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笔记参考
诗学亚里士多德读书笔记
诗学亚里士多德读书笔记摘要:1.诗学的概念与起源2.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3.悲剧与喜剧的定义与区别4.情节在悲剧中的重要性5.角色与道德观念在悲剧中的作用6.亚里士多德对诗学的贡献与影响7.诗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正文:诗学是一门研究诗歌、戏剧等文学形式的学科,起源于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文学理论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认为艺术是模仿,即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在此基础上,他将艺术分为三类:纯粹的模仿、模仿的行为和模仿的对象。
其次,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悲剧和喜剧的概念,并分析了它们的区别。
悲剧主要表现的是严肃、庄重的事件,以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喜剧则以幽默、讽刺的手法表现生活中的琐事,引发观众的愉悦。
在悲剧方面,亚里士多德强调了情节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成功的悲剧必须具备紧张、完整的情节。
情节的紧张性是指事件的发展过程必须充满变数,使观众在结果未明的情况下产生期待感;完整性则要求情节有一个明确的结局,使观众在情感上得到宣泄。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认为角色和道德观念在悲剧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角色应具有适当的道德品质,以引发观众的共鸣;道德观念则体现在作品的道德寓意中,引导观众进行自我反省。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观点成为了西方文学批评的基础,影响了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创作。
同时,他的理论传播到东方,对我国古代文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现代社会,诗学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文学创作和批评的不断发展,诗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文学现象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
此外,诗学对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培养道德观念等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框架。
尽管历经两千多年,这些观点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诗学读书笔记
《诗学》读书笔记版本信息: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第一版第一章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观点,认为史诗、戏剧、音乐都是摹仿艺术。
不过,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这些艺术形式摹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存在差别。
诗人凭借节奏、话语和音调等媒介进行摹仿。
诗人一般都使用格律进行创作,但是一些自然哲学家的作品中也使用格律。
第二章艺术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
不同的摹仿艺术描绘的对象存在差别:悲剧、史诗中的人物好于或等同于一般人;喜剧或滑稽诗中的人物比一般人差。
第三章不同的艺术形式在摹仿方式上也存在差别。
摹仿同一对象既可采用叙述的方式,也可采用扮演的方式。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第四章诗艺起源于人的摹仿本能以及从作品中获得的快感。
通过观察作品,可以获取新知识,求知就是一件最快乐的事。
诗人根据性格创作不同的作品:摹仿高尚行动的颂神诗、赞美诗,摹仿低劣行动的讽刺诗。
荷马不仅是悲剧诗人中的大师,而且为喜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悲剧和喜剧都起源于歌队的表演。
埃斯库罗斯增加第二名演员,使对话成为戏剧中重要的部分;索福克勒斯增加第三名演员并率先使用画景。
悲剧夸大了篇幅,成为一种庄严的艺术。
悲剧改用三音步短长格,这种格律适用于对话。
第五章喜剧摹仿对象是低劣的人。
喜剧一开始就不受欢迎。
对于喜剧的发展,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有情节的喜剧发源于西西里。
悲剧和史诗的区别在于格律和长度。
格律方面,史诗只采用六音步短短格(英雄格)这一种格律;长度方面,悲剧的时间跨度限于“太阳的一周”,史诗则无限制。
第六章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关于悲剧的定义。
悲剧是一种摹仿艺术,其摹仿对象是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摹仿媒介是言语、唱段、格律文,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效果是引起人的怜悯和恐惧并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净化)。
悲剧六要素:作为摹仿媒介的言语、唱段;作为摹仿方式的戏景;作为摹仿对象的情节、性格、思想。
其中情节是最重要的,是悲剧的目的、悲剧的根本、悲剧的灵魂。
诗学读书笔记
《诗学》读书笔记所读原着为《诗学诗艺》,作者分别为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的贺拉斯,赫久新译。
版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以下摘要均选自《诗学诗艺》中的《诗学》。
摘要部分按原着章节进行整理。
摘要一:使用模仿的艺术家,所描述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而这些人又必然具有或好或坏的特性(因为所有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精神和品格都具有善恶的差别,他们的特性几乎总是落入这种或那种类型)。
这些人,或者比我们更好,或者不如我们,或者与我们是一样类型。
(第6页)悲剧和喜剧也有同样的差别;因为喜剧的目标是把人描述得比我们今天的人更坏,而悲剧则把人描述得比我们今天的人更好。
(第7页)摘要二:模仿是我们的天性,音调感和节奏感也是我们的天赋本能,而韵律显然是节奏的一个部分。
起初,这些天生富有才智的人开始使用模仿,在他们最初努力的基础上,经过一步步发展,终于从即席创作中产生了诗歌。
(第11页)按照诗人个人的性情,诗歌随即分为两种不同类型。
比较严肃的诗人,描述高尚的行为和高尚的人所做出的行为;而比较轻浮的诗人,则描写人们的卑劣行为。
前一种人写赞美诗和颂诗的时候,后一种人却开始了恶语谩骂。
(第11页)摘要三:在一定程度上,史诗与悲剧相同,史诗也用威严的韵文来描述严肃的行为。
然而,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史诗采用单一的格律和叙述性的形式。
另一点不同的是它们篇幅长短的差异:悲剧尽可能延长情节,但控制在一个白天能演出完毕的时间之内,或者稍微超过一些,而史诗则不受行为、时间的限制。
起初悲剧也和史诗一样,没有时间的限制。
至于结构成分,有些两者都有,有些是悲剧所独有的。
因此,任何能够辨别悲剧好坏的人,也能够辨别史诗的好坏。
因为史诗的成分,悲剧都具备,而悲剧的成分,在史诗里却不是都能找得到。
(第15页)摘要四:悲剧是对于一个值得认真关注的行为的描述,行为本身具有完整性,具有一定意义;在语言中,通过各种适当的艺术形式,使行为得到强化,成为剧中的各个部分;描述的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通过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
诗学亚里士多德读书笔记
诗学亚里士多德读书笔记(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介绍亚里士多德及其对诗学的贡献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核心:模仿说1.模仿说的定义2.模仿说的发展与影响三、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1.悲剧的定义与要素2.悲剧的目的与价值四、亚里士多德的喜剧理论1.喜剧的定义与要素2.喜剧的目的与价值五、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观点对后世的影响六、总结: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的重要性和启示正文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杰出的一位,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领域,他的诗学理论更是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核心——模仿说,以及他的悲剧和喜剧理论等方面进行探讨。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核心是模仿说,他认为艺术创作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这种模仿不仅限于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对内在本质的揭示。
模仿说强调艺术作品应该具有真实性,既要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又要揭示出生活的内在规律。
这一理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
在悲剧和喜剧理论方面,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
他认为悲剧的目的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从而净化观众的心灵。
悲剧的主人公通常有着高尚的品质,但由于某种缺陷或错误,最终走向毁灭。
这种悲剧性的结局能够引起观众的怜悯,从而产生净化的效果。
而在喜剧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的目的是引起观众的笑,通过嘲笑某些人的愚蠢和缺点,使观众从错误和丑恶中得到解脱。
喜剧的主人公通常是那些有着可笑缺陷的人,他们的行为和言辞常常引人发笑。
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模仿说理论不仅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领域,而且对后世的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悲剧和喜剧理论不仅解释了这两种文学形式的本质,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诗学》笔记
《诗学》读后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的开篇便指出诗的艺术实际上是摹仿,这是关于诗的艺术的首要原理(在译者的注释中指出作者所说的摹仿,指的是诗的创作过程。
而从其随之所举的酒神颂的例子,可看出作者所认为的摹仿,在很大程度上与作品中的戏剧性相关。
关于这点,在其后文关于荷马的评价中有更明晰的体现)。
在这里,他说明一个人之所以能被称为“诗人”,并不在于他使用某种格律进行写作,而在于他是摹仿者。
格律不是诗的主要因素,摹仿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摹仿是人的天性,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看事物本身却不一定。
因为我们一面在看,一面在求知,在进行判断。
这种由辨识所带来的快感要求作品与观者的经验符合,但又不完全一致(关于这点效果,在其后对于悲剧创作的指导说明部分,有更为具体深入的阐释)。
这里,作者举了图像为例。
即是否可由此认为,绘画艺术也是摹仿?那么摹仿就是艺术这个科的性质,而在其下各属之间不具区别功能?于是当摹仿与人天性具有的节奏感和音调感结合,诗便诞生了。
在“摹仿”这个共同的基础上,诗下分多个种,各种之间的差别产生自三方面:摹仿所用的媒介、所取的对象、所采的方式。
诗依其固有性质分为两种,一种摹仿高尚的行动,一种摹仿下劣的行动。
进行前一种摹仿的诗人是比较严肃的,进行后一种的则是比较轻浮的(作者认为人的品格从行动中体现,看来此观点不但适用于作品中的人物,也适用于进行创作的诗人)。
由于摹仿对象的不同,形成了两种诗,每种诗在各自的发展中发现了适当的格律。
在这里,作者对荷马进行了推崇和辩护。
因为所作的严肃的诗,荷马被认为是一名“真正的诗人”,而他作品中不严肃的,则被作者称为“滑稽诗”,而不是讽刺诗,并因为其“戏剧化”的特点而被看作是开了喜剧的先河。
同样,其严肃的作品则开了悲剧的先河。
在作者看来,戏剧性地摹仿是荷马作品的特色,这使他有别于以往的诗人。
由此,悲剧和喜剧出现,诗人们因为各自的品格或从史诗转向悲剧,或从讽刺诗转向喜剧,并发展形成了各自的模式。
诗学读书笔记
《诗学》读书笔记所读原著为《诗学诗艺》,作者分别为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的贺拉斯,赫久新译。
版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以下摘要均选自《诗学诗艺》中的《诗学》。
摘要部分按原著章节进行整理。
摘要一:使用模仿的艺术家,所描述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而这些人又必然具有或好或坏的特性(因为所有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精神和品格都具有善恶的差别,他们的特性几乎总是落入这种或那种类型)。
这些人,或者比我们更好,或者不如我们,或者与我们是一样类型。
(第6页)悲剧和喜剧也有同样的差别;因为喜剧的目标是把人描述得比我们今天的人更坏,而悲剧则把人描述得比我们今天的人更好。
(第7页)摘要二:模仿是我们的天性,音调感和节奏感也是我们的天赋本能,而韵律显然是节奏的一个部分。
起初,这些天生富有才智的人开始使用模仿,在他们最初努力的基础上,经过一步步发展,终于从即席创作中产生了诗歌。
(第11页)按照诗人个人的性情,诗歌随即分为两种不同类型。
比较严肃的诗人,描述高尚的行为和高尚的人所做出的行为;而比较轻浮的诗人,则描写人们的卑劣行为。
前一种人写赞美诗和颂诗的时候,后一种人却开始了恶语谩骂。
(第11页)摘要三:在一定程度上,史诗与悲剧相同,史诗也用威严的韵文来描述严肃的行为。
然而,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史诗采用单一的格律和叙述性的形式。
另一点不同的是它们篇幅长短的差异:悲剧尽可能延长情节,但控制在一个白天能演出完毕的时间之内,或者稍微超过一些,而史诗则不受行为、时间的限制。
起初悲剧也和史诗一样,没有时间的限制。
至于结构成分,有些两者都有,有些是悲剧所独有的。
因此,任何能够辨别悲剧好坏的人,也能够辨别史诗的好坏。
因为史诗的成分,悲剧都具备,而悲剧的成分,在史诗里却不是都能找得到。
(第15页) 摘要四:悲剧是对于一个值得认真关注的行为的描述,行为本身具有完整性,具有一定意义;在语言中,通过各种适当的艺术形式,使行为得到强化,成为剧中的各个部分;描述的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通过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
诗学亚里士多德读书笔记
诗学亚里士多德读书笔记摘要:一、引言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观念1.诗歌是模仿的艺术2.诗歌的目的与社会功能三、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解析1.悲剧的定义与要素2.悲剧的情节结构3.悲剧的人物塑造四、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五、总结正文:一、引言在众多古希腊哲学家中,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
他不仅在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领域有着卓越贡献,而且在诗学领域也留下了宝贵的理论。
本文将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观念进行分析,以期对现代文学创作与研究提供借鉴。
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观念1.诗歌是模仿的艺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一书中开篇便提出:“诗歌是模仿的艺术。
”这里的“模仿”并非简单的抄袭,而是指通过创作,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事件和人物以艺术的方式再现。
换句话说,诗歌创作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与升华。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歌的目的在于通过模仿,唤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从而产生教育和净化的作用。
2.诗歌的目的与社会功能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歌的目的不仅仅是娱乐,更重要的是具有教育功能。
通过诗歌,观众可以认识并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善恶、美丑,从而产生向善向美的动力。
此外,诗歌还具有净化功能。
观众在欣赏诗歌时,可以借助诗歌所描绘的情感,宣泄内心的情感,达到心灵的平衡与净化。
三、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解析1.悲剧的定义与要素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详细解析了悲剧,他认为悲剧是一种能够引起观众怜悯与恐惧,并通过这些情感达到教育与净化目的的诗歌形式。
悲剧的主要要素包括:主角、行动、结局和诗歌。
其中,主角是指具有高尚品质的人物;行动是指主角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努力;结局是指主角在行动中遭遇的挫折与失败;诗歌则是指以诗歌形式表现的戏剧文本。
2.悲剧的情节结构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情节结构应该紧凑、合理。
他提出了悲剧的三段式结构:序幕、发展和结局。
序幕部分主要介绍背景和主角;发展部分则是主角为实现目的而进行的努力,这一部分应该有波澜壮阔的情节,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结局部分则是主角遭遇挫折与失败,达到教育与净化的目的。
诗学亚里士多德读书笔记
诗学亚里士多德读书笔记
在阅读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时,我被他对于诗歌和艺术的深入理解所吸引。
他的理论不仅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而且对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强调了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认为,艺术不仅是再现现实,而且是对现实的一种理解和解读。
这种解读往往是通过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实现的。
这种模仿不仅是对现实的再现,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升华和超越。
其次,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强调了悲剧的重要性和作用。
他认为,悲剧是一种能够净化观众情感,提高观众道德水平的艺术形式。
悲剧的目的是让观众看到人类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失败和痛苦,从而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还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有机整体”概念。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品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这个概念不仅适用于悲剧和其他诗歌形式,也适用于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等。
最后,我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本指导实践的指南。
他的理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品,也可以指导我们在创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著作。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和人生,也可以指导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诗学亚里士多德读书笔记
诗学亚里士多德读书笔记摘要:一、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背景与意义1.古希腊文化背景2.亚里士多德对诗学的贡献二、亚里士多德诗学的主要内容1.诗歌与现实的关系2.悲剧与喜剧的定义与区别3.情节的重要性4.角色的分类与特点5.诗歌的功能与教育意义三、亚里士多德诗学的影响与启示1.对后世诗学发展的影响2.对现代文艺创作的启示正文:亚里士多德诗学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他的诗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读书笔记中,我们将探讨亚里士多德诗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对现代文艺创作的启示。
一、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背景与意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诞生于古希腊文化背景之中。
当时的希腊,戏剧艺术繁荣,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戏剧家,如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及欧里庇得斯等。
亚里士多德在研究这些戏剧作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诗学观念。
他的诗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了西方文艺理论的基石之一。
二、亚里士多德诗学的主要内容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歌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他看来,诗歌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这种模仿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
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区分了悲剧与喜剧。
他认为,悲剧是模仿高贵的人物,其目的在于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喜剧则是模仿卑微的人物,以娱乐观众为目的。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强调了情节在戏剧中的重要性,认为情节是悲剧的基础。
在角色的分类与特点方面,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主角、配角、英雄、恶棍等概念。
他认为,主角应该是品质高尚的人物,配角则起到辅助主角的作用,英雄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而恶棍则有着明显的缺陷。
在诗歌的功能与教育意义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歌具有教育、娱乐和净化心灵的功能。
通过模仿现实生活,诗歌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培养道德品质,从而实现心灵的升华。
三、亚里士多德诗学的影响与启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启示。
《诗学》读书札记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读书札记《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著作,是欧洲美学史上第一篇最重要的文献,被认为是西方美学的奠基之作。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是在继承老师柏拉图及其之前的文艺理论的基础之上,采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阐明美学概念,研究文艺问题的。
他在《诗学》中第一次界定了古希腊悲剧,为悲剧从理论上下了第一个定义,也成为了西方悲剧美学理论的源头。
在现存《诗学》二十六章中,亚里士多德论述艺术的本性是摹仿,据以区别各种艺术形式,追溯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接着又论述悲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比较史诗和悲剧。
最后分析批评者对待诗人的一些指斥,并提出反驳的原则与方法。
概括的讲,《诗学》主要论述了三个艺术哲学问题:艺术的本性,悲剧的意义,艺术的功用。
它的美学思想可归结为三个要点:摹仿说,悲剧论,陶冶说。
一、摹仿说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产生于摹仿。
在《诗学》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摹仿”1.17,并且指出摹仿艺术的区别特征在于“摹仿中所使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用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1.17,而这三者的不同可以决定艺术的种类。
如悲、喜的划分是:“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第二章 2.20),这是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划分的。
其次,亚里士多德肯定摹仿是人的天性。
他说“一般说来,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
人从孩提时候起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摹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摹仿得来的)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
”4.21这段话足以证明诗起源于摹仿,而摹仿又是人的天性使然,而且具有一种神圣意味。
最后,他强调摹仿所具有的普遍性。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
”(第9章9.39)这样,艺术描写的对象本身就带有了普遍性,就富于了哲学意味。
《诗学》笔记
《诗学》此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 (Poietike Techne)。
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 “诗”有“创制”的含义。
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
⽽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
艺术属于创制知识,它不同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是以塑造形象⽅方式,再现特殊事物,从中显⽰示普遍的活动、情感和意义。
⽽而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
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
《诗学》成书在亚⾥里⼠士多德游历外邦归来雅典之后,是他成熟时期的美学思想结晶。
现存的⽂文本是他在吕克昂学园的讲义或其⻔门⽣生的笔记。
可惜第⼆二卷已失传,第⼀一卷中说到后⾯面还要展开讨论喜剧,可能就在第⼆二卷。
现存《诗学》共⼆二⼗十六章,内容⼤大体分三部分:(1)第⼀一⾄至五章,论述艺术的本性是摹仿,据以区别各种艺术形式,追溯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2)第六⾄至⼆二⼗十四章及第⼆二⼗十六章,论述悲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比较史诗和悲剧。
(3)第⼆二⼗十五章,分析批评者对待⼈人的⼀一些指斥,提出反驳的原则与⽅方法。
《诗学》主要论述了三个艺术哲学问题:艺术的本性,悲剧的意义,艺术的功⽤用。
它的美学思想可归结为三个要点:摹仿说,悲剧论,净化说。
史诗、悲剧、喜剧、酒神颂以及其它各种艺术, “都是摹仿” ,“摹仿处于活动中的⼈人” , “摹仿出⼈人的性格、情感和活动” 。
“摹仿”的希腊词(mimesis)的含义,并不等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临摹、仿效。
它本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表现或表象(representation);⼆二是通过英译的imitation,有外部现象摹本的意思。
亚⾥里⼠士多德哲学中说的摹仿,有技艺摹仿⾃自然的宽泛含义,⽽而在《诗学》中,它是⼀一个特定的美学范畴,指在“诗”这种创制技艺(艺术创作)中,表现⼈人和⼈人的⽣生活。
1英国美学史家鲍桑葵“希腊的才华所描绘出的⽆无限的全景就在摹仿性艺术,即再现性艺术的名⺫⽬目下,进⼊入哲学家的视野”柏拉图在《国家篇》第⼗十卷中,详细论述了诗是摹仿。
诗学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诗学》句子摘录1,言语的美在于明晰而不至流于平庸。
2,诗人应尽可能地把要描写的情景想像成就在眼前,犹如身临其境,极清晰地看到要描绘的现象。
3,关于性格的刻画,诗人应做到:一,性格应该好。
二,性格应该适宜。
三,性格应该相似。
四,性格应该一致。
4,刻画性格,就像组合事件一样,必须始终求其符合必然或可然的原则。
情节中不应该有不合理的内容,有也应该放在剧外。
5,悲剧模仿比我们好的人,诗人应该向优秀的肖像画家学习,他们画出了原型特有的形貌,在秋得相似的同时,把肖像画得比人更美。
6,恐惧和悲悯可以出自戏景,也可以出自情节本身。
使人从这些恐惧和悲悯体验情感的快感。
7,悲剧不应表现好人由顺境转入败逆之境。
因为遭受不幸的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悲剧应表现好人由败逆之境转入顺境。
8,突转和发现是情节的两个成分,第三个成分是苦难。
9,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
10,情节既然是对行动的摹仿,就必须摹仿一个单一而完整的行动。
事件的结合要严密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若是挪动或删减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就会使整体松裂和脱节。
11,若要显得美,就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各部分排列要适当,而且要有一定的,比是得之偶然的体积。
因为美取决于顺序和体积。
12,只要剧情清晰明朗,作品的篇幅要以容纳可表现人物从败逆之境转入顺达之境一系列可然或必然的原则依次组织起来的事件为13,所谓性格,就是通过它,我们判断行动者的属类。
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必然表现他们的属类。
因为人的成功和失败取决于自己的行动。
14,每个人都能从摹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
所有的句子长短、语调最适合讲话,符合责任属性的格律。
《诗学》一书,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
一般认为成书于公元前335年。
书中的“诗人”,指悲剧作者和史诗作者。
世所公认,《诗学》是研究故事的开山之作。
p63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陈家坪:诗学笔记(四则)
维度诗学笔记(四则)陈家坪做一个跟秘密和未知相关的诗人如果把诗歌节理解为一种古老的庆典,它庆祝的是丰收,赞美的却是劳动。
我们知道,很多劳动都是没有收成的,遗憾这也是汉语诗歌以现代诗的面貌在中国诞生以来,一个最为普遍的处境,以至于今天,我们不是在节日里尽情地歌唱,而是力图对汉语诗歌的写作现状有所探讨与开拓。
如果这样做我们不是感觉到一份沉重,那么这恰好证明了,我们身上还有诗歌力量的存在。
我认同,诗是人类的精神力量,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同时,诗也是人的灵魂。
我们这个民族一直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也创造过最为卓越的价值。
近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社会现代文明的发展道路,汉语诗歌以白话诗为雏形,从古典诗词的韵律中发芽,得到西方各种现代诗歌观念的启蒙,在汉语中已经发展出了新的面貌。
这个新面貌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生命的活力。
其中,浪漫的革命现实主义诗歌已被我们的教材所吸收,可谓深入人心。
但别的诗歌面貌还没有被视为文明成果注入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生命。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前面一开始就要说,汉语诗歌还没有获得它的收成,诗歌的庆典还没有到来。
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在未来很漫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将把握不到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高度到底是在哪儿?一个没有精神的生命142All Rights Reserved.活在这个世界上,实在是对生命这个奇迹的浪费。
生命因奇迹而诞生,同时,生命也可以创造奇迹。
作为一个现代生命,我们无不是生活在古人所创造出来的奇迹中。
创造,既是生命的体现,也是生命的乐趣所在。
当然,不是每一个生命都能够加入到创造者的行列,但对创造的理解,是能够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分享到生命的奇迹的。
这一点,我想任何一位爱过诗的人,都深有体会。
要对二十一世纪以来汉语诗歌的总体印象作出评价与展望,坦白说,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发言者。
但我反对,一切鲜活的生命力,最终被一大堆概念所终结———批评体现出来的是学识,而不是生命。
《诗学》读书笔记
《诗学》读书笔记一、书籍基本信息。
二、核心内容。
(一)诗的本质。
1. 模仿说。
-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这种模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再现。
例如,悲剧和喜剧都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
悲剧模仿的是比一般人更好的人,他们的遭遇往往是严肃而重大的;喜剧则模仿的是比一般人更坏的人,他们的行为往往具有滑稽可笑的特点。
- 与柏拉图的模仿说不同,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认为诗通过模仿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诗所模仿的对象是具有普遍性的事物,而不是个别偶然的现象。
2. 诗的目的。
- 诗的目的在于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愉悦,这种愉悦不是低级的感官享受,而是一种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
诗能够通过模仿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等情感,然后通过情感的净化(katharsis)使观众或读者的心灵得到陶冶。
(二)悲剧理论。
1. 悲剧的定义。
-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
2. 悲剧的要素。
- 情节(mythos)- 情节还应该具有一定的长度,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太长会使观众难以把握整个故事的脉络,太短则不能充分展现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
- 性格(ethos)- 性格是人物品质的决定因素。
悲剧中的人物性格应该具有一致性,即人物的行为和言语应该与其性格相符合。
例如俄狄浦斯王性格中的勇敢和智慧,在他破解斯芬克斯之谜以及追查杀害前国王的凶手的过程中都得到了体现。
同时,人物的性格也应该具有复杂性,不是单一的好或坏。
俄狄浦斯王虽然是一个伟大的国王,但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如过于自信,这也导致了他最终的悲剧命运。
- 思想(dianoia)- 思想是指通过语言表达的人物的观点和想法。
在悲剧中,思想能够揭示人物的性格和情节的发展。
例如俄狄浦斯王在剧中的一些独白和对话,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思考、对真相的执着追求等思想,这些思想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性格。
诗学读书笔记 3篇
诗学读书笔记3篇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诗学读书笔记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诗学读书笔记1([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__年5月第1版)P17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萧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摹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
P18有些艺术,例如酒神颂和日神颂、悲剧和喜剧,兼用上述各种媒介,即节奏、歌曲和"韵文";差别在于前二者同时使用那些媒介,后二者则交替着使用。
P20摹仿者所摹仿的对象既然是在行动中的人,而这种人又必然是好人或坏人只有这种人才具有品格,〔一切人的品格都只有善与恶的差别〕因此他们所摹仿的人物不是比一般人好,就是比一般人坏〔或是跟一般人一样〕,悲剧和喜剧也有同样的差别: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P22假如用同样媒介摹仿同样对象,既可以像荷马那样,时而用叙述手法,时而叫人物出场〔或化身为人物〕,也可以始终不变,用自己的口吻来叙述,还可以使摹仿者用动作来摹仿。
P24一般来说,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
人从孩提时候起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摹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摹仿得来的),人对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
P28(如前面所说,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
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现成的例子如滑稽面具,它又丑又怪,但不使人感到痛苦。
)史诗和悲剧相同的地方,只在于史诗也用"韵文"来摹仿严肃的行动,规模也大;不同的地方,在于史诗纯粹用"韵文",而且是用叙述体;就长短而论,悲剧力图以太阳的一周为限,或者不起什么变化,史诗则不受时间的限制;这也是两者的差别,虽然悲剧原来也和史诗一样不受时间的限制。
诗学亚里士多德摘抄笔记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家之一,他在许多领域都有深刻的贡献,包括诗学。
《诗学》是他对于戏剧、史诗和诗歌等艺术形式的理论著作。
以下是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的一些摘抄和简要的笔记,以窥探他对艺术、创作和审美的思考。
1. **戏剧的定义:**-亚里士多德将戏剧定义为一种模仿,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呈现生活的一种方式。
他认为戏剧是对生活的再现,通过人物、对话和情节展示人类经验。
2. **悲剧和史诗的联系:**-亚里士多德将悲剧与史诗相联系,认为悲剧是从史诗发展而来的。
悲剧和史诗都以模仿为手段,但悲剧是通过演员的表演,而史诗是通过叙述的方式。
3. **悲剧的六个要素:**-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悲剧的六个要素,包括情节(Plot)、人物(Character)、思想(Thought)、语言(Diction)、音乐(Music)和视觉效果(Spectacle)。
这六个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悲剧。
4. **情节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是最重要的悲剧要素,因为它是悲剧的骨架。
他提出“情节应该是整体的第一重要部分,而人物和思想次之。
”他认为情节应该是有机的、完整的,能够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从而产生心灵的净化。
5. **人物的性格:**-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物的性格至关重要。
他提出人物应该是有道德品质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瑕的。
悲剧人物应该有缺点,但这些缺点不应该是邪恶的,而是出于错误判断或过度的热情。
6. **思想和表达:**-亚里士多德关注悲剧中所包含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他认为悲剧应该表达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引导观众思考道德和伦理问题。
7. **语言和文辞:**-亚里士多德提到语言和文辞的重要性。
他认为戏剧的语言应该是高尚的,但也要符合角色的性格和情境,以保持真实性。
8. **音乐和视觉效果:**-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和视觉效果是为了增强戏剧的艺术表现力而存在的。
然而,他指出这两者不应该成为悲剧的主要要素,而应该是辅助情感表达的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诗摹仿1•诗(有音乐或无音乐):一种艺术仅以语言摹仿,所用的是无音乐伴奏的话语或者格律文,或混用诗格或单用一种诗格制作、制造的,其不同于创造;诉诸语言、诉诸听觉的文学作品,所以不能说是写诗,而应该是做诗。
【诗通过节奏,话语,语调来展现,应为在古代文学阅读是不普遍的。
诗的分类:有音乐的一一戏剧、酒神颂、史诗等等,天经地义的诗,无音乐的仅IogoS――对话,拟剧诗的类别划分,不是依照剧情内容的模仿的对象,而是依据形式和外壳(有无音乐)】2诗人:悲剧,喜剧,史诗的创作者,对诗人进行了诠释和定义,认为诗人应该是用格调声音去展现,而不仅是用话语,格律就行了,而且诗人还应该在模仿对象上有相应的要求,比如:荷马和恩培多克勒比较,荷马是诗人,但是后者不是,因为对象是自然科学,总之,亚里士多德在声音中强调了模仿的媒介,从很大的程度上定义了诗人,在声音方面的要求更高,更侧重于声音的重要性,可能是因为(笔者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对艺术作品的表达,更多的依赖于口头和声音。
3摹仿:一种创作方法。
(司空见惯的“诗”的创作方法)大致等于文学创作,文艺作品的制作,即被命名为摹仿;是把具体事件“变成”作品的过程和方法,与临摹不同。
悲剧、喜剧、酒神颂和史诗在当时被人们认为是摹仿的方式制约的,也是古希腊人认为的“诗”,即文学作品。
4差别在于:摹仿的媒介不同,对象不同,方式不同5模仿的媒介:是抽象的。
话语和音调(语言,可以写成文字的部分)亚里士多德强调摹仿媒介的话语;比如对话和拟剧,无节奏,无音调,但是也称作诗。
古希腊人默认只要用了格律的就可以被称为诗,但是亚里士多德不认同,同样用六部格律的方式,要以摹仿的对象来界定可不可以被称为诗。
6以下谈及无音乐伴奏或参与的纯语言的作品。
在古希腊,这种作品没有被命名,或没有一个总称。
这应该是指无格律的“散文”和有格律但无音乐的诗。
7格律体:有固定节奏,韵律的“声音”,即诗格,以十四行为例•。
长度:悲剧的时间限制在“太阳的一周”或者稍长于此的时间内(①三一律中时间为一天的来源②演出时间不宜太长,一天之内演完);史诗无需顾虑时间限制。
成分:悲剧具有史诗所具有的全部成分,而史诗则不具备悲剧所具有的全部成分。
对象:摹仿严肃的人物而言,史诗“跟随”悲剧;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只用一种格律,并且只用叙述的方式8散文体:例如拟剧,苏格拉底对话9音步:英诗中重读与非重读音节的特殊组合,一个音步的音节数量可能为两个或三个。
史诗用六音步格写10为什么没有讨论抒情诗,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行动不为诗。
【一定要有长度,要有行动。
古希腊并不重视抒情诗,不被正统的西方文学所认可。
在浪漫主义运动之后才开始有所改变。
重视长篇的诗】第二章摹仿的对象1两分法:•创作者创作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诗人所创作的诗)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一种是崇高的,高贵的严肃的人也就是好人。
另一种卑俗的,卑劣的滑稽的人也就是坏人。
除此之外就是俄狄浦斯这样的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悲剧的摹仿对象好人。
2悲剧六要素:戏景、性格(高贵/低俗)、情节、言语、唱段、思想3悲剧和喜剧的划分:以墓仿的人物的性格(好Or坏)来划分4行动and动作:一个,严肃,完整修饰的是行动。
行动(PraXiS)在诗学中出现了70到80 次,PraXiS既不同于生产(POieSiS),也不同于纯度很高的思辨活动,它的主体是人。
PraXiS 与模仿对象有关,是编剧层面上的行动。
动作,扮演dra n,与演员有关,演员表现,让人物行动表现出来,是演员层面上的。
Kinesis是表演层面上的,单单指演员肢体动作。
戏剧理论中:行动是摹仿的对象;扮演是方式;动作是表演。
【26章提到了“动作”:肢体动作,亚里士多德对表演不是很在意,更注重的是编剧。
不完全依赖演员的身体。
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悲剧的地位已经不再,喜剧(诉诸身体)越来越受到欢迎,史诗是诉诸于听觉,是一维的,更需要高雅的,不世俗的。
而诉诸于视觉的,更倾向于大众,比如过色情小说,大段的描写,并非情节。
(严格的把动作和诗分开,悲剧即使不借助动作也能产生它的效果。
)】5行动中的人:行动的主体是人(智力健全的人)是一种受思考和选择驱动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符合对悲剧的定义,要有一定长度。
第三章摹仿的方式1摹仿的方式:a叙述:用同一种媒介的不同表现形式摹仿同一个对象,即可凭叙述----或进入角色。
这是史诗的做法,是荷马的做法。
是讲述,有叙述的人,是一种小说的方式,在其中第三人称“他”。
b扮演:以本人的口吻讲述,不改变身份(行动中的人)也可通过扮演,表现行动或活动中的每一个人物。
再现第一人称“我”。
【(史诗)叙述便是一个人扮演无数个角色;(戏剧)而在古希腊演剧时还保留着一个演员扮演多个角色的表演方式,合唱队(歌队)有一部分的讲述作用】2epic:在希腊文中有两个叙述和史诗两种意思希腊文dran(扮演)drama(戏剧)【所以在传统的戏剧中是不可以讲述的,而在布莱希特的戏剧里会出现一个“报幕员”,相当于在戏剧中加入了叙述,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奇怪的戏剧,所引发的误解。
】3史诗剧and叙述剧: “史诗剧”=“叙述剧”【史诗本身是一种文体,并非中文意义上的长篇巨作】4戏剧和史诗的区别:a摹仿方式:史诗是叙述,戏剧是扮演。
b文本上,区分于格律,史诗相对单调。
5史诗VS悲剧:史诗的种类也应该和悲剧相同,即分为简单史诗、复杂史诗、性格史诗和苦难史诗。
史诗中也应该有突转、发现和苦难。
荷马用的最好史诗和悲剧在结构方面长短不同,所用的格律也不同。
在扩展篇方面,史诗有一个很独特的优势。
悲剧只能表现演员在戏台上表演的事,而不能表现许多同时发生的事。
史诗的摹仿通过叙述进行,因而有可能描述许多同时发生的事情---若能编排得体,此类事情可以增加诗的分量。
第四章诗产生的原因1诗艺产生的原因:人的天性①从孩提时候人就有摹仿的本能②能从摹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求知→内涵(对作品的理解);美感→形式(纯粹的)】2诗的两大类:诗由诗人的性格形成两大类: (悲剧)严肃的,比如颂神诗、赞美诗;(喜剧)滑稽的,比如讽刺诗3悲剧和喜剧的起源:荷马不仅是严肃作品的最杰出大师,而且还是第一位为戏剧勾勒出轮廓的诗人,他以戏剧化的方式表现滑稽可笑的事物,而不是进行辱骂。
他的《马耳吉忒斯》同喜剧的关系,就如同他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同悲剧的关系一样。
悲剧和喜剧都是由即兴表演发展而来的。
【埃斯库罗斯执着于两个人的对手戏,后期增加第三个演员。
减少了歌队的合唱,但是仍然占很大部分;索福克勒斯启用了第三名演员,合唱成分明显减少,以情节为主。
】第五章喜剧1. 喜剧;摹仿低劣的人,表现的是一种滑稽,而不是让人痛苦。
2. 喜剧的(发展)起源:出现了喜剧诗人时,喜剧已经基本定型,谁最先使用面具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一无所知;有情节的喜剧最早出现在西西里。
在雅典诗人中,克拉忒斯首先编制出能反映普遍性的剧情,即情节。
第六章悲剧定义1.悲剧的定义:(王士仪)悲剧是一个戏剧行动的创新,需要戏剧进行者(对象)的品格崇高,整体布局完整,拥有体裁宏伟,每个组成部分,分开应用令人悦耳各文类的语言(媒介,文体类型,格律)(陈中梅)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行动(这里的行动是指摹仿的对象)的摹仿。
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dran ,扮演,肢体,形体】而不是叙述,通过印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2悲剧六要素:戏景(摹仿方式)、性格、情节、言语、唱段、思想a戏景:OPSiS ,人物的装扮(视觉元素),属于摹仿的方式,来自扮演,可泛指一切与视觉有关的演出实际,不单是布景。
悲剧和怜悯出自戏景。
b言语:指格律文的合成本身。
C情节:是对行动的摹仿;这里说的情节指事件的组合(在戏剧中,行动、情节、事件可以基本划等号)。
d性格:定义,指的是这样一种成分,通过它,我们可以判断行动者的属类(好Or坏)e思想:能够恰如其分的表现见解的能力。
包括一切必须通过话语产生的效果,其种类包括求证和反驳,情感的激发,以及说明事物的重要或不重要,例如人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对手论辩。
【言语和唱段是媒介,戏景是摹仿方式,情节、性格和思想是摹仿对象。
情节、性格、思想:第一文本,来自编剧。
戏景、言语、唱段:第一文本+第二文本,来自演出实践。
】3情节:是对行动的摹仿,悲剧里的情节是指事件的组合。
4事件的组合(情节):是成分中最重要的,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而性格是为了行动才需要的配合。
性格是摹仿对象的好与坏,即是否严肃。
摹仿行动的时候表现人物的严肃与不严肃。
性格展示抉择。
性格的性质由行动的造因,决定人物的品质,显示人物的抉择第七、八章完整整一1完整划一:一个物体如果有了应该具有的一切,即包容了组成这个事物所必须的一切要素和部分,这个物体便是完整划一的。
2戏剧中的中介(讲述者):戏剧中缺少了一个“中介”的讲述者,所以需要按照时间轴的顺序流逝,很少有倒叙。
但是时间顺序是固定的,单向流程的。
经典戏剧是一种严格的时间艺术,要打破这样的结构必须要加入一个中介,讲述者即解构。
但是小说很早就出现了倒叙,意识流等手法。
3 —个and完整:ONE, —个行动,强调悲剧中只能有一个完整的,在时间上有头有尾的行动。
亚里士多德强调,行动是从头发展到尾,并且时间是单向发展的;划一是说,一个行动,单一,没有时间的同时或交叉出现混乱从结构上讲:开头结尾指的是时间的开始和结束,是行动的开端,而非文本的。
亚里士多德的潜意中规定:行动的开端和文本的开端是一致的。
完整:修饰的是行动,并非指零部件的齐全,而是行动要做完,比如《雷雨》中必须要交代完全,要有一个结局,是一种时间结构,而非格律等其他部分的完整4情节的长度:悲剧定义中的一定长度。
以事物本身的性质来看,越长越好;作品要以能容纳下一系列按照可然必然的原则依次组织起来的事件为宜,有相应的长度。
5整一:并非一个人一天的行动便是整一的。
【比如《俄狄浦斯王》中,除了追查凶手之外,俄狄浦斯一定还有其他的行动,比如吃饭睡觉等,但与其中的行动没有逻辑关系,是可有可无的】亚说:事件的结合要严密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要是挪动或删除其中任何一部分就会使整体松裂或脱节。
如果一个事物在整体中的出现与否都不会引起显著的差异,那么它就不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亚认为荷马在这一点上做的好。
按照时间的流程(并去掉一些没有逻辑的东西),要有逻辑在西方的逻辑中,是要一条线的,对于唱片叙事的史诗(小说类)和戏剧的要求是一致的;而中国的小说,则常是花开两朵,两件事同时发生,有交汇点,先讲一件再讲一件。
第九章历史学家和诗人1诗人VS历史学家:诗人:诗人情节(行动)的编造者,并符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