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安金黎到我县调研

安金黎到我县调研

本报讯 月日至日,地委副书记安367金黎带领地委副秘书长谌贻勇、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何植林、地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李克明、地区农委主任王丽、地委办主任科员杨正友等一行在县委书记丁翊强,县长韩平,县委副书记罗昌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办主任任仕宇,副县长吴炜及县委办、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农牧局、县城乡规划局、县林业局负责人陪同下到我县县城新城及产业园区、禹谟、岚头、沙土、岩孔就我县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进行调研。

安金黎在调研时指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推进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日上午,安金黎一行在金沙宾馆号63楼会议室观看县城新城区规划幻灯,县委2书记丁翊强向安金黎一行汇报了我县“七大特色经济板块”及县城新城区规划建设、老城区改造建设、工业项目入驻、园区路网建设等情况。

安金黎一行听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安金黎指出,整个规划蓝图注重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很不错,令人鼓舞,整个城区规划布局合理,经营城市的理念超前,要按此思路抓下去。

抓紧时间把城市规划的详规拿出来向社会公布,让广大群众看到金沙的未来,努力打造成为生态宜居的综合型城市。

要强力推进新城区和产业园区的路网建设,打通新城区和老城区之间的连接通道。

陆续启动学校、医院、体育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经营效益。

要进一步研究城市的定位,挖掘自己的特色文化。

要统一思想,鼓足干劲,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共同努力建设好美丽的金沙,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随后,安金黎一行来到高新技术标准化建设厂房、七号路建设工地及新城区行政办公中心规划地址(下转二版)小举行了“民进重庆市赴官田乡考察调研座谈会”。

刘军主持座谈会。

朱民进重庆市委赴官田乡考察调研 JINRI JINSHA准印证:黔新出(报刊)年内资准字第号 免费发至全县农村党支部20106本报讯 月日,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在金沙一中学术报告厅召开。

县36人大常委会主任都进前,县委副书记、县长韩平,县委常委、副县长邹联克,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魏其凯,县人大副主任、长坝乡党委书记姜文,县政协副主席杨俊,贵州教育报刊社副社长肖劲松出席会议。

永州市第四次党代会11个县区代表的讲话

永州市第四次党代会11个县区代表的讲话

冷水滩区代表团——中心城市发展任重道远永州网讯(记者柏俊林)9月25日,参加市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冷水滩区代表团认真审议了市委工作报告和市纪委工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两大报告主题突出,客观实在,符合中央、省委的精神,又紧密地结合了全市未来发展的实际,报告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通过学习领会两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大家的方向感明确了,责任感更强了,自豪感充足了。

秦功智、黄卫国、宋金花等代表认为,未来五年,冷水滩区作为全市中心城区,科学赶超,开放崛起,全面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责任重大。

报告中的建设三大园区,冷水滩区就占有两个,冷水滩作为全市的中心城区,就必须在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龙头作用;要勇于当担责任,义无反顾地把市委、市政府交给冷区的任务落实到实处;要实施全面、综合、可持续的设计,着力创造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代表们还认为,冷水滩区必须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朝着制定的目标任务努力奋进,打造全市领头发展的标杆,创造全市中心城区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新辉煌。

零陵区代表团——争当全市科学发展的排头兵永州网讯(记者何继凤)零陵区代表在讨论张硕辅同志的报告时一致认为,报告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切实可行,是一个指引全市迈向新的征程、实现科学赶超、开发崛起、富民强市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对未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高建华代表说,零陵区要结合实际,学习好贯彻好党代会精神,努力争当全市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营造干事业的良好环境。

二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把文化旅游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干部作风整治,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工作落实。

石艳萍代表说,报告中提出的十件大事都与零陵息息相关,报告提出的多项具体工作都事关零陵的长远发展,必须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推动经济大发展,推进社会大和谐,推进党建水平大提升。

陈凤英、柏文生、刘善生等代表认为,今后要把构建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东安代表团——加快转型发展和绿色发展永州网—永州日报讯(记者王子懿)“东安县将紧紧围绕‘科学赶超、开发崛起,全面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永州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这一主题,结合工作实际狠抓落实,努力争当全市发展的排头兵。

着力实施“三个温岭”战略 推动县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着力实施“三个温岭”战略 推动县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着力实施“三个温岭”战略推动县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浙江省温岭市十二届二次党代会提出,在今后一段时期,将着力实施“三个温岭”战略(即“内生温岭”、“海上温岭”、“市外温岭”),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到2020年前实现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

“三个温岭”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内生温岭强调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温岭发展的基础所在,海上温岭强调发展空间的转变,是温岭发展的希望所在,市外温岭强调发展路径的转变,是温岭发展的动力所在。

实施“三个温岭”战略是保持温岭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和长远需要。

一、实施“三个温岭”战略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培育和建设“三个温岭”,实现市内和市外、海洋和陆地、东部和西部统筹发展,这一战略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从发展实践来看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培育“内生温岭”是温岭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温岭经济发展主要面临着四大不利因素。

一是随着外部竞争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改变,直接造成劳动力成本提高,这一点目前在鞋类企业表现尤为明显;二是人们环保意识增强,政策要求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使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加大,成本上升;三是土地、水、电等资源和能源供应紧缺(温岭人均水资源量709立方,仅是台州平均水资源量的40%和全省平均的1/3,属严重缺水地区。

正常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负荷50万多千瓦,目前缺口达15-20万千瓦,短缺严重。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4亩,可用土地更加稀缺);四是反倾销、贸易壁垒等国际因素,致使制造加工类产业的竞争力逐渐下降,产业急剧扩张受到一定的限制,造成了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保持竞争力,开始向低地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环保要求低的地区转移。

温岭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高原状态”,高速前进的负荷加大。

要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地运行,必须调整优化温岭的经济结构,增加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产业的科技水平。

2、建设“海上温岭”是温岭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温岭陆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承载力越来越弱,可用于产业发展的土地越来越少,经济持续较快稳定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党和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未来,要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实施优先发展农村经济、改革农业产业结构、强化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全面进行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优先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扩大规模,推广集体经营性建设项目,支持特色农业、小微企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就业创业,推动农民收入增加。

二是改革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业价格形成机制,加强农业保险改革,提升县域农产品加工和流通能力,完善农业供给体系,拓宽农业产品市场,提升农业竞争力。

三是聚焦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政府财政支出由耕地比重日益减小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不动产投资转移,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服务网络和乡村公共服务体系。

四是实施乡村创新,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技术素养提升,鼓励农民发挥创新活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政府积极发挥领导作用,打造政策制度环境,健全市场机制,投资社会力量参与,有效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实施乡村产业扶贫,需要从实现政府财政、行业政策和企业本身三方协同扶贫出发,必须在政策、资金、市场和技术等方面提供多层次支持。

一是要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支持,如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拓宽乡村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改善乡村产业发展的环境。

二是通过财政扶持,以及支持银行灵活开展乡村产业发展的市场操作,加大资金投入,做大乡村企业扶持力度,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三是改进市场开放机制,积极开展外贸合作,扩大乡村市场开放,改善乡村产业发展的环境。

四是大力改善乡村产业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推进设备自动化,促进乡村企业转型升级。

五是加强企业管理技能培训,提高乡村企业管理和经营水平,推动乡村企业稳定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乡村就业增收,改善乡村物质文明水平,助力乡村建设摆脱贫困。

县委书记在中国共产党xx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代会工作报告)

县委书记在中国共产党xx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代会工作报告)

县委书记在中国共产党xx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代会工作报告)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X第X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唱响“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担当实干”主旋律,在新的历史阶段谋定X发展新航向,在新的征程上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全面营造新优势、实现大跨越、再创新辉煌,乘着百年党史风华,书写新时代全面高质量赶超发展的X篇章。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县第X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砥砺了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推动了初心使命扎根铸魂。

全县上下拼搏奋进、开拓创新,不断掀起苦干实干工作热潮,呈现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干部队伍奋发向上的生动局面,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圆满收官”,获得了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省人居环境进步奖等一批重量级荣誉,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更加坚决有力。

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动党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在X落地落实。

认真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定不移纠正“四风”,干部作风持续优化。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查处一批典型案件,惩腐肃贪成效更加显著。

集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实现X届县委巡察全覆盖。

构建“X+X+N”廉政教育体系,得到全国人大、省委领导高度评价。

坚持党管意识形态,“X”宗教工作法获得省领导充分肯定。

新闻业务研究

新闻业务研究

本课程是全世界各国新闻传播学科中的核心课程。 自美国近一个世纪以前在密苏里大学创立新闻学 院以来,新闻采访与写作就一直是美国新闻学教 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其它课程在某种程度上是这 门课的附属部分。
解决“故事在哪里?”这个新闻学 的核心问题。
这个听似极其简单的问题包含着如下新闻学核心 理论不断要从新的视点和角度去解决的老问题: 发生了什么事件 (What happened?)? 谁对这件事负责(Who was responsible?)? 他们为什么做这件事 (Why did they do it?)? 是什么促使他们做这件事(What impelled them?)? 记者采访的提问是否被自己的偏见和成见所引导(Are my preconceptions or stereotypes guiding my questions?)? 记者最后还有什么问题需要问的(What else do I still need to learn?)?
无论新闻事件的大小,无论新闻事件是严肃沉重的内 容或是轻松活泼的话题,记者通过回答“故事在哪里?” 这个问题的调查思考和采访写作的过程本身是一种高超的 智力活动过程。 新闻是历史的第一章,而不是第一稿。在新的世纪里 ,在网络时代,回答好“故事在哪里?”这个问题,也是 精确真实地记录新世纪的历史过程。
教学基本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基本知识、理论与技能: (找故事) 新闻敏感 新闻价值判断 (讲故事) 新闻采访技能 新闻写作技能 (好故事) 媒介批评能力 新闻伦理道德
课时安排:
1· 媒介批评 2· 记者招待会、课堂练习 3· 教师讲授
课堂练习

改写人民日报的新闻


编者按: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了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形成 的城乡二元体制,突出表现在区别城乡居民身份的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公 共服务制度和不清晰不完整的农民财产权利。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着 眼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打破体制壁垒,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道路,让农 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进入城镇和二、三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为此,应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 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臵、生产要素 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四川省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坚持以科学发展 观为引领,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全面、系统、深入的改革实 践,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动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上取得 了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局面。希望成都的探索对 全国其他地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

印江:谋划科学发展 描绘崭新画卷

印江:谋划科学发展  描绘崭新画卷
变 电站 建设项 目 ,加大 1 0 1 干伏和 3 5
大 力实施 “ 旅游 产业牵动发 展”
战略 。以梵净 山为龙 头 ,县城及旅 游 沿线 乡镇 为重点 ,继 续加大 以交通 、
水 电、通讯等为 重点的旅游基础 设施
干伏 变 电站尽快 立项建设梵净 山西线 索道 。 围绕梵净 山环线公路 、梵净 山
加 发 快 型推 速 展加 转 动跨
【 高原风采 】
印江 ■ 谋 划 科 学发 展 描 绘 崭新 画卷
“ 十二五”期 间,印江将着力实施三个加快三大战略 ,紧扣三大抓手 , 扎 实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实施十大 民生工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 目标 是 。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 %以上 ,力争增长2 %。 0 2
资 、项 目争取 、金融支持 ),扎实抓 好 五项重点 工作 ( 新型 工业化 、特 色 城 镇化 、旅 游产业化 、农业现代化 、
物 流园区化 ),实施 十大 民生 工程 。
电网改造 , 实提高供 电的稳定性 、 切 可 靠性和安全 性。
大 力 实 施 “ 业 强 县 ” 战略 。 工 以加快推进 “ 一带两 区”建 设为突破 口,以招 商引资为手段 ,以壮大 优势 支柱产 业 、积极培 育新 兴产业 、改 造 提升传 统产业为主 攻方 向 ,突 出抓好
努力促进 经济 良性循环 和社会 和谐 稳定
“ 十二五 ”期间 ,印江将着力实 施三个 加快 ( 加快产 业发展 、加 快企 业发展 、加快人 才培 养 ),三大战略 ( 工业强县 、城镇 化带动 、旅游产业 牵动 发展 ),紧扣三大抓手 ( 招商 引
现人均 半亩基本 口粮 田 目标 ,基 本解 决我县 工程性缺水 问题 。三是要 以支 撑产业 发展和保证 人民群众生产 生活 用 电为 重点 ,建成 木黄 2 0 2 干伏 、合 水 10 1干伏 变电站 ,全 力争取5 0 0 干伏

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一都三县”

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一都三县”

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一都三县”作者:徐强来源:《当代党员》2008年第04期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作出的“314”总体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关于“促进渝东南地区‘做特做优’”的发展定位,酉阳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着力打造“一都三县”(世界青蒿之都和全国土家族民俗文化特色县、重庆市扶贫开发示范县、武陵山区生态经济强县),大力实施城镇化、工业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大战略。

以“三极”为重点推进城镇化。

坚持把县城、龙潭—麻旺、龚滩作为县域经济三大增长极来发展。

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尽快启动县城—龙潭—麻旺一体化规划建设,迅速掀起县城城北新区建设高潮,实现县城提质扩容,做强城镇经济,打造酉阳统筹城乡的发展平台,使其成为县域经济核心增长极;如期完成龚滩集镇迁复建,保持好风貌特色,做好以古镇为中心、以旅游为主导的库区产业发展,形成县域经济次增长极。

利用重点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建设、高山异地移民、金土安居工程、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等契机,推进乡镇场镇建设和特色村庄建设,使全县形成县城、中心镇、特色乡镇、农民新村、自然村落的城镇化格局。

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城镇功能,改变乡镇、村庄环境卫生落后面貌。

以“两园”为重点推动工业化。

要按照“立足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依托资源优势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稳商富商”的思路加快工业园区发展。

依托龙潭—江丰电矿工业园和板溪轻工业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整治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合理布局产业,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园区已入驻企业尽快建成投产;加强与渝北区的互动发展,依托渝北的区位优势,合作共建“渝北·酉阳工业园”;抓好水电站建设,确保在建水电站明年全部投入运营;力争尽快上马林纸一体化项目,把林纸产业建成支柱产业。

以“三线五库”为重点推动新农村建设。

以铁路沿线、公路沿线、主要河流沿线和五个电站库区为重点,大力实施“增收致富、生态家园、金土安居、排难解困、固本强基”五大工程。

大力实施“五大战略”

大力实施“五大战略”

大力实施“五大战略” 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大力实施“五大战略” 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大力实施“五大战略” 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立县、商贸兴县、城乡联动和文化促动“五大战略”,不断推动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20xx年,全县实现GDP 112.9亿元,同比增长30.5%;地方财政收入3.76亿元,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3元,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420xx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3.9亿元。

西水集团、金宇集团等6条全钢载重子午胎生产线,华泰集团7.5万吨纸浆,正和集团4万吨汽油添加剂,华星集团100万吨重油加氢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建成投产。

去年,全县共实施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7个,其中过亿元的14个。

二、实施农业立县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把突出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走出了一条“围绕龙头建基地、依托龙头促调整”的新路子,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培育发展龙头企业。

围绕市场和产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培育龙头,多方式扶持龙头,多成份发展龙头,龙头企业规模不断膨胀。

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用于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建设。

目前,全县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到35家,过亿元的8家。

其中,凯银集团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二是扶持壮大农业基地。

坚持把培育龙头企业与建设生产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围绕蔬菜加工、畜产品加工、粮棉加工等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发展蔬菜、畜牧、优质小麦、良种棉等八大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10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20万亩,新增“两牛一羊一鸡”养殖小区78个。

同时,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和专业协会,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25个。

凯银集团成功承办了首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带动了农户与市场的对接。

强县域实施方案

强县域实施方案

强县域实施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强县域实施方案是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有效实施强县域实施方案,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加强政策支持,打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县域实施方案的第一步是加强政策支持,通过制定一系列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降费、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强县域实施方案的第二步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根据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发展动力强县域实施方案的第三步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发展的动力。

基础设施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升县域发展的动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县域发展活力强县域实施方案的第四步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县域发展的活力。

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可以提升县域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吸引和培养各类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加强对外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强县域实施方案的第五步是加强对外合作,拓展县域发展的空间。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借助对外合作,拓展发展空间,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对外合作,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外资、拓展国际市场,为县域经济发展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强县域实施方案的最后一步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后代子孙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

(继教教育)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题库

(继教教育)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题库

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

(多选)A.科教兴国战略B.人才强国战略C.创新驱动发展战略D.乡村振兴战略正确答案:ABCD可以通过()来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多选)A.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B.推进农村电商发展C.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D.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正确答案:ABCD山东鲁南经济圈的定位是:()、转型发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经济隆起带。

(单选)A.工业发展先行区B.乡村振兴先行区C.新基建先行区D.粮食生产先行区正确答案:B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包括:()。

(多选)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B.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C.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D.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正确答案:ABCD以上中游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生态脆弱地区等为重点,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单选)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深化农村()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单选)A.集体产权B.个人产权C.家庭产权D.名族产权正确答案:A在2019年2月11日召开的山东省狠抓落实动员大会上,山东省提出构建以“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三大攻坚战、()”八大战略布局为支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保障,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的整体发展格局。

(多选)A.军民融合B.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C.区域协调发展D.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正确答案:ABCD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家乡的变化》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家乡的变化》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魅力贺兰——《家乡的变化》调查成果展示设计活动目的:1、调查家乡近年来各方面的变化,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2、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整理资料,绘制图表,选择汇报形式。

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近年来,令世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令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家乡贺兰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里,窄窄的街道不见了,一片连着一片的平房不见了,贺兰县城生命中的春天已经悄然而至,正以他独具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

魅力贺兰:《家乡的变化》调查成果展示,现在开始二、分组展示主持人甲:人是一个城市的主要风景,而人的变化最直接的体现在服装上,请看,来自服饰组的汇报。

1、服饰组:(1)组长简介:妈妈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操劳着,我们展示的主题是“漂亮的妈咪”,通过我们最亲爱的妈咪的穿着来感受贺兰人民服饰的新起点。

请看张雪婷同学的展示“妈妈的变化”。

(2)“妈妈的变化”妈妈告诉我,她94年大学毕业时,穿的都是姥姥亲手缝制的衣服,比较朴素,一个季节就两件衣服换着穿;到2000年的时候,家里条件好了,妈妈常穿一些带花的衣裤、裙子;现在,妈妈的衣服可多了,各式各样的短裙、套装、穿在身上端庄漂亮,天冷了,妈妈又换上了皮衣、皮裤、羽绒服,保暖又漂亮,十几年来,妈妈的变化可真大呀!(3)照片简报“漂亮的妈咪”A、90年的时候,妈妈刚上班,穿着缝制的衣服,上衣和裤子都比较宽,没什么样式,平底拉带皮鞋,看起来很舒服。

B、1995年的时候,妈妈变胖了,因为我在妈妈的肚了里,大花的棉质短裙,使妈妈漂亮了,也更温柔了。

C、2005年妈妈身着职业女装,套裙配着短靴,大方得体,妈妈长发披肩,笑容满面,充满着现代女性的自信。

D、2012年的妈妈是不是更时尚了。

组长:十八年过去了,而妈妈却越来越漂亮了,这反映出人们的服装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请听服装店的阿姨是怎样说的:(4)采访录相(光盘)(5)组长小结:美丽的服装让我们变得更漂亮,让我们成为一道亮的风景,同时也正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体现。

推动县城发展建设实施方案

推动县城发展建设实施方案

推动县城发展建设实施方案县城发展建设是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为了推动县城发展建设,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实施方案,以实现县城的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

本文将就推动县城发展建设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县城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道路交通、水利设施、供电供水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升县城的整体形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

因此,我们可以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高县城的综合竞争力。

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县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要实现县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

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县城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再次,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生态环境是县城的宝贵资源,也是县城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推动县城发展建设,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可以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动县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最后,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

城市规划是县城发展的蓝图,是保障县城建设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推动县城发展建设,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确保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综上所述,推动县城发展建设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实施方案。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实施方案,才能够推动县城发展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实现县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目标。

希望相关部门和广大市民共同努力,为推动县城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平安县城县长采访稿

平安县城县长采访稿

平安县城县长采访稿平安县城县长采访稿记者:马县长,您好!首先祝贺您当选新一届平安县城县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请您谈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马县长:首先我要衷心感谢全体人大代表和全县人民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感谢同志们的关心和支持。

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我既充满信心,又深感责任重大。

我决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县政府一班人,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干部群众,努力工作,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扎实做好政府各项工作,不辜负全体代表的信任和全县33万人民的重托。

记者: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请您谈谈下阶段政府将如何抓好经济工作,实现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马县长:刚刚结束的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县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依托天水、联接平凉、融入关中、特色领先、乘势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围绕“五大目标定位”(把平安县城县建成全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县,中国西部清真食品城,甘肃省精密铸造产业化基地,陇东南畜牧大县,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特色旅游区),坚持“举特色旗、打民族牌、走富民路、建和谐县”的基本方略和“发展高于一切,稳定压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党建保证一切”的基本理念,实施项目带动、科教兴县、赶超发展三大战略,做强草食畜牧业、矿产业、民族加工业、商贸旅游业四大产业,努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工商经济发展、城镇综合开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强力推动平安县城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全县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县区排序中持续前移5位,在全省自治县中处于中上水平,经济更快增长,发展更具活力,特色更加鲜明,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趋和谐。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

做好2012年的政府工作,对于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目标任务、总体要求已经明确,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特别是要以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基础条件、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为突破口,建设大平台,发展大产业,培育大企业,推进大项目,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意见⽂号:国发[2012]43号颁布⽇期:2012-08-27执⾏⽇期:2012-08-27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政法规各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意见》(中发〔2006〕10号)印发实施以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成就。

当前和今后⼀个时期是中部地区巩固成果、发挥优势、加快崛起的关键时期,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好⼜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主要成就。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中部地区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实现较快增长,总体实⼒⼤幅提升,经济总量占全国的⽐重逐步提⾼;粮⾷⽣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以下称“三基地、⼀枢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稳步推进,区域合作交流不断深⼊,全⽅位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居民收⼊持续增加,社会事业全⾯发展,⼈民⽣活明显改善。

经过不懈努⼒,中部地区已经步⼊了加快发展、全⾯崛起的新阶段。

(⼆)机遇与挑战。

随着⼯业化、城镇化深⼊发展和扩⼤内需战略全⾯实施,中部地区⼴阔的市场潜⼒和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将进⼀步得到发挥;国际国内产业分⼯加快调整,为中部地区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了良好机遇;我国改⾰开放深⼊推进,综合国⼒不断增强,为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动⼒和有⼒保障。

但也应看到,中部地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城镇化⽔平偏低、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对外开放程度不⾼等⽭盾和问题仍然突出,转变发展⽅式任务依然艰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任重道远。

(三)重⼤意义。

中部地区是全国“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是推进新⼀轮⼯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区域,是内需增长极具潜⼒的区域,在新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轻重的战略地位。

韩长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韩长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韩长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0期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要认真学习领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采取超常规的政策举措,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党的“三农”理论的创新发展。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高度重视、正确处理“三农”问题,引领推动党的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先后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等一系列重大论断,坚持不懈地对科学处理工农城乡关系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重塑我国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

过去,我们靠工农产品价格和城乡要素“剪刀差”支撑了大规模城镇化和快速工业化。

现在,城市对农村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的“虹吸”效应仍在持续。

如果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要消除绝对贫困,那么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就是要缩小城乡差别,同步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

“三农”问题历来是关系到固本安民的要害问题,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着力健全各级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不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抓紧抓实“三农”领域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对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落实到“三农”改革发展工作中,集中力量抓紧抓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证农民收入翻番、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到2020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中之重、急中之急,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短板问题,加大向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人口倾斜支持力度,下大力气抓好产业扶贫,建立健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机制办法。

衡水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衡水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衡水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一、奋进,是“十五”发展的旋律。

我们团结一心,攻坚克难,赢得了“三步走,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开端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衡水市委的领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积极应对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圆满完成“十五”各项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征途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成为我市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

过去的五年,是衡水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

我们牢牢把握衡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在加快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

全市生产总值由298.6亿元增加到518.1亿元,年均增长12.1%。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5万元。

全部财政收入由13.9亿元增加到31.2亿元,年均增长19.2%。

三次产业结构由19.7:52.7:27.6调整到17.4:53.4:29.2。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工作实现新突破。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总产由2000年的61.7亿斤增加到62亿斤。

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向纵深推进,销售收入超千万元龙头企业达到134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5家,比2000年增加13家。

瘦肉型猪、蔬菜、奶(肉)牛、林果四大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9%提高到65%,农业产业化经营率由26%提高到47%。

连续开展植树造林大会战,累计植树造林224万亩,是“九五”的10倍。

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战略产业来抓,实施“三统筹、八整合”,常年在外务工人员突破40万,离土离村在市域内就业人员达到41万。

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80%提高到82%。

强力实施“以工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6.5亿元,是2000年的2.1倍。

县城形象大使演讲稿范文

县城形象大使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以县城形象大使的身份,向大家阐述我们县城的形象定位和发展愿景。

在此,我要感谢组织者的信任,感谢大家的支持,让我有机会为我们的县城代言。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县城——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们的县城,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自秦汉时期设县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县城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孕育了灿烂的文化遗产。

比如,著名的“汉画像石”就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被誉为“汉代石雕博物馆”。

此外,我们还有众多古迹、名寺、古塔等文化遗产,如“岳飞庙”、“广福寺”、“凤凰塔”等,这些都是我们县城的骄傲。

二、生态宜居,绿色发展近年来,我们县城紧紧围绕“生态宜居”这一目标,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我们成功打造了一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

以下是我们在生态宜居方面取得的几点成就:1. 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

我们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积极开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使县城的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

2. 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我们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水质安全。

3.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我们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4. 生态旅游蓬勃发展。

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我们的美丽县城。

三、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在经济方面,我们县城坚持“产业兴县”战略,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下是我们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几点成就:1.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我们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农业,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2.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我们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3. 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确立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

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省委李源潮书记指出,重视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之一。

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推动我们的工作,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民内部矛盾的类型、产生原因和特点分析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经济运行的现状看,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已基本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

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基本保证,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在目前形势下,我们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就必须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重要的工作内容。

从新区成立以来信访统计情况来看,我区群众到区集访共计307批5290人次,到市集访99批2490人次,到省集访21批643人次,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群众集访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解除劳动合同后职工的经济补偿款问题,土地被征用农民安置、就业问题,经济纠纷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困难企业职工和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问题,法院判决案件执行等问题;重组、改制及破产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基层干部的廉政建设和作风问题,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等。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突出和激烈的形式是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五多特点、一是发生数量多,具有复杂性。

表现在、导致矛盾纠纷的因素越来越多,涉及人员成分越来越复杂,矛盾纠纷触及的层次越来越深,不平等主体间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

二是串联行为多,具有延展性。

表现在、因同样因素或性质引发的矛盾纠纷易产生连锁反映,处置不慎易产生共鸣,从而引发群体性、区域性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总结报告/经验材料
大力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
大力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近年来,##县通过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县城建设同发展产业相结合,同聚焦生产要素相结合,同改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不断增强县城的竞争力,县城经济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达到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效果。

一、坚持产业兴镇,为县城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城镇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动力之源和重要支撑,是提高城镇竞争力的基础,没有城镇产业的壮大,城镇的土地、资金、基础设施就不可能发挥最佳效益,难以形成城镇建设发展的良性循环。

根据##县城的实际,我们从三个方面加强县城的产业建设。

一是实施园区带动战略。

坚持“产业关联,特色立园”的方针,在县城东区创建了桃花江民营创业园,全方位、多领域招商引资,引导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主动接纳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园区经济。

园区采取“零收费”、“低地价”、全程代理服务等优惠政策,边建设边招商、分步实施、滚动发展。

该园自去年11月挂牌组建以来,已有7家企业入园动工建厂,其中6家为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达2.2亿元。

预计在3-5年内,园区企业可发展到30家,将成为
我县县域经济的支柱。

二是加大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改组力度,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近年来,我们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采取兼并联合、股份制或股份制合作改造、租赁经营、分块搞活、“两个置换”等办法,引进外来和民间资本改造和提升了传统产业。

对国有、集体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目前,已有新兴管件、力威制药、纸厂等工业企业和几家上规模的商业零售企业重现生机,产销两旺,安置劳动力3000余人,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为使县城的三产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我们确立了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三产业发展的思路。

一方面是加快发展旅游业。

县城总的定位是“留山水风光,建旅游新城”,以桃花江竹海为龙头,突出“美女和竹”两大特色,把县城的各景点有机结合,建设生态旅游城,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去年,全县接待中外游客26万人次,其中县城20万人次。

另一方面是搞活商贸流通。

在县城建成了4个投资超过500万元的综合性超市和7个市场,发展个体工商户2664户,去年,县城的房地产开发、交通运输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扩大城镇规模,为县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一是精心做好县城规划。

规划是县城建设的灵魂,决定县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一方面是突出特色编制规划。

围绕“打造江南名镇,创建花园城市”的目标,将县城定位于建设融山水风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新城,把我县独有的天问台、桃花江竹海、桃花江女子旅游学校等自然、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融入县城规划,并以此来开展对县城的基础设施、
各功能区及建筑物的规划设计,确定县城的发展方针为“西改东建,以建为主”。

县城东区的规划面积为13.8平方公里,根据以人为本、适度超前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分设四个功能区,即民营创业园区、文化艺术园区、生态旅游园区和住宅服务园区;县城西区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建成为商业贸易区。

另一方面是高质量编制县城规划。

对县城的整体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的详规,聘请省内外专家进行编制。

东区的整体规划和四个园区的详规,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编制;对县城内旅游景区的规划聘请湖南师大旅游学院的教授进行编制,现已通过专家中期评审;各小区严格按照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绿化用地3个三分之一的要求规划。

同时,严格规划管理,成立了高规格的县级规划审查委员会,实行二级规划例会制度,全面审查方案的建筑造型、高低、颜色等内容,坚持“一支笔审批,一张图到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们把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了县城堤防、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

投入7000多万元修好了7.5公里的高标准城市防洪大堤;投入5000余万元修建了桃益一级公路,拉近了##同外界的距离,使县城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为发展县城的聚集拉动效应,通过多方努力争取了总投资6500万元的资江大桥建设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使县城以北的7个乡镇20余万人口受益;硬化了县城6条主干道,城区的道路骨架建设已全面启动。

去年,县城道路总长度已达
70公里,总面积110万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96%,人均建成区面积达105平方米,电话入户率达73.68%。

三是多方筹集县城建设资金。

通过采取运作土地资本、盘活国有资产、拍卖出租车经营权和广告经营权等措施,对县城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用市场手段进行经营,引导银行和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筹集县城建设资金。

近三年来,在县城的建设中共投入资金2亿多元,其中政府在没有动用财政预算资金的情况下投入6528万元。

四是取消入学、就业、入伍、社会保障等城镇限制性政策障碍,降低农民“进城”门槛。

敞开城门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经济能人进城落户兴业。

近三年来,县城新增人口1.8万人,总人口已达近10万人(不含流动人口)。

三、改善人居环境,为县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一是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新风。

以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为目标,以“建文明小区、创文明单位、兴文明家庭、做文明市民”为主线,点面结合,层层推进,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成立了省级文明卫生县城创建机构,专门抓县城的创建工作;着眼市民素质提高,扎实开展了“建文明城,做文明人”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设立市民学校,在干部职工、经营业主中开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市民守则》培训,在中小学校开设文明教育课,在居民户中开展创“五星级”文明户活动,开办有线电视专题节目进行系列报道等一系列举措,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大大增强,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二是以县城秩序整顿为重点,营造安定、和谐的社
会环境。

突出抓了县城的基建和治安秩序的整顿,对阻工、扰工、强行参工参运、强买、强卖等影响基建秩序,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打击;建立健全治安网络系统,加大社会治安环境的整治力度,在县城设立了两个派出所,实行警长分片负责制,建立了群防群治队伍,实行24小时巡逻防护,使工作、生活在县城的投资者和居民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改善县城环境质量。

近年来,我们把县城的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围绕提高县城环境质量做了大量工作。

一方面对县城的污染源进行全面摸底,开展专门整治。

对工厂和服务业的污水、锅炉烟气、噪声、油烟污染和建筑工地、医疗单位的污染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另一方面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工业设备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不予批准立项,对可批项目,在审批前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由环保部门指导选址并要求采用最新的治污技术。

我们还根据县城执法部门集中、对辖区内事物的管理力度相对较大的特点,着重抓了“行风评议”工作,避免因部门过多干预而阻碍县城经济发展。

将建设、国土、交通、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环保、林业、公安、法院、检察、教育、电力、卫生等15个部门的执法行为作为行风评议的重点,每年由县委牵头组织,纪检、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对这些部门优化软环境工作进行一次公开点评,好坏典型通过媒体向社会曝光,接受群众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