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研究1-24期总目附27期

合集下载

《古典文献研究辑刊》(1-12编)目录

《古典文献研究辑刊》(1-12编)目录

《古典文献研究辑刊》(1-12编)编者:潘美月杜洁祥出版发行:花木兰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2月(初编)4月(二编)9月(三编)开本:16开精装册数:初编40册;二编20册;三编30册;四编30册;五编30册;六编30册。

定价(新台币): 初编:62000元;二编:31000元;三编:46500元;四编:46500元;五编:46500元;六编:46500元。

适用对象:中国历史文献、古籍整理、古文字、出土文献、历史、考古、语言文字等专业的机构与学者以及国内外图书馆。

出版物目录:初编书目四库学研究专辑第一册龚诗尧:《四库全书总目》之文学批评研究第二册庄清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研究第三册曾纪刚:《四库全书》之纂修与清初崇实思潮之关系研究─以经史二部为主的观察丛书研究专辑第四册徐小燕:张寿镛及其《四明丛书》研究类书研究专辑第五册张围东:宋代类书之研究图书馆史研究专辑第六册李家驹:中国古代藏书管理李健祥:南宋馆阁典籍考藏书史研究专辑第七册蔡文晋:宋代藏书家尤袤研究第八册严倚帆:祁承?澹生堂藏书研究第九册赵飞鹏:黄丕烈及其《百宋一廛赋注》研究第十册赵飞鹏:观海堂藏书研究蔡芳定:叶德辉观古堂藏书研究历代出版研究专辑第十一册吴瑞秀:清末各省官书局之研究第十二册刘曾兆:清末民初的商务印书馆─以编译所为中心之研究(1902-1932)韩锦勤:王云五与台湾商务印书馆(1965-1979)古代印刷研究专辑第十三册李贵丰: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图像版印技术之演变(1600-1900)历代书目研究专辑第十四册杨果霖:新旧唐书艺文志研究第十五册张围东:宋代《崇文总目》之研究专题书目研究专辑第十六册杨果霖:朱彝尊《经义考》研究(上)第十七册杨果霖:朱彝尊《经义考》研究(下)第十八册王鹏凯:历代《论语》着述综录第十九册陈文采:两宋《诗经》着述考辨伪学研究专辑第二十册刘人鹏:阎若璩与《古文尚书》辨伪:一个学术史的个案研究第二一册许华峰: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的辨伪方法吴铭能:梁启超的古书辨伪学考据学研究专辑第二二册张惠贞: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研究(上)第二三册张惠贞: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研究(下)版本学研究专辑第二四册林淑玲:陆心源及其《皕宋楼藏书志》史部宋刊本研究(上)第二五册林淑玲:陆心源及其《皕宋楼藏书志》史部宋刊本研究(下)第二六册薛雅文:莫友芝之目录版本学研究传注学研究专辑第二七册吕珍玉:高本汉《诗经注释》研究方志学研究专辑第二八册宋天瀚:论章学诚的方志理论与「方志学」刘廷祥:我国方志地图的研究:以明代方志地图为例金石学研究专辑第二九册蔡清和:欧阳修《集古录跋尾》之研究─以书学、佛老学、史学为主熊道麟:罗振玉金文学着述第三十册沈宝春:《商周金文录遗》考释(上)第三一册沈宝春:《商周金文录遗》考释(中)第三二册沈宝春:《商周金文录遗》考释(下)第三三册李伯华:正史源流考廖正雄:杜佑《通典》的编纂创新及其史学思想文学文献研究专辑第三四册吕光华:今存十种唐人选唐诗考专题文献研究专辑第三五册曾阳晴:唐朝汉语景教文献研究第三六册林珊妏:《三教开迷归正演义》之研究第三七册吴蕙芳:万宝全书:明清时期的民间生活实录(上)第三八册吴蕙芳:万宝全书:明清时期的民间生活实录(下)第三九册徐世珍:张岱《夜航船》研究─兼论晚明文人知识体系与审美意识第四十册陈淑卿:《徐霞客游记》研究─以文献观察为重点二编书目图书馆史研究专辑第一册《二编》总目宋建成:清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史历代出版研究专辑第二册黄韵静:南宋出版家陈起研究第三册张琏:明代中央政府出版与文化政策之研究专题书目研究专辑第四册何广棪:陈振孙之经学及《直斋书录解题》经录考证(上)第五册何广棪:陈振孙之经学及《直斋书录解题》经录考证(下)辑佚学研究专辑第六册江秀梅:《初学记》徵引集部典籍考(上)第七册江秀梅:《初学记》徵引集部典籍考(下)传注学研究专辑第八册简逸光:《谷梁传》解经方法研究第九册刘文清:《墨子闲诂》训诂研究经学文献研究专辑第十册林叶连:中国历代《诗经》学史学文献研究专辑第十一册林珊湘:《史记》「太史公曰」之义法研究第十二册高祯霙:《史》、《汉》论赞之研究第十三册戴美芝:老子学考第十四册黄圣旻:王先谦《荀子集解》的研究文字学文献研究专辑第十五册陈绍慈: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研究佛教文献研究专辑第十六册王晴慧: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与诗歌之研究(上)第十七册王晴慧: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与诗歌之研究(下)第十八册萧文真: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研究道教文献研究专辑第十九册洪嘉琳:唐玄宗《道德真经注疏》研究出土文献研究专辑第二十册邹濬智:《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一)》〈缁衣〉研究三编书目第一册《三编》总目周彦文毛晋汲古阁刻书考第二册卢锦堂《太平广记》引书考第三册王书辉两晋南北朝《尔雅》着述佚籍辑考(上)第四册王书辉两晋南北朝《尔雅》着述佚籍辑考(中)第五册王书辉两晋南北朝《尔雅》着述佚籍辑考(下)第六册陈冠至明代的江南藏书─五府藏书家的藏书活动与藏书生活第七册何广棪陈振孙之史学及其《直斋书录解题》史录考证(上)第八册何广棪陈振孙之史学及其《直斋书录解题》史录考证(中)第九册何广棪陈振孙之史学及其《直斋书录解题》史录考证(下)第十册杨菁刘宝楠《论语正义》研究第十一册蔡根祥宋代尚书学案(上)第十二册蔡根祥宋代尚书学案(中)第十三册蔡根祥宋代尚书学案(下)第十四册张成秋《诗序》阐微吴国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研究第十五册李兴宁魏晋时期别传研究第十六册郝至祥两《唐书》书法暨笔法比较研究─兼论《新唐书》辟佛删史第十七册吴宗儒清儒与元史第十八册潘秀玲《诗经》存古史考辨─《诗经》与《史记》所载史事之比较第十九册施锡美焦竑《庄子翼》研究第二十册郑柏彰钱穆先生《庄子纂笺》及其庄子学研究第二一册周淑媚刘熙载《艺概》研究李四珍明清文话叙录第二二册王熙铨贺裳《载酒园诗话》研究江惜美《乌台诗案》研究第二三册翁敏修唐五代韵书引《说文》考第二四册李淑萍《康熙字典》及其引用《说文》与归部之探究(上)第二五册李淑萍《康熙字典》及其引用《说文》与归部之探究(下)第二六册徐燕玲慧皎《高僧传》及其分科之研究第二七册黄志盛刘邵及其《人物志》研究第二八册吴德玲洪亮吉《意言》研究第二九册苏建洲《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校释》(上)第三十册苏建洲《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校释》(下)《古典文献研究辑刊》四编三十册书目辨伪学研究第一册林清科宋代伪撰别集考辨丛书研究第二册黄庆雄阮元辑书刻书考类书研究第三册孙永忠类书渊源与体例形成之研究藏书史研究第四册陈冠志明代的苏州藏书——藏书家的藏书活动与藏书生活专题书目研究第五册何广棪陈振孙之子学及其《直齐书录解题》子录考证(上)第六册何广棪陈振孙之子学及其《直齐书录解题》子录考证(中)第七册何广棪陈振孙之子学及其《直齐书录解题》子录考证(上)辑佚学研究第八册康世昌孔衍《春秋后语》研究专注学研究第九册车行健毛郑《诗经》解经学研究王淑蕙董仲舒《春秋》解经方法探究方志学研究第十册曾鼎甲论《台湾省通志稿》之纂修——以革命、学艺、人物三志为例经学文献研究第十一册黄复山汉代《尚书》谶纬学述第十二册周少豪《汉书》引《尚书》研究第十三册蔡根祥《后汉书》引《尚书》考辨第十四册赖温如清代《论语》述何学考史学文献研究第十五册张立平司马温公《通鉴》臣光曰研究第十六册黄文荣论清代《三国志》之研究——以校勘、评论、补注为例第十七册康全诚《史记·五帝本纪》辑证曾庆生荀悦《汉纪》之研究诸子学文献研究第十八册张博动魏源《老子本义》研究第十九册苏美文章太炎《齐物论释》之研究第二十册张蜀蕙文学观念的因袭与转变——从《文苑英华》到《唐文粹》许蔓玲钱谦益《列朝诗集》文学史观研究第二一册游秀云元明短篇传奇小说研究第二二册游秀云宋代传奇小说研究陈大道《梼杌简评》研究——魏忠贤时事小说第二三册张继光《霓裳续编》研究文字学文献研究第二四册柯明杰《说文解字释意》析论第二五册巫俊动《字丛》编纂理论研究第二六册叶纯芳孙诒让《名原》研究佛教文献研究第二七册黄怡婷释智旭及其《阅藏知津》之研究第二八册罗永吉《四书蕅益解》研究简瑞铨《四书蕅益解》研究道教文献研究第二九册张美樱《列仙、神仙、洞仙》三仙传之叙述形式与主题专题文献研究第三十册吕乃基何良俊《四友齐丛说》之研究官廷森晚明世说体着作研究《古典文献研究辑刊》五编三十册书目专题书目研究第一册李文琪焦竑及其《国史经籍志》丛书研究第二册林照君郡邑丛书之研究类书研究第三册江育豪徐元太《喻林》研究藏书史研究第四册陈惠美徐乾学及其藏书刻书辑佚学研究第五册黄庆萱魏晋南北朝易学书考佚(上)第六册黄庆萱魏晋南北朝易学书考佚(中)第七册黄庆萱魏晋南北朝易学书考佚(下)版本学研究第八册张翠云《说文系传》板本源流考辨传注学研究第九册张忠贞刘文淇《春秋左传旧注疏证》体例之研究古籍整理与研究第十册陈茂仁《新序》校证(上)第十一册陈茂仁《新序》校证(中)第十二册陈茂仁《新序》校证(下)文献学史研究第十三册谢莺兴胡应麟及其图书目录学研究经学文献研究第十四册赖贵三项安世《周易玩辞》研究第十五册陈明义苏辙《诗集传》研究第十六册陈文采清末民初《诗经》学史论第十七册吴连堂《春秋榖梁经传补注》研究第十八册高荻华皇侃《论语集解义疏》研究吴伯曜林兆恩《四书正义》研究史学文献研究第十九册韩学宏黄宗义《明儒学案》之研究第二十册葛昌伦《宋元学案》成书与编纂研究文学文献研究第二一册徐志平《续玄怪録》研究第二二册张火庆典《说岳全传》研究第二三册沈惠如常尤侗《西堂乐府》研究文字学文献研究第二四册张意霞《说文系传》研究第二五册陈清仙王绍兰《说文段注订补》研究第二六册林叶达《说文古籀补》研究(上)第二七册林叶达《说文古籀补》研究(下)佛教文献研究第二八册方志恩拾得及其作品研究道教文献研究第二九册段莉芬唐五代仙道传奇研究专题文献研究第三十册施又文《神农本草经》研究《古典文献研究辑刊》六编三十册书目藏书史研究第一册阙晓云吴骞及其拜经楼藏书研究第二册张家荣孙丛添《藏书记要》研究专题书目研究第三册许秋碧欧阳修着述考赵国雄两宋《孟子》着述考版本学研究第四册刘卫林宋刊刘禹锡文集版本研究传注学研究第五册张素卿叙事与解释——《左传》经解研究经学文献研究第六册陈昀昀王质《诗总闻》研究成玲《春秋公羊传》称谓例释第七册姜义泰叶梦得《春秋传》研究第八册张清泉清代《论语》学第九册简瑞铨张岱《四书遇》研究第十册向鸿全真德秀及其《大学衍义》之研究第十一册林慧修陈奂之《诗经》训诂研究史学文献研究第十二册廖吉郎两汉史籍研究第十三册廖吉郎两晋史部遗籍考第十四册廖吉郎南北朝史部遗籍考第十五册余志挺裴松之《三国志注》研究第十六册张世昌《华阳国志》研究第十七册陈识仁《水经注》与北魏史学诸子学文献研究第十八册刘荣贤王船山《张子正蒙注》研究文学文献研究第十九册郑婷尹《文选》五臣注诗之比于思维第二十册颜智英《昭明文选》与《玉台新咏》之比较研究第二一册张哲愿方回《瀛奎律髓》及其评点研究第二二册陈文璇邱心如《笔生花》研究第二三册赖淑娟《龙阳逸史》之[小官文化研究第二四册陈怡君《跻春台》研究第二五册邵长瑛《娱目醒心编》研究林文玉《玉麟梦》研究文献学史研究第二六册林良如邵晋涵之文献学探究专题文献研究第二七册林礽乾陈书本纪校注出土文献研究第二八册高佑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曹沫之阵》研究(上)第二九册高佑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曹沫之阵》研究(下)第三十册郑玉姗《上博(一)·孔子诗论》研究出版说明:古典文献的研究是研究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基础工作。

古文字研究1-24期总目附27期

古文字研究1-24期总目附27期

1、《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于省吾:《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唐兰:《殷虚文字二记》张政烺:《释它示——论卜辞中没有蚕神》胡厚宣:《说》张颔:《侯马盟书丛考续》高明:《侯马载书盟主考》朱德熙:《战国匋文和玺印文字中的“者”字》裘锡圭:《说“弜”》马国权:《两周铜器铭文数词量词初探》陈世辉:《略论〈说文解字〉中的省声》李学勤:《岐山董家村训匜考释》张振林:《中山靖王鸟篆壶铭之韵读》姚孝遂:《契文考释辨证举例》徐锡台:《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见人名、官名、方国、地名浅释》徐锡台:《探讨周原甲骨文中有关周初的历法问题》张政烺:《中山王壶及鼎铭考释》(与姚文合于一处)张政烺:《中山国胤嗣壶释文》赵诚:《〈中山壶〉〈中山鼎〉铭文试释》孙稚雏:《中山王鼎、壶的年代史实及其意义》于豪亮:《为什么随县出土曾侯墓?》林沄:《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姚孝遂:《商代的俘虏》李家浩:《释“弁”》岛邦男:《禘祀》前川捷三:《介绍著录明义士旧藏甲骨的新刊二书》肖楠:《甲骨学论著目录(1949—1979)》2、《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上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考释》下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综合研究》附:图版3、《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于省吾:《释盾》裘锡圭:《释柲》李学勤:《关于组卜辞的一些问题》萧楠:《论武乙、文丁卜辞》张永山、罗琨:《论历组卜辞的年代》张政烺:《周厉王胡簋释文》林沄:《琱生簋新释》商承胙:《秦权使用及辨伪》马国权:《战国楚竹简文字略说》李家浩:《战国布考》孙稚雏:《天亡簋铭文汇释》姚孝遂:《〈殷虚卜辞综类〉简评》贾平:《读〈殷虚文字甲编考释〉》[日]松丸道雄:《散见于日本各地的甲骨文字》4、《古文字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胡厚宣:《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问题再商榷》于省吾:《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辨》夏渌:《学习古文字散记》裘锡圭:《甲骨文字考释》陈炜湛:《卜辞文法三题》常玉芝:《说文武帝——兼论商末祭祀制度的变化》刘宗汉:《释七、甲》李学勤、王宇信:《周原卜辞选释》陈永正:《释》5、《古文字研究》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蒋玉斌甲骨缀合总表

蒋玉斌甲骨缀合总表

蔣玉斌甲骨綴合總表蔣玉斌(南開大學文學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古籍研究中心)【說明】①表中所列各組序號為臨時號碼,大致按寫作或發表順序排列。

②筆者對同一片或數片甲骨,有兩次或兩次以上綴合的,均合並為一組錄入。

③每組綴合中含“各綴合片”數格,每格內為《甲骨文合集》等書著錄片或學者已有綴合成果,各格間為筆者綴合。

④本表對筆者以往綴合成果作了簡單的校訂補充,極少數與以往發表過的綴合不一致者,一以本表為準。

組別各綴合片備註1 合21354右(乙430)乙211 綴續494加綴21341下(乙195),宋雅萍加綴合21341上(乙174)2 合21099(通別一3.16、佚234、國博011。

原拓左下部原誤綴別片,當刪去)合27072(存上1788)=合1213(外138何敘甫[遂]藏)=中歷博42=國博002遙綴3 合21387(乙1+乙30+乙42+乙126+乙206+乙400+乙8519)合20835(乙8565)乙477倒4 合補6659【合10980(鄴二下36.5、京3000、北圖2948胡409)+合21043(鄴二下37.7、京3007、北圖2567胡28)】合20834(乙8531)5 合補2380(懷0442)合補1645(懷0391)合補2408(懷0383)(遙綴)6 合補6703(浙博31、上博48704.3)浙博33=上博48704.47 合22093(乙4505+乙4719+乙8587)乙49448 合22066(乙6687+乙7379+乙2061+乙2254)乙21129 合22091甲乙(乙3259+乙3065+乙3803—乙7318)合22212(乙7086)合22309(乙1185)合22124(乙7359)合22410(乙3843)合22418(乙7280)合補5638(乙2625)乙8557乙補3399 乙補3400 乙補610610 合22094(乙6690)合22441(乙1956+乙2130)11 合15108(乙5810)合22045(乙5321)12 合22127(乙1527)合22495(乙1962)13 【合22101左(乙983+乙982)+合22129(乙1625)】,合22079甲乙(乙1444—乙1464)魏慈德綴合14 合22126(乙3930)合22128(乙7039)合22104(乙8113+乙4581)合22125(乙3501)合22121(乙7760)【合18668(乙3850)+乙3839+乙補3579】,黃庭頎綴合15 【合22055(乙1434+乙1538+乙1764+乙1603+乙1015)+乙補1534】,林宏明綴合乙1557 參醉22416 合22070甲乙(乙5410—乙1173)乙補217(與合22070甲實綴)乙補890(與合22070甲實綴)17 合21073(乙5296)乙補557318 屯南2647 屯南277519 合22061(京3129、善20254)合22431(京2963、善1034)20 合22086(前7.39.2、善14250與善19986補合)合22087正反(粹416甲乙、善199)合補6884(歷藏19862)本組實為補合21 合20366(乙8878)【合22208(北圖1928通古61)+合22210(歷拓10665遼大)】,白玉崢綴合合22207(京3120)乙8724倒乙895722 合20352(乙8952)合22209(乙8951)乙8964 乙補7418 乙898423 合22216(乙8848)合22278(乙8860)24 合22217(乙8780)【乙補7347+乙補7374】,林宏明綴合合22220(乙8801)合22277右(乙8716)乙883125 合22260(乙8821)合22360(乙8962)乙8799倒乙補7365倒26 合22282(乙8981+乙8965)綴續479(發掘號為15:1247和YH330.105之兩片綴合)27 合22393(乙8720)【乙補7361+乙補7355】,林勝祥綴合乙補7346 乙補7420倒乙補735128 合20591(乙8715)乙895429 合22338(乙8973)乙896730 合20887左(乙8800)乙8731 蔡哲茂、林勝祥有更完整綴合,見林勝祥:《殷墟文字拼兌綴合新例(稿)》,先秦史研究室網站(舊站),2006-10-0431 合22257(乙8766)乙補737332 【合22245(乙8783)+合22247主體(乙8812+乙8730+乙8802+乙8835+乙8791+乙8711+乙8836+乙8844+乙8773+乙8877+乙8781+乙8990)+合22254(乙8794)+合22510(乙8762)+乙8868】,白玉崢、林澐、持井康孝、常耀華綴合乙補7363倒【乙補7377倒+合31941(乙8795)】,謝湘筠綴合乙補7378乙補7405 乙8757 乙8739 乙補735433 【合補6915[合22374(乙8859)+合22394(乙8862+乙8822)]+合22221(乙8825)+乙8774】,白玉崢、持井康孝、常耀華綴合合19895(京3039、北圖2762胡223)乙補739434 合22322(乙8946+乙8712+乙8944)乙補741735 【合21413(乙8719)+合補6893(乙8805)+乙補7406—合20857(乙8706)】,R43723綴合、白玉崢遙綴乙補7383(與合20857實綴)36 合22296(乙8718+乙8726)合22428(乙8940)37 合21728(乙1474+乙1621+乙1624)合21823(乙616)38 乙620 乙1843 合21810(乙7843)39 合21822(乙1530)合21809(乙1805)乙補135240 乙1821 乙1836倒41 合8779(乙7713)乙補123842 合21866(乙1792)乙130443 合21856(乙1302)合21564(乙1001)林宏明加綴合21626中(乙1004+乙1786),醉(374)44 合21833(善22184)合21702(善14978)45 合21836(歷拓6945、山東0740)合21718(粹1064、京3001、善4848)46 合21626左、中(乙1208+乙1437+乙1550+乙1555)合21654(乙1176)合21706(乙1848)合21572(乙1432)47 合21782[前5.38.3,含合21781(善24336)、合補6678(歷藏19231)] 英1913=合40891(金679)48 乙補1357 合22021(乙1459)49 乙補1257 合22026(乙1438)50 合21941(乙1693)合21996(乙1436)51 合21934(乙1798)合21972(乙1480+乙1122)52 合22000(乙1770)乙176253 乙補1272 乙184254 合21938上(乙1606)合21875(乙1322)合21973(乙787)合21977(乙1311)宋雅萍加綴乙1832倒乙1658 乙1791倒乙151755 合21942(乙1158)合21938下(乙1581)56 合21964下(乙1564)合21964上(乙1123)乙148857 乙1179 合21932(乙1305)宋雅萍加綴【合21921(乙1518倒)+乙補591】,并綴合本表之207組58 合21923(乙1323+乙1692+乙1553+乙8251+乙1590)乙補104759 合21994(乙1554+乙1748)合21990(乙1018)60 乙補1344 乙補30261 合22459(乙7718)合補6941【合21889(乙832)+乙1120】乙635合21887(乙1751)乙補138062 乙622 合21979(乙1622+乙1602)63 乙2058 乙185264 英1911=合40903(庫103)合21896(北圖5020)合21898(珠460)蔡哲茂加綴65 合21864(乙1799)合21947(乙1531)66 合22228(歷拓6643、山東0336)合21879(歷拓6645、山東0332)合22229(後上21.10、通779)67 合22007(乙1640)合21946(乙794)合21265(乙1008)68 合21951(乙1160)乙609 乙61369 合22135(乙8722)合22263(歷拓10663遼大)70 合22132(乙8691)合21456(乙8692)蔡哲茂《殷墟甲骨新綴七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第五則:“林勝祥亦有相同綴合(史語所庫房綴合紀錄)”。

甲骨文书籍目录

甲骨文书籍目录

(四) 目录7919 甲骨文书籍目录容庚中德学志德文增刊第3期 1940年7920 殷虚甲骨文字及书目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国新发现之学问之一节学衡第45期 1925年9月又收入卫聚贤撰中国考古小史(中)商务印书馆 1933年12月又收入王静安先生遗书静安文集续编商务印书馆 1940年又收入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40年商务印书馆版王静安先生遗书 1983年9月7921 甲骨类书目黄立猷金石书目之一卷 1926年7922 甲骨金石书目分类略述黄仲琴中山大学图书馆刊第2卷3期 1928年第3期7923 殷契书录陈振东 2卷1册 1930年8月7924 甲骨类目容媛金石书录目之一卷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乙种之二1930年又再版本 1992年又增订本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6年6月又日本东京大安书店影印商务印书馆版 1963年(与金石书录目补编合)7925 殷契书目录陈准图书馆学季刊第6卷1期、第7卷2期 1932年3月、1933年6月又瓯风杂志第1、6、7期 1934年1、6、7月7926 甲骨文论著目录董作宾北京大学讲义排印本 1932年9月又北平图书馆读书月刊第2卷7期 1933年4月又单行本7927 甲骨文类王幼侨等编修续安阳县志·艺文志附刊金石录木刻本 1933年8月又台北市安阳文献编辑委员会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影印本 1982年7月7928 甲骨文、Inscriptions on Stone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洋文献参考类目 1934-1994年度7929 甲骨学目录并序李星可中法大学月刊第4卷4期 1934年2月7930 殷虚学文献小志[日]石滨纯太郎龙谷史坛第14号 1934年7931 甲骨书录解题邵子风商务印书馆石印本一册 1935年11月又收入甲骨学论著提要目录三种台北县永和华世出版社 1975年7932 殷虚学文献小志补[日]石滨纯太郎龙谷史坛第18号 1936年7933 国立中央研究院参加教育部第二次全国展览会出土品目录梁思永燕京学报第21期 1937年6月又单行本又台北东方文化出版社燕京学报影印本 1972年7934 甲骨之著录朱剑心金石学所收商务印书馆 1940年又再版本商务印书馆1948年又三版本商务印书馆 1955年9月又文物出版社影印本 1981年 7935 甲骨学类目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二集下册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之一1944年3月又香港文友堂书店影印本 1970年11月又台湾大通书局影印本上册 1972年10月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又收入民国丛书第二编之七十四·历史地理类上海书店1990年12月又收入北京图书馆甲骨文硏究资料编委会编甲骨文研究资料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0年3月又编入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外一种(下)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11月又收入宋镇豪段志宏主编甲骨文献集成(第二十一册)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7936 契学综览(1)甲·资料篇[日]水泽利忠甲骨学第1卷1号 1951年10月又日本汲古书院翻印合订本甲骨学上册 1972年7937 契学综览(2)乙·契文学篇[日]水泽利忠甲骨学第1卷2号 1952年10月又日本汲古书院翻印合订本甲骨学上册 1972年7938 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胡厚宣中华书局 1952年1月又香港太平书局影印本 1966年又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3年9月又1999年8月版又收入甲骨学论著提要目录三种台北县永和华世出版社 1975年7939 殷墟关系文献目录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方学报(京都)第23册·殷代青铜文化之研究 1953年3月7940 契学综览(3)丙·殷商学篇[日]水泽利忠甲骨学第3号 1954年10月又日本汲古书院翻印合订本甲骨学上册 1972年7941 甲骨类容媛金石书录目补编考古通讯1955年第3期又与金石书录目合日本东京大安书店影印本 1963年7942 甲骨文分类研究的商榷柯纯卿中国史学会济南分会会刊第2期 1956年7943 甲骨文著录、考释及研究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二所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论文索引(上编) 科学出版社 1957年6月7944 甲骨文、金文关系文献目录(1956-1957)[日]林巳奈夫甲骨学第6号 1958年3月又日本汲古书院翻印合订本甲骨学上册 1972年7945 甲骨文、金文关系文献目录(1957年后半-1958年)[日]加藤常贤甲骨学第7号 1959年3月又日本汲古书院翻印合订本下册 1972年7946 甲骨文、金文关系文献目录(1959年1月-12月)[日]加藤道理甲骨学第8号 1960年3月又日本汲古书院翻印合订本甲骨学下册 1972年7947 贝塚茂树教授、水野清一教授著作目录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方学报(京都)第40册 1960年3月7948 甲骨文、金文关系文献目录(1960年1月-1961年)[日]加藤道理甲骨学第9号 1961年8月又日本汲古书院翻印合订本甲骨学下册 1972年7949 董作宾先生论著要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四种下册庆祝董作宾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 1961年6月 7950 甲骨文字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甲编) 科学出版社1965年又商务印书馆新一版 1978年10月又再版本 1983年6月7951 古文字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乙编) 科学出版社1965年又商务印书馆新一版 1978年10月又再版本 1983年6月7952 An Annoted Bibliography of the Publications on the Inscribed Oracle Bones Excavated from the Yin Ruins (甲骨学专书提要及论文目录) 彭树杞(Peng Shu-qi) 中国文化第6卷3期,台北(Chinese Culture,Vol.Vi,no.3, Taipei) 1965年6月又收入甲骨学论著提要目录三种台北县永和华世出版社 1975年7953 侯家庄第一ОО一号大墓殷代石玉骨牙文物展览目录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 1966年7954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人员著作目录王懋勤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四十周年纪念特刊 1968年10月7955 中国文字索引——自第一册至四十册白玉峥中国文字第41册 1971年9月7956 商复旦大学历史系资料室暨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资料室编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1949-1974)(中册) 成都市印刷二厂 1975年12月7957 甲骨学论著提要目录三种邵子风胡厚宣彭树杞台北县永和华世出版社 1975年(此为甲骨书录解题、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甲骨学专书提要及论文目录三书之合成)7958 Les Jiaguwen,Essai Bibliographique et Synthése des études (甲骨学论著目录概要)[法]戴迪耶(M.Christian Deydier) 法兰西远东学院丛刊第151卷(Publications de I'école Francaise Déxtrême-Orient Volume CVI,Paris) 1976年7959 殷墟卜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图书资料室编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1949-1966) 文物出版社 1978年12月7960 从骨臼刻辞看殷墟甲骨的管理方法与我国图书目录的起源郑伟章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7961 甲骨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中国史学论文索引(第二编)上册中华书局 1979年8月7962 甲骨学论著目录(1949-1979)肖楠古文字研究第1辑中华书局 1979年8月7963 1972-1976.6古文字学论文目录(国内甲骨.金文部分) 吴旭民古文字第1期上海青年古文字学社油印本 1979年9月7964 李济先生著述目录李光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1本4分纪念李济、屈万里两先生论文集 1980年12月又考古锁谈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2月 7965 岛邦男博士著作目录甲骨学编辑部甲骨学第12号 1980年8月7966 加藤常贤博士著作目录甲骨学编辑部甲骨学第12号 1980年8月7967 郭沫若著译书目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甲种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年8月7968 中国的古文字学关系情报[日]江村治树甲骨学第12号 1980年8月7969 论古代中国(1965-1980 日文文献目录)周迅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0年7970 谈谈甲骨文献的排列次序程磊宁夏图书馆通讯1981年第2期7971 徐中舒先生论著目谢忠梁先秦史研究动态1983年第1期7972 目录学的起源王德恒历史知识1983年第4期7973 高去寻先生主要著作目录臧振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1分芮逸夫、高去寻两先生纪念论文集 1983年3月7974 甲骨卜辞徐元邦白云翔考古200期总目录索引 (1955.1-1984.5) 科学出版社1984年5月7975 古代目录学简述冀淑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84年12月7976 文史工具书简表张建均八小时以外1984年第6期7977 汉文字学要籍概述罗君惕中华书局 1984年5月7978 先秦史籍陈秉才王锦贵中国历史书籍目录学之一节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4年5月7979 甲骨学商史论著目(1981年)宋镇豪先秦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1期7980 殷商文化论著目编者殷都学刊1987年第1~4期7981 殷虚甲骨各家著录省称对照表周何台北师范大学讲义 1980年7982 北京图书馆藏甲骨文书籍提要刘一曼郭振录温明荣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8年8月7983 林巳奈夫教授著作目录(1952-1989)林巳奈夫教授退官记念会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1989年3月7984 夏史夏文化研究书目[美]周鸿翔香港大学中文系文史丛书之四 1990年5月7985 殷商历法研究论著目常玉芝汲古第19号日本东京汲古书店 1991年6月7986 甲骨学与殷商史论著目录濮茅左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12月7987 胡厚宣先生著作选目胡振宇甲骨学与殷商史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8月又中国文字新21期台北艺文印书馆 1996年12月又胡厚宣先生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 1998年11月7988 伊藤道治论文著作目录和内容提要姚平甲骨学与殷商史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8月7989 殷墟甲骨卜辞北京大学考古系资料室编中国考古系文献目录(1900-1949) 北京大学考古系丛书文物出版社 1991年7月7990 甲骨文论著简目(一九七九年八月-一九八二年十月)仁言甲骨学与殷商史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8月7991 李学勤论著选目晓云先秦史研究动态 1992年第1期7992 一九九二年先秦史论著目录马季凡先秦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2期7993 张政烺先生论著目录吴荣曾主编尽心集·张政烺先生八十庆寿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7994 董作宾先生著作目录秦照芬傅斯年、董作宾先生百岁纪念专刊台北中国上古秦汉学会1995年12月7995 李陆琦教授著作目录中国文字新22期李陆琦教授逝世纪念特刊 1997年12月7996 夏商周天文年代学参考文献汪前进“夏商周断代工程”简报第23期 1997年5月16日7997 甲骨卜辞文物编辑部编文物五○○期总目索引文物出版社 1998年6月7998 殷墟卜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料信息中心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1971-1982) 文物出版社 1998年6月FD补遗:日本汉学家林巳奈夫教授著作目录邱德修书目季刊第23卷3期 1989年12月(177-185)饶宗颐教授主要学术专著目录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编庆祝饶宗颐教授七十五岁论文集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1993年(165-179)伊藤道治先生主要论著目录王震中先秦史研究动态(总30期)1998年第1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仁著作目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98年10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品目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98年10月松丸道雄先生著述目录论集·中国古代の文字と文化日本汲古书院 1999年8月。

《古文字研究》目录(1-24)

《古文字研究》目录(1-24)

1、《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於省吾:《壽縣蔡侯墓銅器銘文考釋》唐蘭:《殷虛文字二記》張政烺:《釋它示——論卜辭中沒有蠶神》胡厚宣:《說》張頷:《侯馬盟書叢考續》高明:《侯馬載書盟主考》朱德熙:《戰國匋文和璽印文字中的“者”字》裘錫圭:《說“弜”》馬國權:《兩周銅器銘文數詞量詞初探》陳世輝:《略論〈說文解字〉中的省聲》李學勤:《岐山董家村訓匜考釋》張振林:《中山靖王鳥篆壺銘之韻讀》姚孝遂:《契文考釋辨證舉例》徐錫臺:《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見人名、官名、方國、地名淺釋》徐錫臺:《探討周原甲骨文中有關周初的曆法問題》張政烺:《中山王壺及鼎銘考釋》(與姚文合於一處)張政烺:《中山國胤嗣壺釋文》趙誠:《〈中山壺〉〈中山鼎〉銘文試釋》孫稚雛:《中山王鼎、壺的年代史實及其意義》於豪亮:《為什麼隨縣出土曾侯墓?》林沄:《從武丁時代的幾種“子卜辭”試論商代的家族形態》姚孝遂:《商代的俘虜》李家浩:《釋“弁”》[日]島邦男:《禘祀》[日]前川捷三:《介紹著錄明義士舊藏甲骨的新刊二書》肖楠:《甲骨學論著目錄(1949—1979)》2、《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唐蘭:《論周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刻》,上編:《昭王時代青銅器銘五十三篇的考釋》下編:《昭王時代青銅器銘五十三篇的綜合研究》附:圖版3、《古文字研究》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於省吾:《釋盾》裘錫圭:《釋柲》李學勤:《關於組卜辭的一些問題》蕭楠:《論武乙、文丁卜辭》張永山、羅琨:《論曆組卜辭的年代》張政烺:《周厲王胡簋釋文》林沄:《琱生簋新釋》商承胙:《秦權使用及辨偽》馬國權:《戰國楚竹簡文字略說》李家浩:《戰國布考》孫稚雛:《天亡簋銘文匯釋》姚孝遂:《〈殷虛卜辭綜類〉簡評》賈平:《讀〈殷虛文字甲編考釋〉》[日]松丸道雄:《散見於日本各地的甲骨文字》4、《古文字研究》第四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古典文献

古典文献

n 《文献通考》,元朝马端临撰,以杜佑《通典》为蓝本,将《通典》上之八门增扩为二十四门,记载上古至宋宁宗嘉定末年历代典章制度的政书,“十通”之一。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书。

全书348卷,附考证3卷,分为24考,其中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等19考则多沿用《通典》旧有史料,并新增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5考。

以《经籍考》最有成就。

n 在《通典》的基础上广泛地搜集史料,详细地加以考证,去伪存真,归类分目,按时代先后排列比较。

全书有“文”、“献”、“考”三种。

“文”是文献网罗与考订,“献”是指前人之议论,“考”主要是马端临的按语。

马端临的按语,贯串古今,折衷恰当,力求从历史事实出发,作出审慎的结论,尤其对于土地制度、兵役制度所发表的见解为前人所未有。

马端临生活在宋末元初,深知南宋政治腐败是导致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他对宋代制度的研究功夫最深,对宋代的典章制度,记载也特别详细,对两宋政治的黑暗面进行了揭露,从而使书中有关宋代的记录较为真实可靠,史料价值超过了同类的其它著作。

n (五)元代文献学n 1.《藏经》: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缮写了一部金字《藏经》,耗金3244两。

n 2.中西文化交流: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意大利传教士孟特·戈维诺抵达元大都,即留居大都,先后兴建教堂两座,并用鞑靼文翻译《新约全书》和《旧约》。

n 3.突出的文献学家n 胡三省:代表作是《资治通鉴注》,《通鉴释文辨误》n 马端临:《文献通考》n 《文献通考》,元朝马端临撰,以杜佑《通典》为蓝本,将《通典》上之八门增扩为二十四门,记载上古至宋宁宗嘉定末年历代典章制度的政书,“十通”之一。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书。

全书348卷,附考证3卷,分为24考,其中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等19考则多沿用《通典》旧有史料,并新增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5考。

古文字研究16-24

古文字研究16-24

《古文字研究》总目(16-24辑)16、《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高明:《从甲骨文中所见王与帝的实质看商代社会》张永山:《试析“锡多女贝朋”》朱凤翰:《论殷墟卜辞中的“大示”及其相关问题》连劭名:《甲骨刻辞中的血祭》刘钊:《卜辞所见殷代的军事活动》柯昌济:《〈殷墟卜辞综类〉例证考释》饶宗颐:《由〈尚书〉“余弗子”论殷代为妇子卜名之礼俗》刘启益:《读〈论金文月相与西周王年〉后记》张颔:《孳方鼎铭文考释——谨以此纪念于老》陈公柔:《说媿氏即怀姓九宗》李学勤:《令方尊、方彝新释》刘宗汉:《〈()方彝〉考释》刘雨:《跋考古研究所藏彩绘本〈西清古鑑〉》17、《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黄盛璋:《三晋铜器的国别、年代与相关制度》曹锦炎:《吴越青铜器铭文述编》曾宪通:《吴王钟铭考释——薛氏〈款识〉商钟四新解》李家浩:《攻五王光韩剑与王光戈》何琳仪:《者钟铭校注》陈振裕:《湖北出土战国秦汉漆器文字初探》朱德熙:《望山楚简里的“ ”和“ ”》林沄:《说戚、我》裘锡圭:《释“建”》罗琨:《释家》汤余惠:《关于字的再探讨》徐兆仁:《释》张亚初:《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吴振武:《古玺合文考(十八篇)》李零:《古文字杂识(六篇)》黄锡全:《古文字考释数则》[美]夏含夷:《试论周原卜辞字——兼论周代贞卜之性质》姚孝遂:《再论古汉字的性质》赵诚:《甲骨文行为动词探索(一)》[日]高岛谦一:《甲骨文中的并联名词仂语》戴家祥:《斟点〈名原〉书后》单周尧:《读王筠〈说文释例•同部重文篇〉札记》史树青:《麟为夷兽说——兼论有关麒麟的问题》王恒杰:《“耒”“力”一器考》18、《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辑沈之瑜、濮茅左:《卜辞的辞式与辞序》李学勤:《殷墟甲骨分期的两分说》裘锡圭:《甲骨缀合拾遗》陈炜湛:《有关甲骨文田猎卜辞的文字考订与辨析》连劭名:《甲骨刻辞丛考》彭裕商:《组卜辞分类研究及其它》方述鑫:《论“非王卜辞”》晁福林:《从甲骨卜辞看姬周族的国号及其相关诸问题》[加]许进雄:《第五期五种祭祀祀谱的复原——兼谈晚商的历法》张亚初:《殷周青铜鼎器名、用途研究》陶正刚:《灵石商墓亚羌铭试析》刘启益:《西周穆王时期铜器的初步清理》刘雨:《南阳仲爯父簋不是宣王标准器》李仲操:《西周金文中的妇女称谓》19、《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文字学概要课件-PPT

文字学概要课件-PPT
本),上篇书体,下篇形论,并未专论训诂。容庚在燕京
大学开文字学,《形篇》讲字体,《义篇》讲说明文字结 构的“六书”,也是有“义”之名而无“义”之实。
• 所以,唐兰说“民国以来,所谓文字学,名义上 虽兼包形音义三部分,其实早就只有形体(引者 按:这里所说的“形体”包括文字结构)是主要 部分了”(《中国文字学》第6页)。有的学者并 明确把音韵、训诂排除在文字学之外。如1926年 出版的顾实的《中国文字学》,只论述文字之由 来、文字之变迁和文字之构造。又如,1933年何 仲英出版《文字学纲要》(上海民智书局初版), 他认识到文字学不应包括音韵、训诂,因此把自 己原来的文字学著作改写为此书,专门讨论汉字 的形体。20世纪30年代,唐兰先生提出:文字学 研究的应当只是文字的形体。他在1934年手写石 印的《古文字学导论》(当时除随堂发给学生外, 曾加印了100部,由来薰阁书店公开发行)中说 “文字学研究的对象,只限于形体,我不但不想 把音韵学找回来,还得把训诂学送出去”。
的大量发现(其中包括殷墟甲骨文等前所未见的
重要资料的发现),古文字研究的水平有了很大
提高。清末的吴大澂、孙诒让等人已经根据古文
字指出了《说文》的一些问题。进入民国时代以
后,这方面的研究有进一步的发展。大量的古文 字资料和有关的研究成果,为现代意义的文字学 的建立,准备了重要的条件。

对现代意义的文字学的建立起了更重
文字学概要
第一章 绪论
• 教材 •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一版,1990年第二次
重印,1996年第三次重印,2001年第六次印刷;台湾万卷楼图书有 限公司,1994年3月第一版,1995年4月再版 • 主要参考书 • 1.唐兰《中国文字学》,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开明书店1949年 3月版重印本 • 2.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齐鲁书社,1981年1月

书目总录

书目总录

01 四部丛刊原文及全文检索单机版02 中华文史论丛03 世界精典移动图书馆kw04 微软学生2006---(Microsoft Student 2006)kw04(a) 微软学生2007kw05 古典诗词鉴赏kw06 中国电子地图2005版kw07 文渊阁四库全书文本数据光盘kw07(a) 文渊阁四库全书(原文电子版)kw08 家庭藏书集锦全集kw10 故事版儿童百科全书kw11 【唐诗三百首】kw12 微软Encarta百科全书2006白金版DVD电脑版kw13 大英百科全书(2005)CD版kw14 正统道藏+藏外道书kw15 经典书籍收藏佳品kw16 中国百科全书24CD完美版kw17 经典书籍二kw18 陶然唐宋诗词鉴赏kw19 中华书局版图书大合集kw20 明实录kw21 西方美学通史(全七卷)kw22 大英百科全书2006顶级资源中心版kw23 乾隆大藏经(龙藏)--(全168册)kw24 二十四史之《清史稿》kw25 汽车驾驶完美视频教程kw26 十三经清人注疏kw27 中外艺术百科全书(全套)kw28 中国名著1200+世界名著1300+二十六史kw29 中外经典视听图书馆(全)kw30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kw31 友立数码影像动态素材库(全套)最新版kw32 《古今图书集成》电子版28CD全套kw32-a 古今图书集成-djvu格式清晰版kw33 《续修四库全书》光盘版(1-1776册)kw33-a 《续修四库全书》清晰版djvu格式(1-1776册)kw34 《中外藏书集锦》视听版kw35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1-4册)kw36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kw37 全清词•顺康卷kw38 横排简体《二十四史》kw39 十三经注疏- 影清阮元校刻本kw40 大英百科全书2007超级豪华版kw41 清人注疏十三经-四部备要本kw42 双红堂文库kw43 古本小说丛刊kw44 中国密宗大典(全10册)kw45 《辞海》99缩印版电子辞书kw46 二十四史全译kw47 中华文明五千年kw48 金庸全集朗读MP3带电子书kw49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全kw50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套)kw50(a)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套)kw51 中华传世藏书-(第一部分-第四部分)kw52 中国野史集成(全50册)kw53 中国野史集成续编(全30册)kw54 中国历史大辞典kw55 古典文学全集kw56 善本戏曲丛刊kw56-a 古本戏曲丛刊(二集-五集)kw57 民国丛书第一辑kw58 高丽史kw59 世界五千年MP3kw60 中华大藏经kw61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全31册)kw62 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kw63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kw64 中华书局版-白话资冶通鉴kw65 黃氏逸書考(清)黃奭輯kw66 金庸作品集kw67 中国历史地图集kw68 清实录kw69 大明一統志九十卷kw70 大清十朝圣训kw71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kw72-a 中国兵书集成kw72 中国历代兵书集成kw73 十通kw74 丛书集成新編(120册全)kw75 丛书集成續編(280冊全)kw75-a 丛书集成續編(清晰版)(280冊全)kw75-b 丛书集成三编(100冊全)kw76 故训汇纂kw77 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20种合集)kw78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kw79 永乐北藏kw79-a 永乐北藏(清晰版)kw80 海山仙館叢書kw81 芋園叢書kw82 续古逸丛书kw83 士禮居叢書kw84 唐宋注疏十三经-四部备要本kw85 汉魏古注十三经办附四书章句集注(全二册)kw86 殷周金文集成kw86(a) 近出殷周金文集录(全四册)kw87 古逸叢書kw88 《大清会典》和《图典》kw89 知不足齋叢書kw89(a) 后知不足斋丛书kw90 抱經堂叢書kw91 诸子集成kw92 新编诸子集成kw93 潜研堂全书-龙氏家塾刻本kw94 鲁迅全集(初版,第3版,第5版合集)kw95 津逮秘書kw96 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全198册kw97 经籍纂诂并补遗kw98 拜經樓叢書kw99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kw100 皇清經解續編kw101 皇清經解kw102 石刻史料新编(1一3辑)kw102(a) 行素草堂金石丛书.金石全例.kw103 嘉業堂叢書kw104 地方志汇集kw105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1-5)kw106 敦煌古籍敘錄新編kw107 十三经注疏○李学勤主编本kw108 俄藏敦煌文献(17册全)kw109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7册)kw110 电子图书古登堡计划DVD2006年版kw111 中华道藏(49册全)kw111(a) 中華續道藏kw111(b) 敦煌道臧kw112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100册kw113 资治通鉴系列kw114 《明通鑑》及《明通鑑坿编》kw115 史记研究集成(全14册)kw116 中国近代史文献汇编52册kw117 二十五别史kw118 肇域志(全四册)kw119 商务印书馆《日本丛书》kw120 中国小说史丛书kw121 历代会要系列kw122 四库未收书辑刊kw122-a 四库未收书辑刊(清晰版)kw123 清代史料笔记丛刊kw124 摛藻堂《钦定四库全书荟要》kw125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系列kw126 《全唐诗全宋词》(有声读物)kw127 《四库全书总目》kw128 元明史料筆記kw129 唐宋史料筆記kw130 大明会典-万历本kw131 北大图书馆稿本丛书kw132 中国历史图说kw133 大家小书(40辑全)kw134 胡适文集(12册全)+胡适书信集(上、中、下)kw135 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42册全)kw136 墨海金壺(总160册)kw137 中华书局《文史》1-53※55kw138 劉沅:槐軒全書(全107冊)kw139 乐乐藏书kw140 中华文史资料文库kw141 中国古代工具书丛编kw142 一生要读知丛书kw143 正史合集系列kw144 中国历史文化全书光盘kw145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kw146 个人文集kw147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kw148 点校补正经义考kw149 中国书法全集kw150 中国地域文化丛书kw151 书趣文丛kw152 中华民国法规大全kw153 中华民国法规汇编kw154 世界城市史kw155 《文物》杂志kw155-a 文物中国史kw156 《考古》kw157 正谊堂全书kw158 彩图版《发现之旅》kw159 《清史列传》kw160 卍正藏经(1-70)kw161 卍续藏经(1-151)kw162 中国历代书院志(全16册)kw163 中国法帖全集kw164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图典丛书kw165 失落的文明丛书(24本)kw166 外国文学名著kw167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一辑)kw168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辑)kw169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辑)kw170 明清史料甲、乙、丙编kw171 甲骨文合集kw171-a 甲骨文合集补编(共七册)kw172 中国现代十大名画家画集kw173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kw174 周骏富《明代传记丛刊》160册(全)kw175 清代传记丛刊(全)kw176 沈寄簃遗书kw177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kw178 宋会要稿kw179 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全200册kw180 中国美术通史(八卷全)kw181 汉魏丛书kw182 我爱收藏系列(10本)kw183 中国陶瓷+中国陶瓷史kw184 日下旧闻考kw185 史记一百三十卷kw186 清代稿本百种汇刊kw187 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kw188 中国玉器全集kw189 四库禁毁书丛刊kw190 宛委别藏kw191 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全十册)kw192 明清抄本孤本戏曲丛刊(全十五册)kw193 古文字研究(1-27辑)kw194 佚存丛书(全)kw195 文学描写辞典kw196 全宋诗kw197 粤雅堂丛书(1-20集)kw198 (四库存目+补篇)普通版kw198-a (四库存目+补篇)清晰版kw199 笔记小说大观kw200 国学备要kw201 朱子全书kw202 乾隆吴县志kw203 孔子世家谱kw204 中国方志丛书( 江苏省)kw205 中国方志丛书( 安徽省)kw206 中国方志丛书( 浙江省)kw207 中国方志丛书( 江西省)kw208 中国方志丛书( 山西省)kw209 中国方志丛书( 湖南省)kw210 中国方志丛书( 陕西省)kw211 中国方志丛书( 山东省)kw212 中国方志丛书( 四川省)kw213 中国方志丛书( 河北省)kw214 中国方志丛书( 云南省)kw215 中国方志丛书( 河南省)kw216 中国方志丛书( 福建省)kw217 中国方志丛书( 广东省)kw218 中国方志丛书( 广西省)kw219 中国方志丛书( 贵州省)kw220 中国方志丛书( 湖北省)kw221 中国方志丛书( 甘肃省)kw222 中国方志丛书( 西部地方)kw223 中国方志丛书( 塞北地方)kw224 中国方志丛书( 东北地方)kw224-a 中国方志丛书(补缺部分)kw225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文献kw226 话说中国kw227 齐白石全集kw228 歴代碑誌叢書(全25册)kw229 全元散曲+全元戏曲+全元曲kw230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kw231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155册)kw232 中国古代版画丛刊kw233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01种kw234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共64期) kw235 文史知识(1-234)kw236 全唐文+全唐文新编+全唐文补遗kw237 明史稿kw238 学海类编kw239 美术丛书(全4册)kw240 郭沫若全集kw241 春在堂全书kw242 野叟曝言(二十卷全)kw243 适园丛书kw244 中国名山胜迹志丛刊kw245 全明词+全明诗kw246 清上谕档-圣训-谕旨汇编kw247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kw248 汲古阁景宋钞南宋群贤六十家小集kw249 古本小说集成(1-5辑全693册)kw250 畿辅丛书kw251 不登大雅文库珍本戏曲丛刊kw252 传世孤本经典小说kw253 六十种曲--毛晋编kw254 四库全书学典kw255 山东通志kw256 历代名臣奏议kw257 敬乡楼丛书kw258 中外学人年谱集刊kw259 战国楚竹书kw260 官箴書集成kw261 木犀轩丛书kw262 安徽叢書kw263 丛书集成初编kw264 补守山阁丛书kw265 历代小史kw266 惜阴轩丛书kw267 文苑英华kw268 古书丛刊kw269 中国书画典库kw270 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中华孤本小说kw271 佛藏辑要kw272 指海kw273 湖北丛书kw274 禅宗全书(全101册)kw275 永乐大典kw276 频伽精舍校勘大藏经kw277 十三经注疏整理本kw278 崇文书局丛书kw279 通志堂经解kw280 世界文学名著百部kw281 西湖文献集成kw282 清国史kw283 新编分类夷坚志kw284 道藏辑要kw285 影印宋碛砂藏经kw286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文献kw287 三希堂画宝9册kw288 上海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kw289 敦煌吐鲁番类书籍kw290 俄藏敦煌艺术品kw291 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kw292 敦煌学大辞典kw293 纪录汇编kw294 梁思成全集kw295 罗念生全集kw296 乐律全书kw296(a) 樂律之書kw297 金文总集kw298 四部丛刊初编-djvu格式kw299 四部丛刊续编-djvu格式kw300 四部丛刊三编-djvu格式kw301 古今图书集成-djvu格式kw302 师伏堂丛书kw303 四明丛书kw304 袁世凯奏折专辑kw305 大清法规大全(全六册)kw306 三长物斋丛书kw307 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kw308 百陵学山kw309 湖北先正遺書kw310 丛书集成续编kw311 朝鲜王朝实录kw312 朝鲜藏汉籍古书大集合kw313 金華叢書kw314 续金华丛书kw315 中华汉语工具书书库kw316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kw317 汲古阁本十七史kw318 敦煌丛刊初集kw319 中华大典•文学典kw320 敦煌密宗文献(集成+集成续编)kw321 古陶字汇kw322 古今逸史kw323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kw324 新编大藏全咒kw325 新版-全宋文(360册全)kw326 老子集成kw327 莊子集成kw328 八史经籍志kw329 碧琳琅馆丛书kw330 资治通鉴新注kw331 民国诗话丛编kw332 宋诗话全编-(全十册)kw333 清诗纪事+清诗纪事初编kw334 中华野史kw335 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kw336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kw337 丛书人物传记资料类编kw338 红楼梦各版本合集kw339 文选-七种合集kw340 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kw341 民国风云秘录丛书kw342 中国断代史系列kw343 明诗话全编kw344 清诗话+清诗话续编kw345 全元文kw346 借月山房汇钞kw347 藏修堂叢書kw348 民俗丛书kw349 南菁書院叢書kw350 中华民国实录kw351 上海通史(全15卷)kw352 武林掌故丛编kw353 蓬莱阁丛书kw354 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kw355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省府县志辑kw356 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kw357 中村不折旧蔵禹域墨书集成kw358 新版说文解字kw359 清人词集kw360 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kw361 吐鲁番出土文书kw362 敦煌学kw363 甘肃藏敦煌文献kw364 敦煌研究(1994年至2006年)kw365 民国丛书第二编kw366 唐伯虎诗文书画全集kw367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敦煌文献(1-6)kw368 简牍书系列kw368-a 中国简牍集成kw369 敦煌文献分类录校丛刊kw370 补资治通鉴史料长编稿系列kw371 俄藏敦煌汉文写卷叙录kw372 中国敦煌学史kw373 新世纪敦煌学论集kw374 敦煌学论文集kw375 敦煌学译文集kw376 敦煌变文校注kw377 敦煌禅宗文献集成(三卷)kw378 敦煌学论文选萃kw379 呜沙石室佚书正续编kw380 敦煌学通论kw381 敦煌学合集kw382 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kw383 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kw384 吳友如畫寶kw385 佛学辞书集成全10册kw386 天下一统志kw387 十万卷楼丛书kw388 中国古钱大系kw389 平津馆丛书kw390 歷代名畫大觀kw391 清史编年kw392 欽定全唐詩kw393 鲁迅全集补遗+鲁迅全集补遗续编kw394 中国工笔画全集kw395 民国丛书第三编kw396 大英百科全书2008 超级豪华版kw397 建筑规范大全kw398 马一浮集kw399 哲学系列kw400 歷代天文律曆等志彙編kw401 古文淵鑒kw402 台湾文献丛刊1-309册(全)kw403 世紀儒學研究大系kw404 毋不敬齋全書kw405 宋元方志丛刊kw406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kw407 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kw408 佛教画藏kw409 渊鉴类函kw410 连筠簃丛书kw411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全30册kw412 涵芬楼秘笈+涵芬樓祕笈补kw413 宝颜堂秘笈kw414 忏华盫丛书kw415 佛教大辞典kw416 敦煌写经kw417 古玺汇编kw418 中国美术史kw419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kw420 甲骨文字诂林kw421 汲古阁本十三经注疏kw422 点校本二十五史kw423 别下斋丛书kw424 航海述奇七种kw425 三朝北盟会编kw426 道家類书合集kw427 九朝东华录kw428 宋人集kw429 哲學大辭典kw430 丹經道書合集kw431 中華周易文化資料大集合kw432 道家新近著作kw433 廣成儀制kw434 異體字字典kw435 苏东坡诗集注kw436 五音集韻kw437 浙江图书馆丛书kw438 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编)kw439 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编)kw440 中国地方志集成•台湾府县kw441 中国书画全书1-8册kw442 金石萃编kw443 景文集kw444 景岳全书kw445 景刊唐开成石经附贾刻孟子嚴氏校文kw446 焦氏丛书kw447 盐邑志林kw448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石刻拓本资料---画像石kw449 画像石系列kw450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kw451 越缦堂日记kw452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学者传记丛书kw453 武英殿二十四史kw454 武英殿本十三经注疏kw455 二十五史補編kw456 滂喜斋丛书kw457 夷门广牍kw458 玉函山房辑佚书kw459 中华传世文选kw460 古文字诂林(全12册)kw461 碑傳集六十冊kw462 方舆考证一百卷kw463 古今韻会挙要kw464 古今治平畧kw465 “楼兰”方面书kw466 中国美术全集kw467 小说月报(民国期刊)kw468 明代史料kw469 申报周刊(合订本)kw470 中国植物志kw471 商务印书馆译印沙俄侵华史料kw472 王文成公全書kw473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光盘版(1946-2009年) kw474 十三经注疏八大类合集kw475 说部丛书及林译小说丛书kw476 万国公报kw477 喜咏轩丛书kw478 坚净居丛帖(10册,外启功作品3册)kw479 清词别集188本+其它诗集kw480 百花历史书系kw481 古今韵会举要小补kw482 清末民初小说书系(共10册)kw483 四部总录艺术编kw484 东方杂志【民国东方杂志社】kw485 皇朝经世文编kw486 皇朝经世文续编kw487 珍贵佛学书籍kw488 杨守敬集kw489 中华字海kw490 北平圖書館館刊kw491 丁丑劫余印存kw492 周易指四十七卷kw493 古代中国青铜器kw494 国粹学报kw495 历史真相20世纪世界图片档kw496 鄭堂讀書記kw497 中国新石器研究kw498 安徽通志kw499 甘肃通志kw500 廣東通志kw500-a 廣東通志(早稻田大学)kw501 貴州通志kw502 江南通志kw503 清朝通志kw504 山西志辑要kw505 西湖志kw506 浙江通志kw507 八閩通志kw508 廣西通志kw509 河南通志kw510 湖廣通志kw511 畿輔通志kw512 江西通志kw513 山西通志kw514 盛京通志kw514-a 盛京通志(早稻田大学)kw515 四川總志kw515-a 吉林通志(早稻田大学)kw516 雲南通志kw517 卍续藏(上海涵芬楼版)kw518 田蕴章书法讲座清晰版350集kw5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陕西省志kw520 历代史纂左编kw521 大藏经补编kw522 敦煌宝藏全140册kw523 钦定全唐文kw524 申报kw525 文史资料选辑kw526 钱钟书手稿集kw527 辽金元名人年谱kw528 [明]毛晋编:六十种曲kw529 泉州传统戏曲丛书+泉州明清戏曲与方言kw530 雍熙乐府二十卷kw531 中国地方戏曲集成kw532 二十四史订补kw533 二十五史三编kw534 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初编kw535 中华族谱集成陈氏谱卷kw536 中华族谱集成刘氏谱卷kw537 中华族谱集成王氏谱卷kw538 中华族谱集成张氏谱卷kw539 中華族譜集成李氏譜卷kw540 中國姓氏尋根游+中华族谱集成-万姓统谱kw54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文字版PDF)kw542 列宁全集(文字版PDF)kw543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多省的方言志kw544 曾国藩全集kw545 左宗棠全集kw546 湖海楼丛书kw547 千字文系列kw548 易經大全二十卷kw549 中华文史丛书kw550 考古学报(1936年-2007年)kw551 宋史研究集(全三十六辑)kw552 学衡【民国学衡杂志社】kw553 辽海丛书刊本kw554 千壁亭古砖图释kw555 近代史研究kw556 古琴琴谱集成kw557 敦煌莫高窟(1-5册)kw558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kw559 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kw560 佩文韵府kw560-a 佩文韵府+清•张玉书等编kw561 百衲本廿四史kw562 工笔画线描画谱kw563 中国绘画全集kw564 甲骨续存补编kw565 尚書文字合編kw566 唐会要(光绪甲申江苏书局)kw567 外国文艺理论丛书kw568 洛阳出土北魏墓志选编kw569 洛阳考古集成+洛阳考古集成补编kw570 蒋礼鸿集kw571 罗振玉学术文集kw572 影印宋碛砂藏经[线装书局版]kw573 四库未收书辑刊(清晰版)kw574 中国革命领导人文库--毛泽东kw575 中国古典诗词大全kw576 中国武侠小说精选kw577 中国古典名著(上,下)kw578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上,下)kw579 中国年度获奖文学作品精选-法律与经济(下) kw580 中国名人传记文学kw581 外国名人传记文学kw582 外国文学名著(上,下)kw583 英文文学名著-生活百科知识(下)kw584 中外经典名画欣赏kw585 二十六史(上,下)kw586 生活百科知识(上)kw587 科普教育与艺术修养(上,下)kw588 计算机教程kw589 法律与经济(上)kw590 中文工具书(上,下)kw591 英汉语言工具书kw592 乾坤正气集kw593 全宋词kw594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kw595 中国诗话珍本丛书kw596 丛书集成續編(清晰版)(280冊全)kw597 滇系kw598 永乐北藏(清晰版)kw599 (四库存目+补篇)清晰版kw600 清代硃卷集成kw601 中国玉器收藏与鉴赏全书kw602 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及附录kw603 中国书院志kw604 名山胜概记kw605 明诗综kw606 清帝列传kw607 殷周金文集成释文kw608 (周原与周文化、周原甲骨文综述、周原甲骨研究、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合集kw609 故宮博物院院刊kw610 古代文明kw611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kw612 英国所藏甲骨集上编kw613 中国陶瓷投资与鉴藏+古瓷辨识kw614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kw615 新郑郑公大墓青铜器+郑州商代铜器窖藏kw616 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kw617 周易图说总汇kw618 钦定户部则例(卷1-100)kw619 钦定礼部则例(卷1-202)kw620 钦定吏部处分则例(卷1-52)kw621 民国吴县志+民国续吴县志kw622 (小屯南地甲骨附册,小屯南地甲骨考释,小屯南地甲骨索引,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藏甲骨文字)合集kw623 中国绘画三千年kw624 楚学文库(全套)kw625 景德镇古陶瓷kw626 天下郡国利病书kw627 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kw628 笔记小说大观-5辑全kw629 民族语言文字书籍kw630 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kw631 张光直著作汇录kw632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kw633 杜氏通典二百卷kw634 居延汉简+居延汉简补编kw635 全辽金文+全辽金诗kw636 中国古典家具收藏与鉴赏全书(上下卷)kw637 中国艺术全集(五集)kw638 中华文化通志kw639 中国陶瓷全集kw640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画kw641 清通鉴(山西出版)+清通鉴(岳麓书社)kw642 燕京学报kw643 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全四册)kw644 文物资料丛刊(1-10辑)kw645 考古学研究kw646 中国油画文献kw647 中原文物kw648 青鹤【民国青鹤杂志社】kw649 宅谱大成kw650 北京考古集成kw651 全辽金文kw652 华夏考古1994-2008kw653 文博1994-2003kw654 考古与文物kw655 考古学集刊kw656 古代繪畫選kw657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全四冊)kw658 博士论文kw659 21世纪大英百科--新知与挑战kw660 传统地方曲艺──北管教材kw661 中国文学史系列kw662 南宋绍兴刻本史记kw663 黄州府志kw664 四川通志kw665 世界名画珍藏系列全集(5册)kw666 海外中国研究(100本合集)kw667 殷虚文字甲,乙编kw668 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kw669 三代吉金文存及释文kw670 中国民间诸神kw671 《中国文字》第1-52辑kw672 经典与解释系列kw673 中華民國名人傳(全五冊)kw674 尹湾汉墓简牍kw675 中国儒学史kw676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kw677 简、帛老子及其他,四川汉砖像kw678 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kw679 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史(全四冊)kw680 殷墟文字丙编kw681 中华民国社会发展史(全四册)kw682 海上四任精品kw683 中國博物館藏畫.上海博物館藏畫kw684 故宫旧藏珍宝欣赏kw685 佛光大辞典kw686 经义考kw687 中国文物报kw688 道统大成kw689 大般涅盘经kw690 屑玉丛谭kw691 苦雨斋译丛(十种12册)kw692 明清史料丛书--八种(全)kw693 子书百家[湖北崇文书局,109册]kw694 龙门石窟+龙门二十品kw695 中国古画谱集成kw696 万历重修泉州府志kw697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kw698 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kw699 白银时代俄国文丛(23册)kw700 理学丛书(共24册)kw701 孤本明代人物小传(全十册)kw702 汉译南传大藏经kw703 明代论著丛刊kw704 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蒙古方志六册kw705 大藏经研究专题kw706 中国佛寺史志汇刊(三辑全)kw707 千唐志斋藏志kw708 皇明史概kw709 芥子园画传kw710 明清史料(戊、辛、已编,6册)kw711 明儒学案kw712 《续修四库全书》清晰版djvu格式(1-1726册) kw713 中国社会通史(8册)kw714 今献汇言kw715 唐代碑刻文字拓本kw716 明代碑刻文字拓本kw717 宋辽金碑刻文字拓本kw718 南北朝碑刻文字拓本kw719 元代碑刻文字拓本kw720 隋,五代,魏晋,汉碑刻文字拓本kw721 名人野史kw722 甲骨文字集释kw723 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kw724 甲骨文合集释文+甲骨文字典kw725 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kw726 饶州府志kw727 中国新疆壁画全集克孜尔kw728 谢国桢明史研究论著汇录kw729 中国近代史论丛(正中书局)kw730 中国佛教雕塑(上下卷)kw731 大清历史新闻kw732 古书隐楼藏书kw733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kw734 夏商周青铜器研究kw735 保利藏珍(石刻佛教造像精品选)+汉-华山庙碑kw736 全唐诗(增订本)kw737 中国敦煌kw738 清儒学案kw739 北京通史(全十卷)kw740 中国历史地图集(全部图形文件)kw741 四部备要kw742 刘申叔遗书kw743 金文詁林+附錄+讀後記kw744 佛教(学)辞典(9种)合集kw745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kw746 乾隆大藏经(全168册)-清晰版kw747 玉器系列鉴赏工具书(102本打包)kw748 《历代文话》(全十册)kw749 中国历代画谱汇编kw750 中国名画全集-人物画鉴赏全四卷kw751 中国古代兵书今人译注合辑kw752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全八卷)kw753 中国翻译通史全5卷kw754 陈寅恪集kw755 說文解字詁林kw756 唐研究(1-11)kw757 万历《开原图说》kw758 唐诗纪kw759 百川学海kw760 濟生拔粹kw761 中國歷代詩歌通典kw762 两京遗编kw763 子汇kw764 寰宇通志kw765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全六册)kw766 辽金元诗话全编(全四册)kw767 道德叢書kw768 红楼梦(各版本及资料合集)kw769 俞平伯全集(10册全)kw770 杨天石近代史文存kw771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丛书kw772 师石山房丛书kw773 钱钟书集kw774 美国通史(六卷本)kw775 中国全集kw776 韩愈全集校注kw777 国宝春秋(全六册)kw778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kw779 洛阳发掘报告kw780 故宫收藏:你应该知道的200件系列kw781 日本藏中国珍本古籍(清晰版)kw782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kw783 《中国美术全集》电脑CD-Rom版kw784 人类文明史图鉴kw785 章氏叢書kw786 馮琢庵先生北海集kw787 汲古阁本说文解字kw788 李济文集(全五册)kw789 中国画像石全集(1-8卷)kw790 广东碑刻集kw791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十五讲系列)kw792 吕氏春秋注疏kw793 武林插图选集浙江人美kw794 年画专题kw795 十三经读本84册kw796 4000名世界画家大师作品集kw797 1300名中国画家作品集kw798 印象派,毕加索,中国十大名家,人体创作图库kw799 尔雅诂林kw800 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kw8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全十卷)kw802 钱穆专题书籍kw803 金陵古版画kw804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kw805 光緒順天府志kw806 泉州府志kw807 温州府志kw808 续修台湾府志kw809 广州府志kw810 嘉興府志kw811 重修揚州府志kw812 处州府志. 巻首,巻之1-21,23-30 kw813 河南府志kw814 同治徐州府志kw815 漳州府志kw816 寧波府志kw817 重修广平府志kw818 睡虎地秦墓竹简kw819 白氏文集kw820 笔记小说大观(台湾版全45编)kw821 中国书法大字典kw822 群书考索前后续别集kw823 古今笔记精华kw824 汉碑系列kw825 [日]師村妙石編:篆刻字典kw826 国朝宝鉴kw827 清朝全史kw828 日本藏中国珍本古籍(清晰版)kw829 曾国藩挺经kw830 中华山水志丛刊(山志+水志)kw831 全明文kw832 剑桥插图史系列史书(13种)kw833 礼拜六(200期全)kw834 宋集珍本丛刊kw835 古文字学资料系列kw836 纬书集成kw837 道藏精华录kw838 综合,普及类图书大集合kw839 《新青年》(1-9卷全)kw840 中国评论(25卷143 期全)kw841 茶话(30期全)+茶經kw842 广舆记kw843 海国图志kw844 说文解字句读kw845 朔方备乘kw846 群书治要kw847 南巡盛典一百二十卷kw848 舆地纪胜(卷1-200)kw849 采菽堂古诗选38卷kw850 康煕字典和刻本全40冊kw851 清俗纪闻十三卷kw852 新编古今事文类聚kw853 凝香室鸿雪因缘图记kw854 备急千金要方kw855 东汉会要(卷1-40)kw856 汉律考(卷1-7)kw857 西汉会要(卷1-70)kw858 续文献通考(卷1-254)kw859 文献通考(卷1-343)kw860 大明律(卷1-30)kw861 福惠全书(卷1-32)kw862 汉唐事笺(前后集)kw863 三国会要(卷1-10,14-22)kw864 盛京典制备考(卷1-8,光绪廿五年版)kw865 王仪部先生笺释kw866 宸垣识略(卷1-16)kw867 古今法制表(卷1-16)kw868 水经注笺刊误(卷1-12kw869 五礼通考(卷1-262)kw870 舆地广记(卷1-38)kw871 大金集礼(卷1-40)kw872 大明集礼(卷1-53)kw873 大明律集解附例(卷1-30)kw874 大清律例刑案新纂集成(卷1-40)kw875 大唐六典(卷1-30)kw876 大唐六典(卷1-30,享保九年版)kw877 唐会要(卷1-100)kw878 唐诗归kw879 北徼汇编(卷1-6)kw880 薄海番域录(卷1-12)kw881 大清律例汇辑便览(卷1-40)kw882 大清通礼(卷1-50)kw883 东西洋考(卷1-12)kw884 读礼通考(卷1-120)kw885 云台新志(卷1-18)kw886 舟车所至kw887 故唐律疏议(卷1-30)kw888 蒙古游牧记(卷1-16)kw889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1-48)kw890 钦定满洲源流考(卷1-20)kw891 水道提纲(卷1-28)kw892 水经注(卷1-40)kw893 五代会要(卷1-4,10-30)kw894 西域水道记(卷1-5)kw895 新斠注地里志(卷1-16)kw896 新锲纂辑皇明一统纪要(卷1-15)kw897 徐霞客游记(册1-10)kw898 扬州画舫录(卷1-18,嘉庆二年版)kw899 圆机诗学活法全书kw900 巴县志(卷1-17)kw901 方舆纪要简览(卷1-34)kw902 古香斋鉴赏袖珍春明梦余录(卷1-70)kw903 广雁荡山志(卷1-28)kw904 湖南苗防屯政考(卷1-15)+补编kw905 湖山便览(卷1-12)kw906 罗浮山志会编(卷1-22)kw907 苗防备览(卷1-22)kw908 名山记(卷1-16)kw909 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卷1-50)kw910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1-72)kw911 三省边防备览(卷1-18)kw912 山海经(卷1-18)kw913 深州风土记(卷1-22)kw914 十六国疆域志(卷1-16)kw915 石城县志(卷之1-9)kw916 水经注释(卷1-40)kw917 太常因革礼(卷1-50,68-100)kw918 西湖游览志(卷1-24)kw919 元和郡县图志(卷1-40)kw920 得一录(卷1-16)kw921 (大陆版)辞源(修订本)(上下二册)kw922 合璧本玉海kw923 讀書雜志(上+下)+讀書雜志餘編kw924 校點本通典全5冊kw925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十八册全书)kw926 南昌市志(全六册)kw927 蘇軾詩集全3冊+蘇軾詩選+蘇轍年譜kw928 唐诗纪事+宋词纪事+宋诗纪事+宋诗纪事续补kw929 重修安徽通志kw930 字典、词典、辞典大集kw931 黃庭堅詩集注+黃庭堅全集+黃庭堅年譜新編kw932 經義述聞(上+下)kw933 李零作品集(20册)kw934 许学丛书kw935 豫章丛书kw936 民国辞源正续篇三册全kw937 明代方志选kw938 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kw939 《庸言》半月刊kw940 八琼室金石补正。

元代的古文字研究——以《六书正讹》为例

元代的古文字研究——以《六书正讹》为例
古人造字之初多依实物而起但由于后世语言不断分化某些实词长期被借用为虚词该实词表示本义的功能又被它后起的语词所取代因而实义逐渐丧失诃生也逐渐虚化进而成为今天的虚词
语 言 研 究
元代 的古文字研究
— —
以《 六书正讹》 为例
张磊
( 浙江师范大学 人 文学 院, 浙江 金华 3 10 ) 20 4
现代语言学术语“ 语法化” 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 无实在意义、 仅表示语法功能成分的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中国传 统的语言学称之为“ 实词虚化” 。周伯琦在《 正讹》 中说 :大抵古人 “ 制字, 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 字, 皆古之 实字。” 可谓一语中的。周 氏在《 正讹 ・ 》庸” 冬韵=‘ 字亦云 :大锺也, ‘ “ 象形。大抵古人作字, 皆从
关键词: 古文 字 : 书正讹 六 中 图分类 号 : 2 H1 1 文献 标识 码 : A
也。 大抵古人 因事物制字, 今之语助 , 皆古人器物之字。说文》 《 以为 女阴。 象形。 甚谬。 : ” 此条本戴侗《 按 六书故》《 。 六书故》 卷二八 : “ 也, 讵伯仲姑也。以支切 , 又上声。沃盥器也。 有流以注水, 象形。……
古文 , 非如周氏所谓“ ” 蔷 之古文。
周伯琦有时虽然采用了《 说文》 的古文 , 但却文生义做出了错 误的解释。如支韵:示, “ 古文 , 即今旗字, 象飞旃之形, 以其声 同借 为神 示字。 “ 字甲骨文多作“亍”象神主之形 ,飞旖” ”示” , “ 之说 乃周氏臆说 , 不足据。
信 , 同戏剧”。姚孝遂先生批评说:丁氏作《 视 目 “ 自叙》 时已是一九二
八年 . 当时 商周 古文 字 已大 量 出土 , 已开展 了相 当广 泛 而深入 的 并

李家浩先生□著目□

李家浩先生□著目□

李家浩先生论著目录(一) 著作1. 《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合作),文物出版社,1985年9月。

2. 《望山楚简》(合作),中华书局,1995年6月。

3. 《九店楚简》(合作),中华书局,2000年5月。

4.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5. 《银雀山汉墓竹简[贰]》(合作),文物出版社,2010年1月。

6.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合作),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

(二) 论文1. 《试论战国时期楚国的货币》,《考古》1973年3期192—196页。

2. 《江陵凤凰山八号汉墓“龟盾”漆画试探》,《文物》1974年6期62—65页。

3. 《马王堆1号墓出土漆器制地诸问题——从成都市府作坊到蜀郡工官作坊的历史变化》(与俞伟超先生合作),《考古》1975年6期344—348页;湖南省博物馆编:《马王堆汉墓研究》358—354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

4. 《银雀山汉简〈尉缭子〉释文(附校注)》(与曾宪通先生合作),《文物》1977年2期21—27页,3期30—35页。

5. 《释“弁”》,《古文字研究》第一辑391—395页,中华书局,1979年8月。

6. 《战国布考》,《古文字研究》第三辑160—165页,中华书局,1980年11月。

△7. 《战国货币文字中的“”和“比”》,《中国语文》1980年5期373—376,372页。

8. 《曾侯乙墓钟、磬铭文说明》(与裘锡圭先生合作),《音乐研究》1981年1期17—21页。

9. 《战国时代的“冢”字》,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语言学论丛》第七辑113—122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7月;《中国古代度量衡论文集》352—362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2月。

△10. 《信阳楚简“浍”字及从“”之字》,《中国语言学报》第一期189—199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4月;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编:《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选》第三辑242—25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3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于省吾:《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唐兰:《殷虚文字二记》张政烺:《释它示——论卜辞中没有蚕神》胡厚宣:《说》张颔:《侯马盟书丛考续》高明:《侯马载书盟主考》朱德熙:《战国匋文和玺印文字中的“者”字》裘锡圭:《说“弜”》马国权:《两周铜器铭文数词量词初探》陈世辉:《略论〈说文解字〉中的省声》李学勤:《岐山董家村训匜考释》张振林:《中山靖王鸟篆壶铭之韵读》姚孝遂:《契文考释辨证举例》徐锡台:《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见人名、官名、方国、地名浅释》徐锡台:《探讨周原甲骨文中有关周初的历法问题》张政烺:《中山王壶及鼎铭考释》(与姚文合于一处)张政烺:《中山国胤嗣壶释文》赵诚:《〈中山壶〉〈中山鼎〉铭文试释》孙稚雏:《中山王鼎、壶的年代史实及其意义》于豪亮:《为什么随县出土曾侯墓?》林沄:《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姚孝遂:《商代的俘虏》李家浩:《释“弁”》岛邦男:《禘祀》前川捷三:《介绍著录明义士旧藏甲骨的新刊二书》肖楠:《甲骨学论著目录(1949—1979)》2、《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上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考释》下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综合研究》附:图版3、《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于省吾:《释盾》裘锡圭:《释柲》李学勤:《关于组卜辞的一些问题》萧楠:《论武乙、文丁卜辞》张永山、罗琨:《论历组卜辞的年代》张政烺:《周厉王胡簋释文》林沄:《琱生簋新释》商承胙:《秦权使用及辨伪》马国权:《战国楚竹简文字略说》李家浩:《战国布考》孙稚雏:《天亡簋铭文汇释》姚孝遂:《〈殷虚卜辞综类〉简评》贾平:《读〈殷虚文字甲编考释〉》[日]松丸道雄:《散见于日本各地的甲骨文字》4、《古文字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胡厚宣:《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问题再商榷》于省吾:《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辨》夏渌:《学习古文字散记》裘锡圭:《甲骨文字考释》陈炜湛:《卜辞文法三题》常玉芝:《说文武帝——兼论商末祭祀制度的变化》刘宗汉:《释七、甲》李学勤、王宇信:《周原卜辞选释》陈永正:《释》5、《古文字研究》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于省吾:《墙盘铭文十二解》赵诚:《墙盘铭文补试》张政烺:《哀成叔鼎释文》林沄:《对早期铜器铭文的几点看法》张振林:《试论铜器铭文形式上的时代标记》张颔:《韩锺鐱考释》伍仕谦:《微氏家族铜器群年代初探》杨五铭:《两周金文数字合文初探》张亚初:《周厉王所作祭器簋考——兼论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陈世辉:《金文韵读续辑(一)》孙稚雏:《保卣铭文汇释》商承祚:《〈石刻篆文编〉字说》(二十七则)饶宗颐:《中山君考略》陈邦怀:《战国楚帛书文字考证》罗福颐:《近百年来对古玺文字之认识和发展》于豪亮:《古玺考释》马国权:《缪篆研究》李裕民:《侯马盟书疑难字考》曾宪通:《楚月名初探——兼谈固墓竹简的年代问题》6、《古文字研究》第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胡厚宣:《重论“余一人”问题》姚孝遂:《甲骨刻辞狩猎考》林沄:《甲骨文中的方国联盟》常正光:《殷历考辨》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师和旅》张政烺:《释》管燮初:《商周甲骨和青铜器上的卦爻辨识》胡澱咸:《甲骨文字考释二则》张亚初:《甲骨金文零释》夏渌:《学习古文字随记二则》邨笛:《卜辞考释数则》黄锡全:《甲骨文“”字试探》沈建华:《甲骨文释文二则》赵诚:《甲骨文字的二重性及其构形关系》陈炜湛:《甲骨文异字同形例》[日]伊滕道治:《有关语词“”的用法问题》裘锡圭:《论“历组卜辞”的时代》谢济:《武丁时另种类型卜辞分期研究》于秀卿、贾双喜、徐自强:《甲骨的凿钻形态与分期断代研究》[日]松丸道雄:《甲骨文伪造问题新探》徐台:《周原卜辞十篇选释及断代》田宜超:《“王以我单勿卜”解》7、《古文字研究》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于省吾:《释黾、》孙常叙:《则、法度量则、则誓三事试解》李裕民:《古文字考释四种》张亚初、刘雨:《商周族氏铭文考释举例——摘自〈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的资料和初步研究〉》商承祚:《中山王鼎、壶铭文刍议》黄盛璋:《中山国铭刻在古文字、语言上若干研究》于豪亮:《墙盘铭文考释》孙稚雏:《竝果戈铭释》何琳仪、黄锡全:《簋考释六则》李学勤、郑绍宗:《论河北近年出土的战国有铭青铜器》刘启益:《西周夷王时期铜器的初步清理》殷涤非:《楚量小考》周世荣:《货币帛书文字丛考》王永光:《介绍新出土的两件虢器》陈邦怀:《战国〈行气玉铭〉考释》商志:《说商亳及其它》李先登:《河南登封阳城遗址出土陶文简释》饶宗颐:《略论马王堆〈易经〉写本》郑良树:《从帛书〈老子〉论严遵〈道德指归〉之真伪》曾宪通:《三体石经古文与〈说文〉古文合证》张振林:《先秦古文字材料中的语气词》杨五铭:《西周金文被动句式简论》8、《古文字研究》第八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于省吾:《释能和以及从的字》陈邦怀:《商代金文中所见的星宿》朱德熙:《古文字考释四篇》姚孝遂:《〈禦鼎〉辨伪》马国权:《金文札记二则》连劭名:《〈史墙盘铭文〉研究》孙稚雏:《蔡侯墓器摹本》黄盛璋:《平山战国中山石刻初步研究》李零:《战国鸟书箴铭带钩考释》殷涤非:《卢金与龟币》李先登:《孟广慧旧藏甲骨选介》胡振祺注释、李梅贞摹拓:《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收藏的甲骨》[日]松丸道雄:《日本散见甲骨文搜汇(六)》[日]岛邦男:《卜辞上父母兄子之称谓》[日]岛邦男:《贞人补正》[日]前川捷三:《关于午组卜辞的考察》田凤岭编:《新中国金文目录表》《论“历组卜辞”的时代》勘误表9、《古文字研究》第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姚孝遂:《牢、考辨》高明:《武丁时代“贞卜辞”之再研究》[加]许进雄:《甲骨文所表现的牛耕》[日]高岛谦一:《问“鼎”》[美]夏含夷:《释“禦方”》林沄:《小屯南地发掘与殷墟甲骨断代》肖楠:《再论武乙、文丁卜辞》陈炜湛:《甲骨文研究的过去、现状及今后的展望》刘启益:《西周金文中的月相与共和宣幽纪年铜器》于豪亮:《陕西省扶风县强家村出土虢季家族铜器铭文考释》伍仕谦:《王子午鼎、王孙诰钟铭文考释》周永珍:《释康侯簋》陈连庆:《敔簋铭文浅释》戴尊德:《芮城柴村铜器铭文考释》陶正刚:《陈公孙父旅瓶考》刘彬徽:《楚国有铭铜器编年概述》何琳仪、黄锡全:《啟卣、啟尊铭文考释》王文耀:《曾侯乙钟铭文之管见》孙稚雏:《金文释读中一些问题的探讨(续)》[澳]巴纳:《研究金文族徽的一种新方法及其重要成果》徐自强、张亚初、刘雨:《北京图书馆所藏青铜器铭文拓本汇编序》陈邦怀:《两周金文韵读辑遗》10、《古文字研究》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于省吾:《释两》罗福颐:《龙字私议》张政烺:《殷契字说》曾宪通:《说繇》陈世辉:《释——兼说甲骨文不字》滕壬生:《释》蔡运章:《释》王克林:《释“厙”》单周尧:《说“皇”》裘锡圭:《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三篇》夏渌:《学习古文字琐记二则》李裕民:《古字新考》洪家义:《令命的分化》刘宗汉:《金文札记三则》马国权:《鸟虫书论稿》严学君:《循义定音,循音统形——释字要则》饶宗颐:《曾侯乙墓匫器漆书文字初探》姚汉源:《鄂君启节释文》郝本性:《寿县楚器集脰诸铭考释》殷涤非:《“者旨於赐”考略》黄盛璋:《试论战国秦汉铭刻中从“酉”诸奇字及其相关问题》周世荣:《湖南出土战国以前青铜器铭文考》汤余惠:《战国文字考释五则》朱活:《释篇——兼谈刀背文字》吴振武:《战国货币铭文中的“刀”》孙常叙:《假借形声和先秦文字的性质》赵诚:《古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内部调整》杨五铭:《西周金文联结词以、用、于释例》徐中舒:《数占法与〈周易〉的八卦》张亚初:《殷虚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郑良树:《竹简、帛书与校雠学、辨伪学》周策纵:《一对最古的药酒壶之发现》[日]好并隆司:《辕田再考》11、《古文字研究》第十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罗福颐:《临沂汉简分类考释序》罗福颐:《临沂汉简所见古籍概略》罗福颐:《读〈临沂出土汉初古历初探〉质疑》罗福颐:《临沂汉简通假字表》罗福颐:《偻翁一得录(节选)》罗福颐:《史印新证举隅》罗福颐:《封泥证史录举隅》罗福颐:《密章小考》罗福颐:《偻翁印话》罗福颐:《商代青铜器铭文确徵例证》罗福颐:《青铜器铭文中之避讳》罗福颐:《对〈商周彝器通考〉某些器物定名和用途的商榷》罗福颐:《商周秦汉青铜器铭文辨伪录》罗福颐:《〈汉书新证〉书后》罗福颐:《小校经阁金文伪铭录目》罗福颐:《汉栻盘小考》12、《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张政烺:《释因蕴》裘锡圭:《释殷虚甲骨文的“远”“”(邇)及有关诸字》赵诚:《诸探索》姚孝遂:《读〈小屯南地甲骨〉札记》陈炜湛:《“侯屯”卜骨考略》齐文心:《商殷时期古黄国初探》于省吾:《释古文字中的字和工册、弜册、豆册》马承源:《说》林沄:《豊豐辨》刘宗汉:《释貯辨疑二则》王世民:《记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我国殷周铜器》刘启益:《西周武成时期铜器的初步清理》刘雨:《郘编钟的重新研究》张亚初:《宋代所见商周金文著录表》饶宗颐:《妇好墓铜器玉器所见氏姓方国小考》张光裕:《记述几篇伪作的邾公华钟铭文》王人聪:《蔡侯考》朱德熙:《释桁》李学勤:《湖南战国兵器铭文选释》黄盛璋:《新出战国金银器铭文研究(三题)》李家浩:《盱眙铜壶刍议》高明:《楚缯书研究》陈世辉:《〈诅楚文〉补释》管燮初:《上古汉语序数词组结合方式的历史演变》曾宪通:《〈观堂书札〉考订》[美]倪德卫:《〈国语〉“武王伐殷”天象辨伪》13、《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姚孝遂:《〈殷契粹编〉校读》林沄:《无名组卜辞中父丁称谓研究》林小安:《武乙文丁卜辞补证》彭裕商:《非望卜辞研究》张亚初:《商代职官研究》[美]吉德伟:《中国正史之渊源:商王占卜是否一贯正确?》[美]夏含夷:《早期商周关系及其对武丁以后商王室势力范围的意义》伍仕谦:《怎样认识甲骨文字》徐锡台:《试释周原卜辞中的字》连劭名:《读周原出土的甲骨刻辞》张政烺:《夨王簋盖跋——评王国维〈古诸侯称王说〉》李学勤:《班簋续考》陈连庆:《晋姜鼎铭新释》孙稚雏:《长甶盉铭文汇释》王慎行、王汉珍:《乙卯尊铭文通释译论》唐复年:《辅师簋三考及断代》刘彬徽:《湖北出土两周金文国别年代考述》李零:《楚国铜器铭文编年汇释》刘启益:《再谈西周金文中的月相与西周铜器断代——读〈西周金文和周历的研究〉后记》尹盛平:《“帝司”与“司母”小考》尚志儒:《郑、棫林之故地及其源流探讨》陈初生:《需考》刘翔:《簠器略说》柯昌济:《读〈金文编〉札记》14、《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