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精度第2章

合集下载

第二章水准测量

第二章水准测量

后 下丝 尺 上丝
后视距

前 下丝 尺 上丝
前视距
方向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 黑面 红面
K+ 黑红
平均 高差 (m)
视距差d
∑d
(1)
(4)

(8)
(3)
(10)
(2)
(6)

(7)
(14)
(6)
(9)
(15)
(16)
后-前 (11)
(12) (13
(17)
(18)
1 BM1-ZD1
1.426 0.995 43.1 +0.1
第七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使用DS3水准仪进 行观测,水准尺采用双面水准尺,观测前必须 对水准仪进行检校。测量时水准尺应安置在尺 垫上扶立铅直。根据双面水准尺的尺常数即 K1=4687和K2=4787,成对使用水准尺。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
标准视线 长度 (m)
前后视 距差 (m)
对于普通水准测量: fh容 40 L 适用于平原区
fh容 12
n 适用于山区
式中,fh容——高差闭合差限差,单位:mm; L——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
n——测站数 。
六、成果处理
普通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就是当外业观测的高差 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时,所进行的高差闭合差调整。
1、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 2、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高差闭合差调整原则是以水准路线的测段站数或测段长 度成正比,将闭合差反符号分配到各测段上 3、改正后高差的计算 4、高程计算
B点的高程HB就可用下式计算求得:
HB=HA+hAB
hAB =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a-b

测量学第2章水准仪及水准测量

测量学第2章水准仪及水准测量
第二章 水准仪及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2、水准测量的仪器及设备 3、水准仪的使用 4、水准测量的一般方法和要求 5、高差闭合差的调整与高程计算 6、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7、水准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其消减方法 8、自动安平水准仪 9、电子水准仪的基本原理
a
A
HA
前进方向 HI
水平视线
大地水准面
电子水准仪的使用特点: 读数客观 精度高 速度快 效率高
图2-1 水准测量原理
后视点A—后视尺—后视读数a 前视点B—前视尺—前视读数b
b
B
hAB
HB
hAB=a-b
由图2-1可知, HB=HA+hAB=HA+(a-b)
DS3型水准仪 水准尺 尺垫
图2-2 水准仪外型图
1-微倾螺旋; 2-分划板护罩; 3-目镜; 4-物镜对光螺旋; 5-制动螺旋;6-微动螺旋; 7-底版; 8-三角压板; 9-脚螺 旋; 10-弹簧帽; 11-望远镜;12-物镜; 13-管水准器; 14-圆水准器;15-连接小螺丝; 16-轴座
式中:ρ″=206265″
(2-16)
削减方法:每次读数前必须使符合气泡严格居中。
读数误差
原因:①十字丝视差影响, ②估读毫米的误差。
削减方法:为保证读数精度,在观测中除应仔细对 光以消除视差外,还规定普通水准测量,望远镜放 大率不小于20倍,视线长度不超过100米。
扶尺不直的误差
原因:如图所示,由于水准尺未垂直立于地面,无论是前 倾或后仰,其读数都比水准尺扶正时的读数b增大。
HBM2=22.032m,HBM1=19.479m
1
3
BM 1
2
BM 2
图1 附合水准路线

误差理论与平差基础-第2章 误差分布与精度指标

误差理论与平差基础-第2章 误差分布与精度指标

一、偶然误差特性
1、偶然误差
f ()
1 1 1 2
f ( )
1 1 exp 2 ( ) 2 2 2
2 2

参数 和 2 分别是随机误差 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它们 确定了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
1 n i 0 对于随机误差: E () lim n n i 1
三、精度估计的标准
中误差、平均误差和或然误差都可以作为衡量精
度的指标,但由于:
中误差具有明确的几何意义(误差分布曲线的拐点
坐标)
平均误差和或然误差都与中误差存在理论关系
所以,世界上各国都采用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指
标,我国也统一采用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
三、精度估计的标准
4、容许误差(极限误差)
定义:由偶然误差的特性可知,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 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这个限值就是容许( 极限)误差。
P(| | ) 68.3% P(| | 2 ) 95.5% P(| | 3 ) 99.7%
测量中通常取2倍或3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差的容许误差;
即Δ容=2m 或Δ容=3m 。
m1 m2,说明第一组的精度高于第二组的精度。
说明:中误差越小,观测精度越高
三、精度估计的标准
2、平均误差
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一组独立的真误差绝对值的数学 期望称为平均误差。 [| |] E (| |) lim n n
4 0.7979 5
三、精度估计的标准
1、中误差
解:第一组观测值的中误差:
0 2 2 2 12 (3) 2 4 2 32 (2) 2 (1) 2 2 2 (4) 2 m1 2.5 10

检测技术 第二章: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检测技术 第二章: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可以得到精确的测量结果,否则还可能损坏仪器、设备、元器件等。
2.理论误差 理论误差是由于测量理论本身不够完善而采用近似公式或近似值计算测量 结果时所引起的误差。例如,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为非线性但简化为线性 特性,传感器内阻大而转换电路输入阻抗不够高,或是处理时采用略去高 次项的近似经验公式,以及简化的电路模 型等都会产生理论误差。
误差,周期性系统误差和按复杂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如图2.1所示,其中1为定值系差,2 为
线性系统误差,3为周期系统误差,4为按复杂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的来源包括仪表制造、安装或使用方法不正确,
测量设备的基本误差、读数方法不正确以及环境误差等。
系统误差是一种有规律的误差,故可以通过理论分析采 用修正值或补偿校正等方法来减小或消除。
•理论真值又称为绝对真值,是指在严格的条件下,根据一定的理论,按定义确定的数值。 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恒为180°一般情况下,理论真值是未知的。 •约定真值是指用约定的办法确定的最高基准值,就给定的目的而言它被认为充分接近于 真值,因而可以代替真值来使用。如:基准米定义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的时间 间隔内行程的长度”。测量中,修正过的算术平均值也可作为约定真值。
表等级为0.2级。
r=
0.12 100% 100% 0.12 A 100
在选仪表时,为什么应根据被测值的大小,在满足被测量数值范围的前提下,尽可能 选择量程小的仪表,并使测量值大于所选仪表满刻度的三分之二。在满足使用 要求时,满量程要有余量,一般余量三分之一,为了装拆被测工件方便。 (同一精度,量程越大,误差越大,故量程要小,但留余量)
第二章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三.测量误差的来源
1.方法误差 方法误差是指由于测量方法不合理所引起的误差。如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

2等精度测量的随机误差

2等精度测量的随机误差
解:一般算法:
x=
简化算法:
20.0005 + 19.9996 + 20.0003 + 19.9994 + 20.0002 = 20.0000 5
x = 20.0000 +
0.0005 − 0.0004 + 0.0003 − 0.0006 + 0.0002 = 20.0000 5
8
2.2 随机误差的数字特征
n
=
∑δ
i =1
n
2 i
此式近似为
∑ δ i ≈ ∑ υi
i =1 i =1
n
n n −1
则平均误差为
θ =
∑δ
i =1
n
i
n
=
n 1 ∑ υi n (n − 1) i =1
由于 θ = 0.7979σ 得
σ=
1 θ = 1.253θ 0.7979
16
2.2 随机误差的数字特征
故有
σ = 1.253 ×
∑υ
i =1
n
i
n (n − 1)
此式称为别捷尔斯公式,它可由残余误差 υ 的绝对值之和求出单次测量的标准 差 σ,而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σ x 为
σ x = 1.253 ×
∑υ
i =1
n
i
n n −1
2 极差法 若等精度多次测量测得值 x1 , x 2 ,⋯, x n 服从正态分布,在其中选取最大值 与最小值 x min ,则两者之差称为极差,即
xmax
ω n = x max − x min
根据极差的分布函数,可求出极差的数学期望为
E (ω n ) = d nσ
17
2.2 随机误差的数字特征

第2章 仪器精度理论

第2章 仪器精度理论

二、制造误差
产生于制造、支配以及调整中的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 主要由仪器 的零件、元件、部件和其他各个环节在尺寸、形状、相互位置以及其他 参量等方面的制造及装调的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
x
y
y
x
铁芯
线圈
测杆
衔铁
导套
测杆 工件
差动电感测微仪中差动线圈 由于滚动体的形状误差使 测杆与导套的配合间 隙使测杆倾斜,引起测 滚动轴系在回转过程中产生 绕制松紧程度不同,引起零位 径向和轴向的回转运动误差。漂移和正、反向特性不一致。 杆顶部的位置误差。
Q 。
6Q 4Q 2Q
o
误差 Q
2Q
4Q
6Q
输入
NQ 由此产生量化误差,不会超
o
输入
图2—7 量化误差
(三)机械结构
a)量化过程 b) 量化误差
凸轮 为了减小磨损,常需将动杆的端头设计成半径为 r 的圆球头,将 引起误差: r r sin 2 α h = OA OB ≈ r cos α = cos α cos α
2. 动态偏移误差和动态重复性误差 1)动态偏移误差 输出信号 动态偏移误差
反映仪器的瞬态响应品质。 如果已知仪器的数学模型,可以由传递函数与输入信号拉氏变换 的乘积的拉氏反变换获得对特定激励 x (t ) 的响应 y (t ) 。 也可用实验测试的方法得到输出信号 y (t ) 的样本集合 Y (t ) ,将均 值与被测量信号之差作为测量仪器的动态偏移误差,即
3)准确度 它是系统误差和
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的反 映。表征测量结果与真值 之间的一致程度。
图2—1 仪器精度
三、仪器的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
(一)仪器的静态特性与线性度

第二章 仪器精度理论

第二章 仪器精度理论

第二章仪器精度理论第一节概念辨析1、分辨力: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分辨率:最小分辨力与量程的比值大小2、示值误差:测量仪器的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真值之差3、重复性:相同测量条件下,短时间内重复测量同一个被测量,仪器示值的分散程度4、复现性:在变化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的稳定程度5、鉴别力:仪器感受微小量的敏感程度6、灵敏度:仪器输出的变化与对应输入变化之比7、稳定性和漂移:稳定性是指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漂移是指仪器计量特性的慢变化8、测量误差:(1)随机误差:数值的大小和方向没有一定的规律,但总体服从统计规律;(2)系统误差:数值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或随一定的规律变化;(3)粗大误差:超出规定条件所产生的误差,应剔除误差的表示方法:(1)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差;(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的比值;1.引用误差: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与仪器示值范围的比值;②额定相对误差:示值绝对误差与示值的比值9、精度:精度是误差的反义词,精度的高低是用误差来衡量的。

误差越大,精度越低,反之越高(1)正确度:系统误差大小的反映,表征测量结果稳定接近真值的程度(2)精密度: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表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误差的分散系(3)准确度: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反映,即正确度和精密度的结合10、示值范围(量程)和测量范围11、通常希望仪器的输入输出为一种特定的线性关系,如果仪器实际特性与规定特性不一致,就会产生非线性误差第二节仪器误差的来源与性质一、原理误差:采用近似的理论、数学模型、机构等近似处理所造成,只与仪器的设计有关,与制造使用无关例1、激光光束在传播中是高斯光束,不是球面波。

在用应用光学理论设计时,按球面波计算,带来原理误差例2、A/D 转换器的产生了量化误差(1)原理误差的分类:理论误差、方案误差、技术原理误差、机构原理误差、零件原理误差、电路系统原理误差原理误差的特点:它是产生在仪器设计过程中,是固有误差,从数学特征看,它是系统误差(2)减小原理误差的原则为:把原理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简化结构、简化工艺、简化计算、降低成本(3)减小或消除原理误差影响:①补偿法:建立原理误差的数学模型,用微机在测量中加以补偿②调整法:正弦误差、正切误差,如有机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机构的某些环节来减小原理误差。

第2章水准测量

第2章水准测量

第2章 水准测量重点提示:介绍了高程测量的常用方法,重点讲述了水准测量的原理、方法,介绍了水准仪的构造,讲述了水准仪的使用、水准测量的实施过程、水准测量的测站校核、路线校核及数据处理、介绍了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方法、简要分析了水准测量误差的来源。

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很不规则的。

要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除了确定其平面位置外,还要确定其高程。

为了测定地面点高程而进行的测量工作叫做高程测量。

根据测量原理和使用仪器与施测方法的不同,高程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物理高程测量三种。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分别在地面两点垂直竖立的水准标尺上读取读数,推算出两点间的高差,进而求得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

水准测量的精度较高,是精确测定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但工作量较大且受地形条件限制;三角高程测量是利用仪器在测站点上测定仪器中心至照准点的垂直角,量取测站点仪器高和照准点觇标高,若已知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根据三角学原理推算出两点间的高差,进而求得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

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低于水准测量,仅作为高程测量的辅助方法,但其作业简单,布设灵活,是一种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常用方法。

物理高程测量是根据地球的物理性质,利用仪器来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方法。

物理高程测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大气气压随地面点高程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即高程愈大,大气压力愈小的原理),用气压计测定出待定点高程的方法。

称为气压测高法;另一种方法是根据重力加速度随地面点高程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即高程愈大,重力加速度愈小的原理),利用重力仪测定两点间重力变化量来确定高差,进而推算出待定点高程的方法,称为重力测高法。

物理高程测量的精度最低,但仪器简单,施测方便,一般仅用于勘查工作,本教材不予介绍。

高程控制主要通过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而在地形起伏大、直接利用水准测量方法较困难的地区建立低精度的高程控制网以及图根高程控制网时,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建立。

第二章 测量基础知识

第二章 测量基础知识
2、时域、复域和频域
数学模型建立在一定的论域内。常用的有时域、复域和频域
A.时域
信号在时域内表现为时间的函数u(t)、y(t)。常微分方程是 描述系统特性最常用的数学模型,它表现为输入信号u(t)和 输出信号y(t)的各阶导数的相互关系,即
n
m
ai pi y(t) b j p ju(t)
i0
j0
p为算子 d dt
时域模型的主要缺点是计算复杂和试验精度低。
B.复域
借助于拉普拉斯变换
[u(t)] u(t)est dt U (s) 0
当初始条件为零时,时域模型转变为复域模型
n
m
ai siY (s) b j s jU (s)
i0
j0
s jw
复域模型的优点是简化计算,但难以直接表达信号系统的
特性,也无法用试验方法求得或分析研究。
C.频域
但σ=0,s=jw时,拉普拉斯变换成为傅里叶变换
F[u(t)] u(t)e jwt dt U ( jw)
复域模型转变为频域模型
n
m
ai ( jw)i Y ( jw) b j jw jU ( jw)
准确度ε:它表明仪表指示值与真值的偏离程度。 准确度是系统误差大小的标志,准确度高,意味着系统误差小。
精 度:它是精密度与准确度的综合反映, 精度高, 表示精 密度和准确度都比较高。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可取两者的代 数和,即τ=δ+ε。精度常以测量误差的相对值表示。
下图表示的射击打靶例子有助于加深对精密度、准 确度和精确度三个概念的理解。
特点:测量过程简单而迅速。
直接测量又可分为两种: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
直接比较:直接把被测物理量和标准作比较的测 量方法。如 ⊙天平测物体质量

测量学-第二章 水准测量

测量学-第二章 水准测量

尺垫:半球形顶部用来竖立水准尺,并标志转点 位置。
水准仪的使用
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安置:安置三脚架,放置水准仪 粗平:借助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大致铅垂 ,从而视准轴粗略水平。 瞄准:瞄准水准尺,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 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使目标清晰 精平:调节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像吻合,使水准仪 的视准轴精确水平 读数:十字丝的中丝在尺上读数
( a 1.103m, b 1.431m)
计算B点高程
Hi H A a 1.235 m 1.103m 2.338 m H B Hi b 2.338 m 1.431m 0.907 m
2.3 水准测量的仪器及使用
– 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水准仪 – 水准测量使用的工具包括:水准尺、尺垫、三
-0313 +0102 -0715
4.2 水准路线检核
高差闭合差
对于水准路线,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实测高差之和不 等于理论值(真值),两者之差称作高差闭合差
高差真值之和 h理 H BMB H BMA 实测高差之和 h测 H BMB H BMA
高差闭合差 fh h测 h理
4.2 水准路线检核
脚架
水准仪的类型
– 水准仪按其构造分为:光学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 和数字水准仪
– 水准仪按其所能达到的精度分为:DS05、DS1、DS3 、DS10、DS20等5种等级。
“D”和“S”表示中文“大地”和“水准仪” ,通常在书写时可省 略字母“D”, “05”、“1”、“3”及“10”等数字表示该类仪器的精度。每公里 高差中误差
1.304
BMB
1.134
BMA
1.677 1.444 1.324

第2章机械精度检测技术基础

第2章机械精度检测技术基础

角度: 基本单位 弧度(rad ) 常用单位 度(°) 分(′) 秒(″)
§2.2 测量的基本概念
测量方法
进行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 如:用游标卡尺测量轴径的直接测量法; 用量块和机械比较仪测量轴径的比较测量法; 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径。 其它更多的方法
测量精度
表示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即测量结果与真值相一致的程度。 一般用测量误差的大小来反映测量精度的高低。 偏离远,测量误差大,测量精度低; 反之,其测量精度高
§2.2 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测量与检验 1、测量
定义:将被测量与作为单位或标准的量,在量值上进行比
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过程。 基本的测量公式:
§2.2 测量的基本概念 2、测量要素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含: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 测量精度四个要素。
测量对象
几何量的测量,包括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 置误差以及螺纹、齿轮的各个几何参数等。
(2) 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是指能将被测几何量的量值转换成可 直接观测的示值 或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计量仪 器按原始信号转换的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种:
机械式量仪 光学式量仪 电动式量仪 气动式量仪
用机械方法实现原 始信号转换的量仪 用光学方法实现原 始信号转换的量仪 将原始信号转换 为电量形式的量仪 用压缩空气实现原 始信号转换的量仪
(二) 测量器具
1、测量器具的种类 几何量的测量器具一般可以分为实物量具、测量 仪器(仪表)、测量装置等。 (1) 实物量具 具有固定形态,用来复现(或提供)一个或 多个量值的测量器具称为实物量具,包括单值量 具和多值量具。 量具一般没有可动的结构,不具有放大功能。 我国习惯上将千分尺、游标卡尺等简单的测量仪器 也称为“通用量具”。 你认为“千分尺”的定义准确吗?

第2章 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

第2章  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

稳定误差是仪器的标称值在其他影响量和影响特性
保持恒定的情况下,于规定时间内产生的误差极限。
第2章 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
[例5] 用4 1/2位数字电压表2V档和200V档测量1V
电压,该电压表各档容许误差均为 0.03% 1个字, 试分析用上述两档分别测量时的相对误差。
解:
①用2V档测量,仿照式(2.1-20),绝对误差为
效显示数字是四位到五位。相对误差为
x
1
x1
x1
100% 0.04%
第2章 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
②用200V档测量,绝对误差为
200 x2 0.03% 1 1 19999 3 10 100 10 103 104 (V )
4 4
第2章 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
第2章 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
前已叙述,绝对误差是不随测量值改变的。 而测得值分别为100 A、80 A、20 A时的示值相 对误差各不相同,分别为
1 x1 100% 100% 100% 1% x1 x1 100
x
xm
x2
1 100% 100% 100% 1.25% x2 x2 80
第2章 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
由上述分析我们得出,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当基
本消除系统误差又剔除粗大误差后,虽然仍有随机误 差存在,但多次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很接近被测量真 值,因此就将它作为最后测量结果,并称之为被测量 的最佳估值或最可信赖值。
第2章 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
2.剩余误差
当进行有限次测量时,各次测得值与算术平均值 之差,定义为剩余误差或残差:
第2章 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二章 水准测量


(一)望远镜 望远镜是瞄准目标并在水准尺上进行 读数的部件,主要由物镜、目镜、调焦透镜 和十字丝分划板等组成。
1、物镜:望远镜筒前面,是由几个光学透镜 组成的复合透镜组,其作用是将远处的目标 在十字丝分划板附近形成缩小而明亮的实像。 2、目镜:望远镜筒后面,也由复合透镜组组 成,其作用是将物镜所成的实像与十字丝一 起进行放大,它所成的像是虚像。 3、十字丝分划板:圆形的刻有分划线的平板 玻璃薄片,安装在金属环内。十字丝分划板 上互相垂直的两条长丝,称为十字丝,是瞄 准目标和读数的重要部件。其中纵丝也称为 竖丝,横丝也称为中丝。另外,上、下两条 对称的短丝称为视距丝,用于在需要时以较 低的精度测量距离。
2.5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的目的,是根据水准路 线上已知水准点高程和各段观测高差,求出 待定水准点高程。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高差闭合差; 当高差闭合差满足限差要求时,调整闭合差; 求改正后高差; 计算待定点高程。
2.5.1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箭头表示水准测 量进行的方向,BMA 为水准点,高程为 42.372m,1、2、3 点为待定高程点。
水准测量是指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出两 地面点之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其中已知点的高程求 出未知点的高程。 2、1、1高差法水准测量 如图2-1所示,在地面上有A、B两点,A点为已知点, 其高程HA已知;B为未知点,其高程HB待求。在A、 B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A、B两点上各竖立一把水 准尺,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先后在A、B点的 水准尺上读取读数a、b,则A、B点之间的高差

(二)附合水准路线 从已知水准点BMA出发,沿高程待定点1,2,… 进行路线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 BMB. 附合水准路线高差代数和的理论值等于起点BMA 至终点BMB的高差,即∑h=HB-HA,利用这个特性也可 以检核观测成果是否正确。

精密工程测量2

精密工程测量2

精密工程测量第一章4、试述精密工程测量的发展。

(P4)答:精密工程的发展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入研究:1、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

2、减少环境等外界各因素影响的研究。

3、现代测绘信息处理方法的研究。

4、专用精密测量仪器的研究。

第二章1、精密控制网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6)答:1、控制网的大小、形状、点位分布与工程的大小、形状相适应,变长不要求相等或接近,而根据工程需要进行设计,点位布设要考虑工程施工放样和监测的方便。

2、投影面的选择应满足“控制点坐标反算的两点间长度与实地两点间长度之差应尽可能小”。

3、坐标系应采用独立的建筑坐标系,其坐标线应平行或垂直于精密工程测量的主轴线。

4、不要求控制网的精度绝对均匀,但要保证某一方向、某几个点的相对精度较高。

2、精密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的质量标准主要指哪几个方面?(P8)答:精度标准、可靠性标准、灵敏度标准、费用标准。

3、精密工程控制网在布设时应遵循哪些原则?(P14)答:1、控制网的大小、图形主要取决于工程的形状、规模和施工方法,以确保工程施工和变形监测的需要。

2、精密工程控制网是为工程服务的,必须具备必要的精度。

3、控制网投影面的选择应满足控制点坐标反算的两点间距离应与实地两点间距离尽可能相等,便于现场施工和检查。

4、控制点点位设置要稳定可靠,防止工程建设的影响和高电压、强磁场的干扰。

5、每一个控制点至少能与一个以上的控制点通视,以便使用过程中进行定向的检核。

6、要建立钢筋混凝土的强制归心装置,既减少对中误差影响,又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

7、为了保证控制网的精度,应充分利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同时采用现代化的观测技术的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

8、精密工程控制网点位选择时,因为有高精度的测量仪器的观测方法,应重点考虑工程需要和使用方便,而不必考虑网中的边长长短和角度的大小。

4、典型精密控制网有何特点?(P17)答:1、施工控制网的基本网至少有一组远离动建区的稳定的控制点,以便对整个网进行定位、定向和检核。

第二章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算器具

第二章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算器具

第二章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算器具学习目标:1、理解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计量器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量块等的测量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2、理解常用的机械式量仪,如百分表、杠杆千分尺等的测量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3、理解测量角度的常用器具,如万能角度尺、正弦规的测量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4、理解水平仪的测量原理,了解其应用。

5、了解塞尺、直角尺、检验平尺、检验平板和偏摆仪等的应用。

6、理解光滑极限量规的检测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主要内容:1、测量——将被测的几何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实验过程。

测量四要素:●测量对象(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等)●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指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测量精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2、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直接用量具或量仪测出被测几何量值的方法。

间接测量——先测出与被测几何量相关的其他几何参数,再通过计算获得被测几何量值的方法。

3、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绝对测量——从量具或量仪上直接读出被测几何量数值的方法。

相对测量(比较测量或微差测量)——通过读取被测几何量与标准量的偏差来确定被测几何量数值的方法。

2—1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和()四个要素。

2、检验是指确定被测几何量是否规定的()之内,从而判断被测对象是否合格,而无需得出(0.3计算器具按结构特点分为()、()、()、()四类。

4、测量方法的分类,按测量事实测量是否为被测量分为()测量和(),而直接测量又分为()测量和();被测参数的数量分为()测量和()测量。

5、测量范围是指计量器具能测出的被测参数()、到()的范围。

6、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只要有()、()、( )和()等二、判断题1、在机械制造中,只有通过测量或检验判断为合格的零件,才具有互换性()2、测量检验的的区别是,测量能得到被测几何的大小,而检验只能却确定被测几何量是否合格,不能得到具体的量值。

《测量学》第二章_水准测量

《测量学》第二章_水准测量

BMA
TP2
TP3
TP1
前进方向
普通水准测量记录表
标尺读数(m) 测点 后 视 前视 + – 高 差 高 程 (m) 50.000 1.268 0.672 0.583 0.753 ZD2 ZD3 0.863 1.219 51.336 50.583 备 注
A
ZD1
1.851 1.425
HA=50.000m


b
i
施测方法
§2-3
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
二、水准测量的实施 施测方法
h4=+0.385 h5=+0.118
h1=-0.543
1.422 1.304 1.820 1.435 h3=+0.946 h2=+0.120 1.822 0.876 TP4
BMB
1.134 1.677 1.444 1.324
0.718
1.581 0.346 5.358 3.867 2.209 0.718 0.873 50.618 51.491
B
Σ
计算 检核
∑a–∑b=5.358 – 3.867=1.491 ∑h=2.209 – 0.718=1.491 HB – HA=51.491 – 50.000=1.491 HB – HA=∑h=∑a – ∑b (计算无误)

b B Hi hab H B
大地水准面
A
HA
§2-1.水准测量原理
水平视线
前进方向 前视尺
如图, 已知HA, 求HB?
后视尺

A HA
大地水准面
b
B HB
hAB
(1)高差法:根据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A点水准尺上读数 为a(后视读数),B点水准尺上读数为b(前视读数),则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_第02章测量基础知识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_第02章测量基础知识

间接测量
绝对测量
相对测量
2.3.1 测量方法的分类
按同时被测参数的数目可分为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单项测量
综合测量
2.3.1 测量方法的分类
按测头与被测对象是否接触(是否存在测量力)
接触测量
非接触测量
2.3.1 测量方法的分类
按被测对象与测头的相对状态
静态测量
动态测量
2.3.1 测量方法的分类
5、按测量在机械加工中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可分为离线测量 (被动测量)和在线测量(主动测量)。 (1)离线测量:零件加工完后,脱离加工生产线(或已从机床 上取下)的测量,这种测量的目的是发现并剔除废品。 (2)在线测量:零件仍处于加工生产线上,还没有脱离加工设 备的测量,这种测量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其目的是控制 加工过程是否继续进行或如何进行,以防止废品的产生。
按级使用时,以量块的标称尺寸为工作尺寸,忽略了量块
的制造误差。大多数情况下均按级使用量块。
量块的分等
主要依据检定量块时中心长度测量的极限误差(测量的 不确定度)和平面平行性允许偏差,将其检定精度分为1、2、 3、4、5、6等,其中1等精度最高,6等精度最低。 按等使用时是以检定量块时所得到的量块的实际长度为 工作尺寸,忽略的只是测量误差。
测量条件,这种重复多次测量称为不等精度测量。不等精度测量
结果在计算平均值时需考虑权重比。
2.3.2 测量器具的分类
测量器具(measuring instrument)是指专门用于测量 的量具、量仪、装置等,根据其结构特点、用途可分为下面 四类: 标准量具 极限量规(专门测量器具) 通用测量器具 检验夹具
(A类)和非统计方法(B类)获得其表征值。
2.5 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

第二章 水准测量 (2)

第二章 水准测量 (2)

改正后的高差的计算
计算公式: 改正后的高差=高差观测值+改正数
计算各点的高程
1.计算公式: 由已知点的高程+改正后的高差逐一推求 2.计算校核: 由终点前一点的高程推求终点的高程=终点的 已知高程,计算正确,否则重新计算
本例 43.993+4.653=48.646
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调整与高程计算步骤 共分成以下4个步骤: 1.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2.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3.计算改正后的高差 4.计算各点的高程 重点: 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调整与高程计算步骤 难点: 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水准测量实施原理过程

原理过程
水准测量进行时,当所测两点距离 较远或高差过大时,不可能安置一 次仪器就测出两点间高差必须先选 若干个点将测量路线分成若干测段, 逐段安置仪器,依次测得各段高差 而后测算两点的高差。
举例
选定的若干个过渡点叫转点
转点:它即是上一测站前视点又是后 一测站的后视点,它起着传递高程的 作用,它的任何变动会直接影响B点 的高程。 所以转点必须选择在坚实的地面上, 并将尺垫置稳踩实。
105.420 107.428
109.672
3
B ∑
108.327
116.880
高差闭合差 fh 的计算
闭合差=观测值-理论值
1.计算公式: fh= ∑h测-(H终- H始) (附合水准路线)
本例 fh= 8.847 -(48.646-39.833 )=+34mm
2.计算允许闭合差:Biblioteka fh允=±12水准测量示意图
a2
a1
b1 I1 I2 TP1
a3
b2 I3
b3 a4 I4 TP3 B

《测量学》第02章 水准测量

《测量学》第02章 水准测量

② 圆水准器 圆水准器由玻璃圆柱管制成,其顶面内壁是磨 成一定半径R的球面,中央刻有小圆圈,其圆心 O是圆水准器的零点; 过零点O的球面法线为圆水准器轴; 当圆水准气泡居中时,圆水准器轴处于竖直位 置; 当气泡不居中,气泡偏移零点2mm时,轴线所 倾斜的角度值,称为圆水准器的分划值。一般 为8' -10'; 圆水准器用于粗略整平仪器; 制造水准仪时,使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 旋转基座上的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时,
经物镜及调焦透镜折射后,在十字丝分划板上成 一倒立的实像ab;通过目镜的放大而成虚像a'b' , 十字丝分划板也同时放大。定义与之比为望远 镜的放大倍数V,即V= / 。城市测量规范要求, DS3水准仪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不得小于28。
十字丝分划板: 在一直径为约10mm的光学玻璃圆片上刻出三 根横丝和一根垂直于横丝的纵丝; 中间的长横丝称为中丝,用于读取水准尺上分 划的读数; 上、下两根较短的横丝称为上丝和下丝,上、 下丝总称为视距丝,用来测定水准仪至水准尺 的距离。用视距丝测量出的距离称为视距。 十字丝分划板安装在一金属圆环上,用四颗校 正螺丝固定在望远镜筒上。 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称为望远 镜的视准轴,用CC表示。 望远镜物镜光心的位置是固定的,调整固定
hAB hA1 h12 h( n 1) B hi a b
i 1 i 1 i 1
§2.2 水准测量的仪器与工具
水准测量所用的仪器为水准仪,工具有水准 尺和尺垫。
一、微倾式水准仪
通过调整水准仪使管水准气泡居中获得水平 视线的水准仪称为微倾式水准仪;通过补偿器获 得水平视线读数的水准仪称为自动安平水准仪。 国产微倾式水准仪的型号有:DS05、DS1、DS3、 DS10,其中字母D、S分别为“大地测量”和 “水准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字母后的数 字表示以mm为单位的、仪器每公里往返测高差 中数的中误差。DS05、DS1、DS3、DS10水准仪 每公里

第2篇尺寸精度

第2篇尺寸精度

目的:扩大标准应用范围
L
一般长度尺寸
《几何精度规范学》多媒体课件
2.1 尺寸精度基础知识
第2章 尺寸精度
2.1.1 有关尺寸的术语及定义
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或角度值的数值称为尺寸。 包括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 1.基本尺寸(公称尺寸)(D、d) : 设计确定的尺寸 。 2.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第2章 尺寸精度
3.公差带及公差带图
由上下偏差所表示的区域称为公差带。
零线上 方+表 示正偏 差 零线下 方-表 示负偏 差
不写 ES
EI TD 或H7代替TD
TD Td
或e6代替Td
es Td
不写
ei
注意 在公差带图上,必须注上基本尺寸
和偏差值(偏差值单位可以是mm或um)!
《几何精度规范学》多媒体课件
ES EI 基本偏差EI
标准公差=上偏差下偏差:国家标 准所规定的用来 确定公差带大小 的公差值 。与精 度等级高低和基 本尺寸有关。
es 基本偏差es 基 本 偏 差 : 指 靠 近零线或位于零 线的极限偏差。
ei
《几何精度规范学》多媒体课件
第2章 尺寸精度
2.2 线性尺寸精度(极限制)
2.2.1 标准公差 1.标准公差等级及其代号(IT)
D= 80 120 =97.98mm i=2.173μm
《几何精度规范学》多媒体课件
2.2 线性尺寸精度(极限制)
第2章 尺寸精度
标准公差系列
大于 标准公差为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任一公差。所有标准 公差的集合就是标准公差系列。
公差等级 基本尺寸
D=18mm, IT8=?27μm
标准公差数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 按被测零件在测量中所处的状态可分为:在线测量、离线测量; 此外,按测量条件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是否恒定,还可将测量方 法分为等精度测量与不等精度测量。
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
⑴直接测量
无需对被测量与其它实测量进行函数关系的辅助计算而 直接得到被量值的测量。例如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 测量外圆直径,用比较仪测量长度尺寸等。
中,任何测量不论使用的仪器多么精密,采用的测量方法多么可靠,测 量误差总是会有的。因此,真值是难以得到的。在实际测量中,常用相 对真值或不存在系统误差情况下的算术平均值来代替真值。
(2)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其相对误差f可以表示为:
一、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2、测量误差的来源
单项测量与综合测量
⑴单项测量
单独地、彼此没有联系地测量零件的单项参数。如分别测 量齿轮的齿厚、齿形、齿距等。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量规的 检定、工序间的测量,或为了工艺分析、调整机床等目的。
⑵综合测量
检测零件几个相关参数的综合效应或综合参数,从而综合 判断零件的合格性。例如齿轮运动误差的综合测量、用螺 纹量规检验螺纹的作用中径等。综合测量一般用于终结检 验,其测量效率高,能有效保证互换性,在大批量生产中 应用广泛。
(3)粗大误差
超出规定条件下预计的误差。 粗大误差由于某种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如读数错误、温度的突然变动 等。根据误差理论,按一定的规则予以剔除。
二、随机误差的特性及评定
1、随机误差的分布及特性
y
呈正态分布 随机误差的特性: (1)对称性; (2)单峰性; (3)抵偿性; δ δlim (4)有界性。 根据随机误差的上述特性及概率论原理,正态分布的分布密度为:
在线测量与离线测量
⑴在线测量
在加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其测量结果直接用来控制 零件的加工过程,决定是否继续加工或判断工艺过程 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故能及时防止废品的 发生,所以又称为积极测量。
⑵离线测量
加工完成后进行的测量。其结果仅用于发现并剔除废 品,所以被动测量又称消极测量。
等精度测量与不等精度测量
三、计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3)
3、灵敏度、测量力
灵敏度
测量器具的响应变化与相应的激励变化之比。对于 一般等分刻度的量仪,其放大比示常数,k=c/i。
测量力
计量器具测头与被测表面之间的接触力。接触测量 中,要求有一定恒定的测量力。测量力太大会使零 件或测头产生变形,使示值不稳定。
三、计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4)
三、量块——量块的选用
量块是成套生产的。 根据GB6093—85的规定,量块共有17种套别,每套的块数分 别为91、83、46、12、10、8、6、5等。 下表所列为83块组和91块组一套的量块的尺寸系列。
三、量块——量块的组合
量块具有可粘合特性,利用此特性可使不同尺寸的量块组合 成所需要的尺寸。为了减少量块的组合误差,应尽量减少量 块的组合块数,一般不超过4块。
⑵间接测量
需要对被测量与其它实测量进行一定的 函数关系计算而间接得到的被测量值的 测量。如用弓高弦长法测大型零件的直径。
绝对测量与相对测量
⑴绝对测量
从测量器具上直接得到被测参数的整个量值的测量。 例如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轴径值。
⑵相对测量
将被测量和与其量值只有微小差别的同一种已知量 (一般为测量标准量)相比较,得到被测量与已知量 的相对偏差。例如比较仪用量块调零后,测量轴的直 径,比较仪的示值就是量块与轴径的量值之差。
分等的主要依据量块中心长度测量的极限偏差和
平面平行性允许偏差来划分的。
三、量块——量块的“级”与 “等”
量块的“级”和“等”是从成批制造和单个检定两种不 同的角度出发,对其精度进行划分的两种形式。
按“级”使用时,以标记在量块上的标称尺寸作为工作 尺寸,该尺寸包含其制造误差。 按“等”使用时,必须以检定后的实际尺寸作为工作尺寸, 该尺寸不包含制造误差,但包含了检定时的测量误差。 就同一量块而言,检定时的测量误差要比制造误差小得多。 所以,量块按“等”使用时其精度比按“级”使用要高,且 能在保持量块原有使用精度的基础上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计量器具的分类
标准计量器具
测量中体现标准量的器具,有定值量具与变值量具之分。常用的定值量 具有:量块、直角尺、曲线样板等;变值量具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专用计量器具 专门测量某种或某个特定几何量的计量器具,如光滑极限量规。 通用计量器具 通用性大、可用来测量某一范围内各种尺寸,并能获得具体读数的计 量器具,如千分尺,百分表等。
σ为标准偏差; δ为随机误差; δ=测得值li –真值L y为概率密度。
二、随机误差的特性及评定
极限误差
①单次测量的极限误差δlim
z
±1 ±2 ±3 ±4
δ
±1σ ±2σ ±3σ ±4σ
误差落在δ内的 概率P=2 Φ(z)
误差超出δ范围 的概率P’=1-P
0.6826 0.9544 0.9973 0.9999
4、示值误差与示值稳定性:
示值误差
测量器具的示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值。示值 误差是测量器具本身各种误差的综合反映。
示值变动量 在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同一被测量值进行 多次重复测量时(一般5~10次),其测量结果的 最大差异。
三、计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5)
5、回程误差
在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量器具对同一被测量沿正、 反行程在同一点上的测量结果的差值。主要是由于量仪传 动元件之间的间隙以及测量系统中弹性元件的存在等因素 所致。
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
⑴接触测量
测量器具的测头与零件被测表面直接接触,有机械作用力 的测量。如用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测量零件等。为了保 证接触的可靠性,测量力是必要的,但它可能使测量器具 及被测件发生变形而产生测量误差,还可能造成对零件被 测表面质量的损坏。
⑵非接触测量
测量器具的感应元件与被测零件表面不直接接触,因而不 存在机械作用的测量力。属于非接触测量的仪器主要是利 用光、气、电、磁等作为感应元件与被测件表面联系。如 干涉显微镜、磁力测厚仪、气动量仪等。
§4.3 测量方法与计量器具
主要内容: 测量方法的分类 计量器具的分类 计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
一、测量方法的分类
按实测量与被测量关系可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按读数是否被测之量的整个数值分为:绝对测量、相对测量
按零件上同时被测参数的多少可分为:综合测量、单项测量;
按被测表面与量仪之间的接触关系可分为:接触测量、非接触
二、量块——量块的构成
量块是一种端面单值量具,它一 般用铬锰钢等特殊合金钢或线膨 胀系数小、性质稳定、耐磨以及 不易变形的其它材料制成。其形 状有长方体和圆柱体两种,常用 的是长方体。 两相互平行的测量面之间的距离 为量块的工作尺寸,称之为标称 长度(公称尺寸)。 量块是定尺寸量具,一个量块只 有一个尺寸。
第二章 测量技术及数据处理基础
测量的基本概念 尺寸的传递 测量方法与计量器具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测量技术中的基本原则简介
§4.1 测量的基本概念
测量:将被测量与作为单位或标准的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 者比值的实验过程.
即:L=qE。E即为标准量,q为比值。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测量过程四要素: 1、测量对象或被测量: 2、测量单位或标准量: 3、测量方法 4、测量精度 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测量结果应该用被测量与单位量的比值x(测得值)和表达 该测值准确度的“测量不确定度”u表达为:x±u 例如:轴径:(30±0.05)mm。
三、计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
1、标尺间距与分度值:
标尺间距c:测量器具标尺或 刻度盘上两相邻刻线中心 间的距离。为便于读数, 一般做成刻线间距为 0.75~2.5mm的等距离刻 线。 分度值i :测量器具上每一分 度间距所代表的被测量值。
三、计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2)
2、标尺范围与测量范围
标尺范围:由测量器具所显 示或指示的最低值到最高 值的范围。 测量范围:在允许不确定度 内,测量器具所能测量的 被测量值的下限值至上限 值的范围。例如,外径千 分尺的测量范围有0~ 25mm 、 25 ~ 50mm 等 , 机械式比较仪示值范围为 ±0.1mm,而测量范围为 0~180mm。
选用量块时,应从所需组合尺寸的最后一位数开始,每选一 块至少应减去所需尺寸的一位尾数。
例如,从83块一套的量块中选取尺寸为36.745mm的量块组,选取方法为: 36.745 …………所需尺寸 - 1.005 …………第一块量块尺寸 35.74 - 1.24 …………第二块量块尺寸 34.5 - 4.5 …………第三块量块尺寸 30.0 … ………第四块量块尺寸
§4.2 尺寸的传递
一、长度单位与计量基准
长度的基本单位名称是“米”(m)。
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给米下了第三次定 义,规定:“米”是在真空中在1/299 792 458s 的时间间隔内行进路程的长度。
二、尺寸传递系统
常见的实物计量标准器有量块(块规)和线纹尺。
我国长度量值传递系统如图4-1所示,从最高基准谱线向下 传递,有两个平等的系统,即端面量具(量块)和刻线量具 (线纹尺)系统。其中尤以量块传递系统应用最广。
6、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是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确定 的程度。它是一个综合的指标,包括示值误差、回程误差等。
§4.4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主要内容: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随机误差的特性及评定 系统误差的发现与消除 粗大误差的判别与剔除
一、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1、测量误差的定义及测量结果的表达: (1)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指测得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在实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