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走廊理论述评_刘义圣

合集下载

什么是利率走廊

什么是利率走廊

什么是利率⾛廊 利率⾛廊主要是指中央银⾏向商业银⾏等⾦融机构提供存贷款便利的机制。

下⾯由店铺为你分享什么是利率⾛廊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利率⾛廊是什么 利率⾛廊的央⾏⽬标利率 利率⾛廊主要是指中央银⾏向商业银⾏等⾦融机构提供存贷款便利的机制。

既然称之为“⾛廊”,必然会有上下限或者⼀个区间,简单说就是中央银⾏划设的商业银⾏的借款及存款利率上下限。

商业银⾏在中央银⾏的再贷款利率即为上限,⽽商业银⾏在中央银⾏的存款利率即为下限。

在央⾏设定的贷款利率上,央⾏⽆条件满⾜商业银⾏的贷款需求,在存款利率上⽆条件接收商业银⾏的存款。

追求利润最⼤化的商业银⾏既不会以⾼于央⾏贷款利率的利率在同业拆借市场拆⼊资⾦,也不会以低于央⾏存款利率的利率在同业拆借市场拆出资⾦。

所以,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就只能在央⾏设定的存贷利率范围内波动。

那么利率⾛廊的⽬的就可以达成,即央⾏可以通过调控商业银⾏在央⾏的存贷款利率来调控市场利率。

美国的⽬标利率是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即联邦基⾦利率(Fed Funds),⽬前约为0-0.25%。

我国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应当是我国央⾏的⽬标利率,但由于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规模和利率⽔平的不稳定性,外界⼀直以来认为⾦融机构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1Yr Lending)和居民储蓄1年期存款利率(1Yr Deposit)作为央⾏⽬标利率的参考值,⽬前分别为4.5%和2.25%。

利率⾛廊的影响 利率⾛廊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核⼼内容,通过稳定利率和流动性⽔平,进⽽影响全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为,最终达到稳定经济和物价的⽬的,因此构建以利率⾛廊机制为主的货币政策模式,将对我国经济和⾦融⽅⾯产⽣多种影响。

第⼀,市场利率的波动性有所下降。

我国长期以来的货币政策都是以数量调控为主,即主要依靠的是公开市场操作,因此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标,这就意味着放弃了稳定的利率,同时这也是我国利率波动远⾼于其他国家的原因所在。

利率走廊原理

利率走廊原理

利率走廊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一聊超有意思的利率走廊原理。

你想啊,利率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在经济的大森林里跑来跑去。

那利率走廊呢,就好比是给这小精灵划定了一个活动范围。

就像你给你家小狗划定一个玩耍的区域一样,它只能在这个区域里蹦跶。

咱说央行就是这个大管家,它来设定利率走廊的上下限。

比如说,上限就是 5%,下限就是 1%。

这时候呢,商业银行这些小家伙们就得在这个范围内活动啦。

“哎呀,那这有啥用啊?”你可能会这么问。

嘿,用处可大啦!它可以让利率更稳定呀,不会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的。

比如说,市场上缺钱了,利率要涨得太高,央行就说:“停!别涨啦,到上限啦!”;要是利率太低,央行又会说:“嘿,不许再跌啦,到下限啦!”。

这多厉害呀!
就好比你开车,路上有个速度区间限制,太快或太慢都不行,得在合理范围内行驶。

利率走廊也是这样,让经济这辆大车能稳稳地往前开。

利率走廊还能影响我们的生活呢!如果你要存钱或者借钱,利率高低可就关系到你的收益或者成本啦。

如果利率走廊稳定,那你心里也有底呀,知道自己大概能得到多少利息或者要还多少利息。

所以说呀,利率走廊原理可不是那些死板的理论知识哦,它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超级重要的!
我觉得呀,利率走廊原理就像给经济撑起了一把大伞,在风雨中为我们遮风挡雨,让一切都变得更有秩序,更稳定!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很值得我们好好去了解呢?。

央行的利率平滑调控偏好:基于一个动态优化模型分析框架

央行的利率平滑调控偏好:基于一个动态优化模型分析框架

央行的利率平滑调控偏好:基于一个动态优化模型分析框架刘义圣;黄启才
【期刊名称】《江汉论坛》
【年(卷),期】2008(000)011
【摘要】本文在传统的货币政策动态优化模型基础上,通过在央行的损失函数中考虑利率政策工具的时序性以及引入利率平滑和稳定性因素,得到新的货币政策动态优化模型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通过最优化问题一阶条件解出结构参数不确定性条件下最优利率规则解,结果表明,在关注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稳定性基础上,央行如果不考虑利率平滑和利率稳定性,名义利率的波动性会较大,而央行如果采取同时也稍许关注利率平滑和利率稳定性的目标函数时,其最优利率规则解对于保持一个低的和稳定的通货膨胀更有利,从而给出各国央行利率平滑调控的偏好证据.
【总页数】4页(P109-112)
【作者】刘义圣;黄启才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福州,350001;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福州,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
【相关文献】
1.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偏好及其解释——一个基于LMS理论的分析框架 [J], 张宏军
2.动态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竞争战略研究——一个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模型的分析框架 [J], 吴福象;王新新
3.关于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控中适度投资率的分析——基于一个新古典模型框架的估计 [J], 陈仲常; 陈锡昆
4.贸易、外国直接投资与汇率: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和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分析[J], 王晓天
5.双支柱框架下利率“两轨合一轨”与宏观金融政策调控——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J], 连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施利率走廊机制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实施利率走廊机制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实施利率走廊机制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引言:利率走廊机制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设定上限和下限利率,引导市场利率在特定范围内波动,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国际上实施利率走廊机制的经验及启示,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改革提供参考。

一、美国的利率走廊机制美国实施利率走廊机制的经验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通过设定联邦基金利率的上限和下限,将市场利率引导在这一范围内波动。

这种机制的优点在于,一方面保持了市场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又能够对市场利率进行有效控制。

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在设定利率走廊时要充分考虑市场流动性的需求,同时确保对市场利率的有效控制。

二、欧洲的利率走廊机制欧洲央行实施的利率走廊机制也为我国提供了借鉴经验。

欧洲央行通过设定存款利率的下限和贷款利率的上限,来引导市场利率在这一范围内波动。

这种机制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差距,来对市场流动性进行调节。

我国在制定利率走廊机制时,可以借鉴欧洲的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差距,来实现对市场流动性的有效调控。

三、日本的利率走廊机制日本实施的利率走廊机制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日本银行通过设定短期利率的上限和下限,并通过购买国债等操作来实现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这种机制的优点在于,既能够引导市场利率在特定范围内波动,又能够通过购买国债等操作来灵活调节市场流动性。

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在设定利率走廊时要结合市场操作,通过调整市场流动性来实现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四、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利率走廊机制的实施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

国际经验表明,利率走廊机制对监管机构的要求更高。

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市场利率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应对市场异常波动。

同时,还需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加强对市场流动性和市场风险的监控,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五、提高透明度和沟通效果利率走廊机制的实施需要加强透明度和沟通效果。

货币政策的利率走廊调控模式

货币政策的利率走廊调控模式

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利率走廊调控模式概述•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国际经验•中国货币政策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现状•未来中国货币政策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展望01利率走廊调控模式概述利率走廊是一种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通过设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作为走廊的上下限。

以此来控制市场利率的波动范围,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

利率走廊的定义以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利率为上限。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会在这个上下限组成的“走廊”内波动。

以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利率为下限。

通过对走廊上下限的调整,中央银行可以引导市场利率的变化,进而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

强化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通过设定上下限,降低了市场利率的过度波动,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形势和调控目标灵活调整走廊的上下限,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精准调控。

提高政策利率传导效率有效压缩了市场利率的波动范围,使得政策利率的变化能够更好地传导至实体经济。

02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国际经验美国采用以联邦基金利率为操作目标的利率走廊模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使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目标区间内。

该模式具有高度的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为金融市场提供了稳定的预期。

美国模式欧洲央行采用以欧元隔夜拆借利率为操作目标的利率走廊模式,通过调整存款便利设施和边际贷款便利设施的利率,实现对欧元隔夜拆借利率的调控。

该模式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欧洲模式发达国家的利率走廊实践发展中国家的利率走廊实践印度采用以回购利率为操作目标的利率走廊模式,通过回购和逆回购操作,将回购利率维持在目标区间内。

该模式在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和降低金融市场波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巴西模式巴西采用以隔夜拆借利率为操作目标的利率走廊模式,通过调整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要求,实现对隔夜拆借利率的调控。

该模式在稳定金融市场和抑制通货膨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利率走廊:作用机理、国际实践及启示

利率走廊:作用机理、国际实践及启示

CAIXUN财讯-64- 利率走廊:作用机理、国际实践及启示 □ 中央财经大学 刘宇彤 李绍铭 / 文由于利率走廊中隐含着商业银行的利益诱导机制,因此金融市场的短期利率波动范围将限制在利率走廊的范围内。

国际经验表明,在适当的基础上,利率走廊可以引导和稳定短期市场利率。

我国中央银行在借鉴和利用利率走廊的实践中,应不断促进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构建走廊各要素,从而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型。

货币调控模式 利率走廊政策利率 短期市场利率20 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框架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并成为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选择。

在货币政策实践中,利率走廊的货币调控模式以其便捷、透明、高效等特点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也对‘利率走廊’模式进行了尝试。

2015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以10个省(市)试点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广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适时调整利率水平,对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货币市场利率走廊上限功能予以探索。

这表明,中央银行实际上已经正式步入构建利率走廊的轨道,其将成为我国未来短期利率调控的主要方式。

本文通过分析利率走廊的内涵与作用机理,借鉴利率走廊构建的国际经验,充分认识利率走廊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对我国货币政策转型提出建议。

利率走廊的内涵利率走廊也称为利率通道,指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存、贷款便利机制,从而依靠设定的利率操作区间来稳定市场拆借利率的调控方法。

在实践中,各国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对称利率走廊和非对称利率走廊,而后者又包含天花板系统和地板系统两种具体类型。

典型的利率走廊模式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存贷款便利而设定的一个利率区间,存贷款利率分别构成该区间的上限和下限。

在这样的设定下,利率变动的时间序列轨迹便形似一条“走廊”。

利率走廊使金融市场的短期利率波动限定在“走廊”所框定的范围内。

“利率走廊”调控的运行机制及其在我国的实践意义(一)

“利率走廊”调控的运行机制及其在我国的实践意义(一)

“利率走廊”调控的运行机制及其在我国的实践意义(一)摘要:“利率走廊”调控机制,又称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模式,其主要是靠央行改变自己的存贷款利率而不是变动基础货币供给,所以它更简便、直接、透明和有效,为世界数十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央行所采用并渐成趋势。

笔者曾在去年《上海金融》上撰文论述,并引起社会大量反响和质疑,针对这些同时为回答这些质疑,本文换一个角度,对这一模式作进一步的阐述。

一、“利率走廊”的均衡机制笔者已在《上海金融》上着文对“利率走廊调控”模式(前称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模式)和作用机制作了详细地说明,这里换一个角度,对这个模式均衡机制作进一步的阐述。

为便于理解,本文尽可能用语言逻辑,而不是数学模型来解释这个问题。

如下图所示,纵坐标表示利率,横坐标表示商业银行结算资金余额,i*为央行的目标拆借利率,i*+s为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利率,i*-s为商业银行存款央行的利率,S是央行的货币供给曲线,D是拆借市场的货币需求曲线。

所以资金供给曲线S表现为两段的主要原因是,只要商业银行接受央行的贷款利率i*+s,央行就要无限满足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所以,S 的上面一段是水平线。

下面一段水平的原因则在于,只要商业银行接受央行的存款利率i*-s,央行就要无限吸收商业银行的存款。

0点表明央行没有向拆借市场注入资金,拆借市场也没有资金流入央行,商业银行结算资金余额为零。

在。

点的右边表明商业银行向央行要求贷款,央行向拆借市场注入资金,左边表明商业银行存款于央行,拆借市场资金流入央行。

资金需求曲线的形状为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所决定,所以,在央行确定自己存贷款利率的情况下,拆借资金需求曲线只能表现在央行存贷款利率的中间,它可以无限趋向于央行存贷款利率,却不能越过央行存贷款利率。

因为,在市场拆借利率达到i*+s时,商业银行就会向央行要求贷款,拆借资金需求减少,拆借利率难以进一步上升。

在拆借利率下降到i*-s时,商业银行就会存款于央行,拆借资金供给减少,拆借利率也难以进一步下降。

中美两国利率政策效应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中美两国利率政策效应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2001 1 比较研究
中美两国利率政策效应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刘义圣 (福建论坛编辑部)
内容摘要 进入 1999 年 2000 年以来 以美国为首的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 除日本外 普遍刮起一 股升息风 其中 相当一部分国家为防止资本流动所带来的外部冲击以及为改善国际收 支 保持汇率稳定相应提高了利率并取得一定成效 相比之下中国的利率政策 自从1996 年至今 连续降息七次而效果不显著 因此本文着重分析美国利率政策的实施过程及成效 对中国利率政策的操作能获得一些借鉴与启示
5.25%
4.75%
11月16日 +0.25%
5.5%
5%
2000年2月2日 +0.25%
5.75%
5.25%
具流动性仍大受限制 为此 10 月 15 日美联储决定再次将 联邦基金利率由 5.25% 调至 5% 同时将贴现率由原来的 5% 下调到 4.75% 随着措施的出台 金融市场的形势有了明显 的起色 资产需求改变了过度集中于国库券的状况 其他金 融工具的需求量和流动性提高了 尤其出乎意料的是美国经 济并未显出颓势 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仍高达 3.3% 大大 高于预测值 与此同时 美国通货膨胀率继续在低水平上运 行 1-10 月美国通胀累计年率仅为 1.6%, 利率还有下降的 空间 但另一方面 , 下半年以来 , 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呈急速 上升之势 当时美联储曾预测 美全年外贸逆差将高达2400 亿美元 比上年猛增一倍以上 国外需求的疲软将阻碍美国 的经济增长 另外 信贷市场受国外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并 未彻底根除 在此背景下 美国经济急需得到适当剌激 而 且从宏观角度看 也确有放松银根的余地 因此 美联储 11 月 17 日宣布再次降息 将联邦基金利率从 5% 降到 4.75% 将贴现率从 4.75% 降到 4.5% 美联储希望通过此次降息 在 保持低通货膨胀的前提下 使金融市场的形势同保持经济持 续增长的要求相协调

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认识与思考

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认识与思考

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认识与思考我们只有对我国的经济金融形势有一个非常详细的了解,才能把握我国经济市场环境,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态势是非常好的,在这种状况之下,出口贸易也有比较好的发展的趋势,但是我们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我们必须解决这种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金融形式的发展状况1.1 逐渐攀升的房屋贷款数额最近几年,我国城市化建设程度不断加深,现有城市人口数量呈现激增的趋势,大部分来自农村的青壮年纷纷迁至城市定居。

在实际发展国家经济过程中,农村青壮年群体也逐渐提升了自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从实际调查结果看,许多青年人为了住房、教育、交通的便利,开始选择贷款消费这一手段,且从近几年贷款数额的占比情况看,这种现象愈发普遍起来。

此类群体在筹集资金时,会主动向银行方面提供一定的物质予以抵押,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我国政策性金融事业的发展。

因此,相关部门需要联合内部、外部一同进行管理,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宏观调控工作。

但这种支付形式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为国家金融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恶劣影响。

在实际解析经济金融工作时相关人员可以明显看出,虽然青壮年的金融贷款数量正在不断攀升,但因为此群体参与工作时间较短,一时之间无法偿还所有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银行资金回笼及经济发展工作,甚至会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工作。

基于此,相关部门及银行金融机构需要对此问题展开科学探究,以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1.2 经济企业的发展通过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在正常的现代经济社会中,中小企业会占据经济发展配比的 45%,中小企业经济的稳固发展会对国家贷款事业的有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给银行解决现有资金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做到及时放宽年轻人在创业贷款方面的要求,以能够让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建立联系。

但同时还应考虑到企业有可能会运营失策继而破产倒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不会再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而是会对国家经济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LPR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LPR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LPR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
徐明文;刘义圣
【期刊名称】《江汉论坛》
【年(卷),期】2024()4
【摘要】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必须始终坚持发挥市场在利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LPR机制的形成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丰
富报价内容与方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基于TVP-VAR模型,
采用2013年10月至2022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分别绘制LPR、M2与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的不同提前期脉冲响应函数图和时点脉冲响应函数图,利于分阶段探讨LPR、M2的价格效应与经济增长效应的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M2对经济增长的逆周期调节作用逐渐减弱,对物价水平的调节作用较显著,LPR
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逆周期调节效果均显著,但同时两者的逆周期调节效果都
受到宏观经济波动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影响。

因此,应根据政策目标选择货币工具,
提高LPR市场化程度,加强LPR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及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总页数】9页(P30-38)
【作者】徐明文;刘义圣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4
【相关文献】
1.利率市场化背景下LPR利率期权的运用
2.利率市场化背景下LPR改革对于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研究
3.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改革完善LPR机制研究
4.金融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汇率、利率对股价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
5.利率市场化与LPR改革的政策效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下利率走廊的构建条件探析

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下利率走廊的构建条件探析

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下利率走廊的构建条件探析刘义圣张梦玉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利率调控模式 实施货币政策,实现有度的宏观调控。

我国构建现代化宏观调控就是要改变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为主的现 状,建立以价格型货币政策为主的调控框架,而构建利率走廊是我国实现货币政策转型的一项有着深远历史 意义的重大工程。

利率走廊调控正是通过经济利益的诱导、价格预期的引导以及市场化利率的传导决定生产 要素在市场中的有效配置。

现时期我国利率走廊的构建已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也存在着条件缺略和一些制 约因素,需要不断创造和改善有利于利率走廊运行的条件和宏观金融环境。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走廊调控;存款准备金制度作者简介:刘义圣,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梦玉,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1569(2019)01 -0102 -09一、利率走廊构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概念。

现代化经济体 系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和伟大工程。

逐步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和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以及增强宏观政策协同性,都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处于转型攻关期,国家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0版,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并结合相关优惠政策,如减税、“放管 服”改革释放制度红利等,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目的。

“三去一降一补”在取得很大 成绩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审时度势,提出了在构建与经济高质量 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将供给侧结构性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利率市场化后央行基准利率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BGL028);福建省高 等学校人文社科基地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国际商务研究中心(闽教科-2015〕88号);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型学科建设立项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应用经济学(培育)(闽教高〔2017〕44号)。

利率市场化的宏观风险与“安全模式”初探

利率市场化的宏观风险与“安全模式”初探
将 有 越来越 多 的国有 企业失 去银 行 的资金 支 持而 退 出历 史舞 台。
( 三 ) 加剧经 济发 展不 平衡 的风 险 利率市 场化 后 , 资金 资 源 必 然 追 逐 收 益 率 , 向盈利 高 的部 门转 移 和集 中 , 造成 基础 产 业部 门和 公益 服务 部 门的 大量 “ 失血 ” , 影 响 这些部 门的发 展 , 进 而 就会 影 响到 整 个 经 济 的持 续健康 发展 。 从 地 区 发 展 看 , 我 国东 西 部经 济发 展极 不平衡 。 面对如 此不平 衡 的 区 域经 济发 展格 局 , 一 体 化 市 场利 率 必 然 导 致 资金 上 的“ 一 江 春 水 向 东 流” , 其结 果 必 然 是 一个 地 区 的经 济持 续增 长 以另 一个地 区 经济 衰退 和萧 条 为代 价 , 在 宏 观 上造 成 繁 荣 与衰 退并存的区域 差异 。 ( 四 )导 致金 融体 系不稳定的风 险 一 旦利 率放 开 , 将 加剧银行 之 间 的竞 争 , 银行 作为从事 货币经 营的 特殊 经 济组 织 , 它 的亏 损 和倒 闭所 涉及 的社会 面 比普 通行 业要 大得 多 。 还 有 , 利 率放 开后 , 畸高 的存款 利率 一 方 面会使银 行 筹 资成 本 大 大提高 , 银 行 因 而不得 不 冒大 的 风 险去 发 放 高息 贷款 , 或投 资于 高风 险高收 益 的行 业 , 产 生 极 大 的 不稳 定性 ; 另一 方面 , 使 比 较安全 稳健 的借款人 退 出市 场 , 放 弃借款 , 而 只有那些 冒险 的借款人 留了下来 , 愿意接 受 贷款 , 于是便 产生斯 蒂格 利 茨和 魏 斯所 称的 “ 有 害风 险选择 ” 现象 , 增 加 了社会 金融 风险 的可能性 。

利率微调的国际视角与我国利率调控的新范式

利率微调的国际视角与我国利率调控的新范式

作者: 刘义圣[1];王春丽[1]
作者机构: [1]福建社会科学院
出版物刊名: 东南学术
页码: 10-16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利率微调;利率微调操作目标;利率微调操作技巧
摘要:当前,经济危机趋于和缓,全球经济开始步入“后危机”时代。

在此背景下,以前瞻性、小幅度、灵活调整为主要特征的“利率微调”模式将重新登上宏观调控舞台。

基于美元的霸主地位和英国金融市场完备度较高,本文特选取美英两国作为参照对象,分析国外利率微调的基本特征与操作范式,总结西方国家利率微调的相关经验,为我国利率微调提供借鉴参考。

利率双轨制下我国对外开放对利率政策效应的影响

利率双轨制下我国对外开放对利率政策效应的影响

利率双轨制下我国对外开放对利率政策效应的影响作者:付达院刘义圣来源:《江汉论坛》2021年第05期摘要:在利率双轨制逐步合一轨的过程中,对外开放是影响利率政策效应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也是理解我国利率政策框架及其调控效应的关键。

结合利率政策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模型来考察利率双轨制下对外开放对利率政策效应的影响,发现在计划轨利率中,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对滞后一年的利率政策的产出水平存在显著的削弱作用,对价格效应的影响无论是短期内还是长期内都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而趋于不明显;在市场轨利率中,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对利率政策的产出水平的削弱作用明显低于且滞后于计划轨利率,但对价格效应的影响短期内随对外开放度的提高而存在明显的放大效应,长期内这种放大效应不具有持续性,并随对外开放度的提高而趋于不明显。

在利率双轨制客观存在的条件下,政府应避免计划轨利率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削弱作用,对管制利率要进行合理调整,促进利率政策的产出效应,从而增加就业以减少对外开放对宏观经济带来的外部性冲击,并增强政府宏观政策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对外开放度;利率双轨制;利率政策;产出效应;价格效应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1)05-0047-07一、引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年放开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来已推行20多年,但存贷款利率依然是在2013年成立的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约束下以行业自律形式规定上限之下浮动的,利率体系呈现出典型的双轨制特征。

2020年我国在加快构建国际国内相互促进双循环格局中,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确保了我国成为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和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国家。

但在目前利率双轨制背景下,由于利率传导机制不畅,导致央行利率政策调控不能通过市场利率体系之间的有效联动传导至整个经济体系,不利于利率政策目标的实现;同时,金融市场产品的定价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市场利率水平,不利于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而影响了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对外开放对利率效应的影响机理研究

对外开放对利率效应的影响机理研究

对外开放对利率效应的影响机理研究
罗书嵘;刘义圣
【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年(卷),期】2018(000)011
【摘要】对外开放被认为是影响利率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外开放对利率效应影响的理论分析,证明了对外开放与利率效应之间存在一种递减关系,即对外开放度越大,利率效应越小:利率的产出效应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而不断减弱,利率的价格效应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而不断放大.在对外开放条件下,不管是通过财政政策渠道,还是通过货币政策渠道,利率下降在短期内具有明显的产出效应,总产出会增加,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但在长期内,利率效应将趋于中性状态,利率的产出效应只是暂时性增加了总产出和就业,利率效应最终会释放到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放大效应上.
【总页数】6页(P81-86)
【作者】罗书嵘;刘义圣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福建福州 350117;井冈山大学商学院, 江西吉安 343009;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
【相关文献】
1.国开债利率和汇率影响效应评价研究r——跨境套利发现及抛补利率平价理论的实证检验 [J], 王中;郭栋
2.对外开放对利率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J], 罗书嵘;刘义圣
3.利率双轨制下我国对外开放对利率政策效应的影响 [J], 付达院;刘义圣
4.利率市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异质性特征、微观机理与政府激励解构 [J], 吴非;申么;祝佳;叶显
5.区域对外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理论机理与陕西例证 [J], 范巧;徐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存款利率市场化中地方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以温州银行为例

存款利率市场化中地方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以温州银行为例

作者: 刘义圣;刘毡
作者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出版物刊名: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22-28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1期
主题词: 商业银行 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 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银行间竞争日益加剧,资金的流动更为频繁,温州银行如果想要维持存款的稳定性,仅仅依靠上浮利率水平是不可能的,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得存款的稳定性大幅度下降,温州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将对其的正常运营造成直接影响。

温州银行面临利率风险,主要原因是对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的体系还不完善,应不断寻找适合自身的利率风险计量模型,准确地识别和计量风险,加大投入完善数据库与VAR模型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 ,也 认 为 利 率 水 平 一 般 由 货 币 当 局 决 定 与 调 整 ,但 在理论研究时却认为名义市场利率由货币当局控制 的名义 货 币 存 量 或 基 础 货 币 供 给 水 平 决 定 (Clin- ton,2006)。研 究 者 普 遍 认 为,探 讨 最 优 货 币 政 策 时对实现设定的目标利率的执行过程结节的研究无 重 大 意 义 。 因 此 ,产 生 了 理 论 与 实 践 的 古 德 哈 特 “二 分 法 ”断 裂 (Goodhart,1989)。
* 刘义圣,福建社会科学院,邮政编码:350001,电子邮 箱:liuyisheng200208@sina.com;赵 东 喜,福 建 师 范 大 学 福 清 分 校, 邮 政 编 码 :350300。
— 122 —
《经 济 学 动 态 》2012 年 第 7 期
政策工具的背景下,许 多 国 家 央 行 放 弃 了 传 统 的 货 币政策操作框架,而 采 用 了 不 同 版 本 的 利 率 走 廊 系 统。利率走廊框架 会 限 制 政 策 利 率 的 游 走,并 将 利 率政策与央行流动 性 政 策 相 分 离,有 助 于 中 央 银 行 实现利率政策目标。采用利率走廊系统的国家央行 有效地将政策利率 稳 定 在 其 目 标 附 近,利 率 走 廊 系 统成功地限制了市 场 利 率 的 游 走,使 央 行 有 能 力 在 金融危机期间向市场提供巨量的流动性。伴随着各 国央行采 用 利 率 走 廊 操 作 框 架 实 施 货 币 政 策 的 实 践,关于利率走廊 的 基 本 原 理、理 论 模 型、最 优 利 率 走 廊 设 计 等 研 究 文 献 也 开 始 涌 现,如 Woodford (2001)探 讨 了 在 无 现 金 经 济 中 如 何 执 行 货 币 政 策 的 利率走廊系统 问 题;Whitesell(2006)比 较 了 准 备 金 制度与利率走廊系 统 的 均 衡 效 率,以 及 二 者 结 合 控 制利 率 的 随 机 游 走 问 题;Gaspar,Quiros & Men- dizabal(2004)与 Guthrie & Wright(2000)分析了利 率 走 廊 组 成 成 分 的 作 用 机 制;特 别 的 是 Berentsen & Monnet(2008)首次在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下研究 利率走廊系统问题。本文对这一领域的前沿成果进 行了回顾与评价,并 展 望 了 利 率 走 廊 理 论 的 实 践 前 景与理论研究趋势,以 期 为 相 关 领 域 研 究 及 货 币 政 策有效实施提供借鉴。
利率走廊理论述评*

刘义圣 赵东喜
内 容 提 要 :20 世 纪 90 年 代 以 来 ,许 多 国 家 央 行 放 弃 了 存 款 准 备 金 制 度 而 采 用 了 利 率 走 廊 系 统 作 为 货 币 政 策 实 施 框 架 ,在 实 践 中 形 成 了 对 称 利 率 走 廊 与 地 板 系 统 两 种 典 型 的 操 作 方 式 。 近 年 来 , 为 应 对 金 融 危 机 ,有 效 实 施 非 常 规 货 币 政 策 ,一 些 国 家 央 行 的 货 币 政 策 实 施 框 架 又 从 对 称 利 率 走 廊 移向地板系统。因之,利率走廊理论也成为货币经济学研 究 者 关 注 的 热 点。 本 文 对 这 一 领 域 的 前 沿 成 果 进 行 了 回 顾 与 评 价 ,并 展 望 了 利 率 走 廊 理 论 的 实 践 前 景 与 理 论 研 究 趋 势 ,以 期 为 相 关 领 域 研 究及货币政策有效实施提供借鉴。
Keister,Martin & McAndrews (2008)针 对 2008年金融危 机 以 来 各 央 行 执 行 货 币 政 策 的 操 作 框架实践对前述利率走廊几何模型进行了扩展。他 们认为,在 均 衡 准 备 金 余 额 R* 的 基 础 上,如 果 进 一 步增加准备金供给就会使供求曲线在需求曲线的水 平区域相交,均衡 利 率 降 至 走 廊 的 下 限,此 时,利 率 走廊系统退化为 地 板 系 统。 在 地 板 系 统 中,央 行 设 定目标利率等于准 备 金 存 款 利 率,在 不 改 变 准 备 金 供给 量 的 条 件 下 央 行 可 调 整 货 币 政 策,如 图 1、2。 一 方 面 ,央 行 通 过 移 动 利 率 走 廊 即 可 调 整 目 标 利 率 。 如 央行只要将il1、id1 分别提高到i12、id2,则目标利率就 会从i1* 提高到i2* ,而准备金供给量仍 为 R* 不 变,
率,其低于目标利率n 个基点。这样,以央行目标利 率为中心,在两个短 期 融 资 工 具 即 央 行 贷 款 利 率 与 存款利率之间形成了 一 条 “走 廊”,存 贷 款 利 率 分 别 构成 了 这 条 走 廊 的 下 限 与 上 限。Clinton(1997)指 出 ,在 利 率 走 廊 系 统 中 ,央 行 简 单 通 过 改 变 走 廊 就 可 以控制银行间拆借 市 场 利 率 于 目 标 利 率 附 近,而 且 不需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即可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整。 因为,理论上商 业 银 行 不 会 在 拆 借 市 场 上 以 高 于il 的 利 率 拆 入 资 金 ;同 样 ,商 业 银 行 也 不 会 在 拆 借 市 场 上以低于id 的 利 率 拆 出 资 金。 这 样 就 会 激 励 商 业 银行以走廊上下限内的利率水平在拆借市场拆入资 金,从 而 活 跃 了 银 行 间 拆 借 市 场。 在 此 基 础 上, Woodford(2001)分 析 了 拆 借 市 场 上 政 策 利 率 的 决 定机制。他认 为,在 对 称 利 率 走 廊 系 统 中,准 备 金 需求量 D 在利率i l 与i d 时呈完全弹性。在利率走廊 上下限之间,由于持 有 超 额 准 备 金 的 机 会 成 本 随 着 市场利率下降而降低,导致准备金需求 曲 线 D 在 此 区域内呈向右 下 方 倾 斜 态 势。S 表 示 准 备 金 的 供 给 量,位于 R* 的准 备 金 供 给 曲 线 垂 直 部 分 由 央 行 决 定并受其公开市场业 务 的 影 响。公 开 市 场 购 进 业 务 会增加准备金 供 给,导 致 需 求 曲 线 的 垂 直 部 分 R* 向右移,相 反 的 公 开 市 场 业 务 操 作 影 响 与 此 相 反。 R* 左 侧 的 供 给 曲 线 水 平 部 分 的 位 置 由 市 场 利 率 下 限即准备 金 存 款 利 率 决 定。R* 右 侧 的 供 给 曲 线 水 平部分的 位 置 由 市 场 利 率 上 限 即 央 行 贷 款 利 率 决 定。随着准备金需求量的增加,市 场 利 率 增 加 ,当 其 增 加 到 走 廊 上 限 时 ,准 备 金 需 求 的 增 加 要 由 央 行 提 供 ,没 有 银 行 机 构 愿 意 以 高 于 央 行 的 贷 款 利 率 折 入 资 金 。准 备 金 供 给 与 需 求 均 衡 决 定 拆 借 市 场 利 率i,均 衡 时 准 备 金 余 额 为 R* ,无 论 准 备 金 需 求 如 何 波 动 ,市 场 利 率 总 是 被 控 制 在 利 率 走 廊 的 上 下限之间。
直 到 上 世 纪 90 年 代 ,由 于 信 息 技 术 的 发 展 与 银 行机构的规避导致基础货币以及准备金需求的减少 (Friedman,1999;2000),央 行 采 用 诸 如 存 款 准 备 金 制 度 (Axilrod & Lindsey,1981)、公 开 市 场 业 务 (Bindseil,2004)等传统的货币政策执行框架以实 现 利率政策目标的能 力 受 到 质 疑,加 拿 大 与 其 他 一 些 国 家 如 英 国 、日 本 、欧 盟 、新 西 兰 、瑞 士 与 澳 大 利 亚 央 行一起抛弃了准备 金 制 度,取 而 代 之 以 利 率 走 廊 系 统(Woodford,2003),而 另 一 些 央 行 利 用 具 有 利 率 走廊部分特征的 制 度 执 行 货 币 政 策,如 美 联 储。 金 融危机以来,除一 些 国 家 如 瑞 士、澳 大 利 亚、新 西 兰 等国家的货币政策执行框架仍保持传统的利率走廊 系 统 ,政 策 利 率 被 保 持 在 走 廊 中 心 位 置 外 ,另 一 些 国 家 如 欧 盟 、加 拿 大 、日 本 ,英 国 ,挪 威 等 国 家 央 行 货 币 政策执行框架已从传统的利率走廊系统移向地板系 统 。 总 之 ,在 准 备 金 需 求 持 续 降 低 、不 存 在 或 将 中 央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作为独立于政策利率的一种货币
一 、利 率 走 廊 理 论 模 型 与 发 展
(一 )利 率 走 廊 系 统 的 基 本 原 理 利率走 廊 系 统 基 本 原 理 的 研 究 是 从 Clinton( 1991,1997)对 加 拿 大 央 行 在 零 准 备 金 制 度 下 货 币 政 策操 作 问 题 的 分 析 框 架 发 展 而 来 的 (Woodford, 2001;Woodford,2003;Bindseil,2004;Whitesell, 2006;Keister et al,2008;Lagos,2010)。 研 究 者 们 通过建立几何模型对利率走廊的特征与基本原理进 行了详细的探讨。 一 般 认 为,最 一 般 的 利 率 走 廊 系 统是对称利率走廊,其 典 型 特 征 是 央 行 提 供 了 银 行 机构据以向央行短期贷款与存款的两个短期融资工 具。通过前者,银行 机 构 可 以 无 限 制 地 以 央 行 设 定 的高于目标利率一定基点的利率从央行取得隔夜贷 款 ,如 美 联 储 以 及 其 他 许 多 工 业 化 国 家 ;而 后 者 则 为 商业银行在央行的隔夜存款以低于目标利率相同基 点的利率支 付 利 息,利 率 走 廊 几 何 模 型 见 图 1。 利 率走廊几何模型中纵 轴i表 示 拆 借 市 场 利 率,横 轴 R 表示准备金供给。以i* 表示央行设定的与国 内 经 济发展状况相 一 致 的 目 标 利 率,il 表 示 央 行 向 银 行 机构提供短期贷款的高于目标利率n 个基点的贷款 利 率,Id 为 央 行 向 商 业 银 行 支 付 的 准 备 金 存 款 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