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偏误及其合法性_社会学_参照下的巴赫金狂欢理论
试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分析张恨水的小说创作
试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分析张恨水的小说创作试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分析张恨水的小说创作论文摘要: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从方法论上为张恨水小说创作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狂欢思维具有强烈的变更意识,它强调“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
狂欢思维具有“快乐的相对性”,并以此捣毁绝对理念,瓦解绝对权威。
文本是开放性的,凭借这些性质它可以不断生成新的意义,将人们引向更宽广的天地,因而对文本的理解活动是无止境的。
论文关键词: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狂欢精神;张恨水;通俗文学;小说创作最近,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的一些力作又再次搬上银幕、舞台甚至电视荧屏,其改编的部数和次数,观众的人数都是惊人的,很可能是现当代小说家中的第一名。
时隔数年,为什么他的小说还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有人认为是他这一时期的小说适应了人们消遣、娱乐的需要,有人认为是他擅长于其前期所主要从事的通俗文学创作,这些都不无道理。
然而,当代通俗小说精品俯拾皆是,为什么还会重新出现张恨水热?在我看来,“与其说是重新发现,倒不如说是重新评价。
”作家连同他的作品本身是个客观实体,没有任何变化,为什么有的死后被遗忘,有的却流芳百世,东山再起呢?这就不能单纯从作家和他的作品中去找原因了。
“每个读者本身就是一部新的文学史。
”-2J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家及其作品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单是以一种僵化的思维定势和批评模式分析作品,势必会导致某些评说失诸公允与科学,难于真正做到对作品的艺术真谛的感知和认识。
如果按照通俗文学自身的标准来衡量张恨水的作品,我们也许会发现许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但如果从多元文化视野中分析他的作品,如果把其作品放到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学中去考察,我们也许会挖掘到张恨水作品中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此,我试图借助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x-,j-张恨水的作品进行一种新的思考和评说。
众所周知,巴赫金是在探讨法国的拉伯雷和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时,提出文学狂欢化问题的。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
狂欢化理论是巴赫金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术界把巴赫金的学术活动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早期的文学研究和晚年的文化研究,并把狂欢化理论视为一种文化研究,但是,这个理论最初是他在研究长篇小说话语时提出来的,而且又由于文学和文化的不可割裂的关系。
狂欢化理论对于文学创作与批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狂欢”这一术语出发,去阐释一下狂欢的新内涵。
对于“狂欢”这一术语,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洪晓先生的《狂欢正解——狂欢理解综议》一文中,总结和评价了目前的六种主要理解:娱乐说、非理性的激动情绪状态的理解、宣泄说、后现代说、颠覆说、自由说,并认为狂欢的内核是一种个体的生命自由。
洪先生认为,狂欢最核心的特质是自由,而这种自由是一种生命的自由,它通过顺应人的本能欲望来突破外界束缚,激发起人的生命潜能和生命欲求来超越现实的必然有限性,让生命得以自由驰骋,给予生命绚丽多姿的演绎。
面对理性的过度发达,伦理理性、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等对人的丰富性、复杂性、能动性等的扼杀,它大声疾呼着感性的解放和满足,力图恢复人的完整性,用具体的、温馨的世俗情感对抗着冷冰冰、机械的理性机器;它敢于颠覆和打破权威的光环,让个体得到独立和自由,极大地激活了人的生命和个体意识;它不让生命受到任何的压抑,人们在其怀抱中可以尽情宣泄;也不让生命有任何的苦难阴影笼罩,倡导快乐原则,让人感受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张扬;面对异化的、残酷的现实,营造了一个“人化”的乌托邦世界,让人的各种愿望得到满足,让人的真性情得到尽情挥洒,让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因为其对现实的批判和弥补,所以颠覆性和抗争就成了其最显著的特点。
但其最终指向是个体的生命自由,饱含着浓浓的人文主义关怀。
狂欢的作用就在于维持理性与非理性、本我与自我之间的平衡,以促进人性的和谐全面发展为己任,价值指向是真善美。
但我认为,所谓的狂欢,本质上是一种无奈的独白。
文明的进步可能给人带来新的自由,也可能带来新的束缚。
浅谈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
浅谈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浅谈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论文关键词: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大众文化论文摘要:国内学界对巴赫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话理论、复调小说与狂欢诗学。
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成为大众文化研究的热门话题。
从理论发生学角度看,狂欢化理论并不能直接挪用为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话语资源。
因而,理清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合理关系,并且以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现象为现实观照去发掘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对大众文化研究的启示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米哈伊尔·巴赫金的思想足迹涉及哲学、语言学、诗学、符号学、美学和文化历史学等诸多领域。
学界对巴赫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话理论、复调小说和狂欢诗学。
二十世纪中后期,源起于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思潮兴起,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成为约翰·多克、费斯克等大众文化研究学者广为引证、剖析的理论资源,鲍尔德温等人主编的《文化研究导论》一书也将巴赫金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理论家之一。
川(P202)巴赫金研究在当前中国学界炙手可热,争论颇多,呈现出众声喧哗、杂语共生的态势。
就其狂欢化理论而言,学者们聚焦于狂欢理论是否“想像催生的神话”展开对话与争鸣;①同时,对于狂欢化理论能否被挪用为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话语资源,观点也是莫衷一是。
②由于巴赫金理论架构的庞杂和未完成性,其在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种种误读,本文在文化研究视阂中考察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合理关系。
一、狂欢化理论与民间文化巴赫金从民间文化的历史源头出发,以歌德《意大利游记》中对1788年罗马狂欢节的描述为史料,结合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拉伯雷的创作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狂欢化理论。
狂欢节、狂欢式与狂欢化是狂欢化理论的三个核心范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巴赫金提出了狂欢化的重要概念。
狂欢化渊源于狂欢节,而狂欢节的源头则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神节和民间仪式,它盛行于古希腊、罗马并延续至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节庆、仪式和庆典活动。
狂欢理论与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陆道夫
菲斯克在自己的著作里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巴赫金的两部著作,一本是巴赫金1968 年撰写的《拉伯雷和他的世界》(Rabelais and His World),另一本则是巴赫金在1981 年所著的《对话的想象力》(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他成功地运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解读电视上转播的美式摔跤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以及冒犯式的身体狂欢。
(一)美国学者伯高.帕特里奇最早从社会学的视角对狂欢的社会功能作了实质性的阐释。
他认为,狂欢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性的半人半兽特性的动力呈示。
狂欢像一股勃发直泻的洪流冲击着自然的与社会的设防,尽管节欲与克制延阻、缓解它,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而且洪流会因过度的延阻而变成疯狂的冲动,呈现出一种歇斯底里和无法抑制的特点。
帕特里奇说:“人总是处于一种矛盾的地位,在人身上既有文明倾向又有动物倾向,人一般是通过节制动物本性而使两者相谐调,但这并不能解决不断增加的压力。
于是各种各样的紧张状态就导致了一种释放,即狂欢。
”帕特里奇专门写了一本《狂欢史》,重点考察性狂欢。
因为在他看来,性狂欢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而且性在人类社会中.已不再仅仅具有动物本能的特征,而是具有了文化的特性;性欲也不单单是人的一种主观欲望,而是具有了一种人类社会的客观属性,它既超出了个体的心理层面,又摆脱了种族延续的纯生物的偶合形态,成为一种文化的标识与权衡。
帕特里奇从性生活的角度考察了自古希腊罗马直至20世纪人类生活中的狂欢现象,揭示了狂欢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帕特里奇指出,希腊人追求一种健康的性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他们显示出对生命强烈的热爱,他们既懂得生活的艺术,懂得一张一弛的养生之道,又富有理性精神,赋予生活以优雅的风格。
他们明白,无休止的纵欲只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仅性快感得不到满足,而且还极有可能破坏了其他有价值的事情。
所以,克制与自重成为他们最重要的个人修养,但这并不意味着禁欲,相反,克制与自重是为下一次性狂欢而作的一种有意识的延阻。
浅析巴赫金狂欢理论的适用性
式。 ” 复调从对话的意义上讲 , 它是对话的最高形式 。 巴赫金认为
有的昙花一 现 、 转 瞬即逝 , 文化思想 的多元化 、 非独元化 在十月 革命 以前极 为明显。 社会上呈现出 了“ 多音齐鸣 ” 的狂欢局面 : 解 构等级制 , 趋 向平 等性 ; 瓦解独元化 , 倡导 多元 化 ; 颠 覆君 主制 ,
巴赫金个 人的生活经历 以及所授学科 的变化 ,无不影响其 对狂欢理论 的深入思考 。巴赫金小组在三 次建 构中始终坚持 自 由的讨论话题 , 即“ 哲学认识论和道德审美方面 ” 以及后来 的“ 宗
教道德和宗教哲学 问题 ” , 巴赫金 的许多思想 的发展 无不与该组
的对话氛 围有关 。他在列 宁格勒 的五年里 ,思想走 向深化和转 向,从与古典哲学相关 的主题转 向语言学 , “ 由抽想思辨 色彩浓
英认为“ 大型对话 ” 包括两层意思 , 一层意思是“ 作 品中反 映出的
人类生活和人类 基本 思想 本身的对话本质 ” , 也 即生 活中人类思
1 9 1 8 年是求学 阶段 , 是其学术的厚积时期 , 1 9 1 8至 1 9 2 9 年 是巴
赫金小组时期 。 而传记作者认 为 , 在 1 9 2 4至 1 9 2 9年是 巴氏思想
2 0 1 4 — 0 4
文艺 生活 L I T E RA T URE L I F E
外
国 文 艺 浅析 巴赫金狂欢 论 的适用性 谢群 山
( 长葛市十二 中, 河南 许 昌 4 6 1 5 0 0 )
摘 要: 在评述 米・ 巴赫金 的狂 欢理论与他 所处的社会 时代 特点 密切相 关的基础上 , 概述 对话 与复调 小说 的关 系, 进 而得 出狂欢理论适 用于统治阶级相对宽松 或无力控制的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学现 象的研 究。
论网络传播中的草根狂欢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
内容摘要
此外,网络电影的制作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具有专业水准 的作品。最后,网络电影草根文化的视觉狂欢往往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 途径传播,具有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和影响力。
内容摘要
网络电影草根文化的视觉狂欢对电影产业和视觉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 先,它为电影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草根制片人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创作 和分享,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电影制作中来,拓宽了电影创作的思路和视野。 其次,网络电影草根文化的视觉狂欢也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变革。
案例分析:草根狂欢在网络传播中的影响和价值
无论是Papi酱还是喊麦哥,他们的成功都充分体现了网络传播中草根狂欢的 影响力和价值。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呈现了草根网民的生活态度和审美取向,并借 助网络传播的力量迅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网络传播中的草根狂欢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文化现象,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和价值。草根群体通过网络平台自由地表达和分享,形成了一种多元化、大众化 的文化交流模式。然而,草根狂欢也存在一些局限和问题,需要我们和引导。
标题:狂欢中的契合:巴赫金狂 欢理论与大众文化
标题:狂欢中的契合:巴赫金狂欢理论与大众文化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首次出现在他的重要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 中,该理论是他对19世纪俄罗斯文学和文化的深入研究的结果。狂欢理论强调的 是一种颠覆性的、自由的文化现象,它与大众文化有着深刻的。
标题:狂欢中的契合:巴赫金狂欢理论与大众文化
内容摘要
传统电影制作往往需要庞大的资金和复杂的制作流程,而网络电影则通过降 低制作成本和简化制作流程为电影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此外,网络电影草 根文化的视觉狂欢也丰富了视觉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使得视觉文化更加多元和包 容。
狂欢化理论的渊源及理念
• 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不分彼此,相互平 等,不拘形迹,自由来往,和谐、融洽、欢乐的 氛围成为社会底层的平民大众的氛围,平民 大众可以从心底里真诚友善地将自己美好 的情愫进行直接迸发。
• 再次,“狂欢节”也是一种展现独特的笑文 化的节日,是人狂态的欢快。巴赫金从构词 角度对“狂欢”进行了解析,他指出,“狂” 指“无所畏惧”,这是狂欢的本质核 心;“欢”(欢快)指它具有消解严肃性(包括 恐惧)的意义。 “狂欢”的话语内涵可以诠 释为“无所畏惧的欢快”。
• 正是在此意义上, 巴赫金的文学观念才具有 了跨越时空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巴赫金对 人类的存在拓展了一个审美的生存空间自 由地交往和对话。
中西方狂欢文化不同的表现方式
• (一) 中国狂欢文化的两大特点 • 中国文化中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使得中 国的节日习俗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其中最 重要的一大特点就是“讲究礼仪,礼俗和风 俗紧密结合⋯⋯早期的许多节日风俗就载入 儒家的经典” ,甚至进入官方的礼典,成了上 层统治者“礼乐教化”的一种方式。
• 联系拉伯雷的文化语境来看, 一方面是封建 教会的、严肃的、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文化, 另一方面则是与官方文化对立的、渊源流 长的、面向未来的、生生不已的民间诙谐 文化。
• 官方文化是死板的、僵化的、唯我独尊的、 • 等级森严的、面向过去的, 甚至文艺复兴时 期的西方文论仍然明确地这样划界: 悲剧主 人公必须是帝王、亲王或贵族, 喜剧人物只 能是没有官职的平民和下等人。
• “狂欢”遵循“翻了个”的逻辑,创造了一 个“颠倒的世界”,一个由严肃的现实状态 转入游戏状态的虚拟的世界,而游戏是非功 利的,所以人们置身在这个虚拟的游戏中可 以暂时忘记自己的阶级、等级和身份,实现 虚拟中的无阶级与平等。
• 人们通过亲昵的交往、欢快的游戏,创造了 一种笑的氛围,恢复了民间大众的笑。这种 笑是全民的笑,普天同庆的笑,是从万事万物 中取笑,是正反同体的笑,是狂喜的、又是冷 嘲热讽的笑,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再生 的笑。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狂欢化理论是巴赫金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术界把巴赫金的学术活动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早期的文学研究和晚年的文化研究,并把狂欢化理论视为一种文化研究,但是,这个理论最初是他在研究长篇小说话语时提出来的,而且又由于文学和文化的不可割裂的关系。
狂欢化理论对于文学创作与批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狂欢”这一术语出发,去阐释一下狂欢的新内涵。
对于“狂欢”这一术语,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洪晓先生的《狂欢正解——狂欢理解综议》一文中,总结和评价了目前的六种主要理解:娱乐说、非理性的激动情绪状态的理解、宣泄说、后现代说、颠覆说、自由说,并认为狂欢的内核是一种个体的生命自由。
洪先生认为,狂欢最核心的特质是自由,而这种自由是一种生命的自由,它通过顺应人的本能欲望来突破外界束缚,激发起人的生命潜能和生命欲求来超越现实的必然有限性,让生命得以自由驰骋,给予生命绚丽多姿的演绎。
面对理性的过度发达,伦理理性、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等对人的丰富性、复杂性、能动性等的扼杀,它大声疾呼着感性的解放和满足,力图恢复人的完整性,用具体的、温馨的世俗情感对抗着冷冰冰、机械的理性机器;它敢于颠覆和打破权威的光环,让个体得到独立和自由,极大地激活了人的生命和个体意识;它不让生命受到任何的压抑,人们在其怀抱中可以尽情宣泄;也不让生命有任何的苦难阴影笼罩,倡导快乐原则,让人感受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张扬;面对异化的、残酷的现实,营造了一个“人化”的乌托邦世界,让人的各种愿望得到满足,让人的真性情得到尽情挥洒,让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因为其对现实的批判和弥补,所以颠覆性和抗争就成了其最显著的特点。
但其最终指向是个体的生命自由,饱含着浓浓的人文主义关怀。
狂欢的作用就在于维持理性与非理性、本我与自我之间的平衡,以促进人性的和谐全面发展为己任,价值指向是真善美。
但我认为,所谓的狂欢,本质上是一种无奈的独白。
文明的进步可能给人带来新的自由,也可能带来新的束缚。
历史和逻辑的双重缺失——巴赫金狂欢理论批判
Do b e La k o so y a d Lo i u l c f Hi t r n g c
A ii a Cr tc lAna y i fBa h i S Ca ni a e r l ss o k tn’ r v lTh o y
YAN he Z n
lg o ulu e A s a s t m a i a ia in u t a h s o y, tl c ot s o ia nd l ia i ii i i us c t r . ys e tc f brc to ofc lur l it r i a ks b h hit rc la og c lsgn f,
c r i a 。 n a rc t s t e c lu a o f c i n a d v l e c n r n a i n b t e h a n v l n fiilr — a n v l a d f b ia e h u t r lc n l to n au o fo t to e we n t e c r ia d o fca e i a
( l g fLi r t r , e ta u h Un v r i Ch n s a 4 0 8 , i a Co l e o t a u e C n r l e e o S t i e st y, a g h 1 0 3 Ch n )
Ab ta t Ba htn’ r i a sr c : k i S Ca n v lThe y i on t uc e n t o d to s or e it ia e c i or S c s r t d o he f un a i n ofdit t d h s orc l d s rp-
历 史
和 逻 辑批 判
阎 真
试析巴赫金的狂次亿理抢与新时期中国大众文亿研究(一)
试析巴赫金的狂次亿理抢与新时期中国大众文亿研究(一)论文关键词:大众文化研究巴赫金狂欢化理论民间文化论文摘要:中国没有本土的大众文化理论。
对西方文化理论的跨语境的援用造成了对中国大众文化又本的误读。
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同质性关系,使巴赫金在民间文化研究基础上建构的狂欢理论合乎逻辑地成为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话语资源。
具体地说,狂欢化理论为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认识方法和阐释模式,对确认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及价值定位具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意义。
在对巴赫金的译介和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直被有意或无意地搁置起来,那就是巴赫金的思想理论体系之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启发性和建设性意义。
事实上,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构成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理论话语资源。
一、理论话语贫困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研究被迫通过对西方文化理论的援用而回应逼上门来的大众文化实践。
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曾一度或正在成为中国大众文化批评所倚重的舶来权力话语。
然而.回头看去,这些从异域进口来的西方文化理论几乎与中国特定语境中的大众文化实践存在着难以消除的隔膜。
建立在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基础上的西方文化理论话语与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中的中国文化实践的错位几乎是必然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基础的差异注定了在精神文化上的南辕北辙。
而且西方文化理论话语的背后一定隐藏了某种意识形态的企图,这对中国文化道路的选择和文化策略的制定来讲无疑是一个“请君人瓮”的文化圈套。
这表明,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精英主义文化理论和以英国文化主义理论为代表的民粹主义文化理论皆非中国大众文化实践的福音。
未经再语境化和话语转换便奉为“真经”来念,只能导致对中国大众文化文本的连续误读,想当然地拿来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将遮蔽中国大众文化现实实践中的真正问题,将具有科学性品格的大众文化批评变为一种鹦鹉学舌、人云变云的理论游戏。
中国大众文化的未来发展因缺乏本土性理论框范仍处在情况不明、前途未卜之中。
试析喜剧影片与狂欢化理论(一)
试析喜剧影片与狂欢化理论(一)论文关键词:巴赫金狂欢化超越论文摘要:本文借鉴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兵体分析喜别电影的生成过程,观众的观彩心态,提出真正优秀的喜别屯影应该超越狂欢化理论规范。
喜剧影片是一种颇难界定的电影类型,在电影评论界也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最近,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就像刚刚发掘出来的古董,被理论家所珍爱与赏析。
使用“狂欢化”理论来分析喜剧影片,也许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
喜剧电影脱胎于戏剧中的喜剧,而古希腊的喜剧起源到祭祀酒神的即兴表演,发展略晚于悲剧,可分为旧喜剧、中期喜剧和新喜剧三个时期。
公元前487一前404年是旧喜剧时期,多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讽刺的对象是社会名人,特别是当权人物。
公元前404一前338年是中期喜剧时期,以讨论神学、哲学、文学和社会间题为主。
公元前338一前120年是新喜剧时期,大都是世态喜剧,主要描写日常生活、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
到了中世纪,为了表现对官方宗教的令人苦恼的严肃性的反抗,人们通过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使得郁积的情感得以宣泄。
喜剧便是狂欢节上的一种主要的表演形式。
巴赫金认为;“狂欢节不需要虔诚和严肃的调子,也不需要命令和允许,它只需要发出一个开始玩乐和戏耍的简单的信号。
狂欢节使意识摆脱了官方世界观的支配,使人们可以用新的方式观世界;它没有恐俱,没有虔诚,它是以彻底批判的但又不是虚无主义的态度展示世界的,这种态度是积极的,因为它展示了世界无限丰富的物质基础,展示了生成和更替,展示了新生事物的不可制服和无往不胜,展示了人民大众的永生。
狂欢不仅是一种深层的生命体验,而且还是一种观察世界、表现世界的方式。
“民间狂欢节上关于死与生、黑暗与光明、冬与夏等等之类的‘争辩’,充满了除旧布新的情神,具有轻松愉快的相对性,即不让思想停滞、不让思想陷入片面的严肃之中,呆板和单调之中。
也可以说,中世纪的狂欢节是对宗教思想的一种反抗,预示着新世纪的曙光。
分析巴赫金诗学狂欢式特征
分析巴赫金诗学狂欢式特征关键字:文化诗学狂欢世界感受巴赫金在阐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同民间狂欢化文化深刻的内在联系时,特别强调民众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对这两位作家创作的影响,并且把这种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当作一种民众的世界观来看待,把它提到哲学的高度来认识。
什么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这种世界感受主要的哲学蕴含是什么?这种世界感受对于所谓高级的思想精神领域有什么冲击?这是我们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巴赫金文化诗学哲学层面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作为世界观的狂欢式世界感受1.两种生活和两种世界感受。
根据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巴赫金在研究狂欢化文化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认为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阶级社会生活中,过着两种生活,一种是日常的生活,一种是狂欢式的生活,而这两种不同的生活必然产生两种不同的世界感受,也就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他把狂欢节中所产生的民众的世界感受明确当作一种民众的世界观来看待,并拿它同官方和教会的世界观相对立。
巴赫金在谈到中世纪的狂欢节和狂欢化文化时,指出中世纪晚期欧洲各大城市(如罗马、拿波里、威尼斯、巴黎、里昂、纽伦堡、科隆等),每年合计起来有大约三个月(有时更多些)的时间,过着全面的狂欢节的生活。
他说:“不妨说(当然是在一定前提下这么说),中世纪的人似乎过着两种生活:一种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服从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生活,充满了恐惧、教条、崇敬、虔诚的生活;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
这两种生活都得到认可,但相互间有严格的时间界限。
”他特别强调,“如果不考虑这两种生活和思维体系(常规的体系和狂欢的体系)的相互更替和相互排斥,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中世纪人们文化意识的特点,也不可能弄清中世纪文学的许多现象。
”[1]首先,巴赫金提出了存在两种生活的概念。
分析巴赫金诗学狂欢式特征
分析巴赫金诗学狂欢式特征在文学史上,俄罗斯诗人巴赫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存在。
他的诗歌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吸引了无数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
其中,他的诗学狂欢式特征更是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
本文将深入分析巴赫金诗学狂欢式特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并探究其与巴赫金诗歌的关系。
一、巴赫金诗学狂欢式特征的基本内涵巴赫金的诗歌常常被称为“狂欢式”,正是因为他在作品中倡导的是一种放纵、自由、狂热的精神。
他倾向于打破传统诗歌形式和规则,追求自由、唯美、直观和创造性。
这种“狂欢”的精神推崇自我和个性的表现,追求身体和精神上的爆炸和解放。
由此,可以认为巴赫金的诗学狂欢式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由和放纵。
巴赫金的诗歌中没有明确的诗歌形式,也没有受传统诗歌规则的桎梏。
他的诗歌语言自由而富有张力,常常用大胆的比喻、夸张的形象和极具节奏感的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
2.唯美和直观。
巴赫金的诗歌追求视觉和感官上的冲击,他钟爱一些明亮而生动的形象,如光明、阳光、色彩等。
他的诗歌通过直观的手法来表现他对生命和爱情的理解,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3.创造性和个性。
巴赫金的诗歌充满了创造性和个性,他倡导诗歌创作的迷幻和模糊性。
他推崇诗歌作为创造性自我表达的媒介,试图通过诗歌向世界展示自己深奥的内心世界。
二、巴赫金诗学狂欢式特征的表现形式巴赫金诗学狂欢式特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表现:1.语言的自由。
巴赫金的诗歌语言极具自由性,他注重语言的音韵和节奏,常常运用句子的重复和变奏、乐音、韵脚、意境隐喻等手法使语言具有魅力和冲击力。
2.形式的多样性。
巴赫金的诗歌形式变化无常,他的诗歌中既有长诗又有短歌,既有传统的抒情诗歌形式又有自由诗和象征主义诗,这种多样性体现了他对传统诗歌形式的打破和对自由的追求。
3.生动的形象。
巴赫金的诗歌形象生动,他善于用一些明亮的色彩和形象来表达内心情感,如阳光、花朵、天空等,这些形象用来描绘爱情和生命的美好。
浅析巴赫金狂欢理论的适用性
浅析巴赫金狂欢理论的适用性作者:谢群山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4期摘要:在评述米·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与他所处的社会时代特点密切相关的基础上,概述对话与复调小说的关系,进而得出狂欢理论适用于统治阶级相对宽松或无力控制的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学现象的研究。
关键词:米·巴赫金;狂欢理论;对话;复调;社会转型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1-0099-02米·巴赫金的狂欢诗学大致由体裁诗学和小说话语组成的。
其理论对于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学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作用。
而笔者以为刘康着的《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对其诗学的适用有独到的见解,可谓一家之言,很有代表性。
刘康认为,对话与狂欢糅合在巴赫金的理论框架里,二者都是为文化转型理论服务的,巴赫金的思想因而被他引向了转型论和大众化。
本文从狂欢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对话与复调小说的关系两方面来评述该理论适用的时空性。
一、理论产生的背景米·巴赫金生于1895年11月,1975年3月去世。
1895至1918年是求学阶段,是其学术的厚积时期,1918至1929年是巴赫金小组时期。
而传记作者认为,在1924至1929年是巴氏思想最活跃、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时期。
1929年被B.C.皮勃特认为是“巴赫金思想”的“中心年”。
1895年到1929年期间俄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沙皇专制统治日益腐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起云涌,1904年日俄战争,1914年参加一战,1917年3月的二月革命爆发,成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同年11月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人民委员会。
1919年-1922年进行四年的反对外国干涉和国内反动势力叛乱的战争,接着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换言之,巴赫金当时所在的社会环境处于新旧交替、革故鼎新的转折期。
社会上的各种主张、思潮竟相出现,而有的昙花一现、转瞬即逝,文化思想的多元化、非独元化在十月革命以前极为明显。
狂欢视域下巴赫金诗学理论的探究与分析
狂欢视域下巴赫金诗学理论的探究与分析孙淑娴(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124)摘 要:各色各样的文学批评流派风起泉涌,各领风骚,如万花筒一般,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而在一片喧哗声中,一个响亮的名字频频出现,他就是“不在场”的巴赫金。
巴赫金的诗学理论作为20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中最富有创建性和影响力的成果之一,在其后期的学术著作中,从根本上承担起了人文科学的职责。
本文以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其理论要点进行概括和评述,并以当代文学研究甚至日常生活的新成果为例,浅析这一理论在当代广泛而持续的影响及现世意义。
关键词: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现世意义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057-01在充满动荡与突变的20世纪,社会的激变导致了文化的巨大变迁。
其中,一位思想巨人以他渊博的知识、新颖的观点,提出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理论成就。
他便是苏联著名的思想家与理论家——巴赫金。
巴赫金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理论研究,在众多学科中均有重大建树。
而在笔者看来,在其研究中,最具有独特性与创建性的莫过于他的狂欢理论。
其狂欢理论渗透着一种狂欢化的世界感受,以交替与摧毁、死亡与新生为核心,为千百年来备受冷落的民间文学创立了理论化的教学体系。
狂欢理论在打破人们传统思维的同时,使巴赫金获得一个研究的崭新视角。
[1]由此,对巴赫金狂欢视域下诗学理论的探索、研究与分析,具有巨大的意义和价值。
一、基调:巴赫金狂欢理论的现实渊源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 是他对欧洲狂欢节和拉伯雷的作品进行深入探析、思考的思想结晶。
[2]“狂欢化的渊源,就是狂欢节本身。
”狂欢是西方国家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其狂欢式的节日庆祝在民众生活中占有不可比拟的重要地位,以古罗马的农神节到后来的狂欢节、愚人节为例,均充满狂欢的本质。
巴赫金狂欢理论实质便是进行了两种世界、两种生活的划分。
第一世界是官方的、严肃的,是具有严格等级之分的秩序世界。
论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喜剧精神(全文)
论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喜剧精神论文论文巴赫金被世人誉为文学批判的奇才,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及《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等著作中阐述了著名的狂欢化理论。
尽管他在后一部著作中声称不打算提出“较为宽泛的一般的美学问题,尤其是诙谐的美学问题”。
但事实上,他的狂欢化理论及对拉伯雷的研究,蕴含了丰富的喜剧美学思想。
美国学者约翰.巴金(johnbrkin)的著作《20世纪幽默理论家》将巴赫金作为20世纪六大幽默理论家之一,与柏格森、弗洛伊德等并列。
苏联美学家包列夫也指出:“巴赫金对‘狂欢’状况的理论分析是如此出色和透辟,以至XX虽然仅仅考察了一种形式的笑,然而他得出的推断却能够包括以前谁也没有发现的喜的若干重要的一般审美特征”。
巴赫金对“狂欢式的笑”的复杂性的揭示,均触及喜剧美学的一般理论问题,提出了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
一、狂欢化理论的喜剧精神1.狂欢化理论的提出“狂欢化”理论是巴赫金通过对拉伯雷和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笑文化)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诗学理论。
巴赫金是从文化整体进展的角度观照特定历史时期某一文化现象和文学现象的,这种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喜剧本体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域。
在巴赫金看来,文学是“文化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不能脱离文化的完整语境去研究文学。
不可把文学同其他文化割裂开来,也不可把文学直接地(越过文化)与社会、经济等其他因素联系起来。
这些因素作用于文化的整体,而且只有通过文化并与文化一起再作用于文学。
ff[i](pd03)正是由此出发,他的植根于中世纪诙谐文化和拉伯雷创作实践的狂欢化理论,幸免了形式主义和庸俗社会学的偏颇,真正把握住了喜剧的本质和精髓。
巴赫金立足于文化诗学的研究,将特定的喜剧对象同孕育、滋养它的民间诙谐文化联系起来,从人类文化进展的渊源上来思考问题,所以他看到了其它研究方法所遮蔽的东西,看到并揭示了狂欢节所具有的“重要的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世界观内涵”,他认为狂欢的节庆活动“应该从人类生存的最高目的,即从理想方面获得认可”。
基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看网络流行语的生产和使用
2.2.2 网络流行语对消极负面交 流状态的调和
网络全民参与性和多维交互性的交 流模式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表达 个人观点和随时宣泄自我情绪的狂欢广 场,互联网平台上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可 以说正符合巴赫金所强调的“广场式的 自由自在的生活”。人们在网络上的交 流状态不可能只是积极正面的,每个人 都想要捍卫自己说话的权利,故而在交 流中难免会产生矛盾。事实上,当下的 网络交流,尤其是在面对与自身利益相 关的事件时,人们总是更难抑制住自己 负面的语言表达和情绪宣泄,在这种状 态下,若是谁用一句幽默风趣的网络流 行语来进行“插科打诨”式的戏谑化调 侃,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和对话双方 的矛盾并化解尴尬。
基于巴赫金理论的《小世界》狂欢化反讽新解
yuwenjianshe001@85基于巴赫金理论的《小世界》狂欢化反讽新解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 笪立摘要:巴赫金是前苏联杰出的学者,他提出的狂欢化理论是其重要思想理论之一,这一理论也是构成其文艺美学理论的重要部分。
该理论中有个重要特点,即反讽和狂欢化的融合。
本文以戴维・洛奇创作的《小世界》为例,详细讨论文学作品中戏仿、对话、对位等方式在狂欢化反讽中的表现。
关键词:狂欢化 反讽 戏仿 对话理论引言巴赫金的文艺美学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反讽,这是一种将讽刺变为现实的方式。
巴赫金在分析文学作品中运用这种方式找到了新的切入点。
在解释拉伯雷和中世纪底层流传的笑文化时,他深入细致地讨论了这种方式在笑文化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在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提出的复调小说时,他在狂欢化中找到了作者反讽的方式。
在巴赫金看来,笑谑类型反讽是最基础的反讽类型,“描绘语言的形式最早是用以嘲弄某些人的话语及行为的”,而笑则可以将这些形式连接在一起。
在巴赫金的概念中这些含有笑谑式的嘲弄可理解为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沟通手法。
嘲讽的构成因素有很多,而它们通常是和“模拟嘲笑与滑稽戏有紧密关联,这些构成因素可以使作品变得有趣起来,同时可以优化已被时代淘汰的无价值的传统成分”。
要产生强烈的反讽意味,将嘲讽和“模拟嘲笑的滑稽戏”融合在一起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
一、狂欢化的特点狂欢化有着全民性特点,因为它是生成笑谑反讽的最佳土壤。
在狂欢化的大舞台中,人们都有了新的面具,于是彼此间能产生虚拟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关系,这种关系促使人们能将反讽式笑谑变为现实。
作者在《小世界》中描绘的世纪宴餐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作品描绘的世界里,个体间原本的遥远感逐渐淡化,真实世界中无处不在的肃穆感也消失了,人们可以毫无拘束、畅通无阻地展开交流。
平时受人尊敬的上级在这里都变成了人们可以随意唾弃的对象,这正是因为这个世界中不存在森严的阶级感,也没有令人生畏的严肃氛围。
狂欢化让人们彼此间放下隔阂,可以肆无忌惮地开玩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研究·想象的偏误及其合法性———“社会学”参照下的巴赫金狂欢理论陈舒劼1,滕翠钦2(1.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福建福州350001;2.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和实证色彩浓重的社会学分析相比较,巴赫金对狂欢节的阐述的确有许多出入,但这并不能说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是虚假的。
不能用“真假”判断巴赫金的理论,巴赫金的创新就在于开创了狂欢节的隐喻纬度,使理论因为想象而具备超越现实的可能,从而显示自身的革命性。
“想象和语言的述行”是巴赫金狂欢理论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作用。
关键词:巴赫金;狂欢节;想象;社会学;有用性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0)02-0132-05一巴赫金想象的“狂欢节”与“现实”或者其他的理论范式中的“狂欢节”存在巨大差异。
巴赫金对狂欢节的时间、空间和人这三者的阐述都缺乏社会具体性,这决不是社会学的分析方式,但问题在于,巴赫金本人在反对俄国形式主义者时明确提出理论的社会语境分析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形式主义的弊端是使现实不断迎合自己的理论,而不顾理论中的诸多论述是否失真,“历史对他们来说只是一间为了论证他们理论的臆测的材料充栋的仓库。
……他们未能反映并领会历史真实性的理论,历史的真实性被歪曲并被赝造去迎合标新立异的理论。
……它是靠放弃自己的日常生活意义而获得文学结构意义的,日常生活的意义被取消了”[1]315。
但以社会学为参照,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涉及的恰恰不是日常意义上的狂欢节。
巴赫金针对的不是现实中某一具体事件,他的狂欢节没有公元纪年,狂欢节中的人没有具体的阶级区分,而是被想象成有机的整体。
可以肯定巴赫金拥有两种相互冲突的理论形式,从这种意义上说,狂欢理论成为巴赫金自己首先要批判的对象。
人们必须追问:“想象”在巴赫金的理论中是否占据了构成性的因素?“想象催生的”就是虚假的吗?怎样看待巴赫金解读文本的结构主义方式和他本人提出永恒辩证的狂欢理论以及他所拥护的社会学分析方式三者之间的矛盾?狂欢节毕竟是现实的、而非虚构的社会仪式。
巴赫金对现实显而易见的忽略使得上面的追问显得十分必要。
巴赫金的阐释是否犯了理论先行的错误?或者即使存在着这方面的缺陷,但这些缺陷却衍生出可贵的意义可能性?对于“理论和现实”的关系存在两种取向:一是本体论研究,这是社会学式的实证分析;一是方法论的研究。
前者认为可以找到事物的客观真实,后者则更注重由方法差异带来的意义差异,方法是更有效的范畴。
我们无法确定一个理论家无法拥有多种相互冲突的理论范式,我们的疑虑是能否因为巴赫金理论内部的范式相互冲突就断然否定他的理论的合法性?是否可以因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带有对现实的过度阐释的嫌疑进而就轻易怀疑整个狂欢理论的有效性?对此,我们有必要更加谨慎地关注各种理论是在哪种范畴之内被论述的?而且也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充满误读的非社会学的解读方法成就了具有革命气息的永恒辩证的狂欢理论。
实证是对神话世界的祛魅,人对自我的认知力产生信任的同时,也建立起理性主义的主体。
实证主义的特色在于,经验是检验真实的重要前提。
所以,在对狂欢节进行现实主义式的观照时,很多理论家更喜欢描绘现实态的狂欢节,他们习惯于记录自收稿日期:2009-12-26作者简介:陈舒劼(1980-),男,福建福州人,福建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滕翠钦(1979-),女,福建福州人,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西方文论及中国当代文论。
·3·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第30卷第2期2010年3月(Philos.&Soc.Sci.Edit.)Vol.30No.2Mar.2010己的经验。
即使他们将目光投向过去的社会景观,他们也会抛弃纯理论的臆测,而走田野观察的道路,力求在对现在的最大把握中完成对过去的构想。
这些理论家认为,“我”必须在场,阐述狂欢节才能客观、合理,实证主义经常以“我”的在场来说明阐释的真实性,因为这是亲眼目睹的事实。
现实中的狂欢节无法避免日常物质性和社会背景,他们更多在词典的意义上来讨论狂欢节,经验告诉他们,狂欢节即使是革命的,也还是日常的一部分,忽略任何一个方面,他们的论述就不真实。
实证主义在某种程度上缺乏面向未来的意义,所以这种理论会陷入对现实各个方面的不断地罗列中,无法进行理论提升。
因为关涉具体时空,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不同区域中不同的狂欢风俗。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得他们无法在差异性的背后建构狂欢节统一的内在意义。
实证研究中的“狂欢节”的所指和能指被现实经验所禁锢,我们可以在其中感觉到各种具体的社会真实,但在所谓的“客观真实”背后,我们将失落更多可供我们思考未来可能性的精神源流。
如果我们用实证的标准来反观巴赫金的狂欢节,那么得出的结论就是这种狂欢节只是主观产物,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甚至可以说巴赫金的解读是假的,因为他忽略太多物质性的东西,他注意的只是极为边缘的事实。
相对实证主义的研究方式而言,巴赫金对狂欢节的解读确实存在着很多漏洞。
“显然巴赫金的狂欢是从下层来看的平民主义世界观,它总是以对特权阶级的戏闹颠覆来批评上层文化。
特别是,巴赫金把早期现代欧洲的市井文化的似是而非、自相矛盾性简单化了。
巴赫金把狂欢与商业分离开来,而后者是资本主义理性最独特的地方,它出现在文艺复兴时就是这样的。
巴赫金仅把市井看作是当地人们所喜欢的颠覆欢庆的潜在空间;狂欢时的市井纯粹是娱乐的场所,与任何更为广阔的空间都没有联系。
巴赫金不能看到显而易见的东西,那就是这类集市也有经济因素的参与,它们是在文化和商业的交叉处。
他不能看到集市也是国际商业的一部分,就像莱昂斯所说的,也卷入当地人口及外人定居的混合因素。
巴赫金仅仅把集市看作是乡村生活的欢庆场所‘自然是误解了’。
他还忽略了一点,文艺复兴时,集市通过引进世界大同到生活中去,从而瓦解了当地习俗和传统,唤起当时的普通老百姓对新鲜、陌生的外来产品的兴趣”[2]2。
约翰·多克的这段论述批评了巴赫金对现实的短视,认为巴赫金的解读回避了狂欢的现实物质基础,这些现实的因素包括狂欢的商业性以及这背后浓厚的城市色彩①。
实证主义一直在寻求批评的客观性,他们无法接受理论系统之外的东西,故而具有很强的排他性。
实证主义者认为自己找到了最客观的狂欢节。
凌建侯指出:“学术理论不可能由‘想象催生’,要有扎实的根基,学术批评也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严谨的科学性。
”[3]学术理论中能不能有想象因素的存在呢?当然“想象过度”会导致理论阐释变成纯粹个人的主观产物,那么就会遭遇阐释过度的虚无主义②。
但是纯然客观仍然还是实证主义者一厢情愿的想法,问题是从纷繁的现象中提取有关的研究对象本身不是也带有主观的性质吗?在实证的研究方式还未发生作用之前,如何选择研究对象就已经打破客观的神话。
这不是说实证主义是虚假的,而是说实证主义也是策略,实证也是叙事的一种范式。
巴赫金所选择的理论范式也必然有其独到的地方,有着超越实证主义的必然优势。
姚斯就指出:“巴赫金的解释虽然不能完全公允地评价拉伯雷的创造个性、他的人文主义的或伊拉斯漠的信条以及关于一种新的生活实践的问题,但是,巴赫金毕竟给了我们一把不可或缺的钥匙,帮助我们避免语文学和实证主义研究中碰到的那些众所周知的问题。
”[4]311这个评价隐含了这样的信息:巴赫金的阐释和实证主义的角逐不是发生在“客观和真实”这一层面上,而是说这两种阐释问题的方式拥有各自分析问题的角度。
而巴赫金的阐释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某种新的可能,巴赫金也曾经毫不客气地指出:“启蒙主义者带有其非历史性,带有其抽象的理性主义的乌托邦,带有其对物质的机械性理解。
一方面,追求抽象的概括性和典型化,另一方面,追求纪实性,所以他们完全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拉伯雷。
”[5]133巴赫金对自己的理论模式充满了自信。
要对巴赫金的理论有一个公允的评价,就必须了解“想象”在理论中存在的可能性。
人们最终的任务不是探求巴赫金的理论是否真实,而是这种理论在哪种范围内是有效的,也就是他的研究范式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说巴赫金是从民间的角度来看狂欢节,从而导致了他解读的方向和其他狂欢节理论的差距,这种观点还不能精到地解释为什么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忽略了那么多现实因素。
一定限度的想象是合法的,巴赫金在某种程度上对狂欢节做了隐喻化的处理。
这种处理方式的理论合法性在于幻想成为了成熟经验主体的必然组成部分。
想象的隐喻拒绝了批评意义的唯一指向③,因为按照巴特的看法,客观的词典性造成了话语无力表达世界的丰富性。
“理论生产既不是真实客体·331·陈舒劼,等:想象的偏误及其合法性的表述,也不是直接关于真实客体的研究”[6]184。
从这种角度来说,巴赫金的创新就在于开创了狂欢节的隐喻纬度,狂欢节中的各种关系也被重新组合过,在对现实关系的简化中实现对现实意义的象征化,从而使狂欢节的意义不再局限于对现象的简单描摹,使理论因为想象而具备超越现实的可能,从而显示自身的革命性,巴赫金成就了一则狂欢节的寓言。
巴赫金认为:“狂欢节(再强调一次,是这个字眼的最广泛的意义上)将意识从官方世界观的控制之下解放出来,使得可能按新的方式去看世界,没有恐惧,没有虔诚,彻底地批判的同时也没有虚无主义,而只有积极的,因为它揭示了世界丰富的物质开端,形成和交替,新事物的不可战胜及其永远的胜利,人民的不朽。
”[4]319在跳出词典式的解释框架后,中世纪的狂欢节在非物质性、想象的层面上展开,巴赫金笔下的“狂欢节”或许和现实情况相距甚远。
但正是在虚构中狂欢节作为符号,被引申成是人民性、否定性和永恒的辩证的具体体现,狂欢节逐渐被想象成是对“日常和官方”的革命。
尽管这种描述和外在现实并不相合,但在理论的空间里,这个立足反抗的狂欢事实是可以成立的。
二理论范畴内的想象在实际的社会语境中有多大的社会效力?人们虽然不能断言狂欢理论是真实或虚假的,但追问这些理论在现实中的作用力却是必要的。
许多“否定性理论”也都遭遇了“现实有效性”的问题,在现实中,这种把人类现象理想化的理论会不会在现实境遇中遭遇批评的疲软?像马尔库塞、先锋派理论家的理论困境,巴赫金是否也会遇到?在一些人看来,理论层面可行的理论没有社会的功能性。
巴赫金用官方和非官方取代弗洛伊德的意识和无意识之分,事实上取消了原子个人的存在,认为无意识也是社会层面上的产物。
巴赫金批判了弗洛伊德对人的纯生物建构,但巴赫金提出的人际间关系在现实的意义上是否是个乌托邦?忽略人在实际的生存境遇中的泛权力关系,人和人之间的绝对平等是否只是纯粹的理论假想?有的理论家认为巴赫金的辩证法实际上是反对单纯的个性,他试图通过取消个性和集体之间的对立使之有机结合来实现个性的完美展现,但存在的问题仍然是这种四平八稳的辩证阐述在现实中有多大的有用性?巴赫金的“人民”是相互接触的所有不同年龄和地位的人的身体,这是人类学意义上的“人民”,这是人和人毫无障碍的面对和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