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教案 任务25 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

合集下载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一、本课程教学总体设计和思路1、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的设计本课程总学时为32,每周授课1次,每次3学时。

期末测试采用闭卷形式, 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出勤占20%、作业成绩及课堂表现占20% 2、各部分的学时分配和安排本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部分,共计11章,具体各章学时安排见第二部分。

3、本课程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增补本课程最后选定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叶德磊编著),从其包含的章节内容看,涵盖了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内容深度也较适合非管理经济类的学生学习。

结合学时考虑,除5、7、13章内容大部分省略外,其他11章内容基本不进行过多的取舍和增补。

四、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本课程共包括11章内容,讲授时将采取先微观后宏观的顺序。

导论重点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笫一章至笫五章为微观经济学部分内容,其中第一章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上,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这一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因素之一一一需求的进一步解释;第三章生产、成本理论和第四章不同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上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一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另一因素一一供给的进一步解释;第五章分配理论研究商品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集团和个人,这一部分是运用价格理论来说明为谁生产的问题。

笫六章至第十一章为宏观经济学部分内容。

笫六章'第八章围绕国民收入决定核算和决定的内容展开,因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第九章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是各国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将其和国民收入联系起来,分析其效应和相互关系,以便找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第十章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要分析国民收入短期波动的原因,长期增长的源泉等问题,以期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笫十一章财政和货币政策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具体的措施,4、各部分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案例分析、讨论和习题巩固。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案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案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1.2 教学内容经济学的定义和重要性经济学的两个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十大原理1.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1.4 作业和评估课后阅读材料课堂讨论和提问第二章:市场与竞争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市场和竞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掌握市场供需分析和竞争策略分析的方法2.2 教学内容市场的定义和特征市场供需分析: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和市场均衡竞争的类型和影响竞争策略分析:价格战、差异化策略和市场定位2.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图形和数据辅助教学小组讨论和分享2.4 作业和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提问小组报告和分享第三章:消费者行为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掌握需求曲线和价格弹性分析的方法3.2 教学内容消费者需求的定义和影响因素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价格弹性:弹性需求和非弹性需求消费者剩余和消费者福利3.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图形和数据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3.4 作业和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提问小组报告和分享第四章:生产与成本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生产和成本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掌握生产函数和成本分析的方法4.2 教学内容生产的定义和要素生产函数:劳动、资本和技术短期和长期生产分析成本的定义和分类: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短期和长期成本分析4.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图形和数据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4.4 作业和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提问小组报告和分享第五章: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5.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市场结构和竞争策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掌握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和竞争策略的制定方法5.2 教学内容完全竞争市场:价格接受者和产品同质性垄断市场:市场垄断者和价格制定权寡头垄断市场:少数卖家控制市场竞争策略: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差异化策略和市场定位5.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图形和数据辅助教学小组讨论和分享5.4 作业和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提问小组报告和分享第六章:宏观经济学概述6.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让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基本工具6.2 教学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重要性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国民收入的测量、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工具:供需平衡、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政策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图形和数据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6.4 作业和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提问小组报告和分享第七章:供需平衡与市场机制7.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供需平衡和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供需分析、价格形成和市场出清的方法7.2 教学内容市场供需的基本原理价格形成和市场出清机制供给和需求的外部影响因素:政策、技术、消费者偏好等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7.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图形和数据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7.4 作业和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提问小组报告和分享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测量8.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国民收入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让学生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和分析8.2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的概念和重要性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方法:生产方法、收入方法、支出方法GDP的经济解释和分析:GDP增长、GDP波动等8.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图形和数据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8.4 作业和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提问小组报告和分享第九章:通货膨胀与失业9.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基本概念和原因让学生掌握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应对9.2 教学内容通货膨胀的定义、原因和测量失业的定义、原因和测量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经济效应:购买力下降、资源浪费等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政策应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9.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图形和数据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9.4 作业和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提问小组报告和分享第十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0.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区别让学生掌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和战略选择10.2 教学内容经济增长的定义、测量和原因经济发展的概念和层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人力资源、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战略选择: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等10.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图形和数据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10.4 作业和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提问小组报告和分享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引言重点关注内容:经济学的定义和重要性,经济学的两个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第14章 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14章  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14章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与国民收入的分配14.1 复习笔记1.工资理论(1)劳动供给曲线劳动的供给曲线先有正斜率,后为负斜率,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这是由工资提高对劳动供给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所造成的。

替代效应是指当工资率提高时,消费者放弃劳动享受闲暇的代价较大,消费者就增加劳动时间替代闲暇时间。

收入效应指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收入上升,消费者可能减少劳动时间而增加闲暇时间。

工资率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工资收入,他会增加劳动的时间,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表现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当工资率上升达一定水平时,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减少劳动的时间增加闲暇消费,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的上升反而减少,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后方弯曲。

这样整条劳动供给曲线就先向右上方倾斜后向右上方弯曲。

需要强调的是,“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在以个人或家庭为讨论对象时得到的,而就一种特定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而言,尚无经验材料表明其是向后弯曲的。

(2)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的决定劳动市场供给曲线与行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相交决定了行业的均衡工资率和就业量。

同时,单个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劳动雇用量对应MFC与VMP L的交点。

①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理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某种“等级”的劳动的价格——工资率是由该“等级”的劳动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劳动的供求平衡时的价格等于该雇佣量的最后一个单位的劳动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MPP L)的销售价值,即W=VMP=MPP L×P。

②国民收入分配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国民收入分配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该行业的相同“等级”每一个劳动者,按照受雇工人中最后一个单位劳动的VMP(=W)获得他们各自的工资;某一厂商支付的工资总额等于单位劳动的工资与雇佣劳动量的乘积;该厂商产品的全部销售价值减去工资总额的余额即是支付给其他生产要素的金额(包括土地的地租、资本财货的利息和企业利润)。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第一,价格提供了信息。价格的相对高低在市场经济中反映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它为消费者、生产者以及中间商提供了各自所需的信息。
第二,价格提供了激励。正是价格所提供的信息,加上企业的利润动机,生产者便需决定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
由此可见,价格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如果价格扭曲,便会出现资源设置失当。
无论社会还是个人,稀缺性都是普遍存在的。任何社会和个人都无时不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稀缺性问题,经济学正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正因为存在稀缺性,满足不了人们所有的欲望,才会产生研究它分析它的意愿以便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经济学的研究目标也正是由这种稀缺性决定的。
问题2:如果给你一个小时时间你将用来做什么?
时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如果给你一个小时时间,你可以用来学习,或睡眠、娱乐,或打工赚钱。俗话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在此时间是宝贵的,你必须将你的时间作最合理的安排。
②土地:一切自然资源的简称。包括由大自然提供的一切,诸如土地本身、空间场所、矿产、森林、水域。土地和劳动常称为“初级生产要素”。
③资本:由劳动和土地生产出来、再用于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包括厂房、机器、设备、道路、原料和存货等。是一种投入品。
④企业家才能,这是指企业家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努力创新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总和,有时将之简称为“企业家”或“管理才能”。以上四种经济资源又被称为“生产四要素”。
3)为谁生产的问题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所决定的。要素市场的供需联合决定着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它们被称作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所有的要素收益加总便得到了总收入。因此,人们的收入分配取决于所拥有的要素数量、质量以及要素的价格。
市场机制

经济学基础 项目七 分配理论 任务二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

经济学基础 项目七 分配理论 任务二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

任务二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旧课复习】1.四种基本的生产要素2.在要素市场上,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内容提要】一、劳动与工资二、资本与利息三、地租的决定(一)地租定义(二)土地的供给曲线(三)土地的需求曲线(四)地租的决定四、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五、利润【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资本和利息的含义及均衡利率的决定;理解正常利润、超额利润的关系;掌握土地的供给曲线以及地租的决定;掌握劳动的供给曲线以及均衡工资的决定。

【知识目标】1.掌握劳动的供给曲线以及均衡工资的决定2.掌握土地的供给曲线以及地租的决定3.了解资本和利息的含义及均衡利率的决定4.理解正常利润、超额利润的关系【能力目标】掌握各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重点难点】1.劳动供给曲线2.资本与利息【讨论导入】人们以各种方式赚到收入——工资、租金、利润、利息等。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其分配比例?为什么有些工人就比其他工人收入高?而有些人的收入却高达亿元?为什么有的企业利润回报很大,而有些企业却濒于倒闭?【教学过程】一、劳动与工资工资是指一定时期内给予提供劳动的劳动者的报酬。

工资率,即单位时间的工资。

假设劳动者对劳动的市场供应曲线为SL,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L,当劳动的需求等于供给时,市场的均衡价格为W0。

如果劳动价格为W1,高于市场的均衡工资率W0,这时,劳动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有些劳动者就得不到工作,从而愿意以更低的工资提供劳动,结果,市场的工资率下降;反之,如果工资率为W2,低于市场均衡价格W0,有些企业就得不到所需的劳动,从而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使用劳动。

结果使市场工资率上升。

由此可见,只有当供求相等时,劳动市场才处于均衡状态,并决定了市场的均衡工资。

虽然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劳动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工资。

二、资本与利息1.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这两种生产要素相结合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不是被用于个人消费,而是被作为生产资料用于生产,那么这种劳动产品就被称为资本,也就是说资本是过去生产的物品的积累,现在用于生产新的物品和劳务,它不但包括原材料、机器、厂房等物质形态的资本,即实物资本,也包括货币形式的借贷资本。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供需关系、市场均衡、价格机制等。

2、掌握经济学分析方法,能够运用经济学视角看待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3、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决策能力,理解经济学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1、经济学定义与研究对象2、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3、价格机制与资源配置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概述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市场均衡的形成机制,价格机制的运作原理。

重点: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价格机制与资源配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问答。

2、教学手段:PPT演示、实物展示、视频播放、在线互动。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学问题。

2、讲解新课:详细阐述经济学概念、原理和方法。

3、巩固练习: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4、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六、评价与反馈1、评价方式:考试、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

2、反馈方式:针对学生作业和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1、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

2、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对以后的教学进行改进和提高。

经济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供需关系、市场均衡、价格机制等。

2、掌握经济学分析方法,能够运用经济学视角看待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3、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决策能力,理解经济学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1、经济学定义与研究对象2、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3、价格机制与资源配置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概述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市场均衡的形成机制,价格机制的运作原理。

重点: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价格机制与资源配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问答。

2、教学手段:PPT演示、实物展示、视频播放、在线互动。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作业:课后习题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示范操作□课堂讨论 □习题讲解□案例分析 □其他
其他:
本次授课教学进度及时间安排: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GDP及核算方法(40分钟)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3.名义GDP及实际GDP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25分钟)
1.两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式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45分钟)
1.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2.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 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分析
4. 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分析
参考案例:垄断者就该上天堂?——评歌华有线随意涨价
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45分钟)
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2.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分析
参考案例: 朝三暮四的故事
第四讲生产者行为理论
本次授课的目的和要求:
明确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及产量的关系和两种具有替代性的要素投入及产量 关系有关基本理论。阐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和规模报酬的变动规律。
本次授课的主要内容:
1.生产函数
2.单一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
3.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利用
4.规模经济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几个基本总量,了解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
本次授课的主要内容:
1.国内生产总值GDP及核算方法
2.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
3.其他宏观经济指标
本次授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国内生产总值,基本恒等式,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及相互关系
难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供需理论及供需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均衡原理以及均衡原理的应用,了解常用的价格政策。

9要素市场的均衡-一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的决定

9要素市场的均衡-一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的决定

Page 9
均衡地租的决定
土地的概念 指地面、地下、空中、水面上的一切自然资源。 特点 -固定性 -原始性 -永久性 -不变性
Page 10
P
S
P0 D3 O D1 D2 Q Q0
均衡地租的决定
P
P S
S
P0 D3 D2 O
Page 11
P0
D1 Q O Q0
D1 Q
Q0
租金、 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企业家才能无所谓“边际”和边际生产力,因此利润无法像其他要素那样 由边际生产力决定。 利润是一种可以变动的余额,不像其他要素价格那样都是事先议定的。 利润不仅可大可小,而且可正可负,不像其他要素价格那样均为正值。
Page 20
利润的特点及功能
利润的功能
- 利润,不仅是厂商从事生产经营的动机,也是厂商评价生产经营的标准,不仅影 响了社会的资源利用,也影响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正是由于预期利润的刺激, 才使厂商从事创新和冒险,促进总投资、总产量和总就业,这对社会是有利的。 - 企业家总是追求利润,避免亏损。因此,利润的出现是一种信号,表示社会想要 扩充这个产业。利润不仅是产业扩充的诱因,也是产业扩充的手段。同时,亏损 (负利润)也是一种信号,表示社会想要收缩这个产业。连续不断的亏损,是对 那些未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调整其生产力的厂商的一种惩罚。
S 0
Page 18
利润的形成
利润 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利润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这是总收入减去一切外露成本和内隐成本后的剩余。 对于利润的形成,经济学家有各种各样的理论:
- 利润是承担风险的报酬。 - 创新形成超额利润。 - 垄断产生利润。
Page 19
利润的特点及功能

第一节 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润的决定ppt课件

第一节 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润的决定ppt课件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支出法(基本方法)
收入法 部门法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六分。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总量
1、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总量 国民生产总值 GNP
国民生产净值 NNP 国民收入 NI
个人收入 PI
个人可支配收入 PDI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六分。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六分。
谢谢观看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六分。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六分。
第三节 总需求分析(二): IS—LM模型
一、IS曲线
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 息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2、LM曲线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 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六分。
第一节 工资、利息、地租与利 润的决定
一、工资理论:工资的决定
1.劳动的需求与供给 2.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劳动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了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工 资水平。
3.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工会对工资的影 响
工会是劳动供给的垄断者,并以这种垄断影响 工资的决定。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六分。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六分。
(5)、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6)、IS—LM模型
(7)、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8)、乘数理论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六分。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民生产总值GNP 它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一、第一章:引言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对经济学产生初步的认识。

2. 教学内容:a. 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b. 经济学的两大分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c.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d.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经济学家3. 教学活动:a. 课堂讲解b. 学生讨论c. 案例分析4. 课后作业: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著名经济学家的主要贡献。

二、第二章:供需分析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供需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和市场均衡,能够运用供需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a. 需求分析:需求的概念、需求曲线、需求弹性b. 供给分析:供给的概念、供给曲线、供给弹性c. 市场均衡: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d. 市场变动: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3. 教学活动:a. 课堂讲解b. 图形演示c. 学生实验:模拟市场交易4. 课后作业:分析现实生活中供需变动的实际案例,运用供需理论进行解释。

三、第三章: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特点,掌握边际效用理论、生产要素组合原理等。

2. 教学内容:a. 消费者行为: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b. 生产者行为:生产要素、生产可能性、生产要素组合c.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d. 成本效益分析: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3. 教学活动:a. 课堂讲解b. 图形演示c.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具体案例,运用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4. 课后作业: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不同行业生产要素组合的实例。

四、第四章: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掌握竞争策略及其应用。

2. 教学内容:a. 完全竞争市场:市场特点、企业行为、市场均衡b. 垄断市场:市场特点、企业行为、价格歧视c. 寡头垄断市场:市场特点、企业行为、竞争策略d. 完全垄断市场:市场特点、企业行为、公共政策3. 教学活动:a. 课堂讲解b. 图形演示c. 学生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竞争策略4. 课后作业: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市场竞争案例,运用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理论。

19-A经济学基础-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决定

19-A经济学基础-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决定
低工资标准从17元调整为18元。小时最低工资不包括 个人和单位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相关社会保险费由单位按规 定另行支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这是上海自1993年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以来,第22次提高最 低工资标准。有关方面解释,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含劳动者个 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另行 支付。如果加上个人最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按同 口径比较,上海市劳动者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为中国内地最高。
9
此外,许多二三线城市的商业银行宣称“已无钱可贷”,甚至暂停接收房贷业务 申请。即使银行受理了房贷申请,往往需要客户经过较长时间等待,才能获得贷款。 一些银行甚至向客户提出一些苛刻条件,如提交存款证明或向银行存入30万~50万元 金额不等的存款。而二套房贷首付比例则更是提高到60%,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之上 上浮10%-30%。
2013年7月20日,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由市场供求 决定。当资本供过于求时,金融机构之间竞争激烈,导致贷款利率下降;当资本供 不应求时,厂商或客户之间竞争激烈,导致贷款利率上升。“新闻摘要”中所涉及 的信贷资源紧俏即资本供不应求,供不应求越严重,贷款利率上升幅度越大。
10
补充阅读: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20
第三,垄断。 由垄断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又称垄断利润。垄断者借助某种垄断势力
通过削减产量或抬高价格的方式获得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降低了社会 生产效率,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政府应给予干预。
利润具有鼓励人们勇于承担风险和大胆创新的功能,是推动社会进步 的动力;利润引导厂商投资,并努力降低成本,有效利用资源,优化资源 配置。
国的利率管制已经基本放开。
13
三、地租的决定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案(全)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案(全)

货币政策
介绍货币政策的工具、类型和传导机制, 探讨货币政策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和局 限性。
供给管理政策
分析供给管理政策的措施、目标和效应, 探讨其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应对经济波动 中的作用。
国际经济政策
阐述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投资政策和国 际货币政策的含义、目标和措施,分析 其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中的作用。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01
02
03
失业
阐述失业的类型、原因和 影响,探讨降低失业率的 政策措施。
通货膨胀
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影 响以及治理通货膨胀的政 策措施。
经济周期
介绍经济周期的含义、阶 段和特点,探讨经济周期 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
阐述财政政策的工具、类型和效应,分 析财政政策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和局限 性。
国际间接投资与国际证券市场
介绍国际间接投资的种类、风险和收益,以及国际证券市场的运作方 式和监管机制。
国际投资政策与投资环境
分析各国政府在国际投资领域的政策选择,以及投资环境的评估和改 善措施。
国际投资争议解决机制
探讨国际投资争议的种类、解决方式和效果,以及国际仲裁和国际诉 讼在解决投资争议中的作用。
应对策略 探讨中国应对经济增长挑战的策略,如推进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驱动、促进绿色发展等。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现状
分析当前中国产业结构的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传 统产业比重过大、新兴产 业发展不足等。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探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 方向和目标,如发展现代 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高 新技术产业等。
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这时该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2024年度-《经济学基础》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

2024年度-《经济学基础》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
9
生产者行为理论
生产函数
描述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 素的投入与最大可能产出之间的
关系。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说明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 ,连续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 其边际产量最终将呈现递减趋势。
成本理论
研究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 各种成本,包括机会成本、显成本 和隐成本等,并分析其如何影响生 产决策。
阐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对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的影响 。
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
分析全球化给各国经济带来的挑战,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金 融市场波动等。
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
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如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拓展海外市场等。
21
05
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2
价格歧视现象分析
价格歧视定义
阐述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如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介绍排污收费、环境税、排放权交 易等经济手段的原理和应用。
环境保护政策评估
分析不同环境保护政策的成本和效 益,以及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和挑战 。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探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5
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政策案例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及评价。
国际贸易案例
贸易保护主义、自由贸易等政策的利弊分析。
29
前沿研究领域介绍
01
行为经济学
研究人类行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心理学原理来解释和预
测经济现象。
02
实验经济学
通过实验方法模拟市场环境,研究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的决策行为。
03
环境经济学

经济学基础教案 任务25 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

经济学基础教案 任务25 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劳动与工资、资本与利息、地租、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利润。
本次授课使用PPT、案例、图片、讨论相结合,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完成授课计划良好,完成教学目的良好,讲授知识点清晰,学生掌握良好。
备注:每次课一份,可以自已加页,重点是课程设计要求内容完整全面。
假设劳动者对劳动的市场供应曲线为SL,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L,当劳动的需求等于供给时,市场的均衡价格为W0。
二、资本与利息
(一)资本
提问:央行加息释放怎样的政策信号?
资本是过去生产的物品的积累,现在用于生产新的物品和劳务,它不但包括原材料、机器、厂房等物质形态的资本,即实物资本,也包括货币形式的借贷资本。
企业为了使用资本这种生产要素而支付的价格称为利息,在理论分析中,利息的数量一般以利率表示。
(二)利息
提问:利率是如何决定的呢?
在此我们首先要对两种利率进行区别:
1.实际利率
使用实物资本进行生产所取得成果,在补偿所消耗资本后还有一个余额,被称为资本净生产力。资本净生产力采用按年计的百分比表示,通常称为资本的实际利率。
案例导入 7分钟
讲授新课 55分钟
随堂练习 15分钟
布置作业及课后小结 5分钟
【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等。
【旧课复习】
1.边际产值
2.边际要素成本
3.企业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凡是回答正确的,加平时成绩1分,回答错误加0分,表示有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2.借贷资本的利率
这是指使用货币形式的借贷资本而支付的价格,也可以称之为资本市场的利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中横轴为土地的供给量Q,纵轴为土地的价格―地租R,S为土地的供给曲线,Q表示土地的自然供给。
3.土地的需求曲线
土地的需求来自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对某块土地的需求则取决于它的边际生产力,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也是递减的,所以,土地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图:土地的需求曲线
4.地租的决定
图:土地的均衡价格
图:资本的供给曲线
4.资本的需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企业的投资需求
(2)消费者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借款
(3)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公债或国库券。
利率越高,对资本的需求越少,因此资本的需求曲线D向右下方倾斜。
图:资本的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D相交于E点,此时的利率r0为均衡利率。它表示利率为r0时,对资本的需求恰好等于资本的供应。
假设劳动者对劳动的市场供应曲线为SL,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L,当劳动的需求等于供给时,市场的均衡价格为W0。
二、资本与利息
(一)资本
提问:央行加息释放怎样的政策信号?
资本是过去生产的物品的积累,现在用于生产新的物品和劳务,它不但包括原材料、机器、厂房等物质形态的资本,即实物资本,也包括货币形式的借贷资本。
企业为了使用资本这种生产要素而支付的价格称为利息,在理论分析中,利息的数量一般以利率表示。
(二)利息
提问:利率是如何决定的呢?
在此我们首先要对两种利率进行区别:
1.实际利率
使用实物资本进行生产所取得成果,在补偿所消耗资本后还有一个余额,被称为资本净生产力。资本净生产力采用按年计的百分比表示,通常称为资本的实际利率。
能力目标
掌握各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知识目标
1.掌握劳动的供给曲线以及均衡工资的决定
2.掌握土地的供给曲线以及地租的决定
3.了解资本和利息的含义及均衡利率的决定
4.理解正常利润、超额利润的关系
课程设计: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 3分钟
复习旧课 5分钟
地租的大小由地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土地的市场供给曲线S是垂直的,土地的市场需求曲线D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D与供求曲线的交点是地市场的均衡点,该均衡点决定了土地出租的均衡价格R0。
由于土地的供给曲线是垂直不变的,故地租完全由土地的需求曲线决定,它随着需求曲线的上升而上升,随着需求曲线的下降而下降。
2.借贷资本的利率
这是指使用货币形于以下几方面
(1)储蓄资本的供给
国民收入用于个人消费以后的余额,称为储蓄。它包括个人储蓄、企业未分配利润以及政府财政收支的盈余。
(2)中央银行新增加的货币发行量
利息是为了诱使人们抑制或推迟眼前消费、提供资本的一种补偿。利率越高,人们愿意提供的储蓄越多,资本的供给越多,因此资本的供给曲线S向右上方倾斜。
图:经济租金图
图中R0AE为经济租金。因为,要素的全部收入为OR0EQ0,要素所有者提供Q0量要素所愿接受的最低要素收入是OAEQ0。因此,去掉R0AE部分也不会影响要素的供给量。所以,R0AE部分为经济租金。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教案
课程名:《经济学基础》
课题(项目)
任务25 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
授课时间
2016-2017第二学期
周次
周 次
授课地点
Z301
班级
16电商3、4班
授课教师
雷艳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资本和利息的含义及均衡利率的决定;理解正常利润、超额利润的关系;掌握土地的供给曲线以及地租的决定;掌握劳动的供给曲线以及均衡工资的决定。
案例导入 7分钟
讲授新课 55分钟
随堂练习 15分钟
布置作业及课后小结 5分钟
【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等。
【旧课复习】
1.边际产值
2.边际要素成本
3.企业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凡是回答正确的,加平时成绩1分,回答错误加0分,表示有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图:资本的供求供给曲线
三、地租
提问:明星的高收入合理吗?
1.地租定义
地租是指租地人取得一定时期的土地使用权而付出的价款。
2.土地的供给曲线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数量有限、位置不变、不可再不可再生的特点。同一块土地被某人所占有,则其他人就无法再占有。因此,土地的供给没有弹性,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线。
图:土地的供给曲线
讨论:总收入中到底多少归工人、多少归土地和资本所有者、多少归企业家呢?
【教学过程】
任务25 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
一、劳动与工资
提问:为什么电脑程序员的工资比超市营业员的工资高?
1.工资
工资是指一定时期内给予提供劳动的劳动者的报酬。
2.工资率
工资率,即单位时间的工资。
图:劳动市场的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图
每次课每个学生只有一次回答的机会。本学期回答加分的总分为15分。
分数通过电子表格展示出来,学生每次课都能看到自己本次加分和总分的数字。这样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距离分数目标还有多少距离,努力实现自己的小目标。
【案例导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人资产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增加突出地反映在银行存款的变化上。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30多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呈几何级数增长,1986年居民存款余额为2238.5亿元,2002年居民存款余额为86911亿元,2008年居民存款余额达到217885.4亿元。在生活中,人们以各种方式赚取收入。例如,劳动者以工资的形式获得收入,土地所有者以地租的形式获得收入,资本所有者以利息的形式获得收入,企业家以利润的形式获取报酬,等等。
案例:例如,一位足球运动员,如果有15万的年收入,他就会继续从事该职业,如果年收入低于15万,他会去从事其他职业,这15万便是转移收入。
4.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是指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总收入中超过转移收入的部分。
案例:一个有特殊才能的表演艺术家的年薪为10万美元,如果他去从事其他的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美元的收入,这3万美元便是他的转移收入,这种情况下,这位表演艺术家的经济租金为7万美元。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也越高,从而带来对土地需求的越高,相应地,地租也由原来的R提高到R1。
四、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1.租金
租金——供给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使用价格。
2.准租金
准租金——短期类供给量不变的要素所获得的收入。
3.转移收入
转移收入——为了防止要素转移到别的用途而支付的报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