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应用题教学

合集下载

应用题教案优秀7篇

应用题教案优秀7篇

应用题教案优秀7篇应用题参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正确使用中括号,进一步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和文字题的能力。

(二)通过观察比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难点:正确使用中括号。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复习小括号及中括号的作用。

2.2+7.8-0.9×0.5。

(1)说出上题的运算顺序。

(2)如果想先算7.8-0.9怎么办?(加括号,算式成为:2.2+(7.8-0.9)×0.5。

)(3)如果想先算2.2+(7.8-0.9)又该怎么办?(加中括号,算式成为:[2.2+(7.8-0.9)]×0.5。

)(4)小结:①小括号、中括号有什么作用?(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②中括号与小括号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在使用了小括号以后,还需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就要在小括号的外面使用第二重括号:中括号。

)2.口述算式并说出结果。

(1)3.7与6.5的和;(2)5与3.291的差;(3)100与0.075的积;(4)25除以5;(5)25除5;(6)30个0.5的和;(7)21除以42的商的一半;(8)2.5乘以4的积除以10;(9)10.2的5倍减去7的差;(10)7.8与2.2的和除以5。

(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5:2.4与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列综合算式。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①这题最后求什么?(求商。

)被除数是什么?除数是什么?②根据题意“缩句”。

积去除12,求商。

③写出关系式:(3)学生列式并计算。

12÷[(2.4-0.48)×5]=12÷[1.92×5]=12÷9.6=1.25。

提问:①算式中为什么要加中括号?(根据题意,12是被除数,除数是(2.4-0.48)×5所得的积。

由于需要先算出除数,而这部分算式中已有小括号,所以还要在小括号的外边加上中括号。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五步法”-文档资料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五步法”-文档资料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五步法”应用题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决定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如何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实现应用题的多元性目标,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探讨的课题。

下面就应用题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激趣为首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导学习动机,这是应用题教学的首要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自觉能动性的发挥,是学习应用题的内因,是决定性因素。

因此,怎样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关键在于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认知内驱力产生的先导。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见,兴趣的重要性。

二、精选材应用题本身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为实际生活服务。

所以教学素材的选择要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要回到生活中去。

真正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所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应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让学生在具体事例中寻找数学问题,把数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感到数学也有趣味,通俗易懂。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具体操作中,从例题到习题的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作为素材。

例如选择班上男女人数情况、穿校服统计情况、学生出勤情况、考试成绩统计情况、参加兴趣班人数统计情况、学生的年龄、身高统计情况、家庭住址统计情况、受表扬学生人数统计情况等等作为教学题材。

三、抓审题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

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

读题必须认真,仔细。

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

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

初中数学中应用题教学的几点建议

初中数学中应用题教学的几点建议

初中数学中应用题教学的几点建议初中数学中,应用题是学生们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应用题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中应用题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改进的问题。

在此,笔者针对初中数学中应用题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他们对于周围的生活和社会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教师们应该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选取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实际例子,比如购物、旅行、运动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题,往往是一个包含着较多信息的复杂问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步骤,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题,要求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使他们具备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能力。

四、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题,往往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就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应用题,或者进行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优秀2篇)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优秀2篇)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优秀2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从一个数里减去两部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3、充分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为应用知识做铺垫教学重、难点:能够从生活中找到这类应用题的雏形,并能正确解决教学关键: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自然生动的生活情境师:今天老师可忙坏了,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学生:想!师:早晨,老师的闹钟罢工了,竟然没有响,害的我没有赶上接送车,为了上班不迟到,所以我只好打面的到车站,再坐公共汽车过来了。

今天早晨我出门的时候,一共带了50元钱。

我先从家里出发,打面的到车站花了4元钱。

然后我又用了3元钱乘车到旧县。

(教师简要板书)二、解决可能遇到的生活问题师:根据我提供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虞老师打面的和坐公交汽车一共花了多少钱?生:虞老师到旧县后还剩多少钱?生:虞老师打完面的后还剩多少钱?生:坐面的比坐公共汽车多用多少钱?师: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问?生:坐公共汽车比做面的少用多少钱?师:还有其他问题?(学生表示没有了)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一块儿解决不好办,咱们一个一个来解决,怎么样?师:坐面的比坐公共汽车多用多少钱?谁来解决?生:4-3=1(元)师:谁求出老师到达车站后还剩多少钱?生:50-4=46(元)师:谁能求出虞老师打面的和坐公共汽车一共花了多少元?生:4+3=7(元)师:那么,老师到达旧县后还剩多少钱?这个问题挺难的,你会吗?三、自主探索求解新知的途径1、第一次尝试师:请小朋友们先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搜集信息。

小组内交流讨论,为全班交流进行准备)师:哪个小组愿意讲讲你们的做法?生:我们先求出了虞老师打面的和坐公共汽车一共花的钱数:4+3=7(元)。

又用总钱数减去了一共花的钱数:50-7=43(元)。

谈谈小学三年级应用题教学

谈谈小学三年级应用题教学

谈谈小学三年级应用题教学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应用题的重要阶段。

应用题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三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需要教师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应用题解题思路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初步掌握应用题的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处理和解题方法还不熟悉。

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解题思路。

可以借助具体的题目,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题目、找出关键信息、列式子等方式,建立起解题思路。

例如,在解决加减法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将问题转化为算式,然后进行计算,最终得出答案。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处理应用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从复杂的信息中抽象出有效的信息点,并在解题过程中合理地组织这些信息。

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填写表格、画图、列出算式等方式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解决应用题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练习来掌握这些技巧。

在应用题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多做练习题,以便掌握解题技巧。

例如,在解决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告诉学生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再与数值进行计算,而且在教学中还需注重提高学生练习应用题的兴趣和自信心,鼓励学生多动手进行应用题实践。

四、把应用题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应用题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将应用题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可以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应用题,让学生感受到应用题的实际意义。

例如,在教授长方形面积应用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到校园里进行测量,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长方形的实际面积。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应用题教学需要教师注重学生解题思路的建立、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解题技巧的掌握以及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只有在针对性教学的基础上,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因此,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一年级的应用题,成为了很多老师和家长共同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和解题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建立数学应用题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建立数学应用题的意义和重要性。

例如,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二、结合故事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应用题的解题过程。

教师可以设计富有情节的故事,将数学应用题与故事情节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并通过解决问题来进行实践。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兴趣。

三、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除了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数学应用题,相互交流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形式的教学活动、数学应用题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兴趣和参与度,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注重练习,巩固学生的运算技巧数学应用题的解答离不开对基本运算的掌握和运用,因此,教师应当注重练习,巩固学生的运算技巧。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竞赛、作业布置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反复演练,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通过讲解解题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类型的数学应用题。

五、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对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一、引言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常常有学生在面对应用题时感到困难,因为他们缺乏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联系;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合作学习法: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境教学法:将数学知识嵌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应用题涉及到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四则运算、几何、比例等多个方面。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1. 实际情境问题: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决。

2. 视觉化表达:利用图片、图表等形式来呈现问题,让学生直观感受问题的实际情况。

3. 多元化题型:设计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题目中灵活应用数学知识。

五、教学策略1.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理解问题中的数学知识点。

2. 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有趣的应用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提高解题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解题思维和方法。

4. 多种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六、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解题过程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作业评价:通过布置作业来评价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掌握程度,包括基础题目和拓展题目。

小学数学应用题要怎样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应用题要怎样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应用题要怎样进行教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而应用题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地教授小学生数学应用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应该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分步骤解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分步骤引导学生解题。

首先,教师可以先讲解题目的基本信息和要求,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方法,并进行示范。

最后,学生可以根据示范进行实际操作,并与教师一起检查答案。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4. 实例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出一些实例引导学生解题。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实际问题,然后进行解析和讨论,让学生在具体的实例中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5.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教学录像、教学软件等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学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6. 培养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题目、游戏或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解题过程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分步骤解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实例引导,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以及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效。

如何教孩子小学应用题

如何教孩子小学应用题

如何教孩子小学应用题如何教孩子小学应用题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也成了他们学习的一块硬骨头,一是他们识字不多,二是他们理解能力有限,三是他们易“知其然”难“知其所以然”。

下面店铺整理了如何教孩子小学应用题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何教孩子小学应用题一、多看多看即多观察。

“解答应用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应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但教材在编排应用题时不急于求成,而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最开始出现的是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应用题(图画),运用数数等已有知识直接获取一些表层信息。

如教学时,可向学生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苹果分为几堆?左边和右边各有几个?此外图上还画了什么?数错,不看问题是一年级学生解应用题中常犯的毛病。

如果重视学生的观察训练,效果会好得多。

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应用题由三个部分组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多读多读即反复读题,审题前必先通读题中文字,理解在图画应用题中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表层信息,而对于图文表格应用题及文字应用题则看不出所以然,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即使都认识,一年级孩子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极容易无意识地分散,让学生看获取信息效果远不如读(文字)。

对于理解这两类应用题,多读既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学生对结构的印象和题意的理解。

三、多说为让学生弄懂题意,教师应将说的机会和时间让给学生,当老师在“灌输”知识时,学生的思维多处于消极状态,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要鼓励学生多说,即使错了也不要批评学生。

其实,数学就是找规律、找关系、形成表达式,这整个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我们应让学生大胆地去说,去猜测,去尝试。

猜测从心理学角度看是直觉思维的一个部分,它具有快速、直接跳跃的特点,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想和判断,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与表现。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应用题时,应该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1. 观察分析法: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弄清问题中的关系,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再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解决。

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问题,并且更好地掌握解题策略。

2. 合作探究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分析、讨论,合作解决数学应用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解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兴趣导入法:教师可以以生动的故事、灵活的例子或有趣的实例来导入应用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4. 归纳与演绎法: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已知的应用题例子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问题的共性和规律。

之后再通过类比、推理,将归纳出来的规律应用到未知的应用题中,以找到解题方法。

5. 强化训练法:教师可以通过多次的应用题训练,让学生不断巩固和加深对应用题解题方法的掌握和理解。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6. 多元化教学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包括游戏、故事、演示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应用题。

通过多元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7. 评价激励法:教师在评价学生解题过程和答案时,应该注重正面评价和激励。

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一些目标,如成功解决一个难题、用最短时间完成15道应用题,激励学生争取更好的成绩。

总之,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采用以上策略,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掌握解题方法,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解应用题的教案设计策略与技巧

解应用题的教案设计策略与技巧

解应用题一直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因为应用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题目形式也较为复杂,很多学生都会感到困难。

为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策略和技巧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应用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解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和技巧。

一、题目分析与抽象在解应用题时,需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和抽象,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为此,需要教师通过范例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题目分析与抽象的技巧。

这里提供一些常用的技巧:1.画图法。

画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把问题转化为更直观的形式。

例如,对于一个求圆面积的问题,可以画出一个圆形来更好地理解题目。

2.变量法。

变量法是把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一种方法。

例如,对于一个求两数之和的问题,可以用变量x、y来表示两个数,利用数学公式解决问题。

3.联立方程法。

联立方程法是解决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

例如,对于一个求两个人年龄的问题,可以列出两个方程式,通过联立解决问题。

二、知识点的延伸和应用在解应用题时,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延伸和应用相关知识点。

具体来讲,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通过分类讲解。

将应用题按照题型分类,对每种题型分别讲解相关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例如,对于百分数应用题,可以分别讲解百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应用。

2.通过综合讲解。

将不同知识点进行融合,通过综合应用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的应用。

例如,对于一个综合应用题,可以涉及到数学的各个方面,如几何、代数、比例等,通过综合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的应用。

三、解题思维及技巧在解应用题的过程中,思维与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来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

具体来讲,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培养创新思维。

在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很多问题是需要学生自己创新思考的,需要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数学应用题教学一一、通过审题找准数量关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审清题意,就无法找准数量关系,会导致解题过程中出现疑问、错误或答非所问等情况。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为此,至少要做到三点。

一是要求学生拿到题目后,逐字逐句默读题干,同时最好用笔画出题干中的主要信息。

二是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已知解题条件,找准题中的数量关系。

三是提醒学生看清题干中的问题,弄清题目要“求什么”,做到有的放矢。

二、在做题中培养逻辑思维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运算相对来说较为复杂,主要是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算。

在解题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是成功解题的前提条件,而理清解题思路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此,至少要做到三点。

一是指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

二是通过应用题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做应用题的练习,只要求学生说出解答这些应用题的思路,暂不要求具体的求解运算,以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快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三、辅助解题手段的巧妙运用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有些应用题的题干较为复杂、较难理解。

针对这类应用题,可通过辅助解题手段解答。

例3:小明和小刚分别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小明每小时走15千米,小刚每小时走13千米。

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人在距离中点3千米处相遇。

问两地的距离是多少?解析:“两人在距离中点3千米处相遇”是正确理解本题题意的关键。

从题中可知小明速度较快,小刚速度较慢,小明过了中点3千米,小刚距中点3千米,就是说小明比小刚多走的路程是(3×2)千米。

因此,相遇时间=(3×2)÷(15-13)=3(小时),两地距离=(15+13)×3=84(千米)这道应用题比较复杂,单从语言上理解较难找准数量关系,更谈不上解题思路。

如何让孩子学会理解应用题

如何让孩子学会理解应用题

如何让孩子学会理解应用题
要让孩子学会理解和解决应用题,可以采取以下多种方法和策略:
1. 建立实际联系,将数学问题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明白数学是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例如,可以通过购物、烹饪、旅行等活动引导孩子解决与实际情境相关的数学问题。

2. 强调问题解决过程,教导孩子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而不仅仅是得到答案。

鼓励他们使用图表、图形、模型等工具来帮助理解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分步指导,针对复杂的应用题,可以分步骤地引导孩子分析问题、提取信息、制定解决方案,逐步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4. 实践和反馈,提供足够的练习和实践机会,让孩子在解决应用题中不断积累经验,同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和纠正错误。

5. 多样化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游戏、故事、实验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理解和解决应用题。

6.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孩子在解决应用题时与同伴合作,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总之,要让孩子学会理解和解决应用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持续的指导和实践,相信孩子们可以逐渐掌握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应用题的解决思路与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应用题的解决思路与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应用题的解决思路与技巧教学备课教案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其中应用题是教学内容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

正确理解和解决应用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应用题的解决思路与技巧。

一、分析问题在解决应用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对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

分析问题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阅读理解: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所涉及的背景信息以及问题要求。

2. 提取关键信息:从题目中提取出与问题解决相关的关键信息,包括已知条件和待求量。

3. 确定问题类型:根据问题的表述,确定问题属于哪一类数学知识点,并找出相关的解题方法。

二、建立数学模型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定义变量:根据问题的要求,定义合适的变量,表示问题中的待求量和已知条件。

2. 建立关系式: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的要求,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式,构建数学模型。

3. 列方程或不等式:将建立好的关系式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进行进一步的求解。

三、解决数学问题在建立好数学模型之后,我们可以利用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来解决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进行运算:根据建立的方程或不等式,进行相应的运算,求解出未知数的值。

2. 检验答案:将求得的解代入原问题中,进行检验。

特别是在一些较复杂的应用题中,我们需要验证解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

3. 给出结论:根据问题的要求,给出合适的结论,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四、实际应用除了掌握解决应用题的思路和技巧,我们还应该分析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进行教学:1.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与应用题相关的情境,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感受,提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 引导思考: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同学们要打好基础,掌握答题技巧,特别是应用题,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了。

这里跟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一、消除小学生对应用题的解题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消除小学生对应用题解题的心理障碍,就要把数学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通过将现行教材中枯燥的应用题还原为取之于小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第一册在教学“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这一课内容时,让小学生说说图上的意思,“左边有3个苹果,右边有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是图上直观的图意。

这时我就让小学生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有的小学生这样说:“妈妈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4个苹果,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这时小学生发言就勇跃了,有的说“弟弟拿了3个苹果,哥哥拿了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等等。

这样,小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同时又让小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二、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应用题之所以难学,问题本身比较复杂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更多的是解题思路缺乏应有的训练,使许多小学生感到问题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去想,从何处开始去想,所以我们要重视小学生解题思路的训练,找到觖题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觖题的能力。

而小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

首先,要多读题,通过读题,使小学生理解题中的情节和事理,知道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然后让低年级小学生知道哪些是条件,哪些是问题,知道问题和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通过分析、综合,找到解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看图说说图上的主要意思;2.提问题的练习; 3.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及早培养训练4.看图编习题; 5.发散思维训练;6.对比训练等针对性的训练。

如何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一等奖

如何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一等奖

如何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一等奖1、如何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一等奖数学应用题教学一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应用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定。

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对小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

审题就要读题,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边读边想掌握题中讲的是什么事情,经过怎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应用题的条件。

结果怎样,则是所讲的问题。

要想弄清楚题中给定的条件是什么,要求问题是什么?不仅要边读边想,在必要情况下还要借助简单的实物图或线段图来辅助理解,这样能把题目里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具体化,把抽象的东西摆在眼前,便于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其题意。

例如,小学三年级课本中有这样一道题:鸡有24只,鸭的只数是鸡的2倍,欢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题中哪些数据与问题有直接联系,哪些没有直接联系,如果在边读边想基础上再加简单的线段图帮助分析,学生就更容易知道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了,否则对于抽象概念能力较差的部分学生就难以理解了。

实践证明,学生不会解答某一应用题,往往就是对该题的题意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

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题意就等于解答应用题中完成一半的任务。

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学虽然概括解题步骤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时才进行的,但在开始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

一道题做得对不对,学生要能自我评价,对的强化,不对的反馈纠正,这实际上是一个推理论证的过程。

完成列式计算只解决了“怎样解答”的问题,而推理论证是解决“为什么这样解答”的问题。

然而很多小学生不善于从已知量向未知量转化,有时又受生活经验的制约无法检验明显的错误,因此,一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联系实际法、问题条件转化法等;还可以先由师生共同完成,然后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最后发展成学生独立完成。

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4篇)

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4篇)

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4篇)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行避开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当怎么写?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欢迎大家共享。

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课本练习五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有关倍数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能正确娴熟地解答此类应用题,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把握有关倍数的三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 1、口答同学们做了12朵黄花,做的红花的朵数比黄花的3倍多4朵。

⑴红花做了多少朵?⑵黄花的红花一共做了多少朵?⑶红花比黄花多做了多少朵?学生口答老师板书,同时问其他学生各步所表示的意义2、说图意并列式11岁小明:大6岁爸爸:大25岁爷爷:二、补问题,再解答。

补充完好使应用题使其成为三步计算应用题。

校内里有月季花46盆,菊花的盆数比月季花的3倍少20盆。

三、基本练习1、红丰农场种油菜12公顷,种小麦的数量是油菜的2倍,种大麦的数量比种油菜和小麦总和还多4公顷。

种大麦多少公顷?2、红丰农场种油菜12公顷,种小麦的数量比油菜的2倍少5公顷。

种油菜和小麦共多少公顷?3、红丰农场种油菜12公顷,种小麦的数量是油菜的2倍,种大麦的数量比小麦的3倍少9公顷。

种大麦多少公顷?4、红丰农场种小麦24公顷,种大麦的数量比小麦的3倍少9公顷。

大麦比小麦多种了多少公顷?四、编题练习要求学生自己编一题倍数关系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一人编好后,前后4人任选一题,进行解答,再一起批改。

五、课堂作业课本练习五第3-6题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把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3、让学生在商议沟通中,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胜利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把握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如何进行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

如何进行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

如何进行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除了学习的需要外,还有交往的需要,自尊、他尊的需要,老师喜欢、信任的需要等等。

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如何进行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如何进行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1)制订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策略,在应用题的设计和编写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自己去思考问题,并引导他们想出解答应用题的具体方法。

例如,在“我们学校要粉刷教室,教室长8米,宽7米,高3.5米,扣除门窗、黑板的面积13.8平方米,已知每平方米需要5元涂料费。

粉刷一个教室需要多少钱?”这道题中,以我们学校教室为情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2)教师在教授应用题的过程中,要学会找出不同类型应用题中相同或相似的解题思路或方法,因为有些题只是换了一个情景或一种提问方式,例如,在“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客车从甲地到乙地计划行驶7小时。

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驶10千米,实际几小时到达?”这道题和“小红从家回校上课,如果每分钟走50米,12分钟回到学校,如果每分钟多走10米,提前几分钟可以回到学校?”这道题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贯通之处,找到解答此类应用题的窍门。

(3)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有些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并不只有一种,可能也不是老师所讲的那一种答案就是的正确的答案,例如,在“商店里卖出两筐柑橘,第一筐重26千克,第二筐重29千克,第二筐比第一筐多卖了9元钱,平均每千克柑橘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这道题中,就提示有两种解题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换一种角度想问题,就能找到更容易理解,更简便的方法,也会使学生的印象加深,达到令学生和教师都满意的结果。

2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新课引入的效率,教学就会有事半功倍效果学生的兴趣靠学生自觉养成,而教师更是责无旁贷。

比如课堂上的新课引入,我们常采用复习引入或直接讲述,比较平淡,不受学生欢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进行应用题教学
表格式和图文式结合的应用题是学习简单应用题之前的过渡形式。

它以形象的手段直观地揭示数量关系,为学习简单应用题奠定基础,因而教学时需要注意下面四个问题。

1.提前起步
从教10以内数的认识阶段开始,就要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同样多”,“多少”这类词的含义,经过演示、比较、分析,使学生知道“大小”“多少”等概念都是在“同样多”的基础上比较出来的,是相对而言的。

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会说一句完整的话的能力,如:教室里有3个小朋友在扫地,草地上有5只小白免。

且依据实物的情景会说出算题的两个条件,如:河里有6只鸭子,又游来4只;停车场有5辆汽车,开走了2辆
2.自然过渡
表格式应用题是实物图伴有文字叙述,把应用题的问题和条件分别列在三个格子里,用这种形式来揭示数量关式的。

由于一年级小学生还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对于这类形式的应用题教学,要做好过渡工作。

其一,形式过渡,一般规律是从实物演示-->以图为主的表格式应用题---->以文为主的表格式应用题---->图文结合的应用题。

其二,问句过渡。

刚引进表格式应用题时,为了便于与口算式题自然衔接,间题用“()”表示,当学生通过反复读题后,领会到“()”表示“多少”时,马上告诉学生把“()”改为文字叙述就成为应用题的问题。

3.适当渗透
表格式应用题是小学从数的计算向量的计算的飞跃,目的是为学习简单应用的知识。

4.培养习惯
启蒙阶段的应用题教学应使学生养成解答应用题的一般习惯。

如认真看题,不把数字、符号看错,指导学生,大声读题,要求做到:
(1)读题时不添字不漏字。

(2)一般做法是先跟着老师读,后集体读,再单独读。

在会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说三句话的能力:①题目中叙述的一件事是什么?②题目中已知条件是什么?③题目中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最后会把三句话连贯起来讲。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准确填写出得数,正确运用单位名称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