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分析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分析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病人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最常见[1]。

暴力行为的发生不但给病房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
也严重影响着病人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

分析住院精神病人暴
力行为发生的原因、特点、精神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暴力行为对他人、自身和
其他目标造成的伤害,减少医疗纠纷,维护良好的住院环境。

近年来精神医学对暴力行为的
分析和护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1、暴力行为发生的常见原因
1.1精神疾病因素住院精神病人在精神症状的影响或其他诱发因素的影响下,常发生暴力行为,有关文献报道中较为一致的结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最高,达49.38%-
82.8%[2,3]。

裴如青[4]调查的28例精神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暴力行为中,有14例诊断为精
神分裂症(占50%)。

李振宇等[5]研究发生暴力行为的191例住院精神病人中有98例是精
神分裂症(占51.30%)。

1.2受精神症状支配一般认为,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行为与患者心理活动紊乱密切相关,与
暴力行为有关的精神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躁狂状态、冲动和意识障碍等。

李海英等[6]调查
认为精神病人在意识障碍、情绪障碍背景下以及受幻觉、妄想的支配或由于敌意、激动、躁
狂发作等,易发生暴力行为。

1.3患者自身因素患者自知力缺乏,不承认自己有病,认为别人故意整他、害他,不安心住院,强烈要求出院,不能满足时则出现暴力行为;有意识障碍患者出现无目的的暴力行为;
患者之间因一些生活小节发生争吵,互不相让发生暴力行为。

药物副作用难以忍受而诱发暴
力行为。

1.4医护人员因素有的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服务态度与沟通方式不恰当,缺乏耐心与同情心,对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不予满足,说话态度生硬,动作粗暴,或与患者争辩、嘲笑患者,造成患者的反感诱发暴力行为。

华钧[7]调查分析的30例长期住院的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暴
力行为中有5例与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有直接关系,占16.7%。

1.5家庭社会因素病人家属对患者态度生硬、冷漠轻视,甚至谩骂患者或探视时将家里发生
的不愉快的事情告诉患者,使患者情绪波动而出现暴力行为。

由于社会上对精神病人存在偏见,精神病患者还要承受来自各方面持久的压力。

1.6住院环境因素患者认为医院环境差,铁门、铁窗类似监狱,没有自由。

吵闹、喧哗、空
气不流通、病房拥挤等都会引起患者烦躁不安,产生不良情绪甚至暴力行为。

李宝荣等[8]研
究的74例有暴力行为的患者中由于被隔离在严密防范、嘈杂拥挤的环境中,因恐惧而产生
暴力行为的4例占5.4%。

2、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特点
2.1年龄方面大多数认为年轻患者比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暴力行为。

华钧[7]调查结
果发现25岁以上,35岁以下的病人暴力行为发生率较高。

邓文等[9]研究结果显示暴力组与
非暴力组在年龄方面有极显著性差异,暴力组病人比非暴力组年轻。

而王丽梅等[3]调查结果
是暴力行为与年龄无明显关系。

2.2性别方面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暴力行为。

女性病人的暴力行为以自杀自伤为主,与病人的性格有关。

男性病人以冲动伤人,毁物为主,可能与男性病人脾气暴躁,易冲动,破坏性强有关[7]。

王丽梅等[3]调查结果显示女性暴力行为的发生比男性多。

而刘山州[10]调查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比较无较大差异。

2.3婚姻方面单身或离婚发生暴力行为较多。

未婚者多是年轻人,心理和生理发育未完全成
熟稳定,判断力及控制力较低,容易采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5]。

离婚者产生自卑、孤僻心理、心理压抑也容易发生冲动行为。

2.4暴力行为史许多研究表明,既往有暴力史是最重要的暴力行为预测因子之一,可见习惯
以暴力行为来应付挫折的个体最易再次发生暴力行为[11]。

既往暴力史与暴力行为密切相关,过去尤其是最近有暴力行为者很可能会再次发生暴力,这与多数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5.
12.13]。

刘波等[14]研究89例发生暴力行为的住院患者发现65例有暴力行为史,占73.03%。

2.5暴力行为针对的对象由于精神科病房具有相对封闭的特点,患者接触的对象主要是医务
人员、病友、家属,所以暴力行为的对象主要是医生、护士、病友。

资料显示:医护人员占
攻击对象的41.66%-68.3%、病人或家属及其他人员占8.34%-31.7%,在病人的攻击对象中,
工作人员占首位,而护士所占比例又最高,可见医护人员成为精神病人的主要攻击对象[15,16,17]。

2.6发生暴力行为的季节与时间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多发生在急性期,周玉梅[18]调
查结果显示:春季发生者占55.56%,夏季发生者占22.22%,秋季发生者占13.89%,冬季发
生者占8.33%。

入院一周内发生者占61.11%,1周至1个月发生者占22.22%,一个月以上发
生者占16.67%。

2.7暴力行为的表现形式攻击方式主要包括抓伤、咬伤、掐伤、踢伤、持物品(水杯、洗手盆、扫帚)等[10]。

男病人的攻击行为多为伤人、自伤、毁物、威胁要杀要打、粗言漫骂、
猥亵;女病人的攻击行为多为抓对方头发、咬人、踢人、辱骂、啐口水、摔盆碗、泼水等[19]。

2.8暴力行为发生的先兆表现为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颚紧绷、呼吸增快、
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等。

在语言上出现威胁真实或想象中的对象、强迫他人注意、大声
喧哗、妄想性言语;在情感上表现为愤怒、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情感不稳定;在意识
上表现为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等。

3、暴力行为的防范对策
3.1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热情接待病人
当班护士要热情接待新入院病人,接触病人时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主动介绍病房环境,
住院须知、探视等制度、主管医生、护士,减轻病人的陌生感。

为病人检查、更衣时应耐心
劝说,不可强行按压,消除病人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对有冲动伤人病史的病人,应掌握病情
特点,摸索接触方法,主动耐心劝慰病人,避免与病人发生正面争执。

3.2努力改善病房环境,消除不安全因素
病人活动的场所应宽敞,保持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空气流通。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病
人应分类放置,将烦躁患者安置在安静的环境下,减少刺激,降低激动情绪,减少暴力行为
发生的可能性[6]。

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认真进行安全检查,避免危险物品进入病房。

3.3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及思想动态
对新入院患者进行详细评估,认真阅读病历、掌握病情,向家属了解患者有无自伤、伤人、
毁物、冲动等暴力行为,便于掌握情况。

主动与病人接触交谈,了解病情,掌握病人思想动
态和行为,做到心中有数,对重点患者严格进行防范。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用药反应,及时
发现先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4开展积极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是防止暴力行为发生的有效手段,应运用启发、诱导、暗示等方式,耐心地解释、
说服和安慰,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和氛围。

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原因、症状、治疗、预后及预防,使患者认识疾病、安心住院、配合治疗;让患者学会控制情绪,
分散注意力,转移攻击行为的方法,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3.5行为干预
要重视引导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工娱疗活动及文体训练等。

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文体比赛
活动,组织病人读报、打扑克、下棋、看电视、做操、整理卫生等,丰富病人的住院生活,
活跃病人的情绪,可以分散病人对病态症状注意力,减少或避免暴力行为的发生。

在症状缓
解期,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协助其分析妄想给生活上带来的困扰,指导病人进行自我控制,用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发泄压力和情绪的冲动。

对患者的努力和恰当表现,给予鼓励和
表扬。

3.6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应急能力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病人,对
病人一切异常迹象应提高警惕,认真分析,辨认可发生暴力行为的特征,尽量减少病人对自
己及周围人和财产的损害。

面对发生暴力行为的患者应沉着冷静,及时寻求帮助,迅速控制
场面,机智有效地解除患者的危险,协力保护、隔离患者,从而使暴力损伤的程度降至最低。

3.7注重专业知识的培训及在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
加强对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培训及教育。

培训内容有:职业道德规范,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接触精神病人的技巧,各种相关防范措施,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等。

经常开展各种
安全意识教育和防范暴力行为知识学习,进行专业防护训练,掌握各种有效技术,包括言语、行为等综合有效措施,才能及时预防和制止病人暴力行为的发生[20]。

综上所述,精神科安全护理在全部护理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医护人员必须具有高度
责任心,随时警惕,合理应用安全防范知识,将防范意外事件贯穿到整个医疗护理工作中去,以保证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促进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为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暴
力行为的特点,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暴力行为的
发生,避免由暴力造成的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 李璐,宋现彩.30例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安全护理 [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 116.
[2] 李昌英,马宇庆.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 [J].上海精神医学,1997,9(2):102-103.
[3] 王丽梅,林秋英,朱月娇.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预测及护理干预 [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2):1147.
[4] 裴如青.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J].西南军医,2008,10(1):71.
[5] 李振宇,李宏伟.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J]. 山东精神医学,2006,19(3):209-211.
[6] 李海英,毕海玲,阎淑君. 精神病人暴力行为原因分析及防范 [J].青岛医药卫生,2007,
39(5):380.
[7] 华钧. 长期住院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护理对策 [J].当代护士2008,l2,学术版:
51-52.
[8] 李宝荣,刘敏.对精神科有暴力行为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措施[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44-45.
[9] 邓文,徐彩霞,霍丽明.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分析 [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24,(8):854-855.
[10] 刘山州.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和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10,15, 157-158.
[11] 李乐之.精神科护理[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6-47.
[12] 王小平.攻击行为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2(1):23.
[13] 王小平,杨德森,李凌江,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0(1):20.
[14] 刘波,庞艳梅.89例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5,4(4):80.
[15] 霍桂芹,党伟.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因素分析及防护[J].中国保健,2006,14(16):79.
[16] 危雪芳,谢小青.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1):2675-2676.
[17] 杨颖,刁俊荣.121例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12):741-742.
[18] 周玉梅.精神病人暴力行为所致伤害的预防对策[J]. 职业与腱康,2001,17,(6):100-101.
[19] 冯荣娟,柯云娥.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观察和护理探讨[J].四川精神卫生,1998,11,(1):60.
[20] 尹雪冰,黄瑞荣,莫昱祥.精神病房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分析与干预[J].内科,2007,2(4):678-679.转贴于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