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电缆槽通用图(2017)8401

合集下载

高铁四电过轨管预埋要求

高铁四电过轨管预埋要求

长昆客专四电过轨管预埋技术要点
铁路路基电缆槽(2008)8401
1.过轨管共性要求
过轨管线应执行通路[2010]8401号(铁路路基电缆槽)图册和隧通06A(过轨、综合接地及电气化接地)图册,及相应设计技术文件。

(1)过轨管材质
(2)过轨管不得扭曲、压扁、破损,管口打磨光滑无毛刺,并采用软布封堵管口
(3)过轨管弯曲≮120度。

(4)穿管直径4mm铁线两头出露不少于1m。

(5)隧道过轨管在电缆槽内出头10mm。

2.隧道专业洞室过轨管预埋数量及位置原则上按下表执行,另还应根据设计隧道过轨管线一览表预埋,埋设深度按设计要求。

3.路基过轨管线按相应过轨管线一览表预埋
(1)路基过轨管预埋同时设相对应的通号、电力电缆井,通号、电力电缆不得共用过轨电缆井过轨,不同专业电缆井间距应大于1m。

(2)过轨管距电缆井底为125mm,井净深900mm。

(3)过轨管应埋设在基床底层顶面。

(4)电力电缆槽200*300mm,通号电缆槽350*300mm。

(5)电缆井盖板厚50mm,电缆槽盖板厚25mm。

4.桥梁过轨管线
按设计要求在桥梁端预留锯齿口,梁体和桥墩上预埋电缆槽道,上桥电缆槽使用不锈钢槽(400mm*300mm),地面电缆钢槽外部应采用砖砌围桩防护,围桩高度不得小于2.0m。

附件:铁路路基电缆槽(2008)8401(设计说明部分)
文档
文档
文档
文档
文档
文档。

路基电缆槽作业指导书..

路基电缆槽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连云港至盐城线编号:路基电缆槽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2016年3月1日发布 2016年4月2日实施目录1、编制目的 (2)2、适用范围 (2)3、职责 (2)4、技术标准 (2)5、资源配置 (3)5.1人员 (3)5。

2机械设备 (3)5。

3材料 (4)6、工艺流程及操作步骤 (4)6。

1电缆槽制作 (4)6.2电缆槽储运 (5)6。

3电缆槽安装 (5)6.4路桥电缆槽过渡施工 (6)6.5区间路基和车站路基电缆槽过渡施工 (7)6.6电缆井施工 (7)6.7电缆槽接地 (9)7、注意事项 (9)8、质量标准 (10)9、质量保证措施 (10)9。

1质量管理制度 (10)9。

2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11)10、安全保证措施 (11)11、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3)11.1环境保护措施 (13)11.2文明施工措施 (14)路基电缆槽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对路基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的施工作业进行控制,使其结果满足设计和施工验收的要求。

明确相关工作流程、职责和工作程序,做好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施工科学有序的全过程控制,系统、完整地实现站前和站后相关专业施工无缝衔接,保障连盐铁路线建设质量.2、适用范围适用于中交三航局LYZQ—4标段管辖区域内的路基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的施工.3、职责(1)路基技术负责人:全面学习掌握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的管理工作,并组织施工队实施,对架子队进行技术交底,及时的进行检测和内业资料填写、归档、建立台帐及影像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

(2)测量技术负责人:负责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的测量工作。

(3)试验技术负责人:配合工地试验室进行接口工程的原材料的检验等。

(4)质检工程师:负责对整套工序监督检查及抽检。

(5)安全工程师:负责施工安全工作。

4、技术标准连盐铁路路基大样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08)8401);5、资源配置5。

现行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通用参考图)目录(截至时间2014年12月31日)

现行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通用参考图)目录(截至时间2014年12月31日)

31 污水浓缩池
专水[01]7028
32 250m3 调节沉淀池
专水[01]7033
33 300m3 调节沉淀池
专水[01]7034
34 给水气浮池(100、200、300、400m3/h)
专水[02]1058[Ⅰ-Ⅳ]
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400m3/h、320m3/h、240m3/h、200m3/h、
铁专院
给排水 客货
1 建技[2001]43 号
铁专院
给排水 客货
1 建技[2001]43 号
铁专院
给排水 客货
1 建技[2001]43 号
铁专院
给排水 客货
1 建技[2001]43 号
铁专院
给排水 客货
1 建技[2001]43 号
铁专院
给排水 客货
4 建技[2002]83 号
铁专院
给排水 客货
7 建技[2003]94 号
凝土简支箱梁(双线)跨度 31.5m(直、曲线)
57
通桥[2005]2223[Ⅰ-Ⅳ]
III. 时速 2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有碴轨道先张法预应
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跨度 19.5m(直、曲线)
电牵 客货
1 经规标准[2009]205 号 20090920 铁二院 2 经规标准[2010]147 号 20101014 铁一院 1 经规标准[2011]42 号 20110303 铁一院
电牵 电牵 电牵
客货 客货 客货
5 经规标准[2011]42 号 20110303 铁四院
电牵 通用

名称
图号

Ⅴ. 接触网附加导线安装图(时速 160 公里、200 公里铁路
隧道内)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一、工程概况区间路基工程DK384+500~DK389+660、LYDK0+250~700设计时速分别为160km/h和120km/h.区间直线段路基面宽度按《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9)(以下简称《路规》Ⅰ级重型有碴轨道标准并结合接触网布置,站后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布置综合拟定。

电缆槽尺寸按通用图《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的要求执行。

双线路堑宽度13.4m,路堤宽度12.6m;单线路堑宽度7.7m,路堤宽度7.8m。

二、路堑开挖1、施工方法根据测量班放出的路基红线及开挖线,清除地表以下30cm范围内有机土及种植土,确保挖方范围清表完后地表无杂草、植物根系等杂物。

清表土运送到指定地点,严禁填筑到路基。

此段挖方采用机械开挖,机械开挖不到的边角采用人工开挖。

本段路基按1:1.5的坡度开挖,开挖自上而下分层逐层开挖,开挖面保持不小于4%的排水坡,严禁积水,并且保持边坡平顺。

开挖过程中随时用坡度尺校核,保证边坡率准确无误。

防止边坡部位超挖和欠挖;施工中测量班及时测量,保证边坡位置正确,当开挖至边坡平台时,预留50cm的保护层人工清理。

刷坡修整及时检查堑坡坡度,避免二次刷坡。

坡面坑穴、凹槽中的杂物清理后,嵌补平整。

2、技术要求和标准路堑边坡坡率、变坡点、平台位置、侧沟排水坡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满足下表要求:路基面中线高程、路肩高程、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如下:三、边坡防护1、边坡防护当路基土石方施工时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路基防护施工。

各类防护与加固应在稳定的基础或坡体上施工。

设有支挡结构物及排除地下水设施地段,应先作好支挡结构物、排水设施,再施作防护工程。

防护的坡体表面应进行检查处理,防护设施应与坡面密贴结合。

施工前应先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体平整。

路基防护所设置的泄水孔的位置、布置形式、孔径尺寸及泄水孔背反滤层的材料、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排水畅通。

高速铁路路基电缆槽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高速铁路路基电缆槽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 编制范围 (1)1.3 编制原则 (1)2 工程概况 (2)2.1工点概况 (2)2.2自然地理特征 (3)3 施工计划 (4)4 劳动力和设备配置计划 (4)4.1 管理人员配置 (4)4.2 劳动力计划配置 (5)4.3 设备配置计划 (6)5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6)5.1施工工艺流程 (6)5.2施工工艺方法 (7)6 质量保证措施 (8)6.1 质量控制 (8)6.2 安装允许偏差 (9)6.3 混凝土 (9)6.4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10)6.5其它方面 (10)7 安全及环水保要求 (10)7.1 安全施工措施及要求 (10)7.2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11)7.3环水保要求 (12)路基电缆槽首件工程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207-2017);(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8);(3)《铁路路基电缆槽通用图》(2017 8401);(4)《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5)《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6)新建江黑铁路施工图文件、工点图;(7)现行的国家及浙江省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总公司有关法律、规范、验标、施工指南和铁路总公司最新规章制度等;(8)我单位现场踏勘、调查、采集和咨询所获取的资料;(9)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在同类铁路施工中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1.2 编制范围新建江黑铁路站前工程JHZQ-4标南昌车站路基电缆槽首件工程施工。

1.3 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持证上岗”的原则,参建人员须经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2)施工前对有关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掌握技术要点及注意的安全事项,确保施工万无一失,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3)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4)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确保施工安全;(5)在编制方案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加强现场实地调查,掌握现场情况,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性,减少施工过程中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变动,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6)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现行铁路通用图参考图目录(20140402)

现行铁路通用图参考图目录(20140402)

20080522 20091121 20090118 20090118 20140212 20140212 20090421 20090421 20090421 20090421 20120802 20130925
铁二院 铁三院 铁三院 铁三院
环保 环保 环保 环保
铁四院 铁四院 铁四院 铁四院 铁五院
通电[2011]0001 通电[2011]2002
通化[2006]1001
7
通化[2006]1401[Ⅰ-Ⅳ] 通化[2008]1401[Ⅴ-Ⅵ]
6
经规标准[2006]149 号 经规标准[2008]39 号
20060906 20080409
中铁电化 院
电牵
通用
8 9 10 11 12
通化[2007]1201[Ⅰ-Ⅱ] 通化[2007]1202[Ⅰ-Ⅱ] 通化[2008]1301 通化[2009]1005
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400m /h、320m /h、240m /h、200m /h、 肆水[03]1010[Ⅰ-Ⅶ] 3 3 3 160m /h、120m /h、80m /h) 圆形网孔反应澄清池(100、200、300、400、500m /h) 100m 调节沉淀池 150m 调节沉淀池 200m 调节沉淀池 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整体式混凝土声屏障
客货 客货 通用 通用 通用 客货 客货 客货 客货 客货 客货 客货 客货 客货 客货 客货 客货 客货 客货 客货 客专
通房[2012] -Ⅰ、Ⅱ、Ⅲ、 4 Ⅳ 专水[01]3066 专水[01]3067 专水[01]3068 专水[01]5041 专水[01]5042 专水[01]7027 专水[01]7028 专水[01]7033 专水[01]7034 专水[02]1058[Ⅰ-Ⅳ] 1 1 1 1 1 1 1 1 1 4 7 5 1 1 1 1

路桥电缆槽过渡电缆井技术交底(项目部级)

路桥电缆槽过渡电缆井技术交底(项目部级)

中铁十四局集团青荣城际铁路工程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技术交底书单位/部门:工程部(章)主送单位第2、4架子队编号工程名称/部位区间路基与桥梁电缆槽对接日期交底内容:青荣城际铁路区间路基与桥梁电缆槽对接一、施工技术要求:1、参考图纸:青荣城际铁路路基与桥梁电缆槽过渡、车站路基与区间路基电缆槽过渡参见《铁路路基电缆槽》图号:通路(2010)8401。

2、路基与桥梁桥头为箱梁且非桥桥之间段路基地段桥头电缆槽对接是在桥头线路两侧各设置一个路桥电缆槽过渡电缆井,通过电缆井实现桥梁与路基电缆槽在平面及纵断面上的对接过渡。

(通桥(2010)8401-49)3、路基与桥梁桥梁桥头为T梁、特殊桥跨结构地段以及桥桥之间的短路基之间的路基桥头电缆槽过渡是通过现场浇筑一定长度的电缆槽在平面及纵断面上对桥梁及路基电缆槽进行顺接,顺接长度满足平面及纵断面路基电缆槽与桥梁电缆槽的转折角度不大于30°。

(通桥(2010)8401-48)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施工前,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梳理有关技术问题,领会施工图纸设计意图。

学习相关施工技术指南和验收标准。

编制施工方案并进行报批。

2)计算坐标、高程等数据并实施现场测量放样。

3)熟悉钢筋制作安装规范要求,计算钢筋数量,并提报材料计划,绘制钢筋加工安装大样图。

4)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验算模板受力。

(2)、材料准备5)消耗材料:根据设计和有关施工要求选定该站台墙施工所需混凝土、钢筋、回填土等材料,并按设计和有关规范取样进行原材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技术负责人:交底人:被交底人:保存至竣工1)由项目部材料管理人员根据工程进展需要,分期送往施工现场。

2)周转材料: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法,合理选用模板、钢管、方木等材料。

三、施工工艺1、路桥电缆槽过渡采用电缆井过渡电缆井采用人工或机械挖坑,现场采用素混凝土浇筑,电缆井其周边超挖部分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底部设C25混凝土垫层。

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标准设计(通用参考图)目录(截止2015.7.21)

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标准设计(通用参考图)目录(截止2015.7.21)
2
经规标准[2007]176号
经规标准[2006]149号
20071227
20060906
中铁咨询
电牵
10
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H型钢柱
通化[2008]1301
1
经规标准[2008]39号
20080409
中铁电化院
电牵
11
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路接触网交叉线岔安装图
通化[2009]1007
1
经规标准[2009]205号
20000525
铁专院
给排水
40
150m3调节沉淀池
专水7031
1
专设标[2000]056号
20000525
铁专院
给排水
41
200m3调节沉淀池
专水7032
1
专设标[2000]056号
20000525
铁专院
给排水
42
100m3钢球形水塔
专水[01]3066
1
建技[2001]43号
20010701
铁专院
20090421
铁四院
环保
修订中
62
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插板式金属声屏障
通环[2009]8323A
1
经规标准[2009]248号
20091121
铁三院
环保
63
混凝土拌和站
通临[2012]8401
1
经规标准[2012]126号
20120802
铁五院
混凝土
64
I.地上立式拱顶钢油罐(500、700、1000、2000m3)
铁四院
电牵
23
时速250公里铁路隧道内接触悬挂安装图

高铁四电过轨管预埋要求

高铁四电过轨管预埋要求

长昆客专四电过轨管预埋技术要点
铁路路基电缆槽(2008)8401
1.过轨管共性要求
过轨管线应执行通路[2010]8401号(铁路路基电缆槽)图册和隧通06A(过轨、综合接地及电气化接地)图册,及相应设计技术文件。

(1)过轨管材质
(2)过轨管不得扭曲、压扁、破损,管口打磨光滑无毛刺,并采用软布封堵管口
(3)过轨管弯曲≮120度。

(4)穿管直径4mm铁线两头出露不少于1m。

(5)隧道过轨管在电缆槽内出头10mm。

2.隧道专业洞室过轨管预埋数量及位置原则上按下表执行,另还应根据设计隧道过轨管线一览表预埋,埋设深度按设计要求。

3.路基过轨管线按相应过轨管线一览表预埋
(1)路基过轨管预埋同时设相对应的通号、电力电缆井,通号、
电力电缆不得共用过轨电缆井过轨,不同专业电缆井间距应大于1m。

(2)过轨管距电缆井底为125mm,井净深900mm。

(3)过轨管应埋设在基床底层顶面。

(4)电力电缆槽200*300mm,通号电缆槽350*300mm。

(5)电缆井盖板厚50mm,电缆槽盖板厚25mm。

4.桥梁过轨管线
按设计要求在桥梁端预留锯齿口,梁体和桥墩上预埋电缆槽道,上桥电缆槽使用不锈钢槽(400mm*300mm),地面电缆钢槽外部应采用砖砌围桩防护,围桩高度不得小于2.0m。

附件:铁路路基电缆槽(2008)8401(设计说明部分)
文档
文档
文档
文档
文档
文档。

电缆槽及过轨

电缆槽及过轨

电缆槽及过轨2、铁山港站:(1)在车站范围(除站台外)两侧分别预留电力电缆沟(带盖板),电缆沟尺寸为600(宽)某300(深)mm;站台内电缆沟采用下埋式,以便土建装修,尺寸为1000(宽)某1000(深)mm,车站范围内电力电缆沟应与区间及站台上的电缆沟连通,连接段采用电缆手孔井过渡。

(2)在车站到发线外侧两端电力电缆槽内分别预埋过轨直径为150mm的镀锌钢管5根。

4、在综合工区或货场正线位置处、车站两端咽喉区电力电缆槽内分别预埋过轨管3根。

5、在电缆沟与过轨钢管连接处分别设置电缆手孔井,用于电缆过轨,以满足电缆弯曲半径不小于1m的要求。

6、站台上电缆手孔井尺寸参《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中第121页:小型直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及小型三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其余地段电缆手孔井参照路基III型井,详见《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22-8401)。

7、站台上电缆手孔井一般设置间距不大于50米,并应避开进出站通道等人员密集位置。

较长电缆管路中下列位置应设置电缆手孔井:(1)电缆分支、接头处。

(2)管路方向较大改变或电缆从排管转入直埋处。

(1)新建铁山港10kV配电所,共1座。

(2)上述新建10kV配电所,占地面积不小于60m某35m。

(3)10kV配电所所区高程应高于50年一遇的高水位,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并且应距离铁路10米以上,并应考虑通所道路,道路宽度不小于4米,采用混凝土路面或沥青路面。

(4)10kV配电所宜设置不低于2.5m的围墙,围墙的高度与形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具体要求详见《铁路生产设备房屋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22)63号)第2.0.11条规定)所内为满足消防要求的主要道路宽度应不小于4m,并应具备回车条件。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

图:桥台综合接地
图:桥台综合接地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
十、桥梁声屏障综合接地
1.在声屏障竖墙内设置贯通的纵向接地钢筋,并与每个 声屏障金属立柱的锚栓焊接。 2.每跨梁起点侧的竖墙内预留接地端子,并与竖墙内纵 向接地钢筋焊接。 3.声屏障竖墙内的接地端子与梁体声屏障基础预留接地 端子连接。
图:桥梁声屏障综合接地
图:T梁综合接地
图:T梁综合接地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
六、钢桁梁综合接地
钢桁梁整体结构为全钢结构,在钢结构上方设置 混泥土结构梁面,梁部布置与普通箱梁相同。 1.每跨梁起点处(小里程端)设置8个接地端子,设置 位置与普通箱梁一样。梁面的接地端子通过梁体结构钢 筋横向、纵向连接;梁底接地端子直接与钢桁梁的钢体 焊接。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
3.应在梁体上表层(保护层)设置4条纵向接地钢筋, 接地钢筋分别设置在两侧挡砟墙处以及两块无砟轨道板 间的1/3处和2/3处。 4.接触网基础底面设置预埋钢板,通过连接钢筋和锚栓 与该侧挡砟墙内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5.贯通地线敷设在两侧电力电缆槽内,与电力电缆槽内 接地端子连接,并采取沙防护。
接地端子设置
图:T梁综合接地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
2. 梁体上表层(保护层)设置纵向接地钢筋。双线T梁 设置在梁体中心线伸缩缝两侧;单线T梁设置在梁体最 外侧(与电缆槽方向相反)。 3.接触网基础底面设置预埋钢板,通过连接钢筋和桥墩 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4.贯通地线敷设在两侧电力电缆槽内,与电力电缆槽内 接地端子连接,并采取沙防护。 5.梁体所有接地钢筋原则上利用非预应力结构钢筋,并 且钢筋截面积满足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要求,施工时作 出标识,便于检查。
挡砟墙接地设置: 每块挡砟墙单元顶部均设置纵向接地钢筋,通过连 接钢筋与梁体纵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

铁路项目工程综合接地项目工程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作业指导书

铁路项目工程综合接地项目工程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作业指导书

.\目录1 、适用范围 (1)2、作业准备 (1)2.1内业技术准备 (1)2.2外业技术准备 (1)3 技术要求 (1)4工艺流程 (1)5施工要求 (2)5.1施工准备 (2)5.2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施工工艺 (2)5.2.1地基处理完成并检测合格 (2)5.2.2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施工 (2)5.2.3路基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5)6 劳动组织 (7)7 材料要求 (8)8设备机具配置 (9)9 质量控制及检验 (9)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0.1安全要求 (10)10.2环保要求 (10)综合接地工程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工程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的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1)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应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审核图纸,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图纸及验收标准采用:《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通信、信号、防灾、电力、供电土建工程预留接口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测量方法》(TB/T3233-2010)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并准备好相关施工设备和物资。

3 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验标上的相关要求组织施工,在大面积施工前,选择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路基进行工艺试验,确定相关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4工艺流程图4-1 贯通地线施工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施工前对所需的贯通地线、连接线等材料进行验收,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2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施工工艺5.2.1地基处理完成并检测合格地基处理完成按设计图纸要求分层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标高后,并经过试验检测,满足要求后进行贯通地线施工。

电力电缆井技术交底

电力电缆井技术交底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新 建 铁路
*至*客运专线
分部(分项)工程
DK*~DK*路基
交底项目
电力电缆井技术交底
图纸名称、图号
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
1、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客专辽宁段*标内,*范围内路基工程填筑施工。
2.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质量、环保、工期等保证措施,编制应急预案。由各对应部门组织对参与施工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电力电缆井尺寸位置
电力电缆井现场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
开挖尺寸:电力电缆井长*宽*深 。
4.位置
顶面标高与电缆槽盖完盖板后的顶齐平;路堤电缆井顶面与路肩平齐,路堑电缆井顶面高于路肩以上,两侧电缆槽在高度上与电缆井顺接,顺接长度不小于2m。
㈠ 电力电缆井施工工艺流程图
㈡ 施工步骤
⑴测量放线
由测量队准确定位出电缆井的位置,并打好木桩或钢筋桩,做好保护措施,防止因桩位移动造成施工偏差。
⑺回填
当砼强度达到以上后拆模,模板拆除后周边的超挖部分采用C20素混凝土回填。
㈢ 注意事项
⑴通信信号线缆和电力线缆不能在同一井内过轨,且其电缆井之间净间距不应小于1m。
⑵电缆井开口与电缆槽连接处内侧应采用M10水泥砂浆顺接抹平,以防棱角划伤线缆;连接错开处应采用M10水泥砂浆封堵,以防鼠类进入。
⑶电缆井于线路两侧路肩上对称设置,与支挡结构物沿线路横向有干扰时,可调整电缆井的横向位置,但应保证电缆井位于砟脚以外;路堤电缆井顶面与路肩平齐,路堑电缆井顶面高于路肩以上,两侧电缆槽在高度上与电缆井顺接,顺接长度不小于2m。

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

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

目录一、编制范围 (1)二、编制目的 (1)三、编制依据 (1)四、工程概况 (1)五、施工准备 (2)5.1.技术准备 (2)5.2.外业准备 (2)5.3.施工机械设备 (2)六、综合接地材料规格及技术标准 (3)6.1.接地连接零件介绍 (3)6.1.1.接地端子 (3)6.1.2.连接件 (3)6.1.3.防护卡 (3)6.1.4.不锈钢连接线 (4)6.1.5.分支引接线 (5)6.2.通用接地材料连接工艺 (5)七、综合接地作业施工 (8)7.1.桥梁综合接地 (8)7.1.1.桥墩(台)综合接地系统(桩基础) (8)7.1.2.桥梁扩大基础 (11)7.1.3 预制双线箱梁梁体综合接地系统 (13)7.1.4预制单线箱梁梁体综合接地系统 (15)7.1.5预制单线T梁梁体综合接地系统 (15)7.1.6连续梁综合接地 (15)7.2. 隧道综合接地 (16)7.2.1.隧道接地极设置 (16)7.2.2.李家大山隧道综合接地施工要求: (16)7.3. 路基综合接 (20)7.3.1.工艺流程 (20)7.3.2. 技术要求 (21)7.3.3施工要点 (22)7.3.4.质量要求 (23)7.4 .无砟轨道综合接地 (24)7.4.1.钢筋加工 (24)7.4.2.钢筋绑扎 (24)7.4.3.轨道电路绝缘及其测试 (25)7.4.4.无砟轨道综合接地卡控要点 (25)八、质量、安全及环保措施 (26)8.1.质量措施 (26)8.2.安全措施 (26)8.3.环保措施 (27)郑万三标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中铁十九局郑万铁路湖北段站前工程ZWZQ-3标段综合接地施工作业。

二、编制目的为使施工队伍和现场技术人员对综合接地施工的工艺流程及主控项目有一个全面地认识,使施工的安全质量全过程处在可控状态,特编制本施工作业指导书。

三、编制依据(1)《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39号);(2)《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16)9301);(3)《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7)8401);(4)高速铁路桥涵、路基、隧道、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