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选线

合集下载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隧道路线设计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隧道路线设计
◆具体方法可参见铁路选线知识相关内容。
25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小结
思考题: 1.隧道工程勘察的基本内容;地质调查后应提供的主要资料 2.越岭隧道选择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3.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总原则与目的 4.隧道纵坡的型式、适用条件、限制坡度
26
5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6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2.洞口应尽可能设在线路与地形等高线正交处 线路与等高线斜交
无法避免时: ◆可采用斜交洞门,
但围岩类别应不小于Ⅲ 级。且斜交角度一般不 小于45
◆接长明洞 ◆采用台阶式洞门
7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24
1.4.2 隧道线路纵断面设计
5.坡段连接
◆为了行车平顺,两个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值不宜太大。 从安全的观点出发,坡段间的代数差值△ip不应大于重车方向 的限坡值 ,否则就应在两个坡段之间插入一段缓和坡段。
◆当相邻坡度差大于一定限值时,设置缓和坡段已不解决问 题,而应在变坡点处设置竖曲线,还要注意竖曲线不应与缓和 曲线重叠。这些规定与洞外明线的要求是一样的。
《隧 道 工 程》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第2 讲
中南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系
1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1 隧道工程勘察 1.2 隧道位置选择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4 隧道线路设计
2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本节主要内容:
➢洞口位置选定的重要性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3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8
1.4.1 隧道线路平面设计

隧道选线报告标准模板

隧道选线报告标准模板

隧道选线报告标准模板1. 选线需求本次隧道选线的建设需要考虑以下需求因素:•隧道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要求较高;•建设地区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包含山区、江河等多种地形;•对于建设项目的成本和环保要求有一定的考虑。

2. 选线原则本次选线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建设隧道的地理区域内,需要考虑环保和文物保护问题;•路线必须考虑通行性和安全性,选择如地质条件稳定的地区;•隧道建设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考虑后期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3. 选线方案经过对选线需求和原则的分析,本次隧道选线方案如下所述:1.路线A路线A从起点开始朝西南方向延伸,先经过一段崎岖的山路,再经过一条宽阔的江河,最终在终点附近进入平原地区。

路线A选址优势在于该区域地下水位较低、地质状况稳定,全长达120公里。

2.路线B路线B从起点开始向东南方向延伸,也需要经过一座高山,在山腰处穿越山体,后经过一小段平原地带,在一条小河前漫长而平缓的弯道路段之后抵达终点。

路线B全长约95公里。

4. 选线方案比较分析在对两种路线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路线A在建设难度、通行能力与安全性等方面均优于路线B;•路线B在建设成本上优势较为明显,但是在通行能力与安全性等方面均逊于路线A。

因此,鉴于本次隧道建设所需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要求较高,我们建议采用路线A作为最终选线方案。

5. 选线方案实施方案本次选线方案实施方案如下所述:1.需要对路线进行详细的地理勘探,以确保选址地质状况稳定;2.针对路线选址地区的环境和文物,制定详细的保护计划;3.对于路线建设成本的控制,应该进行详细的证券评估和预算规划;4.认真考虑各阶段建设与维护费用,根据必要情况,采用阶段性建设方案。

6. 结论通过本次隧道选线的分析与比较,我们得出了最终选线方案,并制定了相关的实施方案。

这一方案的实施,将确保隧道建设的高通行能力和高安全性,同时也要求我们保护地方环境,充分考虑成本和保养等因素。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24
• 黄土地区
黄土具有干燥时甚坚固,遇水容易剥落和遭受侵蚀的特征。选 择隧道时应避开沟壑及地下水活动和地面陷穴密集的地区。
• 高地温地区
地球核心有巨大的热量隧道如果埋置很深,地温太高,将会降 低施工效率。隧道通过高温、高热地段,会给施工带来困难。 选择隧道位置时,应尽可能不把隧道放在山体太深处。遇到部 分地区埋深太大或高地温时,则应作好通风降温措施。
在越岭位置选定后,越岭标高影响展线及越岭隧道方案: ※ 隧道标高越高,隧道越短,施工期短,两端展线长度 增加,运营条件差; ※ 隧道标高低,隧道加长,施工期长,运营条件较好; ※ 选择越岭隧道标高时,综合考虑施工、运营等多因素 比较确定最优隧道标高。
4
2、河谷线上隧道(傍山隧道)位置的选择
铁路沿河傍山而行时称之为河谷线。这种线路左 右受到山坡和河谷的制约,上下受到标高和限制坡度 的控制,比选方案时,可能移动的幅度不大。但是, 虽然摆动的幅度很有限,可对工程的难易、大小都有 关系。
22
23
• 瓦斯地区
在煤系地层中,蕴藏着甲烷(CH4)和CO2等有害气体。隧道开挖 时,有害气体逸出,轻则致入窒息,重则引起爆炸,危害甚大。 选择隧道位置时,应尽量避开。不得已时,应做好通风稀释的 措施。
• 地下水地区
地下水多是由地表水的渗透或地下水源补给的。例如岩层裂隙 中的裂隙水,或溶洞中储藏的岩溶水,它们有时是流动的,有 时是静止的,有时还有压力水头。它们的存在,使岩石软化、 强度降低,层问夹层软化或稀释,促成了层间的滑动。裂隙中 的水在开挖时涌入坑道,使施工发生困难,给以后养护也带来 无休止的灾害。选择隧道位置时.最好不从富水区经过。不得 已时,也要尽可能地把隧道置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地方,或在不 透水层中穿过。

公路隧道洞口选线及线形设计

公路隧道洞口选线及线形设计
式 隧 道左右 幅洞 口位 置 可 以根 据地 形 、 地质 条件 , 拉大 或 缩 小洞 口间距 , 用 不 平 行 布 线 方 式 。图 5所 示 隧 采
道为山西某高速公路为争取有利洞 口位置而采取 了拉 大洞 口间距 的处理方 式 。
图 1 基本与等 高线垂直 进洞的隧道
图 2 沿 沟 心 出洞 的 洞 口处 理
采用明洞接长及洞 口开挖及 防护措施 , 同时做好 洞 口 排水 , 终确 定如 图 3 图 4所 示 位置 。 最 、
公 路隧道洞 口选线 及线形设计 : 袁英 爽
6 3
图 4 沟 心 出洞 纵 断 面 线 形
3 2 分 离式 隧 道 洞 口位 置 的 设 置 .
受 地形 条件 控制 时 , 口位置 可 以灵活选 择 , 洞 分离
关键 词 公 路 隧道 洞 口 线 形设 计 文献 标 识码 : B
进洞 。
中图分 类 号 : 4 2 3 U 1. 2
1 概 述
近年来 , 随着高速公路 网不断向山区延伸 , 山区隧 道也 越 来越 多 。 由于 隧道 洞 口位 置 选择 的不 合理 导致 施工期 间的坍塌 、 开裂 , 在近年来高速公路隧道修建工 程 中成 为 了施 工处 理 最 主 要 的 问题 之 一 , 且 运 营 过 而 程 中由于 隧道 洞 口线形 的一致 性不 满 足规 范要 求而 导
3 洞 口选 线 实 例
很 多情况 下 , 受地 形及 其他 因素 的影 响 , 隧道洞 口
难 以避免 在 沟谷 出洞 时 , 采 用接 长 明洞 的方 式 , 应 避免
施 工爆 破 对人 身及 房 屋等设 施 的影 响 和采取 环 境保 护 措 施 。 隧道 洞 口位 置 的 选 择 应 与 隧道 前 后 构 造 物 协 调 。在 桥 隧 紧接 的情 况 下 , 综 合 考 虑 洞 口与 桥 跨 布 应 局 、 构处 理 的整 体性 , 免桥 隧 工程 施工 相互 干扰 。 结 避 隧道 洞 口的选择 主要 受地 形 和地 质条 件控 制 :

隧道工程路线方案选择

隧道工程路线方案选择

隧道工程路线方案选择一、隧道工程路线选择的影响因素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影响隧道工程路线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层的稳定性、地下水的情况、岩石的硬度和破碎度等都会对隧道工程的施工和后期运营产生重要影响。

通常,软弱地层和地下水的情况都会增加施工难度和后期隧道的稳定性风险,需要更多的技术和财力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运营。

因此,在选择隧道工程路线时,需要充分了解地质条件,选择相对稳定、地下水位较低的地质条件更加有利的地段。

2.地形条件地形条件也是影响隧道工程路线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山地、溪谷、平原等不同的地形条件都会对隧道工程的施工和后期运营产生重要影响。

通常,地形复杂的地区需要更多的隧道长度和施工难度,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工程风险和后期维护成本。

因此,在选择隧道工程路线时,需要充分了解地形条件,选择地势平坦、地貌开阔相对有利的地段。

3.环境保护隧道工程往往需要穿越山地、森林、湖泊等各种自然环境,因此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原则。

对于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要尽量避免对其产生破坏;对于一些生态环境受限的地区,要尽量减少对其影响。

因此,在选择隧道工程路线时,需要充分了解周边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合理规划隧道工程的路线。

4.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影响隧道工程路线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隧道工程的施工和后期运营都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经济评估来选择最具有经济效益的路线。

通常,成本低、效益高的路线更具有吸引力,但也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可持续性和未来发展潜力。

二、隧道工程路线选择的分析方法1.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确定隧道工程路线的首要任务。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了解地下岩层、构造断裂带、地下水位等情况,为路线选择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2.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确定隧道工程路线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过地形测量,可以了解地表地势、地貌结构等情况,为确立隧道工程的路线提供科学依据。

3.环境评估环境评估是选择隧道工程路线的重要依据之一。

隧道选线方案比选报告3000字

隧道选线方案比选报告3000字

隧道选线方案比选报告3000字
隧道选线方案比选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突出。

隧道作为一种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隧道选线方案比选是隧道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直接关系到隧道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从隧道选线方案比选的角度出发,对隧道选线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隧道选线方案的概念和意义
隧道选线是指在隧道设计过程中,根据交通流量、地形条件、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最优的线位建造隧道。

隧道选线方案比选是指在隧道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不同选线方案的优缺点,选择最为适合的方案。

隧道选线方案比选对于提高隧道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行性,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隧道选线方案的比选方法
隧道选线方案的比选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交通流量、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政策因素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优的线位建造隧道。

该方法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利弊,对不同的因素进行权衡,从而得到最佳的选线方案。

2.数学模拟法
数学模拟法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不同选线方案的交通流量、车辆延误等指标进行模拟分析,选择最优的选线方案。

该方法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对不同选线方案的交通运行状况进行精确的模拟和预测,为隧道设计提供重要的
决策支持。

3.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指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不同选线方案的优缺点,提出相应的建议。

该方法可以通过对实际隧道的建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隧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从中寻找解决方案。

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选线_施工与管理

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选线_施工与管理

建设管理收稿日期:2010-05-17作者简介:胡子平(1964 ),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铁道工程专业,工学学士,主要从事铁路勘察、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中铁四院宜万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兼总工程师,E-m ai:l ts yhz p@vi p .163.co m 。

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选线、施工与管理胡子平(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63)摘 要:宜万铁路横穿南北向的齐岳山山脉,设计总长10528m 的齐岳山隧道。

隧道进口至宜万铁路终点万州站航空直线距离40k m,高差约900m,地面坡降达0 023。

隧道进口段穿越齐岳山背斜,为灰岩地层,占隧道长度的47%,岩溶、岩溶水极其发育;出口段为碎屑岩地层,节理裂隙发育,富含高压裂隙水。

区内发育有15条断层,其中F 11断层规模宏大。

隧道灰岩地段、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灰岩地段断层破碎带等极可能发生涌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

针对坡降大、岩溶发育、穿越规模宏大的F 11高压富水大断层等3个不利条件,通过对单面坡和人字坡方案从安全、投资、运营等多方面考虑,最终确定了单面坡方案。

齐岳山隧道工程实践证明,选线方案是正确的。

施工过程中,针对极其复杂的岩溶及岩溶水、高压富水大断层、砂岩段高压裂隙水,研究并采取了注浆堵水、注浆加固、先排后填、泄水洞排水、释能降压、信息化注浆、绕行规避等多项施工技术,成功地解决了隧道施工难题,丰富了高压富水岩溶及断层区隧道修建技术。

齐岳山隧道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充分发挥了核心主导作用,组织参建各方决策方案、现场落实方案、建立系统的安全体系,这是齐岳山隧道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选线;施工;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U 452 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54(2010)08-0012-081 概述宜万铁路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麓长江与清江分水岭的南侧山区,沿线河谷深切,地势陡峻,地形极其困难,线路两次跨越长江及多次跨越深涧峡谷。

隧道2 水工隧洞的线路选择

隧道2 水工隧洞的线路选择

隧洞选线关系到工程造价、施工难易、工程进度、运行可靠性等。

影响因素多,如地质、地形、施工条件等。

因此,应综合考虑,进行技术比较后加以选定。

1.地质条件隧洞路线应选在地质构造简单、岩体完整坚硬的地区,尽量避开不利地质构造,尽量避开地下水位高、渗水严重地段,以减少隧洞衬砌上的外水压力。

洞线要与岩层、构造断裂面及主要软弱带走向有较大的交角。

在高地应力地区,洞线应与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尽量一致,以减少隧洞的侧向围岩压力。

隧洞应有足够的覆盖厚度,对于有压隧洞,当考虑弹性抗力时,围岩的最小覆盖厚度不小于3倍洞径。

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对于围岩坚硬完整无不利构造的岩体,有压隧洞的最小覆盖厚度不小于0.4H(H为压力水头),如不加衬砌,则应不小于1.0H。

在隧洞进、出口处,围岩厚度往往较薄,应根据地质、施工、结构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一般情况下,进、出口顶部的岩体厚度不宜小于1倍的洞径或洞宽。

2.地形条件洞线应尽量短直,如因地形、地质、等原因需要转弯时,对于低流速的隧洞弯道曲率半径不应小于5倍洞径或洞宽,转弯转角不宜大于60°,弯道两端的直线段长度也不宜小于5倍的洞径或洞宽。

高流速的隧洞设弯道时,最好通过试验确定。

3.水流条件隧洞进口应力求水流顺畅,出口水流应与下游河道平顺衔接,与土石坝下游坝脚及其建筑物保持足够距离,防止出现冲刷。

4.施工条件洞线选择应考虑施工出渣通道及施工场地布置问题。

设置曲线时,其弯曲半径应考虑施工所要求的转弯半径。

对于长洞,应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布置施工支洞、斜洞、竖井。

以便进料、出渣和通风,改善施工条件,加快施工进度。

此外,洞线选择应满足总体布置和运行要求,避免对其它建筑物的干扰。

铁路选线中长短隧道的合理选择

铁路选线中长短隧道的合理选择
工程技术
铁路选线中长短隧道的合理选择
邱小兰o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大兴
1 02600)
摘要:由于铁路限翻坡度较小,铁路遇到陡峻的山脉.一敖以隧道形式通过,而隧道的长度要根据地势.车站分布.工程地质情况已及 工程投资综合必选墒定。本文以改建铁路包兰线银川至兰州段扩毖工程置长的的隧道(青天寺隧道)为倒,探讨铁路选巍中长短隧道的合 理选择。
长隧道方案线型顺直,设平川站有利于 地方经济发展。虽然青天寺隧道出口受洪 积扇不良地质影响,但采用超前管棚和超
前小导管进ji超前支护,加强衬砌以及磷
碎带采用径向注浆,可有效控制变形,防止 坍塌,并保证掘进施工和初期支护的安全。
经综合分析,长隧道方案有利1:地方 经济发展,并且绕避'广含煤地层,虽穿越了 洪积扇,设计中|口T加强措施予以解决。因此 推荐长隧道方案。
优点
缺点
1.线犁顺直,长度最短。 2.有条件设平川站办理客货运· 3.避开r含煤地层。
1.隧道长度最长(2】.77km),工程较复杂,工程投资最多I 2.隧道出口洪积扇不良地质影响长度为3.5km。
1.青天寺隧道长度最短(14.28km),施工较方便,简单。 2.避开丫洪积扇不良地质的影响。
1.穿含煤地层2处共计1.6kml, 2.未设平川站不利f地方经济发展, 4.跨越水泉镇时墩高较方案二高了23m。
案静态投资总额为470489.99万元,短隧道 方案静态投资总额为443216.9l万元,长隧 道方案比段隧道方案投资节省27273万元。
4各方案优缺点分析及推荐意见 青天牛隧道方案优缺点分析见表l。 短隧道方案和虽然青天寺隧道长度较
短、避开了洪积扇不良地质的影响,但以隧 道形式穿过了含煤地层,施工风险较大。为 减少青天寺隧道长度,进洞较晚,导致出洞 后用足坡度以特大桥跨水泉镇,纵断面条 件无法设置平川站,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隧道工程中隧道选线设计

隧道工程中隧道选线设计
• 隧道建筑限界需加宽,增加开挖和衬砌的工程量; • 空气阻力加大,使洞内通风条件恶化; • 钢轨磨耗严重,增加线路维修工作量; • 支护和衬砌技术上较为复杂。
三 隧道平、纵断面线形设计
(1)铁路隧道平面线形设计
• 隧道内的线路最好采用直线。 • 应尽可能采用短轴线,或是半径较大的曲线。 • 在曲线两端应设缓和曲线,最好不使洞口恰恰落在缓和曲线
分离式隧道 连拱隧道
一 隧道位置的选择 1.1 隧道位置选择的概述
隧道具体位置的选择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 形地貌条件、工程难易程度、投资的数额、工期要求,以及现有的 施工技术水平与今后的运营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 隧道位置的选择
隧道选址的基本原则:
• 必须与总体设计相协调适应; • 隧道位置应选择在稳定的地层中; • 越岭隧道应进行较大范围的方案选择,选择在地质条件
沿河傍山地面线路靠里做隧道或增长隧道, 减少桥梁、路基工程,能减少或避免许多 弊病。
以中长隧道或长隧道代替隧道群或桥隧群, 工程集中单一,施工管理方便,并有利于 运营安全。
沿河傍山修建中长隧道或长隧道,易于设 置辅助坑道(如横洞),增加工作面。
一 隧道位置的选择
1.4 地质构造的影响
• 单斜构造: 尽可能避开软弱结构面,隧道不能与软弱结构面平行,应 正交或成一定角度。
一 隧道位置的选择
(2)选定高程 •隧道标高越高,隧道越短, 施工期越短,两端展线长度增 加,运营条件差; •隧道标高低,隧道加长,施 工期长,运营条件好; •选择越岭隧道标高时,综合 考虑施工、运营等多因素比较 确定最优隧道标高。
一 隧道位置的选择
示例:穿越中国大凉山西部支脉小相岭的单线铁路隧道。成昆铁路全线最高点 车站之间,1966年完工

皖绩溪鸡公山隧道选线设计分析

皖绩溪鸡公山隧道选线设计分析

鸡公 山隧 道拟 建 场 地 内 , 出现 F 和 F 断 层 , 对 隧道 洞室 的影 响如 下 :
( 1 ) 鸡公山隧道选线方案 1 。拟建场地围岩中节 理发育, 代 表 性 节 理 主 要 有 4组 : ① 2 8 1 。 8 0 。 。
② 2 2 0 。 /7 2 。 。③ l O 9 。 /6 0 。 。④ 4 4 。 A6 1 。 。相 应 各
的影 响 。 1 . 3 断层 对 洞室稳 定性 的影 响
调查区域 内褶 皱 为绩 溪 复背 斜 的西北 翼 , 各 时代 地层 内的地层产 状基本一致 或有较 小 的变化 。从 区域 构造 分析 和野外 外 围调查 分 析 , 拟 建场 地 内的地 层产
状基 本稳定 , 褶皱 和 围岩产 状对隧道 的影响相 同[ 。 1 . 2 节理 对洞 室稳 定性 的影 响
路设计方案做出了综合 比对 。结果表明 , 选线方案 1 、 方案 2 的地层岩石组合及 分布几近相 同 , 但是地质 构造特征有一定 差距 , 设
计施工时需分别对应处理 。
关键词 : 隧道 ; 地质调查 ; 盾构法 ; 地质剖面图 ; 选线设计。
中图分类号 : U4 5 2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5 7 8 1 ( 2 0 1 4 ) 0 4 — 0 5 1 9 — 0 3
组 节 理走 向和 隧道 进 口轴 线 走 向( 走向 1 3 o 。 ) 的夹 角 分别为 6 1 。 、 0 。 、 6 9 。 、 4 。 ; 各 组 节 理 走 向 和 隧 道 中段 和
( 1 )F 断层 。为一 条 区域 性 断 层 ( 梅 林脚 断 层) , 长6 k m。在 拟 建 场 地 内, 位 于 鸡公 山 隧道 方 案

玉蒙铁路通海特长隧道选线研究

玉蒙铁路通海特长隧道选线研究

工程技术1 引言1.1 自然地理玉蒙铁路属泛亚铁路东线的一段,位于云南省滇东南地区,北起昆玉线玉溪南站,经通海、建水、个旧等县(市)到达红河州蒙自县,线路全长141.5 km。

玉蒙线其中一段线路需从通海盆地(高程约1800 m)紧坡下至曲江盆地(高程约1300 m),需以秀山特长隧道横穿平顶山至里山一带山体,为全线重点控制工程。

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是我国大陆现今地壳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以活动断裂规模大,分布密集,地震活动频繁,震级大,地震破裂带长,位错量大为主要特征,1970年通海曾发生7.7级地震。

由此造成该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存在众多不良地质体。

因此,在设计阶段做好线路方案比选,确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重点控制工程,对下阶段的施工、运营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线路主要技术标准国铁I级,单线;设计行车速度V m a x =120 k m /h;限制坡度12‰,双机2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200 m,特殊困难800 m;牵引种类:电力牵引,货机SS3b型、客机SS7C型;牵引质量:2000 t;到发线有效长度:650 m,预留850 m;闭塞类型:站间自动闭塞。

1.3 方案研究目的该段线路为越岭地段,受地形地貌和两端盆地高程控制,线路从通海盆地需以紧坡下至曲江盆地,造成该段线路工程较大,桥隧相连。

可研线路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通海隧道进口段漫坡进洞,有一段浅埋土质隧道,有近400 m 路基拉槽,其坡面水将排往隧道,洞口条件较差,施工困难;同时,通海隧道进口之前穿过第四系湖积层较长,该段软土及砂土层厚度超过40 m ,对路基工程不利。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对该段线路方案进行优化比选,遵循“线路方案服从重点工程选址”的原则,合理选定作为①作者简介:王倡(1966,8—),男,云南宾川人,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铁路线路选线工作。

DOI:10.16660/ki.1674-098X.2015.29.064玉蒙铁路通海特长隧道选线研究①王倡(中铁二院昆明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摘 要: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西南山区选线,重点控制性桥隧工程对铁路建设安全、投资、工期及运营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往往决定一段线路方案的稳定、取舍,应遵循“线路服从重大工程地质选址”的原则。

云南万寿山地区岩溶水系统特征及隧道选线研究

云南万寿山地区岩溶水系统特征及隧道选线研究

第39卷第4期2020年8月中国岩溶Vol.39No.4Aug.2020CARSOLOGICASINICA云南万寿山地区岩溶水系统特征及隧道选线研究任亚楠,万军伟,黄琨,何欣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岩溶地区隧道建设中常发生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危及工程和施工人员安全,故隧道线路的优化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以三清高速万寿山隧道为例,通过大比例尺水文地质调查,查明了区域岩溶水系统的空间展布和岩溶地下水的循环特征,研究了不同隧道方案与岩溶水系统的空间位置关系,并预测不同线位方案岩溶水害的发育特征。

在此基础上,选取隧道穿越断层数量、隧道穿越岩溶含水层长度、最大突水压力以及最大突涌水量作为隧道方案比选的定量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岩溶地区隧道线路综合评价模型。

对不同线位方案进行地质比选,结果表明:C 方案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岩溶突水突泥风险最低。

关键词:万寿山隧道;岩溶水系统;岩溶水害;地质选线;隧道突水;地质灾害中图分类号:U45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810(2020)04-0604-1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0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南岩溶区大量基础设施正在规划和建设中。

由于西南地区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岩溶强烈发育,对地下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危害,特别是在隧道建设和运营中,常遭遇各种地下水灾害,尤其是隧道穿越大型岩溶管道、溶腔或地下暗河时,易发生突水、突泥等灾害,严重威胁着隧道正常施工和人员安全。

所以在岩溶区进行隧道设计时,线路工程通过区域的水文地质比选工作尤为重要。

国内外学者针对岩溶地区线路比选已做出了探索性研究,曹化平[1]、孙广远[2]等在查明区域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开展了定性的线路方案比选论证,提出了线路比选的原则及绕避方法;还有学者采用定性-半定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线路比选评价模型,如李金城[3]、汪继锋[4]从水文地质的角度,高伟[5]从地质的角度,选取相关评价因子,基于层次分析法,对线路方案进行比选,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主观认识带来的偏差,但评价因子的重要性比较以及定量化赋值等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综合来看,现有的线路比选方法还缺乏对评价指标的定量化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仔细考量。

高速公路隧道选线原则探究

高速公路隧道选线原则探究

2020.07
Doors &Windows
样可以减少挖方公路隧道洞口作为隧道选线的第一道关卡摘DOI :10.12258/j.issn.1673-8780.2020.13.080
分析研究与探讨
160
Doors&Windows
建设带来很多的难题和很大的工作量
洞口选择虽然有原则可遵循
5
平面线形一致是指洞口内外处于同一个直线和圆曲线范
隧道洞口内外
6
隧道平面线形设计时需要全方位直有很大的关系
隧道设计过程中
隧道纵断面线形的设计需要以排水
单向坡的设计和双向坡的设计各有其优势高速公路作为承载人民出行的主要道路
参考文献
分析研究与探讨
161
2020.07。

浅谈长距离越海隧道选线需注意的问题

浅谈长距离越海隧道选线需注意的问题

浅谈长距离越海隧道选线需注意的问题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骨干交通体系一般设置于在城市主城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心区域的不断扩张,一些跨江跨海城市逐渐开始以强化城市两岸联系,大力开发城市外围组团的模式加快城市建设,减轻中央城区压力,轨道交通做为大运量,快速化的公共交通工具首当其冲成为联系两岸的重要交通工具。

因此,一些沿江沿海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均出现了一些长距离的越江越海线路,如青岛、上海、南京、武汉等城市,此类工程随着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网络的进一步加密,必将经常出现。

本文结合国内一些城市的越海越江隧道设计,对探讨长距离越海工程中线路选线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字:越海,隧道,线路设计Abstract: urban rail traffic as a city traffic system set in general backbone in the city zone,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city center expansion of the area, some river-crossing sea-crossing city gradually began to enhance the city to cross-strait contact, and energetically develop outside the cities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mode to speed up, reduce the pressure of the central city, rail traffic as a big traffic volume and quickly public transport the brunt become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tact and important vehicle. Therefore, some coastal cities along the rail transit lines of all appeared of some of the more so long distance sea route, such as Qingdao, Shanghai, nanjing, wuhan and other cities, such as the project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network further encryption, will often appear. This paper with the some of the city’s more sea roas tunnel design, to explore the long distance sea engineering line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several aspects of the location discusses problems.Key words: the sea, tunnel, the line design0.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越来越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隧道线路方案选择原则_pdf

隧道线路方案选择原则_pdf

(11)上 下线 隧道立 交 、洞 口相 邻 时 要考 虑 上 线隧 道施 工 时 出碴 对 下 线 隧道 洞 口施 工 的影 响 ,必 须 时 可 适 当延 长下 线 隧 道洞 口 ,以减 少 干 扰 。
铁 路 以 隧 道 通 过 时 ,线 路 应 往 里 斜 褶 皱 中轴 处 通过 较 为有 利 。不 宜 安 全 施 工 和 正 常 运 营 。
靠 ,以策 安 全 。
将 隧 道置 于 向斜 轴部通 过 。
土质 洞 口 (包 括 堆积 层 和 松 软

地 质 条 件 与 隧 道位 置
(5)在 岩 溶 地 区 ,隧 道 应 避 免 破碎 的岩 层 )要注意 山坡 的稳 定性;
岩层 软 弱结 构 面 、断裂 、褶 皱 、 并 应尽 量提 高 线路 设 计 高程 以减 小 洞 ,将 洞 口置 于 可能 受坍 落 影响 范
围 以外 。
况 ,可考 虑 改 沟 引导或 延 长洞 口修
(7) 当洞 口位 于 山麓 堆 积 层 、 筑 明洞 作渡 槽 引渡 。
结语
松散破 碎带或 植被 良好的松软 地层 、 以及 有顺 层滑 动 可能 的 洞 口 ,不 应 采 取刷 坡清 方 ,以免破坏 山体 稳 定 , 招 致坍 方 、滑坡 病害 。必 要时 宜接 长 明洞 ,确保 施工 和 运营 安全 。
破 碎 严重 ,地下 水 活动 方 便 ,岩 层 强 度 低 ,容 易产 生 坍方 、岩块 滑 移 和 很 大 的不 均 匀 围岩压 力 ,对 隧 道

选择
隧道线形 及 洞 口位 置
刷 等影 响 ,往 往 河道 弯 曲、沟 谷发 施 工 运营 均 不利 ,应注 意 避免 ,必
(1) 高 速 铁 路 隧 道 宜 设 在 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方案比选报告
任务给定的地形图为灞源的地形图,隧道平纵设计既要服从路线的总体走向,又要综合考虑隧道位置的地形、地质、地物、水文、气象、地震情况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尽可能使隧址位于地质条件较好、不良地质影响最小的地层中,隧道平面线形以直线为主,有利于通风和施工。

隧道纵坡设置充分考虑通风、排水、施工方案和两端接线的要求。

山区公路线性设计根据地形条件有绕行方案,路堑方案和隧道方案等,现给出以下三种方案进行比选。

方案一:绕行方案。

沿原有公路傍山修筑公路至邵家台。

优点:走廊带地形较为平坦,可克服高程障碍和平面障碍;对自然植被的破坏较小。

缺点:路线较长且多曲线段,因此施工工期长,建设投资大,营运费用大,经济效益低。

方案二:绕行加隧道方案。

绕行至苍莆湾,再修筑隧道至邵家台。

隧道长2600米,设计标高1220.0m-1280.0m,纵断面采用单向纵坡,坡度2.3%。

优点:隧道较短,可节省一定的费用。

缺点:绕行路线需要克服高程障碍,对自然植被的破坏较大。

方案三:隧道方案。

其起止桩号为K0+000~K2+900,长2900米,设计标高为1180.0m-1200.5m,纵断面采用单向纵坡,坡度0.71%,隧道出口位于山坡的坡脚,基底围岩条件较好。

优点:路线线形为直线,能使线性平缓顺直,病害少,维修简单,缩短线路,节省运输时间,还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道路修建对自然植被的破坏。

缺点:进口洞外走廊带狭窄,对进口的选择空间不大。

从线形方面考虑,方案三为直线路线,无论从设计、施工还是运营来说,都较其他方案有优势其他两个方案;考虑到经济,社会效益以及施工条件等各方面影响因素,并结合水文地质等条件,经综合比选,推荐方案三为最优方案。

做出推荐路线平面图,见地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