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方式的发展变化---PPT课件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通讯方式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 我们身边悄无声息的 发生着变迁!!!
报告总结:
•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 • 大的改变,不仅仅是在通讯工具方面,而 • 且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感谢祖 • 国,希望她永远繁荣富昌!!!
•
• • • • • • • • • • •Βιβλιοθήκη 调查员调查单位:19#214
• 到了1981年,国家开始对普通百姓开放电话安装
政策。
• 也正是这一年,转盘式的电话走进寻常百姓家,
虽然样子
• 古板,拨号麻烦,但是拥有一部电话的家庭是少
之又少。 留有几分
• 这时的电话在刚刚进入“寻常百姓家”之后还颇 • “阳春白雪”的孤寂。
• 九十年代初,电话开始走入寻常百姓之家,模式是更为先进的程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3班 2012年5月4号
谢谢欣赏!!!
• 七十年代中期,几乎每个单位的收发室里 • 都会有一台摇把子电话,全天候有人接听。 • 打电话得摇下把子,让邮电局的接线员给 • 你接通电话若是挂发长途电途得看你的运 • 气如何,三、、二个钟头才接通是常事, • 若是挂发国际长途电话,更是让你等得心 • 力交瘁,因为那时候所有的国际长话均需 • 从北京或上海的电信出口局转接出去,没 • 三、五个钟头,几乎不可能接通,你在一 • 边骂骂咧咧也没用。
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 年
社会通讯方式变化的调查报告
19#214
一、通讯方式的历史回顾
• 1、通讯的解释: • a、通报音讯。 • b、互致问候。 • c、互通书信。 • d、利用电讯设备传递消息。 • e、报道消息的文章。
2、古代的通讯方式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
电话的发展史PPT演示课件

2
关于电话你知道多少
·欧洲对于远距离传送声音的研究始于17世纪。 ·在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话筒接力传送语音信息
的办法,并且把这种通信方式称为—Telephone ,一直延用至今。
3
电话的诞生
电话的发明者叫贝尔,生于1847年 1876年3月10日,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过来! 我有事找你!” 在实验室里的沃森助手听到召唤,像发疯一样,跃出实验室,奔 向贝尔喊话的寝室去。他一路大叫着:“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 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 这样,人类有了最初的电话,揭开了一页崭新的交往史。
25
电话技术的发展
1965 第一部由计算 机控制的程控电话
交换机在美国问 世,标志着一个电
话新时代的开始
电话技术的发展
1979,F-79 按钮挂号式计 费电话,可以 防盗打电话功
能
2002,第一部 固网的智能电 话COM2008 在中国诞生并
批量生产
2006,A7688
系列多媒体智
能电话机系
列,进入多媒
1881、1882 --磁力发电机壁式电话 左图电话成为美国贝尔
型,1881年制作。由 位于哥本哈根的国际 贝尔电话公司使用
8
电话的发展
1885年—“埃菲尔铁塔”磁 力发电机电话 这事第一款放在桌面上的 电话,很令人兴奋。麦克 风设在旋转壁上,曲柄用 来接通交换机
1892年的电动折叠橱式 桌面电话
电话的发展
1992年 —杭州通信设备厂引进摩托罗拉移动电 话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
23
电话的发展
2002 年,第一部固网的智能电话机COM2008在 中国诞生并进多媒体智能电话机
该系列固定电话机增加了网络接口,将固定网络电话带 进了多媒体网络信息时代。
《移动通信网络》PPT课件

9.2 3G通信技术和标准
3G发展历程回顾:
•1985年FPLTMS概念被提出。 •1991年国际电联正式成立TG8/1任务组,专门负责FPLTMS的标准定制 工作。 •1996年FPLTMS更名为IMT-2000。 •1997年ITU向各国发出通函,要求各国在1998年6月之前提交关于IMT2000无线接口技术的候选方案,一共收到15份有关3G接口的技术方案 ,其中包括我国自主研究制定的TD-SCDMA标准。 •2000年5月,国际电联正式公布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CDMA技术以 其特有的优势为众多标准的基础。
EDGE
•俗称2.75G,是GPRS到3G之间的过渡产业 •传输速率可以达到384Kbps •主张利用现有的GSM资源
IMT-2000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早于1985年由ITU TG8/1提出,最初名为FPLMTS( 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后在1996年更改 为“IMT-2000”。
TD-CDMA解决的移动通信问题(续)
TD-SCDMA
•采用动态信道分配的方式,即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实时的动态资源分 配,包括频率,时隙和码字等。 •动态信道分配不仅提高了信道资源的利用率,且增强了对于网络中负 载和干扰变化的适应能力。
W-CDMA
W-CDMA(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移动通信网络》PPT课 件
内容提要
移动通信,特别
是3G,将成为“全面、 随时、随地”传输信息 的有效平台。
本章将介绍移动通信的 发展历程,重点讨论3G 通信技术以及移动互联 网的相关应用。
中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变化

建国以来中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变化通过载体传播信息的历史由来已久。
古代有邮政驿站,近代出现了电报(19世纪40年代)和(1876年),后来又通过电波和光波等传递文字、数据和活动图像(如电视信号)等。
近年来国际互联网(因特网)发展迅速,上网人数和通信量都有大幅度提高。
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建国初期,我国通信事业与通信技术都极为落后,自动很少,主要集中在、、天津、东北等地区,中国通信业面临着一穷二白的发展起点,同时又受到西方的经济、技术封锁,通信事业发展困难重重。
如今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通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通信业与各行各业一样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紧跟国际步伐。
----------前言一、中国通信网络及交换技术的发展建国来中国通信网络及交换技术,都极为落后的,建国后通过购入前联和东欧国家的一些装备,初步建立起一个低水平的全国通信网;再小到大,自力更生的发展;再有改革开放初期(80年代初)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继而发展到现在不少领域已和发达国家达到同步水平。
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1949年之前,以经营主权为主,并开始网的初步建设;1949年到1958年,以步进制市话交换机和共电式人工长途交换机为主,全面建设国家网,并开始关键交换设备的自主研制、生产和应用;1958年到1982年,以纵横制交换机的科技攻关为龙头,掌握了自动交换机的自主研制技术,构建了网络和交换子学科体系;1982年到1998年,在改革开放国策推动下,程控交换技术、智能网技术和宽带交换技术得到快速发展;1998年之后,以电信改革为契机,在某些方面(如交换机)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中国通信网络快速优化发展。
到今天即将进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等三个网络的融合。
即“三网融合“,可使信息产业发展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信息资源整合,为信息共享打造良好的信息平台。
目前我国正在通信技术各个领域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支持通信事业和通信装置的发展与壮大。
通信发展史.ppt

新中国通信起源
邮驿通信的负面影响
《新唐书·杨贵妃传》里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 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杨贵妃 爱吃荔枝,但荔枝易变味,那时候没有空运,只能靠驿 传,相当于现在的陆运快递。《大唐六典》记载:在唐 玄宗时期,全国大约有1639个驿站,其中水驿260个, 陆驿1297个,水陆相兼驿86个,唐代各道陆驿分为六 等:第一等驿配驿夫20 人,二等驿配驿夫15 人,三等 以下递减,最后一等第六等驿为驿夫二至三人。水驿则 根据驿务繁闲,也分为三等:事繁水驿配驿夫12 人, 事闲配驿夫九人,更闲水驿配备驿夫六人。有些学者据 有关各种资料统计,在唐代,全国的驿夫数总数合计当 在25000 人以上。这和1949 年前国民党统治时期全国 邮政人员总数几乎相当。
1G时代
• 到了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经过长时间的研究, 终于研制成功,当时十分先进的移动电话系统,并且 将其建成了蜂窝状的移动通信网,这么一来大大提高 了通讯系统的容量,而且在两年前1973年,摩托罗 拉公司打造出了首部移动通讯设备,也就是大哥大, 至此通讯技术开始进入了1G时代!
1G时代
通信旗
• 船上使用信号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旗号 通信的优点是十分简便,因此,即使当今现代通信技 术相当发达,这种简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来,成 为近程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进行旗号通信时,可 以把信号旗单独或组合起来使用,表示不同的意义。 通常悬挂单面旗表示最紧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内容。 例如,悬挂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潜水员,请慢 速远离我船";悬挂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悬挂 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医疗援助"等等。
通信技术发展史ppt课件

8
天线与马可尼
• 1894年年满二十岁的马可尼了解到海因利希·赫兹几年前 所做的实验,这些实验清楚地表明了不可见的电磁波是存 在的,这种电磁波以光速在空中传播。
• 马可尼很快就想到可以利用这种波向远距离发送信号而又 不需要线路,这就使电报完成不了的许多通信有了可能。 例如利用这种手段可以把信息传送到海上航行的船只。
10
集成电路与诺伊斯
• 诺伊斯1927年12月12日生于美国爱荷华州,先人 称“硅谷市长”或“硅谷之父”(the Mayor of Silicon Valley)。随后在工作了三年之后,决定 创立自己的公司。于是在1957年与其他人创办了 自己的半导体公司: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随后其又创办了英特尔 (Intel),这两家公司都对全球电子的发展起着 重要的作用,此外,诺伊斯也是电子器件集成电路 的发明者之一,他的发明对个人电脑的普及起到关 键“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
• 这句话正是出自贝尔发明电话后与助手的第一句交流, 当时贝尔在实验室里边调整机器,而贝尔的助手沃森与之 隔着几个房间,忽然贝尔在操作时不小心将硫酸溅到腿上, 因此他情不自禁地喊出了上面的那句话,世界上第一台实 用的电话机也因此而诞生,贝尔也被誉为“电话之父”。 1876年电话的发明也成为继莫尔斯发明电报之后又一页 崭新的人类通信史,在1877年也就是贝尔发明电话后的 第二年,在波士顿设的第一条电话线路开通了,这沟通了 查尔期·威廉期先生的各工厂和他在萨默维尔私人住宅之 间的联系。也就在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电话给《波士顿 环球报》发送了新闻消息,1978年,贝尔电话公司正式 成立,人类也从此开始了公众使用电话的时代。
1
通信技术发展史
中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变化

建国以来中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变化通过载体传播信息的历史由来已久。
古代有邮政驿站,近代出现了电报(19世纪40年代)和电话(1876年),后来又通过电波和光波等传递文字、数据和活动图像(如电视信号)等。
近年来国际互联网(因特网)发展迅速,上网人数和通信量都有大幅度提高。
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建国初期,我国通信事业与通信技术都极为落后,自动电话很少,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天津、东北等地区,中国通信业面临着一穷二白的发展起点,同时又受到西方的经济、技术封锁,通信事业发展困难重重。
如今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通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通信业与各行各业一样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紧跟国际步伐。
----------前言一、中国通信网络及交换技术的发展建国来中国通信网络及交换技术,都极为落后的,建国后通过购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一些装备,初步建立起一个低水平的全国通信网;再小到大,自力更生的发展;再有改革开放初期(80年代初)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继而发展到现在不少领域内已和发达国家达到同步水平。
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1949年之前,以电话经营主权为主,并开始电话网的初步建设;1949年到1958年,以步进制市话交换机和共电式人工长途交换机为主,全面建设国家电话网,并开始关键交换设备的自主研制、生产和应用;1958年到1982年,以纵横制交换机的科技攻关为龙头,掌握了自动交换机的自主研制技术,构建了网络和交换子学科体系;1982年到1998年,在改革开放国策推动下,程控交换技术、智能网技术和宽带交换技术得到快速发展;1998年之后,以电信改革为契机,在某些方面(如交换机)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中国通信网络快速优化发展。
到今天即将进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等三个网络的融合。
即“三网融合“,可使信息产业发展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信息资源整合,为信息共享打造良好的信息平台。
2024版移动通信(第五版)(章坚武)第2章课件

移动通信(第五版)(章坚武)第2章课件•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目录•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移动通信的标准化与演进•移动通信的应用与挑战01移动通信概述定义发展历程特点优势移动通信的应用领域个人通信行业应用物联网智慧城市02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台定义移动台功能移动台分类030201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定义基站子系统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与移动台进行无线通信,并将信号传输到网络子系统。
基站子系统功能基站子系统包括基站收发信机、基站控制器等设备,主要实现无线信号的接收、发送、调制、解调等功能。
基站子系统分类根据覆盖范围和容量需求,基站子系统可分为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等多种类型。
网络子系统功能网络子系统包括移动交换中心、基站控制器、传输设备等,主要实现用户通话的建立、保持和释放,以及数据传输的控制和管理。
网络子系统定义网络子系统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部分,负责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的交换、传输、控制等功能。
网络子系统分类根据网络结构和功能需求,网络子系统可分为电路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等多种类型。
1 2 3操作维护子系统定义操作维护子系统功能操作维护子系统分类操作维护子系统03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无线电波传播特性01020304无线电波基本特性传播方式传播损耗电波传播模型多址技术多址技术概念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1调制技术分类模拟调制方式数字调制方式解调技术调制与解调技术信道编码与交织技术解释信道编码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详细介绍线性分组码的构造、编码和译码过程。
阐述卷积码的基本原理、编码器和译码器结构。
解释交织技术的原理、作用及实现方式,包括块交织和卷积交织等。
信道编码概念线性分组码卷积码交织技术04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分集接收技术分集接收技术的概念01分集接收技术的分类02分集接收技术的实现方式03功率控制技术功率控制技术的概念功率控制技术的分类功率控制技术的实现方式信道分配技术信道分配技术的概念信道分配技术的分类信道分配技术的实现方式软件无线电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概念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特点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05移动通信的标准化与演进3GPP 3GPP2ITUIEEE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组织移动通信的演进历程第一代移动通信(1G)采用模拟技术,主要提供语音通话服务。
电报、电话、互联网:中国通信技术的进步

电报、电话、互联网:中国通信技术的进步中国的通信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电报、电话到今天的互联网,中国始终在推动着通信技术的发展。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电报、电话、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进步。
一、电报电报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
最初,中国的电报业由外国贸易商控制。
1906年,清朝政府开始引进电报技术,1908年,中国的第一条国营电报线路开通。
1952年,全国电信业归中国新民主主义政府负责,电报业也进入了国有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的电报通信技术开始向数字化转型,1988年,中国电报总局完成了数字化设备在全国范围的推广。
1995年,中国国际电报电讯总公司在南京试点推行互联互通电报。
2007年,电报业务正式停止。
二、电话中国的电话业务始于20世纪初,1927年,上海开通了第一条城市电话线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电话业进入了国家的管辖范围。
1952年,中国第一条跨省长途电话线路建成。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的电话业务也开始向数字化转型。
随着IT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话技术开始与电脑技术结合,促进了中国电话业务的发展。
到20世纪末,中国的电话业务已经开始逐步进入市场化阶段,形成了公共电话、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三个市场。
1995年,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电信公司成立。
2006年,中国电信完成了CDMA1X网络全国覆盖。
2008年,国际通信技术标准组织ITU发布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WCDMA,中国的3G时代正式来临。
三、互联网1994年,中国最早的互联网节点开通。
2000年前后,中国的互联网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电子商务、在线游戏、社交媒体等新应用也相继出现。
2008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突破3亿,成为亚洲第一大互联网用户国,也是全球第二大互联网用户国。
2010年,中国的IPv4地址使用率接近饱和,表明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同时,随着移动设备普及,移动互联网市场开始崛起。
通信技术与我们的生活-课件

在社会生活中,沟通与交流是人们生 活的基本需要之一。为了更好的满足这 一需要,自古以来,人类运用自己的聪 明才智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并在通信领 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进步。通信技术的 发展使通信家族不断得到更新,缩短了 人们之间的距离,也使我们的生活方式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通信家族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可视电话
移动电话—手机
(3)电脑
(3)电脑
使用年代
公元前 1000年 13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通信方式 驿邮
飞鸽传书 寄信 发 E-mai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需要时间(均值)
可视电话
移动电话—手机
三、模拟通信
• 活动二:通信大演习
• 听说我们学校要举办大型庆“六一” 亲子活动,想不想爸爸、妈妈来参 加,那我们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 我们的爸爸妈妈吧。你会选择怎样 的方式和爸爸妈妈以及小伙伴联系 呢?(手机、电话、书信、电脑等)
❖ 典故:烽火戏诸侯
(2)驿邮
驿 吏
在 途 中 快 马 加 鞭 的 场 面
:
人驿 吏
古 代 专 门 负 责 运 送 邮 件 的
途书驿 驿
中和站 站
食军是 送
宿情古 信
,
换 马 的 场 所 。
情 报 的 人 或 来 往
代 供 传 递 初 中 文
官化
员文
(3)信鸽传书
飞 鸽 传 书
飞鸽传书和鸿雁传书是一个意 思,就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 法,飞鸽传书是将信件系在鸽 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 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 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且飞得比 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 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 信的速度。
第五章 移动通信(共99张PPT)

6.1 移动通信概述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5、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3 (4)空分多址(SDMA)
CC:国家代号,中国为86; 物理信道:一个载频上的TDMA帧的一个时隙; (2)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6.1 移动通信概述
3、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1980s,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983年 的AMPS,1980 年北欧的NMT,1979年 的NAMTS,1985年英国TACS系统
1990s,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1992年商用的GSM, 1991年北美的IS-54,1993年 的PDC,1993年 提出的IS-95 (N-CDMA)
因 与座机间不用电线相连, 故称为“无绳” 。
以有线 网为依托的通信方式,是有线 网的无线延伸
6.1 移动通信概述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用于集团调度指挥; ➢可 用 信 道 为 系 统 的 全
体用户共用,具有自动 选择信道功能,是共享 资源、分担费用、共用 信道设备及服务的多用 途、高效能的无线调度 通信系统。
多址技术
频分多址 (FDMA):按频道划分用户,频带独享,时间共享
时分多址 (TDMA):按时隙划分用户,时隙独享,频率共享
码分多址 (CDMA):按码型划分用户,时隙/频率共享
空分多址 (SDMA):按空间角度划分用户,频率/时隙/码型共享
多址技术
(1)频分多址(FDMA)
Power
Time
区域覆盖技术
✓频率复用:处在不同位置(不同小区)上的用户可以同时使用相同
频率的信道 ✓可以极大地提高频谱利用率
移动通信系统ppt课件

无线电波传播模型
为了描述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的 衰减和失真,建立了多种传播模型, 如路径损耗模型、阴影衰落模型等。
无线电波传播环境
无线电波传播环境包括城市、郊区、 农村等不同场景,不同环境下的无 线电波传播特性存在差异。
多址接入技术
FDMA(频分多址)
CDMA(码分多址)
每个用户在特定的频率上通信,通过 不同的频率划分信道,实现多用户同 时通信。
移动通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效果评估
01
减少交通拥堵30%,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案例二
02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
应用场景
03
视频监控、报警联动、远程控制。
移动通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
移动通信网络传输视频数据,云计算处理视频分析。
效果评估
提高安防监控效率,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
移动医疗与远程诊断的实践案例
移动通信具有灵活性、便捷性、 广泛覆盖性和实时性等特点,能 够满足用户在移动过程中对通信 的需求。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05
1G模拟通信系统 2G数字通信系统 3G多媒体通信系 4G高速多媒体通 5G超高速多媒体
统
信系统
通信系统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 模拟信号传输,主要提供 语音通话服务,代表性技 术有NMT和AMPS等。
背景
山区地形复杂,信号传 输受阻,存在信号盲区。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案例
优化措施
采用定向天线、增加中继站、调整基 站参数等。
实施效果
消除信号盲区,提高信号覆盖率,降 低故障率。
移动通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1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筝通信
.
5
古代通信 击鼓传音
古代驿站
.
6
近代通信 马拉邮车
鸡毛信
.
7
近代通信
近代邮局
信件通信
电报通信
.
8
近代通信
有线电话
无线电话
移动手机
.
9
小朋友们,想一想 爸爸妈妈是用什么和别人联系的呢?
.
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代通信 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
11
现代通信 移动手机/智能手机
.
12
现代通信 社交媒体(QQ\微博\微信)
通信方式的发展变化
.
1
小朋友们,刚刚你们看到的是一种传递消息的方式, 我们把它叫做——寄信。
可是,你们知道古代的人是怎么传递消息的吗?
那么,今天让我们通过一段动画片,
看看过去的人们是如何传递消息的 O(∩_∩)O
.
2
古代通信 近代通信
现代通信
.
3
古代通信 烽火戏诸侯
飞鸽传书
.
4
古代通信 鸿雁传书
.
13
新型主题邮局
熊猫邮局 少年邮局 未来邮局 太空邮局 ……
.
14
希望小朋友们努力学习, 继续关注咱们通信的发展变化。 最后,送给每位小朋友一个信封 可以写一封信给爸爸妈妈~谢谢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