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版更新要点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更新要点解读
·标准与指南·《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更新要点解读王瑞,李嘉(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天津 300192) DOI :10.3969/j.issn.2095-5332.2021.01.001 通讯作者:李嘉,Email :186****************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 HBV ) 感染目前仍然是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 CHB )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抗病毒治疗,部分患者将进展至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已有大量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及时有效地进行抗病毒治疗是改善CHB 患者预后最重要的方法,通过抑制HBV DNA 复制,可以明显改善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从而缓解、阻止甚至逆转疾病向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发展。
1999年,第一个口服抗HBV 药物用于临床,此后包括拉米夫定(lamivudine , LAM )、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 , ADV )、替比夫定(telbivudine , LdT )恩替卡韦(entercavier , ETV )、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 TDF )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 tablets , TAF )等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nucleotide analogues ,NAs )相继上市,期间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 )也被批准用于治疗CHB 。
为规范临床对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及治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和肝病学分会不断更新指南,2019年底最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正式颁布,新的指南是以国内外CHB 最新研究结果为依据而形成的,为CHB 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2023年更新版)》要点汇总
《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2023年更新版)》要点汇总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2023年更新版)要点汇总背景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病,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管理指南用于指导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
本文档是2023年更新版的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要点汇总。
防控和预防- 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尤其是对于儿童、医护人员和高风险人群。
-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乙型肝炎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 提供安全注射设备,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 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监测,防止疫情扩散。
诊断标准- 遵循国际和地区指南,确定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
-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应基于乙肝病毒感染超过6个月,同时出现乙型肝炎病毒DNA存在和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
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肝功能和病毒表型等因素进行制定。
- 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如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
- 长期随访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进行肝功能和病毒复制的监测。
定期监测- 对于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乙型肝炎病毒DNA 水平、肝功能和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
- 定期随访患者,评估治疗效果以及病情的变化。
- 对于治愈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监测是否复发。
并发症治疗- 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进行综合治疗。
- 与其他科室合作,开展规范的诊疗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结束语本文档提供了2023年更新版的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要点汇总,旨在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参考,帮助更好地管理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请遵循具体的指南和专业意见,并在实践中持续改进和更新治疗方案。
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要点
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要点为助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 z ati o n, W H O)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22年组织国内有关临床、公共卫生和方法学专家,对《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行了更新,这是我国从2005年起两个学会共同制定的第五版乙肝指南。
亮点解读新版指南以国内外慢性HBV感染的基础、临床和新药研究进展为依据,以更广泛筛查、更积极抗病毒治疗为原则,共形成了33条推荐意见。
更新要点包括: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自然史分期命名和定义进行了更新(表1);提倡扩大筛查HBsAg并建议对采用高灵敏试剂检测HBV DNA (定量下限为10~ 20 IU/ml)B.A g心sl t lchroni c HB V lnf c廿on Pha··· I mm u e tolor a心ph....h ron i B Vc.rrl•r)HB sAg 习其10"I U/mL)吟+B V ONA>扣107I咖l}L T <UUNo硒lnlmalL i v可necroln归“四廿on an d h i st改劝ntl«>担hr阳o n g i.ne HB V廿ep i m a s u g,i po m m l i ut a i r a nc a c tBv c I ofae ct rti l o n pH h(Bms e,gm H p h a H B .. ”(r) .. -n tl a ta l V廿I on p h.扭)a rrier}*+E l ev o ed(氏中S缸付yOf旧归:动y)Obi心$necroln n叩1allOOan c如仇xC郢<E1沪E l eva!Od<ULN (e O妇SiSt ed en lll Y)y OJ凶llma加Id O切Jouslnllarnmabon bu如山”“.,nn以邸dllferen1心geesol andl"伽osi s狱,ro啦表1.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分期进一步放宽了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强调对有疾病进展风险的患者要及时开始治疗(图1)Undct的ed(N句atrve ),Follow-up every 6 t o 12months压”°”h心心.liver fallur(I. HCC, 压叩咕plantall O 几(配Mn g c1>emo1herap')/.largeled 1h叩py.and 1mmuno,;uppressan1lherapy .DAA I reauneni缸HCVIf one of uie following s,tualJ O ns ,. met 1 Faml”“印",of HBV-relaled cirrhosis or HCC , 2. Age>30 years o ld;3. Non4nvasrve Of h,stologlcal examination n dical邸SI9nIficanl lnftammallOn (G�2) or fi 以0啦(F�2J:4. H BV-<efaled e xtrah磁lie man�esta心ns•no| F d10w-upe叩6IO `2monms l呾IExd咖other causes olALT e levation•NAs只汀P的,IFN心!real-menL旧加-up every 310 6mon小sNAs• follow-u p ove,y 3 lo6mon仇s(P叩,IFN心“uldbeoon凶e伶df"妇卿知的0而o沁wl 仇S1nClmoniIori叨)图1.慢性HBV感染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选择流程图优先推荐强效低耐药核昔(酸)类似物;建议对特殊人群包括经抗病毒治疗仍存在低病毒血症者给予更积极的处理等。
2023年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全文指南
2023年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全文指南1. 引言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慢性感染,是全球范围内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病因。
据估计,全球约有2.5亿人感染HBV,其中约7800万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本指南旨在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最新的建议和指南。
2. 预防2.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方法。
新生儿和婴儿应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乙型肝炎疫苗,并按照推荐的时间表完成全系列接种。
成人如未感染HBV,也应考虑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2.2 血液和器官安全严格筛查献血者,确保血液和器官产品的安全性,是预防HBV传播的重要措施。
应采用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对献血者进行HBV DNA检测。
2.3 防止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使用安全套和避免共用针具,可减少性传播的风险。
对HBV 感染的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3. 诊断3.1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等的检测。
这些标志物有助于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评估病毒复制水平和感染状态。
3.2 病毒载量检测HBV DNA检测是评估病毒复制水平的重要手段。
高病毒载量与肝脏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3.3 肝脏生物化学检测包括ALT、AST、ALP、γ-GT等指标,有助于评估肝脏功能和炎症程度。
3.4 组织学检查肝脏活检组织学检查是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
4. 治疗4.1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核心。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核苷酸/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和干扰素。
4.2 免疫调节治疗干扰素是一种免疫调节治疗,可增强免疫应答,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病变。
4.3 抗纤维化治疗抗纤维化药物如肝素、ulinastatin等,可减缓或逆转纤维化进程。
4.4 肝功能支持治疗肝功能支持治疗包括保肝药物、营养支持、避免肝脏损伤因素等。
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新增、修改、删减内容总结
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3年版)》新增.修改、删减内容总结自2005年起,至今历时18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发布并更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下称《指南》)共5版,在最新版的2023年《指南》中,再次强调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相较于2015年,2030年慢性乙型肝炎(CHB)新发感染率要减少90%,死亡率减少65%,诊断率达到90%和治疗率达到80%。
因此需要更好地规范CHB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并大幅度提高CHB 的诊断率和治疗率(目前我国仅分别为22%和15%),从而减少相关的死亡率。
2023年版《指南》共33条推荐意见,204篇参考文献(更新125篇),本文将更新内容简介如下。
1 .术语更新了''HBV再激活〃的定义:HBsA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化学治疗时,HBVDNA较基线升高≥2IgIU∕m1,或基线HBVDNA阴性者转为阳性,或HBsAg由阴性转为阳性。
新版《指南》中删除T o HBsAg阳性/抗-HBC阳性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化学治疗时,HBVDNA较基线升高≥2IgIU∕mΓβ增加了〃完全治愈〃的定义:又称病毒学治愈,停止治疗后HBsAg持续阴性,伴或不伴抗-HBS出现,HBVDNA低于最低检测下限,肝脏生化指标正常同时肝细胞核内的CCCDNA被清除。
肝细胞核内是否存在cccDNA是〃完全治愈〃与〃临床治愈〃的主要区别。
2 .流行病学和预防虽然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我国HBsAg阳性率逐步下降,但相较于2019年全球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3.8%),推算的我国2016年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6.1%)仍然有较大下降空间。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删除了〃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乙型肝炎疫苗〃的推荐,只推荐了〃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增加并强调了〃HBeAg阳性母亲或7月龄时低抗-HBS水平的儿童,应在2岁前及时加强免疫注射〃。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更新要点【55页】
该条推荐意见为新增内容。根据近三年来我国专家探索可能获得治愈患者的相关研 究进行推荐。
4 治疗:代偿期肝硬化
推荐意见18: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推荐采用ETV、TDF、TAF进行长期抗病毒治疗,或 采用Peg-IFN-α治疗,但需密切监测相关不良反应(A1)。
更新要点:
新增强调长期抗病毒治疗,其他内容与2019版一致。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22年版)》更新要点
更新一
预防
1 预防:母婴阻断
推荐意见1:
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 h内尽早接种10 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 疫苗,在1、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剂乙型肝炎疫苗 (A1)。危重症新生儿,如 超低体质量儿(<1 000 g)、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 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型肝炎疫苗(A1)。
推荐意见21: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ETV、TDF或TAF治疗24周,若HBV DNA仍可检出 (HBV DNA> 20 IU/ml),排除依从性和检测误差后,建议调整NAs治疗(应用 ETV者换用TDF或TAF,应用TDF或TAF者换用ETV,或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C2) 。
更新要点:
同样,将“HBV DNA>2×103 IU/ml”调整为“HBV DNA仍可检出者(HBV DNA> 20 IU/ml)”。
更新要点:
新增说明将HBsAg情况不详母亲的新生儿视作HBsAg阳性来处理,尽早的在出生 12小时内尽早接种1剂次的100 IU HBIG。
1 预防:母婴阻断
推荐意见3:
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的早产儿、低体质量儿(< 2 500 g)也应在出生后12 h内尽 早接种第1剂乙型肝炎疫苗和HBIG。早产儿或低体质量儿满1月龄后,再按0、1、6 个月程序完成3剂次乙型肝炎疫苗免疫(A1)。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3)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3)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3)一、前言慢性乙型肝炎(CHB)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
为了提高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水平,降低疾病负担,本指南依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对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工作的医护人员,以及关心自身健康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二、预防2.1 疫苗接种主动免疫:推荐新生儿、儿童和成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疫苗接种程序为0、1、6个月。
被动免疫:对于暴露于HBV的个体,如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疫苗接种程序完成乙肝疫苗的接种。
2.2 血液和器官传播预防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血液制品的安全。
对于器官移植等高风险人群,应在移植前进行HBV筛查,术后给予抗病毒治疗。
2.3 性传播预防提倡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
对于HBsAg阳性的个体,应避免与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三、诊断3.1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 DNA、肝功能指标(ALT、AST、ALP、总胆红素等)和凝血功能指标(PT、APTT等)。
3.2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胆道等情况。
CT、MRI: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纤维化程度及肝硬化等。
3.3 组织学检查肝脏活检:评估肝脏炎症程度、纤维化程度及肝硬化等。
四、治疗4.1 抗病毒治疗口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
注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α。
4.2 保肝治疗保肝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双环醇、水飞蓟素等。
4.3 抗纤维化治疗抗纤维化药物:抗纤灵冲剂、扶正化瘀胶囊等。
4.4 肝衰竭治疗积极处理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
肝移植: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可考虑肝移植。
五、康复与随访5.1 康复治疗肝功能减退患者应加强休息,避免劳累。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更新版(全文)(2023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更新版(全文)(2023)引言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
它可以引起肝脏的炎症和损害,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为了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此我们推出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更新版。
1.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父母患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给子女。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可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性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体液中,因此性接触是一种主要的传播途径。
•输血和血液制品的使用,血液、血浆等输血及血液制品的使用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
•医疗操作不规范,如手术、注射等操作中未采取相关的血液防护措施,也会导致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
2. 乙型肝炎的防治措施2.1 疫苗预防目前,乙型肝炎疫苗已经问世,对于未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接种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形成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保护,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2.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乙型肝炎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有可能污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场所或物品后。
•避免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如避免共用针头、注射器、牙刷等个人物品。
•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注射等操作:只有在确实需要的情况下才进行手术、注射等操作,并确保操作过程符合规范。
2.3 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关键。
建议以下人群及时就诊:•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家庭成员、性伴侣等。
•具有肝脏损害风险的人员,如长期饮酒、有药物过敏史、有其他肝脏疾病的人员等。
2.4 加强宣教和健康教育通过加强宣教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乙型肝炎防治意识,促进人们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2015版更新要点
医脉通2015-10-26发表评论分享
2015年10月24-25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暨2015
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大会以“快速发展中的肝脏病学”为主题,围绕目前肝病学研究的进展及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全方位展现了肝病学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
作为本次大会最大的亮点,25日下午举行的指南发布会,正式推出了2015年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丙
型肝炎防治指南》,其中关于2015年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更新要点如下:
流行病学和预防
推荐意见1: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h 内)注射HBIG剂量应》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卩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 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A1)
推荐意见2 :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为10卩g重组酵母或20卩g CHO重组乙型肝炎疫苗(A1)
推荐意见3: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B1)
推荐意见4: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卩g)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1针60卩g或3针20卩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并于第2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如仍无应答,可再接种1针60卩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A1)。
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
HBeAg阳性CHB患者
药物选择:
推荐意见5:对初治患者优先推荐选用ETV TDF或PeglFN (A1)。
对于已经开始服用LAM LdT或ADV治疗的患者,如果治疗24周后病毒定量>300copies/ml,改用TDF或加用ADV治疗(A1)。
推荐疗程:
推荐意见6: NAs的总疗程建议至少4年,在达到HBV DNA氐于检测下限、ALT复常、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治疗至少3年(每隔6个月复查1次)仍保持不变者,可考虑
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B1)。
推荐意见7: IFN- a和PeglFN- a的推荐疗程为1年,若经过24周治疗HBsAg定量
仍>20,000 IU/mL,建议停止治疗(B1)。
HBeAg阴性CHB患者
药物选择:
推荐意见8:对初治患者优先推荐选用ETV TDF或PeglFN (A1)。
对于已经开始服用
LAM LdT或ADV治疗的患者:如果治疗24周后病毒定量>300copies/ml,改用TDF或加用ADV治疗(A1)。
推荐疗程:
推荐意见9: NAs治疗建议达到HBsAg消失且HBVDNA佥测不到,再巩固治疗1年半(经过至少3次复查,每次间隔6个月)仍保持不变时,可考虑停药(B1)。
推荐意见10 : IFN- a和PeglFN-a的推荐疗程为1年。
若经过12周治疗未发生HBsAg 定量的下降,且HBV DNA较基线下降<2Log1o,建议停用IFN- a,改用NAs治疗(B1)。
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推荐意见11 :对初治患者优先推荐选用ETV或TDF(A1)o IFN- a有导致肝功能衰竭等
并发症的可能,因此禁用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对于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也应慎用。
(A1)
特殊人群管理
推荐意见12 :经过规范的普通IFN- a和PeglFN-a治疗无应答的患者,可以选用NAs
再治疗。
在依从性良好的情况下,对于使用耐药基因屏障低的NAs治疗后原发无应答或应答
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继续治疗。
(A1)
推荐意见13 :对于所有因其他疾病而接受化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在起始治疗前都应常规筛查HBsAg抗-HBc和HBVDNA在开始免疫抑制剂及化疗药物前一周开始应用抗病毒治疗,优先选择ETV或TDF对HBsAg阴性、抗HBc阳性者,若使用B细胞单克隆抗体等,可以考虑预防使用抗病毒药物。
(A1)
推荐意见14 :对于HBV合并HIV感染者,若CD4 T淋巴细胞W 500/卩L时,无论CHB 处于何种阶段,均应开始针对艾滋病的联合抗病毒治疗(ART),优先选用含有TDF加LAM
或TDF加恩曲他滨(FTC方案。
(A1)
推荐意见15 :对HBsAg阳性或HBV DNA阳性的急性、亚急性和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应尽早应用NAs抗病毒治疗,建议选择ETV或TDF(A1)。
推荐意见16 :对HBV DNA阳性的HCC患者建议应用NAs抗病毒治疗,并优先选择ETV 或TDF治疗(A1)。
推荐意见17 :对于移植前患者HBV DNA不可测的HBV再感染低风险患者,可在移植前
予ETV或TDF治疗,术后无需使用HBIG( B1)。
对于移植肝HBV再感染高风险患者,肝移植后主要抗病毒方案为NAs联合低剂量HBIG,其中选择ETV或TDF联合低剂量HBIG能更好地抑制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A1)。
推荐意见18 :妊娠期间乙型肝炎发作患者,ALT轻度升高可密切观察,肝脏病变较重者,
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TDF或LdT抗病毒治疗(A1)。
推荐意见19 :对于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妊娠的患者,如应用IFN- a治疗,建议终止妊娠
(B2)。
若应用的是妊娠B级药物(LdT或TDF)或LAM治疗可继续;若应用的是ETV
和ADV需换用TDF或LdT继续治疗,可以继续妊娠(A1)。
推荐意见20 :为进一步减少HBV母婴传播,免疫耐受期妊娠中后期HBV DNA>2<
106 IU/mL,在充分沟通知情同意基础上,可于妊娠第24-28周开始给予TDF LdT或LAM
建议于产后1-3个月停药,停药后可以母乳喂养(B1)。
推荐意见21 :对于儿童进展期肝病或肝硬化患儿,应及时抗病毒治疗,但需考虑长期
治疗安全性及耐药性问题。
1岁以上儿童可考虑IFN- a治疗。
2岁以上可选用ETV治疗,12
岁以上可选用TDF治疗(A1)。
推荐意见22 :对于己经存在肾脏疾患及其高危风险的CHB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应用ADV 或TDF对于存在肾损害风险的CHB患者,推荐使用ETV或LdT治疗(B1)。
待解决的问题
1、生物学标志物在乙型肝炎自然史、治疗指征、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方面的地位和作
用;
2、肝纤雏化无创诊断手段在治疗适应症、疗效判断及长期随访中的地位和作用;
3、NAs和IFN- a联合/序贯方案的疗效确认及成本效果分折;
4、寻找预测NAs停药的临床标准及生物学标志;
5、长期NAs治疗对肝硬化逆转、HCC发生率的影响;
6、长期NAs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妊娠期NA治疗对母婴长期安全性的影响;
7、基于长期随访队列及大数据库的临床疗效研究;
8、探索建立医患互动新型慢病管理模式,提高患者依从性;
9、开展卫生经济学研究、探索降低药物价格、提高治疗可及性的有效途径;
10、探索清除HBsAg的新疗法及HBsAg清除后的长期临床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