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卢旺达饭店》涉及的国际法问题
卢旺达的跨世纪审判
!""% 年 ’ 月 $# 日 ,咖 嚓 嚓 法 庭以大屠杀的煽动者和谋划者的 罪 名 起 诉 比 利 时 神 父 休 尼 斯 。休 尼 斯 神 父 自 $’)" 年 起 住 在 卢 旺 达 , 大屠杀之前是卢旺达杂志 《对话 》 的 编 辑 ,他 被 控 在 自 己 的 杂 志 上 发 表 煽 动 大 屠 杀 的 文 章 。 $’’& 年 以 后 ,休 尼 斯 神 父 定 居 南 非 ,!""% 年 ’ 月 * 日路过卢旺达首都基加利 时 被 捕 。这 一 案 件 是 咖 嚓 嚓 法 庭 运 转以来审判的较为复杂的案件之 一 ,也 引 起 世 人 的 极 大 关 注 。
法庭之外的公正与和解
今 天 的 卢 旺 达 ,随 处 都 可 以 见 到 具 有 警 示 意 义 的 标 志 ,例 如 曾 经 是“屠 杀 场 ”的 学 校 、教 堂 如 今 都 插 上 了 白 色 十 字 架 或 者 一 面 标 识 ,上 面 写 着“ 永 远 不 忘 ”。在 崎 岖 的 山 路 上 , 也 可 以 见 到 铁 皮 房 的 农 舍 ,它 们是幸存者们为存放遇难者的遗 体 专 门 搭 建 起 来 的 ,偶 尔 有 参 观 者 前 来 敬 拜 、 祈 祷 。 !""& 年 & 月 ) 日 ,在 大 屠 杀 $" 周 年 之 际 ,为 悼 念 遇难者而建立的基加利纪念中心 揭 幕 , 约 !" 万 遇 难 者 的 尸 骨 从 大 型墓坑中被挖掘出来后重新安葬 在 这 里 。卢 旺 达 总 统 卡 加 梅 点 燃 象 征 团 结 与 和 平 的 火 炬 ,表 达 了 卢 旺 达 人 告 别 过 去 、友 好 相 处 、重 建 国 家的愿望。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人性的挣扎与宽容的光芒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人性的挣扎与宽容的光芒《卢旺达饭店》观后感:人性的挣扎与宽容的光芒电影《卢旺达饭店》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作品,以1994年卢旺达种族屠杀为背景,展现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挣扎与宽容的光芒。
通过深入的情节和细腻的表演,该片引发了我对人性的思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与种族歧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力,同时也让我对人性的力量和宽容之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电影以保罗·鲁塞塞巴吉纳(Paul Rusesabagina)为主角,他是一家位于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饭店的经理。
在种族屠杀爆发后,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危险,但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将饭店变成了一个避难所,为800多名逃亡者提供了庇护。
保罗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了人性的挣扎与宽容的光芒。
首先,电影展现了保罗在极端环境下的人性挣扎。
当种族屠杀开始时,保罗作为一个饭店经理,面临着巨大的道德困境。
他不仅要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还要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和威胁。
然而,保罗并没有选择逃避或放弃,而是以一种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人际关系,为逃亡者提供了庇护。
他在面对生死考验时,展现出了人性的坚韧和勇敢,这让我深受感动。
其次,电影展现了保罗的宽容和人性之美。
在饭店内,保罗接纳了来自不同种族和阶层的逃亡者,他不问他们的背景和信仰,只关心他们的生命安全。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性的宽容和对他人的尊重。
尽管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威胁,但他始终保持着冷静和理智,不愿意加入任何种族冲突,而是努力维持和平与和谐。
他的宽容和善良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人性的力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此外,电影还通过细腻的表演和真实的场景,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和种族歧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力。
电影中的暴力场景和残酷的描绘让我震惊和心痛,我无法想象这样的悲剧竟然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种族屠杀让人类社会陷入了深深的黑暗,无数无辜的生命遭受了摧残和伤害。
电影通过真实的故事和形象,让我对战争和种族歧视的恶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平与和谐的社会。
国际人道法案例探讨战争罪与国际人权保护的法律挑战
国际人道法案例探讨战争罪与国际人权保护的法律挑战战争罪和国际人权保护是国际人道法领域的重要议题。
随着世界范围内冲突的不断加剧和国家间的紧张局势,国际社会不得不面对涉及战争罪与人权保护的复杂法律挑战。
本文将通过探讨一些国际人道法案例来阐述战争罪行与国际人权保护之间的法律挑战。
一、战争罪与国际人道法案例1. 尼伯尔斯案(Nuremberg Trials)尼伯尔斯审判是二战后国际社会首次对德国纳粹犯罪进行的审判。
一些纳粹高层将领因战争罪行而受到起诉,其中包括纳粹党卫队的将领阿道夫·艾希曼。
这个案例引发了对战争犯罪责任的国际法讨论,并最终为制定《国际军事法庭规则》奠定了基础。
2. 卢旺达大屠杀案(Rwandan Genocide)卢旺达大屠杀造成了数十万人的死亡,是国际刑法最严重的案件之一。
在这个案例中,数百名参与屠杀的个体被追究法律责任,这对于战争罪与国际人权保护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新的法律挑战。
该案例也引发了对强化国际人道法实施的呼声。
二、战争罪与国际人权保护的法律挑战1. 冲突地区无法追究战争罪行由于冲突地区的政治不稳定、人力资源不足,很难对战争罪行进行调查和追究。
这导致战争罪行在一些地区得不到适当的处理,对国际人权保护构成了严重影响。
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提供支持,确保冲突地区实施国际人道法。
2. 国家主权与战争罪行追究之间的冲突一些国家主张保护其国家主权不受外部干涉,这可能与对战争罪行的追究产生冲突。
国际刑事法庭的设立就遭到了一些国家的反对,他们认为国家主权应优先于国际刑事司法。
这对国际人道法的推行形成了挑战。
三、应对战争罪与国际人权保护的法律挑战1. 加强国际合作与援助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与援助,为冲突地区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以便能够进行对战争罪行的调查和追究。
这需要建立合适的国际合作机制,并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与透明。
2. 推进实施国际人道法的立法与教育各国应加强对国际人道法的立法与宣传教育,确保国内法律体系与国际标准相一致。
从国际刑法的角度看《卢旺达饭店》
由《卢旺达饭店》看国际刑法的缺陷性摘要电影《卢旺达饭店》以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在卢旺达境内图西族与胡图族交火的战争状态下,一位卢旺达胡图族饭店经理保罗•卢斯赛伯吉纳在种族仇杀中设法挽救1268位图西族难民的故事。
的故事。
在整个过程中,种族屠杀的血腥残酷、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有心无力、国际世界的冷漠以对令人印象深刻。
而国际刑法却只能在事件发生十几年后,才能通过法律手段对这一过程中的国际犯罪加以惩处,其在种族灭绝罪、危害人类罪的犯罪过程中的无力,体现了国际刑法缺乏强制力支持,现有体制权威性差、稳定性小的局限性以及斯威特法利亚模式对惩治战争类犯罪和危害人类犯罪的限制。
关键词:卢旺达饭店;国际刑法;种族灭绝罪;危害人类罪正文拍摄于2004年的电影《卢旺达饭店》讲述了发生在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中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传奇。
这部电影所反映的卢旺达大屠杀中对平民的屠杀、种族灭绝等战争犯罪和危害人类罪的相关情况,国际刑法在犯罪过程中的无力,法律救济手段的滞后性,对我们研究国际刑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卢旺达大屠杀与《卢旺达饭店》卢旺达大屠杀发生在1994年位于非洲中部的卢旺达, 从性质上来说是胡图族的政府军与图西族的卢旺达爱国阵线之间所发生的武装冲突,是一场有组织的大屠杀。
卢旺达1890年1962年时先后为德国和比利时殖民地。
白人殖民者以图西人肤色较白,平均身高较高为由,让占人口少数的图西人统治占人口多数的胡图人,这种民族政策激化了胡图族与图西族之间的矛盾,为日后武装冲突的发生埋下了导火索。
1962年独立后,卢旺达政府也未妥善处理种族问题,反而大力煽动胡图族人的恐惧和仇恨。
1994年4月6日,载著卢旺达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西普里安•恩塔里亚米拉的飞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附近被击落,两位总统都罹难。
这成为了卢旺达大屠杀的直接原因。
此后,占人口多数的胡图族开始对图西族进行种族屠杀,在短短的100余天内有近100万人遭到屠杀。
《卢旺达饭店》(Hotel Rwanda)500字观后感
《卢旺达饭店》(Hotel Rwanda)500字观后感《卢旺达饭店》(Hotel Rwanda)是一部根据1994年卢旺达种族灭绝事件改编的历史剧情片,由特瑞·乔治执导,唐·钱德尔和苏菲·奥康内多主演。
以下是对这部电影的500字观后感。
《卢旺达饭店》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位普通饭店经理的视角,展现了在种族灭绝的恐怖时刻中,人性的光辉和艰难抉择。
这部电影令人深思,感人至深,同时也引发了对于人性、良知和正义的深刻思考。
影片背景设定在1994年卢旺达发生的种族灭绝事件,当时背离人性道德的屠杀在这个非洲国家肆虐。
然而,在这场浩劫中,饭店经理保尔·卢·西格尽全力保护饭店内的数百名难民,为他们提供庇护和生存的机会。
这个普通人的善行在恐怖的环境中显得如此宝贵。
影片通过唐·钱德尔出色的表演,深刻刻画了保尔这个角色。
他在生死存亡之间做出的艰难选择,以及他对人性的信仰,都令人动容。
在这个混乱世界中,保尔成为了一个普通人的英雄,他的善行在绝望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电影中还通过描绘国际社会的冷漠和无情,强调了对于人道危机的无动于衷。
这让观众反思了在危难时刻,国际社会是否真的尽到了援助的责任。
这一反思使得影片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历史的作品,更是对于人性和国际社会道德底线的质疑。
影片的导演特瑞·乔治通过细腻的叙事和真实的场景再现,为观众呈现了一幅鲜活而沉痛的画面。
他以冷静而坚定的镜头语言,还原了当时的紧张气氛和人们的苦难。
这种真实感让观众更容易被电影所吸引,也更容易与影片中的角色共情。
电影的音乐也功不可没,通过感人至深的音乐配合,更加强了电影情感的表达。
音乐与影像相得益彰,为观众带来了一种深刻而沉重的情感冲击。
总的来说,《卢旺达饭店》是一部让人深思、感慨良多的作品。
它不仅通过一个小人物的眼睛展现了大时代的悲剧,还引发了观众对于人性、正义和国际社会责任的思考。
卢旺达维和案例分析
事件经过
1994年4月6日,载着卢旺达总统朱韦纳 尔·哈比亚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西普里 安·恩塔里亚米拉的飞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 利附近被击落,两位总统同时罹难。该事件 立即在卢旺达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胡图族人针 对图西族人的血腥报复。7日,由胡图族士 兵组成的总统卫队杀害了卢旺达女总理、图 西族人乌维林吉伊姆扎纳和3名部长。
第三,从索马里维和失败的经历来看,卢旺达的大屠杀在当时情况下 无法被阻止,索马里维和行动的失败阴影使得联合国与美国对于干涉 卢旺达大屠杀有所顾虑。 第四,联合国同时进行多项维和行动,财政支出惊人,财力困难,欠 款甚多,同时联合国主要维和兵力部署在索马里与南斯拉夫,短时间 内无法调集兵力资源前往卢旺达。综合各方面因素,致使联卢援助团 资源不足。 在历时两年多的联合国在卢旺达的维和行动中,由于在对形势判断的准确性、 行动方案的可行性、前后态度的一致性和实际执行的有效性等方面均存在明显 瑕疵,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总体上是失败的。大国出于各自利益需要插手角力的 印迹也非常明显。 这个世界是大国主导,大国的态度决定一切,此次事件,比利时选择了退出,英 国追随了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素来对干涉内政持反对态度,导致联合国在 之后的干预中踌躇不前,美国选择了沉默,因为他的利益不在那,法国一向支持 卢旺达的胡图族政权。在国家利益博弈,非洲地缘政治的权衡间,人是渺小而无 奈的。联合国为大国的不作为背上黑锅,世界不会因为一个联合国而彻底改变。
《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 成一体。每个人都是欧洲 大陆的一个碎片,那广袤 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 冲掉一块泥巴,欧洲就小 了一点。如果一座海岬, 如果你的朋友或你自己的 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 任何人的死亡使我有所缺 损,因为我与人类难解难 分。所以绝对不必去打听 丧钟为谁而鸣,丧钟是为 你而鸣的。”
《卢旺达饭店》影评
《卢旺达饭店》影评前言:卢旺达宣布独立后,胡图族与图西族两族之间矛盾重重,冲突不断。
两国元首同时死于空难的消息在卢旺达国内引发了两族之间的互相猜疑,从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武装冲突和种族大屠杀。
一个名叫保罗·卢斯赛伯吉纳的饭店经理经营着当地一家云集着欧洲游客和军界政要的米勒·科林斯饭店,他八面玲珑地运用着一切关系尽心地呵护着饭店的顾客们。
保罗是胡图族人,而他的妻子塔莎娜却是图西族的,对他而言,在动荡的时局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护自己的家人。
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无所作为和与世界媒体的冷漠使得保罗夫妇和在饭店中避难的当地居民更加坚定了活下去的决心,事态越来越严重,但是保罗在妻子的劝说下,想尽一切办法护得所有在饭店里的人们的安全。
电影是窗巴赞说,电影是面向世界的窗户,而银幕外的世界是无限延伸的。
电影里,杰克说,“我想如果人们看到这段录像,他们只会说:“哦,上帝,这真是太恐怖了”,然后继续他们的晚餐。
”现实中,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存在着权利的斗争,每天都发生着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阴谋诡计,每时每刻都存在着分歧与漠视,每时每刻都在打仗和死人。
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仇恨?什么样的一种仇恨足以去使那么多的人去发起那样一种灭绝人性的屠杀?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有良知的人是无法生存的,因为他的心早就痛死了。
随便翻开一版社会新闻足以把他杀死。
在充满战争硝烟的国度里,那些人们饿得像骷髅一样,经常以青草为食,他们只是想吃饱肚子,维系他们微若尘芥的生命而已,可是他们无可奈何,他们的生命掌握在别人手里!除去战争,即使是在安定如我中国,又有多少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在温饱线上挣扎,在社会的夹缝中默默地生存着,他们在别人的不屑与嫌弃中卑微的活着。
而另外一部分人呢,却挥金如土地用着公款,贪污受贿,各种官商勾结,各种欺负无知百姓。
这些,和血淋淋的战争又有什么区别!每天打开新闻联播,看到的都是人民和谐,共同和平发展。
但是当我打开网页,看到的又往往不是如此!多少人间惨剧在发生,多少罪犯逍遥法外,多少人性的冷漠暴露无遗。
【2018最新】从国际法角度看糯康案的问题-精选word文档 (2页)
【2018最新】从国际法角度看糯康案的问题-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从国际法角度看糯康案的问题国际法和国内法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具有表现为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国际法与国内法在性质、主体、渊源、效力根据。
使用空间、调整对象和实际执行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区别,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从属:另一方面,国际实践也表明,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存在并不是彼此孤立无关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具体表现为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相互吸收,相互配合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法律位阶上,我国立法一般认为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例如,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我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我国一直积极履行所参加的各类国际条约,积极承担条约的义务,维护国际法的尊严,同时树立了在国际社会中大国形象。
中国、泰国、缅甸、老挝在抓捕犯罪嫌疑人中认真合作,积极配合,终于在案发后80余天理将东南亚这一特大犯罪集团一网打尽,体现出国际合作在国际法执行阶段起到的重要作用。
国际合作原则是指各国不论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制度上有何差异,均有义务在国际关系方面彼此合作,具体体现为:一、合作以及维持和平:二、合作以及促进人权的发展:三、合作处理经济、文化、社会、技术、贸易等国际关系:四、合作维护联合国宪章。
有效的国际合作能够便捷各国的信息交流。
对于联合执法,共同打击跨国违法犯罪行为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从本案可以看出,中老缅泰间有力的国际合作对逮捕犯罪嫌疑人,维护湄公河流域安全局势起着巨大的影响,其卓有成效的结果也足以反应国际合作在国际法实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过一系列强有力的国际合作,糯康等人被顺利逮捕归案。
但是接下来如何惩治此类犯罪,适用哪国法律制裁犯罪涉及到国家的管辖权问题。
糯康是缅甸人,缅甸对其具有属人管辖权:此案发生地位泰国,泰国对其具有属地管辖权,而且糯康犯罪集团在我国船舶上杀害我国公民,我国法律对其也有相应管辖,在几个国家存在管辖权冲突的情况下,一般考虑具体犯罪情况,各国受害程度,国家关系等因素,通过国家间协调解决,其中重要的判断标准便是国际法中关于管辖权的规定。
观(卢旺达饭店)的思考
世界闭上了眼睛观《卢旺达饭店》有感养过那种凶狠的狼狗吗,想象一下你每天把它关在笼子里并不时地去惹恼它,有一天你突然把它放了,你觉得它会怎么样呢?当你感受到那只狼狗的愤怒时,我想你也可以想到到比利时人用图西人管理国家,但当他们离开时,却把权利留给胡图人的后果吧。
导火索总统专机失事发生终于促使两个种族长期以来的矛盾找到了爆破点,一场不可阻挡的对峙爆发了----种族大屠杀开始了。
影片中作为一家饭店的客房经理------保罗·卢斯赛伯吉纳不顾一切地挽救图西族人生命的行为与他周旋的军阀、联合国部队、比利时总部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作为个体的他,没有地位没有身份,有的是他甚至羞于承认的胡图族身份和那个最终拯救了1000多个生命的饭店,然而他却一次又一次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拯救另一个民族的生命。
然而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为宗旨的联合国部队,大喊着维系和平的比利时总部及其他大国呢?他们拥有丰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他们标榜着人道主义人权至上。
然而他们却没有保罗那样子的责任感与勇敢,所以他们畏手畏脚缩在这场战争后面看着,却害怕使出有力的帮助。
我还记得每一次走投无路的保罗看到那个联合国的军官时那种恳求的眼神与话语,然而军官却只能无奈地摇头或者搪塞推脱。
我懂他的无奈,他只是联合国总部派来的维和人员中的一员,他也同样难以面对自己无力救助的难民,尽管自己拥有比暴民先进的武器,但是与这些愤怒的反动分子对话时,他无法掩饰自己畏惧的眼神。
毕竟安理会派遣的人员太少,肯本无法对抗那些丧心病狂的胡图暴乱分子。
他们甚至无法将载着难民的卡车冲出胡图武装分子的包围。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用以缓和与遏制冲突所采取的一种临时的辅助性国际干预手段。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为了缓解地区性冲突和某些国内战争,向某些国家或地区派出了不带强制义务的部队。
由于是一支政治外交部队,因此在执行任务时,除进行自卫外,不得擅自使用武力,必须严守中立,不得卷入冲突任何一方,更不能干涉所在国内政。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尊重生命保护人权-----《卢旺达饭店》观后感本片以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为背景,通过一个叫保罗〃卢斯赛伯吉纳的视角向大家讲述整个故事。
卢旺达沉痛的历史原因造成本国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深刻的民族矛盾和仇恨,而总统飞机的失事加剧了两个族落之间的猜疑,黑暗的大幕就此拉开,占人口多数的胡图族开始对图西族进行民族屠杀,在短短的100余天内有近100万人遭到屠杀。
影片中在屠杀开始后,保罗最初只是保护自己的家人,当他逐渐认识到动乱的严重性时,人性中的向善面开始闪光,他收留了众多的难民,不论种族,因此给他带来了无尽的麻烦,甚至威胁到生命的安全,影片中的一幕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盛夏的天空,下着雨。
慈爱的神父领着一群在屠杀中幸存下来的孤儿,奔向停在饭店门口象征着安全与生命的大巴,一个荷枪实弹的联合国士兵拦住了神父:“卢旺达人不准上车”。
神父凄凉的眼神中不是无奈无助,而是一种绝望,饭店中的人此刻与神父一样无望。
雨中,稚嫩童声唱着赞歌,人们的泪水混合着雨水,仿佛上天也为此流泪。
饭店在外国人撤离之后,维和部队的人员只留下4名守护饭店,经历了一次次生死磨难之后终于迎来了希望,饭店中有一部分人成为了政治难民,也就是说他们有机会离开,保罗就在其中,但在联合国的车队离开之时,保罗选择留下,因为整个饭店的食物与药品需要通过他的关系才能搞到,饭店里的人离不开他,人性光辉的一面在此刻迸发。
故事的末尾在联合国维和部队和“爱国前线”的帮助下离开战区到达难民营,饭店里的人得到了解救,而那些死去的人再也无法醒来。
在当代如此文明的社会中竟然会发生如此惨痛的时间,一直倡导保护人权的西方大国,为什么没能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联合国在此时当中有有何作为?它应当为此时的发生负责吗?这些值得我们去思考。
在大屠杀发生时那些西方的大国和联合国在做什么呢?美国在索马里进行的“黑鹰坠落”行动,遭到当地平民的强烈抵抗,在一次打击行动中美军两架直升飞机被击落,18名美军特种队员被打死,其尸体被索马里人拖着游街的镜头赢来了电视机前的看客们的一阵阵的欢呼,美国人应联合国决议的要求去了索马里,被媒体说成是贪图中非宝石去侵略人家,因此克林顿政府并不想介入卢旺达内战,选择了不作为。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爱在付出之前不能算是爱——观《卢旺达饭店》有感近日在老师的引导下,我观看了电影《卢旺达饭店》。
这部被誉为“非洲版《辛德勒的名单》”的电影给我带来了极大地冲击。
卢旺达是一个位于非洲中部的小国家,1994年这里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种族大屠杀事件。
在此之前,卢旺达是比利时的殖民地。
比利时统治时期,按照体貌特征将卢旺达人分为两个民族,长得矮肤色深的被称为胡图族,站总人口的85%,长得高肤色浅的被称为图西人,占总人口的14%。
而比利时人觉得图西人的体貌特征更接近自己,就让这14%的图西人管理85%的胡图人,图西人也开始变得高傲自大,对胡图族开始了政治压迫。
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越积越深。
然而当卢旺达统一时,比利时人又故意把政权交给了胡图族人,这使得长期遭受压迫的胡图族人终于有了翻身的机会。
双方的武装力量于1990年发生了内战。
在周边国家等的调节与介入下,胡图族与图西族于1993年签署和平协议停止了内战。
《卢旺达饭店》的故事便在这样的背景中展开。
主人公保罗是一家酒店的经理。
坚信签署了和平协议就不会有问题的他不相信胡图族的“砍掉高树林”计划,却被现实狠狠打脸。
种族屠杀就像一台吃人的机器,百日之内便有约100万人死于非命。
广播电台叫嚣着:“让一切的积郁都爆发出来吧,在这样一个时刻,鲜血将滚滚而出。
”而种族屠杀开始之时,保罗利用自己的勇敢和游说能力,用金钱满足胡图族政府军首领的邪欲,尽着自己的所能保护着躲避在自己酒店里的1268位图西族和胡图族难民。
即使遭遇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无所作为以及与世界媒体的隔绝,保罗夫妇以及1268名图西族与胡图族的难民更加坚定了自己活下去的决心和勇气,让这家饭店成为了嗜血沙漠中的一片璀璨的绿洲。
.电影当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已然让我泪崩。
当保罗意识到白种人都会撤离城市,而所有的援军都只会接本国的人回国,一群难民小孩眼看着生命的希望开走,电影的bgm从悲壮的颂歌切换成了清脆的童谣(我拿出手机搜索得知这是非洲童谣《million voices》)。
卢旺达饭店涉及的国际法问题
浅谈《卢旺达饭店》涉及的国际法问题一、关于当时联合国以及西方大国对卢旺达大屠杀事件的态度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卢旺达大屠杀在发生前曾有明显迹象。
大屠杀发生前3个月,达莱尔就对可能发生的大屠杀有了预感,曾向联合国维和行动部发出电报,报告卢旺达胡图族武装正在囤积武器,准备对图西族大开杀戒,图西族处于危险之中。
然而,联合国维和行动部以“超越权限”为由,拒绝了达莱尔的请求。
接着,达莱尔奉命向比利时、法国和美国驻卢旺达大使通报了胡图族正在加紧备战的情报,但仍未引起注意。
4月7日,卢旺达女总理在途中惨遭杀害,胡图族军人还打死了奉命护送她的10名比利时维和军人。
比利时于是决定撤回全部维和部队。
比利时部队在驻卢旺达维和部队中装备最好,其撤出不但使联合国卢旺达援助团陷入困境,而且助长了胡图族民兵的嚣张气焰。
大屠杀开始后,联合国安理会曾试图采取行动,由于美英两国的漠视和不介入政策,始终未能采取有效行动。
卢旺达大屠杀是全世界的大悲剧。
西方大国有能力制止而一直没有行动,更是难辞其咎。
国际社会没有防止这一灭绝种族事件,也没有在这一事件开始后直至杀戮,这一失败给卢旺达社会同国际社会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和联合国的关系留下了深刻的伤痕。
联合国未能预防,继而未能制止在卢旺达的灭绝种族事件,是联合国系统的失败。
联合国系统的每一个部分,特别是秘书长,秘书处,安理会和联合国会员国应该对国际社会在卢旺达失败承担和承认各自的责任。
根本性的问题是对卢旺达事态和联合国在该国的存在没有投入资源,也没有作出政治承诺。
各会员国一直缺乏采取行动或采取足够坚定行动的政治意志。
可以这样说,当时的联合国未能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使联合国的威信受到打击。
二、关于维和部队在卢旺达大屠杀中的行动联合国维和部队是受联合国大会或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作用是阻止局部冲突扩大化,或防止冲突再起,并帮助在战争中受害的平民百姓,为最终政治解决冲突创造条件。
暴雨中的孤伞——浅谈电影《卢旺达饭店》的现实主义力量
暴雨中的孤伞——浅谈电影《卢旺达饭店》的现实主义力量【论文关键词】《卢旺达饭店》现实主义电影国际社会反思【论文摘要】本文从真实事件艺术加工、现实主义力量、非脸谱化的人物塑造、影像叙述技巧的运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电影《卢旺达饭店》的思想内涵,揭示了该影片震撼人心的现实主义艺术魅力的根源所在。
《旺达饭店》这部电影取材于真实的卢旺达大屠杀事件。
影片讲述的是卢旺达一个四星级饭店的经理保罗面对胡图人的谋杀和国际社会的漠视,利用他的财富和机智周旋于胡图民众、暴徒、军队以及政要之间,挽救1268名胡图人和图西人生命的故事。
这部影片由英国、南非、加拿大、意大利于2004年合拍而成。
有人认为,本片是国际社会对自身冷漠行径反思的具体表现。
该片获得2004年第77届奥斯卡中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三项提名。
有人质疑这不过是西方社会弥补自身声誉的姿态,何以能在电影艺术中担当如此之高的嘉奖?但当我们看到影片中主人公孤独地打着把雨伞伫立在暴雨中,眼看着西方社会抛弃卢旺达人民而去,就不难体会到《卢旺达饭店》中深刻的现实主义力量带给我们的理性与情感的双重震撼。
一、真实事件的再现和艺术加工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电影,不仅要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加以表现,通过银幕上的影像再现给观众,更重要的是要从这种现象的背后挖掘出矛盾症结,揭示出问题和现象的本质。
《卢旺达饭店》之所以能够引起轰动和关注,相当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影片在大量发生在国际社会的纷繁无杂的事件中,选择了一个具有代表性和能够引起当代社会重视和思考的真实事件。
事件本身的震撼力和警示力为影片的成功打下基础。
《卢旺达饭店》首先忠实于事件本身,没有妄加雕琢。
这一做法不同于一些好莱坞类型电影——拿一些有着重要影响的真实事件做噱头,而真正表现的却是以此为背景虚构的内容俗套的故事。
《卢旺达饭店》始终保持对大屠杀事件本身的再现和刻画。
这一点是优秀的现实主义影片的重要前提。
类似的影片还有《慕尼黑》,《硫磺岛家书》等。
卢旺达饭店种族与人性的和解之旅
卢旺达饭店种族与人性的和解之旅在卢旺达饭店发生的种族屠杀事件成为世人痛恨的一幕,但饭店的和解之旅,却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这场和解之旅展现了种族与人性的错综复杂关系,通过理解、宽容和和解,重新建立了人们之间的信任。
本文将探讨卢旺达饭店的和解之旅,以及其中蕴含的种族和人性的重要信息。
历史上,卢旺达发生了一场种族屠杀,导致无数无辜生命的离去。
然而,卢旺达饭店的和解之旅向我们展示了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重建信任的可能性。
这是一段曲折的旅程,充斥着痛苦、挣扎和反思,却也孕育着希望和和平。
饭店以其独特的方式敞开大门,将种族和人性的和解之路铺展开来。
首先,饭店组织了一系列互动活动,鼓励参与者进行对话和合作。
这些活动旨在消除种族间的隔阂和误解,卢旺达饭店的工作人员通过组织感受性训练、音乐会、艺术展等活动,打破了过去的界限。
参与者被鼓励分享个人故事和经历,增加彼此之间的共情。
这种开放式的互动有助于加深对种族问题的理解,并建立起一种新的友好关系。
其次,卢旺达饭店的和解之旅强调了包容和谅解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加害者被鼓励面对自己的过去,认识到自己曾经造成的伤害。
通过接受并理解过去的错误,加害者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意识到改变是必要的。
而受害者则通过包容和接纳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自我疗愈。
这种谅解的文化成为种族和人性和解的关键步骤。
最后,饭店的和解之旅通过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共同体感。
这种共同体感使人们能够超越种族差异,将个人的利益置于整体的和谐之中。
通过共同承担责任、分享资源和协同合作,种族与人性的和解之旅得以继续前行。
每个参与者都感受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并成为和解进程的积极推动者。
卢旺达饭店的和解之旅展示了种族与人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和解的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经历了个人和集体的成长,建立起信任和友谊的桥梁。
种族问题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性问题,只有通过互相理解、宽容和和解,才能消除仇恨和误解。
《卢旺达酒店》观后感
《卢旺达酒店》观后感在我看来,电影带来社会工作者更多的思考关于种族歧视问题,因此,在面对这些困难,社会工作者能够做到的则是,保持正确价值观和社会价值中立的选择。
影片讲述了一位饭店经理,当一个国家陷入种族冲突的困境,世界都帮不上什么忙,甚至更糟糕的是,保罗自己是胡图人,而他的妻子塔莎娜却是图西族,对他而言,在动荡的时局中,保护他的图西族的亲戚与朋友成为了一生中面临的最大使命与挑战。
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无所作为和与世界媒体的隔绝使得保罗夫妇二人和在饭店中避难的1268名当地居民更加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心与勇气,事态越来越严重,百日之内竟有约100万人死于非命,但米勒·科林斯饭店却成为了嗜血荒漠中的一片生命绿洲。
这部电影主要内容是关于种族灭绝的悲剧,面对这次大屠杀,国际社会是如此的微弱,显得那么并且伪善。
作为社会工作者,最基本的价值是“帮助自己”。
人们有权获取资源以解决问题,发展其潜力。
人们与生俱来就应该拥有一定的权利和尊严,尊重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对于合适的资源,人们有能力在继续生长和变化,他们应当给予支持,以增加他们面临问题时选择生活方式和解决问题和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开展社会工作的基本态度是敬业精神,接受,这意味着相信,接受和尊重的。
更需要社会工作者尊重案主的权利和自主选择,个人理解就是知道每个人的特点和尊重每个人的隐私,满足需求的每种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帮助,并提供最主要的关注。
在电影中有很多孤儿无人看管,作为社会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利用其资源有效地为无家可归的孩子提供这些资源,而同样社会工作者队伍做为心理咨询团队,很多的英雄人物,社会工作者可以介入可以得到很有效的结果。
这要求社会工作者以一个非歧视性、人道主义的角度看待问题。
当建立一个专业的关系,社会工作者应当关心案主,而在社工开展专业服务时,应该了解案主想要得到什么东西,并且很乐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秉承信任、接受和接受所有案主,给与案主合理的关怀、自由和安全。
论电影《卢旺达饭店》中的国际法原理 Hotel Rwanda summary and analysis
In April to July 1994 between half a million and a million people were killed in massacres in Rwanda in the worst case of genocide after World War II. And the movie Hotel Rwanda is based on these real events.From the movie Hotel Rwanda,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UN response to the genocide in Rwanda in April through July 1994 was weakness and indecision, despite the presence in the country of a small peacekeeping force, the UN Assistance Mission for Rwanda. When the Security Council did begin to call for forceful action in response to the crisis, it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humanitarian issues as a basis for such expressed concern over “a humanitarian crisis of enormous proportions “and decided on an expansion of the UN Assistance Mission for Rwanda’s mandate.1. To contribute to the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of displaced persons, refugees and civilians atrisk in Rwanda, including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where feasible, of secure humanitarian areas.2. To provide security and support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relief supplies and humanitarianrelief operations.1This mandate was repeated and reaffirmed in a resolution in early June, which referred to “reports indicating that acts of gen ocide have occurred in Rwanda” and underscored that “international displacement of some 1.5 million Rwanda dens facing starvation and disease and the massive exodus of refugees to neighboring countries constitute a humanitarian crisis of enormous proportions. Great difficulties arose in obtaining forces to go to Rwanda to carry out mandate.On the June 22, in a further decision on Rwanda, the Security Council accepted an offer from France and other member states to establish a temporized operation there under French command and control. The Council authorized France to use “all necessary means to achieve the humanitarian objectives” that had been set out in the resolutions cited above. This was the prelude to the controversial French-led Operation Turquoise in western Rwanda in summer 1994.But from the movie, we can say that UN peacekeepers have failed to settle such crisis. So why their operation acted so weak and indecisive, the reason can be drawn as follows. Firstly, as we know, UN peacekeeping forces are established and operate under Chapter VI and VII of UN Charter. So resorting to Chapter VII of the UN Chapter is likely to compromise one of the principles upon which the UN was established, namely respecting the sovereignty of member states, the UNAMIR were “constrained from using force except in self defense.” Therefore, the success of a military operation depends on goodwill of the warring parties to respect the peace terms.Secondly, the political will of the Council to intervene in an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fashion, however, has yet to materialize. Security Council members, particularly the permanent members, have been reluctant to support Council action on humanitarian issues unless there are clear1SC Res. 918, adopted under Chapter VII.national interests involved. When they do decide to intervene, they tend to take only minimal risks. Remaining particularly concerned with potential human cost of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ir domestic standing rather than the fate of the attacked civilians. So, from the movie we can say the lack of seriousness of the Council has allowed its members to adopt a populist attitude toward this crisis. Humanitarian crisis, unlike consequence in terms of their core security interests. The level of attention of the Council’s members thus depends largely on the visi bility of a given crisis in their national press. Even when such crisis like Rwanda is documented, the default position of governments remains noninterventionist regardless of the suffering citizens in Rwanda. During a government’s term, the political cost of not intervening in complex and disordered emergencies. In this context, it appears that only when the crisis close to them, rather than its gravity, becomes the factor they take action.Thirdly, from the movie we can say some have raised serious concerns about the mixing of humanitarian and political agendas. The use of force by the Security Council or regional organization is objected to political agendas that may jeopardize the neutrality of protective humanitarian arrangements. Furthermore, the use of force to protect civilian populations implies the military engagement may put the civilian populations at even greater risk if they become a central issue of the conflict, such as when international demands for the return of displaced populations clash with one or more parties ‘policy of ethnic cleansing.Another point I noticed is about a lot of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for example murder, extermination, enslavement, deportation, imprisonment, torture, rape, persecutions on political, racial and religious grounds and other inhumane acts. And as we learned in the human right law, genocide is defined as any of the enumerated acts committed with intend to destroy, in whole or in part, a national, ethic, racial, or religious group, as much. these enumerated acts are: (1) killing members of group;(2) causing serious bodily or mental harm to members of the group;(3) deliberately inflicting on the group conditions of life calculated to bring about its physical destr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4) imposing measures intended to prevent births within the group;(5) forcibly transferring children of the group to another group.2Although it didn’t mention a lot in the movie, I looked up the penalty of these criminals. As we know, The Security Council is not a legislative body; it lacks the competence to enact substantive law that could form the subject jurisdiction. in this context,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Tribunal for Rwanda was established by UN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955(1994) for the prosecution of persons responsible for genocide and other serious violations of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in Rwanda, the ICTR was created be the Security Council under Chapter VII of the United Nations. During deliberations on the appropriate response to events in Rwanda in 1994, the Security Council took into consideration 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f Experts, which has2Simon Cheaterman. Civilians in War, (167). 2001. International Peace Academydocumented systematic, widespread, and flagrant violations of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in Rwanda, with massive loss of life, rape, and acts of sexual violence.3The ICTR’s establishment is contributing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orms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Make the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have a clear, certain, and progressive direction.There is no love in disaster, but we have love in human heart. Let’s stand together to advance peace.References:[1]Edited by Simon Cheaterman. Civilians in War. 2001. International Peace Academy[2]Mathias Kabunduguru. Peacekeeping and the UN Lessons from Rwanda. 1999. AsiaPacific Press[3]Qiu Guiong. Reform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2007. CIR[4] UN Chapter[5]张贵玲. 国际刑事法院研究. 2013. 人民出版社[6]董秀丽. 国际法教程. 2006. 北京大学出版社3Letter dated OCT. 1, 1994, from the secretary-General, addressed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UN Doc. S/1994/1125(1994)。
这是年代离我们最近的惨剧之一——《卢旺达饭店》
这是年代离我们最近的惨剧之一——《卢旺达饭店》今天是篇杂谈。
卢旺达这个名字,小时候是在《刑事侦缉档案》中第一次听到,被形容成鸟不拉屎的地方……记住这个名字之后,看过一些纪录片也有提及卢旺达,说那里在酒店入职的厨师月入8000美金,欧美人的酒店和其他地方的卢旺达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而《卢旺达饭店》就印证了那个纪录片所说的。
在外界已经萧杀得要命时,酒店内还有很多有权有势的人享受着世外桃源的感觉。
电影的故事取材于现实,主角也是真有其人,在卢旺达发生种族大屠杀时,他作为胡图族人,用酒店以及他经理的身份帮助了上千名将要遭受杀害的图西族人,将他们带离了残酷之地,最终他也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了比利时定居,他妻子的种族正是这场屠杀中,遭受灭顶之灾的图西族人。
电影海报上为啥是一把砍刀,之后会说。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种族屠杀其实并不是一个常见的事情,记载非常清晰的种族屠杀不多,中国晋朝之后的五胡华乱算不算一个?亚美尼亚大屠杀,希特勒在二战时灭绝犹太人,卢旺达屠杀这些都是比较熟知的了。
二战时,希特勒杀死了600百万犹太人,而当时世界上还有600万犹太人,以屠杀的数字来说是相当可怕了,而卢旺达大屠杀则是比例极高。
图西族在卢旺达是少数民族,但他们却无论在样貌还是经济上都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
电影《钢琴师》的剧照,犹太人就没想明白.......你把我们全杀了的意义何在呢?其实这样的境况和犹太人有着些许类似的地方,都是少数,不过样貌上据说和屠杀他们的胡图族区分已经不太明显了,毕竟通婚了很久,然后掌握着财富,可以代代相传,一直占据教育的先机和文化水平的优势,所以胡图族人相当仇视图西族。
据一本叫做《卢旺达危机:大屠杀史》的书上所说,图西族的人口只有100万不到,但他们最终的死亡人数却在80万以上……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被杀死了。
这本书提供了一些数据。
不同于二战时,纳粹党卫军主导的犹太人屠杀,从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男主角保罗和本地政府军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在他庇护图西族人时,隶属于政府的胡图族将军就多次接受他的贿赂,然后保护了很多次图西族人,可以看得出,整个屠杀并不是当时的胡图政权领导的,这位将军也分外害怕被当成刽子手和屠杀分子被国际社会审判。
电影《卢旺达饭店》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启示
电影《卢旺达饭店》对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启示影片《卢旺达饭店》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
保罗•卢斯赛伯吉纳在乱世中开了一家饭店,这家饭店在杀戮如麻的世界中,就像一个绿洲供人休憩,救人性命。
事件源于两国元首的罹难:他们分别是胡图族和图西族的首领,同乘一班机,却被意外击落。
这样一来,两族人之间的猜忌和争斗开始了,胡图族人开始疯狂杀戮图西族人。
而保罗是一个胡图族人,他有着图西族的妻子和朋友,为了挽救身边的人,挽救一个民族,他在越来越严重的局势中,奋力救活1000个难民性命,卢旺达饭店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
看完影片我突然想起托克维尔在《谈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提到的“民主”本身无法解决的缺陷:多数人针对少数人的暴政。
关于悲剧的缘由,影片开始便有所交代:卢旺达国内有图西和胡图两个部族,后者占到国内人口的大多数。
比利时人在卢旺达实行殖民统治时期让居于少数的图西族统治整国家,而比利时在该国的殖民统治结束时,却让胡图族掌握了国家政权。
比利时的殖民统治多少有点“以夷治夷”的味道,因为无论以往这两个民族在殖民者到来之前是否有矛盾,或者有因何而生的矛盾,民族的对立对于殖民统治都是一件好事。
至于比利时殖民者为什么选择了图西而不是胡图,影片没有直接说明。
1994年,针对图西人的种族大屠杀导致80万至100万人被杀害,相当于卢旺达总人口的1/9。
由于大屠杀后,卢旺达司法体系遭到彻底破坏,几十万犯罪嫌疑人被关在狱中得不到审判,数以万计受害者家庭得不到补偿。
据专家估算,如果采用常规司法手段,至少要上百年才能审理完全部案件。
1996年8月,卢旺达议会通过制裁大屠杀反人类罪行的司法程序,此后,卢旺达国内的常规法庭开始循此法审理大屠杀案件。
由于嫌疑犯数量太多,卢旺达政府转向利用传统法庭“加查查法庭”进行审判,利用社区民间法庭来决定一些大屠杀参与者的命运。
“加查查”一词源于卢旺达语,“加查查法庭”的意思是“草地上的司法审判”,意即民间团体成员充当“法官”。
从卢旺达事件看联合国人权保护监督机制
从卢旺达事件看联合国人权保护监督机制缺陷在卢旺达大屠杀10周年纪念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90年代卢旺达和南联盟所发生的大屠杀是整个人类的耻辱。
安南的这一席话虽然时隔10年,但是却深深表明了联合国对当时事件的歉意和无力。
从1994年4月7日开始的100天的大屠杀里有近100万卢旺达人死在弯刀,锄头,棍棒和火器之下,导致卢旺达内图西族人的人口比例由原有的12-13%遽然减少为1-3%,其杀人的速度数倍于当年纳粹用毒气残杀犹太人的速度。
当时联合国驻卢旺达维和部队的指挥官达赖尔将军后来说:只要联合国愿意介入,只要给他5000名精兵就可以阻止这场人类大灾难,然而被索马里人吓破了胆的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数十万卢旺达人的哀号中转身离去。
对于当时的大屠杀,根据当时众多国家都已经签订的人权保护的国际条约,以及联合国在人权问题中的职权,他们都应该负有制止这场悲剧的责任,但是当时他们都没有伸出援手。
其中尤以联合国的行动最为国际所争议,联合国宪章中在明确规定了和平解决争端的程序(第33条至第38条)的同时,也授予安理会帮助各方解决争端的权力,即安理会在维护和平与安全的时候,可以使用武力。
但是事实上联合国并没有制止到这场灾难。
然而,从当时联合国的人权保护监督机制来说,1994年的那场卢旺达大屠杀在当时不可能被制止。
首先最主要的是,联合国安理会作为决策机构受到各种因素的弱化,进行武力干涉的联合国决议不可能及时出台,同时其行为也缺乏完备的法律依据。
当时策划和执行屠杀任务的卢旺达军人独裁政府本身就是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其支持者如法国和吉布提等也是安理会成员,他们压根就否认有大屠杀的事情,而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机制并没有一般民事审判制度中“回避”机制,国家的“回避”并不能实现也没有其依据。
另外,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并没有制定出任何有关维和行动的完备的法规和制度,以致维和行动的发动、组织、实行、撤出以及责任承担等均无法可依。
这使得维和行动在法律依据的缺乏与实践中的有效之间带有一种模糊的正义性,而且维和活动与武力干涉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定义也有很大的差距,当时中俄两国也因为视联合国进驻卢旺达为不合法的武力干涉行为,所以反对维和活动的进行。
仅有一个保罗是不够的——《卢旺达饭店》折射的现代性困境
仅有一个保罗是不够的——《卢旺达饭店》折射的现代性困
境
黄灯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08(000)006
【摘要】对<卢旺达饭店>的解读仅仅从人性的角度来把握是不够的,1994年卢旺达悲剧的发生其实和人性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最根本的缘由来自于西方文明所导致的盲视和偏见,来自于西方价值观念的局限性,卢旺达大屠杀以极端的方式显示了西方文明强势情况下,以现代性为特征的全球一体化下人类所面临的根本困境.
【总页数】2页(P44,54)
【作者】黄灯
【作者单位】广东金融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
【相关文献】
1.仅有一个吴大观教授是远远不够的 [J], 刘云;刘海迅
2.杭州:仅有一个西湖是不够的! [J], 罗以民
3.山西,仅有煤炭是不够的——一个能源大省的名牌战略 [J], 赵加积
4.仅有一个“哪吒”是不够的 [J], 王哲
5.仅有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访"刺猬公社"创始人叶铁桥 [J], 刘万永;顾航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卢旺达饭店》涉及的国际法问题很早就听说过《卢旺达饭店》这部电影,据说有非洲《辛德勒名单》之称。
出于对《辛德勒名单》的高度评价,所以一直没有看这部电影。
在前段时间的国际法课上,老师播放了这部电影。
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和氛围来欣赏这部电影。
看完之后,觉得两部电影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达了同一个内容,就是种族大屠杀。
然而,卢旺达灭绝种族事件比犹太族种族屠杀事件所涉及的国际问题的范围更广泛。
我出于个人对卢旺达大屠杀事件的理解,谈谈其中涉及到的国际法问题。
一、关于卢旺达大屠杀的背景
从16至17世纪,欧洲人便开始在非洲贩卖黑奴,并以跑马圈来划分自己的领地,由此将一些民族和地域分隔开来,以至造成许多非洲国家长年来为边界、种族、宗教而发生战乱。
卢旺达国由胡图族人、图西族人及少数的图瓦族人组成。
1961年卢旺达独立时,由胡图族执政掌权,图西族的高层领导人流亡到乌干达,他们虽身在异国,却一直千方百计想打回本国,推翻现政权。
一些十恶不赦的刽子手便利用胡图族与图西族长久以来的恩怨准备策划一场空前的种族清洗。
1994年4月6日,当时的卢旺达总统、胡图族人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因飞机失事而命丧黄泉。
那些蠢蠢欲动的阴谋者就以图西族暗杀总统为由,煽动胡图族人,试图以大屠杀的方式夺取卢旺达政权。
他们组织游击队,购买并分发枪械和砍刀,通过有力的宣传机制使所有胡图族人相
信,图西族人都是他们的死敌。
趁国内局势一片混乱之机,反政府武装从乌干达越过边界向国内进军,由于政府仓促应战,反击不力,结果从首都基加利一直退到尚古古省的基伍湖边,又从湖上退到了扎伊尔。
一场大屠杀开始了,许多图西族难民都试图从基伍湖逃难到扎伊尔,结果由于没有船只,在岸边和河中遭到劫杀。
在100多公里长,数公里宽的基伍湖上漂满了尸体。
在1994年4月至7月的这次种族冲突中,共有近百万人被害。
这个数字相当于卢旺达当时总人口的1/9,其中94%的受害者是图西族人。
此外,还有200万人沦为难民。
这也许是二战结束以来,最纯粹和惨烈的一次种族清洗事件。
二、关于当时联合国以及西方大国对卢旺达大屠杀事件的态度
联合国是接受1945年在旧金山会议上签订的《联合国宪章》所载义务的的国家所组成的一个全球性组织,也是在集体安全原则基础上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职能非常广泛的一个一般政治性组织。
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卢旺达大屠杀在发生前曾有明显迹象。
1994年1月11日,大屠杀发生前3个月,达莱尔就对可能发生的大屠杀有了预感,曾向联合国维和行动部发出电报,报告卢旺达胡图族武装正在囤积武器,准备对图西族大开杀戒,图西族处于危险之中。
然而,联合国维和行动部以“超越权限”为由,拒绝了达莱尔的请求。
接着,达莱尔奉命向比利时、法国和美国驻卢旺达大使通报了胡
图族正在加紧备战的情报,但仍未引起注意。
4月7日,卢旺达女总理在途中惨遭杀害,胡图族军人还打死了奉命护送她的10名比利时维和军人。
比利时于是决定撤回全部维和部队。
比利时部队在驻卢旺达维和部队中装备最好,其撤出不但使联合国卢旺达援助团陷入困境,而且助长了胡图族民兵的嚣张气焰。
大屠杀开始后,联合国安理会曾试图采取行动,由于美英两国的漠视和不介入政策,始终未能采取有效行动。
卢旺达大屠杀是全世界的大悲剧。
西方大国有能力制止而一直没有行动,更是难辞其咎。
国际社会没有防止这一灭绝种族事件,也没有在这一事件开始后直至杀戮,这一失败给卢旺达社会同国际社会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和联合国的关系留下了深刻的伤痕。
联合国未能预防,继而未能制止在卢旺达的灭绝种族事件,是联合国系统的失败。
联合国系统的每一个部分,特别是秘书长,秘书处,安理会和联合国会员国应该对国际社会在卢旺达失败承担和承认各自的责任。
根本性的问题是对卢旺达事态和联合国在该国的存在没有投入资源,也没有作出政治承诺。
各会员国一直缺乏采取行动或采取足够坚定行动的政治意志。
可以这样说,当时的联合国未能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使联合国的威信受到打击。
三、关于维和部队在卢旺达大屠杀中的行动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根据有关联合国决议建立的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成立于1956年苏伊士危机之际。
它受联合国大会或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
联合国
维持和平部队的作用是阻止局部冲突扩大化,或防止冲突再起,并帮助在战争中受害的平民百姓,为最终政治解决冲突创造条件。
在卢旺达大屠杀中,达莱尔将军说,制止这次大屠杀,其实只需要5000名装备精良、授权明确的联合国部队就行了。
但首先是比利时撤走了维和部队,一些西方大国在接走本国公民后也没有留下任何援助部队,仅仅因为“他们是非洲人”。
达莱尔将军认为,在局势迅速恶化的情况下,许多图西族人没有选择逃离而留了下来,正是出于他们对维和部队的信任,未料却遭到了背弃。
驻卢旺达的维和部队是失败的,因为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胡图族极端分子残酷地杀害了近百万无辜者;失败属于几个西方大国,因为它们有能力却没有及时制止大屠杀;失败属于联合国,它未能给身处困境的少量援助部队以支持。
四、关于政治难民
记得电影里某句台词说到“他们是政治难民”。
何谓“政治难民”?政治难民是指那些因为国家内战,或因为种族、宗教、国籍、政治理念的不同,或者成为某特定社会组织会员而受到迫害,被迫流亡的人。
1951年公约有关保护难民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规定“不推回原则”:任何缔约国不得以任何方式将难民驱逐或送回(推回)致其生命或自由因为他的种族、宗教、国籍、参加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而受威胁的领土边界。
公约所规定的“不推回原则”是对难民进行保护的基本前提,也是难民享受其他待遇的基础。
卢旺达大屠杀中,卢旺达人杀害卢旺达
人,并且将胡图族人中态度温和的也作为攻击目标,不但民兵和部队犯下这种错误,平民也杀害其他平民。
在卢旺达,就算是政治难民,他们的安全也不能得到保障。
卢旺达大屠杀事件是二十世纪最令人痛恨的一件事,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它所涉及的国际问题在当今国际社会并没有完全消除,联合国以及世界各国都应该遵循和平共处的原则,积极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
法学09乙班
汤佳丽
09911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