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胃论治未病

合集下载

李东垣《脾胃论》治未病思想探讨

李东垣《脾胃论》治未病思想探讨

学术探讨李东垣《脾胃论》治未病思想探讨林柳兵沈艳婷阙任烨苏凯奇陈懿榕李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上海200071)摘要在《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理论指导下,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东垣对治未病进行了创新,在其代表作《脾 胃论》中丰富与发展了治未病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东垣治未病的理论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传、愈后 防复三方面。

顺应四时之气、饮食有节、慎避外邪、劳逸适中、情志调畅起到未病先防作用;若已病则通过升降浮沉之法防 止疾病传变,甘温补气之功阻止疾病进展;愈后应注意顾护胃气而防复发。

关键词脾胃论未病先防既病防传愈后防复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672-397X(2017)03-0014-03李东垣(1180—1251),又名李杲,字明之,晚年 自号东垣老人,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是中国医学史 上“金元四大家”之一。

李东垣从师于张元素,并对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结合临床实践,创立了脾胃学说并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

此外,李东垣在著作《脾 胃论》中还指出“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认为应当充 实元气,调理脾胃,亦折射出其治未病的重要思想。

“治未病”首见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 治已病,此之谓也。

”[1]中医“治未病”有狭义和广义 之分。

狭义的“未病”指的是疾病的早期状态,身体 出现失衡状态,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进一步进展成 “病”。

广义的理解为无疾病、欲病、已病与病愈四个 状态p]。

李东垣治未病思想涵盖了生理、病理、理法方药等诸多方面,对后世具有深刻的影响。

1未病先防1.1顺四时之气李东垣在《脾胃论》指出:“顺四 时之气,起居有时,以避寒暑,饮食有节,以及不暴 喜怒而颐神志,常欲四时均平而无偏胜则安,不然 损伤脾……而有病皆起。

”[3]顺应寒、热、温、凉四时 气候,作息时间规律,避免受到过寒、过热的刺激,饮食有节制,且保持心平气和,这些在预防疾病以 及调养身心中都具备一定的作用。

“治未病”从脾胃论治

“治未病”从脾胃论治

中医“ 治未病 ” 想源 于春秋 战 国时期 的《 思 黄帝 内经》、难经 》 发 展 于 秦汉 时期 的《 寒论 》 《 《 , 伤 、 金 匮要略》 经过历 代 医家 充实 提 高而渐 成 体 系 , , 并将 其奉 为医工之最 高境 界。
1 “ 未病” 治 的概 念
和广 义之分 。
基金 项 目 : , 东省 中 医药 局 中医 药强 省科 研 课题 (0 94 ) 2 0 4 1
作者简介: 罗琦 . , L, 男 硕 副主任中医师 , 氏期从事 中医内科学l 临床及消化 内窥镜 的诊疗 工作。E m i 1 i 6 . , - al - @13 “m :q
通 讯 作 者 : 建 南 , , 究 员 , — alkc gh m.d .n 陈 男 研 E m i y@ zt eu c . : c
清・ 陆懋修 《 世补 斋不谢 方 ・ 引》 小 从训 诂 学 角度 训
说 了“ ” “ ” 疾 与 病 的关 系 , 为 “ 盖谓 人 于 已疾 之 认 经
期 、 明确 诊断的非 健康 状 态 。因此 , 义上 的 “ 未 狭 治 未病 ” 指治疗疾 病 的早 期 状态 。《 是 素问 ・ 四气调神

1 ・ 2
罗 琦 等 : 治 未病 ” 脾 胃论 治 “ 从
康 与疾病 之 问的状 态 。因此 , 义 上 的 “ 未 病 ” 广 治 是
指 各种养 生 预防方 法 , 以及 对 任 何 病 证 的正 确 的辨
初愈 , 虽然 症状 消失 , 但此 时邪气 未 尽 , 正气 未复 , 气
理脏腑 功 能 , 其 紊 乱 的状 态 得 以恢 复 。扶 助正 气 使 主要 从气 、 、 、 血 阴 阳四个 方 面人 手 , 气 血 调和 , 使 阴 阳平衡 ; 理 脏 腑 功 能 主 要 从 先 后 天 人 手 , 天 为 调 先 本, 本元充 盛则 阴 阳平 , 天为 养 , 胃强 健则 气 血 后 脾

中医未病防治在脾胃病治疗的前景探讨

中医未病防治在脾胃病治疗的前景探讨

中医未病防治在脾胃病治疗的前景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未病防治在脾胃病治疗的前景。

方法:研究对象为脾胃病患者,例数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0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0日到2018年2月11日,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脾胃病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脾胃病患者),分别实施中医未病防治措施和常规措施,将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脾胃病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3.21±1.01)d、住院时间(8.45±2.01)d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脾胃病患者总有效率98.00%(其中显效患者90例、有效患者8例、无效患者2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通过在脾胃病治疗中应用中医未病防治后,取得显著效果,具有多种优势。

【关键词】:中医未病防治;脾胃病治疗;前景探讨【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101-01治末病思想主要源于“黄帝内经”,为中医学对疾病预防原则概括,对疾病诊治十分重要,随着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脾胃病发病率不断增加,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1]。

因此,我院对中医未病防治在脾胃病治疗的前景进行分析,见本文研究详细描述。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研究对象为脾胃病患者,例数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0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0日到2018年2月11日,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脾胃病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脾胃病患者)。

观察组100例:年龄在20岁直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均为(40.21±1.15)岁,脾胃病患者性别:50例为女性、50例为男性。

对照组100例:年龄在21岁直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均为(41.15±1.26)岁,脾胃病患者性别:49例为女性、51例为男性。

2组脾胃病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等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采用P>0.05代表具有可比性。

中医治“未病”之我见

中医治“未病”之我见

见人体阴少 阳多 , 体现在人体中的浮类脉好 和沉类脉相得益彰。 人体 出现浮类脉 。 反应 在人体 阳多阴少 , 是先天不足。 出现沉类脉反 应人体 阴多 阳少是后天失养 , 都不好 。 假如人体 出现一种脉象 , 即不显示 阳太 盛 , 又不反应 阴太哀 , 却反应人 体阴 阳、 气血 比例既不绝对平 均 , 又
【 摘 要】 在 中国中医学术理论 中有治“ 未病” 之说 。 称“ 上 工治 未病 , 下工治 已病” 。 所谓 治未病者 , 即知肝 当 4  ̄  ̄ _ - I - 脾, 故先实其 细胞夹层
冷时也不低 于 l 0 度 以上 : 中国最北部冬天也 没低于零下 4 O度 , 夏天 最 热时也能达到 3 0 度 以上。总之 , 不管南方和北方 , 冬夏气温还没有太 大 差距 , 人体还是很适 应的。 这和人体 的阴阳有很相似之处。 以上列举储 多 事例 , 无非要说明 : 人体 五脏出现什么脉象 , 才能反应人体 “ 未病 ” 呢?可
就 是 气 滞。
能促使 A T P生化出两种“ 构 象” 。 类 似中医学术 中的阴 阳。 它们之间 , 既对 立, 又互生。对人体发挥着各种功能作用 。 其具体演变过程是 ; 在人体各 组织细胞膜上分布着两类受体 , 它们是酶物质 , 分 阴阳, 阳性受体叫鸟苷
酸环化酶 ; 阴性受体叫腺苷酸环化酶。 大脑指令须有递质传送 , 传送大脑 的递 质, 也分 为阴阳 : 阴性递质是 人体 的’ 肾 上腺物质 ; 阳性递质是人体 的乙酰胆碱物质。当阴性递质把大 脑 指令传 向阴性受体时 , 腺苷酸环 化酶 被激活 , 它便 促使 A T P 生化 出阴 性 能量 : 环磷酸腺苷一C A MP 当阳性递质把大 脑指令传 向阳性受体时 , 鸟苷 酸环酶被激 活 , 它便 促使 A T P 生化 出阳性能量环磷酸鸟苷一C G M P 大脑 中枢指令是相 同的 , 频率 是交替的 , 按规律 , A T P 生化 出的阴阳 能量应该是 相等 的, 即中医学所谓 的阴阳平衡 。 但事实却并非完 全如此 , A T P所生化 的阴阳能量是不平衡 的。原 因是 : 阴性能量 C A M P 具有 降低 指令的功能。 所 以, A T P 生化 出的阴性能量减少了。 而 阳性能量 C G M P却 具有增加指令的功能。因此 , A T P生化 出的阳性能量 多了。这样一 减一 加, 人体的阴和阳就造成了不平衡状态。 在 阴阳不平衡状态下, 人类 已繁延、 进化、 生存 了数 以万年 。 对这种生 理功能 已经很适应 了, 生活 的很舒适 , 很 自在 , 无 病无灾 , 延年益寿 。 如果 人 为的非要把人体 的阴阳、 气血搞成平衡 , 无异是强加给人 体的灾难 。 人类生活在 自 然界 中, 是 自然环境养育了人类。 于是 , 人类从生理 到 生 活, 必须从服于大 自 然, 适应大 自然 , 只能顺从 , 决不能背逆。 大自 然是 阳偏 多 , 阴偏少 ; 人类应该是 阳偏多 , 阴偏少。阴和阳相差不是 太悬殊 。 中国位 于地球北半部温带 。 中国南方夏天最热超不过 4 O 度, 冬天最

李东垣《兰室秘藏》脾胃论治病,对我临床的指导意义

李东垣《兰室秘藏》脾胃论治病,对我临床的指导意义

李东垣《兰室秘藏》脾胃论治病,对我临床的指导意义近日整理自己多年来发表和研究临床的一些专题的文章,之所以喜欢写文章和不断总结病案,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可以清楚的记录自己临床思维、技术方面的成长。

今天这篇是2006年写的, 2007年发表,虽然现在临床上认知会有更深入的认知,但不做大改分享同仁,所有的中医人都是从年轻走过来。

《兰室秘藏》刊行于公元1276 年,共三卷,可以说是李东垣先生学术思想之集大成者。

我一直很喜欢研读《兰室秘藏》,这篇文章是当时的一些读书心得。

1 血证内障,治具特色东垣先生认为:调脾胃乃治血证之本,脾胃受损则诸疾蜂起。

脾胃与气血的化生、循行有密切的关系:“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也”,故治血证当重视调理脾胃。

所以多采用甘温益气健脾摄血法,用人参饮子、益胃升阳汤等,即东垣先生所谓“先补胃气以助生发之气”。

本书治血证诸方中用黄芪、人参者达 11 首之多,应用养阴止血、益气止血、升阳止血、养血止血等多种止血方法,疗效显著。

内障眼病治以脾胃为先可以说是东垣先生的一大创新。

他先阐明脾胃与眼之生理关系,尔后论病理所在,极为精妙。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目,而一身之脉络又分属于五脏六腑,其均赖脾胃而得养。

故论曰:“五脏六腑之清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

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

故脾虚则五脏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

”脾胃居中土而统三焦,升清阳输心肺而养头目则目明能视;若脾虚不运,胃不受纳,气血化生无源则头目无以得养。

脾升胃降失权,内则五脏六腑,外而四肢九窍,诸病生焉。

眼目又为气血之精,总先受累。

故李氏对眼目病之治疗尤为重视调理脾胃。

代表方如仲和养胃汤、圆明内障升麻汤,乃以补中升阳为主,其中药物葛根最能鼓舞胃气;干姜、茯苓、防风、五味子等皆升清温中,健脾养血。

如此方例,不胜枚举,观一叶而可知秋矣。

2 辨治疼痛,重视升发《兰室秘藏·腰痛门》一节,对腰腿疼痛的治疗亦颇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治未病——救胃气,保肾气

治未病——救胃气,保肾气

治未病——救胃气,保肾气昨天是冬至节,我的身体出现了一些特殊变化,所以没有跟大家一块儿,很对不起!关于这次治未病的问题,大家谈得很多。

总的来讲,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对待生命与疾病的战略观点,因为世界上一切的疾病的产生,首先是人体本气致病。

而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是中医对待疾病的战略手段!《内经》预防为主的思想在世界医学文献上最早出现,是独一无二的,这个光辉思想,现在和将来永远要指导人类的生命活动。

西方医学界在本世纪初提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医学难题,他们经过100年的奋斗,没有成功,基本失败了。

十大医学难题大致有这么几个大类:心脏器质性病变,癌症,脑血管病(包括高血压一系列症状),肺结核,糖尿病系列病症,免疫缺陷病,血液病,慢性肾衰,运动神经元疾病,艾滋病!面对这十大医学难题,有些西医对我说“你们空谈什么治未病,就像遮羞布,一个挡箭牌,我们束手无策的疾病,你们也没有什么高招。

”当然这都是一些属朋友的。

我就对他们说,我说“同志你们错了,因为你们不懂中医三千年的历史,现在所说的十大医学难题,并不是现在才有,而是自古有之,早在张仲景的时代、孙思邈的时代,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难题,已经做了比较好的解决,这个距今2000年左右。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的传承发生了断层。

宝贵的医学遗产没有能够继承下来,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医处在四面围剿的困境中,为了寻找出路,最早选择了中西会通,拿我们民族的东西、拿东方的东西向西方靠拢!然后进一步搞科学化、现代化,最后结果只能是自我毁灭。

这些情况大家可以说是有目共睹。

这就不必细说了。

那么中医复兴的路在什么地方?我说不是现代,而是2000年前的古代,不是西方,而是东方,中医的生命的灵魂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走《易经》与《内经》结合(而绝对不是中西医结合)。

是《伤寒杂病论》,医圣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一整套的理法方药,统病于六经之内而囊括百法,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我在基层第一线从事中医工作52年,我在青年时代,通过读左积云《伤寒论类方汇参》,从中得以见到一些他所引用的清末火神派始祖郑钦安的一些观点,以及一些思路精华,血液元阳为生命之本的观点,以后读民国初期,实验系统古中医学派创始人彭子益的著作,得以领悟,凡是病都是人体本气致病的原理。

探究李东垣从脾胃防治肺系疫病思想及现代应用

探究李东垣从脾胃防治肺系疫病思想及现代应用

探究李东垣从脾胃防治肺系疫病思想及现代应用
孔令源;宋晓宾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24(33)2
【摘要】探讨李东垣脾胃藏象的现代科学内涵、疫病辨辩治学术思想、防疫“治未病”思想、肺系疫病治则治法等,探究其肺系疫病证治经验。

李东垣创立的脾胃藏象学说与现代医学中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等关系密切,疫病辨治思想主要包括“疫病防治,首在辨证”“疫病诡变,不拘古方”“疫病防治,主治未病”,其防疫“治未病”思想亦基于脾胃藏象系统,善从脾胃论治肺系疫病,有关肺系疫病的主要治法包括“风升辟秽,透达调神”“斡旋中焦,健复气机”“清涤脏腑,予邪出路”等。

【总页数】4页(P309-312)
【作者】孔令源;宋晓宾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
【相关文献】
1.李东垣论肺之脾胃病学术思想探讨
2.论李东垣脾胃学术思想在无症状HIV感染期防治中的作用
3.燕赵医家李东垣《脾胃论》治疗发热无名方组方配伍及现代临
床应用探析4.“肺之脾胃虚”论及其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探析5.李东垣脾胃学说现代研究进展及新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代大医论治未病集锦

历代大医论治未病集锦

历代大医论治未病集锦中医“未病”状态的防治学意义“未病”一词在中医的古典医籍中多有提及,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难经·第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可见“未病”是相对“已病”而言的。

在临床上对已病的判断必有症状、体征可稽,把收集的症状、体征归纳总结为证,通过对证的分析,作出已病之结论,最后根据结论才能遣方用药,这就是中医说的“辨证施治”和“有是证用是药”的基本过程。

“未病”的实质是无证(症)的全部状态,它的所有临床意义在于早发现和早预防,其状态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没有病——平人健康态。

(简称“没有病”)这种未病状态也就是一般人称的“正常人”,中医称为平人。

“平人者,不病也”。

那么平人的标准是什么?“形与神俱”和“天人相应”是平人健康态的核心。

“形与神俱”是指健美的形体与健全的神智(心理)的完美融合,“天人相应”,不仅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包容,更是人对纷繁复杂社会环境的轻松适应。

这与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与虚弱现象,还包括心理上与社会上的完满适应”高度一致。

尽管中医对平人健康态的标准没有集中的描述,但通过《内经》对平人健康态标准散在记载的归纳,中医平人健康态应俱备以下十条标准:1.精力充沛:适嗜欲于世俗之间。

2.乐观豁达: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3.善于休息: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

4.体态匀称:形体不敝。

5.神思敏捷:精神不散。

6.适应环境: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

7.抗病力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

8.脏腑协调:凡此十二官[脏]者,不得相失也。

9.骨齿完坚:筋骨隆盛,真牙生而长极。

10.气息调匀,脉动规则:一息脉四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生、长、壮、老、已是人的生命过程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即使是平人健康态者,到了一定的生命周期,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虚衰现象,因而平人健康态者的调治主要应延缓机体的生理性衰退和老化,推迟机体的功能改变,从而达到“尽终其天年”的目的。

李家民:从脾论治儿科疾病

李家民:从脾论治儿科疾病

李家民:从脾论治儿科疾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中心,整体调理,治病与防病并举”。

以脾胃为中心防治小儿消化系统疾病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奠基于《内经》,形成于东垣,发展于景岳、薛己、叶天士等医家。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脾胃内伤学说,阐发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精辟论点。

在生理上,强调脾主升清;在病因方面,多责之于“阳气不足”;在治疗上,着重温补脾阳,升提阳气。

李家民深刻领会《内经》及东垣《脾胃论》的精神实质,并将其理论灵活地运用到儿科疾病的证治上。

李家民提出了其主要学术思想——重点强调小儿“脾阳”,认为消化系疾病是小儿临床常见的的疾病,概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脾常不足”,加之喂养不当、寒热不调或肠道外感染等因素,容易使小儿发生脾胃疾病,如积滞、泄泻、厌食、腹痛、便秘等常见病。

又因小儿自我调节能力差,病机变化快,易虚易实,“脾阳易伤”,故容易出现“脾虚”,或病初为实证很快转化为“脾虚”的病机。

故而成立了有中医特色的“脾胃病”专科门诊,以“脾胃为中心,整体调理,治病与防病并举”,进一步发挥中医重视小儿体质的优势,重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既病速愈。

基于重视“脾阳”的学术观点,李家民用药注重甘温之剂,取方多由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化裁而来。

即使对于外感发热患儿,必须使用凉解之法者,也必强调用药尽量轻灵、轻宣,中病即止,不可过汗、过下,以免重伤脾阳。

《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曰:“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可见脾胃是元气之源,元气又是人身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

故在儿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更应注重小儿之“脾阳”,顾护胃气;调理脏腑,培养元气。

张仲景“治未病”说

张仲景“治未病”说

张仲景“治未病”说《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节阐述治未病。

仲景说:“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补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以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气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妙义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此其义也,余脏仿此。

”该条原文主要说明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强调治未病,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二是具体阐述了补用酸,助用焦苦,益以甘药调之的药学理论;三是提出了肝虚可用此法,实则不得用之的基本原则;最后概括提出治未病不仅肝病如此,其他脏腑之病均可仿此治法。

在这里仲景论以五行生克之理,阐明了疾病传变及治疗规律,对预防和治疗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治肝补脾释义:仲景治未病学说源于《内》《难》。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为亦晚乎。

”《难经·七十七难》曰:“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

”仲景不仅继承了《内》《难》肝病传脾理论,而且还认识到肝病传脾只有在脾虚的前提下,土虚木乘才得受病;而当四季脾旺之时,肝木不能乘土则不致相传,说明治未病也不能拘泥《内》《难》笼统之说,必须具体加以分析。

关于仲景治肝补脾的具体方法,即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药调之,是从《内经》五味益五脏的理论发展而来。

如《灵枢·五味篇》曰:“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有“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之说。

酸为肝味,肝虚补之以酸,益其本脏之体,遂其曲直之性也。

焦热使心旺而助其阳,苦寒能养其心液、泄余火,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则肝木得其养也。

脾胃病论治~

脾胃病论治~

脾胃病论治~脾胃病论治体会脾胃同居中州,属土,为后天之本,主受纳水谷,化生气血,营养五脏,并通降浊物。

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病理情况相互影响,但是临床之时,务必分清脾病与胃病,或脾病及胃、或胃病及脾,轻重主次,才能使治疗井然有序。

1 脾与胃的生理特点脾属五脏,为阴土,能藏精气,满而不实,体阴而用阳,诚如朱彦修所说“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格致余论·鼓胀论》)。

故脾以脾阳为贵,功能升清,宜升则健,运化胃中水谷,为胃行其津液,不但使入胃之水谷化生营卫精气,并能升腾营卫精气,归肺达五脏九窍,营养周身,因此脾脏喜温喜燥而恶湿浊,温燥则脾气轻而得升,气湿气浊则降,譬如阳光明媚,天气清朗,阴雨雾气,天气混浊。

正如叶天士云:“太阴阴土,得阳始运”。

胃属六腑,为阴土,传化水谷,实而不满,体阳用阴,腐熟水谷,通降浊物,胃降浊的功能不但表现为使水谷化生后的糟粕下降排出体外,并能使五脏代谢后的废物亦排出体外,因此胃喜润而恶燥,以通为用,以降为和。

润则六腑通畅,浊物顺流而下,燥则六腑干涸,浊物积滞难下,正如叶天士云:“阳明阳土,得阴自安”。

脾脏的升清与胃腑的降浊相辅相成,脾脏能升清,必在胃能降浊的基础上,否则胃中浊物壅滞,一方面水谷不能纳入,脾气匮乏,胃不降浊,五脏代谢之废物亦不能正常排出,浊气阻滞,脾脏难以发挥正常的升清。

胃能降浊也必在脾能升清的基础上,否则脾气郁滞,不能磨谷,不能运化水谷,为胃行其津液,胃中水谷壅滞,影响胃腑通降。

胃腑不降,湿浊弥漫,必使脾阳受损,难以升清,无力为胃行其津液,加重水湿内停。

脾脏不升清,阴火乘中,必损胃阴(津、血),胃中干涸,难以降浊。

无容纳谷,脾气更伤。

因此周慎斋说:“胃气为中土之阳,脾气为中土之阴,脾不得胃气之阳则多下陷;胃不得脾气之阴则无转运。

”不仅如此,胃的纳食与脾的运化,以及脾喜燥而胃喜润亦相辅相成。

亦如尤氏说:“土具冲和之德,而为生物之本,冲和者,不燥不湿,不冷不热,乃能化生万物,是以湿土宜燥,燥土宜润。

孟景春从脾胃论治疑难杂症验案3则

孟景春从脾胃论治疑难杂症验案3则

发1 次, 局限于两腮处 , 疼痛不显 , 纳食好 转 , 偶 有饭后 寐 安 , 舌 质红 、 苔 薄腻 , 脉 滑 数 。患 者平 素 嗜 肥甘 厚 腹胀不舒 , 掌心发热未解 , 大便 成形 , 日行 1 次。 既见效 腻 , 尤 喜 甜食 , 饮 酒无 度 。 曾于 医 院就 诊查 胸 片 、 C T 皆未见 异 常 , 四诊 合 参 , 此 系脾 虚 兼 有轻 度 机, 原方 加减 : 生 黄芪 2 0 g , 焦 白术 1 2 g , 淡 干姜 5 g , 焦 等 检 查 ,
拟补 脾益 气 , 敛 虚火 以安 神 。处方 : 中和 胃以防苦 寒 伤 胃 , 近代 名 医蒲 辅 周 亦 用 三才 封
生 黄芪 2 0 g , 焦 白术 1 2 g , 党参 1 0 g , 当归 身 1 0 g , 髓 丹 治疗 口疮 疾 病 , 再 辅 以养 血 安神 、 消食 之 品 , 如 升麻 6 g , 柴胡 3 g , 陈皮 6 g , 生炙 甘草 ( 各) 3 g , 黄 柏 此标 本 结合 , 内外 兼治 , 故 取得 良好 效果 。 1 0 g , 西砂仁 5 g ( 后下 ) , 炒 酸枣仁 2 0 g ( 杵) , 朱 茯 神 2 饥 饿 咳 嗽 l O g , 诃子 肉 1 0 g , 炒谷 芽 2 0 g 。 1 4剂 。 同时配 合维生 素 梁某 , 男, 4 0岁 , 工人 。2 0 1 3年 1 O月 9日初 诊 。 B 内服 , 并研 细末 外涂 于 溃患 处 , 4小 时 1 次 。平 时 咳 嗽 2年余 .每感 饥 饿 时 或 者 进 餐 前 咳嗽 发
干 咳或饮 水 呛 咳 , 咳 时面 色 憋红 , 气粗 , 口烦 渴 , 戒 烟酒 , 少 食 海 鲜肥 腻及 熏 烤 食物 , 睡 眠有 规 律 , 不 作 , 能熬 夜 , 少食 粗纤 维类 蔬菜 , 宜多食 山药 、 萝 卜 等。 偶伴有心慌手麻 , 食 后 诸 症 减 轻甚 或 消 失 , 一 如 常 3月 1 2日二 诊 : 药后 , 口腔 溃疡好 转 , 半 月 内仅 人 。患者 声音 嘶 哑 , 腹 部胀 满 , 纳 食佳 , 二便 正 常 , 夜

从脾胃论“治未病”

从脾胃论“治未病”

论 的核 心 就是 防范 , 病 者 养生 , 未 已病 者 就 要 及早 为生者 也 。故 日后 天之 本在 脾 。” 胃运化正 常 , 脾 则 发现 、 快治疗 , 尽 防止 其 进 一 步 传 变 。 《 问 ・ 阳 素 阴 可 源 源不 断 地 化 生 气 血 .提 供 养分 以濡 养 五 脏 六 应 象 大 论 》 : 故 邪 风 之 至 , 如 风 雨 , 善 治 者 腑 、 云 “ 疾 故 四肢 关 窍 , 因此 说 :脾 胃为后 天 之本 , 血 生 化 “ 气 治皮毛 , 次治肌肤 , 次治筋脉 , 次治六腑 , 其 其 其 其 之 源 ” 。张仲 景 提 出 : 四季 脾 旺不 受 邪 ” 说 明在 一 “ , 次 治 五脏 。 五 脏者 , 治 半死 半 生也 。 病 邪 的侵 入 是 年 四季 中 , 果 人 体脾 胃的功 能 旺盛 , 不 容 易 受 ” 如 就 到病 邪 的侵 害 。有研 究 显示 ,健 脾益 气 的党参 、 白 补 趋 严 重 , 复也 就 不 易 。脾 胃乃 后 天 之本 、 血 生 术 、茯苓 煎 剂 可增 加细 胞 免疫 和 体液 免 疫 功 能 ; 恢 气 白术 、 黄精 、 草 、 甘 茯苓 、 山药等 有 提 化 之 源 ,脾 胃之气 的盛 衰 直 接 关 系 着 人 体抗 病 能 气健 脾 的人 参 、
由表 入 里 , 不 及 时 治 疗 , 失 良机 , 病 就 会 日 如 错 疾
力 的 强弱 。因此 , 脾 胃论 “ 从 治未 病 ” 着 非常 重 要 高机 体 非特 异性 免 疫功 能 的作 用 , 以说健 脾 可 以 有 所
的意 义 。
提 高人 体免 疫 机能 。[ 东垣 所 著 《 胃论 》 : 元 1 1 李 脾 日 “ 气 之充 足 , 由脾 胃之 气无 所 伤 , 后 能滋 养 元气 , 皆 而

李东垣《脾胃论》第一方,调理一切虚劳的基本方

李东垣《脾胃论》第一方,调理一切虚劳的基本方

李东垣《脾胃论》第一方,调理一切虚劳的基本方金元时期,中医的学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百家争鸣时期,刘河间、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四位名医并称“金元四大家”,其中尤以李东垣的《脾胃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其深远。

李东垣宗法《黄帝内经》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学术思想,提出了“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著名脾胃学说论断,并由此创立了“脾胃学派”(又称补土派),并创立了诸多奇效良方,其中“补中益气汤”还被列为“中医十大名方”之一。

如果没有仔细阅读《脾胃论》,还以为“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的第一个方子,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脾胃论》中,第一个方子名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简称升阳汤。

这个方子由“柴胡一两五钱,炙甘草、黄芪、苍术、羌活各一两,升麻八钱,人参、黄芩各七钱,黄连(去须,酒炒)五钱,石膏少许”组成,煎服方法是水煎,“早饭后、午饭前,间日服”。

这个方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李东垣认为,“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这种情况下,使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就比较合适。

李东垣强调,“人之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所以这个方子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四味中药补脾胃;李东垣认为,“脾胃一伤,阳气日损”,所以用羌活、升麻、柴胡三味中药升阳气;李东垣指出,“脾胃之清气下陷,浊阴之火得以上乘”,所以用石膏、黄芩、黄连三味中药泻阴火。

表面上看,似乎平淡无奇,实则暗藏玄机。

全方十味药,实则是一个圆运动周流图。

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四味补益脾胃的中药居于中土;而左边以羌活、升麻、柴胡升腾阳气的中药形成左旋之势;而右边以石膏、黄连、黄芩三味清泻阴火的中药形成右降之态,正如李东垣所说“调理脾胃治验治法用药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损”,而这个方子,却能很好的进行升降浮沉,使得“阴不病阳气伸”,则诸证可愈。

脾胃虚弱,劳倦内伤,其实就是一切虚劳的根源,而这个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可以说是调理一切虚劳的基础方。

为什么这么说呢?李东垣认为,“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在调理虚劳的时候,首先要用温法,在李东垣的眼中,“人参、黄芪、炙甘草之甘温,益元气而泻阴火”,再加白术健脾益气,四味药起到了“甘温除热”和“甘温补虚”的妙用。

试析《伤寒论》重视脾胃辨证的“治未病”思想

试析《伤寒论》重视脾胃辨证的“治未病”思想
已病 防传 疗 之 目的 。 中桂 枝 非 发 汗之 专 药 , 味辛 甘 性 温 , 3 扶脾 益 胃 . 方 其 辛 温能 通卫 阳 . 祛风 散寒 , 温 能健 中 阳 , 甘 内和脾 胃 ; 当疾 病 已经 发生 . 原则 上要 尽 早祛 邪 外 出 , 有 但 若 单 草 、 、 三昧 皆可 调补 中州 , 中甘 草 、 枣性 味 甘 时祛 邪反 会 损伤 正气 . 又遇 正虚 之人 , 纯 祛邪 未 姜 枣 其 大
文 章 编 号 17 — 9 X(0 8 1— 0 9 0 62 37 2 0 )1 0 1— 2
中 医 “ 未 病 ” 为 一 种 重 要 的预 防疾 病 思 想 后 , 人 脐 下悸 , 治 作 其 欲作 奔豚 , 苓 桂 枝 甘 草 大枣 汤 主 茯 之 。 此 为 发 汗后 , 阳不足 , 焦寒 饮 欲 逆 , 凌 阳 ” 心 下 上 起 源于 《 帝 内经》 如 《 问 ・ 气 调神 大 论篇 》 黄 , 素 四
日 : 是 故 圣 人 不 治 已病 治 未 病 , 治 已乱 治 未 乱 , 位之 证 。 中重 用茯苓 健 脾制 水 . “ 不 方 与桂 枝通 阳化气 利 此 之 谓 也 ” 灵 枢 ・ 《 逆顺 》 : 上 工 治 未病 , 治 已 水 , 草 、 枣 益培 中土 , 日 “ 不 甘 大 防止 水 邪 上犯 。 如 《 正 医宗 病 。 之谓 也 。 又 如 《 经 . 七 十 七 难 》 : 所 谓 金鉴 . 二》 :土强 自可制水 . 此 ” 难 第 云 “ 卷 谓 “ 阳健则 能御 阴 , 作 欲 自潜 消 而 默化 矣 ”i。 皆是在 疾 病 未 发 [2此 1 T 治 未 病 者 . 肝 之 病 , 知 肝 当传 之 于 脾 , 先 实 奔豚 之 病 . 见 则 故 其 脾 气 , 令 得 受 肝 之 邪 . 日治 未 病 焉 。 这 都 说 生 时 . 护脾 胃正 气 , 求 治 疗 于病 发 之 前 , 无 故 ” 顾 力 以达 预

久治不愈的病,为何当治脾胃

久治不愈的病,为何当治脾胃

久治不愈的病,为何当治脾胃临床上常见的疑难杂病,久治不愈的情况非常常见,这时如何治疗是考验医生胆识的时刻,如果妄投重剂,可能导致进一步的病情恶化,其实诸病皆以胃气为本,治疗时可以以此来提纲携领。

明周之千《慎斋遗书》说:“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

何以言之?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多矣。

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

‘补肾不若补脾’,此之谓也。

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

凡见咳嗽,自汗,发热,肺虚生痰,不必理痰清热,土旺而痰消热退,四君子加桂、姜、陈皮、北五味,后调以参苓白术散。

”余30多年来究心于此,结合临床实践,觉得此说甚是。

如治慢性咽炎,若现症见咽喉干涩,微痛或如异物梗塞,或如烟熏火灼,此为咽燥,津液不能濡润之故。

医者多投以养阴清肺之剂不效,此类病者余遵《素问·阴阳别论》“咽喉干燥,病在土脾”之说,用参苓白术散补脾,治之多效。

脾病下流乘肾,土克水而骨无力,是为骨痿,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之证。

是阴气重迭,阴盛阳虚之候。

余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合青娥丸(补骨脂、川杜仲、胡桃肉、菟丝子)治之甚效。

长期低烧症,脉微数,苔薄白,腹胀时痛而便溏,用滋阴宣解汤加减治之不效者,仿岳美中大夫治脾阴虚低烧之法,用四君子汤加山药治之,往往数剂而瘦。

小儿疳疾,凡倦怠形瘦,毛发焦枯,低热口渴,腹胀便溏,不思食,或食入难化,舌质红,脉虚细数者。

辨证虽属脾疳,倘患者病久已脾薄胃弱,单用四君子汤等药,也力不能胜,反至发热烦躁顿增。

细审之始知此即脾阴虚之证也。

余遵陈修园之说:“脾为太阴,乃三阴之长,治阴虚者,以滋脾阴为主,脾阴足,自能灌溉诸脏腑。

”之训,采用胡慎柔以参苓白术散方药,去头煎,要二三煎,以养脾阴之法,每每服药数剂则愈。

按慎柔此法,去头煎,要二三煎,则燥气尽,遂成甘淡之味,淡养胃气,微甘则养脾阴,此无法中之活法也,余屡屡用此法治小儿疳疾、大人虚劳,收效佳良。

基上所述,皆为“诸病不愈当治脾胃”的事例说明,亦即“补肾不若补脾”,以及陈修园说:“千古滋阴都误解,太阴脾土要扶持”的有力验证。

脾胃不好百病丛生,论治精髓:通、运、疏

脾胃不好百病丛生,论治精髓:通、运、疏

脾胃不好百病丛生,论治精髓:通、运、疏在治疗脾胃病方面,古有张元素“养胃气”、李东垣“益元气、泻阴火”、叶天士“养胃阴”,现代也有和多的经验和办法,今天从肝、脾、胃的角度,来聊聊脾胃病的论治精髓——通、运、疏:1、行气和胃,通降胃气:本法适用于脾胃病中焦实滞证,也可用于中焦虚寒或胃阴不足证。

胃属六腑之一,以通为用,胃主受纳,胃气主降,胃气通降,气机通畅方能受纳,气顺则中和,故注重于通。

方用香砂枳术丸加陈皮、青皮以行气和胃,通降胃气;湿阻者加平胃散;气滞者加枳壳、香附;食滞者合保和丸;郁热者合泻心汤;血瘀者合失笑散;中焦虚寒合良附丸;胃阴不足合益胃汤;胃气上逆属热者,加竹茹、黄连、柿蒂,属寒者加生姜、苏叶、吴萸。

香砂枳术丸为张元素枳术丸之化裁,以白术健脾燥湿而益脾气,枳实泻痞闷而消积滞,加木香行气通降,砂仁芳香醒脾和胃,使胃气通降而能受纳。

2、健脾升运,化湿祛痰:本法适用于脾胃虚弱,脾虚湿滞证。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水谷精微之输布主要靠脾之运化,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酿生痰湿,阻碍气机,气血化源不足而机体失养。

治脾有补脾、健脾、运脾、醒脾,以“运”最为重要。

脾运则水谷精微得以正常输布,机体方得以濡养。

若单用纯补,则只能加重脾土之壅滞。

方用五味异功散加黄芪、青皮健脾升运。

脾虚中气下陷者,加柴胡、升麻升脾之气;兼湿热者,加黄芩、黄连、生石膏苦寒坚阴,清热燥湿;兼寒湿者,加干姜、川椒、苍术燥湿化痰。

3、疏肝利胆,理气解郁:本法适用于肝木克土或土壅木郁证。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木疏土,助其运化之功,脾土营木,成其疏泄之用。

肝失疏泄,肝郁气滞可乘克脾土;脾土不健,肝气相对太过亦易横逆相犯。

脾土不运,也可致肝失条达。

胆与肝互为表里,胃与脾互为表里,胆随胃降,胆逆犯胃,可致胃失和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脾胃论“治未病”
“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治未病”学术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提出了一种较高的医学境界,后世历代著名医家继承和发挥了这一学术思想。

“治未病”思想具体内容可概括为四点,“未病先防,欲病早治,已病防变,病瘥防复”,即:人体处于未病的健康状态时,应科学养生,防止疾病发生;人体处于受邪而未发病的亚健康状态时,应及时调治,祛邪防病;人体处于疾病状态时,应合理治疗,祛邪除病,防止传变;人体正胜邪却,祛邪外出,应及时调养,防病复发。

四者在中医防病治病的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调理脾胃是中医“治未病”的关键环节,在治未病理论探索与实践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换言之“治未病”应从脾胃开始。

脾胃在人体脏腑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在人体生理中的重要地位。

脾胃的正常运化是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体征。

《内经·灵兰秘典论篇》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安谷者昌,绝谷者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由此可见,脾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各种生命机能均以气血为基础。

《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而气血主要由水谷化生,“得谷则昌,失谷者亡。

”气血的化生依赖于脾胃的运化水谷功能。

2.脾胃为五脏之本《素问·玉机真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根本也。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皆赖气血濡养,气血化生则赖脾胃运化,故脾胃决定五脏气血的多少。

3.脾胃为中焦气机之枢纽《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气机运行的趋势、平衡与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脾胃枢纽使阴升阳降,从而五脏气机升降正常,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脾胃的重要地位又决定了它在治未病中的重要意义,即调理脾胃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方法。

脾胃为后天之本,胃气的强弱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机体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化生是否充足,机体体质的好坏以及正气的强弱。

“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

”因而,调理脾胃也就成了中医“未病先防,欲病早治,已病防变,病瘥防复”的重要方法。

具体表现在:
1. 顾护脾胃,未病先防
《内经》中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李东垣认为“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百病之所由生也。

”(《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脾胃既伤,则难以化生气血,气血不足,则内外俱虚,在内不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在外则难以抗御病邪侵袭,故有“百病皆由脾衰而生也”。

所谓未病先防,就是指在机体未发病之前,提高人体正气,即顾护脾胃之气,从而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2. 健脾和胃,欲病早治
初感病邪,正气尚足,可以祛邪外出,故应通过机体微显的症状、体征表现,辨明机体实际状况,及时采取以健脾和胃补益正气为主,并以一定的治疗手段为辅的方法,消除未起之患的始动、促发因素,及时调摄、恢复机体的失谐状态,从而有效恢复并保持机体阴平阳秘、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

3. 扶脾益胃,已病防传
当疾病已经发生,原则上要尽早祛邪外出,但有时祛邪反会损伤正气,若遇正虚之人,单纯祛邪未必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因此,扶助脾胃正气,防邪入里内传,是很有必要的。

《灵枢·九针论》日:“阳明多血多气”,“刺阳明,出血气”。

故刺足阳明经穴能壮中焦正气,健胃祛邪,待正气来复,立可抗邪外出而愈,使邪不内传。

4. 调养脾胃,病瘥防复
在疾病已治后期,病情虽向愈好转,但仍有正气待复与余邪未尽并存的状况,此时若调理不慎,极易引起病情再发或复感新邪,以致前期的治疗功亏一篑。

《伤寒论》:“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当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说明病后的调养,应适当减少食物的摄取,休养脾胃,以待脾胃功能恢复,着重从脾胃的角度阐述疾病恢复过程中应注意调养,以防病情复发,其“治未病”之意不言而喻。

总之,“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的特色,调理脾胃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上发挥很大的作用,从而丰富和拓展了“上工治未病”的思想。

所以,我们应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及时发现,予以治疗,达到“治未病”的目的,这对现代医学的研究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