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堂集林》看王国维古文字研究
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集大成者
!6 6C O / 0 1 2 3 4 5 2 78 9 : ; < = 9>; <= <? @ A B @ < @ : = ; = C D @E F B G<F HI C = @ B ; = J B @ <; :; K K J GJ L ; = @ M; K ; M @ GC K= N @ F B 9 !L P N @= N @ F B 9C <Q ; < @ MF := RF= B ; M C = C F : ; L L C = @ B ; = J B @D C @ RA F C : = < C = @ B ; = J B @K N ; : S @ <RC = N= C G@; : ML C = @ B ; = J B @< = 9 L @ O7<= &T; V R@ ; L R; 9 <K N ; : S @ <RC = N C :C = < @ L H N @B @ A B @ < @ : = ; = C D @H C S J B @F H= N C <= N @ F B 9 : SU J F C G; M @= N C <= N @ F B 9 @ < = ; Q L C < N @ M; : MG; M @C = = N @GF < = C GA F B = ; : = ; K ; M @ GC K= N @ F B 9C :W N C : @ < @L C = @ B ; = J B @B @ < @ ; B K NRN C K NG; M @;S B @ ; = O C : H L J @ : K @F := N @A ; = = @ B :; : M= B @ : MF H = N @L C = @ B ; = J B @N C < = F B 9B @ < @ ; B K NC := N @= R@ : = C @ = NK @ : = J B 9 !T; V R@ ,7 8 ,B XY Z[ \ 3 ] 1 : SU J F C 9 : ; < = 9>; <C = <? @ A B @ < @ : = ; = C D @E F B G<F HI C = @ B ; = J B @ @ A B @ < @ : = ; = C D @ O H C S J B @ ! ’ ( . ^ _ ^ 文献标识码 ! ‘ ( ( a V) b a ‘ % ’ ( ( c * ( d V( ( c b V( c 7O 文章编号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 说是一个在世代累积基础上建构的学术命题 + 这一命题植根于中国 传 统 的 文 变 时 序 说 和 文 体 " 通变论 & 并由于王国维的理论贡献而基本定型 & 成为中国文学史研究中最重要的学术命题 & 深刻地影响了 ’ (世 纪 文 学 史 研究的格局与走向 + 本文拟通过考索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 说的渊源流变 & 深入探究王国维 对 这 一 学 说 的 理 论 贡 献 & 揭示 王国维成为这一学说的集大成者的内在原因 +
王国维与甲骨文研究
渡湘江。1956 年,他在武汉历时两个多小时 横渡长江,总计游了约 26 公里,几天之后又 先后两次横渡长江。脍炙人口的诗篇“才饮 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
反围剿中于湘、赣、闽、粤等山区转战,长征 参考文献 [1]李力研.毛泽东与他的“豪杰”体育[J].体育科学
途中爬雪山过草地,这一切对毛泽东来说不 研究,2002(2).
所言“:他认识了早期的‘王’字,对于卜 灭性合力,终于酿成了一代宗师赴水自
辞整体的认识是很重要的。他的‘旬’ 沉的悲剧。”
字、‘昱’字的认识,解决了占据很多数 量的卜旬卜辞。他认识了‘土’字,并以 为假为‘社’字,对于古代礼制提供了新 材料。”[4]这样,王国维便取得了同时代 学者无法企及的卓越成就。
览 Dang'an Bolan
档案博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 的王国维转入“更新中国的经学研究”方面。 业,数年零星纂述共得四十余卷,皆系小品,
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
王国维所以在学术上发生转变,一方面 且涉各方面,无足以就正宏达者。惟有一二
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 源于内在的动力,另一方面也与罗振玉有 事堪以奉告者,叔言前撰《殷墟书契考释》,
号,才使得“甲骨文始稍可读”,才使得后人 的《流沙坠简》。同年 9 月,王国维把罗振玉 用。他在 1917 年 1 月写成划时代的《殷先公
有可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一、学术方向的转变
的收藏和建议集中到一起,撰成了《国朝金 王考》,为开创甲骨文这一独立学科奠定基 文著录表》。同年 10 月,王国维又为罗振玉 础之后,同年 2 月份就再写《续考》,过了不
过是万水千山只等闲。另外,在湖南求学时, [2]刘玉燕,刘玉娥.体育本质的再认识[J].体育成人 教育学刊,2011(4).
2025届吉林省九师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吉林省九师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司马迁一生最大的特点是好奇,这是浪漫精神最露骨的表现。
因为好奇,所以他在二十岁就遍游全国,而且专门“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厄困鄱、薛、彭城”,开始冒险而浪漫的生涯。
因为好奇,所以他的文字疏疏落落,句子极其参差,风格极其丰富多变,既像怪特的山川一样,无一处不是奇境,又像诡幻的天气一样,无一时不兼有和风丽日,狂雨雷电!司马迁爱一切奇,尤爱人中之奇。
人中之奇,就是才。
司马迁最爱才。
司马迁常称他爱的才为奇士。
例如:“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
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他对一切有才能的人,不论古今,一律在爱着。
他最爱古代的周公、召公,所以他对李斯的惋惜就是他没有做到周、召。
“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
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对于韩信的同情,也是认为他伐功矜能,不能做周、召。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对于周勃的称赞,也以周公拟之,“及从高祖定天下,在将相位,诸吕欲作乱,勃匡国家难,复之乎正,虽伊尹、周公,何以加哉!”在跟他同代人中,萧何、曹参、陈平之才,都是他推许的。
他说:“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其实这般人在人格上本来未必多么高尚,但在才能上都是不凡的。
只要在才能上不凡,就为司马迁所欣赏了——像欣赏一种奇花异草。
在这数人中,尤其是陈平,司马迁更倾慕地说:“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
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
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摘编自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材料二: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评价司马迁:“子长多爱,爱奇也。
王国维在文艺美学上的三大论说
第29卷第1期2003年1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f Xuzhou Normal Uni.(Philos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9,No.1Jan.,2003[收稿日期]2002209208[作者简介]陈鸿祥(1940—),男,江苏南京人,《世纪风采》杂志社编审。
王国维在文艺美学上的三大论说陈鸿祥(《世纪风采》杂志社,江苏南京 210013) [关键词] 王国维;写人生;古雅说;游戏论[摘 要] 从1905—1907年,王国维撰写和译编了一系列文学、文艺鉴赏和美学论文,提出了“写人生”、“古雅说”、“游戏论”等三大论说,其侧重虽有不同却有其内在一致的美学精神,这就是鄙弃汲汲于功利,反对“饣甫饣 的文学”;试图化合“中西”,呼唤创造跻入世界文学之林的中国之“大文学”。
[中图分类号] I01;I20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6425(2003)0120085207 王国维从日本留学归国以后,应聘为罗振玉译编《教育世界》杂志。
所谓“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固然令他“酷嗜”,但他也未忘情于文学,更“酷嗜”着“纯粹之美学”,而且与他第二、三、四次攻读“汗德(康德)之书”大致同步。
他神游于中西文学艺术,继1904年发表著名的《红楼梦评论》之后,在1905—1907年间,又相继撰写和译编了一系列关于文学、文艺鉴赏和美学问题的论著,提出了文学创作上的“写人生”,诗文鉴赏上的“古雅”说,以及美学理论上的“游戏论”等三大论说。
一、论述“屈子文学”,推重文学创作上的“写人生” 《屈子文学之精神》,是王国维广览先秦诸子,汲取其精髓,化合西说,而以屈原为中国“纯粹诗歌”之开先河的人物,畅发了他自己的文学见解。
就篇幅而言,此文仅3000字上下,但理论密度高,思想容量大,将其视为近代第一篇以全新的文学观点研究屈原的重要论文,也毫不过分。
浅析罗振玉和王国维对古文字的贡献
浅析罗振玉和王国维对古文字的贡献作者:韩峰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06期摘要:罗王二人是两位中国近代历史上承前启后的国学大师,二人以自己的大量研究和著作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方向,其共同创立的“罗王之学”在今天仍是一座丰碑毅然伫立,本文将浅析罗振玉和王国维对古文字的贡献。
关键词:罗振玉;王国维;古文字众所周知,罗振玉和王国维是两位中国近代历史上承前启后的同学大师,每当我们谈及其中一位便很自然的联系到另一位。
在1928年殷墟科学发掘甲骨文之前,就是罗王二人以自己的大量研究著作为甲骨研究奠定了方向。
共同创立的“罗王之学”的卓越成果,成绩辉煌,名声远扬。
古文字学发展到今天,无论是研究甲骨文还是研究金文,二人贡献仍然是一座丰碑毅然伫立。
罗振玉在整理、研究甲骨方面的贡献上见长:王同维在对甲骨的考释上贡献就大的多。
罗最初是在刘铁云处看到甲骨刻辞,后大力搜购,王是在罗其后对此才做研究。
所以说王致力于古文字的研究是受罗的启导和帮助的,且王对罗的在其学术研究上的贡献是推崇备至的。
早年罗经多年探索,断定甲骨出土地点为小屯,并称为“夏殷之龟”,时代笼统地断为夏商二代。
1910年《殷商贞卜文字考》序中他认为小屯是“武乙之墟”。
1914年他进一步认为小屯即“洹水故墟,旧称嬗甲,今证之卜辞,则是徙于武乙去于帝乙”,这是对甲骨的出土地点和时代具有开创性的重大学术研究成果。
罗将时代进一步限定为武乙至帝乙三世,后王在《说殷》一文中考证“殷之为洹水南之殷墟”,“今龟甲手骨出土,皆在此地,盖即盘庚以来之旧都”,并指出:“帝乙之世,尚宅殷墟”,把甲骨文的时代限定在盘庚迁殷到帝乙时代。
所以说将甲骨出土的地点时代限定考证出来是罗的主要成就。
其二便是对甲骨的收集和编纂,罗对甲骨所做的研究和出版流传最为有功。
罗是收藏甲骨最多的藏家,其派古董商(“瘁吾力以购之,一岁所获,殆愈万”)和自己的亲属(“命家弟子敬振常,妇弟范恒斋兆昌,至恒阳采掘之,所得则又再倍焉”)前往安阳收购,所获数量超过了别人并得到很多精品。
释“物”
释“物”作者:焦红梅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第12期摘要:“物”字的形、义来源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本文从字形和文献两方面入手考察了“物”字的本义,并说明了其引申脉络。
关键词:物本义派生一、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物”字的形、义来源一直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且看前人的解释:(一)《说文解字·牛部》:“物,万物也。
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
故从牛,勿声。
”(二)王国维《观堂集林·释物》:“物亦牛名……勿牛即物牛之省。
”(三)陆宗达《训诂简论》:“物从旗帜的本义引申为颜色。
”(四)《汉语大词典》:杂色牛。
《诗经·小雅·无羊》:“三十维物,爾牲则具。
”(五)《汉语大字典》:杂色牛。
王国维《释物》:“卜辞云:‘丁酉卜,即贞,后祖乙古十牛。
四月。
’又云:‘贞,后祖乙古物。
四月。
’……前云‘古十牛’,后云‘古物’,则‘物’亦牛名。
”“古者谓杂帛为物,盖由‘物’本杂色牛之名,后推之以名杂帛。
”(六)《王力古汉语字典》也认为其本义当为杂色牛,并引《诗经》为例。
(七)《辞海》:《列子·黄帝》:“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
”此外还有人提出“物”的本义为拉犁的牛。
认为“勿”的本义是“犁田”,那么“犁田的牛”就应该在“勿”上加“牛”字,即“物”字。
综上所述,关于“物”字的本义共有四种解释:①万物。
②杂色牛。
③旗帜。
④犁田的牛。
二、“物”的本义一般来说,考察一个字的本义,需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字形,古文字学家都是从字形的角度研究本义的,这是由汉字本身的性质——表意文字决定的;二是文献证据,这就要求把造字意图和本义区分清楚。
本义是指有文献可查的最初的意义。
但是,如果凭这两条还不能确定一个字的本义,则还需要借助引申义,也就是说要看这个本义是否能够统帅它的引申义。
本文即以此为标准来分析“物”字的本义。
“物”字从牛,从勿。
不管它是形声还是会意,它的本义都应当与“牛”字或“勿”字有关。
王国维PPT课件
第一境界
重点: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 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 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 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废话: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 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喝酒的这个境界, 是寒喧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此时,欢者更欢,愁者 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灌水的 这个阶段是,刚刚“触”网不久的菜鸟雏儿,打字不快,技术不懂,骂 架不行,所以,不管论坛(BBS)、聊天室,一般都比较“谦虚”,也 不敢大动作灌水,还多是“新手上路,多多关照”之词,显得比较“礼 貌”,比较“懂事儿”。然而,从“菜鸟雏儿”到“灌水专家”的心态 与资格,也就在这个阶段慢慢的成长起来了。
人物评价
“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梁19启27超年在北京颐和园投 “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水嵬自的楼尽阁,,给在中几国千知年识的界旧留学城下垒了上,灿 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郭沫若 深深的颤栗和遗憾,也给后人
留下了难解之谜。
“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惟王国维及陈(陈垣)先生两人。”——伯希和
来手抚空枝。可怜开谢不同时。漫
言花落早,只是叶生迟。
苏幕遮
倦凭阑,低拥髻,丰颊秀眉,犹是年时意。
昨夜西窗残梦里,一霎幽欢,不似人间世。
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醒时际。
凉月满窗人不寐,香印成灰,总作回肠字。
SUCCESS
THANK YOU
2019/7/5
王国维与甲骨文研究
同时也是王国维学术研究的转折点。日本学 者狩野直喜在回忆王国维的文章中曾经这 样写道“:从来京都开始,王君在学问上的倾 向,似有所改变。这是说,王君似乎想更新中 国经学的研究,有志于创立新见解。例如在
王 国 维
于文字范围,而是引向综合运用,最后落脚 于古代社会制度,这是王国维在甲骨文领域 从事研究的一大特色。
为世界四大文字体系。有诸多学者从事甲骨 期研究文字学的重要著作。1914 年 2 月,罗
1.开创了用甲骨文字证史的先河。王国
文的研究,而最早对甲骨文研究取得突破性 振玉认为西方学者写的 《汉晋木简文字考 维是使甲骨卜辞成为一种新的学问的奠基
进展的,首推王国维。正是因为有了王国维 释》一书考释内容不妥,于是邀王国维,两人 人之一。将古文字研究的成果迅速应用到古 等人早期的研究,破译了一些难解的字形符 重新对该书加以重新分类考订,这就是后来 史研究中去,使甲骨文充分发挥史料的作
人,文艺理论学家、哲学家。 1898 年,王懿荣偶然发现并认识了甲
骨文[1]。甲骨文的发现,像璀璨的群星,把学
关。狩野直喜曾提到这一点说“:王君寓居京 于殷先王之名已十得八九,前年维复于甲骨 都期间,日夜与罗叔言君生活与共。正如众 中考得王亥一人(即《史记·殷本纪》之振、 所周知,罗君是小学金石方面冠绝一时的学 《世本·帝系篇》之核、《作篇》之赅)乃与《大
王国维的研究兴趣转移到语言学上来 校写了《历代符碑图录》、《蒿里遗珍》、《四朝 久便写出《殷周制度论》和《殷礼徵文》等名
是在 1911 年东渡日本后。辛亥革命之后的 钞币图录》等书序目。短短几年内,王国维的 篇,创造性地运用甲骨文所载内容,提出了
东渡日本,成了王国维一生重要的转折点,
对殷周两代制度的看法。不把古文研究局限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25届高三年级开学调研检测(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同志阐述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地位、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运动的规律和真理发展的规律。
坚持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第一的观点。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列宁的表述更加直观明了,他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观点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继承和发展。
坚持把物质生产活动置于人类实践的最优先地位,是决定人类其他活动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毛泽东同志说:“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它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解决吃喝住行生活资料,因此,物质生产就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活动。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排斥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干扰。
毛泽东同志指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他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就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在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上,毛泽东同志正确应用了实践直接现实性的理论品格,准确把握了实践感性物质活动的特点。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绝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北大考古系本科生的参考书目
北大考古系本科生的参考书目应该基本是真实的呵呵大家可以看看一、基本书目1、王国维《观堂集林》,乌程蒋氏刊本,1923。
中华书局,1959(据商务印书馆《王氏全集》本)。
1991年重印。
2、顾颉刚等《古史辨》(1-7册),北京朴社、开明书店,1926-1941。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重版。
3、李济《安阳发掘与中国古史问题》,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40本,1968。
又可参阅《李济考古学论文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
4、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联合书店,1930,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
5、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东京文求堂影印本,1932,1935。
科学出版社,1957重版。
6、容庚等《殷周青铜器通论》,文物出版社,1984据容氏《商周彝器通考》(燕京大学燕京学社,1941)重编本。
7、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
《续集》,科学出版社,1998。
8、丁山(遗著)《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科学出版社,1961。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9、徐旭生(炳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重庆中国文化服务社,1943。
科学出版社,1960增订本。
文物出版社,1985再版。
10、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二集、三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1945。
11、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
12、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56。
1988再版。
13、刘起釪《古史续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4、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
1999。
15、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
1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
长沙商务印书馆,1941。
中华书局,1984。
17、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商务印书馆,195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再版。
18、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
姜明《八千年的凝视》阅读答案
姜明《八千年的凝视》阅读答案八千年的凝视(节选)姜明虽然早有预料,眼前的队伍还是吓我一跳。
从博物馆正门开始,两列队伍蜿蜒浩荡三四百米,排到了天府广场那棵著名的黄桷树之外。
馆内观众已经饱和,排队是限流的必要举措,看这个情形,没有一两个小时,怕是进不了博物馆大门了。
心里有些发怵,本能地想逃,脚却不听使唤:这个特展,天天爆棚,今天不去,又要等到何日呢?一番踯躅,身体已经到了队伍的最末端。
纷至沓来的脚步,当然不只局限于成都人、四川人。
比如当下的这个汉字特展,据说有一半观众都来自省外。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就是这样一个文化事件。
说文化事件,一点儿也不夸张,观展人次突破十万,成都只用了七天!我早就想来看这个展了,文博圈的朋友却劝我缓几天再看。
“摩肩接踵,人满为患,只能看到人头,完全看不到文物!”我自然被吓退了。
朋友给出“观展黄金定律”:“至少要在开展一个礼拜以后,避开节假日,最好是中午或下午闭馆前去。
”我照单全收,于开展十一天后的工作日正午十二点,出现在了成都博物馆,然后呢?然后我想撤退。
但是想到往后几天是端午小长假,想到辛弃疾唯一遗墨《去国帖》很快将要撤展,想到专业人士“观展黄金定律”惨遭人群碾压,于是,像一滴水融入洪流,我在成都博物馆门口的夏至里,像个哲学家一样,且行且思。
我看到一只龟甲。
但这不是刻画甲骨文的龟甲,它比甲骨文早了四千多年。
这无疑是一只相对完整的上古龟甲。
褐黄色的背甲上,主纹路呈一“王”字造型,中间那一横,尤其深刻清晰;下面的横笔,被一道短竖串联,与再下面的笔画构成了叉腿站立、双臂舒展的象形文字的“人”字造型。
但这只是纹路,并不是文字。
背甲上有大小孔洞若干,边缘有残缺。
初看,除了上面没有文字,与其他古龟甲无异。
不解它为何会出现在序厅如此显赫的位置,一看简介,立刻倒吸一口气,束手恭立,急切凝视。
我找到那只眼睛了,龟甲的左腰部位置,一只眼睛安静地与我对视。
不需要辨认、甄别、解读,它就是一只眼睛。
文献学名词解释
文献以各种技术手段,把一定的信息内容记录到一定的载体上形成的存储型传递媒介。
“文献”一词出自于“《论语·八佾》篇中。
最初,“文”与“献”是两个词,“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献”,指多闻熟悉掌故的人。
后来融合为一,泛指有史料价值的文章和图书。
1983年7月2日发布的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规定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据此文献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了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
文献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内容指文献所包含的思想、知识和信息;形式指思想、知识和信息赖以依附的物质载体。
文献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之一。
文献具有存储信息、传递信息两大基本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传递作用更为明显。
文献的存储是手段,传播是目的。
文献的种类很多,按载体的不同可分为: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声像型文献、计算机阅读型文献;按性质和加工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按记录内容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化文献、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产品样本等等现代文献的社会功能:文献是记录人类知识的最重要手段。
文献是人类进行科学交流、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
文献是人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依据。
文献是衡量某一学科、某一组织、某一国家和世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别录》西汉刘向撰,中国目录学的开山之作。
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以宫中藏书颇有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由刘向等对搜集来的各种异本进行校勘,条别篇章,编订目次,写定书名。
每校完一书,刘向就撰写一篇书录,介绍著者生平,学术源流,并评论其思想和价值,称之为《叙录》。
汇集诸书《叙录》别编成书,名为《别录》。
历时20余年,完成《别录》20卷, 原书亡于北宋,《隋书》及新、旧《唐书》的《经籍志》有著录,今有清人的辑佚本。
《七略》书目名。
王国维在上海
王国维在上海-权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梁启超语),其在近现代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诸多领域里成就卓著。
他出生于浙江海宁,但他的学术起步却在上海,且大量创世纪意义的学术著作都在这里写成和发表。
今年春节,王国维曾孙王亮——我的复旦学弟向我恭贺新禧。
三年前,我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与他相识,尔后他到美国游学,回来后虽保持着联系,但各自忙碌却没能见面,这次他的露面,我甚是高兴。
因为有关其曾祖在上海的问题我正欲向他求教。
“上海应是王国维的发祥地?”我直言相问。
“对。
”王亮不仅表示认同,而且向我提供了大量“佐证”。
王亮告诉我,其曾祖的生命只有短短50年,然而他先后在上海生活了近十年,这段历史可以说是他学术生涯极重要的部分。
他在上海的经历大致可分两段:一是1898年,他初到上海,在时务报馆工作、东文学社学习,达两年半。
其后他往返于苏浙沪之间,先是应张謇之聘,任教于通州师范学校,稍后在江苏师范学堂任教。
1906年以后离沪北上,1907年任职学部总务司。
二是1911年随罗振玉东渡扶桑,1916年从日本京都回国,又在上海工作生活了7年多。
最后一次到上海是1926年9月26日,来为他的长子王潜明(罗振玉的女婿)办丧事。
10月15日乘车离沪。
7个月后,1927年6月2日,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
初到上海,只是报馆一个小校对115年前,王国维离开家乡海宁,踏上上海的情景重现在我们面前——1898年正月二十六,杭州方向开来的轮船停靠上海吴淞江自来水桥王升记码头。
王国维在其父亲的陪伴下下船后先乘车到永保客栈小憩,然后坐人力车,前往泥城桥堍。
上海时务报馆就在附近的福建路。
王国维这次到上海,是时务报馆的书记、海宁同乡许家惺有事离开报馆,他特推荐王国维来接替其工作。
第11讲 王国维及其文学贡献
从物我关系及表现效果的角度对境界进行阐释,王国维把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而这两种境界又可以优美与宏壮来区分:“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入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人胸中蕴集喜怒哀乐的情意,当他凝神观照外界事物的时候,这些情意就会移注到所观照的事物中,从而使无感情的事物浸染上创作主体的情感色彩。诗人的胸臆因在与外物的对立交错中得到摅写而渐趋和谐,因此得以超越物我利害关系,实现了心境的平和,给人带来一种“宏壮”的审美效果;“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从表现效果上说,“无我之境”的“无我”决不是“我”的完全消失,只是主体情感表现得比较含蓄隐蔽,主观性虚浑冲淡而已。诗人输瀹五脏,澡雪精神,涤除“生活之欲”,在直观中泯灭物我界限,忘掉一切关系,从而与外物“相契于意言之表”,经营出“物我无间,而道艺为一,与天冥合,而不知其所以然”(王国维《此君轩记》)的审美境界。而这种在虚静的状态中领略创造的美,乃是纯粹的“优美”。作家在营造境界时,对情与景,物与我的关系有不同的处理,同时也会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来表现,因此就会形成不同的美学风格,用“优美”、“宏壮”来阐释“境界”,形成了王国维“境界”说的独特美学品格。
王国维《谈《说文》:所谓古文说》
王国维《谈《说文》:所谓古文说》谈《说文》:所谓古文说王国维是在罗振玉的影响下开始从事古文字研究的,对古文进行过系统而细致的研究。
他在古文、甲骨、金文、籀文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成就。
在古文、籀文方面,王国维着有《史籀篇疏证》《魏石经考》《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桐乡徐氏印谱序》等。
王国维从当时所存经籍与甲骨金文出发,得出“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即“古文”之“东土文字”与“西土文字”分说,认为古文就是战国时东方六国的文字,此说现已成为定论。
王国维认为秦时统一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不通行于秦的六国文字就是古文。
“故古文、籀文者,乃战国时东西二土文字之异名,其源皆出于殷周古文,而秦居宗周故地,其文字犹有丰镐之遗。
故籀文与自籀文出之篆文,其去殷周古文反较东方文字即汉世所谓古文为近。
”此说是王国维创见。
因为两汉时期流传的经本都是由古文转写而来的,学者解经少不了“详训诂,明句读”的功底,两汉的古文家,如张敞、桑钦、卫宏、贾逵、许慎等都是这样。
《说文解字》的解字方法《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着。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
后世学者认为,“汉文字的一切规律,全部表现在小篆形体之中,这是自绘画文字进而为甲文金文以后的最后阶段,它总结了汉字发展的全部趋向,全部规律,也体现了汉字结构的全部精神。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说文解字》,包括王国维在内的后世学者才能够认识秦汉的小篆,并进而分辨商代的甲骨文、商周的金文及战国的古文。
“比较法”可以说是用《说文解字》考释甲骨文、金文的最基本方法,即通过已识字和未识字的字形对比来考释古文字。
宋人释读金文就是从“比较法”开始的,“因为周代的铜器文字和小篆相近,所以宋人所释的文字,普通一些的,大致不差,这种最简易的对照,就是古文字学的起点”。
《说文解字》四个字明确说明,这部书是由“文字”和“说解”两部分组成。
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
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人物简介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谥忠悫。
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与其俱为同乡。
甲骨四堂之一。
王国维娶莫氏,生潜明、高明、贞明。
莫氏故世,继室潘氏,生子纪明、慈明、登明,生女东明、松明、通明(早殇)。
长子王潜明于1926年早逝。
1949年以后,3子女留在了大陆,2子2女去了台湾。
现在世的有台湾的长女王东明、成都的五子王慈明。
而二子王仲闻最为知名,从事诗词校注,但被诬陷为特务,最后服药自尽。
戊戌变法的发起者。
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生平事迹1、少年失意王国维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
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
2、结识罗振玉1898年,二十二岁的他进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
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
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
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
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名著。
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3种生平著述,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处世。
其时,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方面。
1916年,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
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
翌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