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优秀课件(完整版)[1]
《岳阳楼记》课件(共24张PPT)

二、翻译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第五段
曾经
古时品德 高尚的人
或许不同 于(以上) 两种心情。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
思想(感情心思)
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
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中做官就担忧百姓
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楼,名胜古迹
岳阳楼的前世今生
始建于三国
多次重新修建
唐
代
明代
宋 代
至今保存完整
清代
一人,万世师表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 正。北宋诗人,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有《范 文正公集》传世。
内
选入教材的作品有:
容
《渔家傲。秋思》
《苏幕遮》
《岳阳楼记》
一文,千古名篇
学习目标:
或: 1)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空: 1)浊浪排空 天空 2) 长烟一空 消散
通: 1)政通人和 顺利 2)北通巫峡 通向
一、检查预习: 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 (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内
3)后天下之乐而乐 容 (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
多:大多。会:聚集。 得无异乎?
看到自然景物而引 发的情感,怎能不 有所不同呢?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 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 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 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 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 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 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 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 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 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 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 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 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岳阳楼记优秀课件(完整版)

岳阳楼记优秀课件(完整版)岳阳楼记优秀课件(完整版)岳阳楼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也是文化名城岳阳的象征。
岳阳楼的雄伟壮观、独特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背景,使之成为了世间很多建筑师和文化学者的研究对象。
本课件旨在全面展示岳阳楼的特点与魅力,图文并茂地向大家介绍这座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
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详细介绍:1. 岳阳楼的基本信息- 位置: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岳阳楼街道东江湖西岸- 地理环境:楼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背靠君山,面临洞庭湖- 历史沿革:始建于三国时期,历经多次重修与改建2. 岳阳楼的建筑特点- 结构特点:岳阳楼坐朝南,分为山前楼、水中楼、山后楼三部分,形成三进四开间的整体布局。
- 建筑风格:岳阳楼采用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格,融合了明、清两代的建筑艺术特色。
- 艺术造型:楼体呈木质结构,外观雕梁画栋、颇具装饰性,建筑风格庄重且富有细腻之美。
- 历史遗迹:楼内刻有许多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字和诗句,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传承。
3. 岳阳楼的文化内涵- 文学价值:《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所撰的一篇辞章,文章旨在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被誉为"天下第一楼记"。
- 历史意义:岳阳楼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游览价值:岳阳楼所在的岳阳楼区是一个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 岳阳楼的保护与展示- 文物保护:国家对岳阳楼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包括加固、修复和防护等措施,保证了楼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 展示方式:除了线下参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建立网上虚拟展馆和开发手机应用程序等,可以更好地向公众展示岳阳楼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总结:岳阳楼作为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本课件的呈现,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岳阳楼的建筑特点、文化内涵以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50张PPT)

范仲淹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学会 辨认古今异义的字; 2、准确翻译文中重点及难点文言 句子; 3、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
难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
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
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 我
托
(1段)
写文章 来 (表目的)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
谪到巴陵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 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 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 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 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 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从这理想的寻求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 有怎样的人品?
不贪图名利和富贵,清廉正直,忧 国忧民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 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 别指什么?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 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 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 心境。
翻看文章第3、4段,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 两幅画面?
①、阴雨凄凉 ②、明媚晴朗
2、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 的“悲”与“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了“迁客骚人”的 “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了“迁客 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 感情跟“古仁人之心”做对比,引出下文,由写 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
《岳阳楼记》ppt课件49张

班级展学
译:(有时)连绵不断的雨纷纷而下,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 呼啸着,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商人和旅客不能赶路,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猛虎吼叫猿 猴哀啼。(这时)登上这座楼来,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 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 点而十分悲伤了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
在……之前
在……之后
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一道
如果没有 这种人
班级展学
译: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 什么呢?(是由于他们)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上做官就为 平民百姓而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君主而担忧。这样(他们)进朝为 官也担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这样说来,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大概一定 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而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 一道呢?时间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状后,多于此会 聚会 在 这里 结构助词,的 表推测
班级展学
译: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集中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连接着远处 的山脉,吞纳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早晚阴晴明暗多变, 景象千变万化,这些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这些景象)前人的记述已 经很详尽了。既然如此,那么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 职到外地的官员和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 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状后,于其上刻 唐贤今人诗赋
在 通“嘱” 我 表目的, 代指这
来
件事
班级展学
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 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 诗赋刻在它的上面,(滕子京)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27张PPT)

连绵不断的雨 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 指天气放晴
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
隐藏光辉 隐没形体
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昏暗
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这
国都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担心被说坏话, 惧怕被批评指责。
在朝廷上做官。
指被贬谪到边远地 区做地方官。
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
表推测,大概
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如果没有
同道、归依
译文: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理,或许不同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皎洁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
哪有尽头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
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心胸开阔,精神愉悦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面对, 迎着
译文: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来临),湖面平静,天
极点
译文:在那阴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阴冷的
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翻腾到空中,日月星辰的光辉 消失了,山岳也隐藏了它的行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 行,桅杆歪斜,船桨折断,傍晚时分,湖上一片昏黑, (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人们登上 这座楼来,就会产生离开都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 诽谤,害怕被人讽刺的心情,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 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
《岳阳楼记》-优秀课件PPT(共35张)精选全文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 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 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⑤
译文: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上做官的人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
(七)成语积累 1. 先忧后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 人享乐之后才享乐。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2. 心旷神怡:形容心情开朗,精神愉快。 3. 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4. 政通人和:政治修明,人民和乐。 5. 春和景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
(三)一词多义 1. 极: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直到,动词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穷尽,动词 2. 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聚集,动词 会天大雨 适逢,副词 3. 夫:予观夫巴陵胜状 那,指示代词 夫环而攻之 句首发语词,不译 未几,夫齁声起 丈夫,名词 4.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动词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名词 以俟 夫观人风者得焉 考察,动词 5. 国:去国怀乡 国都,名词 死国可乎 国家,名词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防,名词
②
若夫 淫雨 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 ,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ppt课件共40张

2. 总结第四段所描写的画面,并分析其渲染的气氛。
作者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 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 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 满活力的画面,渲染出“喜”的气氛。
3. 概括“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试分析其作用。
悲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古仁人之心”
对 比
喜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举一反三
用同样的方法疏通剩下的文段吧,相信你一 定能做的很好!
疏通文意
胜景,美景。胜:美好。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 的水流,
水势浩大的样子。
边际。 日光。
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气象万千,
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茂盛并且青绿。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 里,
疏通文意
圆形的玉。
哪有尽头。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
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头!
一起。
持、执。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如果没有。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肆
整 体 感 知
1,根据课文内容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每一部分 的内容。
第一部分(①):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和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②~④):写登楼所见风景 及不同景物所引起的不同感受
《岳阳楼记》(40页)PPT课件

作者介绍: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在母亲教育下发 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 而读。考取进土,镇守西北边疆,抵抗西夏, 使西夏不敢进犯北宋。1043年任参知政事(副 宰相) ,实行政治改革,失败。范仲淹、欧阳 修、滕子京等改革官员先后被贬谪偏远之地。 范仲淹被贬到邓州任太守。
{ 增其旧制 古义 规模 今义 制度
22
翻译下列语句:
课堂练习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迁客骚人)观赏景物时所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
所不同吧。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种人,我能与谁一道呢?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 快乐。
样的感情。 1
四大名楼总图
江
南
三 大
黄鹤楼
名
楼
岳阳楼
2
滕王阁
岳阳楼
岳阳楼:湖南岳阳市西北,临洞庭湖旁边,楼高三层, 建筑雄伟,气势磅礴。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后,岳 阳楼声名大振,与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齐名,被 誉为楚地三大名楼,成为游览胜地。
岳 阳 楼 记
4
学习目标: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3、体会古人那种旷达的胸襟,学习他们 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至于 日光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动,起
极言其广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鸟停息在树上 美丽的鱼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香草的一种 形容草木茂盛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优秀课件

学习目标
1、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 文意,积累一些文言词句。 2、结合作者、写作背景、写作心境理解诗文 含义。 3、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学习古人 描写景物的方法。 4、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 验加深理解。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 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文正 ”,世称“范文正公”。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 吏)四处迁徙。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 ,久不被重用。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 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 流行着“军中有一范,两贼闻之惊破胆”的话。庆历三年( 1043),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 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任知州。在他的 人生旅程中,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 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 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疏通文意
像那 连绵的雨 雨雪纷纭而下的样子 天气放晴
若夫 淫雨
霏霏, 连月不开,阴风
冲向天空
光芒 隐没了形体 不出行
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桅杆 船桨 折断 迫近、接近 昏暗
樯 倾 楫 摧, 薄暮
冥冥,虎啸猿啼。
译文: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 风怒吼着,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 起了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前 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虎 在咆哮猿在悲啼。
②微 古义:没有。例:微斯人。 今义:细小。
文言积累
4、特殊句式:
①衔远山,吞长江…… (省略句)
九年级语文上册11《岳阳楼记》课件(共31张)

。
先天下之忧而忧
(5)抒后写天作下者之有乐远而大乐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内容理解简答。
(1)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_“__览__物__之__情__,__得__无__异__乎__”__的__“__异__”__,__是__指__由__不__同__的__自__然__景__物__引_ _发__出__“__迁__客__骚__人__”__不__同__的__感__触__,__即__“__悲__”__与__“__喜__”__两__种__不__同__的_ _心__境__。__“__予__尝__求__古__仁__人__之__心__,__或__异__二__者__之__为__”__的__“__异__”__,__是__指_ _“__古__仁__人__”__不__同__于__“__迁__客__骚__人__”__,__他__们__能__不__受__自__然__风__物__好__坏__的_ _影__响__,__即__“__不__以__物__喜__,__不__以__己__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浮__动__的__光__像__跳__动__的__金__子__,__静___静__的__月__影__像__沉__入__水__中__的__玉__璧__。____ 4.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_我__曾__经__探__求__古__代__品__德__高__尚__的__人__的__心__思__,__或__许__不__同__于__以__上__两__种__表_ _现__,__为__什__么__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课件(共22张PPT)

任务一:反复诵读文本,感受作者语气语调。 1.请同学们诵读课文,划出语气词及相关提示性语句,想象自己 就是范仲淹,把握各段的语气、语调,完成下面这张表格。
疑问 悲伤 喜悦
感慨
任务二:赏读写景段落,感受迁客骚人之“异”
1.岳阳楼前的洞庭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登楼 观景的迁客骚人,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请选择第 二、三、四段中最有感觉的词句,读一读,品一品。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岳阳楼记》预习安排:
1.根据你学习文言文的经验,结合课下注释,你弄 清了本文中的哪些词语的意思?请列举出来。 2.你有哪些不懂的词句?(重点关注没有课下注释 的词语) 3.阅读《范仲淹——岳阳楼头吹笛人》。 4.读完题3中提及的文章,你对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 景有了哪些了解? 5.你对文章还存在哪些疑问?
是源于诗人有恢弘的想象力,“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他 看过的书,走过的路,加上他的才气,都必不可少。
是源于他想借此劝勉朋友,“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他想把这样恒定的心态 传递给面对外界阴晴不定的政治形势而心 绪不宁的朋友。
我认为是源于
,“
”(文中相关语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任务三:品读抒情议论句,探究古仁人之“异”
2.请同学们结合下面材料,探究作者写古仁人之心的用意何在?
【材料1】
公元1015年,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进士及第,二人政治志趣相投,成为终身好友。庆历二 年(1042年),二人曾在西北泾州合力守城,在不利条件下将西夏军击退。1043年,滕子京被 诬陷贪污公款,范仲淹积极为其辩护。1044年,滕子京在岳州期间,迁建岳州学宫、兴水利、 重修岳阳楼,并写信邀请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范仲淹深知重修楼宇必然花费颇多,担心有人 会再次借机弹劾滕子京,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对滕子京政绩给予肯定和颂扬。1047年, 滕子京因治理巴陵郡有功,调任江南重镇苏州知州,这也算是朝廷对他的最后肯定。
第11课 岳阳楼记 课件(共37张PPT)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居庙堂之高” 和“处江湖之远”各指什么?
在朝廷做官(为官);
不在朝廷做官(为民)。
是进亦忧,退亦忧…… “进” “退”分别照应: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抒发自己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文主题句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指出第三、四段写“迁客骚人”心情的句子。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而悲者矣。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 洋洋者矣。 这些迁客骚人因什么而或悲或喜? 因物(景物)、因己。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的是: 上文“感极而悲者”,“其喜洋洋者”。
范仲淹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城西,始建于唐朝开元四 年至开元七年间,是我国古代素负盛名的游览胜地。 自古以来,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被誉为 江南三大名楼。
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在洞庭湖畔训练水军,建起阅兵楼。唐玄宗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宰相张说被贬岳州(岳阳),在阅兵楼旧址修建岳 阳楼。
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被贬至岳州,两年后大规模 重修此楼。完工后,他将楼的建筑结构、四周风光及唐代诗人的作品 写下,连同一幅《洞庭晚秋图》寄给了远在河南邓州的好友范仲淹。 庆历六年,范仲淹写下千古流传的《岳阳楼记》,抒发了他“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洁怀抱。自此《岳阳楼记》名传千 古,岳阳楼也名满四方。
至于 鸟儿栖止 又如
有时
洁白 全 明亮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
九年级语文上册11岳阳楼记课件(1)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祖籍邠州, 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 学家。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 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 学开山、士林领导,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 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 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 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 一言不及私事。
谪守( zhé ) 朝晖夕阴(huī) 霏霏( fēi ) 岸芷( zhǐ ) 汀兰( tīnɡ ) 皓月( hào) 宠辱偕忘( xié ) 浩浩汤汤( shānɡ) 樯(qiánɡ )倾楫(jí )摧 衔远山(xián ) 怒号(háo) 薄暮冥冥(míng) 日星隐曜( yào ) 滕(téng) 属予作文(zhǔ )
2. 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气势特殊: 衔远山,吞长江
宽阔无边: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湖光山色: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 么?其中的“异”又指的是什么内容?
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异”指自然 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的不同感触,即“悲”与“喜” 的两种不同心境。这里由单纯写景转到了以情景 交融的笔法来写“览物之情”。
历 岳阳城下水,独上危楼倚曲栏。
代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诗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白居易《题岳阳楼》
文
湖水连天天连水,
秋来分外澄清。
君山自是小蓬瀛。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
凄然仍旧伤情。
微闻兰芷动芳馨。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译文: 像那连绵细雨纷纭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
《岳阳楼记》 优秀课件PPT(共35张)

若夫(fú)/淫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 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 (míng),虎啸/猿啼。登/斯楼 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 (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hào)月/ 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xié)忘,把酒/ 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胜景,美景。胜,美好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水势浩大的样子。 宽阔无边。际涯,边际。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早晚阴晴多变。晖,日光。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壮丽景象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如此 ......那么。 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湖面平静, 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 日光 没有风浪。 广阔无际。万顷,极言广阔。
用在一段话开头, 以引起下文。
指天气放晴。
若夫 淫雨 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连绵不 雨雪纷纷 断的雨 而下的样子
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 ,
山岳潜形,
冲向天空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 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辉。曜,光芒。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傍晚天色昏暗。 倾,倒下。催,折断。 冥冥,昏暗。
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骚人:泛指
迁,贬谪、降职
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在……之后 连词,顺接 之 代他 一定 在……之前 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感叹词,吧 非无 我 归依
连词,相当 于“才”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 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 (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 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第二节
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 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 好不好?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 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 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 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 “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 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 这样好。
3.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这句话?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 孟子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 于民本思想。
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 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 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 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 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若夫 放晴 天 空
像那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
隐藏 光辉 隐藏
阴 冷
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 形
迹 通行 倾倒 吼叫 担 心 离开
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 片烟雾完全消散,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 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 神怡, 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 乐高兴极了。
日光 天色昏暗
广阔
边际
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
雄伟景象
那么
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直到 被贬谪流迁的人 诗人 聚会
记述 详细 了
虽然这样
通向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
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 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 (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 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复习记文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 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小石潭记》《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记:一种不定体.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 事物有所感受,写出来都可以叫记。 一类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述之 中;另一类由事、景、物的描述中,自 然生发出情理,卒章显志。 叙事:《桃花源记》
34
思考讨论
1.写岳阳楼远眺之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
作者先从空间写了浩瀚的湖面,再从时间上 写湖上变化万千的壮丽之景。
2.所述登楼者是什么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去国怀乡”的迁客,多愁善感的“骚人” 很多均流连于此地。这种人容易触景生情,自 然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之感,一个“异” 字,为下文打下伏笔。
请用原文回答问题:
1、哪些语句记载滕子京的政绩?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指代什么?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哪些句子写岳阳楼大观?(洞庭湖全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 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 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 “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的“迁客骚人”,能 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穷尽 光荣 屈辱
闪耀
月影
璧玉
互相唱和
一起
持,执 面对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 天色湖光相连,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 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
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 之情,得无异乎?
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谪迁的人和来往的诗人,大多 在这里聚会,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 向北面通到巫峡,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 际,
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 伟景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岳阳楼所处的位置极好。 它屹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 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 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 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 白帆点点,云影波光, 气象万千。
岳阳楼三层、四柱、纯木、飞檐,盔顶为 我国古建筑中所少见。
洞庭湖中心有座葱翠常绿的小山,名叫洞庭山,洞 庭湖便因此而得名。
(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写作缘由 岳 阳 (3-4)迁客骚人,登楼有感 淫雨霏霏,感极而悲 楼 春和景明,喜气洋洋 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仁人志士,生命价值 先天下忧,后天下乐 (6)作记时间
(2)概述外景,引起下文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018年10月26日7时32分
第一节
思考以下问题:
给下列字词注音:
zhé
谪守
怒号
tīng
há o
隐曜
hà o jiē
yà o qiá ng
樯倾楫摧
jí
岸芷
xié
zhǐ
汀兰
波澜
lá n
皓月
嗟夫
薄暮冥冥
忧谗畏讥
chá n
mí ng
偕忘
齐读课文,注意节奏和断句。
2018年10月26日7时32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 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 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 “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 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 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 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 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 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诽谤 惧 讥刺 怕 萧条、冷 落的样子 感 慨 极 点 这 就 怀念
折 断 迫近 昏暗的样子
悲 代这种悲伤 之情,有强 伤 调情感作用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
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落霞秋水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作者简介: 范仲 淹,字希文,苏州 吴县人。北宋政治 家、军事家、文学 家,死后谥号“文 正”,世称“范文 正公”。
《 范 文 正 公 集 》 范 仲 淹 墓
作者简介
范仲淹出身贫寒,幼年 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 感受较深。 自幼孤贫 庆历新政 几起几落 军中一范 先忧后乐 勤学苦读 政治革新 百折不挠 西贼破胆 心系天下
第3、4节
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 哪两幅画面?
一、萧条冷落 二、明媚晴朗
2、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 的“悲”与“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 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了“迁客骚人”的“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 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
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 (武汉)
滕王阁 (南昌)
岳阳楼 (岳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 (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 楼”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他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奋发有为, 有宽广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2、作者在这里没有对岳阳楼进行详 细描绘,原因是什么?
第一,“前人之述备矣”,因为不必再去重复; 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 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 情。
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