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讲义.doc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拓展型课本教案

高中生物拓展型课本教案

高中生物拓展型课本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进化的历史和证据2. 理解人类的进化与自然选择的关系3. 探讨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关系4. 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 人类进化的历史和证据2. 自然选择对人类进化的影响3. 人类与其他物种的联系教学难点:1. 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及其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2. 探讨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生物教科书和参考书籍3. 实物或图片展示人类演化的证据4. 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的问题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类演化的证据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猜测这些图片或实物与人类有何关系,并引出人类进化的主题。

2. 讲授:介绍人类进化的历史和证据,从早期人类的化石记录到现代人类的基因研究,让学生了解人类是如何从古代灵长类进化为现代人类的。

3. 学习:讲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并讨论自然选择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特征使得人类在演化中更具竞争力。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比较人类的进化与其他物种的差异和联系。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人类进化的历史和证据,以及人类与其他物种的联系。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6.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人类进化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写一份报告。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和感受人类进化的证据。

2. 可以设计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理解自然选择的原理和作用。

教学反思:1. 每个学生的理解深度和兴趣点不同,需要灵活调整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

2. 在开展讨论和小组活动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合作态度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1 微生物 复习课件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1  微生物 复习课件

微生物
• ——是肉眼难以看清的各 类生物的总称。
(一般体形在0.1毫米以下的小生物。)
第一节、微生物学的建立
• 一、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 • ——17世纪列文·虎克(荷兰) • 1674年他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了被他称为“小动
物”的细菌,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微生物世界。
• 二、主要科学家: •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 德国细菌学家:科赫 • 19世纪中期后,微生物学的建立
三、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 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 1、配制原则 • A、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 B、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比例、适宜的PH • C、配制后进行严格灭菌 • 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灭菌锅
• 1、05/cm2,121℃,15~30min
为什么采用121℃灭菌?
ⅣP20此温度以上才能杀死培养基中的细菌芽孢。
• 1、结构特点: • 蛋白质:构成衣壳 • 核酸:位于中心,构成
核心
• 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 核酸:DNA或RNA。
• 营养方式:寄生
噬菌体:只有DNA
烟草花叶病毒:只 有RNA
• *病毒类型: • 裸病毒(无包膜)
结构1,4,6分别是指衣壳,成分是蛋白质。2,3,5分 别代表的物质是核酸,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 或RNA。
(接合孢子)
• *在自然中的作用:大多 为分解者
• *典型代表:青霉、根霉、 曲霉等
孢子
*应用:发酵生产抗菌素、酶制剂、食 品发酵等
*寄生种类可致病:皮肤癣症等
• (3)蕈——蘑菇等IVP15
菌盖: 菌褶
结 地上:子实体

菌柄
地下:丝状,与菌柄相连

生物高中拓展课程教案模板

生物高中拓展课程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二、适用年级: [年级]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体能力],如观察、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具体知识点]五、教学难点: [具体知识点]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具体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知识点]进行讨论。

3.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具体知识点]。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具体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入话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知识点讲解:对[具体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包括概念、原理、方法等。

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具体知识点]。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知识点]进行讨论,加深理解。

(三)实验操作1.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意义。

2. 实验步骤:详细讲解实验步骤,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

3. 实验注意事项:强调实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安全。

(四)课堂小结1. 回顾知识点: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2. 总结方法: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巩固:布置与[具体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 拓展延伸:布置拓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相关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操作,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

九、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完整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讲义

(完整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讲义

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讲义第一章微生物微生物:包含细菌、病毒、真菌、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集体。

细菌:包含古细菌、真细菌(原核生物)、真菌(真核生物)。

真细菌:包含蓝细菌、放线菌等。

真菌:一类拥有真实细胞核,大多数营腐生生活,并用孢子进行生殖的真核生物。

包含酵母菌、霉菌、蕈(蘑菇)。

原生生物:单细胞藻类(真核生物),原生动物(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核,大多为能运动的单细胞真核生物),黏菌(介于原生动物和真菌间的真核生物)。

微生物的特色: 1. 个体细小 2. 构造简单 3. 散布很广 4. 营养方式多样 5. 生长生殖迅速。

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

微生物传得病流行过程:传染源经过流传门路(空气流传、接触流传、媒介物流传、病媒传播)使易动人群发病。

微生物传得病的预防: 1. 控制传染源 2. 切断流传门路 3. 保护易动人群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自稳态体液:人体中所有液体总称(体重的 60%),在细胞内的是细胞内液(体重的 40%),细胞外的是细胞外液(体重的 20%)。

细胞外液:主要种类为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由这些细胞外液组成的体液环境称为内环境。

自稳态:人体自己调理作用下,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固的状态。

内环境自稳态是动向均衡,令人体战胜外界环境影响,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细胞外液中的电解质:主要阳离子Na+,主要阴离子是Cl -细胞内液中的电解质:主要阳离子+2-2-、蛋白质K ,主要阴离子 HPO、 HPO44体内水根源:饮用水、食品水、代谢水体内水排出:尿液排泄(小便)、皮肤蒸发、呼吸蒸发、排遗(大便)水摄取:渴觉神经中枢控制水排出: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体温:人体内部温度,常用口腔、腋窝、直肠温度来表示。

人体产热:寂静时-> 肝脏强烈运动->骨骼肌散热:传导(直接接触)、对流(气体或液体流动)、辐射(红外线形式)、蒸发(水分气体形式从体表蒸发带走热量,环境靠近体温时人体独一的散热方式)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餐后 2 小时血糖浓度达到最高值)。

高中生物教案:拓展生命科学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高中生物教案:拓展生命科学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高中生物教案:拓展生命科学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生命科学是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生物学、生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多个学科。

在当今的社会中,生命科学不仅仅是一个研究范畴,更是我们认识和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

而在高中阶段,生物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对我们的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高中生物教案的编写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拓展生命科学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设计。

一、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因此,在编写生物教案时,我们应该注重实验教学的设计和安排。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光合作用实验、基因工程实验等方式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科学原理。

二、引入前沿科技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迅速,因此在生物教育中也应该将前沿科技引入其中。

例如,可以引入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技术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其原理和应用场景。

同时,随着的发展和应用,我们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

这不仅能够拓宽视野,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技应用意识。

三、加强互动授课互动性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生物教育中,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强互动授课。

例如,可以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引入多媒体教学工具,设置小组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探究式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研究热情。

通过提升互动性,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四、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现代科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研究领域,更是人们认识和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

因此,在生物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更要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讨论科学伦理、开展科学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应用的潜在影响。

高中生物拓展延伸训练教案

高中生物拓展延伸训练教案

高中生物拓展延伸训练教案
主题:细胞生物学
目标:通过本次拓展延伸训练,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1.复习:教师简要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回忆细胞的组成以及不同细胞器
的功能。

2.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与学生讨论细胞膜的重要
性以及作用。

3.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细胞膜的透性与渗透性,通过实验结果讨论细胞膜的特
点及功能。

4.应用: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渗透压对细胞膜的影响,并通过实验
结果总结渗透压对细胞的重要性。

5.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次教学的内容,并与学生一起思考细胞膜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6.拓展: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细胞膜的其他功能以及与其他细胞器的关系,拓展
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评价方式: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和总结思考,体现对细胞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拓展延伸资料:
1.中心体:中心体是动植物细胞的核心细胞器,具有调节细胞分裂和代谢的功能。

2.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细胞的分泌器官,参与合成和包装蛋白质的过程。

3.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参与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分子供细胞使用。

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高中沪科版生命科学与拓展型课程课后作业:1.4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高中沪科版生命科学与拓展型课程课后作业:1.4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第四节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基础知识自测】1、微生物传染病是指能够从一个传播到另一个的微生物致病因子,如、、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所导致的疾病。

它往往具有性和性两个特征,涉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大,往往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影响社会工作和生活秩序。

对于人类传染病来说,最主要的传染源是。

病原微生物要形成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有、、和四种。

2、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和串联在一起构成了。

一般来说,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就能抑制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

3、微生物传染病的病原体一般营生活,所以需要在宿主体内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定居。

病原体定居的位置一般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如霍乱弧菌、肝炎病毒和爱滋病毒选择的场所一般分别是、、。

4、新传染病在某地流行时,常表现为染病人数在最初,再,然后的规律。

这种变化和数量的变化有关,在最初,由于的人较少,因此表现出染病人数上升的趋势,后来由于的增加,引起易感人群数量的下降。

5、病原菌黏附和定居于人体的特定组织后,通过产生特殊的或的作用或通过伤口进入,然后向更深的组织渗透。

当它们进入系统后,就可以进入宿主细胞的所有器官和系统。

当大于,人体就表现为显性感染。

6、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是吸附在宿主的上,然后通过或进入细胞(不进入细胞)。

在宿主细胞的作用下,被水解,释放出病毒核酸,它利用细胞的合成系统自身物质。

7、在微生物传染病的预防中,接种疫苗是属于,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是属于。

疫苗的有限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的稳定性。

【练习题】1、登革热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微生物传染病,该病的传播途径属于()A.接触传播B.空气传播C.病媒传播D.媒介物传播2、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的是()A.患乙型肝炎的人B.家里的猫、狗C.消化道病人用过的杯子D.带有疟原虫的蚊子3、传染病的特点是()A.由病毒引起的B.具有一定的区域性C.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D.通过呼吸道传播4、下列传染病中,属于通过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是()A.疟疾B.狂犬病C.肝炎D.流行性感冒5、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切断三个基本环节的任何一个6、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传染病易感人群的是()A.给儿童接种卡介苗B.清扫居民楼内的垃圾C.给医疗仪器消毒D.给儿童注射青霉素7、控制传染源是抑制微生物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对传染源进行控制的是( )A.接种特效疫苗B.设立隔离病房C.注射相应抗体D.室内定期通风8、下列不属于病原体的是()A.感冒病毒B.破伤风杆菌C.蛔虫D.苍蝇9、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遗传病,它的病原体和主要传播途径分别是()A.细菌飞沫传播B.病毒血液传播C.病毒病媒传播D.细菌接触传播10、下列各项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A.肺结核B.流行性乙型脑炎C.血吸虫病D.细菌性痢疾11、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候是()A.未发病前B.发病初期C.发病最严重时期D.恢复期12、下列有关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传染病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染病的生物B.消灭“四害”,从防止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是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接种疫苗是预防微生物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D.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病13、以下关于微生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人类的传染病来说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易感人群B.通过与SARS患者的口腔分泌物接触病原体而患病的传播属于病媒传播C.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染链包括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D.同一种微生物传染病可以有一条以上的传播途径14、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解释是()A.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B. 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C.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D. 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

沪科版高三生物拓展型全册课件【完整版】

沪科版高三生物拓展型全册课件【完整版】
沪科版高三生物拓展型全册的营养
沪科版高三生物拓展型全册课件【 完整版】
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1 微生物
沪科版高三生物拓展型全册课件【 完整版】
微生物的探究历程
沪科版高三生物拓展型全册课件【 完整版】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沪科版高三生物拓展型全册课件 【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156页 0304页 0376页 0448页 0520页 0546页 0548页 0627页
1 微生物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人体自然环境的自然稳态 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 血脂代谢及其调节 3 遗传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展 生物工程的概述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细胞工程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细胞工程
由浆细胞产生和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③单隆抗体: 是指单个杂交瘤细胞增殖产生的
高度纯一的抗体。
(3)单克隆 抗体制备过程 图解:
(4)杂交瘤细胞具有两个特征: A、在离体条件下无限繁殖; B、可产生特异抗体。
植物、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比较项目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原理 细胞融合的方法
诱导方法 用途
2.受体细胞大多采用动物的卵细胞: 原因: A、卵细胞体积大,易操做; B、通过发育,可直接表现出性状。
3.成功实例: A、童第周:
鲤鲫移核鱼为例:
鲫鱼未受精的卵
鲤鱼囊胚细胞
细胞核
无核细胞+细胞核
无核细胞
组装细胞
鲤鲫移核鱼
B、克隆羊——多莉:
A母绵羊
B母绵羊

卵细胞

乳腺细胞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比值大 :形成芽; 比值小 :形成根; = 1 :形成愈伤组织。
(4)移栽阶段:
获取 外植体
移栽
无菌接种 脱分化 诱导愈伤组织
的形成
试管苗的形成 再分化 扩大培养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将无菌的外植体接种在含有营 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等培养基中进行 无菌培养,使其形成芽、根,并发 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①来源:骨髓的多能造血干细胞;皮肤的 基层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
②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
四、细胞融合技术:
1.概念: 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不同来
源的细胞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新细 胞,即重组细胞的过程。
2.植物细胞融合技术:
(1)核心概念:
①原生质体:是指一种用酶降解脱掉 细胞壁,呈球形的植物裸露细胞。

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高中沪科版生命科学与拓展型课程课后作业:1.3微生物的营养

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高中沪科版生命科学与拓展型课程课后作业:1.3微生物的营养

第三节微生物的营养【基础知识自测】1、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和水这五大类物质,培养基配置后需要灭菌,一般采取灭菌法,灭菌的条件是,目的是2、培养基根据作用可分为和两种。

在培养基中不加入源,可选择出自生固氮菌,加入,可选择出大肠杆菌,这样的培养基属于3、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配置的过程是:称量、溶解、定容、、灭菌、制平板。

琼脂熔化过程中要不停地搅拌,目的是,定容后,用来调节pH至4、“微生物接种”实验中使用的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接种通常采用,其目的是使接种物逐渐,培养后出现5、“抗生物抑菌现象的观察”实验操作过程中用镊子将分别浸过和的圆纸片均匀置于三个相同平板培养基表面上,事先在做好记号,在℃恒温箱中培养天,记录宽度。

6、液体培养基成分的基础上加入足量的作为凝固剂即可配制成培养基。

接种通常采用法,接种过程中,为保证无杂菌感染,操作中应该注意如下几点:、、和等。

【练习题】1、微生物种类繁多,生长所需条件也各不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可用牛肉膏蛋白胨这种通用培养基B.从微生物中分离出硝化细菌可用无氮培养基C.乳酸杆菌的新陈代谢方式是厌氧异养型D.微生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些微量的无机物称为生长因子2、异养型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物质是()A.CO2B.NaHCO3C.碳酸盐D.含碳有机物3、下列关于生长因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长因子是指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B. 一般是酶、核酸的组成部分C. 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补充D. 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4、生长因子是指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下列不属于生长因子的是()A.维生素B.氨基酸C.碱基D.脂肪5、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下列哪项操作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A.配置培养基B.倒平板C.接种D.菌液稀释6、以下关于“分离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①对取样的土壤样品要在超净台上进行稀释②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要加入氮源③对培养基要加热到62℃,保持30min ④本实验的接种方法可以采用点接法⑤接种以后对菌种的培养时间不能太长的原因是菌落会分泌含氮化合物,引起杂菌生长。

(完整版)上海高中生命科学(生物)总复习讲义

(完整版)上海高中生命科学(生物)总复习讲义

生命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一节:一、发展简史1、著作:贾思勰《齐民要术》农书、李时珍《本草纲目》药书、达尔文《物种起源》进化论2、显微镜发明:生物研究进入细胞水平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建立: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我国成就: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3、林耐——生物分类法则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孟德尔——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进一步揭示遗传机制(伴性遗传)4、生命科学研究手段:描述法、比较法实验法5、人类基因组计划——生命科学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用于人类疾病的基因诊断、治疗)第二节: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新的疑问——进一步探究实验1.1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1、观察:先低倍后高倍,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移动转换器到高倍镜,再调细调节器2、物像为倒像,(视野)同向移、(载玻片)反向移3、放大倍数:目镜X 物镜4、目镜测微尺的使用:(格数X每格长度)5、左眼观察,睁开右眼认识显微镜: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象,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成一虚像,人眼看到的就是虚像。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目镜放大倍率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长度(焦距)成反比,长度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成正立放大虚像,即从物镜进入镜筒内的光线所成的像(假设能成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长度(焦距)成正比,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成倒立放大实像,即物距在一倍焦距、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但一定不能大于物距,否则成虚像。

例题:1.当在视野中看到"p"时,实物是怎样的?2.当一个物体在视野左上方,想把它移动中央,应向什么方向移动?3.当在视野中观测到一个物体在视野中顺时针运动,其实它是在怎样运动(顺时针/逆时针)?答:1)实物是“d”,即旋转180°2)向左上方3)顺时针4.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D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和宽度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无机物一、水:含量最多的化合物1、作用:良好溶剂、输送、参与化学反应;水比热大,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2、存在形式:自由水(大部分,参与上述1作用)结合水(少量,生物细胞组织中的成分)自由水/结合水比值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3、人体缺乏表现:缺水10%,生理紊乱;缺水20%,生命停止二、无机盐:离子状态存在1、作用:a、生物体组成成分(例子:血红蛋白:Fe2+骨骼:Ca2+【缺钙,肌肉抽搐】Mg植物叶绿素的必需成分、Zn多种酶的组成元素、I甲状腺素的原料)b、参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调节内环境稳定实验2.1 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1、糖类:淀粉(非还原性糖)——碘液(蓝色)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班氏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2、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3、脂肪——苏丹III(橘红色)第二节:有机化合物(所有生物必含的物质是蛋白质与核酸,是主要的生命物质)一、糖类化学通式:(CH2O)n (水解后的组成单位:葡萄糖(C6H12O6)注:组成元素C、H、O1、作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2、分类A、单糖:葡萄糖(糖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五碳糖)B、双糖:(两份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C、多糖:淀粉(植物内糖的储存形式,人类糖的主要来源)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糖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糖原(与血糖保持动态平衡)肌糖原二、脂质:(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1、脂肪:(贮能物质;减少热能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组成单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甘油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注:组成元素C、H、O2、磷脂:细胞膜、核膜等有膜结构的主要成分3、胆固醇:调解生长、发育及代谢(血液中长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作用合成某些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多晒太阳可转化为维生素D三、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干重占50%) 注:组成元素C、H、O、N等1、单位:氨基酸(20种,其中8中必需氨基酸,须从食物中获得)通式:——NH2 (氨基)——COOH(羧基)氨基酸种类由R基决定O H2、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高中生物技术拓展教案

高中生物技术拓展教案

高中生物技术拓展教案教学内容:高中生物技术拓展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生物技术在现代科学和生活中的应用。

3. 学习生物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4. 能够分析生物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和挑战。

教学重点:1. 生物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2. 生物技术在现代科学和生活中的应用。

3. 生物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分析生物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和挑战。

2. 思考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生物技术相关资料和实验示范。

3. 小组讨论和实验设计的作业。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引起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了解生物技术(10分钟)1. 讲解生物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2. 分组小组讨论,总结不同类型的生物技术在现代科学和生活中的应用。

三、探究生物技术原理(15分钟)1. 展示生物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2. 对比传统方法和生物技术方法的优缺点。

四、应用与实践(20分钟)1. 学生分组设计一个生物技术实验或应用方式。

2. 班上共同评选最佳设计,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五、思考和总结(10分钟)1. 思考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分析生物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和挑战。

六、课堂作业(5分钟)1. 撰写一篇关于生物技术的综述文章。

2. 收集生物技术相关新闻报道和研究成果,进行阅读和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结合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技术的知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对生物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技术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生物工程概述_课件1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生物工程概述_课件1
远古人类发现,吃剩的米粥数日后变成了醇香可 口的饮料—人类最早发明的酒。
(Edward Jenner,1749~1823) 首创用牛痘预防天花,是免疫学 的发展,开创了预防医学的先河。
现代生物工程
Modern Bioengineering
生物工程的分类——按研究内容划分
酶工程
基因工程
生物 工程
现代生物工程modernbioengineering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的分类按研究内容划分蛋白质工程环境生物工程医学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通过技术手段使之生产人类需要的代谢物
生物工程概述
生物工程的历史 —学科雏形
微生物发酵
丰 富 多 彩 的 酒 文 化
生物工程的特点
高效性和经济性 清洁和低耗 强调技术设计 可遗传和可扩散 对人类伦理道德观念有影响
谢谢
细胞工程
利用细胞融合技术把含有不同遗传物 质的细胞合成杂种细胞。并器 摄取和染色体片段的重组等。
酶工程 酶工程是利用酶的特异催化功 能,在常温常压下将一种物质转化 为另一种物质,以获得高纯度的适 用之物。 该技术包括各种酶的开发和生 产。酶的分离和纯化技术等。 酶工程用于食品工业很有效。 啤酒、酱油、葡萄糖等都可用酶工 程生产。
细胞工程
发酵工程
蛋白质工程 环境生物工程 医学生物工程 。。。。。。
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 能,通过技术手段使之生产人类需要的代 谢物。以高效率的进行物质转化。
发酵工程包括:用微生物发酵生产产 品,如酿酒。用微生物分解有害物质;细 菌选矿和细菌冶金等等!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分子遗传学和工程技术结合的产物。 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它能按人类需要,把遗传 物质DNA分子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进行剪切、组合、 拼装,合成新的DNA分子。再将新的DNA分子植入某 种生物细胞中,使遗传信息在新的宿主细胞或个体 中得到表达。以达到定向改造或重建新物种的目的。

最新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4--生物工程-复习课件

最新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4--生物工程-复习课件
程的学科基础及主要领域
微生物
工程菌
发酵工程
基因工程

酶工程
产品
动植物个体或细胞
细胞工程
优良动植物品种
生物工程主要领域之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生物工程的特点
[高效性和经济性]:
基因工程应用举例 与医药卫生 (1)生产基因工程药品 ①优点:高质量、低成本 ②举例:胰岛素、干扰素、 乙肝疫苗等 (2)用于环境监测:用DNA探针可检测饮水中病毒的含量 ①方法:使用一个 特定的DNA片段制成探针,与被检测的病毒DNA杂交,从而把病毒检测出来。 ②特点:快速、灵敏 (3)基因治疗 ①含义: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②举例:半乳糖血症(病因、研究成果) ③发展前景:许 多遗传病及疑难病症将被人类征服。 细胞工程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已经渗入到生物工程的各个方面,成为 必不可少的配套技术。在农林、园艺和医学等领域中,细胞工程正在为人类 做出巨大的贡献。利用细胞工程技术进行作物育种,是迄今人类受益最多的 一个方面。我国在这一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花药单倍体育种途径, 培育出的水稻品种或品系有近百个,小麦有30个左右。其中河南省农科院培 育的小麦新品种,具有抗倒伏、抗锈病、抗白粉病等优良性状。 [清洁和低耗][强调技术设计][可遗传和可扩散] [对人类伦理道德观念有影响]
• 我国建立了水稻高效规模化的转基因技术的 体系,形成年转化5000个基因的技术能力, 并已经对上千个基因进行了转化和功能分析, 构建了面向全国的开放平台。
• 我国转基因水稻涉及抗虫、抗病、抗逆、品 质、养分高效利用和高产等,在国际顶级学 术刊物上发表数篇重要科技论文。
酶工程
从生物质到生物柴油
北京化工大学开发的酶法发酵生 产生物柴油已在秦皇岛和上海实 现了生物柴油的万吨级产业化;

高中生物 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内容拓展+教材内容全解 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内容拓展+教材内容全解 苏教版必修1

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内容拓展教材内容全解(苏教版必修1)【教材内容全解】要点一、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1.癌症的危害情况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未来25年全世界80多亿人口中,将有3亿人患肿瘤,其中1亿人因癌症而死亡,21世纪癌症将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人类肿瘤共有62种,其中男性55种,女性58种。

62种肿瘤在我国居民中均有发病,目前发病最多的有十大肿瘤: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大肠癌、白血病、子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膀胱癌。

以上十大肿瘤占全部肿瘤死因的88%以上。

2.癌症是否需要预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世界癌症报告》预示,到2020年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将再增长50%,每年发病率达1500万人。

同时,该报告也提供了确切证据表明,多达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该报告号召各国政府、卫生官员和普通民众采取紧急行动,来预防1/3的癌症、治愈另1/3癌症,为其余1/3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

3.根据事实分析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1)根据事实分析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癌症出现了新的特点:以发展中国家高发癌症为特点的上消化道癌症居高不下,如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同时,以发达国家高发癌症为特点的肺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等却迅速上升。

其中肺癌尤其明显,相比上世纪70年代,男性肺癌患者上升了159%,女性上升了122.6%。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高发癌谱并存的局面,增加了我国癌症控制的难度。

①癌症的病因a.外部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子。

b.内部因素:包括免疫功能、内分泌、遗传、精神因素等。

c.饮食营养失调和不良生活习惯等。

②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a.减少烟草消耗:吸烟仍然是重要的致癌因素。

在20世纪,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亿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

b.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经常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的发生率。

高中生物校本拓展课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拓展课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拓展课教案
主题: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
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的功能。

教学准备:
1. PPT或实物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
2. 实验材料:尖尖笔、洋红染液、显微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PPT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植物细胞结构介绍(10分钟)
教师详细介绍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线粒体等,并让学生用笔记或记录器记录下来。

三、实验操作(25分钟)
1. 学生将一片洋葱皮浸泡在洋红染液中,然后用尖尖笔将洋葱皮切成薄片,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2. 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等结构。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学生归纳总结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并讨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之处。

五、课堂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总结一篇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能力;
2. 通过课堂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注: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高中生物学拓展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学拓展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学拓展实验教案实验目的:通过调节水溶液的浓度,观察不同浓度水溶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探究水溶液中营养物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1. 植物种子(例如小麦、豌豆等)2. 盆栽或种植盆3. 带刻度的量筒4. 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如纯净水、0.1%盐溶液、0.5%盐溶液等)5. 太阳光或人工光源6. 测量工具实验步骤:1. 将几颗植物种子分别种植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中,每组设置3个种子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 每天浇水并记录每组种子的生长情况,包括幼苗的高度、叶片数量等。

3. 持续观察并记录生长情况,直到观察周期结束。

4. 对比不同浓度水溶液的种子生长情况,分析水溶液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拓展:1. 探究不同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在水溶液中加入不同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等),观察植物生长情况。

2. 比较不同类型的植物对水溶液浓度的反应,观察不同类型植物对养分要求的差异。

3. 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并定时浇水。

2. 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在实验前要做好实验准备工作,确保实验材料齐全,并确保实验安全。

4. 在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场地,保持实验场地的整洁。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植物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适当的浓度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而过高或过低的浓度则可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同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探究其他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实验”科目方案

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实验”科目方案

“生命科学拓展实验”科目方案一.科目开发说明1.科目开发的背景在二期课改“让课程适应每一学生发展”的理念下,我校在开设基础型课程之外也开设了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而我们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是着眼于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体现科学知识的拓展、延伸与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和学习经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科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同时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一类重要课程。

它在整个生命科学课程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用比较形象的话说,就是左手牵着生命科学基础课程,右手牵着生命科学研究型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基础型课程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理生化的实验技能、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会了一些探究的方法,因此有能力进行额外的实验技能的训练。

3.本科目开设的教育价值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虽然二期课改加强了学生实验,但还是由于课时问题的限制,学生动手的机会总的来说还是偏少。

为了很好的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实验探究的机会,我开设了《生命科学拓展实验》拓展型课程,尽量根据教学内容延伸出一些实验,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生命科学知识与技能,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满足一部分学有余力、对生命科学有浓厚兴趣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提高主体意识,完成从兴趣到乐趣到志趣的转变,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今后成为拥有综合型知识素养、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生命科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教学课时总量 35课时二.科目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与基础型课程中相应内容联系紧密但更深层次的知识,拓宽知识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实验类型的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分工,相互尊重。

三.科目内容(一)内容选取原则1.从基础型课程教材中的实验入手(1)让学生尝试与教材中不同的实验方法课本上的实验方法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但我们知道方法不止一种,可以利用拓展型课的时间教会学生更多的实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讲义
第一章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细菌:包括古细菌、真细菌(原核生物)、真菌(真核生物)。

真细菌:包括蓝细菌、放线菌等。

真菌:一类具有真正细胞核,大部分营腐生生活,并用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包括酵母菌、霉菌、蕈(蘑菇)。

原生生物:单细胞藻类(真核生物),原生动物(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核,大多为能运动的单
细胞真核生物),黏菌(介于原生动物和真菌间的真核生物)。

微生物的特点: 1. 个体微小 2. 结构简单 3. 分布很广 4. 营养方式多样 5. 生长繁殖快速。

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

微生物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源通过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媒介物传播、病媒传
播)使易感人群发病。

微生物传染病的预防: 1. 控制传染源 2. 切断传播途径 3. 保护易感人群
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自稳态
体液:人体中全部液体总称(体重的 60%),在细胞内的是细胞内液(体重的 40%),细胞外的是
细胞外液(体重的 20%)。

细胞外液:主要种类为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由这些细胞外液构成的体液环境称为内环境。

自稳态:人体自身调节作用下,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自稳态是动态平衡,使人体克服外界环境影响,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细胞外液中的电解质:主要阳离子Na+,主要阴离子是Cl -
细胞内液中的电解质:主要阳离子+ 2- 2- 、蛋白质
K ,主要阴离子 HPO 、 HPO
4 4
体内水来源:饮用水、食物水、代谢水
体内水排出:尿液排泄(小便)、皮肤蒸发、呼吸蒸发、排遗(大便)
水摄入:渴觉神经中枢控制
水排出: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
体温:人体内部温度,常用口腔、腋窝、直肠温度来表示。

人体产热:安静时-> 肝脏剧烈运动->骨骼肌
散热:传导(直接接触)、对流(气体或液体流动)、辐射(红外线形式)、蒸发(水分气
体形式从体表蒸发带走热量,环境接近体温时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餐后 2 小时血糖浓度达到最高值)。

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范围: 3.89-6.11mmol/L。

低血糖症: <3.89mmol/L低血糖休克:<2.8mmol/L糖尿病:>7.8mmol/L
胰岛 A 细胞: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促进脂肪、氨基酸转变为糖,提高血糖浓度)。

胰岛 B 细胞:胰岛素(血糖转变为糖原、脂肪酸储存,抑制脂肪、氨基酸转变为糖,降低血
糖浓度。

糖尿病: I 型为遗传(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移植治疗),II型为后天(胰岛素抵抗)
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尿糖检测实验:
班氏糖定性试剂(蓝色)+尿液 =>
1.形成砖红色沉淀(含尿糖)
2.无变化(不含尿糖)
血脂:血液中的脂类物质,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游离脂肪酸,血液中与蛋白质结合成
脂蛋白,分 1. 乳糜微粒( CM)2.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3. 低密度脂蛋白( LDL) 4. 高密度脂蛋白( HDL)。

1+2=甘油三酯携带者, 3+4=胆固醇携带者。

高血脂症: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两者兼有的血脂代谢紊乱疾病。

血压:血液流动对血管壁造成侧压力。

正常血压:收缩压 100-130mmHg( 13.3-17.3kPa ),舒张压 60-90mmHg(8.0-12.0kPa ),脉压30-40mmHg( 4.0-5.3kPa )。

高血压:收缩压 >140mmHg( 18.7kPa ),舒张压 >90mmHg
( 12.0kPa )低血压:收缩压 <90mmHg( 12.0kPa ),舒张压
<60mmHg( 8.0kPa )高血压发病因素:遗传、饮食、精神、肥胖、烟酒
等非药物治疗:控制体重、限制食盐摄入、体育锻炼等
第三章遗传
基因连锁:形成配子时,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连在一起遗传。

不发生交换称基因完全连锁,发生部分交换称基因不完全连锁。

基因交换:有性生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时,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等位基因发生互换。

显性基因的相对性:完全显性(显性表达)、不完全显性(表现型为双亲中间型)、镶嵌显性(双亲显性性状在不同部位同时显示)。

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对应基因座位上存在两个以上形式的等位基因。

第四章生物工程
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生产人类所需产品。

基因工程:体外 DNA重组创造生物新类型,并获得相关基因产品(基因表达的多肽或蛋白质)。

生物工程:改造生物结构与功能,获得相关产品。

高效性、经济性、清洁、低耗、强调技术
设计、可遗传、可扩散、影响人类伦理道德。

细胞工程:细胞水平的,以细胞生物学理论技术为基础,结合各种学科原理、技术,研发、
利用细胞。

植物组织培养四阶段:预备、诱导分化、再分化、移栽
干细胞:具自我更新、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

细胞融合:人工使不同来源的细胞互相融合,重组形成新细胞。

单克隆抗体:单个杂交瘤细胞增殖,产生的杂交瘤细胞群所分泌的成分单一的特异性抗体。

细胞核移植:一种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另一种去核细胞中的技术。

胚胎移植技术:动物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移植到指定母体子宫内,妊娠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

例题: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
按每人每1 kg 体重1 g 计算,随后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人的血糖
浓度和血液中胰岛素浓度。

1)两人血糖浓度变化如图 A ,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是________。

2 下列 B~E 4 种曲线图中能正确反映 2 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是________。

3)从上述分析中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往往______,而血糖浓度 ________。

答案: B、 D、不足、过高且不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