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膝关节僵直(好)

合集下载

黄帝内针膝关节案例

黄帝内针膝关节案例

黄帝内针膝关节案例一、案例背景黄帝内针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针刺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也是最容易发生损伤和疼痛的部位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个黄帝内针治疗膝关节问题的案例。

二、患者基本情况患者为一名女性,年龄为45岁,身高160cm,体重70kg。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长时间站立和走动,因此她经常感到膝盖疼痛和不适。

她曾经去过医院接受过西医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

三、中医诊断根据患者的主诉和中医诊断方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患者属于“湿气重”体质,容易导致关节问题。

2. 患者膝盖周围有明显的淤血和淤液,并且局部有压痛感。

3. 患者肾气不足,导致膝盖周围的气血循环不畅。

四、治疗方案根据中医诊断结果,我们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1. 通过黄帝内针来调节患者的气血流通,促进淤血和淤液的消散。

2. 通过配合食疗和草药来调节患者的体质,减轻湿气重的问题。

3. 通过针灸和按摩来刺激患者的肾经,促进肾气的运转。

五、治疗过程1. 第一次治疗:在第一次治疗时,我们使用了黄帝内针来刺激患者膝盖周围的穴位。

同时,我们还采用了拔罐和按摩等方法来促进淤血和淤液的消散。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感到非常舒适,并且膝盖周围的压痛感明显减轻。

2. 第二次治疗:在第二次治疗时,我们继续使用黄帝内针来刺激穴位,并且加强了按摩和拔罐等方法。

同时,我们还给患者开了一些中药来调节体质和促进肾气的运转。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感到非常舒适,并且膝盖周围的淤血和淤液明显减轻。

3. 第三次治疗:在第三次治疗时,我们继续使用黄帝内针来刺激穴位,并且加强了按摩和拔罐等方法。

同时,我们还给患者开了一些中药来巩固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感到非常舒适,并且膝盖周围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六、总结通过本次黄帝内针治疗,我们成功地解决了患者的膝关节问题。

黄帝内针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在现代医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的骨关节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和破坏及骨赘形成,最终导致关节功能紊乱,以膝关节肿痛、僵硬、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国内一项调查显示,35-64岁人群膝痛和koa的患病率分别为13.6%和10.9%[1],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koa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祖国医学认为膝骨关节炎属于“骨痹”“痛痹”“鹤膝风”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对koa的研究不断深入,治疗方法亦不断丰富,疗效满意,现将近10年针灸治疗koa文献综述如下。

1 资料针灸疗法通过刺激全身及局部穴位可有效疏通全身及局部经脉,起到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等作用。

张宜[2]用针刺疗法(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梁丘)治疗koa34例,总有效率97%。

张必萌等[3]报道透刺法能加强表里经及临近经脉的沟通,增强刺激量,使针感易于传导,达到有效疏通膝关节局部经络、调和气血、濡养筋骨的目的,采用长针透刺治疗32例koa,总有效率78.5%,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

陶群等[4]采用腹针配合局部取穴治疗koa,腹部取患膝同侧的中脘、关元、外陵、大横、腹部奇穴,配合膝关节局部穴位,总有效率96.7%,针刺腹部穴位可调节脏腑经络及相关部位气血功能,腹部奇穴还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化瘀通络的作用,诸穴合用,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黄静[5]用瘢痕灸疗法(取足三里及悬钟穴)治疗koa50例,总有效率92.0%,直接灸治可充分发挥艾灸祛风除湿、温通经脉、温补气血的作用,灸后穴位局部形成灸疮,对穴位产生持续刺激,可继续发挥经穴调节作用,有效祛除风寒湿痹,使深积入里的病邪外排。

刘立安等[6]将112例患者(181膝),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98膝),针刺犊鼻、鹤顶、血海等穴,并同时加灸;对照组52例(83膝),单纯针刺治疗,穴位同治疗组。

经2个疗程(20次)治疗,对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参数进行评定。

膝疾穴:一个埋线治疗膝关节疾病特效穴

膝疾穴:一个埋线治疗膝关节疾病特效穴

膝疾穴:一个埋线治疗膝关节疾病特效穴膝疾穴埋线治疗效果好膝关节炎是一种病情复杂、病程较长的疾病,也是针灸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现代医学一般给予镇痛药,再无效者考虑非甾体抗炎药物以至麻醉镇痛药物;内科治疗无效时则考虑外科治疗。

埋线治疗传统以邻近取穴为主,如血海、梁丘、足三里等,以疏经活络,也可以从神经支配考虑,选择夹脊穴。

但是,这些穴位疗效远不如“膝疾穴”容易见效。

膝疾穴为埋线前辈陆健发现的一个经外奇穴,分为内、外膝疾穴。

内膝疾穴位于血海穴上1寸内0.5寸;外膝疾穴位于梁丘穴上1寸外0.5寸。

操作:病人取仰卧位或坐位,标记穴位后,用9号埋线针向股骨方向直刺快速进针,触及股骨后稍外提,再紧贴股骨上缘刺入1寸左右(注意一定要沿股骨上缘)感到阻力较大说明到位,此时可有针感传到膝部,关节腔内有较强的反应,持续30秒~1分钟后减轻,将针稍稍后退,植入线体即可。

此针法对于整个膝关节内疼痛,行走无力,遇冷加重,反复发作,甚至伴有积液者,疗效较佳。

埋线治疗时内、外膝疾穴交替使用,一般1-3次即可显效,此后每周1次,病情缓解后可延长治疗周期,连续数月,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膝疾穴的针灸治疗如果不埋线,也可以针刺治疗。

患者取平卧位,找准穴位用2~2.5寸长的2.l一26号针灸针,向股骨方向快速直刺,针尖触到股骨后稍向外提,再紧沿股骨上缘迅速刺入1寸左右(紧贴股骨上缘),感到阻力很大,说明已到位(如阻力小,则未到位)。

进针、退针均不用捻转、提插等手法。

针感为关节内有强烈的酸胀痛和抽动。

约1分钟后逐渐减轻,以后有阵发性震痛感。

留针时间5一30分钟,也可不留针。

开始治疗头3天每日1次,以后2~3天1次,内外膝疾穴可交替使用,一般2一4次就有明显疗效。

膝疾穴的针刺的特点: (l)现有俞穴在分肉之间,本穴在骨膜之中。

(2)传统针刺常用26一30号针,本穴必需用22一24号的长1.5一2.5寸的针或9号埋线针,用细针扎不进穴位。

(3)老针法用捻转、提插等手法,针尖扎到分肉之间或触到神经即可。

中医-温针灸治膝关节肿痛

中医-温针灸治膝关节肿痛

温针灸治膝关节肿痛膝关节肿痛是一种常见症状,以反复发作的关节疼痛和逐渐出现的关节活动障碍为主的慢性退行性病变。

临床常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活动加重,休息后缓解,久不活动有僵硬感,其发病与增龄、关节磨损、肥胖、遗传、内分泌紊乱、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有关。

膝关节肿痛可见于髌上滑囊血肿、膝部滑囊炎、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等及风湿病症中。

笔者采取温针灸治疗膝关节肿痛疗效满意。

【治疗方法】取穴:伏兔、足三里、三阴交、血海。

急性期加太冲;巩固期加天枢。

操作:令患者取舒适仰卧位,腘窝部下垫4厘米厚枕垫。

充分暴露所选穴位处,医者用押手食指力量适中地按压穴位并用碘伏消毒,选用规格为0.30×50毫米(太冲穴选0.30×25毫米)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按天枢、伏兔、足三里、太冲、三阴交、血海的顺序直刺35~~45毫米(太冲穴直刺20毫米),按针刺顺序施以高频率(≥120次/分钟)、小幅度(≤90°)捻转手法各1分钟,以(天枢)伏兔、足三里穴针感向足部、三阴交、血海穴针感向腹股沟部方向传导为佳。

除天枢和太冲穴外,将一中间有小米粒大小眼的硬纸片由其余各穴针灸针尾部套入并平放于局部皮肤上(预防艾段燃烧时艾灰跌落烫伤患者皮肤),将针灸针尾部由2厘米长的艾段中心插入(针灸针尾部上端与艾段上端持平),用线香由艾段下端点燃令其自燃至艾灰时去除,再如前法换另一艾段(当患者述灼痛时随时将艾段去除)。

如此温针灸3壮后按血海、三阴交、(太冲)、足三里、伏兔(天枢)顺序起针。

每周针灸5天每日天一次,两周一个疗程。

采取本方法治疗时嘱患者停止其他一切中西医治疗方法。

减少患部负重,禁止久站、久行、久蹲、频繁上下楼梯及按揉刺激。

可以缓慢骑自行车,但禁止骑自行车上坡。

【体会】膝关节肿痛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在《灵枢•经脉篇》中胃足阳明之脉的所生病就载有“膝膑肿痛”症。

其他各篇也有类似的描述。

温针灸辅助治疗对膝关节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温针灸辅助治疗对膝关节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第39卷第4期2021年4月CHINESE HEALTH CARE中华养生保健稳睡眠、不熬夜,遵循“夜卧早起”的养生原则,晚上阳入于阴而安眠,阳气潜藏,白天阳出于阴才可精神焕发。

而很多人多夜晚晚睡白天补觉则与之相悖,以致阴阳失和,久必生疾。

故子时(即晚上11点)之前需进入睡眠,早晨鸡鸣时(即5点左右)起床较适宜。

肝胆在子时,丑时间最兴奋,各个脏腑的血流经肝,肝胆在此时发挥的作用可达到最高峰,故春季应注重这段时间内的睡眠[10]。

其次,心“静”为要。

当今之人多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以致渐渐耗竭其精气,不断耗散其真气,只求务快其心,故必受累于心,耗损心阳,心是人的生命之根本。

需“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才可“真气从之,病安从来”,故养心贵在让心“静”。

故四时之序不能违背的同时,要使内外和调,静心等待天时,守护真气,不使偏颇,生气得以供养,其形体才可壮健。

故动静的适度与协调,可守阳存内,以助阳升。

5畅情志而安五脏百病皆因气而生,情志的异常必然会影响气机的运行,情志不畅多是致病之主要因素。

庚子岁初之气主气为厥阴风木,是养护肝脏的重要时节,肝气通畅柔和,精神愉快,胸怀开阔,使万物生机,以顺应春日养生之道,这样才有利于意志的生发,使身体、情志得以舒缓。

五行中生理上五脏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病理上相乘相侮、母子相及,相互联系,五志对应五脏,亦联系密切,故保持乐观情绪,精气则不容易耗散,脏器不容易老化,形体不致以衰惫,五脏安自可祛病益寿。

若肝体失养,肝阳就失去五脏互济之源,进而导致身体虚弱、未老先衰以及病邪入侵[11]。

故需端正心态,正确对待,情志调和,只有这样五脏神安,六腑气调,经脉通畅,致病之邪气就无从侵入。

6基于五运六气学说的施药防护中医防治原则常善于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应随机达变,不可拘泥[12]。

三因司天方正阳汤是正值春季的时令治疗方。

论曰“子午之岁,少阴司天,阳明在泉,……民病关节禁固,腰痛,气郁而热,小便淋,目赤心痛,寒热更作,咳嗽,鼽衄,嗌干,饮发,黄疸,喘甚,下连小腹,而作寒中,宜正阳汤”。

膝关节僵硬中医临床路径

膝关节僵硬中医临床路径

膝关节僵硬中医临床路径一、膝关节僵硬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骨痹病(TCD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僵硬(ICD-10编码:M25.66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膝关节僵硬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僵硬中医诊疗方案”。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恢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膝关节僵硬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僵硬中医诊疗方案”。

膝关节僵硬临床常见证候:瘀血阻滞证阳虚寒凝证肾虚髓亏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膝关节僵硬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僵硬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关节僵硬。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康复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3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关节僵硬的患者。

2.有以下情况者不进入本路径:不稳定骨折或骨折不稳定状态;手术患者术后出现感染;下肢己出现深静脉血栓;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3.患者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影像学检查:膝部X线片或MRI;(2)康复评定:包括疼痛、膝关节活动度、髌骨活动度、关节肿胀、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全膝关节功能评定。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以及三维步态分析、等速或平衡功能测试等。

(八)治疗方法1.手法治疗2.运动疗法3.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

膝关节痛的中医针灸治疗

膝关节痛的中医针灸治疗

膝关节痛的中医针灸治疗膝盖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每天都承受着因直立行走和各种活动所引起的机械力,承受重量越多,关节软骨磨损的几率也越大。

中医认为,血瘀气滞、长期劳损、筋骨失养和肝肾亏损等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膝关节疼痛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是麻痹阻止经络或风寒湿邪。

膝关节疼痛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具有较长的病程,中医针灸疗法针对此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临床上经常用到的针灸治疗膝关节痛的方法。

1.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1.膝关节炎:膝骨关节炎又被称为老年性骨关节病、膝关节退行性变等,是最为常见的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原因,通常与年龄增长、损伤和肥胖等因素有关。

具体表现为膝盖隐痛,在下蹲或起身时疼痛明显,膝关节周围有水肿的情况,按压时疼痛感较为强烈。

(2)膝关节损伤:膝关节主要是依靠韧带和肌肉来维持稳定,最重要的是内侧副韧带,另外还有前后交叉韧带、髌韧带和外侧副韧带等,通常是暴力导致损伤,如果有必要可以做关节镜检查来确诊,膝关节韧带损伤会导致膝关节疼痛。

(3)痛风:以中年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群体为主,食用过多的嘌呤类食物可以引起膝盖疼痛,使膝盖功能受限。

1.具体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2.1委中刺血法《素问·刺腰痛篇》中对委中刺血法治疗腰腿痛有记载,里面提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这里所说的郄中就是委中穴。

将其用来对膝关节疼痛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其具体方法是:患者取俯卧位,将药棉、草纸或者塑料纸垫在膝盖下。

如见委中附近有怒张的脉络,就用三棱针进行点刺,让血液自由流出,开始的时候血液是深紫色,慢慢就会变为淡红色,直至最后自行停止,然后用75%的酒精棉将污血擦拭干净。

2.2局部刺络拔罐法在膝关节疼痛部位找到青色的静脉,用三棱针进行点刺,就会有豆状血液流出,然后对局部加拔火罐。

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火罐漏气,可以将超声耦合剂涂在火罐口位置,让火罐停留在局部十分钟左右。

针灸针刀及药物并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疗效观察

针灸针刀及药物并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疗效观察

针灸针刀及药物并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疗效观察摘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又称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

多见于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过去认为膝关节局部损伤及炎症和慢性劳损引起关节面软骨变性,软骨下骨板反应性损伤,导致膝关节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称为增生性关节炎。

发生原因是遗传和气质虚弱等。

针刀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根本原因是膝关节的内部的力平衡失调。

其主要症状是膝关节疼痛、行走不便,伸曲受限,下蹲困难,或为突然活动刺痛,并常伴有软腿现象。

膝关节伸直到一定程度时引起疼痛,在膝关节的伸曲过程中往往发出捻发响声。

另外,严重者甚至有肌肉萎缩,并可出现关节积液。

患者膝部一般都无肿胀现象。

2010年3月-2013年1月,笔者用针灸针刀及药物对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小针刀药物【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92-0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又称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

多见于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过去认为膝关节局部损伤及炎症和慢性劳损引起关节面软骨变性,软骨下骨板反应性损伤,导致膝关节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称为增生性关节炎。

发生原因是遗传和气质虚弱等。

针刀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根本原因是膝关节的内部的力平衡失调。

其主要症状是膝关节疼痛、行走不便,伸曲受限,下蹲困难,或为突然活动刺痛,并常伴有软腿现象。

膝关节伸直到一定程度时引起疼痛,在膝关节的伸曲过程中往往发出捻发响声。

另外,严重者甚至有肌肉萎缩,并可出现关节积液。

患者膝部一般都无肿胀现象。

2010年3月-2013年1月,笔者用针灸针刀及药物对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共治疗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100个膝关节,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7.5岁;病程一月至二十年。

针灸推拿科痹症(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科痹症(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2011年针灸推拿科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一、定义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血气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理、僵硬、肿大、变行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包括西医学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1月1日实施,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其诊断依据为:“由于年老体衰,骨失滋养,气血失调,所致局部或全身骨关节退化改变。

临床表现以大关节疼痛,以关节活动不利,运作牵强,舌质偏暗,舌苔薄,脉滑或弦为次症。

多见于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改变。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长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症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于基本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4)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至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行。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勃稠,wBc<2000个/ml;(4)中老年患者(多40岁);(5)晨僵感30min、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6)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三、辨证分型1、风寒湿痹(1)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恶风、发热等表证。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2)痛痹:肢体关机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3)着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

针灸疗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福音

针灸疗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福音

针灸疗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福音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一般采用针灸治疗方法,选穴以膝关节周围的穴位为主,主要根据患者整体的状况来辨证选穴,常选取内膝、外膝、鹤顶穴、梁丘穴等穴位。

若患者存在气血亏虚的现象,则会加上使用中脘、天枢等穴位,若膝关节为寒湿型,则会加上气海、关元等穴位。

膝骨性关节炎一般发生在50岁以后,其症状主要是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关节畸形、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等一系列症状。

表现为膝盖反复疼痛;无法上下楼梯,蹲下站起受限;膝关节反复肿胀;阴天下雨时膝关节不舒服等。

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要遵循阶梯性的原则,就是说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划分出不同的梯度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也是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逐级向上的。

而膝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可以分为保膝手术和换膝手术两大类。

1膝骨性关节炎概述又称退行性、增生性骨关节炎,其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高,60岁以上患者的发病率高达49%。

针疗法具有疗效明显、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常用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我们对采用针疗法治疗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此外主要的针灸治疗方法包含有:1.针刺针刺可降低神经末梢兴奋性,促进肌肉松弛,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缺氧状态,起到消除炎症水肿、粘连和镇痛的作用。

2.灸法。

研究者通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艾灸患侧内、外膝眼及阿是穴,每天1次,每次灸15分钟,共治疗3个月。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确定了艾灸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3.温针灸疗法。

温针灸是一种传统的针灸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疗法。

艾叶,气味芳香,易燃,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的作用。

温针灸可散寒除湿、活血通络以消肿止痛、恢复关节的运动功能。

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但同时应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消毒,做灸法时注意安全,勿使热力灼伤患者,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分析中医温针灸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

分析中医温针灸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9期增生性膝关节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好发于老年群体,发病会引起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和行走能力均会受到一定影响。

老年人行动能力较差,一旦患上增生性膝关节炎,应尽可能及早接受治疗[1]。

若长期延误治疗,卧病在床可能继续诱发压疮、感染等多种并发症,给临床治疗增加不必要的困难。

资料与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增生性膝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

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9岁,平均(68.4±6.9)岁。

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5~80岁,平均(67.9±7.2)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使用布洛芬缓释片+身痛逐瘀汤治疗:布洛芬缓释片,口服,1片/次,2次/d(早晚各1次)。

身痛逐瘀汤,组成:秦艽3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甘草6g,羌活3g,没药6g,当归9g,灵脂6g(炒),香附3g,牛膝9g,地龙6g(去土),加水煎服,早晚分服,5d 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

选穴:阴陵泉、阳陵泉、血海、梁丘、内膝眼、犊鼻。

患者取仰卧位,先行常规消毒处理后,血海、阳陵泉、阴陵泉、梁丘直刺3~4cm,犊鼻、内膝眼斜刺(针尖朝膝关节)3~4cm,平补平泻,患者主诉出现酸麻、饱胀感觉后于针尾插艾条行温灸,留针30min 后清理艾柱,拔针,1次/d。

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d。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及DOA 评分。

炎性反应因子包括L1-1β、tnf-α、MMP-3;DOA 评分标准采用Leguesne 指数进行评分,包括休息痛、运动痛、压痛、关节活动度、晨僵及行走能力,分分析中医温针灸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唐越1张学斌2王恺年1751100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1,宁夏吴忠751304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下马关镇中心卫生院2,宁夏吴忠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1.09.053基金项目宁夏教育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NGY2018-85)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温针灸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验小结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验小结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验小结摘要】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常见。

由于其致残率高,病程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医疗界的重视。

针刺已被证实对于膝关节炎的治疗有效,本院也在近五年做了多方面的尝试,本文将对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针灸膝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亦称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多由膝关节软骨的变性,骨质增生等导致。

一般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关节废用等,严重影响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病理变化为软骨退变滑膜炎症、软骨退变、骨内压升高[1]等。

近些年来由于肥胖等疾病,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2]。

有调查显示25岁以下人群中发病一般不超过5%,但在80岁人群中90%以上人皆有之[3]。

针灸可使患者膝骨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组织代谢率增加,进而促进局部炎症吸收,改善疾病症状及关节功能。

多种针灸疗法被应用到临床,如温针灸、火针、电针、刺血、穴位注射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我院采用针刺与艾灸并用,并辅以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治愈率达到97.4% (诊断参照1986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推荐的膝OA诊断标准[4]:①膝关节痛在就诊的前1个月内≥14天;②膝关节活动时有摩擦响声;③X线片示膝关节骨端边缘有骨刺或唇样增生;④膝关节周围有肿胀;⑤晨僵≤30分钟;⑥年龄≥40岁。

具备①③或①②④⑤⑥即可诊断为膝OA),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总结如下: 1.针刺选用40-50mm长、0.35 mm粗的不锈钢毫针,采用局部选穴,及长针透刺的方法。

局部选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梁丘、血海等。

长针透刺选取犊鼻透内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

针刺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神经末梢兴奋性,有效缓解肌肉的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缺氧状态,改善炎症水肿、粘连,并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

我们本着“不通则痛”的理念,选取适当的主穴与配穴进行治疗,从而起到疏通经络,散寒止痛的效果。

我院曾选取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针刺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疗程为一个月,之后评定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有效率为87.5%,可见疗效有明显的差异。

传统针灸加平衡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

传统针灸加平衡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

传统针灸加平衡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2.昆明市经开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在临床诊治膝骨关节炎时运用传统针灸治疗取得明显疗效,平衡针灸创新技术是原北京军区总医院专家组专家王文远教授历经半个世纪,潜心研究创立的,是经络体系到神经体系的千年中医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形成了“脑技术、脑理论、脑文化”。

不论是“心理性”疾病,还是“器质性”疾病,全部通过病人的大脑去治疗,找到了生命的开关,通过国家973课题研究平衡针灸中枢干预最佳时间45%秒,为临床三秒见效提供了科技支撑。

笔者采用传统针灸加平衡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现将临床诊治膝骨关节炎30例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1)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

(2)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常见中老年人。

(3)膝部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咔嚓声和摩擦声。

(4)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1.2 纳入标准满足以上标准(1)和(2)、(3)、(4)、(5)条其中任2条),年龄40~70岁,取得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患者;②合并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良患者;③合并心、脑、肝、肾等严重原发疾病患者;④合并造血系统、严重血管病变患者;⑤合并有恐惧心理、不配合治疗以及有精神疾病患者;⑥合并有晕针、身体虚弱、膝关节有严重感染的患者。

1.4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自2020年9月~2022年9月针灸科收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1~58岁,平均年龄46.3岁,病程20天~5年,平均2.3年;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1~59岁,平均年龄45.2岁,病程3月~4年,平均2.1年。

四个针灸方法治疗膝关节炎

四个针灸方法治疗膝关节炎

四个针灸方法治疗膝关节炎膝关节炎是很常见的一种慢性中老年疾病,发病的人群大多是40岁以上的女性。

膝关节炎的患者大多是因为膝盖关节处的软组织受到损伤,发生了关节软骨变性或骨质增生的状况。

患有膝关节炎的患者不但日常活动受到限制,发病时还疼痛难忍,非常痛苦。

那么膝关节炎如何治疗比较好呢?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四种用针灸的方法治疗膝关节炎。

1、膝关节炎的病因(1)先天性因素。

有些人因为先天性的一些因素,膝盖长得跟平常人不太一样。

膝盖处会出现外翻或者内翻的情况,这就会因为膝盖负重不均匀而导致患上关节炎。

(2)内分泌性因素。

一些内分泌患者因长期膝关节受到轻微外伤,或由于运动不当等原因,使得膝关节载荷、传导紊乱,慢慢的膝关节软骨就会发生退化、病变,最终引发膝关节炎。

(3)外界创伤。

平时生活中造成的一些膝关节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韧带拉伤或者是关节囊损伤,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局部的炎症,从而引发膝关节炎。

(4)年龄因素。

为什么一般中老年人是膝关节炎的多发群体呢?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膝关节慢慢就会变得僵硬,关节囊会萎缩、变性和纤维化,膝关节处的滑液分泌也会减少。

从而引起软骨细胞营养不良、水分下降、缺乏弹性,这就很容使得膝关节造成损伤,时间久了引发膝关节炎。

(5)职业因素。

对于一些运动员和上班族来说,由于职业的影响,会不同程素的使膝关节受到损伤、关节软骨代谢不正常,长此以往最后引发关节炎。

(6)肥胖因素。

由于人身体重量过大,就会对膝盖造成过大的压力,容易发生膝关节的损伤,造成骨性膝关节炎。

2、膝关节炎的症状(1)膝关节发冷僵硬。

睡觉或久坐后起立时,膝关节会出现僵硬疼痛的感觉,稍微活动一会后,症状便很快减轻。

有时因疲劳过度或膝盖受凉,也会出现膝关节僵硬发冷的症状。

(2)膝关节功能性障碍。

膝关节经常性的出现疼痛、发冷、僵硬、肿大、变形的症状,如不能及时治疗,时间久了就会延误病情,最后造成膝关节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行动。

膝关节痛针灸疗法

膝关节痛针灸疗法

膝关节痛针灸疗法治疗膝关节痛的自然疗法一、背部的董氏奇穴三金穴(金斗、金吉、金陵)针刺放血:三金穴的位置:后背的第三、四、五脊椎旁开三寸处,自上而下分别是金斗、金吉、金陵三穴,两边对称共六个穴(见下图)。

主治:膝盖痛及脚痛,左边痛取左穴,右边痛取右穴。

该穴组相当于膀胱经之魄户、膏肓、神堂穴,点刺出血少许,治疗膝关节疼痛,有立竿见影之效。

施术方法: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用无痛感的,糖尿病人取血用的取血针点出血,然后用拔罐器抽出点血即可)。

如年老体弱气血不足不宜放血的,可在三金穴处刮痧,可刮出许多红黑色成串状瘀包点。

以上方法每周可施术两次。

如配合针刺肩中穴效果极佳。

注意:三金穴只放血。

二、针刺肩中穴:董氏奇穴72绝针之一。

肩中穴的位置:手臂下垂,自肩骨正中向下二寸半处是穴。

(见上图)。

主治:膝盖关节炎(特效)、膝盖扭伤(特效)、皮肤病(颈项皮肤病有特效)、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悸亢进、肩痛、五十肩、腰痛、流鼻血、血管硬化。

施术方法:刺针五分到一寸(左病右取),也可刮痧结合点刺出血及拔罐。

如肩中穴与董氏三金穴或与手部的董氏奇穴一起施治治疗膝痛效果极佳。

三、针刺或按揉手背部的董氏奇穴(见上图):手背部的穴位是左病右取。

施术方法:⑴针刺1—3分深,留针15分钟或点刺出血。

针刺每周3-4次,点刺出血每周2次。

⑵五根木牙签捆绑在一起,剪平尖端,在相关穴位上点刺2-3分钟以上。

用木牙签点刺或按揉每天至少两次。

1、按揉或针刺胆穴和心膝穴:胆穴和心膝穴的位置:胆1、2穴位于中指背第一节中央两侧的中点。

心膝1、2穴位于中指背第二节中央两侧的中点。

胆穴主治:小儿夜哭(胆虚故也)腹胀、腿酸胀、小腿神经痛等。

胆一穴治疗腿胀痛针下立愈。

依据“心与胆通”的理论,同时针刺胆穴和心膝穴能够舒发胆气下行,一方面可舒肝利胆、行气解郁、治疗胆胃不和所致诸病,一方面可有效的治疗膝关节疼痛,疗效确凿。

心膝穴主治:膝盖痛、肩脾痛、颈项痛、小腿胀痛及酸痛。

膝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学)

膝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学)

问题与思考
1.诊为何病?何证型?
膝骨性关节炎——证型: 寒湿证
寒湿证:膝关节冷痛肿胀,遇寒加重,得温则减。舌质 淡,苔白滑,脉沉迟。
瘀血证:膝关节疼痛剧烈,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 夜间加重,伴有外伤史。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肝肾亏虚:膝关节痛势隐隐,喜揉喜按,劳则加重。舌 淡,脉细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按语】
1.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可与艾灸、火罐、耳 针等结合治疗,效果更佳。
2.注意与良性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
3.平时注意减少膝关节负重,必要时扶手杖走路。并要注意保 暖。
【文献摘录】
1.《灵枢、杂病》:膝中痛,取犊鼻,以圆利针,发而间之。 针大如營,刺膝无疑。 2.《素问、骨空论》: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 3.《针灸聚英、卷、上》:大杼,主膝痛不可屈伸。
操作
毫针常规刺,可加电针,或加灸,或温针灸。
2.其他治疗
⑴耳针
取肝、肾、神门、交 感、皮质下、内分泌、 膝。
每次选用3〜5穴,毫 针刺法,或压丸法。
(2)拔罐
取阿是穴。皮肤针重叩使出血少许,加拔罐。
可用气罐
⑶穴位注射
取膝眼、阳陵泉、梁丘、膝阳 关。每次选取2〜3穴,选用当 归注射液,常规穴位注射。
肝肾亏虚:膝关节痛势隐隐,喜揉喜按,劳则加重。舌淡,脉 细。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通经活络,壮骨止痛。取局部穴位为主。
主穴
膝眼 梁丘 阳陵泉 血海 阿是穴 大杼
配穴
寒湿证配腰阳关; 瘀血证配膈俞; 肝肾亏虚配肝俞、肾俞、气海。
方义
膝眼、梁丘、阳陵泉、血海、阿是穴属于膝关节局部的穴位, 可疏通局部气血,通经活络止痛; 且阳陵泉乃筋会,可舒筋通络止痛; 骨会大杼,可壮骨止痛,以治其本。

温针灸阳陵泉穴及等速运动训练改善膝关节僵直效果观察

温针灸阳陵泉穴及等速运动训练改善膝关节僵直效果观察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I t i s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w a r mi n g n e e d l e mo x i b u s t i o n o n Y a n g l i n g q u a n p o i n t a n d i s o k i n e t i c
结果 治 疗 后 3组 膝 关 节 屈 曲 度 、 伸 直度 、 屈伸弧 度及伸肌 群和屈 肌群 P T 、 P T / B W 值 均 较 治
疗前明显改善 ( P 均 <0 . 0 5 ) , 且研 究组 改善 情 况 明 显优 于对 照 A 组及 对 照 B组 ( 尸均 <
0 . 0 5). 对 照 A 组 优 于对 照 B组 ( P <0 . 0 5); 3组 治 疗 后 HS S指 数 均 明 显 升 高 ( P均 <0 . 0 5) ,
规 主动 活 动 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练 及 消肿 止 痛等 对 症 治 疗 , 研 究组加行 温针 灸阳陵泉 穴及等 速运动 训练 , 对 照
A 组 加 行 等 速 运 动 训 练 。3组 患 者分 另 I 】 在 治疗前后行膝关节活动 度 ( R O M) 评 定、 H S S指 数 评
定 及 等 速 肌 力 测 试 系 统评 定膝 关 节 伸 屈 肌 的 峰 力矩 值 ( P T ) 、 峰 力 矩 与 体 质 量 比值 ( P T / B W) 。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8 8 4 9 . 2 0 1 5 . 0 1 . 0 0 5
[ 中图分类号 ] R 4 9 3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治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治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2015 年版)。

(1)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

(2)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常见中老年人。

(3)膝部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咔嚓声和摩擦声。

(4)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OA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①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②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粘稠,WBC<2000个/ml④中老年患者(≥40岁)⑤晨僵≤3 分钟⑥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OA 。

附: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正常;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II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II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IV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骨折后伸直型膝关节僵硬
骨一科李俊豪
【概述】
膝关节僵硬是指下肢外伤及其他病变后,由于肢体长期制动引起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特别是股四头肌粘连所造成的膝关节伸直位纤维僵硬和关节屈伸受限。

伸直型膝关节僵硬常为股骨干或膝关节内骨折的并发症。

股骨及膝部骨折后,由于长期固定膝关节、手术及骨折创伤造成股四头肌与股骨前滑动机构粘连等各种原因造成的伸膝机构粘连是引起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主要原因。

本病属于中医学“挛症”之范畴。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膝关节僵硬是由于气血凝滞,经脉闭阻,拘急不舒,复受风寒湿邪,着于筋骨或损伤日久,正气虚衰,经筋经络失养所致。

【临床表现】
股骨及膝部骨折治疗后,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功能影响明显者,可判定为膝关节僵硬。

以膝关节活动度作为判定僵硬程度的标准,并与健侧对比。

膝关节以屈曲受限为主者,为伸膝机构粘连与挛缩,属伸直型僵硬。

临床上除了见膝关节僵硬外,还可见过度屈曲膝关节会引起膝关节疼痛。

【治疗】
治则:通经活络,解痉止痛。

取穴:选取足阳明经近部穴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等,合并髌上滑囊粘连者配阴陵泉。

操作:自各穴位进针后,直刺或斜刺1~3寸,留针20~30分钟,每天针刺1次,30次为1个疗程。

或加电针,留针时让患者连续作膝关节主动或被动屈伸活动。

取针后对患膝进行推拿约15分钟,手法以点、按、拨络等法为主,并被动活动膝关节。

【预防调理】
针刺后嘱患者注意保暖并加强膝关节功能锻炼以逐日增加膝关节活动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