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登高(附答案)
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登高
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登高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这首诗的作者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
请结合这首诗的内容,分析“诗圣”的美誉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杜甫的“诗圣”美誉体现在他的诗歌中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以及他精湛的艺术技巧。
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句,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2. 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孤独、悲凉的情感。
“万里悲秋常作客”意味着诗人远离家乡,常常在秋天感到悲伤;“百年多病独登台”则反映了诗人年老体衰,独自登高望远,心中充满了孤独和无奈。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的艺术效果。
答案: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和对仗的修辞手法。
“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萧萧”二字,赋予了落木以声音,使读者仿佛听到了落叶的声音,增强了秋天萧瑟的氛围。
“不尽长江滚滚来”则通过“滚滚”二字,形象地描绘了长江水势的浩大和不息,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同时,这两句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
登高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这首诗的作者王之涣,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请简述这首诗的主题。
答案:这首诗的主题是登高望远,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远大的志向。
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人抒发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5. 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答案:这两句诗蕴含了“站得高,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诗人通过登高望远的体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攀登,才能拓宽视野,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完整版)《登高》练习及答案
高二《登高》《锦瑟》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潦.倒(liáo)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伺.候(cì) 洁身自好(hǎo)C.萧.条(xiāo)人才济.济(jì)静谧.(mì) 博闻强识(zhì)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陆地)B.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C.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这里指到处漂泊,居无定所。
D.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政治上不得志.4.对本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B.无边/落木/萧萧/下C.百年/多病/独登/台D.潦倒/新停/浊酒/杯5.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
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探究提高阅读《登高》,完成下面题目.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赏析习题及答案
《登高》杜甫赏析习题及答案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描写作者内心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的诗歌作品。
以下是一些题目及答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题目一:《登高》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登高》的主题是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及对追
求真理的渴望。
题目二:《登高》中的意象是什么?
答案:《登高》中的意象主要是自然界的景物,如山、云、星等,用以表达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题目三:《登高》中的象征手法是什么?
答案:《登高》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将山比喻为人生的
道路,将云和星比喻为追求真理的目标。
题目四:《登高》中的情感表达是怎样的?
答案:《登高》中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迷茫和对人生及社
会的无奈的情感。
题目五:《登高》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答案:《登高》分为五个五言绝句,每个绝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不同思考。
题目六:《登高》的主要修辞手法有哪些?
答案:《登高》中主要使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用以增强诗意和表达深层含义。
希望以上习题及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登高》。
登高习题(含答案)
登高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这两句运用反衬、夸张的表现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两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
下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相互呼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可见构思的精巧。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此句是对琵琶声的侧面描写,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两句是直接抒情句,作者借千里的烟波浩渺的暮霭来表现自己的愁苦,一为自己前途茫然而愁,更为离开了爱人而愁。
)D.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下列加横线的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渚清沙白鸟飞回(回:回来)画图省识春风面(省:省略)B.凡六百一十六言(言:话)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下)使快弹数曲(快:快速)D.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极)3.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4.选出对上一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起首“风急”二字就以猎猎秋风把读者带入苍凉肃杀的秋景当中,紧接着又以五种典型的深秋景物渲染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生动画卷,融合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惨淡的画面、悲凉的气氛映照出诗人心中的凄凉——“猿啸哀”“鸟飞回”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
登高习题(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登高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这两句运用反衬、夸张的表现手法,极言ft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两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
下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相互呼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可见构思的精巧。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此句是对琵琶声的侧面描写,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两句是直接抒情句,作者借千里的烟波浩渺的暮霭来表现自己的愁苦,一为自己前途茫然而愁,更为离开了爱人而愁。
)D.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下列加横线的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渚清沙白鸟飞回(回:回来)画图省识春风面(省:省略)B.凡六百一十六言(言:话)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下)使快弹数曲(快:快速)D.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极)3.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
“无边” “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4.选出对上一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起首“风急”二字就以猎猎秋风把读者带入苍凉肃杀的秋景当中,紧接着又以五种典型的深秋景物渲染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生动画卷,融合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惨淡的画面、悲凉的气氛映照出诗人心中的凄凉——“猿啸哀”“鸟飞回”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
《登高》阅读答案
《登高》阅读答案《登高》阅读答案「篇一」蜀中九日登高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怀。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九月九日:重阳节。
他乡:异乡。
北地:北归。
1.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
”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答:很妙。
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地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
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译文:农历九月初九登上望乡台,身处他乡设席送客人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赏析:《蜀中九日》是诗人王勃为了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
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这首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
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登高》阅读答案「篇二」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1.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
(3分)2.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中“悲”的三层含义。
《登高》高考复习题及答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登高》杜甫高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登高》/杜甫【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
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主题思想】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
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精品习题及答案】一、翻译: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翻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翻译: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完整版)登高杜甫练习题附答案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病,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其中风、渚,天、沙,猿啸、鸟飞,对仗工整。
B. 颔联“萧萧”“滚滚”使“无边落木”“不尽长江”更加形象,景象萧瑟、阔远。
C. “常”极言诗人客居他乡之久,抒写思乡情切;“独”突出孤独无依,处境艰难。
D.“悲秋”二字是诗眼,前四句抒发登台所感的悲情,后四句描写登台所见的秋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C.全诗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
但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
D.本诗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
尾联两句的对偶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3、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____________的心境。
4、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 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 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 的写法。
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 写法。
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情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 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________ ,感情更加___________ 。
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_ ___ 的风格。
5、首联写了哪些景?景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其作用是什么?6、这首诗的首联用了什么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请作分析。
登高习题(含答案)
登高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这两句运用反衬、夸张的表现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两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
下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相互呼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可见构思的精巧。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此句是对琵琶声的侧面描写,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两句是直接抒情句,作者借千里的烟波浩渺的暮霭来表现自己的愁苦,一为自己前途茫然而愁,更为离开了爱人而愁。
)D.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下列加横线的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渚清沙白鸟飞回(回:回来)画图省识春风面(省:省略)B.凡六百一十六言(言:话)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下)使快弹数曲(快:快速)D.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极)3.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
“无边” “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4.选出对上一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起首“风急”二字就以猎猎秋风把读者带入苍凉肃杀的秋景当中,紧接着又以五种典型的深秋景物渲染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生动画卷,融合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惨淡的画面、悲凉的气氛映照出诗人心中的凄凉——“猿啸哀”“鸟飞回”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
《登高》课后练习附答案解析
《登⾼》课后练习附答案解析《登⾼》课后练习答案⼀、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全都正确的⼀项是()A.凋.伤(diāo)渚.清(zhǔ)霜鬓.(bìn)B.暮砧.(zhān) 千载.(zài) 峥嵘.(róng)C.猿啸.(xiào) 憔.悴(qiáo) 朔.漠(sù)D.省识(shěnɡ) 潦.倒(liáo) 浊.酒(zhuó)项,“砧”应读“zhēn”,“载”应读“zǎi”;C项,“朔”应读“shuò”;D项,“省”应读“xǐnɡ”。
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当的⼀项是()A.渚清沙⽩鸟飞回...(鸟⼉飞回巢)B.⽆边落⽊萧萧..下(树叶被风吹落的声⾳)C.万⾥悲秋常作客...(这⾥指到处漂泊,居⽆定所)D.百年多病独登台(年暮垂⽼)项,“鸟飞回”是指鸟⼉盘旋着飞翔。
3.对《登⾼》⼀诗的理解有误的⼀项是()A.⾸联写诗⼈登⾼的见闻。
诗⼈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的景物,进⾏了⽣动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法与⾸联不同。
如果说⾸联是⼀幅⼯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幅写意画。
诗⼈抓住典型的景物——⽆边落⽊和滚滚长江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诗⼈点明诗旨。
诗⼈登⾼望远,⽆边的落⽊,不尽的江⽔,联想到⾃⼰漂泊万⾥,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尾联交代了⾃⼰的近况,也是对⾃⼰⼀⽣穷困潦倒的本源的总结。
其中,“艰难”既指国家动乱的时世艰难,⼜指诗⼈⾃⾝处境的艰难。
项,“抒发了怨天尤⼈的牢骚”之说不正确。
4.阅读《登⾼》⼀诗,完成下⾯的题⽬。
⾸联两句中,“渚清沙⽩鸟飞回”既有“渚清沙⽩”这样的①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②描写,整句属于③的写法。
⽽“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采⽤的是④的写法。
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⑤的声态,“滚滚”写出了⑥⽓势,这两句意境更加⑦,感情更加。
古代诗歌杜甫《登高》阅读练习及答案(满洲里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1-12题。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登高》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这首诗中包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12、后世评论家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是诗人用“一生辛酸化出的”。
请根据你的理解试作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16分)13.(1)剑阁峥嵘而崔嵬,,。
(2),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3)一去紫台连朔漠,。
,环佩空归月夜魂。
(4),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解答】(1)诗人的情感要结合全诗进行理解,从“万里悲秋常作客”分析出他乡作客的漂泊与沦落;从“独登台”分析出萧瑟的秋天,亲朋无依,独自登台的孤独寂寞;从“百年多病”分析出身体衰弱、疾病缠身的苦痛;从“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分析出对人民的关切。
(2)解答此题,需要先理解“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句意,然后根据关键词“万里”可得出作者的漂泊天涯之苦;“悲秋”表现的是作者的凄苦之情。
“秋”本是万物萧条的季节,这里的秋不仅指时间上的秋天,更是暗示作者已到人生暮年,也指“人生之秋”;“作客”则将诗人那种漂泊异乡的愁苦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突出人生的凄凉。
这首诗包含了诗人一生的辛酸,也可以结合诗人的经历以及诗歌的“万里”“常作客”“百年”“独登台”等词来体会。
【答案】11、有作客思乡的情思,天涯孤独的怅惘,悲秋苦病的愁苦,人在暮年的感叹,无力报国的苦闷。
12、此二句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万里,地之远;秋,时之凄惨;作客,羁旅愁情;常作客,久旅他乡;百年,年老迟暮;多病,衰疾缠身;台,高迥处;独登,无亲朋。
这些正是诗人晚年处境的真实反映,是诗人一生悲苦的生动写照。
登高习题(含答案)
登高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这两句运用反衬、夸张的表现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两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
下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相互呼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可见构思的精巧。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此句是对琵琶声的侧面描写,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两句是直接抒情句,作者借千里的烟波浩渺的暮霭来表现自己的愁苦,一为自己前途茫然而愁,更为离开了爱人而愁。
)D.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下列加横线的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渚清沙白鸟飞回(回:回来)画图省识春风面(省:省略)B.凡六百一十六言(言:话)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下)使快弹数曲(快:快速)D.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极)3.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4.选出对上一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起首“风急”二字就以猎猎秋风把读者带入苍凉肃杀的秋景当中,紧接着又以五种典型的深秋景物渲染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生动画卷,融合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惨淡的画面、悲凉的气氛映照出诗人心中的凄凉——“猿啸哀”“鸟飞回”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
《登高》高考古诗词鉴赏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登高》高考古诗词鉴赏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诗人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诗人的痛苦因此就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字是全诗的诗眼,表达了诗人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写景后半抒情,由情选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之情。
17.请简要分析首联景物描写的手法。
答案:
16.C项,“缠绵悱恻”分析错误。
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这是杜甫的代表作,能够体现其诗风。
如颔联中传达出诗人内心极为复杂的情感:身世飘零,老病孤愁,韶华易逝,壮志未酬,有无限悲凉之意。
因此诗风并非“缠绵悱恻”。
17.这两句从秋风、高天写到江水、沙洲,俯仰结合,视野高远阔大;猿猴哀啸,飞鸟回旋,秋水清澈,沙洲灰白,动静相映,声色并茂,气韵生动。
六种景物构成一幅苍茫寥廓的秋江山水图。
《登高》练习及答案
高二《登高》《锦瑟》演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准确的一组是()A.潦倒(liáo)长袖善舞(gǔ)传记(zhuàn)泥牛入海(miǎo)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伺候(cì)洁身自好(hǎo)C.萧条(xiāo)人才济济(jì)静谧(mì)博闻强识(zh ì)D.混杂(xiáo)渚清沙白(zhǔ)徘徊(cháng)可操左券(qu 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摹仿度假作客异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逝世尔后已C.咆哮寥寂要言不繁工资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相逢穷困潦倒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陆地)B.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C.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这里指到处流浪,居无定所.D.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政治上不得志.4.对本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准确的一项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B.无边/落木/萧萧/下C.百年/多病/独登/台D.潦倒/新停/浊酒/杯5.对本诗的懂得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活泼具体过细的描绘.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段与首联不合,假如说首联是一幅工笔划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适意画.诗人抓住典范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滔滔的流水,加以衬着,给读者留下了辽阔的想像空间.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本身流浪万里,晚年多病,抒发了自怨自艾的怨言,这是孤单者的慨叹.D.杜甫是忧国忧平易近的实际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苦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实际不雅照的成果.探讨进步浏览《登高》,完成下面标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苦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6.这首诗首联写了哪些景物?特色若何,其感化是什么?(3分)7.请剖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3分)8.应若何懂得颔联的“木”“江”这两种景物?(2分)9.颈联中“作客”怎么懂得?(2分)10.依据“艰苦苦恨繁霜鬓”句,接洽杜甫的出身遭受,你以为杜甫的“艰苦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1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以为,覆盖全诗的是一种“悲”情,你赞成这一说法吗?为什么?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离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拍.B.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邃深挚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浪的苦楚心境.C.全诗情景融合,笔法错综变更却又互相照顾.但落笔的角度雷同,都环绕着诗的中间——“悲秋”.D.本诗对偶工稳,声调铿锵,琅琅上口.尾联两句的对偶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在顿挫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须要抒发的情绪.13.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适当的一项是()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暮秋时节的典范特点,又借景抒发了悲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候雄壮,境界坦荡,为颈联.尾联抒发情绪创设了巨大的天然布景,使得小我的苦楚在这个布景下显得特别微小,倍添悲惨.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分散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庞杂情绪,诗歌所抒之情绸缪悱恻,动听心弦.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极尽描摹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比较浏览读下面的甲乙二诗,完成下面标题.甲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苦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乙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兵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14.这两首诗是杜甫流浪南边时代所作,甲作于四川夔州,乙作于湖南.反应颠沛流浪生涯的诗句分离是:甲 ;乙.15.甲乙的首联皆对仗工整,但从表达方法上看照样有区此外:甲;乙.16.尾联往往是群情抒情为主的,当然抒情的方法不尽雷同,甲是;乙是17.甲乙二诗中的意象也是有区此外,具体地说,甲中的意象是的;乙中的意象是的.18.下面是对甲乙的剖析,错误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很好地表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作风.B.甲在空间上很阔大,乙在时光上颇长远,各具雄壮之韵.C.二诗的说话异常精炼传神,动态感实足;还有对举之美.D.诗人即使在流浪中仍然心系国是,这在二诗中都能找到注脚. 19.按请求将名篇名句填写鄙人面的横线上.(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正人学思联合.不竭检查,因而很少犯错误的句子是:“,.”杜甫在《登高》顶用传神之笔写出落叶的悲凉与江水的气概的句子是:“ , .”(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白提出了择师的尺度:“,,,.”《锦瑟》1.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地崩山催一夫当关朝避长蛇缭绕B.渚清沙白艰苦苦痕风急天高潦倒C.东船西舫天际沉溺堕落沧海月明谪居D.千呼万唤杜鹃啼血义愤填膺锦瑟2.《锦瑟》中可以懂得为写聚散悲欢的哪几句?这些句子由哪一句诗中的哪一词归纳综合?3.《锦瑟》中央两联除了对偶,具体说说还用了什么写法?《登高》演习参考答案1.D点拨:A中“杳”读“yǎo”; B “鬓”读“bīn”“好”读“hào”;C“济”读“jǐ”.2.A点拨:B“悴”应为“瘁”C“繁”应为“烦”D“协”应为“胁”.3.D点拨:指年迈因疾病困窘.4.C点拨:应为“百年/多病/独/登台”,“独”应单读,“登台”是一个词连贯起来.5C点拨:“自怨自艾”与“孤单”错.杜甫忧国忧平易近的情怀是一贯的,他其实不孤单.6.风.天.猿.渚.沙.鸟.风急-冷天高-人微小.孤单猿啸-哀鸟飞回-孤单.写出了登高见闻,衬着衬托出秋江景物的特色,为后文抒登高所感.写心坎之愁做铺垫.7.“无边”“不尽”,使“萧萧”“滔滔”加倍形象化,不但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澎湃的场景,更能让人在风景中咀嚼出时光易逝.丽人迟暮的感伤.与下联“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单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逐不断.8. 木:由木及人.性命短暂 . 江:时光无限,更显人之微小.性命之短.9. 此处的“作客”是漂荡.流落在外,旅居异域的意思.10. 包含着:对小我病困潦倒生涯的深邃深挚感慨;对毕生壮志难酬的激怒与哀怨;对故国多灾多灾实际的忧闷与焦炙;对人平易近艰薄命运的关心.11.赞成.猿声哀婉,飞鸟彷徨;落叶漂荡,万木萧疏;江水滔滔,年光光阴易逝;长年作客异域;平生多灾多病;独自一人登高;时局艰苦,两鬓如霜,因病戒酒等,无不表现一个“悲”字.12.C 13.C “绸缪悱恻”情绪错1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和“亲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15.甲是写景,景写得壮阔;乙是叙事,事中寄寓着感慨.点拨:重要着眼于景.事.情的关系.16甲是直抒胸臆;乙是寓情于事.17.甲是微不雅的:“风”.“天空”.“猿啸”.“沙”“鸟”.“落木”.“江水”等;乙是宏不雅的概写.点拨:甲乙在时空上都较雄壮长远.19.(1)正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择其善者而从之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锦瑟》1.A2.中央两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些句子由尾联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中的“此”词归纳综合.3.用典:庄生梦蝶,望帝杜鹃.其内容和感化教材注释中已有具体解释.通感兼夸大:珠有泪,玉生烟.极写对往昔的迷恋与思念.。
古代诗歌赏析杜甫《登高》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
(共12分)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八个意象,抓住深秋景物特征,营造阔大明净的意境。
B.颈联点明诗旨,诗人在“悲秋”中慨叹羁旅漂泊、暮齿衰疾,自怨自艾。
C.尾联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更因病断酒,悲愁难遣。
D.本诗前四句景,后四句情,八句皆对,一气贯穿,只觉悲凉,不嫌呆板。
B “自怨自艾”错。
13.本诗尾联中说“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两处运用的共同意象是什么?简要说明这两处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
(5分)答案要点·①共同意象:白发(1分)·②抒情方式不同:“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直抒胸臆(1分),表达了年老漂泊、潦倒多病的愁苦之情(1分);“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间接抒情(1分),借用古代的人和事(或:通过自嘲早生华发),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感慨(1分)。
学生例:13.(5分)三者都写到了”白发”这一意象,但《登高》中的白发直接抒发了诗人漂泊在外,疾病缠身,孤古无依的悲愁: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间接抒发了诗人想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但可惜壮志又难酬。
13.(5分)共同意象是花白的头发:“繁霜鬓”“华发”。
《登高》中此句直接抒情,描写自己因忧国伤时,贫病交加而感到痛苦,悲伤,表现诗人一心为国的情感;《念奴娇》中此句间接抒情,说自己来到三国旧地,都要觉得自己人生短暂,已添白发,即事咏怀,表达了诗人因无法报国,壮志难酬却已衰老,人生短暂的感慨14.本诗是杜甫客居夔州时登高所作,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就本诗写一则短评,150字左右。
(5分)学生例:《登高》以哀景写哀情,触情于景,情景交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登高课后练习(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画图省识春风面今义:醒悟、探望、检查自己,或“节省、减去”古义:________________(2)万里悲秋常作客今义:一万里的距离古义:________________(3)一去紫台连朔漠今义:表示行为的趋向古义:________________(4)百年多病独登台今义:指人的一生,也指多年或很长时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5)艰难苦恨繁霜鬓今义:仇视、怨恨古义: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杜甫的《登高》是一首律诗,律诗两句为一联,共分首联、________、________和尾联。
律诗和绝句统称________。
2.宋人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方面的意思,你能读出几方面的意思?试做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1—2题。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一、二句着重描写了眼前景物,绘形、绘声、绘色、绘态,渲染了秋景的特点。
B.三、四句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偶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确有“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C.五、六句重在表现情感,从时间方面着笔,由眼前写到未来凄凉晚景,充满了伤感之情。
D.这首七律八句皆对仗,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堪称“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2.《登高》中哪一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诗的?4.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1—2题。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则应该是指_______________。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1—2题。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联共写了六种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2.有人认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中的“无边”“不尽”纯属多余,请你结合诗歌意境的有关知识,谈谈看法。
6.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这首诗首联写了哪些景物?其作用是什么?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中的“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8.对下面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诗的形式方正,四联皆为工整的对仗,首联句中语词又有对应,结构整饬而有张力。
B.诗的前四句描写登高见闻,境界旷远,苍茫凄切;后四句抒写心中情怀,沉郁顿挫。
C.全诗情感凝聚在一个“悲”字中,悲秋之萧瑟、人生之寂寥,命运多舛而穷困潦倒。
D.作者两鬓苍苍,历经艰辛来到长江边,独自徘徊,登上高台,感叹自己多病而穷困。
9.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字字精当,无一虚设,“古今七律之冠”,当之无愧。
B.诗中的“万里”“百年”与颔联中的“无边”“不尽”相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与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
C.尾联以“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收束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表现诗人复杂的情感。
D.全诗通过写登高所见景色,倾诉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句句写景,景景寓情,语壮境阔,最能体现杜诗“沉郁顿挫”的诗风。
10.阅读古代诗歌,完成1—2题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登高所见,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色?2.诗的后半部分重在抒情。
前人曾评论第三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请说说你对这一联诗句含义的理解。
参考答案1.答案:(1)曾经;(2)虚指,指远离故乡;(3)离开;(4)诗中借指晚年;(5)遗憾。
解析:2.答案:1.颔联颈联近体诗(或“今体诗”)2.“万里”:①离故乡万里之遥;②登高所见到的苍凉恢廓的万里秋景。
“悲秋”:③诗人悲凉愁苦的感受;④时令。
“常作客”:⑤长期漂泊。
“百年”:⑥年老。
“多病”:⑦体弱多病。
“独登台”:⑧孤独寂寞地登上高台。
3.答案:1.C2.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更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在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解析:1.C项错在“由眼前写到未来凄凉晚景”。
2.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景中秋天的特点很明显,尤其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答案:1.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2.这四句诗写了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事物。
诗人分别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在短短28个字里,诗人就描写了八种事物,而每种事物都各有各的特征,而这些各有特征的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解析:1.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
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2.这四句诗写了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事物。
诗人分别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在短短28个字里,诗人就描写了八种事物,而每种事物都各有各的特征,而这些各有特征的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5.答案:1.风天猿渚沙鸟“急”“高”“啸哀”“清”“白”“飞回”2.有此二语,诗的境界更广阔深远,把诗人韶光易逝的感觉、长年漂泊的乡愁、壮志难酬的苦痛包含无疑,用语精当,气象宏伟。
解析:1.找到诗歌的意象和各自的修饰语,难度不大,关键是准确。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两个词语都是形容词,起到生动形象、意境广阔的作用。
6.答案:C解析:C“缠绵悱恻”情感错7.答案:1.风、天、猿、渚、沙、鸟。
写出了登高见闻,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所感、写内心之愁做铺垫。
2.诗人仰望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地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8.答案:D解析:“历经艰辛来到长江边”是臆断之词,“多病而穷困”的理解也不全面。
9.答案:D解析:“句句写景”错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10.答案:1.前半部分写登高见闻。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景物:风急天高,渚清沙白,猿猴哀啸,飞鸟盘旋。
形声色态俱全,描绘了一幅秋肃临天下的生动画卷。
第二联转向远望,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描绘了巫山落木、峡中江流的雄伟景象。
2.这一联诗句用语精当,含义丰富,写出了诗人沦落他乡、漂泊不定的生涯,年老多病、久客孤独的处境,“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方面表现出诗人忧思的深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