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186页PPT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保护生物多样性策略
01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对 濒危物种进行就地保 护和管理。
02
迁地保护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移入动物园、植物 园等进行特殊保护和 管理。
03
法律法规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禁止对濒危物种的猎 杀、采伐和买卖等活 动。
04
公众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 认识和保护意识。
03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优育策略
Chapter
常见人类遗传病类型及特点
单基因遗传病
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如 红绿色盲、血友病等,遵 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多基因遗传病
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 同作用,如高血压、糖尿 病等,具有家族聚集性和 较高的发病率。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由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 引起,如唐氏综合征、猫 叫综合征等,常导致严重 的生长发育障碍。
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影响 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我国当前面临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01
02
03
04
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等地区水土流失问题 突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沙漠化扩展
西北地区沙漠化趋势加剧,对 当地生态和居民生活造成威胁
。
森林资源不足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 不均,难以满足生态需求。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变异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基因突变的类型、特点及意义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意义
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02
物种起源与生物多样性
Chapter
物种起源理论及证据
01Biblioteka 0203物种起源理论
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 、隔离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共860页)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第3节 人类遗传病
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
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及实验方法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特点
优势
自花 传粉和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 纯种 用其做人工杂交实验,结 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具有易于区分的 相对性状 ,且能 稳定 地遗传 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
给后代
子代个体数量多
统计结果可靠
2.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
图中①为 人工去雄 :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2)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①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 1∶2∶1 。 ②彩球组合代表的显、隐性数值比:显性∶隐性≈ 3∶1 。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1.方法: 测交 ,即让F1与 隐性纯合子 杂交。 2.遗传图解
3.测交结果:高茎与矮茎两种性状分离比接近 1∶1 。 4.结论:实验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杂合子,产生 D 和 d两种 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接近 1∶1 。
2.遗传图解
即F2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约为:1 DD ∶2 Dd ∶1 dd 。 F2性状表现及比例约为: 3高茎∶ 1矮茎 。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模拟内容 ①甲、乙两小桶分别代表 雌、雄生殖器官 。 ②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 雌、雄配子 。 ③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人类发展的历程
根据化石和考古资料,可以将人类发展历程分为猿人、古人、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和现代人四个阶段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意义
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的未来 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
03 生态系统结构与 功能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及作用
非生物环境
包括气候、土壤、水等非生物因 子,为生物提供生存条件。
发酵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有用的产 品。
发酵工程的技术应用
包括菌种选育、发酵工艺优化、代谢产物分离纯化 等,在食品、化工、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发酵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生产酒类、面包等食品,制造抗生素、维生素等药 物,开发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等。
酶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遗传与进化基础知识 • 生物进化理论与证据 •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应用 • 实验操作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01 遗传与进化基础 知识
遗传物质与DNA结构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复制
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 染细菌实验证明。
实践意义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 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个人在环保中责任和行动
树立环保意识
了解环保知识,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和 社会责任感。
践行绿色生活
节约水电、减少浪费、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从自身做起推动绿色发展。
参与环保活动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环保宣传、志愿服务等公益 活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根据化石和考古资料,可以将人类发展历程分为猿人、古人、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和现代人四个阶段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意义
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的未来 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
03 生态系统结构与 功能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及作用
非生物环境
包括气候、土壤、水等非生物因 子,为生物提供生存条件。
发酵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有用的产 品。
发酵工程的技术应用
包括菌种选育、发酵工艺优化、代谢产物分离纯化 等,在食品、化工、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发酵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生产酒类、面包等食品,制造抗生素、维生素等药 物,开发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等。
酶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遗传与进化基础知识 • 生物进化理论与证据 •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应用 • 实验操作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01 遗传与进化基础 知识
遗传物质与DNA结构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复制
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 染细菌实验证明。
实践意义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 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个人在环保中责任和行动
树立环保意识
了解环保知识,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和 社会责任感。
践行绿色生活
节约水电、减少浪费、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从自身做起推动绿色发展。
参与环保活动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环保宣传、志愿服务等公益 活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课件

5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
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其自交得到
(dé dào)F1植株是B (
)
A.高矮之比是1∶1
B.全是矮秆
C.高矮之比是3∶1
D.全是高秆
总结:短杆玉米用生长素长成高杆,但基因 型没有发生改变,且短杆为隐性,故短杆为纯 合子,所以自交(zì jiāo)后代全为短杆
第十九页,共187页。
2 Yyrr
16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xiànxiàng)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 (shíyàn):
杂种子一代
YyRr ×
yyrr
隐性纯合子
配子
YR Yr yR yr yr
(pèizǐ):
测交后代:
YyRr Yyrr yyRr yyrr
1 :1 : 1 : 1
第二十七页,共187页。
黄色(huángsè)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的F1测交 试验结果
Aa,aa,AA,Aa,Aa,aa,所以高茎比矮茎
为10:2即5:1
第二十页,共187页。
主要考点: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yànzhèng)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第二十一页,共187页。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yíchuán)实验
P
×
黄色(huángsè)圆粒
P高 F1
×
高
×
相关概念: 矮 杂交(zájiāo)与自交
正交与反交 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F2 高
第五页,共187页。
矮
三、对分离(fēnlí)现象的解释
显性遗传因子(D) (1)遗传因子
隐性遗传因子(d)
2024版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完整ppt课件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 核苷酸链组成,形成右手螺旋结
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 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
DNA双螺旋结构直径为2nm, 螺距为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
间距为0.34nm。
2024/1/27
14
DNA复制过程及特点
复制过程
解旋、合成子链、连接子链。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双向复制。
2024/1/27
物种形成方式
物种形成方式包括异域性物种形成、同域性 物种形成和边域性物种形成。异域性物种形 成是指由于地理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同 域性物种形成是指在没有地理隔离的情况下, 由于生态位分化等因素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边域性物种形成则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在边
缘地带杂交后形成新物种的过程。
2024/1/27
22
05 生物技术实践应 用
2024/1/27
2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体的某一部分(如根尖、茎尖、叶片、花药等)分离出来,放在 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增殖,形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人类基因组计划内容
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人类基因组计划意义
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认识自身基因组的结构与功 能;推动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的发展;为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2024/1/27
12
03 DNA结构与功能
2024/1/27
13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024/1/27
3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挑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套课件

隐性性状
277(矮) 1850(皱缩) 2001(绿色) 207(茎顶) 224(白色) 299(不饱满) 152(黄色)
F2的比
2.84:1 2.96:1 3.01:1 3.14:1 3.15:1 2.95:1 2.82:1
花的位置
种皮的颜色 豆荚的形状 豆荚颜色
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又 要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呢?
性状分离
遗传题解题步骤
• 1、根据题意,画出便于逻辑推理的图解; • 2、根据性状分离,判断显、隐性性状; • 3、根据性状表现初步确定遗传因子组成;(隐 性性状—dd,显性性状—Dd或DD→D_) • 4、根据性状分离比(根据后代表现型、遗传因 子组成),判断双亲遗传因子组成; • 5、弄清有关配子的遗传因子及比例; • 6、利用配子比例求相应个体概率。
我们先来学习一些概念:
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雄蕊的花。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
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 亲本:(父本和母本)
父本(♂):指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 母本(♀):指异花传粉时接受花粉的植株
遗传图谱中的符号:
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中的遗 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生 物、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
(2)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 传因子行为,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 因子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 传行为不属于分离定律。
假说——演绎法
为什么F2中出现3:1 以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的性状分离比? 遗传因子决定生物的性状 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经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说 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雌雄配子在受精时随机结合 测交结果预测: 据假说进行演绎和推理 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2024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遗传现象及其规律
01
02
03
遗传现象
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相 似性的表现,包括形态、 生理和遗传信息等方面的 传递。
遗传规律
指生物在遗传过程中遵循 的一些基本法则,如分离 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 锁交换定律等。
基因突变
指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 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 和缺失等,是生物进化的 重要来源之一。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 学习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如离心、层析、电泳等,了 解生物大分子的分离与纯化方法,培养实验设计与操作能 力。
微生物培养与鉴定技术 掌握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保存方法,学习微生物 实验的无菌操作技术,培养实验规范与安全意识。
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
设计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目的、调查方法、样本 采集与处理等,培养实践探究与团队协作能力。
02
设计目标
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
效率和学习成绩。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03
实现手段
采用图文并茂、音视频结合的方式,将抽象难懂的生物学知识变得形象
生动,易于理解。设置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
堂氛围的活跃度。
适用对象及教学建议
易位
染色体片段在不同染色 体之间交换位置,可能 导致基因重组和表型改
变。
遗传病分类及诊断方法
单基因遗传病
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如血友病、 红绿色盲等。诊断方法包括基因
检测、家系分析等。
多基因遗传病
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引起,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诊 断方法包括风险评估、基因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课件

基因工程技术方法
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基因编辑等。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
1 2
转基因生物定义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内,形 成的含有外源基因的生物。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内容
包括生态环境安全性、食品安全性和生物安全性 等方面。
3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
包括实验室研究、田间试验、生产应用等阶段的 评价。
生物信息学
关注生物信息学在基因 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领 域的应用,了解大数据 分析在生物学研究中的 重要作用。
THANKS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 课件
目录
• 遗传与进化基本概念 • 遗传规律及其应用 • 生物进化理论与证据 •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与伦理道德问题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遗传与进化基本概念
遗传物质与DNA结构
遗传物质
01
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的引入可能会与当地物 种竞争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甚 至导致一些本地物种的灭绝。
保护生物多样性策略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 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减少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
响。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 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 用,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群体遗传学基础
01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中某一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基因型
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中某一基因型个体占全部个体数的比率。
02 03
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
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如果没有突变、迁移和自然选择等因素 的干扰,那么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保持恒定不变。这一定律 是群体遗传学的基础。
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基因编辑等。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
1 2
转基因生物定义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内,形 成的含有外源基因的生物。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内容
包括生态环境安全性、食品安全性和生物安全性 等方面。
3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
包括实验室研究、田间试验、生产应用等阶段的 评价。
生物信息学
关注生物信息学在基因 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领 域的应用,了解大数据 分析在生物学研究中的 重要作用。
THANKS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 课件
目录
• 遗传与进化基本概念 • 遗传规律及其应用 • 生物进化理论与证据 •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与伦理道德问题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遗传与进化基本概念
遗传物质与DNA结构
遗传物质
01
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的引入可能会与当地物 种竞争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甚 至导致一些本地物种的灭绝。
保护生物多样性策略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 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减少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
响。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 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 用,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群体遗传学基础
01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中某一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基因型
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中某一基因型个体占全部个体数的比率。
02 03
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
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如果没有突变、迁移和自然选择等因素 的干扰,那么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保持恒定不变。这一定律 是群体遗传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