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3年高中历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案+课时训练岳麓版历史必修3

高中历史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案+课时训练岳麓版历史必修3

第9课诗歌与小说【考点解读】考点:文学形式及成就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解读:了解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文体特点和时代特征,培养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理解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社会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知识梳理】一.诗歌1.春秋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以言为主,多采用的句式和“、、”的艺术手法,具有的倾向。

(2)战国的楚辞:是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以楚国方言创造的新诗歌体裁,采用的句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风格的先河。

2.汉赋:专重、,是吸收先秦的《诗经》和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3.唐诗(1)历史地位:中国古代史上诗歌的时期。

(2发展原因:①繁荣、开放和的盛唐社会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②制度的确立使得许多来自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

③汉代以来、的发展,为唐诗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3)杰出代表:①李白:诗风飘逸、,具有风格,体现了盛唐、的时代精神,人称“”。

②杜甫:是一位的诗人,诗风凝重浑厚、,具有风格,人称“”,诗歌被誉为“”。

③白居易:诗风通俗易懂、,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4.宋词(1) 又称“”,能够灵活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按特定的乐调曲谱“填词”。

(2)代表人物及风格①豪放派:北宋的,南宋的;词作又豪放。

②婉约派:北宋的柳永,两宋之际的;词作、回还往复。

5.元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是在宋词、金元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汉族文人常用来抒发的情怀。

二.明清小说1.发展条件(1)工商业城镇和兴起的推动。

(2) 不断完善。

(3)新兴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的刺激。

2.主流:由脱胎而来的小说。

3.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明代:出现了风靡全国的“”和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案(含答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案(含答案)

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1)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楚辞(1)产生: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代表作品:屈原的《离骚》。

(3)楚辞与《诗经》的不同: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

3.汉赋(1)产生: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赋应运而生。

(2)特点:赋是一种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1)唐诗繁荣的背景: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

(2)唐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2.宋词(1)词的起源:词起源于民间,又称“长短句”,便于灵活自如地表达感情,并可配乐演唱。

(2)主要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3.元散曲(1)兴起:元代兴起的新诗体,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的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

(2)兴起背景: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分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易错警示] 诗、词、曲的区别: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韵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风韵规范。

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三、明清小说1.背景:明清时期,大批工商业城镇的兴起,市民阶层崛起。

2.主要成就(1)长篇小说: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风靡全国的四大名著。

(2)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

3.历史影响:明清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的优秀作品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学案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学案 岳麓版必修3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 诗歌与小说习题 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一必修3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 诗歌与小说习题 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一必修3历史试题

第9课诗歌与小说1.有学者指出:《诗经》里的“国风”作为民歌,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由此可见,“国风”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诗情画意 D.雅俗共赏解析:《诗经》里的“国风”作为民歌,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现实主义,因此选B项。

答案:B2.“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这段文字的创作文体属于( )A.楚辞B.唐诗C.宋词 D.元曲解析:楚辞想象力丰富,其作品带有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其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A项符合题意。

答案:A3.汉武帝时代的赋以气势恢宏、辞藻华丽为特征,这反映出的本质内容是( )A.社会动乱与经济凋敝B.国力的强盛C.豪迈奋进的时代精神D.宏阔广大的文人气度解析: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国力强盛,因此体现在汉赋上呈现出气势恢宏的特征,故B项正确。

答案:B4.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X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

”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A.孟浩然 B.杜甫C.李白 D.王维解析:结合材料某某息“盛唐”“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X可循”反映的是盛唐时期浪漫主义艺术,符合上述特点的是李白。

所以答案选C。

答案:C5.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通俗化的发展趋势解析:材料信息体现出其内容出现通俗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

答案:D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

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

历史: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案(岳麓版必修3)高二.doc

历史: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案(岳麓版必修3)高二.doc

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习目标1•掌握诗歌的作用、《诗经》反映的社会状况及楚辞、汉赋的形成和特点。

2.掌握唐朝诗歌繁荣的条件、时代的变迁对唐朝诗风的影响及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

3.掌握时代的变迁对词、散曲的风格的影响,宋词和元散曲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4.解传奇、小说的特色,知道明清小说成就主干知识归结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歌的产生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在劳作或生活时,为了提高效率和减轻疲劳,或表达喜怒哀乐的心情,常常发出有节奏的呼声,最初的诗歌就诞生在这些劳动号子之中。

后来诗歌进一步发展、成熟,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2.《诗经》(1)地位:《诗经》是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反映的历史信息:西周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他们掌握了知识文化,通过文学创作来反映和规范当时的统治秩序。

《小雅•鹿鸣》中记载了天子宴群臣的盛况,“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表现了宗族间相亲相爱的脉脉温情。

当时的平民也往往通过歌谣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硕鼠》篇中,劳动人民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统治阶级的寄生虫本质,控诉自己身受的苦难:“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 适彼乐土。

”《关雎》篇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则表现了对美满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3.楚辞(1)含义: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屈原:本是楚国的大夫,热爱祖国,后因小人诬陷离间而被流放,他把满腔悲愤化为诗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楚国都城郢被秦攻陷后,屈原百感交集,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下《哀郢》:“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4.汉赋(1)产生背景: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兴盛。

(2)含义:是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文体,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高中历史第9课诗歌与小说全套课程教案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9课诗歌与小说全套课程教案岳麓版必修3

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诗经》反映的社会状况及楚辞、汉赋的形成特点;了解唐朝诗歌繁荣的条件、著名诗人和作品;了解宋词与元散曲发展的社会条件和名家名篇;让学生知道明清小说的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及其流变原因。

过程与方法:结合《硕鼠》、《关雎》等研究《诗经》的特点;结合宋词、元散曲名篇的内容和背景研究宋元文人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经》中对美的憧憬和追求,认识屈原的爱国主义:感悟唐诗反映的唐朝历史的兴衰与沧桑;体会宋元文人在作品中表达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愫;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明清小说繁荣的背景、文学成就及其特色。

教学难点:明清小说繁荣的背景以及通过明清小说认识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课时:本节教材用二课时。

板书设计:第9课诗歌与小说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305篇,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风、雅、颂,赋、比、兴2.楚辞:屈原,楚国方言,特点3.“风骚”——源头4.汉赋:产生背景,带韵的散文,特点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背景;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2.宋词:豪放派:苏辛;婉约派:柳永、李清照3.元曲:含义三、明清小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引言: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

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明清小说则将日常生活和普通市民都纳入创作视野,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全景,还蕴涵着作者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和犀利批判。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我们先来看《诗经》,请同学们阅读本目教材的前两个自然段,了解一下关于《诗经》的基本情况,然后我们来通过提问来检验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板书:1.《诗经》《诗经》又被称为“诗三百”,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诗经》共包括305篇诗歌。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导学案:第9课 诗歌和小说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导学案:第9课 诗歌和小说

第9课诗歌与小说 2019.9.5【学习目标】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掌握各自产生的背景、历史地位和影响。

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基础知识梳理】12、明清小说的繁荣根源于社会政治经济明清时期,繁荣的封建经济特别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自由解放的观念增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文学作品进一步通俗化,小说取代诗词散文成为文学的主流。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政治黑暗,官场腐朽,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推动了小说的繁荣。

【体系构建】【巩固练习】1.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作的《离骚》。

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自由主义D.理想主义2.著名学者李泽厚认为:“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汉承秦制……但是,在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又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然保持了南楚的乡土本色。

”据此可推知,以下作品中,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史记》B.《汉书》 C.《上林赋》D.《孔雀东南飞》3.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4.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5.《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被誉为“四大奇书”。

这些作品都( )A.是明末清初异端思潮的载体 B.适应了当时市民生活的需要C.正面刻画了商人的群体形象 D.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6.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 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案2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 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案2

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习目标】1.知道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及其特点。

2.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分析体会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屈原、杜甫、苏东坡等文学家的精神。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

【情景链接】上图是对古代某文学家的精神描写,他写了大量的词作,推测其人应当是谁?【思维导图】①地位:《诗经》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内容:共_____篇。

绝大部分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风”是周朝时期各诸侯国的民歌,统称“__________”;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颂是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

其中“________”的内容最为丰富。

③特点及影响:以____________为主,多重张叠句,语言质朴丰富,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重要标志。

它的现实主义倾向和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都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产生:战国时期____________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________________,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②代表作品:屈原的_________③特点及影响:句式灵活,词藻华丽,手法夸张,想象奇特,开创了___________________。

3.汉赋的产生、特点、代表作品①产生原因:②特点:是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新文体。

它是吸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③代表作品:西汉_________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________》。

4.唐诗的繁荣的原因、代表人物及各自特点。

①唐诗繁荣的原因:②繁荣唐诗的代表人物:A浪漫主义诗人_______:放荡不羁,蔑视权贵,他的非凡气魄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岳麓版本第三册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导学案

岳麓版本第三册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导学案

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导学案设计:孔翠芳姓名:班级:小组:要求:【问题组一】课前自主完成,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问题组二】课上学习组合作学习【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点。

寻踪光被,采风济美。

史芳沁溢,今兴迎来。

叙故事而扬激情,闻新歌而扑旧怀。

百年六中,聚时代之名流;举世名校,开盛世之篇章。

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校堂傍秀水之畔,才气若浩瀚迸发。

人师聚万漉千淘,可叹精英;学子汇千挑万选,堪称高材。

传道授业,打造卓越;习文悟德,拼搏一流。

拜慕无数,教德之扬名;褒奖有加,学业之高深。

继往开来,又上一层;吐故纳新,更进一步。

……——《光被赋》此篇文章是何种体裁?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文学体裁?【问题组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小组展示)【问题组二】鉴赏感悟(小组合作)1、【春秋战国】2.【汉代】3、【唐代】4.【宋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南宋·辛弃疾)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北宋·柳永)《历代词话》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5.【元代】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

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

2013年高一历史精选教案第9课《诗歌与小说》2(岳麓版必修3)

2013年高一历史精选教案第9课《诗歌与小说》2(岳麓版必修3)

目标与结构《课程标准》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了解传奇、小说的特色,知道明清小说成就。

阅读精选《诗经》名篇欣赏大雅·江汉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四方既平,王国庶定。

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

万亿及秭,为酒为醴。

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宋词名篇欣赏》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元曲名篇欣赏》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中吕·朝天子·志感无名氏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

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

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

志高如鲁连,德高如闵蹇,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精析与探究:古典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

魏晋时代,有一些文人或佛教徒,用古代的神话传说作材料,进行加工,创作了许多神仙鬼怪小说。

到了唐朝,小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相当完整的短篇小说的形式。

唐朝的传奇小说,不仅篇幅比以前扩大了,而且注意到结构的安排和人物的性格描写、形象塑造,内容也由志怪述异扩展到人情社会的广阔生活领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9课《诗言志歌咏言》教案导学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9课《诗言志歌咏言》教案导学案

第9课《诗言志歌咏言》教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教案)一、课标分析1.新课标对本课的具体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分析课标:教材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标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利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

新课标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重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

新课标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主动性,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现这些变化与要求。

二、教材内容分析(一)地位分析古代诗歌在中外文学史上均堪称奇葩,是讲述人类文化发展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这一课,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成就及其对世界文学发展的作用,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深刻体会文化的民族个性,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①了解诗歌的来历,了解《诗经》、楚辞、汉赋的文学成就和艺术特点;②了解唐诗的文学成就和艺术特点,分析不同时期唐诗呈现不同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③了解宋词和元散曲的文学成就、艺术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理解:①培养和提高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②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活动参与法;问题探究法;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学习,让学生领略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学风采,对学生进行和美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加强人文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

(三)结构分析:通过学案导学展示学习的六大块内容:《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成就(四)本课重点:楚辞、唐诗、宋词。

(五)本课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联系。

三、学生特征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二文班学生,他们自主参与的愿望和学习动机更强烈,这为在历史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提供动力,另外学生对诗词歌赋在语文课上的学习,为本课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高中历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

第9课诗歌与小说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是整齐的四言体诗歌C.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D.西周时贵族才能接受教育,他们通过文学创作来反映和规范统治秩序,所以《诗经》表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答案:D2.关于汉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汉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B.其突出特点是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C.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法D.汉赋主要是描述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答案:D3.(2013·安庆一模)唐朝出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繁荣局面,主要是因为( )①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渐趋成熟②民族屈辱和民族危机的影响③科举考试的推动作用④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⑤实行的开放和多元政策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③④答案:B4.“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B.李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身于农民家庭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答案:C5.以下著名诗人、词人,其作品风格属于浪漫主义的有( )A.屈原、杜甫 B.屈原、李白C.苏轼、杜甫 D.屈原、孟浩然答案:B6.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

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

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统治政策的调整 B.社会环境的变化C.城市经济的发展 D.主流思想的演变答案:C7.(2012·江苏单科)“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诗歌与小说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重、难点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自主梳理】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1、《诗经》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自至大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分为、、。

风是,
雅是,颂是。

真是深刻反当时的社会生活。

《诗经》以为主,多用重章叠句句式,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它的
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楚辞
楚辞是时期等,吸收,采用,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采用句式,更适合表达复杂丰富的思想情感。

楚辞以瑰丽华美、想象奇特著称,开创了先河。

和,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3、汉赋
汉代政治,经济,应运而生,吸收和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合作探究一】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是从何处而来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根据以上理论,试分析《诗经》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二、唐诗、宋词与原曲
1、唐诗
(1)繁荣的原因:
①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②制度的确立中下层文人更有机会施展抱负;③的发展,为唐诗格律提供了借鉴。

(2)代表诗人
宋词—“长短句”(词是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

词的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
(1)宋词繁荣之因:
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奠定物质基础;②市民阶层扩大,思想感情更丰富,诗歌已满足不了;③两宋阶级、民族矛盾尖锐,词便于抒发感情、反映现实。

(2)代表:
豪放派(清新俊逸,刚健豪放):
北宋:苏轼(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南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北宋—柳永《雨霖铃》;南宋—李清照《声声慢》3、元曲
(1)元曲是在、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新诗体,是与
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

(2)兴起背景:①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分化,进取无望;
②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3)主要代表人物:《窦娥冤》。

【合作探究二】
唐代诗歌为何如此繁荣?唐诗有哪些特点?
【合作探究三】
总结中国古代诗歌历程。

三、明清小说
1、繁荣的原因:
(1)经济的发展,城镇的兴起,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2)阶层的崛起,对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增大。

(3)不断完善和书坊地迅速发展,为小说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2、代表作品
【合作探究四】
你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部?为什么?
【自主构建体系】
【检测练习】
1.下列关于《诗经》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 .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C .主要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D .部分诗歌描述了下层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2.(原创题)一位同学说:“春秋的楚辞,吸收了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句式以四言体为主。

”他的话违背历史事实的有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3.关于汉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是汉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B .其突出特点是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
C .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法
D .汉赋主要是描述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国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不同时期的诗句。

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 .陈子昂
B .孟浩然
C .杜甫
D .杜牧 5.唐朝出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繁荣局面,主要是因为 ①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渐趋成熟 ②民族屈辱和民族危机的影响 ③科举考试的推动作用 ④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 ⑤实行的开放和多元政策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③④ 6.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 .①②④③
B .④①②③
C .④②③①
D .③①②④ 7.通俗文学尤其是小说在明清时期蓬勃发展,四大名著不包括
A B C D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替。

——《春望》
材料二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一《声声慢》
(1)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名家迭出,流派纷呈。

阅读材料一的诗句,说出各自的特点及其所处的时代特征。

(2)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词人,两首词出自一人之手,风格却有天壤之别,你能联系所学知识找出其中的原因吗?
第9课诗歌与小说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一】
在《诗经》产生的年代,我们的先人在自然条件相当艰苦的黄河流域以宗法制度为核心建立起一个农业社会。

这个社会为了生存发展,需要强大的集体力量,需要内部秩序的稳定与和谐,而相应地需要抑制其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和与之相联系的浪漫幻想。

正是在这种“生存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了《诗经》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合作探究一】
原因:(1)大唐帝国的繁荣、开放和多元的文化;
(2)科举制度的确立;
(3)太平盛世的安乐给初唐和盛唐的诗人带来诗歌的灵感;
(4)安史之乱后走向衰落的唐朝也造就了一批伟大的诗人。

特点:唐诗题材丰富,流派众多,体制完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高度的成熟。

【合作探究三】
(1)春秋:《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歌的源头。

(2)战国:屈原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为《离骚》。

(3)汉代:出现文采华丽的汉赋,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4)唐代:唐诗,前期体现了豪放、想像力丰富的特色;后期体现了深沉、凝重和悲壮的特色。

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5)宋代:宋词,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苏轼、辛弃疾。

(6)元代: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检测练习
1——7 CBDCBAC
8.(1)第一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第二首诗作于安史之乱时期,叛军攻陷了长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北宋时期重文轻武,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所以李清照的《如梦令》主要描写青少年时期的生活,表现出她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爱情追求的纯真。

两宋之际,太平景象被金人的铁蹄踏破,士人南下、流落异乡,《声声慢》主要描写了个人遭遇,抒发故国情怀之思,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