什么湄公河平原适合种植水稻?●在了解水稻种植需要的条件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水稻的种植流程,通过水稻种植过程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水稻的种植是精耕细作以人力劳动为主的的。
●在了解了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之后让同学想象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3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案与反思
第一课时稻作文化的印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翰皓学校陈阵语【知识与技能】(1)了解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知道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2)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资料、地图和图片描述,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出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说明水稻生产和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因地制宜的观点,认识协调人地关系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重点】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稻作生产和生活方式。
]【难点】湄公河平原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来源:学#科#网]【新课导入】教师阐述情境:晓明想出国旅游,可不知道去哪里好。
旅行社给了他几组图片,其中这些图片吸引了晓明。
下面我们和晓明一起来欣赏这组图片。
PPT显示图片: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晓明被湄公河优美的风景吸引了。
晓明决定,趁五一假期的时候去湄公河平原旅游一趟。
那谁能讲一讲,在这些图片中你们都看到哪些相同的元素?学生寻找答案并回答:水。
教师引导:通过图片给我们的第一直觉是湄公河平原水多。
那下面我们就跟着晓明一起出发了。
新课教学1.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情境1:请同学们帮助晓明找找他要去的湄公河平原在哪里?学生活动:教师PPT出示图3-1和图3-2,让学生观察地图和总结归纳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
教师小结并板书: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地跨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
2.稻作生产的条件情境2:来到湄公河平原的某个国家,晓明发现当地农民种植了非常多的水稻,好奇的晓明立马展开了探究,到底有哪些条件让这个地方种植这么多的水稻呢?请同学们也一起来探究一下在湄公河平水适合种植水稻的条件吧。
学生活动:教师出示地图,学生观察并归纳总结适合发展稻作生产的条件。
教师小结并板书:2、稻作生产的条件:①地形为冲积平原,土壤肥沃;②受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水网密布,灌溉方便;③地处热带,高温无,光照充足。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与反思名校资源(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稻作文化的印记)重点讲述湄公河平原以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与生活。
水稻是喜高温多雨的农作物,因此了解湄公河平原的地域位置对获知其具备特天独厚的稻作生产自然条件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水稻生产又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形成当地鲜亮的人文景观,烙印着独特的稻作文化印记。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在了解当地自然景观、感受纷呈人文景观根底上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关注人地关系和因地制宜的意识。
七年级同学好奇心强,形象思维较好,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情景的设置有利于拉近课堂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该学科初一以地理知识为主,而同学刚开始接触、缺少生活经验,所学知识主要来自课本。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重视利用和充分挖掘已有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进行分析。
考虑到农村的学生对水稻生产比拟熟悉,可充分给予信心和引导,鼓舞学生在运用根本地理技能解读图片有效信息的同时联系实际进行思维的拓展延伸。
二、学教目标1.阅读位置图和地形图,描述湄公河平原的地域位置。
2. 从地形图、气候特征图中猎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的特点,感受其得天独厚的水稻生产条件。
3.描述和感想水稻生产情况,分析湄公河平原稻作生产特点。
4.了解湄公河平原聚落景观和社会生活特色,感想人文景观与地域环境的紧密关系,理解一个地区的地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5.学以致用,结合新案例剖析,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开展的观点。
三、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依据地图、图表分析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及稻作文化印记。
2.教学难点:解析湄公河平原的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第—人称,情景化教学自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结合讲述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
5. 稻作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体现在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对农民生活的影响等方面。
6. 保护和传承稻作文化的建议包括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稻作文化的教育、举办稻作文化活动等。
3. 了解水稻种植对我国农业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影响。
4. 认识稻作文化在各个地区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如农具、水利工程、民间习俗等。
5.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我国稻作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水稻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稻作文化在各个地区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水稻种植对我国农业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对我国稻作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们认为稻作文化在现代社会还有哪些价值?”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八、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稻作文化的印记,了解了稻作文化的定义、特点、种植技术以及与农业经济的关系。我们还探讨了稻作文化在各个地区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以及稻作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学生们对稻作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提出了保护和传承稻作文化的建议。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稻作文化和农业经济的关系,以及稻作文化在不同地区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反思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反思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是一种将稻作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法,旨在通过学习和体验稻作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可能的教学反思:1.跨学科学习: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可以促进跨学科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稻作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涉及到历史、地理、生态、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稻作文化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2.实地体验: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参观农田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稻作文化的过程。
这种实地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稻作文化的特点、种植过程和相关的习俗传统。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实践参与到稻作活动中,加深对环境保护和农耕文化的认识。
3.探究和合作学习: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鼓励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独立研究、小组合作和讨论等方式,深入探讨稻作文化的相关话题。
例如,他们可以研究稻作的种植技术、稻作与水稻文化的关系,或者探讨稻作在当地社区中的重要性。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探究,培养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4.链接当地文化:在进行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时,可以注意将其与当地文化和社区联系起来。
通过了解本地稻作的历史、种植方式和习俗传统,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环境问题。
同时,学生也可以考虑如何保护和传承当地稻作文化,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5.反思和评估:教师在进行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后,应该进行反思和评估。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讨论,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体会和反思。
同时,教师也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些教学反思有助于不断改进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育目标。
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环境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七年级历史上册《稻作文化的印记》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稻作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稻作文化对中华民族生活的影响。
2. 通过学习稻作文化的印记,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学研究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稻作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稻作文化对中华民族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稻作文化对中华民族生活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稻作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2. 运用史料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古代稻作文化的遗存,理解稻作文化对中华民族生活的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重要信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稻作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稻作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述稻作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稻作文化对中华民族生活的影响。
3. 史料分析:教师展示古代稻作文化的遗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理解稻作文化对中华民族生活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稻作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总结课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强调稻作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对中华民族生活的影响。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农耕文化博物馆或者农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稻作文化的影响。
2. 开展稻作文化主题的实践活动,如水稻种植、稻田绘画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稻作文化的魅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稻作文化的印记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要来一起学习特别有趣的稻作文化!咱们先从一个小故事开始。
有个小朋友叫小明,他家住在农村,每年都会跟着爸爸妈妈一起种水稻。
春天的时候,他们把小小的稻种撒进田里,就像播下了希望的小种子。
然后呢,天天盼着它们长大。
等到水稻慢慢长高了,就像一排排整齐的小士兵。
这时候,可不能偷懒,得给它们除草、施肥、浇水。
夏天来了,水稻变得绿油油的,风吹过来,稻穗摇摇晃晃,好像在跟大家打招呼。
到了秋天,水稻成熟啦,金黄黄的一片。
大家拿着镰刀,弯着腰,开心地收割。
这就是稻作文化的一部分哦,从播种到收获,每一步都充满了汗水和期待。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米是从哪里来的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稻作文化的奇妙世界。
我先给你们讲个好玩的事儿。
有一次,老师去农村,看到农民伯伯在水田里插秧。
他们弯着腰,一棵一棵地把秧苗插进泥土里,汗水不停地流。
我问伯伯累不累,伯伯笑着说,不累,看着这些秧苗长大,心里高兴着呢!水稻长大的过程可不容易,要经过好多阶段。
一开始是小小的芽儿,然后慢慢长出叶子,再后来结出稻穗。
就像你们一样,一点点长大。
咱们还可以一起做个小游戏,假装自己是小水稻,体验一下成长的过程。
大家一起唱一首关于水稻的儿歌。
怎么样,小朋友们,是不是很期待呀?《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反思》小朋友们学完稻作文化这课,我也好好想了想。
一开始,我给小朋友们讲水稻的故事,看到他们眼睛睁得大大的,听得可认真啦,我心里特别高兴。
不过,在让大家画水稻生长过程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好像不太清楚,我应该再多讲几遍,或者找些更清楚的图片给他们看。
做游戏的时候,小朋友们都特别兴奋,可有点太闹了,下次得提前定好规则,让大家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学到东西。
总的来说,这次教学让小朋友们对稻作文化有了初步了解,但我还得继续努力,让课程更有趣,小朋友们能学得更好。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反思》教小朋友们稻作文化这课结束啦,我有不少感受。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反思03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设计过程中本人从受教者的学情及其课标中对学生的要求角度出发设计此课。
本着培养学生在地理学科中读图、析图、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制定明确、具体、恰当。
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历史与社会学科特点制定三维目标。
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湄公河的稻作文化、自然环境,而且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的影响,从而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
在教材处理比较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
打乱了课本原有的顺序,依据一种全新的逻辑重新对课文进行梳理。
根据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结合视频等资料,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引导学生对湄公河平原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的认识,而后提供水稻生产的条件,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使得结论有了合理的依据。
黄老师对教材处理整合的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层次清楚。
黄晓霞老师这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呈现了丰富的图文资料和视频资料,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听、看、说等感官触觉,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湄公河稻作文化的有关印记;与此同时,不断地通过追问让学生了解稻作文化印记在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体现。
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学生为核心,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能为学生获取、分析、讨论、利用信息和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创造机会和条件,这也是这一堂课最大、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当然,能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探究则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会更加的高,这一堂课的形式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反思
《稻作文化的印记》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第一课时部分,课文以东南亚地区湄公河平原为例,通过对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分析,让学生感受该地的地理特征,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去阅读地形图和气温降水图,学会去描述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
本课的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但是又因为这是学生正式第一次接触地形图,并用自己的话去描述该地的自然环境,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困难。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步骤,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重点教授给学生一种读图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本课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就是让学生理解并接受“因地制宜”和“人地和谐”的理念,这一理念实际上是贯穿整堂课的。
教师在教授时,要做到依据和结论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事实依据,得出结论。
本节课我以丽丽的旅行见闻为线索,从丽丽的旅行地、到她的见闻,从而引出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水稻生产、自然环境及当地的人文特色。
这样的设计,使得整堂课更加有完整性和连贯性,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分析地形图和气温降水图上花了较长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共同完成对图表的解析,突出重难点。
总体而言,本节课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在水稻的种植特点中,我没有着重分析水稻生产的特点,以及水稻种植对当地人们人际关系的影响,突出“精耕细作、人工劳动”这样的特点,为下节课与美国机械化大生产做对比打下基础;2.在分析水稻生产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时,稍显混乱,没有对水稻生产时怎样影响到人们生活的进行分析;3.在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我没有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所谓人地和谐、所谓因地制宜,应该是学生自己在总结的时候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多进行反思和改正,争取更优质的课堂和自身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