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诗鉴赏马嵬
马嵬的原文鉴赏及简介
《马嵬》原文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鉴赏一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认。
“徒闻〞者,徒然听说也。
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有什么用?“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清楚结束了。
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鸣宵柝〞,而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虎旅鸣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闲,这是一层意思。
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
再用“空闻〞和“无复〞相照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
“虎旅鸣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
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
意思是:“虎旅〞虽“鸣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平安,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闲的宫廷生活了。
第三联的:“此日〞指杨妃的死日。
“六军同驻马〞与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同意,但《长恨歌》紧接着写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而“此日〞即倒转笔锋追述“当时〞。
“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这叫“逆挽法〞。
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密相誓心〞,嘲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那么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别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
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
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行文至此,尾联的一句已如箭在弦。
李商隐《马嵬》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马嵬》译文及赏析马嵬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译文】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赏析】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一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
“徒闻”者,徒然听说也。
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有什么用?“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
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
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
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
“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
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
意思是:“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第三联的:“此日”指杨妃的死日。
“六军同驻马”与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同意,但《长恨歌》紧接着写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而“此日”即倒转笔锋追述“当时”。
“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这叫“逆挽法”。
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
李商隐《马嵬》原文、注释及解析
李商隐《马嵬》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马嵬[唐] 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②,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③,无复鸡人报晓筹④。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⑤。
如何四纪为天子⑥,不及卢家有莫愁⑦?〔注释〕①本篇选自李商隐《李义山诗集》。
《马嵬》共二首,此首原列第二。
马嵬,在今西安兴平县,唐置驿站。
《旧唐书·杨贵妃传》载,安禄山叛乱,潼关失守,玄宗、贵妃等西奔,至马嵬,军变,诛杨国忠,玄宗被迫将贵妃缢死于佛室。
②更九州,更有九州。
《史记·邹衍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所谓九州也。
”③虎旅,此指扈从玄宗的禁卫军。
柝,军中器具,晚上用来报更。
④鸡人,皇宫中负责报晓的人。
《汉官仪》:“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⑤据陈鸿《长恨歌传》载,玄宗、贵妃曾“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见之日。
⑥四纪,玄宗在位四十五年,此举其成数。
一纪为十二年。
⑦莫愁,南朝民歌中经常提到的美女,无名氏《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子字阿侯。
”〔解析〕这是一首以唐玄宗和杨贵妃故事为题材的咏史诗。
诗题为“马嵬”,已点世上闻名的“马嵬之变”的题意。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首联劈空而起,夹叙夹议,精警的语句,饱含着感情色彩。
相传杨贵妃死后,玄宗思念不已,曾派方士前去寻觅其魂,方士声称在海外蓬莱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并带回昔日订情信物及“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
此诗首联高度概括了这类故事传说,意思是说:他生之约,渺茫难信;此生一死,相会无期。
其中“徒闻”二字,说明这是道听途说,是空想而非真实,因此就否定了方士的胡说八道,把读者从虚无飘渺的神仙世界中,逐渐引入苦难的人寰尘世。
下句“未卜”一词,表明作者对“他生”之说不以为然的态度,由此引申,对唐玄宗的悲切“思念”与杨贵妃的坚订来生婚约,隐含讥讽之意。
马嵬原文的翻译及赏析
马嵬原文的翻译及赏析原文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前言】【注释】⑴马嵬: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不散,曰‘贼本尚在’。
指贵妃也。
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⑵冀马:古冀州之北所产的马,亦泛指马。
燕犀:燕地制造的犀甲。
亦泛指坚固的铠甲。
⑶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
借指美女,此指杨贵妃。
⑷倾国: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唐玄宗《好时光》词:“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
”⑸玉辇: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
【翻译】风云突变,安禄山举旗造反,叛震天动地地杀到长安,无可奈何杀死宠爱的妃子,唐玄宗自己不久也抑郁死去。
如果说唐玄宗真认为杨贵妃具有倾覆邦国之能,皇帝的玉辇为什么要仓皇地逃往马嵬。
【鉴赏】唐天宝十四年(755年),东平郡王、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叛乱。
范阳即幽州,在今河北省,古属燕国、冀州。
“冀马燕犀动地来”即是说此事件。
逃难路上,六威迫唐玄宗下令缢死了“红粉”杨玉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初,玄宗也抑郁而死。
所以说他“自埋红粉自成灰”。
杨贵妃佳人绝色,明皇认为她能“倾国倾城”,以至放心地“从此君王不早朝”。
果真如此,危难来时只要玉环使个媚眼,就不愁安禄山不“倾马倾人”,也就不必路经马嵬仓皇逃难了。
冯浩注说“两‘自’字凄然,宠之适以害之,语似直而曲”,这话很有道理,这两个“自”字确实包涵了唐玄宗的无限痛苦。
他不得已杀了杨玉环,也不得已使自己一片真情化为飞灰,这就和《长恨歌》里哀婉的“六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长恨歌传》里的“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兵卒)牵之而去”相近,不由自主地起了恻隐之心,有相似之处。
李商隐毕竟是个重于“情”的男子,尽管他对荒误国者含有更多的痛恨心理,但当他面对两个生死分离的情侣的时候,尽管知道他们误国误民,心中却又油然而生了那恻隐之心。
古诗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翻译赏析
古诗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翻译赏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
其古诗全文如下: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前言】《马嵬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两首咏史诗,一为七言绝句,一为七言律诗,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注释】⑴马嵬: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
指贵妃也。
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⑵冀马:古冀州之北所产的马,亦泛指马。
燕犀:燕地制造的犀甲。
亦泛指坚固的铠甲。
⑶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
借指美女,此指杨贵妃。
⑷倾国: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唐玄宗《好时光》词:“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
”⑸玉辇: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
【翻译】风云突变,安禄山举旗造反,叛军震天orG动地地杀到长安,无可奈何杀死宠爱的妃子,唐玄宗自己不久也抑郁死去。
如果说唐玄宗真认为杨贵妃具有倾覆邦国之能,皇帝的玉辇为什么要仓皇地逃往马嵬。
【鉴赏】唐天宝十四年(755年),东平郡王、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叛乱。
范阳即幽州,在今河北省,古属燕国、冀州。
“冀马燕犀动地来”即是说此事件。
逃难路上,六军威迫唐玄宗下令缢死了“红粉”杨玉环。
唐肃宗干元元年(758年)初,玄宗也抑郁而死。
所以说他“自埋红粉自成灰”。
杨贵妃佳人绝色,明皇认为她能“倾国倾城”,以至放心地“从此君王不早朝”。
果真如此,危难来时只要玉环使个媚眼,就不愁安禄山不“倾马倾人”,也就不必路经马嵬仓皇逃难了。
冯浩注说“两‘自’字凄然,宠之适以害之,语似直而曲”,这话很有道理,这两个“自”字确实包涵了唐玄宗的无限痛苦。
他不得已杀了杨玉环,也不得已使自己一片真情化为飞灰,这就和《长恨歌》里哀婉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长恨歌传》里的“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兵卒)牵之而去”相近,不由自主地起了恻隐之心,有相似之处。
李商隐《马嵬》原文翻译鉴赏
李商隐《马嵬》原文翻译鉴赏李商隐《马嵬》原文翻译鉴赏《马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咏史诗,共两首,一为七绝,一为七律,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马嵬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注释】马嵬:原诗共有两首,都是讽刺唐玄宗的,本篇是第二首。
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死的地方。
《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
指贵妃也。
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更”,再,还有。
“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
”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 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
这句诗以“海外九州”指想象中的仙境。
杨贵妃死后,有方士说在海外仙山找到她。
见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
但神仙传说毕竟渺茫,不能给唐玄宗什么安慰,所以说“徒闻”。
他生未卜此生休:陈鸿《长恨歌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七夕夜半,“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执手各呜咽。
”但来世如何尚不可知,而此生的夫妻已经完结了。
空闻虎旅传宵,无复鸡人报晓筹:追述玄宗逃蜀时的情景。
“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
“宵”,又名金,夜间报更的刁斗。
“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六军同驻马:是叙述马嵬坡事变。
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眉马前死。
李商隐诗《马嵬》赏析
李商隐诗《马嵬》赏析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马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咏史诗,共两首,一为七绝,一为七律,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注释】马嵬:原诗共有两首,都是讽刺唐玄宗的,本篇是第二首。
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
指贵妃也。
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更”,再,还有。
“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
”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 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
这句诗以“海外九州”指想象中的仙境。
杨贵妃死后,有方士说在海外仙山找到她。
见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
但神仙传说毕竟渺茫,不能给唐玄宗什么安慰,所以说“徒闻”。
他生未卜此生休:陈鸿《长恨歌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七夕夜半,“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执手各呜咽。
”但来世如何尚不可知,而此生的夫妻已经完结了。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追述玄宗逃蜀时的情景。
“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
“宵柝”,又名金柝,夜间报更的刁斗。
“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六军同驻马:是叙述马嵬坡事变。
《马嵬》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
《马嵬》原文翻译及赏析《马嵬》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马嵬》原文翻译及赏析1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
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
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
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
翻译皇上曾经到世外巡游,他的六马车驾在此作了短暂停留。
纵有返魂树也不能使人还魂回生,只有鲜血化成青草似乎在诉说怨愁。
人已不见香车却又回到京城宫殿,人去楼空而晨钟依旧。
纵作甘泉宫也不可能招致亡魂再见了,即使是文成将军也难以被封侯。
注释马嵬驿:即马嵬坡,故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距离长安(今西安)百余里。
穆满:周穆王名满,在位诗曾西征犬戎。
此以周穆王喻唐玄宗,以“物外游”称其奔蜀避乱。
物外,世俗之外,即非人间的仙境。
六龙:原指周穆王驾驭的骏马,此喻指唐玄宗车驾。
淹留:停留,逗留。
生:一作“成”。
长乐殿:即汉代长乐宫,西汉高帝时,就秦长乐宫改建而成。
汉初皇帝在此视朝。
这里用来借指唐玄宗的住处。
景阳楼:即南朝陈景阳殿,为陈后主和张妃(丽华)宴乐之所。
这里借称唐玄宗和杨贵妃曾经住过的唐宫。
甘泉:即汉代甘泉宫,原为秦宫,汉武帝增筑扩建,在此朝诸侯王,宴请外国宾客。
复:一作“得”。
文成:文成将军,即齐人少翁。
赏析此诗首联是以周穆王周游天下的神话传说比喻唐玄宗的奔蜀。
这一联实际上是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后,唐玄宗逃奔西蜀,在经过马嵬驿时,车驾作了短暂的停驻。
而车驾停驻的原因是发生了“马嵬之变”。
颔联承接上联之脉络,叙述了“马嵬之变”的直接后果:贵妃已死,犹如青烟消逝,纵有返魂树也不能使她还魂回生;如今“不见玉颜空死处”,只有贵妃的鲜血化成的这一片茂密的青草似乎在诉说着她的怨恨。
《十洲记》载:“聚窟洲有大树,与枫木相似,花发香闻数百里,名返魂树。
死者在地,闻香即活。
”又《庄子》:“苌弘死,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这里化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贵妃在马嵬驿的永逝。
诗人省去了马嵬兵变时六军驻马,贵妃与玄宗生离死别的历史情节,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深寓同情地描写了贵妃的悲剧结局。
《马嵬》原文及诗词鉴赏
《马嵬》原文及诗词鉴赏一、原文。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二、鉴赏。
一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
“徒闻”者,徒然听说也。
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有什么用?“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
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鸣宵柝”,而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虎旅鸣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
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
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
“虎旅鸣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
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
意思是:“虎旅”虽“鸣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第三联的:“此日”指杨妃的死日。
“六军同驻马”与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同意,但《长恨歌》紧接着写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而“此日”即倒转笔锋追述“当时”。
“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这叫“逆挽法”。
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
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
马嵬李商隐赏析
马嵬李商隐赏析马嵬李商隐赏析《马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共有四句,但它以简单的语言和细腻的笔墨,表达出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和哀思,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
下面从字面、语句、而后包括基调和整体,逐一进行了解析和赏析。
字面解析:马嵬即指马陵道长李白死后在马嵬驿被发现的墓碑,是李白逝世后的沉痛悼念,李商隐用“马嵬”一词,抛开具象像征,只从音义上象征出李白逝世后,他的霸气与才华仍全然在心中的表达。
这个词在这首诗中只出现了一次,但非常精准、传神。
语句解析:“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开篇两句虽与“马嵬”二字并不相干,但这两句却为全篇的基调和感情打下了基础。
诗人使用对偶的方式,描绘秋景中雁飞九天,松柏苍翠,秋色和谐优美之景象。
然而,此景如同诗人内心备感沉痛的现实,外表看似美好,然而内心却充满了无限的寂寥。
“牧童骑牛追羊去,足音荡荡妨我耳。
”这两句话为此诗的核心所在。
牧童留下的这些“足音”呈现出颓废和失落的气息。
「牧童骑牛追羊去」,既描绘了大自然中自由奔放的生死纷争,也隐约表现出其它,内心痛楚的无奈。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这两句诗,以最簇新鲜明显的方式来表现出“别离和新相知”之感情。
这相称于作者寄情于「马嵬」之意,但既非直接表述,而极像隐喻的方式,其含义更为深远而神秘。
而“悲莫悲”,则暗喻走进别离后又为新的相逢所愉悦,而前路遥无期。
基调和整体:整篇诗的基调悲凉且压抑,使人感受到强烈的孤独和不安。
虽然没有出现刻意营造的忧愁气氛,但是在诗人所描绘的他的内心世界,有一种视今日物色出来而颓废的痛苦的感觉,也有一种永不满足的失望。
这种思想和情感的色彩,从开头的描绘到中间的瞻仰,再到最后的相悉,沉重、精细,贯穿全篇,非常明显。
总之,“马嵬”这首诗,通过李商隐细腻、精到的表现手法,将诗人对李白的追思和哀思融入我们心灵深处。
它是一首既具象又抽象的诗,语言简约但内涵丰富,浓缩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哲理的阐述,其文化与艺术价值不可磨灭。
《马嵬》李商隐唐诗鉴赏
《马嵬》李商隐唐诗鉴赏【作品介绍】《马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咏史诗,共两首,一为七绝,一为七律,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原文】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注释】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
指贵妃也。
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更”,再,还有。
“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
”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
这句诗以“海外九州”指想象中的仙境。
杨贵妃死后,有方士说在海外仙山找到她。
见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
但神仙传说毕竟渺茫,不能给唐玄宗什么安慰,所以说“徒闻”。
他生未卜此生休:陈鸿《长恨歌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七夕夜半,“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执手各呜咽。
”但来世如何尚不可知,而此生的夫妻已经完结了。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追述玄宗逃蜀时的情景。
“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
“宵柝”,又名金柝,夜间报更的刁斗。
“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六军同驻马:是叙述马嵬坡事变。
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马嵬原文、翻译及赏析
马嵬原文、翻译及赏析马嵬原文、翻译及赏析马嵬清朝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马嵬》译文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
像石壕村那样的夫妻诀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
《马嵬》注释马嵬:即马嵬坡,在陕西省兴平县西。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这里,在随军将士的胁迫下,勒死杨贵妃长恨歌: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之诗,写的是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的政治悲剧与爱情悲剧。
银河:天河。
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不得聚会。
石壕村:“石壕村”二句:唐代诗人杜甫《石壕吏》诗,写在安史之乱中,官吏征兵征役,造成石壕村中一对老年夫妻惨别的情形。
长生殿:长生殿:旧址在陕西骊山华清宫内。
《马嵬》赏析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引发了很多文人墨客的诗情文思。
白居易的.《长恨歌》,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
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
《长恨歌》和《石壕吏》是有名的诗篇,其创作背景均为安史之乱。
它们一以帝王生活为题材,一以百姓遭遇为主旨,恰好构成鲜明的对照。
“莫唱当年长恨歌”,莫唱是因为《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对杨贵妃之死,对唐玄宗之无奈,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歌颂了他们的爱情专一,为后代小说、戏曲创作提供了题材,如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元白朴的《梧桐雨》,明吴世美的《惊鸿记》、清洪异的《长生殿》等等,莫不受其影响。
与其大书特书皇帝的悲欢离合,不如深入细致地描写人民群众的生离死别,故“莫唱”二字又引出了第二句“人间亦自有银河”。
“人间”就将银河这个民间传说引入现实生活中来。
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战争频繁,有开边之战,也有内战,其中规模大的,如用兵吐蕃,讨伐南诏,尤其是安史之乱,伤亡惨重,丁壮或死于战场,或死于摇役,或久戍不归,在人间划出了无数条银河,而最令作者痛心的,要数石壕村的一对老夫妻了。
《马嵬》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马嵬》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马嵬》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马嵬[唐] 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注释】马嵬:原诗共有两首,都是讽刺唐玄宗的,本篇是第二首。
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
指贵妃也。
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更”,再,还有。
“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
”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 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
这句诗以“海外九州”指想象中的仙境。
杨贵妃死后,有方士说在海外仙山找到她。
见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
但神仙传说毕竟渺茫,不能给唐玄宗什么安慰,所以说“徒闻”。
他生未卜此生休:陈鸿《长恨歌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七夕夜半,“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执手各呜咽。
”但来世如何尚不可知,而此生的夫妻已经完结了。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追述玄宗逃蜀时的情景。
“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
“宵柝”,又名金柝,夜间报更的刁斗。
“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六军同驻马:是叙述马嵬坡事变。
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当时七夕笑牵牛:意思是说当年七月七日李、杨在长生殿夜半私语的时候,还以为天上的牛郎、织女一年只能会面一次,不及他们天天在一起。
李商隐《马嵬》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商隐《马嵬》全诗翻译与赏析李商隐《马嵬》全诗翻译与赏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嵬》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翻译:传说,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
恐怕他们的今生,缘分已尽,而来世,尚且未知。
相守与分离,有与谁知。
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几夕间,物是人非,斗转星移。
岂料玉颜已成空。
胞弟不正,三军怒斩其妹。
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生殿嗤笑牛郎织女的天。
谁料,竟然连牛郎织女也不如。
想来,天子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
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题解:马嵬即马嵬坡,在今天的陕西兴平县西面。
天宝十五载(756),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走到马嵬坡的时候,随行的将士发动兵变,杀死了权相杨国忠,并迫使唐玄宗赐死杨贵妃。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题材,歌咏此事的诗词曲赋有很多,其中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洪昇的《长生殿》都是千古名篇。
唐人写马嵬之变往往把罪责推到杨贵妃身上,以“红颜祸水”为玄宗开脱。
李商隐生在已经走向衰败的晚唐社会,对唐玄宗的失政感到特别痛心。
他的这首诗便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唐玄宗,对他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别开生面。
句解: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然听说海外另有神仙世界,那不过是虚幻无凭的事罢了;来生究竟怎样,不可预知,而这一世的夫妇关系则肯定完结了。
古代将中国分为九州。
战国时邹衍创“大九州”之说,认为中国的九个州总合为一大州,名赤县神州,在海内;而海外另有像赤县神州这样的大州共九个。
简要赏析李商隐的马嵬 马嵬李商隐其一原文赏析
简要赏析李商隐的马嵬马嵬李商隐其一原文赏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唐代:李商隐《马嵬》唐玄宗大肆挥霍前半生所创造的太平盛世时,杨贵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不可一世时,旁边已经不知有着多少双觊觎的眼睛,又有多少双怨恨而盼望其灭亡的眼睛。
十年后,“渔阳鼙鼓动地来”,唐玄宗携着杨贵妃从长安仓皇出逃蜀中,行至马嵬,“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他们荒唐的爱情,终于以意想不到的悲惨方式结束。
当他们坐拥天下,穷奢极欲时,何曾想过会有那么一天?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至一身,大至一国,无不如此。
由于唐玄宗后半生的荒淫废政,导致安史之乱爆发,盛极一时的大唐,从此一落万丈,再没有恢复过来,直到灭亡。
“红颜祸国”的说法,古已有之,如商之妲己、周之褒姒、吴之西施。
唐朝的极盛而衰,则有杨贵妃背锅。
然而杨贵妃又能做什么?根本还是唐玄宗一手造成的。
昔日卫懿公好鹤而亡国,难道能说是鹤导致国家灭亡的吗?且不管国家兴衰吧,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也挺令后世为之唏嘘的。
白居易的一首《长恨歌》,倾力赞颂将他们的爱情,后面又产生许多关于他们故事的诗、词、戏曲、文章、影视。
大多是围绕他们的爱情,也使得他们的故事变得人尽皆知。
在故事里,也许听起来比实际要美好!当他们行至马嵬,六军驻马不前时,唐玄宗毅然挥泪舍弃了所爱。
后世有诗称其事:“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事后,唐玄宗对杨贵妃充满怀念,可见他还是不忘情的,这一点也是令后世人感动的愿因,多少原谅了他的昏聩误国。
后世更多的也是把他们的故事当成教训来宣传,但是须知道人们从历史上学到的最大教训就是,后世从来不会历史的教训中吸取教训。
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一代代重蹈覆辙,兴亡轮番上演,没有止尽。
正如隋炀帝没从陈的灭亡吸收教训,最终导致国灭身死。
李商隐《马嵬》赏析
李商隐《马嵬》赏析《马嵬》李商隐其⼀“冀马燕犀动地来,⾃埋红粉⾃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辇何由过马嵬。
”其⼆“海外徒闻更九州,他⽣未⼘此⽣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复鸡⼈报晓筹。
此⽇六军同驻马,当时七⼣笑牵⽜。
如何四纪为天⼦,不及卢家有莫愁。
”诗名《马嵬wei2》,“马嵬”: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三⾥)。
历史事件: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次年7⽉15⽇,唐⽞宗逃⾄马嵬驿。
随⾏将⼠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环⾃尽,史称“马嵬驿兵变”。
这两⾸诗是从两个⾓度来写的。
其⼀是从杨贵妃的⾓度,其⼆是从唐⽞宗的⾓度。
我们从其⼀欣赏起:(其⼀)“冀马燕犀动地来,”字词典故“冀马”:冀州产的马。
“燕犀”:(燕地制造的“犀甲”,亦泛指坚固的铠甲。
这燕地的⼈据说个个都会做犀甲,所谓“犀甲”就是犀⽜⽪做的铠甲。
古代南中国有⼤量的犀⽜。
)分析“冀马燕犀”就是指军队。
在⽩居易的《长恨歌》⾥这样写道“渔阳鼙⿎动地来,惊破霓裳⽻⾐曲。
”所以这⾥“动地来”的应该是指安禄⼭的军队,他们是燕地过来的。
赏析李商隐说,冀州的马,燕地的犀甲,那是安禄⼭的军队惊天动地地开过来了,逼得⽞宗皇帝和贵妃舍弃长安,逃亡⾄此。
“⾃埋红粉⾃成灰。
”赏析李商隐说,可是即便逃到了这⾥,贵妃依然不得⽣存,只能⾃⼰含泪掩埋了红红的粉饼,⾃⼰把⾃⼰烧成了灰。
杨贵妃的死是个谜,说法太多。
李商隐想象杨贵妃⾃⼰把化妆的粉饼给埋了,然后把⾃⼰烧成了灰。
掩埋红粉,反正以后也⽤不着了。
李商隐写烧成了灰,那就让⼈捉摸不透了,到底有没有死,给⼈们留下了⼀个迷。
最后埋怨⼀句:“君王若道能倾国,⽟辇何由过马嵬。
”字词典故“⽟辇nian3”:天⼦所乘之车,以⽟装饰。
赏析李商隐说,贵妃死前埋怨道,君王如果说我能够倾国,那这天⼦的车驾⼜是为什么要经过这个“马嵬坡”啊。
唐⽞宗曾写过⼀⾸《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
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
袁枚《马嵬》诗词赏析马嵬袁枚
袁枚《马嵬》诗词赏析马嵬袁枚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
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
广收诗*,女*尤众。
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袁枚《马嵬》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马嵬清代: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译文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
像石壕村那样的夫妻诀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
注释马嵬:即马嵬坡,在陕西省兴平县西。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这里,在随军将士的胁迫下,勒死杨贵妃长恨歌: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之诗,写的是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的政治悲剧与爱情悲剧。
银河:天河。
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不得聚会。
石壕村:“石壕村”二句:唐代诗人杜甫《石壕吏》诗,写在安史之乱中,官吏征兵征役,造成石壕村中一刘老年夫妻惨别的情形。
长生殿:长生殿:旧址在陕西骊山华清宫内。
赏析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引发了很多文人墨客的诗情文思。
白居易的《长恨歌》,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
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
《长恨歌》和《石壕吏》是有名的诗篇,其创作背景均为安史之乱。
它们一以帝王生活为题材,一以百姓遭遇为主旨,恰好构成鲜明的对照。
“莫唱当年长恨歌”,莫唱是因为《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对杨贵妃之死,对唐玄宗之无奈,表示了深切的同俏,并歌颂了他们的爱悄专一,为后代小说、戏曲创作提供了题材,如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元白朴的《梧桐雨》,明吴世美的《惊鸿记》、清洪异的《长生殿》等等,莫不受其影响。
李商隐马嵬赏析
李商隐马嵬赏析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其家传阔达,自幼得到优秀的教育,所以文学造诣深厚,尤其是唐诗,更是其代表作之一。
《马嵬》是李商隐的一首佳作,通过对“马嵬石”传说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故国沉默的悲愤之情和对往事的怅惘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气势磅礴,有很强的史诗感。
首节“馬嵬坡上垂楊散,漢水如天絳霧間。
”诗人把马嵬坡的景致塑造得如同画面一般浓郁,迷离。
垂柳随风摇曳,映衬着轻轻的霞光,使得马嵬坡上弥散着一种优美淡雅的气息。
这里的“漢水如天”形容的是流水潺潺的动态,而“絳霧”则使得整个画面清澈如水,华丽通透。
中节“上階紫陌椒煙末,東際青樓雨霧間。
”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扑鼻而来的香气。
那处“紫陌”通向王侯将相,凭着血汗换得权势的豪门。
在这里满身华服、佩戴金银首饰的人们向来聚集。
此时,椒煙朦胧的气息在这里流传,仿佛整个坡上都被香气环绕。
而在东面的青楼里,一阵绵绵细雨密密麻麻,直如针刺。
雨雾透过了透明的窗户,透过纸糊,散发着浓浓的清新之气。
尾节“南陽回日橫江遠,石麟遗蹤越嶺關。
”这里是诗人对历史的回味和想象。
南阳精神上的太阳和马嵬坡的静谧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说明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而“石麟”是指傍水而居的神兽,这里用来寓意神迹的失落。
而诗人一定要提到越岭关,说明了历史的壮丽景象。
李商隐用这样的一句诗,把过去与现在联系在一起,把历史和现实交错起来,形成了贯穿全诗的主题。
总之,李商隐的《马嵬》题材新颖,语言生动形象,情感深邃绵长,是经久不息的艺术珍品,值得读者一再体味。
袁枚《马嵬》诗词赏析
袁枚《马嵬》诗词赏析马嵬清代: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译文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
像石壕村那样的夫妻诀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
注释马嵬:即马嵬坡,在陕西省兴平县西。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这里,在随军将士的胁迫下,勒死杨贵妃长恨歌: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之诗,写的是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的政治悲剧与爱情悲剧。
银河:天河。
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不得聚会。
石壕村:“石壕村”二句:唐代诗人杜甫《石壕吏》诗,写在安史之乱中,官吏征兵征役,造成石壕村中一刘老年夫妻惨别的情形。
长生殿:长生殿:旧址在陕西骊山华清宫内。
赏析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引发了很多文人墨客的诗情文思。
白居易的《长恨歌》,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
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
《长恨歌》和《石壕吏》是有名的诗篇,其创作背景均为安史之乱。
它们一以帝王生活为题材,一以百姓遭遇为主旨,恰好构成鲜明的对照。
“莫唱当年长恨歌”,莫唱是因为《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对杨贵妃之死,对唐玄宗之无奈,表示了深切的同俏,并歌颂了他们的爱悄专一,为后代小说、戏曲创作提供了题材,如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元白朴的《梧桐雨》,明吴世美的《惊鸿记》、清洪异的《长生殿》等等,莫不受其影响。
与其大书特书皇帝的悲欢离合,不如深入细致地描写人民群众的生离死别,故“莫唱”二宇又引出了第二句“人间亦自有银河”。
“人间”就将银河这个民间传说引入现实生活中来。
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战争频繁,有开边之战,也有内战,其中规模大的,如用兵吐蕃,讨伐南诏,尤其是安史之乱,伤亡惨重,丁壮或死于战场,或死于摇役,或久戍不归,在人间划出了无数条银河,而最令作者痛心的,要数石壕村的一对老夫妻了。
《马嵬》李商隐诗歌鉴赏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空荡荡的马嵬坡下,独见玉颜空死处。
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深情,已然成空传说。
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当年导师寻访杨妃踪迹,想必去过此处。
当年唐明皇与杨玉环在长生殿中,两人发誓,在天愿作比翼,在地愿为连理恐怕他们的今生,缘分已尽而来世,尚且未知相守与分离有与谁知。
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几夕间,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岂料玉颜已成空.胞弟不正,三军怒斩其姐.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生殿嗤笑牛郎织女的天.谁料,竟然连牛郎织女也不如。
想来,天子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评价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一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
“徒闻”者,徒然听说也。
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有什么用?“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
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鸣宵柝”,而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虎旅鸣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
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
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
“虎旅鸣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
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
意思是:“虎旅”虽“鸣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第三联的:“此日”指杨妃的死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嵬
• 海外 / 徒闻 / 更 / 九州 ,他生 / 未卜 / 此生/休。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 空闻 / 虎旅 / 传 / 宵柝,无复 / 鸡人 / 报 / 晓筹。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 此日/ 六军 / 同 / 驻马 ,当时 / 七夕 / 笑 / 牵牛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古今多少兴亡事 叹人叹己叹人生 ----咏史怀古诗
咏怀古迹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弄清史实 ↓ 体味感情 ↓ 明确意图 ↓ 分析手法
弄清史实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 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 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 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离汉宫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你知道这些名句吗?
①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
旷世情种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 玉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 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 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还有 托古讽今 的咏史诗,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后者 最为读者所喜爱,收集在《李义山诗集》。他的诗有 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 风格婉转缠绵,典丽精工。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 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这首诗 给我们塑造 了一个什么 样的人物形 象?
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
昭君怨恨 什么?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一怨:远嫁朔漠,故乡千里 二怨:死葬胡沙,魂魄空归
三怨:元帝昏庸,终身遗恨
《咏怀古迹(其三)》题 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 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 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 不符?
1《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边落木萧萧下, 2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 ___,___”两句来表 不尽长江滚滚来。 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登高》中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 万里悲秋常作客, 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 :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__ 4《登高》中既有对个人坎坷的感慨,又有对国事 艰难的担忧的诗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_______,_______ 5 《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6 《登高》中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__,__
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用是什么?
• 诗人运用对比的写法,选取了越王 班师回国的两个镜头,将昔时的繁 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比, 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无常 的主旨。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 1、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 2、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3、才调:才气。
金陵五题·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后庭花,曲名,陈朝皇帝陈后主所作, 亡国之音。
• 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昭君不幸
诗人不幸
元帝不辨美丑 唐皇不分忠佞
咏明妃,为千古负才不偶 者十分痛惜 —金圣叹 昭有国色,而入宫见妒;公亦 国士,而入朝见嫉正相似也, 悲昭以自悲也 —王嗣奭
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 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 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 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 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 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 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 感慨。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嗤笑织女耕牛。
• 如何 / 四纪 / 为 / 天子,不及 / 卢家 / 有 / 莫愁。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二、体味情感
小组合作探究
1、这一事件的主要人物唐玄宗当 时内心是什么感受?你是怎么看出 来的? 2、诗人对唐玄宗的遭遇持什么态 度?诗句中你是如何看出诗人的态 度的?
1、这一事件的主要人物唐玄 宗当时内心是什么感受?你是 怎么看出来的?
• • • • 凄凉 可怜 无奈 ……
逃亡遭遇之苦, 君威丧失之苦, 不能保护爱妃之苦.
2、诗人对唐玄宗的遭遇持什么态度? 诗句中你是如何看出诗人的态度的?
讥讽
• 作者问:为什么天 子到头来比不上普 通的百姓。你能给 出答案吗? • 唐玄宗因沉迷声色, 荒废朝政,致使国 败民哀而遭此际遇。
旷世情种
• 李商隐的感情生活有三个阶段: • 一、与女道士的恋爱仙梦 • 二、与柳枝姑娘的难圆情缘 • 三、与夫人王氏的生死爱情
一、与女道士的恋爱仙梦
你知道这些名句吗?
①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你知道这些名句吗?
①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8
旷世情种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 玉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 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 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还有 托古讽今 的咏史诗,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后者 最为读者所喜爱,收集在《李义山诗集》。他的诗有 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 风格婉转缠绵,典丽精工。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 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借贾谊的遭遇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物是人非 沧海桑田
• • • •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金陵图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 吊古伤今,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之感。
你知道这些名句吗?
①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10
旷世情种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 玉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 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 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还有 托古讽今 的咏史诗,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后者 最为读者所喜爱,收集在《李义山诗集》。他的诗有 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 风格婉转缠绵,典丽精工。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 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写作意图 • 这首诗以史为鉴,借古讽今, 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 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 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抒发了诗人渴望贤君,忧国忧 民之思。
三、分析技巧 小组合作探究 • 诗中运用了哪些 艺术手法?
三、分析技巧 • 1.对比:暗含讽刺。 • 2.倒叙:此诗先说杨贵妃死后, 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 再追述马嵬之变的凄凉;最后 点出问题的实质。可谓一波三 折,曲折幽深。
咏史怀古诗鉴赏
弄清史实 ↓ 体味感情 ↓ 明确意图 ↓ 分析手法
一、弄清史实
• 马嵬兵变 • 天宝十五年6月,安史之乱爆发 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随行将 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 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唐玄宗令 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
长恨歌——白居易
•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述: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 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6
旷世情种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 玉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 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 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还有 托古讽今 的咏史诗,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后者 最为读者所喜爱,收集在《李义山诗集》。他的诗有 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 风格婉转缠绵,典丽精工。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 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分析
抒发了作者对人世盛衰无常的感慨 。作者从胜利者 班师凯旋入笔,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 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成了 如花一般的美人儿,拥簇着、侍候着越王,在宫里恣 情欢乐。前三句写出了破吴后越国上下额手称庆的欢 乐气氛。末句写今日的凄凉:只有几只鹧鸪鸟在王城 故址上飞来飞去。借此,诗人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 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