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发热门诊应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候诊区和诊室、隔离观察室、处置室、检验室、药房(或药柜)和专用卫生间。
二、发热门诊分设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各区域标记明显,通道合理,无交叉。
三、发热门诊各房间要通风良好,保持定时通风(每次2小时,每日3次),并每日进行环境的清洁消毒。
四、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做好自我防护。
五、医务人员在为每位患者诊疗前后应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或换手套,手的消毒用碘伏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手部1-3分钟。
六、被服、工作服、口罩、帽子等物品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后清洗。
七、空气消毒:定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2次,每次≥1小时),并有记录。
八、地面和物表的消毒1、地面:各室的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拖扫,拖把要分开使用,并有标记。
2、物表:物体表面擦拭消毒,桌、椅、凳、床头柜、门把手、等物表要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2次。
九、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1、发热留观病人的口罩尽量使用一次性,定期更换,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原则处理。
2、病人的生活垃圾要同其他医疗废物一样,用黄色袋盛装,放置在感染性废物专用桶内。
3、被服的消毒: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单独密闭包装,交洗衣房特殊处理。
十、医疗用品的消毒:1、体温计:使用后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
2、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次用后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直接接触皮肤的器具用品使用前需用清水将残留的消毒液擦拭或冲洗干净方可使用。
十一、终末消毒:留观发热病人转院、出院后,观察室的一切用品及空气、地面均需彻底消毒。
十二、消毒效果监测:由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对发热门诊的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无菌物品等进行采样监测,每季度一次。
丹东市中心医院。
发热诊室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诊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进入发热门诊时应穿隔离衣戴手套,鞋套,帽子及n95口罩或外科口罩。
二、诊治每一个病人后处理垃圾痰液排泄物,离开发热门诊之前,均应利用流动水洗手时间不少于60秒。
三、桌面、地面、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两次。
污染时随时消毒。
空气用紫外线灯消毒1小时进行消毒,每日两次并做好记录。
四、拖布,抹布使用后应先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清洗。
五、痰液排泄物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一小时,倒入专用厕所。
六、生活垃圾和一次性医疗用品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用双袋密封送医疗废物临时储存室,并做好记录。
污染被服双袋封闭运送至洗衣房先消毒后清洗,可循环使用的医疗用品必须先用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后送至洗衣房、供应室清洗消毒或灭菌。
七、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离开后,开窗通风30分钟后关闭门窗,再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地面,桌面、医疗器械器具物表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保留30分钟后清水擦净,仪器表面用75%酒精擦拭消毒。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烈性传染病。
发病急、传播性强,病死率高。
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接触病人分泌物等传播。
根据疫区防治经验,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度:
一、发热门诊医、护人员每天必须严格按照穿、脱隔离衣的程序,穿脱口罩、帽子、衣、裤、鞋套、手套、眼罩等三层。
脱下的着装必须按规定分别放入各污物桶内消毒处理。
二、经治医生询问流行病学史后,凡是T>38℃,医护人员必须立即为其戴上口罩,限制病人活动范围。
通知院内消毒员跟随病人消毒。
三、每天对发热门诊的空气进行消毒四次,即早晨、中午、下午、晚上各消毒一次,每次12小时。
四、每天对发热门诊的桌、椅、床、地面、墙面、门把手每天消毒四次,如遇严重污染,随时消毒。
五、病人使用后的体温计可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次用后应立即用75%乙醇擦拭消毒。
六、病人使用的被服、口罩要定时消毒,可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浸泡30分钟,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便器的消毒可用含有效氯1500g/L的消毒浸泡30分。
七、各门口放置浸有含有效氯2000g/L的消毒液脚垫,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及医务人员防护措施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及医务人员防护措施
1、设置独立的发热门诊,有明显的标识,进入发热门诊病人戴口罩。
2、严格消毒工作。
(1)空气消毒:
加强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
(2)物体表面消毒:
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各种物体表面2—3次,对于人员接触频繁的物体表面应增加消毒次数。
(3)地面消毒:
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地2—3次,遇污染随时消毒。
(4)器械物品消毒:
体温计使用后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晾干备用。
听诊器、血压计使用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
(5)呕吐物、分泌物使用含氯消毒剂(1份+12份污物,混匀,消毒2小时)
(6)疑似病人或“非典”病人转送定点医院后,发热门诊立即进行终末消毒。
(7)终末消毒处理:
①空气采用开窗通风的方式,每日至少两次,每次不得少于30分钟。
②物体表面和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或拖地。
③用后的医疗用品用前述方法消毒。
3、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1)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穿工作服(必要时穿防护服)、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必要时戴N95口罩),口罩必需保证每4小时更换一次。
(2)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每次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手卫生,手消毒可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保洁人员进入发热门诊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按相应的防护要求及级别做好个人防护。
离开发热门诊时应脱掉防护用品,做好个人卫生处置及手部卫生后,方可离开。
二、工作场所保持空气流通,经常通风换气,需要时强制通风换气,必要时釆取空气循环消毒设备,紫外线消毒照射等方式消毒。
三、诊治每一个病人前后,处置完垃圾、痰液、排泄物后,离开发热门诊之前均应做好手部卫生。
四、接诊完病人后,对诊疗器械,污染场所及环境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启用备用诊室。
五、压舌板、体温计、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一用一消毒。
六、每日对室内陆面实施湿式清扫1-2次,保持地面清洁,有污染时立即消毒。
七、室内桌、椅、门把手、电脑键盘、鼠标、诊疗设备操作台等物体表面每日在清洁基础上应擦拭消毒一次。
可能有污染时,立即进行随时消毒。
八、拖布、抹布分室使用,用后清洁消毒,晾干,备用。
九、为进入发热门诊的病人发放并教起佩戴好一次性口罩等防护用品,陪同人员不进入诊室,必须陪同时,需佩戴一次性口罩等防护用品后,方可进入。
十、进入诊室的病人尽量不携带衣物、背包等进入。
十一、隔离留观病人的个人物品一般不带入隔离留观室,如必须带入,解除隔离留观时需全面消毒处理后,方可带出。
十二、隔离留观病人留观期间不得离开留观室,原则上不设陪护。
十三、发热门诊内的所有废弃物均按医疗废弃废物处理,必要时对医疗废弃物收集袋(箱)表面釆取消毒处理后,再回收,回收处理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同所在区域医务人员防护要求)。
十四、发热门诊环境及物品消毒,需做好记录,留档备查。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执行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发热门诊的清洁消毒有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二、发热门诊出入口设置浸有2000mg/L含氯消毒剂的脚垫,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
三、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地面要湿式拖扫,定时用浓度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地面,物体表面用相同剂量的制剂擦拭,如桌子、床头柜、门把手等;根据污染程度不同,对隔离留观室、患者就诊室进行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雾。
四、空气消毒:
1、用紫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1小时,照射期间关闭窗户。
2、用有效氯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用量为20~30ml/m3,作用30分钟,每日1次,消毒时密闭门窗,室内无人,喷雾完毕作用时间充分方可开窗通风。
五、使用后的口罩、帽子、工作服、隔离衣等分别采用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重复使用的口罩、帽子用高压灭菌处理,一次性物品统一焚烧。
六、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
1、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或75%酒精擦拭消毒。
2、留观病人使用的被服、口罩可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所产生的垃圾用黄色垃圾袋及时处理,便器、浴盆的消毒用有效氯500~2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
七、患者接触的所有物品均采用传染病消毒隔离标准进行终末处理。
儿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与措施

儿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与措施
1、儿科门诊设预检分诊处,由有经验的护士进行预检分诊工作,负责做好就诊前的预检分诊并指导患儿在规定的区域内侯诊,感染性疾病的患儿与非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应在不同的诊室接诊,发现可疑或确诊为传染病的患儿,应指导患儿到感染科门诊或传染病医院诊治。
新生儿患者应在专门的诊室接诊。
2、各诊室的医师在门诊接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来诊的患儿进行传染病的预检分诊;一个诊室一次只能接诊一位患儿。
3、诊室每接诊过一位传染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儿时应暂时关闭,对诊室内的一切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和物表根据病种要求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的标准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后方可重新开放。
4、侯诊室、诊室应保持空气流通,每日至少通风换气两次。
室内物表、地面保持清洁,每周大清扫消毒一次。
如被患儿的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应随时清除污染物并根据污染程度用含有效氯为2000~10000mg/L的“84”消毒液消毒处理。
5、设立卫生宣传专栏或宣传岗,经常向病人进行预防保健、消毒隔离及感染的控制等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6、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采取标准预防措施,特别注意手的卫生与消毒,每接诊一个患儿均应进行卫生洗手或手消毒。
7、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消毒隔离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执行。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及处置流程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及处置流程一、门诊消毒隔离制度1.1 门诊环境设置(1)急诊科(室)、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诊室。
(2)传染科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
挂号、候诊、取药、病历、采血及化验、注射等与普通门诊分开。
肠道门诊必须设立专用厕所。
(3)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
1.2 诊室消毒隔离措施(1)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备,或备有手消毒设施。
(2)门诊、急诊的治疗室、换药室、观察室、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参照相关内容。
(3)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4)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1.3 手卫生与个人防护(1)根据需要选择口罩、手套、帽子、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2)无菌操作前后、接触不同病人、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应洗手或手消毒。
(3)被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手和皮肤,可立即清洗再采用手消毒剂擦拭,作用3-5分钟。
1.4 空气消毒(1)治疗准备室、诊室及观察室定时通风换气,每天两次,每次60分钟。
(2)每日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
紫外线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周用75%酒精棉球擦拭12次;动态空气消毒机应每月清洗滤网或根据说明书要求。
1.5 物体表面消毒(1)治疗室准备室、诊室、观察室及卫生间的拖布、抹布应分开,标记明确。
(2)肠道门诊内的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生间、便池等,每天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各物体表面。
(3)当被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作用>30分钟。
1.6 地面消毒(1)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每日1~2次。
(2)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墙面。
(3)当被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作用>30分钟。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管理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管理1. 根据发热病人的门诊量,配备足够的体温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选择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水冲净擦干备用;如使用电子体温计,也可采用上述消毒剂擦拭消毒。
2. 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3、空气3.1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2紫外线消毒机每日消毒2次,每次1小时。
4、地面发热门诊候诊室、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地面要湿式拖扫,用500mg/L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拖把要分室应有标记,污染时随时进行,用1000—2000gm/L含氯消毒液喷洒,每平方米100—500ml,作用60—120分钟。
5、物体表面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每日2次,抹布应分类,污染时随时用1000—2000gm/L含氯消毒液喷洒,每平方米100—500ml,作用60—120分钟。
6、其它物品消毒及处理6.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2)发热门诊或隔离留观病区按需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粪便等排泄物的随时消毒,作用120分钟。
消毒后的排泄物等可倒入卫生间。
如所处区域污水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则无需初步消毒,可直接排入卫生间。
(3)有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时,漂白粉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6.2病人使用物品消毒(1)留观病人使用的被褥、衣服、口罩等要定时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便器、浴盆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2)呼吸治疗装置使用前应当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管道,重复使用的各种管道应当在使用后立即用500-15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然后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3)每个诊室、隔离留观室备单独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即消毒,听诊器、血压计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发热门诊工作原则1、我院设有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独立设区,与其它门、急诊相隔离,有明显标识。
设有工作人员及病人通道。
2、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分设有候诊区、诊室、治疗室、检验室等;并具备挂号、收费、取药一条龙服务。
3、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和隔离留观室的消毒、隔离、医务人员防护等,要按照本《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和《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防护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4、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需转运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时,按照《救护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5、隔离留观病人需戴口罩,不得离开留观室,严禁病人间相互接触。
二、消毒隔离管理1. 根据发热病人的门诊量,配备足够的体温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特殊病原体(EV71)对醇类消毒剂不敏感,故选择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水冲净擦干备用;如使用电子体温计,也可采用上述消毒剂擦拭消毒。
2. 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3、空气3.1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2动态空气消毒机每日消毒2次,每次1小时。
4、地面发热门诊候诊室、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地面要湿式拖扫,用500mg/L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进行,拖把要分室应有标记。
5、物体表面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擦拭,抹布应分类。
6、其它物品消毒及处理6.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2)发热门诊或隔离留观病区按需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粪便等排泄物的随时消毒,作用120分钟。
消毒后的排泄物等可倒入卫生间。
如所处区域污水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则无需初步消毒,可直接排入卫生间。
(3)有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时,漂白粉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6.2病人使用物品消毒(1)留观病人使用的被褥、衣服、口罩等要定时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便器、浴盆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一般消毒隔离制度(一)医院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诊室,建立预检分诊制度,遇有发热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引导至感染科。
(二)门诊候诊区域及各诊室应保持清洁,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2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三)各诊室备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备有快速手消毒设施,洗手池周边粘贴标准洗手方法规范图,有干手设施。
(四)门诊抽血室、换药室、治疗室定期空气培养监测达到国家环境标准要求。
(五)各诊室各种检查操作,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规范,诊室内医疗用物应在有效期内使用,用后的检查手套、敷料等应放在黄色医用垃圾桶中,及时专人收集处理。
(六)接触患者皮肤的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体温计等,应保持清洁。
血压计、听诊器每日清洁擦拭一次,袖带每周清洗一次;被污染时随时处理,污染袖带先清洗,再用5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体温计每次用后先清洁,再放置到75%酒精中浸泡30分钟后捞出晾干备用。
(七)抽血室的止血带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八)门诊抽血室、换药室、治疗室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次60分钟,并做好紫外线消毒登记,新灯管使用前监测紫外线灯管强度,不得低于100uw/cm₂, 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使用中的灯管不得低于70 uw/cmz; 使用时间达1000小时后,每个月监测一次紫外线灯管强度。
(九)各科操作台及医疗废物处置台每日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湿拭擦拭。
(十)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监测,每季度监测一次。
二、门诊防止交叉感染(一)门诊发现传染病人时,必须按规定上报疫情。
1(二)在门诊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根据情况将患者引导或护送至感染性疾病科进行诊疗。
(三)传染病人离开后,进行终末消毒。
(四)传染病流行期间,设立三级筛查岗,对每一位就诊病人,必须经过初步筛查后方能挂号,发热病人或疑似病人护送至感染性疾病科进行排查。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要求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要求概述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特别是针对发热病人的就诊,发热门诊应严格遵循消毒隔离要求。
本文档旨在说明发热门诊消毒隔离的具体要求。
人员防护要求1.所有医护人员在进入发热门诊前必须进行充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穿戴,确保自身安全。
2.每位医护人员应定期做好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洗手。
3.医护人员与发热病人接触后,应立即更换一次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诊疗环境消毒要求1.发热门诊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对所有接触过发热病人的物品、设备和区域进行清洁,特别是常接触的表面,如医生办公桌、诊疗床等。
2.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根据指定的浓度和时间对工作区域、器械和设备进行消毒。
3.遵守专业医疗机构相关的消毒管理规定,确保消毒操作符合标准,消毒记录完整。
病人隔离要求1.发热病人应在专用隔离区域就医,避免与其他非发热病人接触。
2.隔离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新风和室内空气流通,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3.隔离区域应按照防护级别要求进行严格的消毒,包括地面、墙壁、家具等各个部位。
废弃物处理要求1.发热门诊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废弃物包括用过的手套、口罩、纸巾等,应放置于专用容器内,并按时封口,确保不散发臭味和有害物质。
3.废弃物应统一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拒绝随意丢弃和回收。
定期检查和监测1.发热门诊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监测,确保消毒隔离要求得到严格执行。
2.医疗机构应有专用的舆情监测和信息通报机制,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协调和应对。
3.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汇总,用于回顾分析和经验总结。
总结发热门诊消毒隔离要求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循相关要求,确保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同时,定期检查和监测能够有效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从而保障发热门诊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及医务人员防护措施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及医务人员防护措
施
为了确保发热门诊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消毒隔离措施以及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
首先,需要设置独立的发热门诊,并且在门诊的外部进行明显的标识,进入门诊的病人必须戴上口罩。
其次,在门诊的消毒工作上也需要严格把控。
消毒工作包括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地面消毒以及器械物品消毒。
对于人员接触频繁的物体表面应增加消毒次数。
呕吐物、分泌物使用含氯消毒剂(1份+12份污物,混匀,消毒2小时)。
疑似病人或“非典”病人转送定点医院后,发热门诊立即进行终末消毒。
终末消毒处理包括空气采用开窗通风的方式、物体表面和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或拖地,以及用后的医疗用品用前述方法消毒。
除了对门诊的消毒隔离措施,医务人员也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必要时穿防护服)、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必要时戴N95口罩),并且口罩必需保证每4小时更换一次。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保洁人员进入发热门诊应穿隔离衣戴手套鞋套、帽子及N95口罩或外科口罩。
离开发热门诊应脱掉隔离衣手套、帽子及口罩,口罩应每天消毒处理(用有含氯消毒液2000mg/L漫泡30分钟)。
2、诊治每一个病人后,处置垃圾、痰液、排泄物后,离开发热门诊之前均应用流动水洗手,时间不少于60秒,吸收装置为非接触式。
3、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出现可疑病人,在第一时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科。
凡发热病人(体温38.5℃以上者)注留观。
4、桌面、地面、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用1000gm/L有效率消液擦拭消毒两次,污染时随时消毒,空气用紫外线灯消毒,每次1小时,每日两次,并做好记录
5、拖布、抹布使用后应先用1000mg/L有效率消毒液漫泡消30分钟后再清洗。
6、痰液、排泄物用1500mg/L有效率消毒液漫泡1小时,倒入厕所,痰盂、污物桶需配盖。
7、生活垃圾和一次性医疗用品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放入专用黄色双层塑料袋中,交接时做好记录,送医疗废物临时储存室并做好记录。
8、污染被服双袋运送至洗衣先消毒后清洗,可循环使用的医疗用品必须先用有效氯15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后送至供应室清洗、消毒或灭菌。
****医院
2020年1月28日。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发热门诊是医院防控传染性疾病的重要防线,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以下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布局与分区1、发热门诊应独立设置,远离其他门诊和住院区域,设有明显的标识和引导路线。
2、发热门诊内应严格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并设立缓冲区。
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更衣室、休息室等;潜在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等;污染区包括患者的候诊区、诊室、留观室、检验室、放射室等。
3、各区域之间应设置物理屏障,如隔断、门窗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二、人员管理1、医务人员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和技能。
医务人员进入发热门诊工作时,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隔离衣、帽子、口罩、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等。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等均应洗手或手消毒。
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并离岗休息。
2、患者及陪护人员发热患者应佩戴口罩,在指定区域候诊,避免随意走动。
患者就诊时应一人一诊室,避免交叉感染。
原则上不允许陪护,特殊情况需要陪护的,陪护人员应佩戴口罩,并严格遵守发热门诊的管理规定。
三、环境消毒1、空气消毒发热门诊内应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可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每天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当通风条件不良时,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 1 小时,空气消毒机消毒应按照设备说明书操作。
2、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发热门诊内的地面、墙壁、门窗、桌椅、诊疗设备等物体表面应每天进行清洁和消毒。
地面可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 500mg/L)湿式拖地,每天 2-3 次;物体表面可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 500mg/L)擦拭消毒,每天 2-3 次。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发热门诊工作原则1、我院设有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独立设区,与其它门、急诊相隔离,有明显标识。
设有工作人员及病人通道。
2、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分设有候诊区、诊室、治疗室、检验室等;并具备挂号、收费、取药一条龙服务。
3、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和隔离留观室的消毒、隔离、医务人员防护等,要按照本《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和《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防护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4、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需转运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时,按照《救护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5、隔离留观病人需戴口罩,不得离开留观室,严禁病人间相互接触。
二、消毒隔离管理1. 根据发热病人的门诊量,配备足够的体温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特殊病原体(EV71)对醇类消毒剂不敏感,故选择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水冲净擦干备用;如使用电子体温计,也可采用上述消毒剂擦拭消毒。
2. 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3、空气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动态空气消毒机每日消毒2次,每次1小时。
4、地面发热门诊候诊室、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地面要湿式拖扫,用500mg/L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进行,拖把要分室应有标记。
5、物体表面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擦拭,抹布应分类。
6、其它物品消毒及处理病人排泄物、分泌物(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2)发热门诊或隔离留观病区按需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粪便等排泄物的随时消毒,作用120分钟。
消毒后的排泄物等可倒入卫生间。
如所处区域污水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则无需初步消毒,可直接排入卫生间。
(3)有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时,漂白粉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病人使用物品消毒(1)留观病人使用的被褥、衣服、口罩等要定时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便器、浴盆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消毒隔离管理要求(进入一级防护)
(1)医护人员上班时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12层以上棉纱口罩。
(2)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洁和消毒。
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75%酒精揉搓1~3分钟。
2、空气消毒要求: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每天2次(中午、晚上)。
(2)0.2~0.5%过氧乙酸喷雾,20~30ml/m3,作用30分钟,每天2次。
或用3%过氧化氢溶液喷雾30~40 ml/m3,作用60分钟,每天2次。
3、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
(1)地面要湿式拖扫,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
(2)诊室门口、出入口放置浸有2000mg/L含氯消毒液的脚垫,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
(3)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等物体表面用20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天二次。
4、诊室设置加盖容器,装有2000mg/L含氯消毒液,用作排泄物、分泌物随时消毒,作用时间30~60分钟。
消毒后的排泄物、分泌物倒入卫生间。
每天消毒痰具1次。
5、诊室内配备专用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即消毒。
体温计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听诊器、血压计用75%酒精擦拭。
6、一次性口包帽、隔离衣、手套用后放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送焚化处理。
7、布类隔离衣使用后放在2000mg/L含氯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后,送洗衣房清洁消毒。
XX市XX区人民医院。
儿科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儿科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1. 根据发热病人的门诊量,配备足够的体温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75%酒精浸泡30min,擦干备用;如使用电子体温计,也可采用75%酒精擦拭消毒。
2. 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3、空气3.1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2诊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2次,每次1小时。
有条件最好安装动态空气消毒机。
4、地面发热门诊候诊室、诊室等地面要湿式拖扫,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进行,拖把要分室应有标记。
5、物体表面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擦拭,抹布应分类。
6、其它物品消毒及处理6.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2)发热门诊或隔离留观病区按需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粪便等排泄物的随时消毒,作用120分钟。
消毒后的排泄物等可倒入卫生间。
如所处区域污水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则无需初步消毒,可直接排入卫生间。
(3)有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时,漂白粉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
6.2病人使用物品消毒(1)留观病人使用的被褥、衣服、口罩等要定时消毒,用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便器、浴盆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2)呼吸治疗装置使用前应当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管道,重复使用的各种管道应当在使用后立即用500-15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然后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3)每个诊室、隔离留观室备单独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即消毒,听诊器、血压计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4)病人离开救护车后,应当立即对车内空间及担架、推车等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及用具用 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7、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管理具体处置如下:(1)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等锐器直接丢入利器盒内,防止刺伤。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普通(1)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进入发热门诊应穿隔离衣、戴手套、鞋套、帽子及外科口罩。
离开发热门诊应脱掉隔离衣、手套、帽子及口罩。
2、诊治每一个病人后,处置完垃圾、痰液、排泄物后,离开发热门诊之前均应执行手卫生。
3、桌面、地面、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用1000gm/L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2次,污染时随时消毒,并做好记录。
每日用紫外线灯消毒至少一小时,并做好登记。
4、拖布、抹布使用后应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备用。
5、一次性医疗用品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用双层医疗废物袋密封由专人回收并做好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 根据发热病人的门诊量,配备足够的体温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75%酒精浸泡30min,擦干备用;如使用电子体温计,也可采用75%酒精擦拭消毒。
2. 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3、空气
3.1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2诊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2次,每次1小时。
有条件最好安装动态空气消毒机。
4、地面
发热门诊候诊室、诊室等地面要湿式拖扫,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进行,拖把要分室应有标记。
5、物体表面
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擦拭,抹布应分类。
6、其它物品消毒及处理
6.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
(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2)发热门诊或隔离留观病区按需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粪便等排泄物的随时消毒,作用120分钟。
消毒后的排泄物等可倒入卫生间。
如所处区域污水进入医院污
水处理系统,则无需初步消毒,可直接排入卫生间。
(3)有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时,漂白粉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
6.2病人使用物品消毒
(1)留观病人使用的被褥、衣服、口罩等要定时消毒,用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便器、浴盆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2)呼吸治疗装置使用前应当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管道,重复使用的各种管道应当在使用后立即用500-15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然后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3)每个诊室、隔离留观室备单独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即消毒,听诊器、血压计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4)病人离开救护车后,应当立即对车内空间及担架、推车等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及用具用 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7、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管理
具体处置如下:
(1)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等锐器直接丢入利器盒内,防止刺伤。
(2)其它一次性医疗用品一律丢入黄色塑料袋中。
消毒处理要求如下:
(1)当利器盒内的废弃物盛至2/3时,应当及时更换利器盒。
(2)对盛有一次性医疗物品的黄色塑料袋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袋内喷洒消毒;然后扎紧袋口,提起该袋,再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袋外进行喷洒消毒,置入另一只干净的黄色塑料袋,扎紧袋口。
6、污水污物处理
(1)病人的生活垃圾要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视同医疗废物及时消毒处理,避免污染。
(2)使用后的一次性隔离衣裤、口罩、帽子、手套、鞋套等医疗废弃物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及时消毒处理,存放容器必须加盖,避免污染。
(3)疫情期间污水处理可以适当增加药物投放量,使总余氯量≥6.5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