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自主设计实验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自主设计性实验word资料30页

大学物理自主设计性实验word资料30页

大学物理自主设计性实验(FB716-Ⅱ型物理设计性(传感器)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杭州精科仪器有限公司目录第一、产品简介 (02)第二、实验项目内容 (04)实验一、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04)实验二、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 (06)实验三、移相器实验 (08)实验四、相敏检波器实验 (10)实验五、应变片—交流全桥实验 (12)实验六、交流全桥的应用—振幅测量 (14)实验七、交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 (14)实验八、霍尔式传感的直流激励静态位移特性 (16)实验九、霍尔式传感的应用——电子秤 (17)实验十、霍尔片传感的交流激励静态位移特性 (17)实验十一、霍尔式传感的应用研究—振幅测量 (18)实验十二、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性能 (19)实验十三、差动变压器(互感式)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 (20)实验十四、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标定 (21)实验十五、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应用研究—振幅测量 (22)实验十六、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应用—电子秤 (23)实验十七、差动螺管式(自感式)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性能 (24)实验十八、差动螺管式(自感式)传感器的动态位移性能 (25)实验十九、磁电式传感器的性能 (26)实验二十、压电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实验 (27)实验二十一、压电传感器引线电容对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的影响 (28)实验二十二、差动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静态及动态特性 (29)实验二十三、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实验 (30)实验二十四、气敏传感器(MQ3)实验 (32)实验二十五、湿敏电阻(RH)实验 (34)实验二十六、热释电人体接近实验 (34)实验二十七、光电传感器测转速实验 (36)第三、结构安装图片和说明 (37)第一、产品简介一、FB716-II型物理设计性(传感器)实验装置本实验装置主要由以下所述5个部分组成:1.传感器实验台部分:装有双平行振动梁(包括应变片上下各2片、梁自由端的磁钢)、双平行梁测微头及支架、振动盘(装有磁钢、用于固定霍尔传感器的二个半圆磁钢、差动变压器的可动芯子、电容传感器的动片组、磁电传感器的可动芯子、压电传感器),安装时可参考第三部分结构图片及安装说明。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实验五实验报告概要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实验五实验报告概要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子程序设计实验实验五子程序设计实验(设计性实验)一、实验要求和目的1.熟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结构;2.熟悉汇编语言子程序设计方法;3.熟悉利用汇编语言子程序参数传递方法;4.熟悉汇编语言字符串处理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5.掌握利用汇编语言实现字符串的输入输出程序设计方法;6.掌握数制转换程序实现方法。

二、软硬件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系统windows;2、软件环境:装有MASM、DEBUG、LINK、等应用程序。

三、实验涉及的主要知识A)子程序知识要点:1、掌握子程序的定义语句;过程名PROC [near/far] 过程体RET过程名ENDP2.子程序结构形式一个完整的子程序一般应包含下列内容:1. )子程序的说明部分在设计了程序时,要建立子程序的文档说明,使用户能清楚此子程序的功能和调用方法.说明时,应含如下内容:.子程序名:命名时要名中见意..子程序的功能:说明子程序完成的任务;.子程序入口参数:说明子程序运行所需参数及存放位置;.子程序出口参数:说明子程序运行结果的参数及存放位置;.子程序所占用的寄存器和工作单元;.子程序调用示例;2、)掌握子程序的调用与返回在汇编语言中,子程序的调用用CALL,返回用RET指令来完成。

.段内调用与返回:调用子程序指令与子程序同在一个段内。

因此只修改IP;.段间调用与返回:调用子程序与子程序分别在不同的段,因此在返回时,需同时修改CS:IP。

3.)子程序的现场保护与恢复保护现场:在子程序设计时,CPU内部寄存器内容的保护和恢复。

一般利用堆栈实现现场保护和恢复的格式:过程名PROC[NEAR/FAR]PUSH AXPUSH BX..PUSH DX...POP DX...POP AXRET过程名ENDP4.子程序的参数传递方法1.寄存器传递参数这种方式是最基本的参数传递方式。

2.存储器单元传(变量)递参数这种方法是在主程序调用子程序前,将入口参数存放到约定的存储单元中;子程序运行时到约定存储位置读取参数;子程序执行结束后将结果也放在约定存储单元中。

未知物鉴别实验五

未知物鉴别实验五

丁二酮肟
Fe2+ (红色)、Bi3+(黄色)、Co2+(棕色,大量)
Al3+
茜素S
Fe3+, Cu2+、Mn2+, Cr3+
减小/消除干扰的方法: 调节溶液的pH值、掩蔽、分离等
对比/照实验
阳离子鉴别的系统分析法
阳离子混合溶液的分析:
共性分组 + 个性检验
(组试剂)
(特效反应)
凡能使一组阳离子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生成沉淀而与其它组阳 离子分离的试剂称为组试剂。利用不同的组试剂把阳离子逐组分离 再进行检出的方法叫做阳离子的系统分析。
阴离子鉴别 总结
流程图:
未知液 (CrO42-, MnO4-, CO32-,S2O32-, I-, SO42-, SO32-, NO2-, PO43-)
H+ Mn2+
H+
无黑色↓
加淀
示有
粉/
MnO4无色
无黄色↓ CCl4
初步排除 CrO42MnO4-
Ag+
无↑ 示无
示无
S2O32-
淀粉变蓝 /CCl4 变红
常用的阳离子系统分析法: 硫化氢系统分析法 两双两碱系统分析法 (碱过氧化氢法)
H2S 系统分析法
试液
HCl,Δ
TAA ~ 硫代乙酰胺
AgCl Hg2Cl2
I组 盐酸组
P 317
PbS, As2S3 Bi2S3, Sb2S3 Cu2S, SnS, HgS
II组 硫化氢组
II-V组
0.2M HCl TAA, Δ
III~V组
NH3+NH4Cl,TAA,Δ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五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_教案1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五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_教案1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

2.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3.掌握称量、量取、溶解等操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实验,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
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交流表达等能力。

2.运用科学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2.通过自身参与科学实验探究过程,认识到科学探究需要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点】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步骤。

2.实验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9%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保存。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混匀、保存。

3.。

儿童自己发明实验报告

儿童自己发明实验报告

儿童自己发明实验报告简介我是小明,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我自己发明的实验——"颜料混合器"。

这个实验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颜料的特性,以及通过混合颜料创建新的颜色。

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来一起探索吧!实验材料- 6个透明容器- 6种颜料(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橙色、紫色)- 水- 6个搅拌棒实验步骤1. 准备6个透明容器,并在每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2. 在每个容器中加入不同颜色的颜料,每个容器只加入一种颜色,并用搅拌棒充分搅拌均匀。

3. 将两个不同颜色的容器中的颜料倒入第三个容器中,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4. 重复步骤3,将其他颜色的容器中的颜料依次倒入第三个容器中并搅拌均匀。

5. 观察第三个容器中的颜料颜色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颜料混合后产生了新的颜色。

粉红色是由红色和白色颜料混合而成,紫罗兰色是由红色和蓝色颜料混合而成,绿色是由蓝色和黄色颜料混合而成。

实验原理颜料混合原理是基于光学原理的三原色的混合。

红、绿、蓝是光学三原色,也是颜料混合中的三原色。

通过混合不同比例的三原色颜料,可以得到不同的颜色。

例如,红色和蓝色混合会得到紫色,红色和黄色混合会得到橙色。

实验应用- 绘画:通过混合不同颜色的颜料,可以创作出各种绚丽的画作。

- 学习: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 娱乐:颜料混合实验是一个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

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颜料混合可以创造出各种新的颜色。

这个实验不仅增加了我们对颜色的了解,还培养了我们的动手实践和观察能力。

希望大家都能够进行这个有趣的实验,亲自体验颜色的魔力!。

综合实验五 玻璃工艺实验

综合实验五 玻璃工艺实验

综合实验五玻璃工艺实验实验学时:4 实验类型:综合、设计型前修课程名称:材料工程基础适用专业:材料类本科生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 前言玻璃工艺实验课在玻璃工艺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玻璃工艺实验”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必修课——《玻璃工艺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必要环节。

玻璃工艺实验课主要包括玻璃成份设计、原料选择、配料计算、玻璃熔制、玻璃成型、玻璃退火、玻璃冷热加工、玻璃材料表面装饰以及玻璃材料的性能检测等实验。

2 实验目的玻璃工艺实验旨在模拟玻璃工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相关工艺过程,让学生在实验室内学会有关玻璃材料的组成设计、原料选择、配方计算、玻璃制备、玻璃加工以及性能测试等全过程的实验研究方法。

学生通过玻璃工艺实验锻炼,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基本训练和提高,让其掌握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过程、独立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在进行玻璃工艺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所学理论知识也得到进一步升华,并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毕业论文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实验要求①在实验前两周内,由实验老师讲解实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下达本次实验课的综合实验任务书,学生根据实验任务书要求在实验前一周提交玻璃工艺实验方案报告。

②根据玻璃工艺实验所安排的时间,应按时进入实验室进行玻璃工艺实验。

③实验操作前应认真检查实验设备、器具等是否完好,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指导老师进行解决或补充。

实验严格按规程操作,做好实验记录,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严谨、细致、耐心,切勿潦草从事。

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完毕后,应清理所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并整理好现场,经指导老师许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④遵守实验室制度,注意安全,爱护仪器设备,节约水电和原材料,保持实验室内安静、整洁。

《中成药分析实验》讲义

《中成药分析实验》讲义

《中成药分析实验》讲义实验一中成药综合分析中成药的分析包括真伪鉴别、杂质检查和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等内容,本实验将上述内容集成在一起,对某一中成药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对中成药分析的全貌有全面的了解。

综合分析(一)牛黄解毒片中的鉴别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中成药常用鉴别方法。

2、掌握TLC鉴别方法。

二、 实验原理利用理化方法(化学显色反应、色谱法)鉴别中成药制剂牛黄解毒片的处方组成。

三、 仪器与试药1、薄层展开缸2、薄层层析用硅胶G3、1%香草醛硫酸溶液4、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5、黄芩苷对照品6、乙醚、盐酸、乙酸乙酯、丁酮、甲酸均为分析纯四、 实验内容1、薄层板的制备2、取本品 1片,研细,进行微量升华,所得的白色升华物,加新配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液滴边缘渐显玫瑰红色。

3、取本品4片,研细,置三角烧瓶中,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弃去乙醚,滤渣置水浴上挥尽乙醚,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加热使溶解,滴加盐酸调节pH值至2~3,加乙酸乙酯30ml提取,分取乙酸乙醋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醋-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五、 思考题1、中药制剂鉴别项目选择的一般原则。

2、薄层鉴别中为何选择黄芩苷对照品。

3、薄层板制备参见2005《中国药典》附录综合分析(二) 牛黄解毒片中重金属和砷盐的检查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中成药炽灼的基本方法和操作。

2、掌握中成药中重金属和砷盐检查的原理和测定方法。

二、 实验原理重金属和砷盐是中成药中的主要杂质,他们的限量是中成药制剂常规检查项目,一般采用目视比色法,以肉眼直接观察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颜色的深浅,判断样品样品所含杂质是否超出限量。

小学科学5《热传导》(教案)

小学科学5《热传导》(教案)

小学科学5《热传导》(教案)热传导教案引言:热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方式,我们常常会遇到热的传导现象。

了解热传导的原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案将帮助学生理解热传导的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验探究热传导的特点。

一、知识引入1. 请学生回答,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热传导的情况?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对着火炉坐的时候会感到很热?二、观察实验:热导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的热导特点。

材料:铁钉、铜钉、木钉、塑料钉、瓷砖步骤:1. 将铁钉、铜钉、木钉、塑料钉和瓷砖放在桌子上。

2. 用手指触摸每一个物质,感受它们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 观察每一个物质的温度是否一致。

4. 用手指按住钉子的一头片刻,再用另一只手触摸另一头,记录触摸到的温度。

记录表:物质初始温度传导后温度铁钉铜钉木钉塑料钉瓷砖自主思考:1. 通过观察和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 哪些物质的传热特性比较好?哪些物质的传热特性比较差?三、理论解释1. 请学生回答,为什么铁钉和铜钉的传热速度比较快?- 因为金属是良好的导热材料,可以迅速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物质。

2. 为什么木钉和塑料钉的传热速度比较慢?- 木材和塑料是一种较差的导热材料,它们不容易传递热量。

四、适应拓展1. 分组讨论:请学生讨论并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导热材料和导热不良的材料。

2. 学生展示:请学生展示并讲解一个实际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

五、实际应用1. 请学生找出并描述一个日常生活中需要利用导热材料的情景。

2. 请学生思考并描述一个他们可以设计利用较差导热材料的热不传导情景。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次实验和讨论,我们学到了什么关于热传导的原理和特点?七、作业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热传导?2. 列举3个利用导热材料的实际应用例子。

3. 列举3个利用较差导热材料的实际应用例子。

拓展阅读:1. 请学生自主搜索并了解热传导的其他形式,如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

2. 学生可以通过进行更复杂的实验来进一步探究热传导。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教案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教案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的教学方法。

通过设计五个实验,学生将探究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下的物质性质,以及物质的溶解特征和酸碱反应。

实验一:探究固体的物性具体流程:1.班级分三组,每组让同学选取一个不同的固体物质,最好是日常生活中易于获取的,如纸张、饼干、盐等等。

2.同学自行考虑一种方法,将自己的固体物质进行粉碎或削切。

3.将物质称量,记录质量。

4.将物质放入一个已称量好的实验器皿中,在实验前将器皿的质量记录下来,求出固体的体积。

5.记录物质的状态(硬度,颜色、形状等)。

6.将物质加入装有水的试管中,观察是否会溶解。

教学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不同物质的性质,了解固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二:探究液体的物性具体流程:1.同学们自行搜集不同液体物质,如汽油、水、食醋等等,在实验前要求将液体称量并记录质量。

2.同学们观察、记录液体的不同属性,如气味、颜色等。

3.将液体倒入已称量好的实验器皿中,在实验前将器皿的质量记录下来,求出液体的体积。

4.测量液体的密度,液体密度的计算公式为:液体密度 = 液体质量÷液体体积。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液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实验三:探究气体的特性具体流程:1.将少量碳酸饮料倒入一个大口瓶中(注意一定要用透明的瓶子),然后让学生观察它的状态。

2.将塑料袋打捆成球形,牢记它的初始体积和大小。

3.让其中一组同学将塑料袋插入瓶子内,尽量保证塑料袋能够封紧瓶口。

4.将瓶子倒置,让塑料袋呈深入瓶中的状态,然后放开塑料袋封口,让气体进入塑料袋内。

5.正式实验开始前,先让学生预测一下气体的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

6.实验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观察塑料袋体积的变化,并在气体体积变化降到最低点时记录下袋子的体积和大小。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预测和记录问题的方法,掌握气体体积和压力的概念。

实验四:探究物质的溶解特征具体流程:1.将水、盐、砂糖倒入三个不同的容器中,让学生观察、记录物质的状态和特征。

第4章 实验5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第4章 实验5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A.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 B.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 C.实验现象可以同时说明平抛运动在两个方向上的运动规律
(2)为了在(1)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该同学
用图2所示的器材继续进行实验,描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3
[解析](1)由于竖直方向相等时间的位移比为1 2 3,不是1 3 5,因此O不是抛出点。
b.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直径较大的容器;因用直径较大的 容器时,当管中流出同样多的水时,容器中液面下落的高度较小,则对 管口水流的速度影响较小。
考点二 实验拓展创新 例2 物理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周末家庭作业是利用家中可利用的
物品,探究物体平抛运动的规律。李明同学认为墙壁垂直地板,是竖直 的,在父亲的帮助下找到了一段弯曲的薄壁金属管、米尺、白纸、复写 纸、小矩形木块、直径略小于金属管内径的金属钢珠和餐桌、自制了水 平仪等,安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每次改变餐桌(装置用胶带固定在餐 桌上)和墙之间的距离,让钢珠从金属管顶端由静止滚下,通过碰撞复写 纸,在白纸上记录钢球的落点。
核心考点·重点突破
考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例1 (2023·河北模拟预测)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实 验操作如下:
a.将白纸和复写纸固定在竖直的背板上; b.将钢球由斜槽上某一位置处静止释放,落在可上下调节的水平 挡板N上;(挡板N靠近背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 在白纸上留下印迹) c.上下调节挡板N,重复步骤b,在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 位置;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实验五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实验知识·自主回顾 核心考点·重点突破 2年高考·1年模拟

空气中甲醛气体含量的简易测定 实验五

空气中甲醛气体含量的简易测定   实验五

实验五研究性学习实验的准备与实验教学研究----------空气中甲醛气体含量的简易测定【实验教学研究目的】1.学习和探讨空气中甲醛气体含量简易测定的方法和技能。

2.通过空气中甲醛气体含量测定装置和操作方法的设计,培养实验设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甲醛气体含量测定的研究性学习实验的体验,探讨组织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实验的方法。

【实验计划】1.实验用品、仪器实验仪器:50mL注射器,集气瓶,导管,止水夹,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滴管,橡胶管,分液漏斗实验药品:0.01mol/L 的高锰酸钾溶液,2mol/L 的硫酸溶液,蒸馏水。

2.实验步骤A按如上装置图装好装置,检验气密性。

B配置高锰酸钾溶液:取1mL 0.01M的高锰酸钾溶液加入100mL水配制得1X10-3M的溶液,依照此法分别配置1X10-4M、1X10-5M的高锰酸钾溶液。

C按如图所示往实验装置加入药品。

D向右边的集气瓶中加入20mL 1X10-3M高锰酸钾溶液和10mL 2M的硫酸溶液,用止水夹封堵右方的橡皮管。

E向左边的集气瓶中加入甲醛溶液至分支管口下方的位置;F在如图所示的橡皮管插入50mL注射器的针头,插入时注射器活塞应处于0刻度的位置。

G缓缓拉动注射器活塞抽出实验体系内的空气。

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至50mL位置。

抽出注射器,应将针头留在橡皮管上。

将注射器活塞重新处于0刻度后再次插入针头。

H重复6、7两个步骤,直至左集气瓶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记录褪色时抽取的模拟空气量。

I根据上述步骤,分别记录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情况。

3.实验记录4.实验讨论由以上的数据可得出最好的实验方案是用1×10 -4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这样的实验操作比较好,节省时间,现象也较明显。

5.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高锰酸钾溶液与甲醛气体的反应为异相反应,反应不完全,为了尽可能增大反应的程度:A应在左边的试管中的甲醛溶液液面要尽量靠近试管口分支处B注射器抽气也应尽量缓慢,使气液两相充分反应。

大学物理自主设计性实验

大学物理自主设计性实验

大学物理自主设计性实验(FB716-Ⅱ型物理设计性(传感器)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杭州精科仪器有限公司目录第一、产品简介 (02)第二、实验项目内容 (04)实验一、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04)实验二、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 (06)实验三、移相器实验 (08)实验四、相敏检波器实验 (10)实验五、应变片—交流全桥实验 (12)实验六、交流全桥的应用—振幅测量 (14)实验七、交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 (14)实验八、霍尔式传感的直流激励静态位移特性 (16)实验九、霍尔式传感的应用——电子秤 (17)实验十、霍尔片传感的交流激励静态位移特性 (17)实验十一、霍尔式传感的应用研究—振幅测量 (18)实验十二、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性能 (19)实验十三、差动变压器(互感式)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 (20)实验十四、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标定 (21)实验十五、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应用研究—振幅测量 (22)实验十六、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应用—电子秤 (23)实验十七、差动螺管式(自感式)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性能 (24)实验十八、差动螺管式(自感式)传感器的动态位移性能 (25)实验十九、磁电式传感器的性能 (26)实验二十、压电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实验 (27)实验二十一、压电传感器引线电容对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的影响 (28)实验二十二、差动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静态及动态特性 (29)实验二十三、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实验 (30)实验二十四、气敏传感器(MQ3)实验 (32)实验二十五、湿敏电阻(RH)实验 (34)实验二十六、热释电人体接近实验 (34)实验二十七、光电传感器测转速实验 (36)第三、结构安装图片和说明 (37)第一、产品简介一、FB716-II型物理设计性(传感器)实验装置本实验装置主要由以下所述5个部分组成:1.传感器实验台部分:装有双平行振动梁(包括应变片上下各2片、梁自由端的磁钢)、双平行梁测微头及支架、振动盘(装有磁钢、用于固定霍尔传感器的二个半圆磁钢、差动变压器的可动芯子、电容传感器的动片组、磁电传感器的可动芯子、压电传感器),安装时可参考第三部分结构图片及安装说明。

学前教育的幼儿科学实验设计

学前教育的幼儿科学实验设计

学前教育的幼儿科学实验设计引言: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其中科学实验的设计是提高幼儿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学前幼儿的科学实验设计,旨在通过趣味性和互动性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实验一:发光杯子材料:透明杯子、利乐包、温水、餐盐、蓝色荧光棒目的:通过观察实验过程,让幼儿了解荧光发光的原理。

步骤:1. 将利乐包分成两部分,取其中一部分放入杯子中。

2. 加入适量温水,搅拌至彻底溶解。

3. 加入少量食盐,再次搅拌。

4. 在另一个杯子中倒入荧光棒内的荧光液。

5. 将两个杯子的液体倒入透明杯子中。

结果:观察杯子的发光现象,解释荧光发光的原理。

实验二:浮沉的葡萄材料:葡萄、碗、盐水目的:观察不同密度的物质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步骤:1. 在一碗清水中放入葡萄,观察其浮在水面上。

2. 在另一碗加入盐水,再次放入葡萄。

3. 观察葡萄在盐水中的浮沉现象。

结果:观察葡萄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的浮沉现象,解释浮力的原理。

实验三:细胞模型材料:塑料袋、胶水、纸巾、水目的:通过制作细胞模型,让幼儿了解细胞结构。

步骤:1. 将塑料袋切割成一个正方形,用胶水固定。

2. 将纸巾撕成小片,糊在塑料袋上,模拟细胞质的结构。

3. 在一侧挤入胶水,使其凝固。

4. 细胞模型完成后,可用水加入滴管模拟细胞液的运动。

结果:观察细胞模型的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

实验四:种子发芽材料:透明塑料袋、湿纸巾、豆子种子目的:观察种子在湿度条件下的发芽过程,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生长。

步骤:1. 将湿纸巾放入塑料袋中。

2. 在湿纸巾上放入几颗豆子种子。

3. 封好袋子,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

4. 观察种子在湿度条件下的发芽过程,并记录生长的变化。

结果:观察种子从发芽到生长的过程,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实验五:天气预报材料:透明塑料瓶、水、圆球、风车、温度计、云朵纸片目的:通过观察气象仪器的变化,让幼儿认识天气现象。

实验五 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整理)

实验五  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整理)
变量、因变量
2、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进行分组实验
任务:描述实验现象及结论
探究一:为什么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
因为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有深色的大的中央液泡,易观察
●探究二:为什么是0.3g/ml的蔗糖溶液,小于或大于0.3g/ml 蔗糖溶液会不会引起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的复原
细胞壁 (全透性、不易变形) 细胞液 (一般含有色素) 细胞核
2 3
4
5
6
细胞质 原生质层 液泡膜 (选择透过性膜、易变形) 细胞膜
3、成熟的植物细胞就是一个渗透系统
内 面 溶 液 细 胞 液
外 界 溶 液
半 透 膜
原 生 液泡膜 质 细胞膜 层
细胞质
细 胞 壁 (全透性)
所以: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
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半透膜和半 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实验设计:洋葱外表皮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 材料:洋葱鳞叶 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主要 2、结构基础
1
进入了细胞的什么结构或 从什么结构离开了细胞?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2实验设计:洋葱外表皮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
●探究一:为什么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能用其 它材料替代吗 ●探究二:小于或大于0.3g/ml蔗糖溶液会不会引起洋 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的复原
任务:1、依照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分析探究实验的自
变量、因变量 实验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作 2、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进行分组实验 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
物质跨膜运输得出的结论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并不是单纯物 理意义的半透膜,它是有生理活性的, 能对一些物质进行选择性通过,是选择 透过性膜。 特性:水分子可自由通过,一些离 子和小分子也可通过,而其他的离子、 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实验五

实验五
图5.4
(2)运行结果如图5.5所示。
图5.5
3.This、super和super()的使用
(1)程序功能:说明this、super和super()的用法。程序首先定义Point(点)类,然后创建点的子类Line(线)。最后通过LX3_4类输出线段的长度。
(2)使用this、super和super()的程序文件LX3_4.java,源代码如下图5.6所示。
多态是一种编程技巧它增加论了程序的可扩展性
2.接口有什么作用?如何实现系统接口。
接口的作用就是把使用接口的人和实现接口的人分开,实现接口的人不必要关心谁去使用,而使用接口的人也不用关心谁实现的接口,由接口将他们联系在一起。接口的用处在于整个程序段中相同类型的类有个统一的规范。
3.如何创建一个自定义接口?如何在一个类中实现这个接口?
图5.6
(3)编译并运行程序,结果如图5.7所示。
图5.7
二、类的多态性练习
1.方法的重载
方法的重载是指对同名方法的不同使用方式。
(1)程序功能:对不同的数进行排序输出。在IntSort类中定义3个同名的方法sort,
(1)编写构造方法RunDemo的重载程序文件LX3_12,源代码如下。
(2)编译并运行程序,结果如图5.4所示。
【思考题】
1.说明类的继承和多态用的一种形式,实现这种形式的方法是从现有的类建立新类,新类继承了现有类的方法和属性,同时新类又可以定义自己的方法和属性。软件复用缩自短了开发时间。继承的魅力在于能够添加基类没有的特点从而对基类进行改进。
子类继承后可以重写,也可以不重写,看需要决定。如果重写的话在实例中调用的是新写的方法,如果不重写的话在实例中调用的是父类的方法。
创建接口:public interface myFirstInterface(){

实验五 定时器的功能测试和应用

实验五  定时器的功能测试和应用

实验五 定时器的功能测试和应用一、实验目的⒈ 掌握定时器(74LS162)的逻辑功能和测试方法; ⒉ 掌握用任意进制(M<N )计数器的设计原理; ⒊ 学习示波器的更多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器件 序号 名称及型号 数量 ⒈ 数字电路实验箱 一台 ⒉ 示波器 一台 ⒊ TTL 数字集成块 74LS162 74LS04 74LS20 各一块 三、实验原理⒈ 74LS162的功能介绍图5-1是74LS162的引脚图的两种表现形式。

74LS162为可预置的十进制同步计数器。

162 的清除端是同步的。

当清除端/SR 为低电平时,在时钟端CP 上升沿作用下,才可完成清除功能。

162 的预置是同步的。

当置入控制器/PE 为低电平时,在CP 上升沿作用下,输出端Q0-Q3 与数据输入端P0-P3 一致。

⒉ 实现任意进制计数和分频利用清除和预置数功能均能获得任意进制计数器。

前者称为置零法或复位法,而后者称为置数法或置位法。

这里仅介绍置零法。

假定已有N 进制计数器,而需要得到一个M 进制计数器(状态为0~M -1)时,只要M <N ,用置零法使计数器计数到M 时置“0”,即可获得M 进制计数器。

如图5-2所示为一个由74LS162十进制计数器接成的6进制计数器。

由图可见,置零信号是由状态为0100译出的,当Q 3Q 2Q 1Q 0 =0100时,5CT=0,此时并不能立即置零(这是同步清除的特点),要等下一个有效CP 边沿到来时置零。

图 5-2电路所能产生的状态为:0000、0001、0010、0011、0100、0000……。

思考题:分析Q 2引脚上的输出波形与CP 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⒈ 参考图5-2连接电路,验证74LS162的清零、置数和使能。

自己设计表格,并记录实验结果。

⒉ 读图练习1,图5-3为置零法构成的计数器,读出图中计数的状态转换图,并用波形图描述示波器上的波形,解读完成的是几分频?可用仿真完成。

临床微生物实验失控报告总结

临床微生物实验失控报告总结

临床微生物实验失控报告总结微生物在地球上存在了30多亿年,人类在数百万年前出现之后就一直和微生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发面、果酒和啤酒酿造、牛奶和奶制品的发酵等都是那些看不见的小生命做出的贡献。

微生物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微生物实验我们可以更加的了解微生物的“习性”就如同养的宠物一样,什么样的食物会发育更好,什么样的天气会心情好,什么样的玩具会有益等等。

培养、分离、鉴别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

自然界中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但是不同的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不同类别的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一般不同。

同过这些实验便能一一考证。

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的最佳途径。

还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实验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及高度的责任心,在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同时还要和理论课老师积极沟通,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学好微生物实验这门课程。

在每一次实验中不仅仅要专心认真的做实验,还要认真的写实验报告,并从实验中总结不足。

再比如在调试显微镜的时候由低倍向高倍慢慢调试,在使用高倍时更应该小心调试细准焦螺旋,以免压坏载玻片,在使用油镜后要将油镜拭擦干净,保证显微镜的清洁,这些细节是需要注意的。

以下就我们搞的实验错误搞列出:进行菌种接种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方式并,注意不要把平板弄破,等到平板凝固后才可以进行接种。

接种时也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接种。

经过培养后,再观察最后得出结论。

在酸奶中菌落测定时,封口不及时有外界的细菌污染。

药敏实验中因为试验中放置牛津杯时也将培养基戳破,导致实验观察受到影响,并且在接种时因为乱放培养基将未接种和已接种的培养基混淆导致试验中3个培养基并没有实验结果,实验失败。

我们的自主设计实验就是探究渗透压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原理就是将细菌放在返渗液中,菌体因稀释水分收缩甚至断裂;如果将菌体放在低渗液中,则菌体内的水分就可以喷出,结果出现质壁拆分现象。

实验5实验指导书

实验5实验指导书

实验五串级控制算法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熟悉串级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特点;2.熟悉并掌握串级控制系统两个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实验设备1.THBCC-1型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2.THBXD数据采集卡一块三、实验内容1.设计一个具有二阶被控对象的串级控制系统,并完成数-模混合仿真。

2.学习用逐步逼近法整定串级控制系统所包含的内,外两环中PI控制器的参数。

四、实验原理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在结构上有两个闭环。

位于里面的闭环称为副环或副回路,它的给定值是主调节器的输出,即副回路的输出量跟随主调节器的输出而变化。

副回路的主要作用是:一、能及时消除产生在副回路中的各种扰动对主控参量的影响;二、增大了副对象的带宽,从而加快了系统的响应。

五、实验步骤1、实验接线1.1根据图5-1与5-2,连接一个二阶被控对象闭环控制系统的模拟电路;1.2用导线将图5-2的“u1”输出点与数据采集卡的输入端“AD1”相连,“u2”输出点与数据采集卡的输入端“AD2”相连,该电路的输入端则与数据采集卡的输出端“DA1”相连;2、脚本程序运行2.1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THBCC-1”,运行实验软件;2.2顺序点击虚拟示波器界面上的“开始按钮(脚本编程器);2.3在脚本编辑器窗口的文件菜单下点击“打开”按钮,并在“计算机控制算法VBS\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算法”文件夹下选中“串级控制”脚本程序并打开,阅读、理解该程序,然后点击脚本编辑器窗口的调试菜单下“步长设置”,2.4点击脚本编辑器窗口的调试菜单下“启动”;用虚拟示波器观察图5-2中u1 、u2输出端各自的响应曲线。

然后用逐步逼近法(参考本实验附录3的参数整定)整定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调节器和副调节器相应的P、I、D参数。

2.5 将串级控制的脚本程序语句重复操作步骤2.4,并比较加副控制器前后被控参数的控制效果;六、实验报告要求1.绘出实验中二阶被控对象的模拟电路图;2.根据串级控制器的算法编写脚本程序;3.绘制实验中被控对象的输出波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自主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自主训练
(2)自主创新
二、实验内容
1、对已做实验功能进行改进或扩展,自拟题目,完成实验硬件电路图和软件程序的编写并进行相应的调试。

2、对已做作业或相关参考书上的设计实例自拟题目,完成硬软件设计,实现相关的硬软件调试。

3、如果试验箱上的硬件电路结构不能满足自选题目的硬件电路要求,请做步进电机的控制实验。

三、实验具体操作过程
1、题目的确定。

(以步进电机的控制实验为例)要求:(1)掌握四相四拍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说明电机正反转时的步进状态表。

并说明如何控制步进电机旋转的角度和转速。

(2)编写并调试电机的正向步进子程序和反向步进子程序和主程序,使步进电机按图(见实验指导书相关的图)不断循环。

(如果做的是自己找的题目,要写你自己找的题目的要求及相关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2、硬件连接图
3、编写实验源程序并进行软件的编译,连接硬件进行调试。

观测实验现象。

四、实验结果分析
调试程序看到的实验现象。

步进电机伴随发光二极管的循环闪烁而转动,L7用于指示电机的旋转方向(可以自己发挥来写,开始不能正常转动的原因,将K10拨到上边即可,说明K10的分时复用功能)。

附步进电机的控制的程序:
ORG 0
STRT: MOV SP,#6FH
MOV 20H,#0
MOV P1,#0F1H
MLP: MOV R7,#64H
MOV 42H,#0C8H
MLP0: MOV R6,42H
MLP9: LCALL DEL
DJNZ R6,MLP9
DEC 42H
LCALL STEPS
DJNZ R7,MLP0
MOV R7,#64H
MLP1: MOV R6,42H
MLPX: LCALL DEL
DJNZ R6,MLPX
LCALL STEPS
DJNZ R7,MLP1
MOV R7,#64H
MLP2: MOV R6,42H
MLPY: LCALL DEL
DJNZ R6,MLPY
LCALL STEPS
INC 42H
DJNZ R7,MLP2
CPL 7
LJMP MLP
STEPS: INC 20H
ANL 20H,#83H
MOV A,20H
ANL A,#3
JB 7,STPSC
MOV DPTR,#FTAB
SJMP STPW
STPSC: MOV DPTR,#CTAB STPW: MOVC A,@A+DPTR
MOV P1,A
RET
FTAB: DB 0F1H,0F8H,0F4H,0F2H CTAB: DB 72H,74H,78H,71H DEL: MOV R5,#0
DEL0: DJNZ R5,DEL0
RET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