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脂基础及选择

合集下载

润滑脂基础知识(新版)

润滑脂基础知识(新版)

最低操作温度 -30C
润滑脂的分类方法-GB/T 7361(ISO 6743/9)
X
B
D
HB
1,润滑脂的编号
2,最低使用温度
3,最高使用温度
4,抗水性、防锈性
5,极压性
第2个字母,A为0℃,B为-20℃,C为-30℃,D为-40℃,E为小于-40℃ 第3个字母,A为60℃,B为90℃,C为120℃,D为140℃,E为160℃,F为180℃,G为大于180℃
填料,抗油皂分离剂
润滑脂的组成—基础油
润滑脂的润滑性能、低温流动性、高温时蒸发性能、粘温性能等取决于基础油的类型和组成。 润滑脂的基础油液的选择主要根据润滑脂的用途和使用条件确定。 常用的基础油有矿物油和合成油两种。
润滑脂的组成—基础油
• 矿物油 • 环烷基润滑油—密度大,倾点低,粘度指数较低 • 石蜡基润滑油---密度小,硫含量低,粘度指数高 • 中间基润滑油----介于两者之间
润滑油
不论机器的运作定向如 何仍可停留在工作面上
在机器停止操作以后仍可 维持长时间的防锈功能
在机器滚动或其它操作 中可以被抛离工作面
在长时间机器停止操作 以后可能失去防锈作用
润滑脂与润滑油比较(续)
适合不易添加 润滑剂之部分
密封作用可避 免外物进入
润滑脂
适合不完全正 确接合的部分
无/低流动冷却功能低
入度
- 原始针入度:在25 C时,试样从试样瓶转到测试 器的过程中,仅受到最低限度的处理,在没有经受油脂处理器处理的情况下测得的针入度 锥入深度
NLGI润滑脂稠度等级
锥入度(cm) 444 - 475 400 - 430 355 - 385 310 - 340 265 - 295 220 - 250 175 - 205 130 - 160 085 - 115

润滑脂介绍

润滑脂介绍

润滑脂介绍润滑脂,一种常见的润滑剂,也被称为黄油,是一种由基础油和增稠剂混合而成的物质。

它具有黏度较高、密度较大的特点,适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润滑和防护。

润滑脂一般由基础油、增稠剂和添加剂等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脂的主要成分,它可以起到润滑和降低摩擦的作用。

常见的基础油有矿物油、合成油和动植物油等。

增稠剂则用于提高润滑脂的黏度和凝固度,以便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附着在机械表面。

添加剂的作用则是增强润滑脂的性能,如抗氧化、防锈、减少挥发和抗腐蚀等。

润滑脂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和优点,在工业和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润滑各种轴承、轮轴、齿轮、链条、滑轨等机械部件,有效地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与液体润滑剂相比,润滑脂具有更高的黏度和粘附性,能够在垂直表面和高温环境中更好地工作。

润滑脂还具有很好的防腐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机械设备因潮湿和氧化而发生锈蚀。

同时,它还能在高温和极寒环境下工作,具有较好的抗冻和抗高温性能。

因此,润滑脂在各种恶劣工况下都能够保持较好的润滑效果。

润滑脂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设备要求来进行。

对于高速轴承等高温、高速的工况,往往选择具有较高黏度指数、耐较高温度的润滑脂;而对于低温和潮湿环境,应选择具有较低的凝固点和较好的防锈性能的润滑脂。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摩擦副材料选择不同类型的润滑脂,如钙基润滑脂、锂基润滑脂、聚氨酯润滑脂等。

在使用润滑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润滑脂应存放在干燥和阴凉的地方,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和高温环境中,以免影响其性能。

其次,在润滑脂涂抹时应均匀涂抹,避免涂抹过多或不均匀导致润滑效果不佳。

最后,在更换润滑脂时应彻底清洗设备和润滑系统,以确保新润滑脂的有效工作。

综上所述,润滑脂是一种常见的润滑剂,由基础油、增稠剂和添加剂等组成。

它具有高黏度、高粘附性和优异的防腐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汽车领域。

在选择和使用润滑脂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设备要求来进行,并且注意合适的存储和涂抹方法,以确保其有效发挥润滑作用。

润滑脂基础知识

润滑脂基础知识

润滑脂基础知识1.润滑脂的组成润滑脂主要是由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及填充剂组成。

其中基础油占85%-87%,稠化剂占10%-13%;剩下的是添加剂和填充剂。

(1)基础油:润滑脂的基础油主要是矿物和合成油两大类。

合成油是用于制造特种用途的润滑脂。

在润滑脂的组成中,基础油所占的比例最大。

润滑脂的许多重要性质,都是所用的基础油性质决定。

(2)稠化剂:润滑脂的稠化剂主要是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皂。

(3)添加剂:润滑脂中加入各种添加剂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润滑脂的某些特性,提高其使用性,延长使用寿命。

(4)填充剂:为了提高润滑脂在使用时的机械强度,有时添加某些填充剂,最常用的有石墨、二硫化钼、氮化硼等。

2.润滑脂的分类(1)按组成分类:润滑脂按其所含稠化剂的组成分为皂基脂和非皂基脂。

其中皂基脂又分为单皂基脂、混合皂基脂和复合皂基脂;非皂基脂分为巨脲、膨润土和凡士林。

(2)按润滑脂的用途分类:润滑脂按用途可分为:车用脂、工业用脂、其他用脂。

其中车用脂可分为汽车轮用脂、汽车万向用脂、汽车轮注脂、火车轮脂、火车牵引电机脂、火车制动脂、火车芯盘脂等;工业用脂分为治金工业、纺织工业、轴承工业等。

(3)按牌号分类:润滑脂按牌号可分为:000#、00#、0#、1#、2#、3#、4#等牌号。

数字牌号越大,脂的锥入值越小,脂就越硬。

3.润滑脂的专业术语锥入度--润滑脂的锥入度表示在规定的负荷,时间和温度的条件下,锥体刺入试料的深度,其单位以0.1mm表示,锥入度越高,稠度越小,反之,稠度越大。

锥入度的大小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浓度和分散状态,而与基础油粘度无直接关系。

滴点--润滑脂规格中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在一般情况下,润滑脂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由半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就是它的滴点。

滴点越高,其耐热性越好。

稠度--润滑脂触变性的传统指标,它是一个与润滑脂在润滑部们保持能力和密封性能以及脂的加注和输送方式有关的重要指标。

抗水性--指在水中为溶解、不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水份和不被水洗掉等的能力。

润滑脂设计标准最新规范

润滑脂设计标准最新规范

润滑脂设计标准最新规范润滑脂是一种常用的润滑剂,用于减少摩擦、防止磨损和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脂的设计标准是保证其性能稳定、可靠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润滑脂设计标准的最新规范:1. 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的选用要求:润滑脂的基础油质量是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国际上通常采用矿物油、合成油或其它特殊基础油作为润滑脂的主要成分。

根据润滑脂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基础油。

同时,润滑脂中的添加剂也需要符合国际标准,以保证润滑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技术指标的要求:润滑脂的技术指标包括外观、颜色、抗氧化性、凝固点、滴点、极压性、防锈性、抗水性、悬浮性和蒸发损失等。

这些指标对润滑脂的性能和使用效果至关重要,需要根据润滑脂的具体应用场景以及相关标准进行调整和定义。

3. 安全环保要求:润滑脂作为一种化学品,其安全性和环保性也是设计标准中的重要内容。

润滑脂在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较低的毒性和污染性,并符合国际和地区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需要进行安全性、危险性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评估,确保润滑脂的使用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4. 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要求:润滑脂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也是设计标准中的重要内容。

润滑脂的生产过程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和标准操作,包括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测和质量管理等。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检测、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和产品追溯等,以保证润滑脂的质量可控和稳定性。

5. 标识和包装要求:润滑脂在生产出厂后需要进行合适的标识和包装,以便用户正确识别和使用。

标识应包括润滑脂的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日期、厂家名称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包装要求应符合国际和地区相关的运输和储存标准,以保证润滑脂的质量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综上所述,润滑脂设计标准的最新规范涵盖了基础油和添加剂选用要求、技术指标的要求、安全环保要求、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要求以及标识和包装要求等方面,以确保润滑脂具有稳定的性能、可靠的品质和安全的使用环境。

润滑脂基础必学知识点

润滑脂基础必学知识点

润滑脂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润滑脂是一种用于减少摩擦和磨损的润滑剂,通常为半固态或全液
态物质。

2. 润滑脂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负责润滑和冷却作用,
添加剂用于改善润滑脂的性能。

3. 基础油可以根据粘度来分类,常见的有矿物油、合成油和动植物油。

不同粘度的基础油适用于不同工作条件。

4. 添加剂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抗氧化剂、防锈剂、消泡剂、抗腐蚀
剂等。

添加剂可以提高润滑脂的性能和稳定性。

5. 润滑脂的选择应考虑工作条件、温度、负荷、速度等因素。

适当的
润滑脂可以提高设备的寿命和效率。

6. 润滑脂的使用方法要遵循生产厂家的建议,包括涂抹方法、涂抹量、润滑周期等。

7. 润滑脂的存储和使用要注意防潮、防尘、防杂质等。

长时间不使用
的润滑脂可能会失效,需要定期更换。

8. 润滑脂的性能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实际工作验证。

常见的性能指
标包括滴点、凝固点、极压性能、抗磨性能等。

9. 润滑脂的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可以通过震动分析、油液检测和外观
检查等手段进行。

10. 润滑脂在环境保护方面要注意正确处理和回收,以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

工业用润滑脂详细介绍说明

工业用润滑脂详细介绍说明

润滑脂的选择与使用一、润滑脂的定义润滑脂是用稠化剂稠化润滑油而制成,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添加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以改善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抗氧化安定性、润滑性、抗水性等性能。

润滑脂分类:(一)按稠化剂类型分类和命名润滑脂分成皂基润滑脂、非皂基润滑脂、烃基润滑脂三大类。

可以用稠化剂名称命名润滑脂:·钙基润滑脂、锂基润滑脂·复合锂基润滑脂、复合钙基润滑脂·膨润土润滑脂、聚脲滑脂(二)按使用性能和应用场合分类和命名·选择润滑脂主要使用性能和用途进行分类和命名:如减磨润滑脂、防护润滑脂和密封润滑脂等。

·根据润滑脂的应用场合命名:如汽车轮毂润滑脂,航空机轮润滑脂,铁道机车润滑脂,宽温度航空润滑脂,阻尼润滑脂等。

(三)按润滑脂国家标准分类法分类和命名·世界上许多国家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都制定了润滑脂分类标准。

·中国于1990年12月颁布了润滑脂分类国家标准GB/T 7631.8-90组。

根据润滑脂应用时的操作条件进行分类,每种润滑脂仅有一个由五个大写字母组成的代号。

例:L- XBEGB 00 润滑脂代号的字母顺序:字母1:L-润滑剂字母2:X-润滑脂字母3:B-最低使用温度-20℃字母4:E-最高使用温度160℃字母5:G-与谁接触,不防锈字母6:B-承受高负荷00 - 稠度为00号润滑脂(锥入度400-430)表示使用温度范围为-20℃-160℃与水接触,不防锈,用于高负荷运转设备润滑的00号润滑脂。

二、润滑脂润滑的优、缺点(一)与润滑油相比,润滑脂有以下优点:1、与可比粘度的润滑油相比,润滑脂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更好的阻尼减震能力;2、由于稠化剂结构体系的吸收作用,润滑脂具有较低的蒸发速度,因此在缺油润滑状态下,特别是在高温和长周期运行中,润滑脂有更好的特性;3、由于稠化剂结构的毛细管作用下,与可比粘度的润滑油相比,润滑脂的基础油爬行倾向小;4、润滑脂能形成具有一定密封作用的脂圈,可防止固体或流体污染物的侵入,有利于在潮湿和多尘环境中使用;5、润滑脂能牢固地粘附在润滑表面上,即使在倾斜甚至垂直表面上也不流失。

润滑脂基础知识

润滑脂基础知识

目录润滑脂基础知识 (2)理化指标及意义 (3)常用料分子式 (5)拟配方: (5)质量指标试验方法 (7)润滑脂游离碱和游离有机酸测定法 (7)锥入度测定法 (8)压力分油测定法: (9)水分测定法 (9)机械杂质测定法(酸分解法) (10)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11)滴点测定法 (11)主要原材料规格与产地 (12)部分添加剂名称: (12)钙基脂专用基础油生产技术要求 (12)基础油: (13)动植物油-1 (15)脂肪酸 (15)碱类 (17)添加剂 (17)八五年前的原料规格一览表 (18)润滑脂基础知识1.定义: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基础油(液体润滑剂)中所组成的一种稳定的固体或半固体产品。

这种产品可以加入旨在改善某种特性的添加剂和(或)填料。

2.组成:从润滑脂的定义可以看出,润滑脂是由三类物质组成,即:稠化剂、基础油(液体润滑剂)和添加剂。

2.1稠化剂稠化剂能在液体润滑剂中分散和组成骨架,并能使基础油被吸附和固定在结构骨架之中,从而形成具有塑性的半固体状润滑脂。

润滑脂常用的稠化剂主要有脂肪酸金属皂、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等。

2.2基础油润滑剂是具有结构骨架的两相分散体系,基础油是这种分散体系中的分散介质。

基础油是有润滑脂的主体。

占润滑脂总量的70%~98%。

它本身是液体润滑剂,对润滑脂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基础油的种类和性质决定着或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润滑脂的某些性能。

如润滑脂的润滑性、蒸发性、低温性和于密封材料的相容性几乎都取决于基础油。

润滑脂的基础油种类很多,主要有矿物油(即石油基础油)、合成油(如合成烃、酯类油、硅油等)。

2.3添加剂润滑脂添加剂是添加润滑脂中,以改进其使用性能的物质,它可以改进润滑脂本身固有的性能,也可以赋予其原来有不具有的性能。

润滑脂中的添加剂包括:结构改善、抗氧剂、金属减活剂(金属钝化剂)、防锈剂、腐蚀抑制剂、极压剂、油性剂、抗磨剂、拉丝性添加剂以及各种填料等。

润滑脂基础知识

润滑脂基础知识

非常高
(> 400,000)
美孚高温滑脂 SHC 32

美孚力富SHC 100
(200,000 - 400,000)
美孚高温滑脂 SHC 100
一般 (100,000 - 200,000)
美孚滑脂 XHP 222 美孚力富 SHC 220
美孚力士 EP 2
低 (< 100,000)
美孚高温滑脂 78
延长润滑周期 泄漏/维护是难点 需要有效的密封 设备/预算限制 要求延长维护周期 极端状况
必须要散热 必须要排除杂质 必须要闭式润滑
滑脂的典型组成
基础油 85%
稠化剂 10%
添加剂 5%
稠化剂可为皂基,聚脲基, “粘土” 基础油可以是矿物油或合成油 可用多种不同的添加剂
主要添加剂
可溶性 抗氧化剂 极压 / 抗磨剂 防腐剂 聚合物 摩擦改进剂
极压添加剂用在严苛应用中
压机、磨机、小齿轮中重载轴承 卡车/汽车底盘及轮毂轴承
滑脂选择 - 需要考虑的因素
操作考虑
应用装置的润滑要求 轴承, 齿轮, 钢缆,交替接触,终生不换油 操作温度 速度与负荷 环境因素 潮湿环境 粉尘多, 脏 化学污染 加脂方式 手工加脂还是集中供脂 材料上的考虑 灵活性
滑脂特性
ASTM D 217 工作后 针入度
445 - 475 400 - 430 355 - 385 310 - 340 265 - 295 220 - 250 175 - 205 130 - 160
NLGI 等级 000 00 0 1 2 3 4 5
软硬度 半流体
黄油状 硬
润滑脂滴点(ASTM D2265)
I I I I ICI I I IC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脂的性能平衡
抗水性 抗高温性能
防腐蚀性能
稠度
极压性和抗磨性
低温泵送性
机械稳定性 油分离性
相容性
润滑脂的性能
• 针入度 • 滴点 • 抗水性 • 氧化稳定性 • 润滑性 • 抗磨损性 • 极压性
润滑脂的稠度
润滑脂稠度的测量
润滑脂稠度的测量
ASTM D 217, IP 50
• 用针入度表示润滑脂软硬程度 用标准圆锥体放于25C润滑脂试样表面,经 5 秒 钟后圆锥体所沉入的深度(单位为1/10毫米),称为 该润滑脂的针入度
500
1000 1500 2000 5000 3000
10000
20000
100
1000
平均直径 dm , mm
粘度比
• 粘度比 k = υ/υ1
υ – 油在工作温度时的粘度 υ1 – 轴承实际需要的粘度
• 粘度比 k > 1 时,可延长轴承寿命。但是,k 过高会导致轴承工 作温度上升。
• k < 1,建议使用含EP添加剂的润滑剂 • k < 0.4,必须使用含EP添加剂的润滑剂 • k > 1,含EP添加剂的润滑剂可增加大中型滚子轴承的可靠性
锂:低成本,可满足润滑脂的基本需求 (70%) 铝:成本很低 钙:老技术,用量在下降 钠:老技术,成本高 聚脲:长寿命,良好抗氧化特性,适用于较高的工作温度 粘土:成本高,高温性能好,作为特种脂应用
复合皂基润滑脂可用于较高的工作温度
润滑脂基础油
基础油的类型: • 矿物油
- 石蜡基 - 环烷基 • 合成油 - PAO -酯 - 聚乙二醇 - 烷基苯 • 植物油 • 特种 - 硅油 - 氟油
基础油粘度对润滑的影响: • 低黏度
- 高速、低载、低温 • 高黏度
- 低速、重载、高温
基础油黏度是影响润滑的最重要的因素
ISO 100 及更低黏度等级: 适用于高速 ( >3600 rpm),轻负荷,有时需要极压添加剂来提高抗负荷性能
ISO 150/220: 中等速度 (不超过 3600 rpm),良好的承载能力
固体添加剂: • 二硫化钼 • 聚四氟乙烯 • 碳酸钙 • 石墨
润滑脂的组成对操作温度的影响
矿物油 Li
最高操作温度(C) 130 最低操作温度(C) -20
矿物油 Li X
140 -30
PAO Li X
150 -40
Specialty
180-200+ <-50
在极端温度下合成油比矿物油表现出色 • PAO润滑脂与矿物油润滑脂相比,操作温度高 10-20C • 特种合成润滑脂(PAG、氟油及硅油)与PAO润滑脂相比,操作温度高 30-50C
000
445-475 半流体
00
400-430 半流体
0
355-385

1
310-340
较软
2
265-295 中软性
3
220-250 中软性
4
175-205
较硬
5
130-160 非常硬
6
85-115
非常硬
润滑脂表面 针入度,1/10 mm
7 6 5 4 3 2 1 cm 0
润滑脂的滴点 (ASTM D 2265)
10
简单锂基
1
0
50
100
150
200
250
温度,C
润滑脂的结构稳定性
影响润滑脂泵送性能的因素
• 润滑脂的软硬度 (NLGI 级别) • 润滑脂的温度
- 每下降10F,表观黏度大约增加一倍 • 基础油的粘度
- 基础油粘度高的润滑脂难于泵送,低温时表现更明显 • 稠化剂的含量
- 稠化剂的含量越高,泵送越困难 • 粘性介质
- 粘性介质越少越容易泵送 • 管路长度及配送系统的型式
润滑脂的主要性能
应用
基础油黏度
稠度
油分离








润滑脂的相容性举例
针入度,mm/10
450 400 350 300 250
两种不相容的润滑脂
NLGI 00 NLGI 0
h
NLGI 1 NLGI 2
2hr Roll
200
100% / 0% 75% / 25% 50% / 50% 25% / 75% 0% / 100%
ISO 460: 适用的速度范围及承载能力与 ISO 150/220 类似,抗水能力更好
ISO 1500 及更高黏度级别: 适用于低速 ( <100 rpm),优异的承载能力,具有高度抗水性能
润滑脂的添加剂
可溶性添加剂: • 抗氧化剂 • 极压/抗磨添加剂 • 防腐蚀剂 • 抗水添加剂 • 增粘剂 • 聚合物 • 摩擦改进剂
钙基
12-Hydroxy
C C X C
复合 钙基
I I I I
粘土
I I I C
锂基
I I I C
锂基
12-Hydroxy
I I I B
复合 锂基
C I I C
聚脲
I I I I
钠基
I X I I
CCXC
C
BCC
C
CIX
I
I
I
I
B
CI
I
I
CC I
I
I
I
C
C
ICI
I
I
I
I
I
I
I
C
C
I
I
C
C
CIB
I
I
I
低温
低稠度
耐高温稠化剂 工作温度范围宽
低温扭矩
易受水汽影响 高稠度
重载
极压/抗磨性
多用途
极压/抗磨性 防锈性
润滑脂主要性能要求
高粘度基础油
高稠度
低粘度基础油 低挥发 氧化稳定性 防锈、防腐蚀性 高粘度基础油 泵送性 抗水性能
低温扭矩 泵送性 防锈性 抗水性能 固体添加剂(如果需要) 氧化稳定性
实例 – 补脂周期和补脂量
轴承工作环境恶劣(如潮湿环境、灰尘环境等),补脂周期应酌情缩短
补脂量 G = 0.005 D B
G – 润滑脂重量, g D – 轴承外径, mm B – 轴承宽度, mm
样品比例
润滑脂的相容性
一般概念 如果二种滑脂混和(模拟实际应用)其混合后的软硬度与原脂相比在一个 NLGI等级里面(30-45 mm/10) 或者小一些,这两种滑脂可能相容
警告! • 即使被认为相容, 在加新脂前,原有的滑脂必须从系统中彻底排出 • 如果除了滑脂软硬度变化外还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必须加做另外的试验
• 滴点是润滑脂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从不流动 状态为流动态的温度
• 这种状态上的变化是含有皂基稠化剂类的润滑 脂的特点,对于非皂基稠化剂类润滑脂,可能 没有这种状态的变化,而仅表现为油的析出
• 滴点的高低受稠化剂类型的影响,如复合皂基 润滑脂与简单皂基润滑脂相比,滴点要高一些
• 简单皂基脂的最高工作温度要比其滴点低大约 20~30C
• 工作针入度 将25C的润滑脂试样立刻置于ASTM标准油脂处 理器中,在经受60次冲击后测得的针入度
• 原始针入度 在25C时,试样从试样瓶转到测试器的过程中, 仅受到最低限度的处理,在没有经受油脂处理器 处理的情况下测得的针入度
NLGI 润滑脂分类
NLGI 工作针入度 级别 25 C, 0.1mm
120 ~ 135 150 ~ 175
180 ~ 200
60 ~ 70 90 ~ 110 190 ~ 220
190 ~ 220
135 ~ 150 175 ~ 190
复合皂基与简单皂基
黏度,泊 (poise)
复合皂基与单皂基比较,不仅具有更高 的滴点,而且当温度上升时不易“变稀”
1000
100
复合锂基
Na 复合皂基
180 C
Li 单皂
150
150 C
Na 单皂
100
90 C
50
Al/Ca 单皂
滴点与工作温度
稠化剂类型
简单锂基 复合锂基
聚脲基
水合钙基 无水钙基 复合钙基
改性粘土
钠基 复合钠基
滴点,C
175 250 +
250 +
90 140 260 +
280 +
190 250 +
最高工作温度,C
润滑脂基础
Ren Qiang
© 2006 Exxon Mobi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007年4月23日 杭州
什么是润滑脂?
润滑脂是由润滑流体及分散其中的稠化剂所组成的一种半流体或固体状润滑剂, 并添加有提高其使用性能的不同种类的添加剂
基础油
稠化剂
添加剂
SKF手册
例题
球面滚子轴承 内径 d = 130 mm 外径 D = 280 mm 转速 N = 500 rpm 工作温度 T = 90 ºC
粘度, cSt
例题
1000
100
10
1 10
100
转速 N, rpm
2
5 10 20
50 100 200
平均直径 dm , mm
500
1000 1500
2000 3000
补脂周期
t

14,000,000 K N d1/2

4d
t – 补脂周期, hr d – 轴承内径, mm n – 轴承转速, rpm
K=1, 球面滚子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 K= 5, 圆柱滚子轴承或滚针轴承 K=10, 球轴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