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临摹王羲之《乐毅论》
王羲之《乐毅论》临习指导
一、《乐毅论》简介《乐毅论》(上图为拓本局部)系王羲之小楷法帖,创作于永和四年(348年)。
《乐毅论》为三国时期夏侯玄所撰,是一篇论述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征战主事的文章。
王羲之抄写这篇书迹,是付给其子王献之的。
原迹久已不存,有《越州石氏帖》、《玉烟堂帖》、《快雪堂帖》等众多刻本传世。
《乐毅论》是王羲之楷书中颇负盛誉的名帖,历代名家对此赞不绝口。
隋智永在《题右军{乐毅论)后》说:“《乐毅论》者,正书第一。
梁世模出,天下珍之。
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唐褚遂良《拓本<乐毅论)记》指出:“(《乐毅论》)笔势精妙,备尽楷则。
”北宋黄庭坚有诗咏《乐毅论》为:“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
”清人钱泳《书学》对《乐毅论》更是大为推崇:“昔人谓右军《乐毅论》为千古楷法之祖,其言确有理据。
盖《黄庭》、《曹娥》、《像赞》非不妙,然各立面目,惟《乐毅》冲融大雅,方圆适中,实开后世馆阁试策之端,斯为上乘。
”《乐毅论》外标冲蔼之容,内含清刚之气;遒劲之中不失婉媚,端庄之中不失姿态;精淳粹美,清雄雅正,意境高远,静气迎人,所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空灵淡荡,高怀绝俗,真大雅不群之作也。
《乐毅论》是学习小楷的上乘法帖,从其学起,定能获益匪浅。
二、学习《乐毅论》应注意的几点《乐毅论》(下图为拓本局部)是小楷名帖,它与写其他大楷碑帖不一样,因此在临写该帖(也包括临写其他小楷字帖)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写小楷虽仅靠锋尖运行,但仍保持“逆起、行笔、回收”的运笔过程,也按轻、重、疾、涩的方法运笔。
在结构上,小楷讲究舒展,抱成一团则眉目不清。
第二,初学小楷,用笔宜缓,缓则允许我们有时间注意到笔法的完善。
王羲之《笔势论》中说:“初业书要类乎本,缓笔以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
”小楷字形虽微,但用笔最要精到。
端坐作书时,思想要集中,一念不可它移,精神要贯注,一毫不可苟且,使锋藏画中,力透纸背。
特别是发笔、收笔、转换、过渡、中间走笔处,尤不可忽略。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单字硬笔结构解析|(60_313-320)|此至德全於天下矣
王羲之⼩楷《乐毅论》单字硬笔结构解析|(60_313-320)|此⾄德全於天下矣《乐毅论》四⼗四⾏,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列为正书第⼀。
真迹早已不存,现存世刻本有多种,本系列采⽤《张廷济藏本》。
今⽇解字(313-320)简述每个字的显著特征:此:古碑帖中的写法与现在规范字不同,笔顺也不同。
⾄:上正下斜,接近⾏书的笔意。
德:左右两平,左⽅部⾸占地少,有饭部⾸占地多。
全:古碑帖写法,全字略扁,下⽅不是⼀个王。
於:基本两平,两点是主要特⾊。
天:古碑帖写法,注意撇笔竖,捺笔横向伸展。
下:古碑帖中多数横长竖短,现在的写法横短竖长略多,写成等长则缺少楷书的韵味。
矣:古碑帖中,矣下⽅不是⽮是夫。
开⼼九式构筑结构卡⽚平齐——下平:阝对⽐余稍⼩,并整体下平。
等距——竖档等距:如图,最值得注意的写法。
等距——横档等距:余的上下⽐例关系。
部⾸——阝:阝的⽿⼑需要单独练习,注意上下⽐例。
收展——下展:如图,底横最宽。
中轴——中竖居正:如图,中竖在竖中线上。
等距——横笔等距:如图,写好⾄的关键。
斜正——上正下斜:整体斜式,上⽅略正,下⽅偏斜。
平齐——两平:左右部⾸,上平和下平。
等距——竖档等距:如图,竖档间距有个⼤致相等。
等距——横档等距:右⽅部⾸横档等距。
迎让——部⾸迎让:右⾯部⾸“四”靠左,⼼靠右。
⼤⼩——扁:全字,主体是个⽅字。
中轴——左右对称:中竖居正,在中轴,其余笔画左右对称。
收展——撇捺伸展:撇捺展开,覆盖下⽅。
等距——横笔等距:王横笔等距,撇捺交叉点到王⼤约两个等距。
迎让——空间留⽩:王与撇捺不相交,留有空⽩。
平齐——两平:左右平齐或两平或左⾼右低。
等距——竖档等距:如图,⼤致的等距定位。
等距——横档等距:如图,点的位置当做横处理,等距。
部⾸——⽅:於在古碑帖中,⽅基本写成才,注意横竖笔交叉的位置。
⼤⼩——⽅:天的主体是个⽅字。
中轴——左轻右重:天的竖撇在中轴左⽅⾏笔,显得撇笔很瘦,占地少。
平齐——撇捺平齐:下⽅撇捺要平齐。
王羲之《乐毅论》最好版本(高清)
王羲之《乐毅论》最好版本(高清)
《乐毅论》四十四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
梁陶弘景说:'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是也。
'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右军书皆有真迹,惟此帖只有石刻。
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泰初)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
传王羲之抄写这篇文章,是书付其子官奴的。
有人考证说,官奴是王献之。
这一书迹,早在去东晋未远的南朝曾被论及。
梁武帝在与陶宏景讨论内府所藏的这篇书迹时说:“逸少迹无甚极细书,《乐毅论》乃微粗健,恐非真迹”。
陶宏景表示赞同,曰:“《乐毅论》愚心近甚疑是摹而不敢轻言,今旨以为非真,窃自信颇涉有悟。
”那么,梁朝内府的藏本,宜是摹本而非真迹。
尽管如此,陈、隋之际释智永却视《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据他说:“梁世模出,天下珍之。
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
王羲之《乐毅论》临习指导
王羲之《乐毅论》临习指导
一、《乐毅论》简介
《乐毅论》(上图为拓本局部)
系王羲之小楷法帖,创作于永和
四年(348年)。
《乐毅论》为三
国时期夏侯玄所撰,是一篇论述
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征战主
事的文章。
王羲之抄写这篇书
迹,是付给其子王献之的。
原迹
久已不存,有《越州石氏帖》、
《玉烟堂帖》、《快雪堂帖》等
众多刻本传世。
《乐毅论》是王羲之楷书中
颇负盛誉的名帖,历代名家对此
赞不绝口。
隋智永在《题右军{乐
毅论)后》说:“《乐毅论》者,
正书第一。
梁世模出,天下珍之。
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唐
褚遂良《拓本<乐毅论)记》指出:
“(《乐毅论》)笔势精妙,备尽楷
则。
”北宋黄庭坚有诗咏《乐毅论》为:“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
王羲之《乐毅论》字库版
王羲之《乐毅论》字库版《乐毅论》四十四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
梁陶弘景说:“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是也。
”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右军书皆有真迹,惟此帖只有石刻。
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此帖和《黄庭经》一样,虽属小楷,但写得雍容和雅,有大字的格局。
且笔势精妙,备尽楷则,行笔自然,字势逸宕,同唐以后书大异其趣。
这些书迹,至今仍是练习小措的优良范本。
【1】乐毅论;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莒即墨{+为劣是以叙而}论之。
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回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2】未尽乎,而多劣之。
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其喻昭王曰:伊尹放太甲而不疑,太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业于至公,而以天下为心者也,夫欲极道之量,务以【3】天下为心者,必致其主於盛隆,合其趣於先王,苟君臣同符,斯大业定矣。
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於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4】也。
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
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讨齐以明燕主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
围城而害不加於百姓,此仁心着於遐迩矣,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5】令於天下矣;迈至德以率列国,则几於汤武之事矣,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牧民明信,以待其弊,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愿释干戈,赖我犹亲,善守之智,无所之施,然则求仁得仁,即墨大夫之义也,任穷则从,微子适【6】周之道也,开弥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
使夫忠者遂节,通者义著,昭之东海,属之华裔。
我泽如春,下应如草,道光宇宙,贤者托心,邻国倾慕,四海延颈,思戴燕主,仰望风声,二城必从,则王业【7】隆矣,虽淹留於两邑,乃致速於天下,不幸之变,势所不图,败於垂成,时运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则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使燕齐之士流血于二城之间,侈杀伤之残,示四国之人,是纵暴易乱,贪以成私,邻国望之,其【8】犹犲虎。
王羲之乐毅论介绍
王羲之乐毅论介绍《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撰写的一篇文章,他的这部作品被王羲之所抄写。
那么,关于王羲之抄写的乐毅论,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乐毅论的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乐毅论的基本介绍王羲之书。
小楷。
《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泰初)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
传王羲之抄写这篇文章,是书付其子官奴的。
有人考证说,官奴是王献之。
这一书迹,早在去东晋未远的南朝曾被论及。
梁武帝在与陶弘景讨论内府所藏的这篇书迹时说:“逸少迹无甚极细书,《乐毅论》乃微粗健,恐非真迹”,陶弘景表示赞同,曰:“《乐毅论》愚心近甚疑是摹而不敢轻言,今旨以为非真,窃自信颇涉有悟。
”那么,梁朝内府的藏本,宜是摹本而非真迹。
尽管如此,陈、隋之际释智永却视《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据他说:“梁世模出,天下珍之。
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陈天嘉(650——565)中,人得以献文帝,帝赐始兴王,王作牧境中,即以见示。
吾昔闻其妙,今睹其真,阅玩良久,匪朝伊夕。
始兴薨後,仍属废帝。
废帝既殁,又属余杭公主,公主以帝王所重,恒加宝爱,陈世诸王,皆求不得。
及天下一统,四海同文,处处追寻,累载方得。
”唐朝初年,《乐毅论》入於内府,曾经褚遂良检校鉴定,认定为真迹。
褚氏著录内府所收王羲之书迹,为《右军书目》,列《乐毅论》为王氏正书第一,并注明“四十四行,书付官奴”。
唐太宗最为宝重的书迹是《兰亭序》与《乐毅论》。
唐内府收藏的《乐毅论》,最初摹拓分赐大臣是在贞观年间。
褚遂良《榻本(乐毅论)记》曰:贞观十三年(639)四月九日,命直弘文馆冯承素摹榻,分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六人,“于是在外乃有六本。
”武平一《徐氏法书记》载:“至高宗又敕冯承素、诸葛贞榻《乐毅论》及杂帖数本,赐长孙无忌等六人,在外方有。
”摹本的传布范围,限於皇亲国戚或近侍大臣而已,世人罕见其貌。
《乐毅论》墨迹本今已不传,真迹则更不待言了。
褚遂良临王羲之《乐毅论》
褚遂良临王羲之《乐毅论》褚遂良临王羲之《乐毅论》晋·王羲之《乐毅论》褚遂良摹本西安碑林藏拓本《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泰初)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
传王羲之抄写这篇文章,是书付其子宫奴的。
有人考证说,官奴是王献之。
这一书迹,早在去东晋未远的南朝曾被论及。
梁武帝在与陶宏景讨论内府所藏的这篇书迹时说:“逸少迹无甚极细书,《乐毅论》乃微粗健,恐非真迹”,陶宏景表示赞同,曰:“《乐毅论》愚心近甚疑是摹而不敢轻言,今旨以为非真,窃自信颇涉有悟。
”那么,梁朝内府的藏本,宜是摹本而非真迹。
尽管如此,陈、隋之际释智永却视《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据他说:“梁世模出,天下珍之。
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陈天嘉(650——565)中,人得以献文帝,帝赐始兴王,王作牧境中,即以见示。
吾昔闻其妙,今睹其真,阅玩良久,匪朝伊夕。
始兴薨後,仍属废帝。
废帝既殁,又属余杭公主,公主以帝王所重,恒加宝爱,陈世诸王,皆求不得。
及天下一统,四海同文,处处追寻,累载方得。
”唐朝初年,《乐毅论》入於内府,曾经褚遂良检校鉴定,认定为真迹。
褚氏著录内府所收王羲之书迹,为《右军书目》,列《乐毅论》为王氏正书第一,并注明“四十四行,书付官奴”。
唐太宗最为宝重的书迹是《兰亭序》与《乐毅论》。
唐内府收藏的《乐毅论》,最初摹拓分赐大臣是在贞观年间。
褚遂良《榻本(乐毅论)记》曰:贞观十三年(639)四月九日,命直弘文馆冯承素摹榻,分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六人,“於是在外乃有六本。
”武平一《徐氏法书记》载:“至高宗又敕冯承素、诸葛贞榻《乐毅论》及杂帖数本,赐长孙无忌等六人,在外方有。
”摹本的传布范围,限於皇亲国戚或近侍大臣而已,世人罕见其貌。
《乐毅论》墨迹本今已不传,真迹则更不待言了。
据唐韦述《叙书录》称,内府所藏的《乐毅论》,“长安、神龙之际,太平安乐公主奏借出外榻写”,“因此遂失所在”。
怎样临习《乐毅论》
作品笔法与结构的无限丰富性。 4.撇法 撇有长撇和短撇等多种。长撇,古人又称之为“掠”法。古人云:“掠如篦之掠发,此乃斜悬针而末锋飞起,宜出锋处送笔力到而匀,不可半途击出,则无力而瘦弱。”故作掠之法,颈部要细,腰部微弯曲,宜肥劲有力。颜真卿《八法颂》说:“掠仿佛以宜肥。”出锋时当以腕送,饱满尖锐,万不可作虚尖斜拂之状。而短 撇,古人称之为“啄”法。“啄”者,如鸟之啄物,锐而且速,喻其用笔当迅捷、爽利、明快。陈绎曾《翰林要诀》中说:“点首撇尾,左出微仰,如鸟喙之啄物。”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几种撇的写法: (1)斜撇。先逆锋入纸,右下略顿,再缓缓向左下按笔,速度渐快,手腕迅速发力向左下方撇出,笔锋快速离开纸面。此撇略带弧度,富有弹性,如右图中“者”字的撇画。 (2)弧撇。起笔如斜撇,在行笔过程中由重至轻向左下撇出,至出锋时微带曲势,用腕力将锋送出,意欲婉而畅。如右图中“度”字左撇。 (3)回锋撇。如右图中“盛”字左撇。其书写方法是:先轻锋逆人,作点后将锋调中,疾势下掠,收笔时末锋微微挑出,有回顾之势。 (4)竖撇。先写竖,行笔至二分之一左右,迅速向左下方撇出。这种撇一般在字中起着平衡重心的作用,在书写过程中切忌出现明显的停顿轨迹。行笔过程由慢渐快,应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如右图中“夫”字的竖撇。 (5)短撇。如右图中“于”字右上撇。其书写方法是:先轻锋向右上逆人,将笔略提,然后迅速向右下切入作一斜直落点,而后稍一衄挫,调中后迅速朝左下撇出,势微弯曲,出锋时要尖锐饱满有力,用腕力送。 (6)直撇。如右图中“不”字撇画。其书写方法与斜撇同,只是其形较直,笔画挺而爽,要顺势出锋。 (7)粗尾撇。如右图中“成”字左撇。该撇不同于回锋撇,也不同于其他撇,它在书写过程中至收笔时用力略重,笔画略粗,带隶书遗风,从而可以看出从隶书变楷体的某种过渡时期的痕迹。 此外,《乐毅论》中的用笔变化丰富,如右图中“伤”字的五撇,其长短、粗细、倾斜度等各有不同,在临习时应仔细分析体会。 5. 捺法 作捺之法,一波三折,势宜开张。李溥光《雪庵八法》中说:“险横三过,而开揭其势力。”行笔宜抑扬顿挫,不徐不疾,从容不迫。收笔时,须超笔战行右出,意即写捺脚时笔毫满捺已带侧势,须用腕法带动笔锋,逐步衄挫,边走边提,将锋提到离纸之
俞丰王羲之《乐毅论》详解
俞丰王羲之《乐毅论》详解概述《乐毅论》,夏侯玄文,传为王羲之所书。
此帖无墨迹传世,今所见者皆摹刻本,著名的有南宋越州石邦哲《越州石氏帖》本(今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明代有文氏《停云馆法帖》本(内刻两种)、陈巘《玉烟堂法帖》本、吴廷《馀清斋法帖》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有冯铨《快雪堂法帖》本等。
关于此帖的流传,历来有不少记载和传说,纷纭莫辨,今择其要者,引述如下:南朝梁武帝在与陶弘景的书启中说:“逸少迹无甚极细书,《乐毅论》乃微粗健,恐非真迹。
”陶弘景则回复表示赞同:“《乐毅论》愚心近甚疑是摹而不敢轻言,今旨以为非真,窃自信颇涉有悟。
”(均见《梁文纪》卷九)这一段说明梁时所见《乐毅论》可能已经是摹本了。
《法书要录》卷二载智永《题右军〈乐毅论〉后》曰:“《乐毅论》者,正书第一。
梁世模出,天下珍之,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陈天嘉中,人得以献文帝,帝赐始兴王,王作牧境中,即以见示。
吾昔闻其妙,今睹其真,阅玩良久,匪朝伊夕。
始兴薨后,仍属废帝。
废帝既殁,又属余杭公主,公主以帝王所重,恒加宝爱,陈世诸王,皆求不得。
及天下一统,四海同文,处处追寻,累载方得。
此书留意运工,特尽神妙。
其间书误两字,不欲点除,遂雌黄治定,然后用笔。
陶隐居云,《大雅吟》《乐毅论》《太师箴》等笔力鲜媚,纸墨精新。
斯言得之矣。
释智永记。
”智永是王羲之七世孙,并善书法,他对此帖评价极高,但他所见的是真迹还是“梁世模出”的摹本,从文中难以判断。
陈隋灭后,《乐毅论》又归入唐内府。
《法书要录》卷三褚遂良《拓本〈乐毅论〉记》:“贞观十三年四月九日,奉敕内出《乐毅论》,是王右军真迹,令将仕郎直弘文馆冯承素模写,赐司空赵国公长孙无忌、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特进尚书左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特进郑国公魏徵、侍中护军安德郡开国公杨师道等六人,于是在外乃有六本,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
褚遂良记。
”褚遂良记载以为当时所藏《乐毅论》“是王右军真迹”,并摹出了六本,传之于世。
碑帖|王羲之小楷《乐毅论》(俞和临本)
碑帖|王羲之小楷《乐毅论》(俞和临本)
下面是高清放大图
俞和(1307-1382年),字子中,号紫芝(芝生),晚号紫芝老人。
浙江桐庐人,寓居钱塘(今杭州),元末明初书法家。
俞和能诗,
喜书翰,早年得见赵孟頫运笔之法,后返临晋、唐名家法帖。
其行、草书,秀雅挺劲,酷似赵孟頫。
其楷书高古风雅,颇有晋人风度。
俞和学习书法,最重要的老师是赵子昂,但是他在取法赵子昂的同时,还不忘临习晋唐名家。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篇楷书《乐毅论》就是他临摹褚遂良的。
不过,俞和临写的《乐毅论》,从风格上讲和褚遂良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褚遂良的版本更接近王羲之的笔意,而俞和的,更靠近赵子昂一些。
《乐毅论》临贴指导
一、《乐毅论》简介《乐毅论》(上图为拓本局部)系王羲之小楷法帖,创作于永和四年(348年)。
《乐毅论》为三国时期夏侯玄所撰,是一篇论述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征战主事的文章。
王羲之抄写这篇书迹,是付给其子王献之的。
原迹久已不存,有《越州石氏帖》、《玉烟堂帖》、《快雪堂帖》等众多刻本传世。
《乐毅论》是王羲之楷书中颇负盛誉的名帖,历代名家对此赞不绝口。
隋智永在《题右军{乐毅论)后》说:“《乐毅论》者,正书第一。
梁世模出,天下珍之。
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唐褚遂良《拓本<乐毅论)记》指出:“(《乐毅论》)笔势精妙,备尽楷则。
”北宋黄庭坚有诗咏《乐毅论》为:“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
”清人钱泳《书学》对《乐毅论》更是大为推崇:“昔人谓右军《乐毅论》为千古楷法之祖,其言确有理据。
盖《黄庭》、《曹娥》、《像赞》非不妙,然各立面目,惟《乐毅》冲融大雅,方圆适中,实开后世馆阁试策之端,斯为上乘。
”《乐毅论》外标冲蔼之容,内含清刚之气;遒劲之中不失婉媚,端庄之中不失姿态;精淳粹美,清雄雅正,意境高远,静气迎人,所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空灵淡荡,高怀绝俗,真大雅不群之作也。
《乐毅论》是学习小楷的上乘法帖,从其学起,定能获益匪浅。
二、学习《乐毅论》应注意的几点《乐毅论》(下图为拓本局部)是小楷名帖,它与写其他大楷碑帖不一样,因此在临写该帖(也包括临写其他小楷字帖)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写小楷虽仅靠锋尖运行,但仍保持“逆起、行笔、回收”的运笔过程,也按轻、重、疾、涩的方法运笔。
在结构上,小楷讲究舒展,抱成一团则眉目不清。
第二,初学小楷,用笔宜缓,缓则允许我们有时间注意到笔法的完善。
王羲之《笔势论》中说:“初业书要类乎本,缓笔以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
”小楷字形虽微,但用笔最要精到。
端坐作书时,思想要集中,一念不可它移,精神要贯注,一毫不可苟且,使锋藏画中,力透纸背。
特别是发笔、收笔、转换、过渡、中间走笔处,尤不可忽略。
高清碑帖-褚遂良《临摹王羲之乐毅论》
高清碑帖-褚遂良《临摹王羲之乐毅论》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在唐初书家四巨头中,褚遂良算是晚辈了,其书体学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且能登堂入室,自成体系。
其特色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
李世民曾以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示褚,让他鉴别真伪,他无一误断,足见他对王的书法研习之精熟。
褚遂良书法由于继传统而能创格,《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连宋代不以唐书为然的大书画家米芾也用最美的词句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以表明褚的字体结构有着强烈的个性魅力。
【1】《乐毅论》夏侯泰初。
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莒即墨为劣是以叙而论之。
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回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2】未尽乎,而多劣之。
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其喻昭王曰:伊尹放太甲而不疑,太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业于至公,而以天下为心者也,夫欲极道之量,务以【3】天下为心者,必致其主於盛隆,合其趣於先王,苟君臣同符,斯大业定矣。
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於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4】也。
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
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讨齐以明燕主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
围城而害不加於百姓,此仁心着於遐迩矣,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5】德令於天下矣;迈至德以率列国,则几於汤武之事矣,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牧民明信,以待其弊,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愿释干戈,赖我犹亲,善守之智,无所之施,然则求仁得仁,即墨大夫之义也,任穷则从,微子【6】适周之道也,开弥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越州石氏本)(故宫博物院藏本)(美国安思远藏本)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越州石氏本)(故宫博物院藏本)(美国安思远藏本)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越州石氏本)(故宫博物院藏本)(美国安思远藏本)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越州石氏本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旧拓本故宫博物院藏晋·王羲之《乐毅论》旧拓本美国安思远藏《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泰初)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
传王羲之抄写这篇文章,是书付其子宫奴的。
有人考证说,官奴是王献之。
这一书迹,早在去东晋未远的南朝曾被论及。
梁武帝在与陶宏景讨论内府所藏的这篇书迹时说:“逸少迹无甚极细书,《乐毅论》乃微粗健,恐非真迹”,陶宏景表示赞同,曰:“《乐毅论》愚心近甚疑是摹而不敢轻言,今旨以为非真,窃自信颇涉有悟。
”那么,梁朝内府的藏本,宜是摹本而非真迹。
尽管如此,陈、隋之际释智永却视《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据他说:“梁世模出,天下珍之。
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陈天嘉(650——565)中,人得以献文帝,帝赐始兴王,王作牧境中,即以见示。
吾昔闻其妙,今睹其真,阅玩良久,匪朝伊夕。
始兴薨後,仍属废帝。
废帝既殁,又属余杭公主,公主以帝王所重,恒加宝爱,陈世诸王,皆求不得。
及天下一统,四海同文,处处追寻,累载方得。
”唐朝初年,《乐毅论》入於内府,曾经褚遂良检校鉴定,认定为真迹。
褚氏著录内府所收王羲之书迹,为《右军书目》,列《乐毅论》为王氏正书第一,并注明“四十四行,书付官奴”。
唐太宗最为宝重的书迹是《兰亭序》与《乐毅论》。
唐内府收藏的《乐毅论》,最初摹拓分赐大臣是在贞观年间。
褚遂良《榻本(乐毅论)记》曰:贞观十三年(639)四月九日,命直弘文馆冯承素摹榻,分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六人,“於是在外乃有六本。
”武平一《徐氏法书记》载:“至高宗又敕冯承素、诸葛贞榻《乐毅论》及杂帖数本,赐长孙无忌等六人,在外方有。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越州石氏本)(故宫博物院藏本)(美国安思远藏本)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越州石氏本)(故宫博物院藏本)(美国安思远藏本)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越州石氏本)(故宫博物院藏本)(美国安思远藏本)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越州石氏本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旧拓本故宫博物院藏晋·王羲之《乐毅论》旧拓本美国安思远藏《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泰初)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
传王羲之抄写这篇文章,是书付其子宫奴的。
有人考证说,官奴是王献之。
这一书迹,早在去东晋未远的南朝曾被论及。
梁武帝在与陶宏景讨论内府所藏的这篇书迹时说:“逸少迹无甚极细书,《乐毅论》乃微粗健,恐非真迹”,陶宏景表示赞同,曰:“《乐毅论》愚心近甚疑是摹而不敢轻言,今旨以为非真,窃自信颇涉有悟。
”那么,梁朝内府的藏本,宜是摹本而非真迹。
尽管如此,陈、隋之际释智永却视《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据他说:“梁世模出,天下珍之。
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陈天嘉(650——565)中,人得以献文帝,帝赐始兴王,王作牧境中,即以见示。
吾昔闻其妙,今睹其真,阅玩良久,匪朝伊夕。
始兴薨後,仍属废帝。
废帝既殁,又属余杭公主,公主以帝王所重,恒加宝爱,陈世诸王,皆求不得。
及天下一统,四海同文,处处追寻,累载方得。
”唐朝初年,《乐毅论》入於内府,曾经褚遂良检校鉴定,认定为真迹。
褚氏著录内府所收王羲之书迹,为《右军书目》,列《乐毅论》为王氏正书第一,并注明“四十四行,书付官奴”。
唐太宗最为宝重的书迹是《兰亭序》与《乐毅论》。
唐内府收藏的《乐毅论》,最初摹拓分赐大臣是在贞观年间。
褚遂良《榻本(乐毅论)记》曰:贞观十三年(639)四月九日,命直弘文馆冯承素摹榻,分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六人,“於是在外乃有六本。
”武平一《徐氏法书记》载:“至高宗又敕冯承素、诸葛贞榻《乐毅论》及杂帖数本,赐长孙无忌等六人,在外方有。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越州石氏本)(故宫博物院藏本)(美国安思远藏本)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越州石氏本)(故宫博物院藏本)(美国安思远藏本)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越州石氏本)(故宫博物院藏本)(美国安思远藏本)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越州石氏本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旧拓本故宫博物院藏晋·王羲之《乐毅论》旧拓本美国安思远藏《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泰初)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
传王羲之抄写这篇文章,是书付其子宫奴的。
有人考证说,官奴是王献之。
这一书迹,早在去东晋未远的南朝曾被论及。
梁武帝在与陶宏景讨论内府所藏的这篇书迹时说:“逸少迹无甚极细书,《乐毅论》乃微粗健,恐非真迹”,陶宏景表示赞同,曰:“《乐毅论》愚心近甚疑是摹而不敢轻言,今旨以为非真,窃自信颇涉有悟。
”那么,梁朝内府的藏本,宜是摹本而非真迹。
尽管如此,陈、隋之际释智永却视《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据他说:“梁世模出,天下珍之。
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陈天嘉(650——565)中,人得以献文帝,帝赐始兴王,王作牧境中,即以见示。
吾昔闻其妙,今睹其真,阅玩良久,匪朝伊夕。
始兴薨後,仍属废帝。
废帝既殁,又属余杭公主,公主以帝王所重,恒加宝爱,陈世诸王,皆求不得。
及天下一统,四海同文,处处追寻,累载方得。
”唐朝初年,《乐毅论》入於内府,曾经褚遂良检校鉴定,认定为真迹。
褚氏著录内府所收王羲之书迹,为《右军书目》,列《乐毅论》为王氏正书第一,并注明“四十四行,书付官奴”。
唐太宗最为宝重的书迹是《兰亭序》与《乐毅论》。
唐内府收藏的《乐毅论》,最初摹拓分赐大臣是在贞观年间。
褚遂良《榻本(乐毅论)记》曰:贞观十三年(639)四月九日,命直弘文馆冯承素摹榻,分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六人,“於是在外乃有六本。
”武平一《徐氏法书记》载:“至高宗又敕冯承素、诸葛贞榻《乐毅论》及杂帖数本,赐长孙无忌等六人,在外方有。
王羲之乐毅论介绍
王羲之乐毅论介绍《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撰写的一篇文章,他的这部作品被王羲之所抄写。
那么,关于王羲之抄写的乐毅论,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乐毅论的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乐毅论的基本介绍王羲之书。
小楷。
《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泰初)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
传王羲之抄写这篇文章,是书付其子官奴的。
有人考证说,官奴是王献之。
这一书迹,早在去东晋未远的南朝曾被论及。
梁武帝在与陶弘景讨论内府所藏的这篇书迹时说:“逸少迹无甚极细书,《乐毅论》乃微粗健,恐非真迹”,陶弘景表示赞同,曰:“《乐毅论》愚心近甚疑是摹而不敢轻言,今旨以为非真,窃自信颇涉有悟。
”那么,梁朝内府的藏本,宜是摹本而非真迹。
尽管如此,陈、隋之际释智永却视《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据他说:“梁世模出,天下珍之。
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陈天嘉(650——565)中,人得以献文帝,帝赐始兴王,王作牧境中,即以见示。
吾昔闻其妙,今睹其真,阅玩良久,匪朝伊夕。
始兴薨後,仍属废帝。
废帝既殁,又属余杭公主,公主以帝王所重,恒加宝爱,陈世诸王,皆求不得。
及天下一统,四海同文,处处追寻,累载方得。
”唐朝初年,《乐毅论》入於内府,曾经褚遂良检校鉴定,认定为真迹。
褚氏著录内府所收王羲之书迹,为《右军书目》,列《乐毅论》为王氏正书第一,并注明“四十四行,书付官奴”。
唐太宗最为宝重的书迹是《兰亭序》与《乐毅论》。
唐内府收藏的《乐毅论》,最初摹拓分赐大臣是在贞观年间。
褚遂良《榻本(乐毅论)记》曰:贞观十三年(639)四月九日,命直弘文馆冯承素摹榻,分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六人,“于是在外乃有六本。
”武平一《徐氏法书记》载:“至高宗又敕冯承素、诸葛贞榻《乐毅论》及杂帖数本,赐长孙无忌等六人,在外方有。
”摹本的传布范围,限於皇亲国戚或近侍大臣而已,世人罕见其貌。
《乐毅论》墨迹本今已不传,真迹则更不待言了。
王羲之《乐毅论》四帧
王羲之《乐毅论》四帧2021-12-26 05:55乐毅论原文: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莒即墨为劣,是以叙而论之。
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回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
今乐氏之趣,或者其未尽乎?而多劣之,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乎!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其喻昭王曰:「伊尹放太甲而不疑,太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业于至公,而以天下为心者也。
」夫欲极道之量,务以天下为心者,必致其主于盛隆,合其趣于先王。
苟君臣同符,斯大业定矣。
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于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也。
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
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
夫讨齐以明燕主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围城而害不加于百姓,此仁心著于遐迩矣;举国不谍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全于天下矣;迈全德以率列国,则几于汤武之事矣。
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牧民明信,以待其弊。
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愿释干戈,赖我犹亲,善守之智,无所之施。
然则求仁得仁,即墨大夫之义也;仕穷则从,微子适周之道也。
开弥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
使夫忠者遂节,通者义著。
昭之东海,属之华裔。
我泽如春,下应如草。
道光宇宙,贤者托心。
邻国倾慕,四海延颈。
思戴燕主,仰望风声。
二城必从,则王业隆矣。
虽淹留于两邑,乃致速于天下。
不幸之变,世所不图。
败于垂成,时运固然。
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则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
使燕齐之士,流血于二城之间。
侈杀伤之残,示四国之人。
是纵暴易乱,贪以成私。
邻国望之,其犹豺虎。
既大堕称兵之义,而丧济弱之仁。
亏齐士之节,废廉善之风。
掩宏通之度,弃王德之隆。
虽二城几于可拔,霸王之事,逝其远矣。
然则燕虽兼齐,其与世主何以殊哉?其邻敌何以相倾?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顾城拔而业乖。
岂不知不速之致变?顾业乖而与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