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名词解释1.护理心理学:是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

2.期待性焦虑:即面临行将发生的但又未能确定的重大事件时的不安反应。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4.医学模式: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系统论和整体观之上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把人看成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在健康疾病的问题上无论是病因、疾病治疗,还是预防及康复等方面都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要综合考虑生物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5.药物的心理效应:指病人对医生的威信、对药物的信任感和接受药物治疗时的体验、评价,以及治疗时对外界的暗示等多种心理作用。

6.应激:是个体“察觉”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威胁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

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8.透析治疗:是用多种办法将病人身体内有毒的代谢产物清洗出去,使体内有毒物质减少,症状减轻或消失,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

9.器官移植:是将某个体的器官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移植到自体或另一个体某部位的过程。

10.个性:是指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个体,在不尽相同的现实生活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带有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1.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complete well-being)”。

或1989年WHO所下最新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12.心理护理:指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13.role personality of nurse:护士角色人格,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人们,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总和。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1、动机冲突:指个体内心同盟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不能同时满足,发生冲突并出现相应的挫折感和负性情绪的状态。

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3、沟通: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它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

4、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特定环境中交感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

5、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是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6、护士角色人格: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人们,共同具备并能够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7、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特指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起决定作用、随时可能影响职业角色行为模式的人格特质。

8、患者角色:当一个人被宣布患病后,就获得了患者角色,其原有社会角色便被患者角色所部分或全部替代。

9、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10、临床心理评估:特指将心理评估的通用理论与方法运用于临床范畴、经临床患者为主要评估对象、可评定及甄别患者心理状态的一系列应用性评估手段和技术。

11、能力: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12、气质: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与人们常说的性情、秉性和脾气相似。

13、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4、社会认知: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它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心理过程。

15、首因效应: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也即“先入为主”的效果。

1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17、效度:指测验结果的有效性。

18、心理测验:指在标准情境下,对个体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分析和描述的一类方法。

19、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的心理策略。

20、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主动运用护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3.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5.想象:是人脑对过去形式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式的过程。

6.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7.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

8.心境:是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

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9.激情: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

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

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

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

10.人格(个性):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1.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12.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13.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那些个性心理特征。

14.应激: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和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15.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因素。

16.一般适应综合症:一个有机体必须寻回它的平衡或稳定,从而维持或恢复其完整和安宁。

17.应对:是个体对抗应激的一种手段,是个体面临应激激情时为减轻事件对自身的影响而做出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

18.潜抑(压抑):是一种最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指一个人把不知不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自己意识不到这种愿望、冲动,从而保持内心的安宁。

19.否认:指对某些客观现实不承认,特别是对已发生过的不愉快、不幸的事加以否定,认为它根本就没发生过,以减轻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和痛苦。

护理心理学答案

护理心理学答案

护理专业级专科12级《护理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2.焦虑:焦虑识个体感受到威胁或预期要发生不良后果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包含烦躁不安、担心、忧虑和害怕的成分.3.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患,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 4.挫折:概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存在着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干扰情境,如考试不及格、护士长没有竞选上等;其二是指对挫折情境的认知与评价,这种认知与评价的过程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其三是指对挫折认知得评价的基础上,产生情绪或行为反应,如愤怒、攻击、紧张、焦虑、退缩、逃避等.5、心理评估:就是通过科学的运用多种手段从各方面所获得的信息,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6、气质:是指人们常说的“脾气”和“禀性”,是表现在情绪和行动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方面的动力性的个性心理特征.7、医学心理学:8、气质:是指人们常说的“脾气”和“禀性”,是表现在情绪和行动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方面的动力性的个性心理特征.9、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10、幻觉:指没有外界刺激时产生的虚幻的知觉体验.11、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适应和应对过程,其结果可以是适应和不适应.二、问答题:1、心理咨询护士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1.具有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或中国心理学会(以下简称两会)会员资格,并向两会提交申请(非两会成员如符合下列条件,也可参照本规定向两会提交申请).2.具有心理学或医学高等学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或通过两会有关的附加考试.3.严格遵守两会所制定的有关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工作者道德准则.4.心理健康,并且符合下列5 ~8条条件者.5.必须具有至少两年,每周不少于4小时的心理治疗与咨询临床实践经验.6.必须获得两会认可的培训机构或培训项目的心理治疗与咨询培训证书(其中培训课程或培训项目的而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7.至少完整地作过5~8例来访者治疗或咨询,并能提交2例以上经8次以系统治疗或咨询的完整案例.8.通过两会的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知识的考试(包括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基本概念、心理障碍、心理诊断、心理测量、治疗过程、治疗关系、治疗晤谈,以及心理分析、行为治疗等学派的理论和技术,并包括案例分析和制订治疗方案等内容).对不具备心理或医学方面高等学历的人士,将加试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2心理健康的原则是什么?答:1.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3.自我意识良 4.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 5.人际关系融洽 6.适应能力良好3.简述护理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温医护本《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温医护本《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D 动机冲突:当多个动机同时存在,有时可表现为相互矛盾的状态。

也称心理冲突。

G 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G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H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研究护理领域中个体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H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起决定作用H 护士角色人格:特指从事护士执业的群体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总和。

H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特定环境中交往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H 患者角色:又称病人身份。

当一个人被宣布患病之后,他就获得了患者角色,其原有的社会角色,就部分或全部地被患者角色所代替。

J 记忆: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L 临床心理评估:应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

N 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

Q 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

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

R 人格:又称个性,是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S 首因效应: 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S 社会认知: 研究人们如何选择、解释、识记和运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

S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

X 心理评估:心理评估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X 信度: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程度。

X 效度:测验结果的有效性。

X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心理咨询解释为: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护理心理学名解

护理心理学名解

护理心理学名解1.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研究护理领域中个体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4.知觉:是个体把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的整体反应。

5.感受性: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在心理学中,感受性的高低以感觉阈限的大小衡量,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6.绝对阈限:因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引起人的感觉,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阈限。

7.差别阈限:在已有感觉的基础上,若改变刺激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被察觉。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叫差别阈限。

8.感觉的适应:指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感受性变化,既可引起感受性提高,也可引起感受性降低。

9.感觉对比: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类。

10.联觉: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此为感觉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11.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不同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予以补偿的现象。

12.错觉: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某种歪曲的知觉。

13.痛觉: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感觉,且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但迄今为止,痛觉的实质与相关机制尚未得到确切解答。

14.记忆: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以信息加工的观点表述,记忆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5.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

16.思维:指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以感觉、知觉为基础的更复杂更高级的认知过程。

17.情绪:指人们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及所持态度在内心产生的体验。

18.个性:也称人格。

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个性定义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总和。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一、名词解释: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给病人关怀、支持和帮助,以满足病人的需要;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病人和家属对疾病带来的变化的适应能力;进而促进病人成熟和发展。

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的一种情绪状态。

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

包括刺激物、应激反应及刺激与个体的互动作用这三个方面。

要用于评估一般智力。

人格特征和病理人格特征。

床工作者与病人或来访者之间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会晤。

无论在护理是临床心理学实践活动中,绝大多数场合访谈都是面对面进行的。

访谈与者包括访问者和被访者双方。

暂时离开了维持心理平衡和生活需要的环境和条件,便会产生分离感,同时伴随情绪反应,特别是依赖性较强的老年人和儿童则更加明显。

易激动等行为。

生理方面可出现血压升高、心悸、呼吸加快、尿急、尿频、厌食等症状。

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及与此相关的痛苦与症状。

制,人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人们不能客观认识自己的行为,选择适应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时,便会陷入困境,产生心理障碍。

因此,现实治疗旨在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行为,改变不现实的行为,并发展现实的行为。

转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在治疗过程中既采用各种认知矫正技术,又采用行为治疗技术,故称之为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具有治疗积极的、指导性的、整体性的和时间短等特点。

二、简答题:(1)现代护理学和心理学都是以人为自己研究对象并直接服务于人;(2)现代护理学和心理学都属于一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3)现代护理理论不断地吸收心理学关于人们的需要与动机、应激与应对、自我的发展与障碍等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4)现代护理实践中积极地运用心理学特别是医学心理学的咨询、治疗等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教育。

(1)认识和研究疾病对人的心理活动与特征的影响和心理因素对健康的作用,以及生理与心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果护理工作者了解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疾病的不同影响及相互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就能更好地对病人进行系统护理,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1.心理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2.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心理活动。

)3.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

4.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确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6.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7.记忆:是指个体在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重现)。

8.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9.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10.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带有指向和集中特征。

11.情绪的健康标准?①情绪情感的表达事出有因;②情绪情感的反应与刺激的强弱成正比;③情绪的发生与发展稳定而灵活;④情绪情感要受自我的调节和控制;⑤情绪情感既要能产生积极的效能,还要化为积极、增力的行为。

12.情绪的调节方法?认知调整、转移调节、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放松训练、增加幽默感、适度宣泄13.感受性及其分类:感受性是指机体对刺激的感觉能力的大小。

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4.感觉的基本特性: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联觉、感觉补偿15.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16.记忆系统:外界刺激→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17.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18.思维的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

19.思维的品质: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20.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21.情绪情感的纬度特征: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每个维度都存在两极性,即两种对立的状态。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小结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小结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小结1.心神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

2.心理治疗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治疗病人的心理疾病的过程3.病人角色缺如是指病人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承认自己是病人,对自己的疾病严重程度严重忽视,拒绝病人角色的认同4.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情感意志5.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知其香,这是因为嗅觉的感受性降低6.看到一片绿叶,这种心理活动是知觉7.杯弓蛇影是一种生理性错觉8.物理定义属于逻辑记忆9.考试中采用概念题,考学生的再认能力,不是单纯的回忆10.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来新形象的过程,它的基本材料是表象11.读过江雪,头脑中出现的画面是再造想象12.注意的两个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13.情绪产生多与生理需要有关,情感产生多与社会需要有关,它是社会性需要14.情感分为理智感,道德感,美感(多与艺术鉴赏有关)15.避免伤害是属于生理性需要,又称为生物性需要,原发性需要16.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7.动机产生的两个条件是需要和诱因18.人格的心理特征的组成是能力,气质和性格19.LCU一年累计超过300次,次年患病率高达百分之七十20.否认,曲解和外射属于自恋型心理防御机制21.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躯体健康22.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不包括生活事件23.1936年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e首先提出应激概念24.人类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一类应激源是社会性应激源25.由重大生活事件引起的心身反应是应激反应26.一位中年妇女与丈夫吵架之后,矛盾无法化解,回娘家,这种挫折后反应属于固着27.应激源概念: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刺激。

28.应对的概念:又称为应对策略或应付,是个体对应激源以及因应激源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水平。

29.常见心身疾病: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肿瘤。

护理心理学(1)(1)

护理心理学(1)(1)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护理心理学:是心理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研究病人及护士心理活动的规律及特点,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型学科。

3、心理过程: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心理过程着重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

4、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由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要素构成。

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6、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7、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即人们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做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认识活动过程。

9、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0、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11、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3、人格: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4、动机: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

15、能力:指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它直接影响活动效率。

16、气质:是一个人生而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

17、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作为主体和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

18、应激:是个体“察觉”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威胁时的整体现象。

19、应激源: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刺激。

20、心理疾病:又称心身障碍或心理生理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

21、心理干预:指以心理学理论和原理为指导,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护理心理学重点

护理心理学重点

护理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1.护理心理学:是心理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研究病人及护士心理活动的规律及特点,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2.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5.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6.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大特征。

7.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的支配调节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8.气质:是一个人生而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

9.性格:是指个体对客观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10.一般适应综合征:各种各样的不同因素都可以引起同样的反应,都可以产生同样的应激征侯群。

11.应激:是个体“察觉”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威胁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

12.应对:又称应对策略或应付,是个体对应激源以及因应激源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13.心身疾病:又称心身障碍或心理生理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14.心理评估:是应用观察法、访谈法和心理学测验等多种心理学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15.心理测试:是指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在标准的情境下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对个人的心理特征进行客观分析和描述的一种方法,是一种测量技术。

16.共情:在护理方面,共情是指设计好的护士行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使病人的负性情绪能尽情地得到宣泄,促进病人自我分析,自我感悟,自我认知,稳定其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和心理应激,提高其适应能力17.合理情绪疗法:称为“理性情绪疗法”,是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造成病人情绪困扰的非理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名解再认:指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感到熟悉并能识别确认的过程。

应激源:是指引起引起应激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可分为:躯体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和文化性应激源4种。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性格: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感觉:动物及人体接受外界传来的及发自体内组织和器官的刺激之特性心理治疗:用临床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人格障碍、心理疾患的治疗心理评估: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信度:信度系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

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人格: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

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源泉,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特定的环境中交感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

护士角色人格: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人们,共同具备并能够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行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特指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起决定作用,随时可能影响职业角色行为模式的人格特质。

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1、动机冲突:指个体内心同盟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不能同时满足,发生冲突并出现相应的挫折感和负性情绪的状态。

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3、沟通: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它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

4、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特定环境中交感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

5、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是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6、护士角色人格: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人们,共同具备并能够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7、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特指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起决定作用、随时可能影响职业角色行为模式的人格特质。

8、患者角色:当一个人被宣布患病后,就获得了患者角色,其原有社会角色便被患者角色所部分或全部替代。

9、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10、临床心理评估:特指将心理评估的通用理论与方法运用于临床范畴、经临床患者为主要评估对象、可评定及甄别患者心理状态的一系列应用性评估手段和技术。

11、能力: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12、气质: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与人们常说的性情、秉性和脾气相似。

13、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4、社会认知: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它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心理过程。

15、首因效应: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也即“先入为主”的效果。

1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17、效度:指测验结果的有效性。

18、心理测验:指在标准情境下,对个体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分析和描述的一类方法。

19、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的心理策略。

20、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主动运用护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护理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护理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护理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知识一、引言护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护理学相互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心理因素在护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提高护理质量。

心理学基础知识是护理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前提。

二、心理学基本概念1.心理:心理是指人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总称,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指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活动,包括知觉、思维、情感、动机、人格等。

3.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心理现象在时间上的展开,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等。

4.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是指人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化的特点,如智力、性格、气质等。

5.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上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和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

三、心理学基本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主张通过分析潜意识来揭示心理问题的根源。

2.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代表人物有斯金纳等。

3.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如知觉、思维、记忆等,强调认知在心理活动中的重要性。

4.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潜能,认为人有自由意志和选择的能力,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

5.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而习得的,代表人物有班杜拉等。

四、心理学基本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观察被研究者的行为和表现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2.实验法:实验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控制自变量来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从而探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3.调查法: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被研究者的意见和看法的方法。

4.测量法:测量法是指研究者通过量表、测验等工具来测量被研究者的心理特征的方法。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是一种专业性的学习,主要涉及到人们在护理实践中潜在的心理活动,具有护理实践理论知识、护理实践技能和能力、心理学理论知识、心理学实践技能和能力等。

它是一个综合性学习,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病人和家属的心理情况,有效地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的质量。

护理心理学的具体内容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从人的身心状态出发,主要研究如何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来处理护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有效地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包括:思维与决策、心理评估与诊断、护理治疗、护士沟通、护理计划、病人护理、家庭护理、老年护理、社会护理等。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是以解决和改善护理实践问题为切入点,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护理实践的心理机制,指导护理实践,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实现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

它包括:一般心理学原理、护理实践心理学原理、护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测量、技术咨询等护理心理学知识。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既可以提高护理队伍的专业性,也可以提高护理技能,可以有效地改善护理者的护理行为,实现“一流”护理。

此外,研究还可以开发出适合当前护理实践的护理心理学模型和方法,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的实效性。

护理心理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泛的学科,它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践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基于这种价值观,护理心理学的教学应该重视护理实践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重视学生扎实的心理理论基础和实际护理技能,注重传授护理实践中解决问题和认知决策的护理心理学基础理论和技能。

总之,护理心理学是一门与护理实践息息相关的学科,它能够提供有效的心理学参考指导,帮助护理人员正确处理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情况,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只有教学把握护理心理学的内容和实践环节,提高护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护理心理学运用到护理实践中,从而更好地满足护理实践的要求,提高护理质量,实现护理的精益求精。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学科。

护理心理学:研究护理对象和护理工作者的心理活动及规律、特点,研究分析影响护理质量的心理因素,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反映。

想像:是大脑对已有事物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进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定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格:也称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是比较有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机体的不平衡状态使人对缺少的东西产生欲望和要求,这种欲望和要求就是需要。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向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活动或内部动力。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动力性质方面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指一个人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意识: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个方面的意识。

心身疾病:是一类发病、发展、转归和防治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

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的鉴定。

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特殊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小结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小结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小结1.心神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

2.心理治疗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治疗病人的心理疾病的过程3.病人角色缺如是指病人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承认自己是病人,对自己的疾病严重程度严重忽视,拒绝病人角色的认同4.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情感意志5.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知其香,这是因为嗅觉的感受性降低6.看到一片绿叶,这种心理活动是知觉7.杯弓蛇影是一种生理性错觉8.物理定义属于逻辑记忆9.考试中采用概念题,考学生的再认能力,不是单纯的回忆10.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来新形象的过程,它的基本材料是表象11.读过江雪,头脑中出现的画面是再造想象12.注意的两个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13.情绪产生多与生理需要有关,情感产生多与社会需要有关,它是社会性需要14.情感分为理智感,道德感,美感(多与艺术鉴赏有关)15.避免伤害是属于生理性需要,又称为生物性需要,原发性需要16.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7.动机产生的两个条件是需要和诱因18.人格的心理特征的组成是能力,气质和性格19.LCU一年累计超过300次,次年患病率高达百分之七十20.否认,曲解和外射属于自恋型心理防御机制21.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躯体健康22.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不包括生活事件23.1936年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e首先提出应激概念24.人类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一类应激源是社会性应激源25.由重大生活事件引起的心身反应是应激反应26.一位中年妇女与丈夫吵架之后,矛盾无法化解,回娘家,这种挫折后反应属于固着27.应激源概念: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刺激。

28.应对的概念:又称为应对策略或应付,是个体对应激源以及因应激源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水平。

29.常见心身疾病: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肿瘤。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重点1.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一门涵盖多种专业领域的科学,但就其根本而言,心理学是一种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2.护理心理学定义: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交叉的学科,重点研究心理科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解决护理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3.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护士和患者4.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学原则:✧无损于被研究者的心理健康✧不强加被研究者的主观意愿✧不泄露被研究者的个人隐私5.有关护理心理学的重要时间节点:✧1995年11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护理心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协统一领导,辖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二级学术机构)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我国护理心理学发展进入新时期。

✧2013年12月,中国心理学会护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协统一领导,辖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二级学术机构)成立。

6.感觉(sensation):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Eg:痛温触压声光电和本体感觉7.知觉(perception):个体把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各个属性的整体反应。

8.感觉的基本规律✧感受性和感受阈值: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衡量标准: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相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感觉的适应现象:感觉适应定义: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

特点:各种感觉都可能出现感觉适应,痛觉适应最难发生感觉适应的意义:利:有利于减少我们身心负担,对于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弊:使人丧失警觉性Eg:视觉适应:明适应和暗适应✧感觉的相互作用:(1)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2)联觉:一种通道的刺激引起另一种通道的感觉,这种现象叫联觉。

联觉是感觉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3)感觉补偿:指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予以补偿的现象9.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整体性: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感觉信息进行整合,从整体上把握该事物✧知觉的选择性: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兴趣,有选择地把某事物作为其知觉对象,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知觉的理解性:人们知觉事物时总是用已有知识经验去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命名或归类,赋予对象一定的意义✧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仍保持相对稳定10.痛觉感受器的影响因素:(1)态度(2)注意(3)暗示(4)情绪11.记忆的分类:(1)按照储存时间分类: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长时记忆:陈述性记忆:对有关事件和事实性知识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指对如何做事情的回忆(2)按记忆内容: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3)按是否被意识:内隐记忆:自动、不需有意识回忆,可影响日后行为外显记忆:能意识到的记忆(4)按信息加工与储存方式: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12.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与回忆13.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定义:基于感觉记忆,对信息进行加工、编码、短暂保持且容量有限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7±2 个组块特点:转入长时记忆:复述(机械性复述;精致性复述)14.注意的基本特征:(1)指向性: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总是选择某个对象(2)集中性:心理活动停留于被选择对象的强度15.注意的分类:(1)根据功能分类: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2)根据目的性和意志努力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1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情景与认知结构(2)动机水平与情绪状态(3)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4)酝酿效应17.情绪的含义:情绪(emotion)指人们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及所持态度在内心产生的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是研究机体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研究护理领域中个体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指对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

心境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
激情一种迅猛爆发、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
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个体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这些动力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过程的速度、稳定性、强度、灵活性及指向性等方面。

健康的概念不但要没有生理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应激:是一种刺激物于集体无相作用的反应过程。

应激源:指能引起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

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采用的心理策略。

反向指内心有某种欲望或真实想法,由于受社会道德规范或国家法制限制不允许表达,只能尽力伪装,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和行为。

退化当人遭遇挫折时,有时会放弃习惯化的成熟应对方式,而恢复早期幼稚方式应对环境变化或满足己欲。

像儿童一样为得到某物而耍赖、无理纠缠。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潜意识地用一种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
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又称应对策略。

角色人格指具有某种社会特定地位的人们,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行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起决定作用的、随时可能影响角色行为模式的人格特质。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特定环境中交往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
患者角色又称病人身份。

当一个人被宣布患病之后,他就获得了患者角色,其原有的社会角色,就部分或全部地被患者角色所代替。

心理治疗:以心理学理论体系,以治疗者与来访者得关系为桥梁,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