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教案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运用实践的阅读能力。
2.以“知识树”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内容】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10册第五组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第10册第五组课文:《田忌赛马》、《火烧赤壁》、《汴京城杨志卖刀》、《齐天大圣》、《宝黛相会》【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名著魅力,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2.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学习古典名著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3.分享同步阅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课外阅读。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阅读浏览表【教学步骤】一、导入谈话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历史的天空》(片断)2.师: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当我们阅读一本本古典名著时,在我们眼前,又会飞扬起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在文字的性灵中,去咀嚼、去感悟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设计说明:通过音乐和教师的谈话,把学生的注意引向本节课主题,营造一个古色古香的氛围)二、主题回顾1.课件出示人物图片,学生说出人物姓名,该人物出自哪篇课文,节选自哪部名著?21蔺相如-《将相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武松-《景阳冈》-《水浒传》石猴-《猴王出世》-《西游记》2.哪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师随机完善知识树内容。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四教案

学生倾听,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说。汇报。
三、学生试读
学生练习阅读,同桌交流。指名说说自己的故事。
四、拓展阅读
读自己最喜欢的文章,(不会读可以请教老师)
板书设阅读四教案
课 题
群文阅读四
课 型
教学内容
“到处都是头”“板凳和扁担” “地上有一个东西”
“不学写字有坏处” “巧改对联”
教学目标
1.阅读丛书五篇文章。
2.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学着阅读。
3.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学具
课件
第 一 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一、激发阅读兴趣
今天我们来学习几篇特别有趣的文章,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必修上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必修上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学科:语文年级:必修一单元名称:群文阅读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群文阅读材料,如诗歌、散文、小说、报刊、电影等;2. 培养学生群文阅读的兴趣,提升审美情趣;3. 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群文作品的能力;4. 加深对群文作品背后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理解;5.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巧妙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分析不同类型的群文作品;2. 理解并传达作品中的情感和主题;3.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述群文作品的核心意义;4. 掌握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1. 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分类;2. 阅读名人作家的群文作品,如鲁迅、巴金等;3. 分析群文作品的结构、情感和主题;4. 学习如何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表达出来;5. 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作品分享和交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分类1. 导入:引入群文阅读的概念,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群文阅读的理解。
2. 探究:引领学生发现不同类型的群文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报刊、电影等。
与学生一起讨论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3. 拓展:指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群文作品,如诗歌《登鹳雀楼》、散文《走在街上》、小说《子夜》等。
通过讨论和分析,理解作品的情感和主题。
第二课时:阅读名人作家的群文作品1. 导入:介绍鲁迅、巴金等名人作家的群文作品,激发学生对名人作家作品的兴趣。
2. 欣赏:选取鲁迅或巴金的一篇代表作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背后的文化和人文精神。
3. 分享和讨论: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名人作家作品时的感受和认识,引导学生思考作家的写作目的和对社会的影响。
第三课时:分析群文作品的结构、情感和主题1. 导入:提醒学生在阅读群文作品时要注重作品的结构、情感和主题。
2. 分析:选取一篇群文作品,如一首诗歌或一篇小说,与学生一起分析作品的结构、情感表达和主题,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美和思想。
3. 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作品的核心意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篇(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篇(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篇(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供大家品鉴。
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重点——体会朴实语言中包含的父子深情。
难点——课文第二、三段对表达课文中心的作用。
教法——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口述重点段落,体会描写的好处。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1、检查预习:⑴给加点字注音,齐读。
⑵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含义。
2、以小故事,激发情感,引入新课:父亲与母亲不同的送别方式:一个用行动,一个用表情或语言。
如父亲或许早早起床准备好行李,口理会说你走吧我就不送了,但在你走后父亲却会默默地站在某处目送,而母亲则会一边送一边流泪。
3、听录音朗读,体会课文感情。
4、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⑴文中写了几次背影?着重写哪一次?⑵以背影为线索,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
⑶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什么样的感情?讨论:课文四次写“背影”。
开头写难忘“背影”,送别一段两次写“背影”,结尾忆“背影”。
着重写在车站父亲爬月台买桔子时的背影。
难忘背影——点题。
(1段)家境:祸不单行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2、3段)描写背影送别前:细心关照为写背影做铺垫(4、5段) 买桔子:周到入微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6段)再现背影——思念。
(7段)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抒发了儿子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5、分段朗读,加深理解。
思考: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讨论: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
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真是祸不单行。
这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与父亲对儿子满腔的温情形成对照,显示出父爱的崇高。
6、朗读课文,准备复述“望父买桔”一段。
第二课时1、读4、5段哪些事情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照?⑴因为事忙,托人送我,他再三叮嘱,甚是仔细。
⑵尽管有事,终于决定自己亲自去送。
⑶给我选定座位。
⑷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计划

一、群文阅读目标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量通过群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本和信息,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本和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群文阅读内容第一单元课文:《草原》、《丁香结》、《花之歌》通过学习第一单元课文《草原》、《丁香结》、《花之歌》,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拓展阅读材料:《白桦林》、《雨中曲》等通过拓展阅读材料《白桦林》、《雨中曲》等,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本和信息,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
三、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快速阅读训练通过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
小组合作阅读通过小组合作阅读,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师引导与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同时也可以通过讲解和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
四、群文阅读评估方法阅读速度与阅读量评估通过评估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同时也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评估通过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可以了解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也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课件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课件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群文作品的能力;2. 提升学生对不同文学形式和风格的认知;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不同文学形式和风格的群文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2. 传统和现代的经典文学作品;3. 世界各国的优秀群文作品。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群文阅读的重要性和好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不同文学形式和风格的群文作品,以及经典和优秀的群文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第三步:阅读和理解(30分钟)1. 分发群文作品,让学生独立阅读;2.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群文作品的主题、情感、意义等。
第四步:文学鉴赏(20分钟)1. 教师导读,讲解群文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2. 学生分组进行文学鉴赏,共同欣赏和评论群文作品。
第五步:批判思维(20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探讨群文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或争议;2. 教师指导学生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第六步:总结和展示(10分钟)学生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和个人感悟,展示并交流彼此的成果。
二、课件设计课件布局及内容:1. 导入部分:简洁明了的导入语句和图像,引发学生思考和兴趣。
2. 知识讲解部分:清晰的文字和图片,介绍不同文学形式和风格的群文作品,以及经典和优秀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3. 阅读和理解部分:呈现群文作品的文本,配以相关图像,提供独立阅读和理解的空间。
4. 文学鉴赏部分:展示群文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5. 批判思维部分:提供问题和讨论的图像和文字,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讨论。
6. 总结和展示部分:结合图像和文字,总结课堂内容,展示学生的成果和感悟。
课件设计要求:1. 所有文字和图片都要清晰可见,字体大小适中;2. 信息显示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3. 图片要与文本内容相匹配,形成有机的整体;4. 页面过渡要自然流畅,避免突兀和生硬;5. 课件配色要舒适和谐,不过于花哨或刺眼。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教案

《儿童诗五首》《古诗二首》
1.自由读,了解大意。
2.细读古诗,感受古诗意境。
3.想象画面,感情朗读。
4.想一想,诗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共学互动片段分享
小组交流,汇报感受。
(1)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交流阅读感受。
(3)谈谈读了这几篇文章的收获。
表达主题: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读书,引导学生融入自然,回归生命的本真状态。
2.引导学生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其奇特的想象和诗意的表达。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x:写景文章《天山景物记(节选)》《家乡的风景》《秋晨》
课堂小结主题拓展
大自然有无穷的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
推荐阅读《昆虫记》
教学反思
3.你还知道哪些神秘之地,与同伴互相交流。
阅读《蜗牛的力量有多大》《骆驼---沙漠之舟》
《昆虫》《老北京四合院里的昆虫》
1.你知道还有那些小动物是“大力士”呢?
2.你了解到骆驼有哪些特点?
3.学习作者的写法,说说你熟悉的小动物的特点吧。
1.读文文章,你了解到了几种昆虫?与同学交流你的收获。
2.两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异同?
共学互动片段分享
汇报交流。
(1)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交流阅读感受。
(3)谈谈读了这几篇文章的收获。
课堂小结主题拓展
推荐阅读《木偶奇遇记》
第 四 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x: 借景抒情《那一串鞋的殷红》《远观与近玩》《蝉声》
五年级语文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感受不同文章的风格和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五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五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
2. 每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
2. 教师引导法,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点评。
3. 学生展示法,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
3. 分配任务:每组分配一篇课文,要求学生阅读并思考课文中的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 全班交流: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6.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点评和引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过程中的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和展示的情况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学生批判性思维: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评价过程中的思考深度和观点独到性。
六、教学内容1. 继续选取五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五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
2. 每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分析每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教师引导法,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点评。
3. 学生展示法,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
八、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
2.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
3. 分配任务:每组分配一篇课文,要求学生阅读并思考课文中的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 全班交流: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小学语文1 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1 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熟悉群文阅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培养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3. 提高学生的群体合作和讨论能力;4. 开发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包括阅读、理解、表达和创造。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概念和特点;2. 经典文学作品的群体阅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示例故事引发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读过或听过的经典文学作品,讨论感受和喜爱的原因。
2. 概念讲解(10分钟)- 介绍群文阅读的定义和特点,并与个人阅读进行对比;- 引导学生思考群文阅读对于理解作品和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性。
3. 群体合作阅读(2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本经典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 每个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分析和讨论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 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小组展示(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作品的总结和展示;-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教师点拨(15分钟)- 针对每个小组的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品;- 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和思考。
6. 创作环节(15分钟)- 提供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延伸创作素材,比如写一篇与作品中某个角色相关的故事等;- 学生可以个别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展示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创造力。
7. 总结与展望(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提醒学生持续参与群文阅读活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综合语文素养。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积极性、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2.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评估他们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文化展览,进一步拓展群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如朗诵比赛、小剧场演出等。
五年级语文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群文阅读教案第一章:群文阅读的意义与方法1.1 群文阅读的意义解释群文阅读的概念强调群文阅读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重要性讨论群文阅读对学生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作用1.2 群文阅读的方法介绍常用的群文阅读方法,如主题阅读、比较阅读、联结阅读等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群文进行阅读分享有效的群文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笔记、讨论等第二章:群文阅读的实施步骤2.1 准备工作选择适合学生的群文材料设计阅读任务和问题准备阅读材料和辅助工具2.2 阅读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帮助他们理解和消化阅读材料2.3 总结与反馈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总结和反思,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第三章: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3.1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确定群文阅读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阅读技能3.2 设计阅读任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适合学生的阅读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阅读效果3.3 选择合适的群文材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群文材料确保群文材料的质量和难度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第四章:群文阅读的评价与反馈4.1 评价标准制定合理的群文阅读评价标准,包括阅读理解、思维能力、合作交流等方面明确评价的方法和指标,确保评价的公正和客观4.2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小组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结合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全面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4.3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第五章:群文阅读案例分析5.1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群文阅读案例,展示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分析案例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5.2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阅读效果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5.3 教学启示基于案例分析,总结群文阅读教学的启示和教训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和策略,促进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教案

二、教师讲读,学生倾听,
学生看图倾听,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说。汇报。
三、学生试读
学生练习阅读,同桌交流。指名说说自己的故事。
四、拓展阅读
读自己最喜欢的文章,(不会读可以请教老师)
课 题
群文阅读一
课 型
教学内容
“第一次点名”“小彩笔”“我的书包”
“一个蘑菇两个根儿” “小小蝴蝶小小花” “朋友”
教学目标
1.阅读丛书六篇文章。
2.学习看图识字的方法。
3.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学着阅读。
4.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学具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教案
群文阅读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群文阅读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群文阅读课教案群文阅读课第一课时秋天的故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从书中喜欢的句段。
2.积累写秋天的语句。
3.教学重点:积累写秋天的语句。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1、小朋友,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美丽多彩的秋天。
谁来说说在你的脑海中,秋天是怎么样的?是啊,美丽的秋姑娘她来到人间,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美丽的故事。
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二、主题回顾1.第一单元,我们积累了许许多多描写秋天的词语。
(课件一)谁能用上识字一中的词语,来描述一下课件上的图片?(注意要说一句完整的话。
)2.看,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在给大家打招呼,它们的名字是?这些力量神奇的植物妈妈是谁?它们有什么神奇的办法?3.秋天的诗人也是多愁善感。
他们写下的诗篇还记得吗?试着背一背。
三、课外阅读1.挑选喜欢的篇目,自主阅读。
2.勾画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3.小组内交流展示。
4.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尝试把它背下来,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
五.拓展秋天是一首诗,是一首歌,是一段美丽的梦。
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可以唱歌、画画、背诗等。
第二课时我们的儿童诗教学目标:1.充满感情地朗读儿童诗。
2.积累文中的优美句段。
3.想象画面,感受儿童诗的美好。
教学重点:1.充满感情地朗读儿童诗。
2.想象画面,感受儿童诗的美好。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课前我们来认识一种新文体----儿童诗。
其实大家对它并不陌生。
儿童诗就是指适合儿童欣赏阅读、的诗歌作品。
它既可以是成人写的,也可以是孩子自己写的。
我们学过的《植物妈妈有办法》和《一株紫丁香》就是儿童诗。
二、主题回顾(课件出示几首学过的儿童诗)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想一想,你还学过或者看过哪些儿童诗?三、课外阅读1.(课件出示文章题目)请大家通读语文主题丛书这几篇文章,了解诗中都写了哪些内容。
2.想象画面,品读感悟。
(1)老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和韵律。
(2)想象画面,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6篇

篇1: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读出节奏和情感。
2、品味四首古诗词意境,把握四首古诗词主题。
3、识记四首古诗词名句,背诵默写四首古诗词。
阅读材料:古诗词《春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别云间》一、教学导入1、创设情境:播放《地道战》歌曲明代顾炎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以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为最高使命的爱国情感表达的就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前仆后继。
今天我们学习的四首古诗词就是我国历史上流唱不衰的爱国主义音符!2、多媒体展示每个作者的身世和写作的时代背景。
二、初读诗歌1、录音范读。
2、结合范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组内互评。
三、质疑探读1、四首古诗词具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
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要找出依据。
同学可以自由评价。
老师可适时归纳点拨《春望》通过一个“望”字,表达一个“忧”字。
(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一个“思”字,表达一个“愿”字。
(表达自己还愿意为祖国收复失地国家统一而现身的强烈愿望。
)《过零丁洋》通过一个“死”字,表达一个“忠”字!《别云间》通过一个“泪”字,表达一个“决”字。
(在浓郁的悲情中呈现出至死不屈的抗清斗志)四、合作探究:四首古诗词之间有什么联系?1、四首古诗词都是表达爱国情感的。
2、四首古诗词表达的爱国情感由浅入深,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到对时局腐朽的“忧愤”;从日思夜想为国家统一而重返沙场的强烈“愿望”,到不受敌人威逼利诱而从容就义誓死明志。
爱国情感逐步升华,愈来愈激昂。
五、倾诉心声学完四首古诗词,有何感想不论处于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
时代的不幸,是诗歌的大幸。
时代的苦难,国家的衰败,造就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昌盛。
因爱国,诗人和诗篇名垂青史。
六、识记名句你认为四首古诗词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深情的词语或句子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言之有理即可)七、小结杜甫、陆游、文天祥、夏完淳,他们都是国家的脊梁,人民的骄傲。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3. 提高学生对群众文艺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群众文艺作品的特点和分类;2. 群众文艺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技巧;3. 通过群文阅读,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群众文艺作品。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群众文艺作品的经典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第二步:教师讲解(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群众文艺作品的特点和分类,并讲解群众文艺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理解和掌握。
第三步:群体合作(3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部群众文艺作品进行研究和讨论。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也可以根据教师的推荐选择。
第四步:展示交流(2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群众文艺作品,并做出简要的鉴赏和评价。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进行讨论。
第五步: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群众文艺作品的分类、鉴赏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让学生把握住重点和要点。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情况、听取学生对群众文艺作品的鉴赏和评价以及提问等方式进行评价。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群文阅读是一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群众文艺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
这一教学设计既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注重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达到了多方面的教育目标。
希望这个教案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版)四年级群文阅读备课

四年级群文阅读备课教案学校:南寻小学班级: 四年级教师:**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教案一、主题说明以“自然奇观”为主题编写的,选编有《黄果树瀑布》《五色茶花》,《缝纫鸟》《蚂蚁的“摩天大楼”》等多篇阅读文章。
整组教材中的各篇课文,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的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三、教学内容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
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黄果树瀑布》《五色茶花》《缝纫鸟》《蚂蚁的“摩天大楼”》四、教学重点:1.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发展思维。
2.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1.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本组课文中的插图),你们发现这些图片的共同点了吗?(引出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这些自然奇观,一起继续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走进这些自然奇观里。
这是一棵知识树,相信通过我们精彩的阅读展示,会让这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二)、主题回顾孩子们,从课文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里,你感受到了什么?《观潮》:天下奇观《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画卷《鸟的天堂》:和谐美丽《火烧云》:绚丽多姿(三)、阅读概览3.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七篇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其中的四篇。
(出示课件)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让同学们进行了认真阅读,并且填写了《同步阅读卡片》。
现在请大家互相交流,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的。
4.这几篇写自然景观的文章里你最喜欢哪一篇,说说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群文阅读 学历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致敬青春----现代诗歌群文阅读学历案【学习主题】第一单元现代诗歌群文阅读新授课【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目标】1.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获得审美体验,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诗歌,掌握一定的诗歌朗诵技巧,准确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等。
3.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革命领袖的革命抱负和豪放胸襟,理解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激发青春的热情,理解青春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1. 在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 虚实结合、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的运用。
【学情分析】高一新生绝大多数是第一次接触现代诗歌,孩子们对它既陌生又好奇,是喜欢还是厌恶,取决于他们的第一印象,所以让学生爱上现代诗歌是首要任务,让兴趣引领课堂,让学生走进文本与诗人产生碰撞,走出文本,思考自己的青春,然后通过赏析文本学习怎样用诗意的语言表达青春,整个课堂不断让学生生成问题,用成就感激发课堂的深度学习,最终让学生学会用现代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继而完成教学任务。
【学法建议】诵读法、小组讨论探究、学习成果展示【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发现问题1、知人论世,了解文本(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后以流经家乡的大渡河及雅砻江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名沫若。
四川乐山人,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1921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书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郭沫若的诗歌形式自由奔放,不拘一格,常以火山爆发似的激情、波涛巨浪般的气势、天马行空的想象直抒胸臆,感情炙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还善于借助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以及象征主义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富有雄奇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主要作品有诗歌《天狗》《凤凰涅槃》《太阳礼赞》等.写作背景: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蓬勃的生机。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1单元中华文明之光群文阅读(一)文化传承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下册

教学反思
在这次关于“中华文明之光”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通过设计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生们对《论语》、《道德经》及《庄子》中的核心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探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仅加深了对文言文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运用古人的智慧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一点让我深感欣慰,说明学生们在课堂上确实有所得。
-收集与《论语》、《道德经》及《庄子》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包括作者的生平介绍、哲学思想概述等,以便于学生理解时代背景。
-准备一系列高清图片,展示与三家思想相关的古代艺术品、文物或场景,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和直观感受。
-搜集相关视频资源,如专家学者对三家思想的解读、动画短片诠释经典故事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1单元“中华文明之光”中的群文阅读(一)文化传承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下册。
-提供相关的文言文翻译辅助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
-准备《论语》、《道德经》及《庄子》原文和注解版本,以便于学生深入研究和参考。
2.辅助材料:
板书设计
①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
-重点知识点:仁爱、无为而治、逍遥游
-重点词:《论语》、《道德经》、《庄子》
-重点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可道,非常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②艺术性和趣味性:
-使用彩色粉笔或白板笔,突出重点,增加视觉吸引力。
-使用图表、流程图等视觉辅助工具,使知识更加直观易懂。
高一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文本阅读与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其语言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2. 《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3. 《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三、教学步骤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2. 学习与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本经典小说,包括《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
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并讨论该书中的女性形象、人物形象和英雄形象。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不同形象的意义和作用。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分享小组内的讨论结果,并就不同形象的表现方式和形象塑造手法进行交流与对比。
4.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提高表达能力。
同时补充相关知识和背景,拓宽学生的视野。
5. 拓展阅读布置拓展阅读任务,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相关作品或与本文相关的评论和研究成果,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思维。
6. 总结与展望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展望下节课的主题。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发言表达和拓展阅读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提升情况。
五、教学资源1. 《红楼梦》电影片段2. 《西游记》动画片段3. 《水浒传》插图和摘录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小组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拓展阅读任务,提高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元素和多媒体资源,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和深入思考。
群文第一单元教案

群文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群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习群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群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群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3.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入本课话题,群文。
Step 2:群文的概念和特点(20分钟)1.讲解群文的基本概念:群文是指以一个班级、一个集体为创作主体,整体完成的文学作品。
2.分析群文的特点:写实性、集体性、生活化。
3.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3:群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30分钟)1.分析群文的基本结构:引子、承接和高潮、结尾。
2.讲解群文的写作技巧:生动形象、语言贴近生活、表达真实感情等。
3.指导学生通过多个例子进行仿写和讨论。
Step 4:群体协作的重要性(20分钟)1.分析群体协作的重要性:凝聚力、合作性、创造性等。
2.利用案例和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感悟群体协作的力量。
Step 5:文学鉴赏与创作能力培养(30分钟)1.阅读和分析一篇经典的群文作品,让学生欣赏其中的艺术之美,理解群文的独特魅力。
2.给学生提供创作的机会,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创作一篇群文作品。
3.学生展示创作成果,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Step 6:作业布置与结束(10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各自完成一篇群文作品。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3.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资源:1.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等。
2.群文作品的经典案例。
3.学生课堂参与和互动的活动材料。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互动参与情况;2.学生的创作成果和作品质量;3.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课时
教具学具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拓展阅读,运用学法
阅读提示:
默读《语文主题丛书1》中的“第一章”部分
阅读:丛书 《冬季破雾游三峡》
回顾旧知
预习检查
阅读交流
一、回顾旧知
1.回顾单元主题,通过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你学到了哪些哪些写作方法及表达方法?小组内交流。
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并批注学习体会,关键词点上黑点。
质疑一个最想知道的问题
《企鹅寄冰》
《天使之路野象谷的传说》
《泅水的母鹿》
《保姆蟒》
《雪虎》
2.小组分工完成,每人一篇课文,剩下的课文每人完成一个任务。
3.组内交流。
4.集体交流。
第 3课时 教学设计
课 题
《听雨》《我是小雪花》
《雨的季节》《天上的星星数得清》
课 型
群文阅读
人文性
主题
人文主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丛书了解大自然独特的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工具性
主题
阅读主题:了解丛书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通过学习含义深刻的句子等方法,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表达主题:抓住重点语段,在品读中揣摩、领悟作者巧用比喻及由远及近、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等写作方法。
二、预习检查
1.小组内检查预习情况(小组长组织,每一位同学抽读一篇课文中一个自然段的内容)
2.教师指名朗读难易适中的段落,并对小组进行评价。
三、阅读交流
孩子们,读了这5篇文章,老师相信,你肯定从每篇文章中又有了新的收获,根据学习提示整理自己的学习所得。
自读自悟
1.出示自学提示:
学习内容
文章篇目
识记一批雅词
课 型
群文阅读
人文性
主题
人文主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丛书了解动物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体会人与动物的和谐之美。
工具性
主题
阅读主题:了解丛书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通过学习含义深刻的句子等方法,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表达主题:抓住重点语段,在品读中揣摩、领悟作者巧用比喻及由远及近、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等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感受自然景观。
2.朗读课文,体会自然之美。
3.抓优美语句,学习景物的描写方法。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出示阅读提示
静心读书
小组合作交流
一、静心读书,出示阅读提示:
学习内容
文章篇目
识记一批雅词
画出优美句段,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并批注学习体会,关键词点上黑点。
质疑一个最想知道的问题
《听雨》
《我是小雪花》
《雨的季节》
《天上的星星数得清》
二、预习检查
1.小组内检查预习情况(组长根据阅读提示分配任务)
2.教师组织交流并相机点拨。
第4课时 教学设计
课 题
《为什么冬天会形成霜》《梅雨是什么雨》《暴风雨》《植物的世界》《收获》
课 型
群文阅读
人文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题
人文主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丛书了解大自然独特的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具学具
第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出示阅读提示
自读自悟
交流读书收获
一、静心读书,出示阅读提示:
学习内容
文章篇目
识记一批雅词
画出优美句段,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根据课文内容提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质疑一个最想知道的问题
《为什么冬天会形成霜》
《梅雨是什么雨》
《暴风雨》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之美。
2.朗读课文,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抓优美语句,学习景物的描写方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具学具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回顾交流
预习检查
阅读交流
自读自悟
一、回顾单元主题:通过学习第一单元的课文,你学到了哪些哪些写作方法及表达方法?小组内交流。
二、预习检查
工具性
主题
阅读主题:了解丛书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通过学习含义深刻的句子等方法,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表达主题:抓住重点语段,在品读中揣摩、领悟作者巧用比喻及由远及近、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等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感受自然景观。
2.朗读课文,体会自然之美。
3.抓优美语句,学习景物的描写方法。
工具性
主题
阅读主题:了解丛书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通过学习含义深刻的句子等方法,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表达主题:抓住重点语段,在品读中揣摩、领悟作者巧用比喻及由远及近、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等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感受自然景观。
2.朗读课文,体会自然之美。
3.抓优美语句,学习景物的描写方法。
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及体会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质疑一个最想知道的问题
《冬季破雾游三峡》
《翠湖心影》
《张家界》
《密西西比河风光》
《天下第一湖》
2.小组分工完成,每人一篇课文,剩下的课文每人完成一个任务。
3.组内交流。
4.集体交流。
第 2 课时 教学设计
课 题
《企鹅寄冰》《天使之路野象谷的传说》《泅水的母鹿》《保姆蟒》《雪虎》
1.小组内检查预习情况(小组长组织,每一位同学抽读一篇课文中一个自然段的内容)
2.教师指名朗读难易适中的段落,并对小组进行评价。
三、阅读交流
孩子们,读了这5篇文章,老师相信,你肯定从每篇文章中又有了新的收获,根据学习提示整理自己的学习所得。
1.出示自学提示:
学习内容
文章篇目
识记一批雅词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语 文 教 师 教 学 设 计
教师个人信息
讲课班级[3.4] 主备教师[王咏娟] 修改教师[ ] 修改时间[ ]
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冬季破雾游三峡》《翠湖心影》
《张家界》《密西西比河风光》《天下第一胡》
课 型
群文阅读
人文性
主题
人文主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丛书了解大自然独特的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植物世界》
《收获》
二、预习检查
1.小组内检查预习情况(组长根据阅读提示分配任务)
2.教师组织交流并相机点拨。
教学反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效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教学机智、
学生创新等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