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胃论治未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脾胃论“治未病”
“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学术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提出了一种较高的医学境界,后世历代著名医家继承和发挥了这一学术思想。
“治未病”思想具体内容可概括为四点,“未病先防,欲病早治,已病防变,病瘥防复”,即:人体处于未病的健康状态时,应科学养生,防止疾病发生;人体处于受邪而未发病的亚健康状态时,应及时调治,祛邪防病;人体处于疾病状态时,应合理治疗,祛邪除病,防止传变;人体正胜邪却,祛邪外出,应及时调养,防病复发。四者在中医防病治病的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调理脾胃是中医“治未病”的关键环节,在治未病理论探索与实践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换言之“治未病”应从脾胃开始。
脾胃在人体脏腑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在人体生理中的重要地位。脾胃的正常运化是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体征。《内经·灵兰秘典论篇》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安谷者昌,绝谷者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由此可见,脾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各种生命机能均以气血为基础。《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而气血主要由水谷化生,“得谷则昌,失谷者亡。”气血的化生依赖于脾胃的运化水谷功能。2.脾胃为五脏之本《素问·玉机真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根本也。”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皆赖气血濡养,气血化生则赖脾胃运化,故脾胃决定五脏气血的多少。3.脾胃为中焦气机之枢纽《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气机运行的趋势、平衡与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脾胃枢纽使阴升阳降,从而五脏气机升降正常,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脾胃的重要地位又决定了它在治未病中的重要意义,即调理脾胃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方法。
脾胃为后天之本,胃气的强弱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机体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化生是否充足,机体体质的好坏以及正气的强弱。“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因而,调理脾胃也就成了中医“未病先防,欲病早治,已病防变,病瘥防复”的重要方法。具体表现在:
1. 顾护脾胃,未病先防
《内经》中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李东垣认为“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百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脾胃既伤,则难以化生气血,气血不足,则内外俱虚,在内不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在外则难以抗御病邪侵袭,故有“百病皆由脾衰而生也”。所谓未病先防,就是指在机体未发病之前,提高人体正气,即顾护脾胃之气,从而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2. 健脾和胃,欲病早治
初感病邪,正气尚足,可以祛邪外出,故应通过机体微显的症状、体征表现,辨明机体实际状况,及时采取以健脾和胃补益正气为主,并以一定的治疗手段为辅的方法,消除未起之患的始动、促发因素,及时调摄、恢复机体的失谐状态,从而有效恢复并保持机体阴平阳秘、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
3. 扶脾益胃,已病防传
当疾病已经发生,原则上要尽早祛邪外出,但有时祛邪反会损伤正气,若遇正虚之人,单纯祛邪未必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扶助脾胃正气,防邪入里内传,是很有必要的。《灵枢·九针论》日:“阳明多血多气”,“刺阳明,出血气”。故刺足阳明经穴能壮中焦正气,健胃祛邪,待正气来复,立可抗邪外出而愈,使邪不内传。
4. 调养脾胃,病瘥防复
在疾病已治后期,病情虽向愈好转,但仍有正气待复与余邪未尽并存的状况,此时若调理不慎,极易引起病情再发或复感新邪,以致前期的治疗功亏一篑。《伤寒论》:“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当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说明病后的调养,应适当减少食物的摄取,休养脾胃,以待脾胃功能恢复,着重从脾胃的角度阐述疾病恢复过程中应注意调养,以防病情复发,其“治未病”之意不言而喻。
总之,“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的特色,调理脾胃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上发挥很大的作用,从而丰富和拓展了“上工治未病”的思想。所以,我们应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及时发现,予以治疗,达到“治未病”的目的,这对现代医学的研究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