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获奖教案《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平行线)》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平行线)》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定义,认识平行线的特点。
2.了解什么是垂线,认识垂线的特点。
3.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
4.掌握用直尺和圆规作垂线的方法。
5.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垂线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1.认识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特点。
2.掌握垂线的概念和作垂线的方法。
教学难点:1.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
2.掌握作垂线的方法。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板书)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平行线)》。
–向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
假如我手里有两条线,如何判断它们是否平行呢?2.知识讲解–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平行线是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平行线具有以下特点:–方向相同–距离相等–不会相交–讲解垂线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垂线的概念。
垂线是指与一条直线相交,且与该直线上的点相距相等的线段或直线,称为该直线的垂线。
垂线的特点如下:–与直线相交,垂直于直线–与直线上的某一点相距相等。
–引导学生学习作垂线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作垂线的技巧。
作垂线的方法有两种:用直尺和圆规。
具体操作如下:–用直尺作垂线:在一条直线上取一点,用直尺连接该点和原直线,然后将直尺旋转 90 度,用这个位置作为新的起点,在原直线上画出一条新直线,这条新直线就是原直线的垂线。
–用圆规作垂线:在一条直线上取一点,以该点为圆心,调整圆规大小,画出一个圆弧,再在原直线上取一点,同时以这个点为圆心,调整圆规大小,画出一个圆弧,两个圆弧相切的点即为垂足(即垂线与原直线相交的点),用直尺连接该点和原直线即可得到垂线。
3.实际操作在黑板上画两段平行线和一条垂线,让学生手持圆规和直尺,根据刚刚讲解的知识,亲自作出垂线,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作垂线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
4.讲解垂线的基本性质–垂线与直线的交点一定在直线上。
–两条垂线相交的点就是它们所在直线的交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教学设计(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对之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为后续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操作、思考能力。
但学生在理解垂线和平行线概念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
2.难点:让学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垂直与平行。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操作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如教室的墙壁与地面、楼梯的台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特点?你可以用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吗?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向学生介绍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并用多媒体演示垂直与平行的特征。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垂直与平行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操作实践活动,如用直尺和三角板制作垂直与平行的图形,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垂直与平行,并运用几何图形进行验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垂直与平行概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垂直与平行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
2.难点:理解和应用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垂直与平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探讨垂直与平行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垂直与平行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准备直尺、三角板等学具。
3.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教室里的墙壁、桌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之间的线段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垂直”、“平行”。
教师总结:垂直与平行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垂线与平行线(板书课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垂线的定义,能够在图形中识别垂线;2.能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画垂线方法;3.能够理解垂线的作用,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垂线。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为垂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垂线的定义和性质;2.如何画垂线;3.垂线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垂线,以及引导学生回忆上一次课学习的水平、直角等概念,进而引出垂线的概念。
老师还可以引入实际生活中垂线的应用,比如说照相机上的水平仪器。
2. 学习(1)垂线的定义和性质通过简单的例子讲解垂线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垂线的长度相等、交点处为直角等基本性质。
并可辅以图片。
(2)如何画垂线首先通过一些简单的画图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用直尺和圆规画线段和圆,再引导学生探究如何确定垂线和直线上的点,进而掌握如何画垂线的方法。
练习可设置在练习本上。
(3)垂线的应用通过介绍垂线的具体应用场景,如在建筑、摄影中使用垂线,让学生感受到垂线的实际意义。
并引导学生在掌握了画垂线的方法之后,通过实际的练习,运用垂线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也可设计多个例子进行练习。
3.巩固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作业布置画垂线题目,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垂线的理解和记忆。
可在练习本中进行。
四、教学重点1.掌握垂线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画垂线的方法;3.理解垂线的应用场景。
五、教学难点1.学生对垂线的定义和概念的理解;2.学生初次学习如何画垂线。
六、板书设计垂线的定义和性质如何画垂线垂线的应用场景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上,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设置教学方法和练习内容,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于垂线概念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垂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射线、直线、角的概念;2.掌握垂线、平行线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垂线、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能够观察、描绘图形,提高语言表述和思维能力;2.能够熟练运用平面几何推理方法思考问题,加强数学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和空间的兴趣;2.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垂线的基本概念;2.平行线的基本概念;3.角的基本概念。
难点1.如何运用垂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如何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课前预习】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回顾,巩固射线、直线、角的概念,预习本节课的新内容。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识别直线、射线、角等几何图形,进一步巩固射线、直线、角的概念。
【讲解新知】1. 垂线的概念垂线是指一个线段,它与另一条线段相交,且与该线段的端点连成的两个角中,有一个角为直角。
垂线的两端点一定在所交线段的两个端点之间。
2. 平行线的概念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平行线上的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3. 角的概念角是指由两条射线或一条射线的两个端点构成的图形。
角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其中直角的度数为90度。
【示范演示】展示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垂线、平行线的性质解决这些问题。
【跟踪练习】配合教师的示范,学生进行垂线和平行线的实际运用练习。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通过教师梳理、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导入新课 - 讲解新知 - 示范演示 - 跟踪练习 - 拓展应用 - 课堂小结”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教师将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评价和作业评价,并结合班级整体情况进一步梳理、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教案(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教案(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和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对于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特征和性质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加深。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够识别和画出垂线和平行线。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够识别和画出垂线和平行线。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操作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黑板、粉笔、直尺、三角板等。
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学习资料,包括练习题和画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教室的黑板、书本的开本等,引出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让学生初步感知垂直与平行的特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垂线和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垂线和平行线,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教案 (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垂线和平行线表示图形,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概念。
但学生在学习垂线和平行线时,对这两个概念的本质理解仍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垂线和平行线表示图形。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2.用垂线和平行线表示图形。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展示,让学生感知垂直与平行。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垂直与平行。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究垂直与平行。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实际操作材料。
3.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垂直与平行的例子,如教室的墙角、黑板、书本等,让学生感知垂直与平行。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并用图片和实物进行解释,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
3.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用手指指出生活中垂直与平行的例子等。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垂直的,哪些是平行的。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垂线和平行线表示一些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6.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7.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有关垂直与平行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垂线与平行线-苏教版秋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垂线与平行线-苏教版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线的概念及性质2. 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3. 垂线和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
2. 教学难点:垂线和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斑马线、铁路轨道等,引导学生发现垂线和平行线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垂线的概念及性质a. 利用多媒体展示垂线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垂线的概念。
b. 讲解垂线的性质,如垂线与平行线的交点、垂线段的长度等。
c.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垂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a. 利用多媒体展示平行线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平行线的概念。
b. 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如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与横线的夹角等。
c.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垂线和平行线知识的理解。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
六、板书设计1. 垂线的概念及性质2. 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3. 垂线和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实物模型3. 练习题八、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垂线和平行线概念的理解程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垂线与平行线教案:小学生如何区分垂线与平行线
一、教学目标1、能用图形区分直线、垂线、平行线。
2、了解什么是垂线,什么是平行线,并能用实例加深认识。
3、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区分垂线与平行线难点:如何用实例加深认识三、教学方法1、知识导入:学生自主发现通过观察和比较桌子、黑板、门等物体,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垂线和平行线的特点。
2、知识拓展:课堂演示设计多组课堂演示,引导学生参与,从实例中加深对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
3、知识运用:小组讨论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小组间交流讨论。
4、知识检验:个人练习在课堂安排个人练习,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知识引入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垂线和平行线的特点。
2、课堂演示(1)垂线的例子:教师把一条线段立起来,让学生观察垂线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说出其特点。
(2)平行线的例子:教师用两根笔,画出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引导学生说出平行线的特点。
(3)垂线和平行线的关系:教师让学生观察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引导学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关系。
3、小组讨论教师设计了多个小组讨论的问题,旨在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4、个人练习在课堂教师布置个人练习,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
五、教学效果评估1、测验安排测验,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
2、作业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3、小结带领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梳理薄弱环节,提升学生掌握能力。
六、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引导式教学、分组讨论、实物演示、个性化练习等,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践探究、合作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七、教学心得通过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垂线与平行线教案的教学实践,我深刻理解到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发展性,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在教育的最佳状态下,全面发展。
《垂线与平行线》(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垂线与平行线》(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能够识别和绘制垂线与平行线。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及性质。
2. 垂线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1. 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垂线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几何图形,如直线、射线、线段等。
2.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直线相交或不相交的情况,你们知道这些直线有什么特点吗?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垂线与平行线。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垂线的定义和性质。
(1)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性质:垂线与被垂线相交成直角。
2. 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1)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2)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 演示垂线与平行线的绘制方法。
(1)利用直尺和圆规绘制垂线。
(2)利用直尺和圆规绘制平行线。
4. 引导学生观察垂线与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墙壁的角落、书本的边缘等。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绘制垂线与平行线,巩固绘制方法。
2. 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平行线和垂线,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问:如何判定两条直线是平行线或垂线?3. 总结:平行线和垂线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1. 练习题:绘制垂线与平行线,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2. 思考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垂线与平行线的知识?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掌握了垂线与平行线的基本概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并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线段的基本知识,对于图形的认知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垂线与平行的概念,学生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待提高,因此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线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线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
2.难点:学生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并能够解释垂直与平行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垂直与平行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画出垂直与平行的线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如教室的墙壁与地面、道路的直线与曲线等,引导学生关注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同时,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垂直与平行现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苏教版扬州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苏教版扬州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垂线与平行线》是苏教版扬州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垂直与平行的含义,能正确画出垂线和平行线,会区分垂直与平行,能应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垂直与平行的经验,他们能够观察到生活中的一些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但是,对于垂直与平行的定义和特征,他们还需要通过实例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操作活动,提高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含义,能正确画出垂线和平行线,会区分垂直与平行。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提高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应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含义,能正确画出垂线和平行线,会区分垂直与平行。
难点:学生能够应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验法、讨论交流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从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黑板、直尺、三角板等教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如教室里的墙角、黑板、书本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现象都是垂直或平行的。
教师总结:垂直与平行是直线的一种特殊位置关系。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垂线和平行线的定义,并用图示进行解释。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示,思考:垂线和平行线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垂线是与另一条直线相交,且交角为90度的直线;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垂线与平行线》教案(经典教案)
《垂直与平行线》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64~65。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直和平行。
3、知道什么是角,能指出角、边和顶点;能用常用的符号来表示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
4、掌握角的画法和角的度数的测量。
5、了解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角的概念,如何画角和量角。
教学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白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斑马线,车灯照射的光线,笔直的公路,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些都是什么线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二、新授。
(一)老师出示例1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光线是什么线呢?这些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成射线。
老师提出:1、什么是线段?2、什么是直线?3、什么是射线?学生集体讨论。
老师找同学回答,并补充解释生活中出现的线段、直线和射线,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4、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尝试画一画直线、射线、和线段。
并进行观察知道,告诉同学们直线、射线和线段各有什么特点。
(二)老师出示例3图片,拿出教学用具三角板和量角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三角板和量角器上的角,说一说,认一认。
老师:三角板上的角是多少度的?同学回答。
你能用三角板让的角去量角吗?老师教同学认识量角器,并教同学如何使用量角器量角。
(三)量角。
1、量特殊的角。
教师:角的度量需要量角器,下面我们动手自制一个简易的量角器。
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圆形纸片,把它对折,变成了什么?学生对折后回答:半圆。
教师:把这个半圆对折后形成什么角呢?学生操作后回答:变成直角。
教师:这个直角是多少度?学生:90度。
教师:把这个90度的直角再对折(学生操作),现在这个角是多少度?学生:是90÷2=45(度)。
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 四年级上册 苏教版
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知道垂线和平行线的基本概念;2.能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之间的关系;3.能够通过实际场景的学习,深入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垂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平行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垂线和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场景与垂线和平行线的应用联系起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观察下面两张图片,引出今天的新课——垂线和平行线:image1image1image2image22. 讲解垂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1.什么是垂线?垂线是一条与另一条直线相交,并且与另一条直线垂直的线段。
2.垂线的性质–垂线与直线相交,交点就是垂足;–垂线长度等于斜线的两个端点到垂足的距离之和;–两条垂线互相垂直。
3. 讲解平行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1.什么是平行线?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2.平行线的性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两条平行线的任意一条横截线与之所截的线段长度之比相等。
4. 实际场景运用结合实际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方式,深入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应用,比如:1.在操场上,两条直线如何判断平行或垂直;2.垂足的应用: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垂足并用垂线度量长度。
5. 练习题根据所学知识,布置以下习题:1.请画出两条平行线和一条横截线,用横截线所截线段长度之比表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2.请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然后从交点作一条垂线,连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求出垂线长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并通过实际场景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入新课,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不少同学积极参与了问题的探讨和讨论。
但对于概念的理解和公式的应用仍需要提高。
下一次教学需要加强概念的阐释,强化实际场景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垂线与平行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垂线与平行线》-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垂线与平行线》◆教材分析《垂线与平行线》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既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重要学习内容,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射线直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画角、认识垂线、认识平行线。
角、垂线和平行线等概念是图形与几何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以后正确建立有关的几何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识别射线、直线和角并能掌握这些图形的特征。
2、了解两点间距离,并学会量距离。
3、学会用画射线的方法画角,知道角的符号和相应的记法、读法。
4、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知道如何度量角。
5、了解垂线、平行线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比较、画图和交流等活动中,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理解量角器度量角的原理,了解垂线、平行线的特征。
2、能按要求画图、测量;培养抽象、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经历画图、测量等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并锻炼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射线、直线和角的特点。
(2)了解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3)了解垂线、平行线的特征。
【教学难点】(1)建立“无限长”的观念;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间的异同。
(2)量角器正确使用方法。
(3)垂线、平行线正确画法。
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教师:直尺、三角板。
学生:直尺、三角尺。
一、导入1.复习旧知提问:这是什么图形(PPT演示)我们在二年级上册学习《厘米和米》单元时学到了线段的概念,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画出一条线段并思考:线段有哪些特征?提问:你的线段是如何画的(引出线段特征:直直的,且有两个端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1课时认识射线和直线、认识角 (4)第2课时角的度量 (9)第3课时角的分类和画角 (12)第4课时认识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17)第5课时画垂线 (20)第6课时认识平行线、画平行线 (24)第7课时整理与练习 (27)第8课时怎样滚得远 (30)(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认识射线、直线,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量角器量角,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了解角的分类方法,掌握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知道平角和周角,了解各类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垂线和平行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出有关的平面图形,探索射线、直线、角的特征,探索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借助直观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感受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本单元主要教学角的认识、度量和分类,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
角、垂线和平行线等概念是图形与几何部分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这对学生以后正确建立有关的几何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角的特征,会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知道角的分类方法;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是:理解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初步建立无限的概念;会用量角器量角,能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数学教案教材分析:本课程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中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教学生认识垂线,了解垂线的作用及其特点。
通过举例给孩子们演示垂线的构造方法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垂线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垂线的概念。
2. 学生会构造垂线。
3. 学生能够应用垂线的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垂线、直线、垂足教学重点:1. 学生了解垂线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掌握垂线的构造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垂线的作用及其特点。
2. 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垂线的构造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老师拿出一张纸板,在纸板上画一条不规则的线。
2. 让学生观察这条线,是否可以通过一条直线将其分成两部分。
3. 让学生思考:这条直线应该怎么画出来呢?4. 引导学生想到垂线的概念,解释垂线的作用及其特点。
二、渗透(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房间内的物品,并找到它们上面的垂线。
2. 让学生尝试构造一条垂线,并找到垂线上的垂足。
3. 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垂线的构造方法和特点。
三、讲解(20分钟)1. 让学生观察板书上的图形,理解垂线的概念及构造方法。
2. 解释垂线的构造过程,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引导学生了解垂线与水平线、竖直线的关系。
四、实践(30分钟)1. 让学生到操场上寻找垂线,并尝试构造垂线。
2. 让学生找到学校门口的线桩,通过线桩构造垂线。
3. 让学生组队,在教室内寻找有垂线的物体并拍照。
五、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
2. 对垂线的概念、构造方法及其特点进行总结。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垂线的应用。
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判断学生是否理解了垂线的概念和构造方法。
2. 通过现场实践,检验学生是否能够应用垂线的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垂线的定义,掌握垂线的性质;2.能够正确使用垂线的概念,解决直角问题;3.了解垂线的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垂线的概念和性质;2.垂线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理解垂线的定义与性质;2.如何灵活运用垂线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1. 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预习本课内容,了解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2. 新课导入介绍正交线的概念与性质,引出垂线的定义。
3. 讲解垂线的性质•垂线必与所垂直的直线成直角;•两条垂线交于一点;•从同一点外一条直线到垂线的垂足,是从这条直线到垂线所作的最短线段。
4. 练习1.给出一组点,让学生用直尺与圆规作出任意点和已知直线段间的垂线;2.解决一个有关垂线的试题,如:如图,AB与CD交于点E,则AE与ED互相垂直。
5. 巩固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含有垂线概念的问题并求解。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用板书或PPT,生动形象地演示垂线的定义及性质;2.练习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垂线的性质;3.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灵活运用垂线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效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随堂测试,对课程效果做出评价。
2. 过程评价评价授课的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3. 作品评价通过学生课堂练习的成果、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自己设计的问题的解决情况,评价学生的作品。
七、教学反思树立问题意识,不断反思教学过程,完善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垂线与平行线的理解,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突破难点:通过直观演示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 activities 体验和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关系。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例图片、垂线与平行线模型等。
2.学具:直尺、三角板、圆规、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线段、直线和垂线,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能找出图中的垂线和平行线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解释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获奖教案
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能从现实情境和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线段,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2、让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垂线
1、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三组相交的直线。
出示例6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每幅图中分别画的是什么。
说明:这些物体的面上都“隐藏”着一些相交的直线,我们可以把它们画下来。
结合场景图分别画出三组相交的直线。
2、观察、比较,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让学生观察这三组相交的直线,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与一点,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成4个角。
让学生进一步观察这三组相交的直线,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明确:右边两组直线相交成的4个角都是直角。
出示一组垂线,说明:像这样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揭示课题)指上面的三组直线,提问: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为什么?哪一条直线是哪一条直线的垂线?垂足在哪儿?
3、联系实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提问: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地方见过互相垂直的例子?
二、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再在直线外点一个点,指出:这是一条直线,在直线
外还有一个点,我们用字母“P”来表示这个点。
习惯上我们把这条直线称作已知直线,点P是直线外的一点。
从点P向已知直线任意画一条线段,并与已知直线交与一点,谈话:像这样从点P起,向已知直线画线段,可以画多少条?
从点P起分别向已知直线画几条线段,且其中有一条是已知直线的垂线,提问:在所有从点P向已知直线画出的线段中,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是哪一条?
讨论:还能找到与已知直线互相垂直的线段吗?在从点P向已知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有多少条?
再问:这条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与其他不垂直的线段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明确:从点P向已知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
学生看书第90页例7中的图,量一量图中从点P向已知直线画出的所有线段的长度,看是不是这条垂线最短。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通过测量,你认为上面的发现正确吗?由此可得到什么结论?
指图中的垂直线段,指出: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也就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板书:点到直线的距离)让学生量一量,说一说点P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认识”互相垂直“花费的时间较多,到后面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时明显时间不够,力度不够,并且这节课太拘谨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去主动探索新知,如果我制定好自学目标,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今后再吸取教训,在一定的基础上放手给孩子,相信孩子,雏鹰一定会展翅飞翔,翱翔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