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最全读片(1)
颅脑CT断层诊断图谱
听皉线基线水平层面颅底层面前方见眼球对称性位于锥形眼眶内眼球边缘呈环状致密影,为眼环,环壁后2-4mm,环内圆形均匀低密度影,为玻璃体,眼球正中的凸透镜状致密影为晶状体。
眼球后方正中束状软组织条索状影向后通向眶尖,为视神经,(图4-2)粗3-6mm,眼球内外侧各有一条索状软组织影沿眶壁后行,分别为眼内直肌和眼外直肌,三者之间为低密度的球后脂肪所分割。
眼眶外侧壁由颧骨前部和蝶骨大翼构成,眼眶内侧壁是菲薄的筛板,呈断续细骨线影,与外侧壁一起于眶尖构成视神经管。
两侧眼眶之间是筛窦,后连蝶窦,腔内含气为气体密度。
(图4-3)蝶窦后方是八字形骨影,为左、右颞骨岩部,用骨床观察其内后缘显示对称的小凹陷,为内耳道,口部向内呈喇叭口状,正常时宽度相差不超过2mm。
岩骨外侧较宽大部分为乳突,内有含气之乳突蜂房。
岩骨前方,蝶窦两侧是中颅窝,内含颞下回。
岩骨后方是后颅窝,两侧岩骨于中线相连处的后方有凹面向后的低密度影为桥池,(图4-5)桥池内可见基底动脉(图4-6)的断面呈致密圆点,桥池向两旁后方延伸连于桥小脑脚池,桥池之后,桥小脑脚池之内侧为桥脑,呈圆形或椭圆形。
桥脑后方中央低密度影为第四脑室,多呈凹面向后的马蹄形或近圆形。
第四脑室后方是小脑,中央为小脑蚓部,密度略高,两侧为小脑半球。
脑池、脑室、脑沟及脑裂等腔内含脑脊液,为脑脊液样低密度影。
颅底稍低层面,蝶窦后方中线两侧可见破裂孔,其外侧可见卵圆孔、棘孔,两侧对称或不对称。
后颅窝前正中见八字形的骨性结节为颈静脉结节,其外侧可见圆形影为颈静脉孔。
后颅窝枕内粗隆前方可见枕大池,(图4-8),CT显示率为40%,其形状、大小变异颇大。
上端可延伸至小脑幕或穿通到幕上。
蝶鞍层面听皉线上10mm层面蝶骨小翼的后缘向内向后延伸出两个尖突状为蝶鞍的前床突。
前床突之间为鞍结节,其后方的横行骨影为鞍背。
(图4-9)。
有时呈V字型。
鞍结节与鞍背之间的低密度间隙是垂体窝,内有垂体,正常时不显影。
颅脑CT的读片方法ppt课件
25
放射冠与半卵圆中心
一般半卵圆中心是指脑室上部的脑白质区 域(层面上不出现侧脑室),而放射冠是指两 侧侧脑室周围的脑白质层面; 简单理解:放射冠范围较半卵圆中心要大, 半卵圆中心通常指的是侧脑室顶部以上的 白质区,即是说看到半卵圆中心的时候已 经看不到侧脑室。
19
27、纵裂 28、内囊前肢 29、内囊膝部 30、内囊后肢 31、侧脑室三角区及脉络丛 钙化 32、侧脑室枕角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褐色部分为顶叶)
20
33、侧脑室体部 34、放射冠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褐色部分为顶叶)
21
11
• 常规扫描 以OM线为基线,层厚10mm,层距10mm • 自颅底至顶部分为9—11层面
12
• 扫描定位像
13
颅脑CT断层解剖
14
1、蝶窦 2、脑干 3、小脑 (绿色部分为颞叶)
15
4、第四脑室 5、小脑中角 6、乙状窦 7、颞骨及乳突气房 8、桥小脑角 9、脑桥 10、垂体窝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4
CT图像
• CT图象在显示器上以由黑到白的不同灰度 表示,黑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高 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
5
CT诊断术语
• 平扫( simple scaning) 即普通扫描 , C T 检查一般均先作平扫 ,需要时再作增强扫描 • 增强扫描(co nt rast enhancement . CEC T) 一般用 CE 或 + C 来表示 ,应用造影剂注入 静脉或动脉内 ,同时进行扫描 ,可显示组织 器官及病变的血流状态 ,有利于病变的诊断 及鉴别。
头颅CT简读_PPT课件
CT 局限性
CT对较小肿瘤,特别是密度与脑实质密度相近, CT难以发现。 CT对颅后窝、脑干或颅底肿瘤常因骨伪影或部分容 积效应的影响而漏诊。 CT不能显示粘连所致的脑 室系统、导水管和正中孔梗阻的原因。对观察脑干 病变以及有关某些脑血管疾患的细节等,亦为CT不 足之处,尚需MRI和脑血管造影加以补充。
(二)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是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 体经枕骨大孔疝出到椎管内表现为枕大池消失:阻塞第四 脑室而出现上位脑室扩大。
(三)大脑镰疝(扣带回疝),大脑镰呈镰刀形,前部较窄, 向后逐渐增宽。幕上半球病变可将同侧扣带回和中线结构 挤向对侧。CT表现为大脑纵裂、透明中隔和第三脑室离开 中线:病侧扣带回移向对侧:严重时基底节和丘脑亦可移 至对侧。
(四) 较少见的还有直回疝、小脑幕裂孔上疝和切口疝等。
小脑幕切迹疝
脑内肿瘤和脑外肿瘤的CT表现
(一)脑内胶质瘤起源于脑白质,转移瘤居脑皮层 或皮层下。 CT表现: 1.肿瘤主要部分仍位于脑实质内; 2.瘤周多有水肿,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分界欠清楚; 3.肿瘤以窄基与硬膜相接融; 4.颅骨一般无改变。另外,还有相应部位的脑功 能受损。
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是星形细胞瘤最重 要的临床表现,确诊前数年就可以出现。神 经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增高常常在后期出现。
星形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室管膜瘤
脑膜瘤
脑膜瘤仅次于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 15~20%左右,来自蛛网膜粒细胞,与硬脑 膜相连。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发病是男性 的2倍。
教你怎样读懂头颅CT
读懂头颅CT并不难,教你成为读片小能手CT窗口技术人体各组织结构不同,对X线衰减各异,形成不同的CT值,因此可以利用不同CT值来鉴别组织的性质。
读懂头颅CT并不难,教你成为读片小能手颅脑CT适应证• 颅内肿瘤:脑膜瘤,神经胶质瘤• 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脑损伤:脑挫裂伤,血肿• 颅内炎性病变:脑炎,脑脓肿读懂头颅CT并不难,教你成为读片小能手鞍上池层面① 颅前窝:颞叶。
② 鞍上池:在垂体窝上方,位于两侧颅中窝之间,前界为颞叶直回,侧方位颞叶海马,呈五角星形或六角星形。
其前角连于纵裂池,两外侧角连于外侧裂池,两后外侧角延续于环池,第六个角位于后缘中间,是角间池。
鞍上池边缘为大脑动脉环,池内前部常可见“v”字型视交叉。
③ 颅后窝:四脑室或四叠体池。
读懂头颅CT并不难,教你成为读片小能手读懂头颅CT并不难,教你成为读片小能手第三脑室下部层面① 显示侧脑室前角的下部:前方---额叶;外侧---尾状核头部;后方中线处---第三脑室,其两侧连接丘脑。
② 颅后窝:“Y”字形或“V”字形的小脑幕,幕下结构在内侧(小脑上蚓部),幕上结构在外侧(枕叶)。
③ 四叠体池:位于小脑蚓部前方。
读懂头颅CT并不难,教你成为读片小能手读懂头颅CT并不难,教你成为读片小能手第三脑室上部层面① 基底核、丘脑。
② 内囊前脚(前肢);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
③ 内囊膝部和后脚(后肢):位于豆状核(由外侧的壳核和内侧的苍白球组成)及丘脑之间。
④ 壳核的外侧:外囊、屏状核、最外囊、岛叶(脑岛)。
读懂头颅CT并不难,教你成为读片小能手读懂头颅CT并不难,教你成为读片小能手● 基底节(基底核):埋藏在两侧大脑半球深部的灰质核团,是组成锥体外系的主要结构。
读懂头颅CT并不难,教你成为读片小能手基底节区:概念不清。
可能包括:基底节、黑质、红核、及其周围白质区域。
● 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豆状核之间的白质区,是由上、下行的传导束密集而成。
头部CTPPT课件
侧脑室三角区及 脉络丛钙化
侧脑室枕角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 色部分为枕叶 褐 色部分为顶叶
侧脑室体部 放射冠
额骨(FB)
顶骨 (PB )
枕骨(OB)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 色部分为枕叶 褐 色部分为顶叶
半卵圆中心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褐 色部分为顶叶
纵裂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绿色部分为 颞叶
蝶窦
延髓 小脑
垂体窝 脑桥
浅红色部分为 额叶 绿 色部分为 颞叶,
桥小脑角
颞骨及乳突气房 乙状窦 小脑中角 第四脑室
绿 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鞍背 基底动脉 桥前池 侧脑室颞角 脑桥 第四脑室 小脑 小脑蚓部
绿 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侧裂池 大脑角 角间池 环池 脑桥
绿 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 色部分为枕叶
侧脑室前角 侧裂池 第三脑室 环池
小脑上池
绿 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 色部分为枕叶
侧脑室前角 尾状核头部 岛叶 外囊 豆状核 丘脑
小脑上池
纵裂
绿 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 色部分为枕叶 褐 色部分为顶叶
侧脑室前角 内囊前肢 内囊膝部 内囊
头颅CT影像解剖ppt
四脑室
2cm
鞍上池 环池
3cm
三脑室 四叠体池
4cm
侧脑室前角
外侧裂池 三脑室 大脑大静脉池 小脑上池
侧脑室三 角区及后 角
5cm
基底节区:尾状核、 豆状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cm
豆状核:苍白球(内)、 壳核(外)
基底节区结构
基底节(Basal ganglia) (又称基底神经节)是指 从胚胎端脑神经节小丘发 育而来的神经核团,是大 脑的中心灰质核团,包括 杏仁核、纹状体和屏状核。 纹状体又分为:尾状核和 豆状核,豆状核又可分为: 壳核和苍白球。壳核和尾 状核合称为新纹状体,苍 白球为旧纹状体。壳核是 高血压脑出血好发部位。
基底节区
杏仁核
纹状体
屏状核
尾状核 豆状核
壳核
苍白球
新纹状体 旧纹状体
侧脑室体部
6cm
头颅CT影像解剖
基底节区
杏仁核
纹状体
屏状核
尾状核 豆状核
壳核
苍白球
新纹状体 旧纹状体
侧脑室体部
6c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脑室
2cm
鞍上池 环池
3cm
三脑室 四叠体池
4cm
侧脑室前角
外侧裂池 三脑室 大脑大静脉池 小脑上池
侧脑室三 角区及后 角
5cm
尾状核 豆状核 屏状核
丘脑
基底节区:尾状核、 豆状核
5cm
豆状核:苍白球(内)、 壳核(外)
基底节区结构
基底节(Basal ganglia) (又称基底神经节)是指 从胚胎端脑神经节小丘发 育而来的神经核团,是大 脑的中心灰质核团,包括 杏仁核、纹状体和屏状核。 纹状体又分为:尾状核和 豆状核,豆状核又可分为: 壳核和苍白球。壳核和尾 状核合称为新纹状体,苍 白球为旧纹状体。壳核是 高血压脑出血好发部位。
头颅CT读片技巧
筛窦
眼球
颧弓
蝶窦 颈内动脉 (破裂孔)
外耳道 第四脑室
小脑半球 小脑扁桃体 小脑溪
眼眶外侧壁 颅 底
颞极 层 面
鼓室 眦 乳突 耳 气房 线 层 岩骨 面
延髓 桥小脑角池
内枕骨粗隆
内直肌
颈内动脉
桥小脑角池 亨氏暗区 第四脑室
晶状体 眼球
颞叶极部 蝶 窦 层 面
桥脑 小脑半球
筛窦 蝶窦 基底动脉 桥脑
七、灰质异位
【典型病例】 患者,男,癫痫间断发作20年来诊。
【CT诊断要点】
1. 一般呈板层或团块状,多位于半卵圆中心或侧脑室旁 白质内,呈相对稍高密度,与正常灰质密度相等,病变 周围无水肿和占位效应;可伴发头小畸形、胼胝体发育 不良、小脑发育异常等先天发育畸形。 2. 增强扫描病变区与正常大脑灰质的强化一致。
乙状窦
小脑中脚 小脑延髓池
视神经
海绵窦
蝶
颞叶
窦
桥小脑角池 顶 部
第四脑室 层
面
小脑半球
小脑蚓
直回 前床突 海绵窦 鞍背 第四脑室 乳突气房
小脑半球
鸡冠
视神经管 蝶
垂体窝 鞍
侧脑室下角 垂 桥前池 体裂池 基底动脉
侧脑室下角
中脑 四叠体池
额叶直回
外侧裂池
大脑中动脉 鞍
海马
上
颞叶
池
二、脑裂、脑沟和脑回发育畸形
【典型病例】 1.患者,男,8岁,间断性抽搐半年就诊。 2.患者,女,21岁,间断性头疼,智力低下。
【CT诊断要点】
1. 两侧或单侧中央前、后回区大脑表面异常增宽或较 窄的裂隙延伸到侧脑室的室管膜下区。 2. 侧脑室外壁局限性峰状突起,与裂隙相连,裂隙边 缘可见密度较高的皮层灰质结构。
外二科-颅脑-头颅ct最全读片课件
3、第三脑室 下部层面
显示侧脑室前角的下部:
外侧缘:基底核的尾状核头; 之间:胼胝体膝部的下方,稍后方为前连合及穹隆柱; 前方:额叶; 后方中线处:第三脑室,其两侧连接丘脑,后方为中脑
脚与丘脑连接的部位。
颅后窝:“Y”形或“V”形的小脑幕,幕下结构 (小脑上蚓部)在内侧,幕上结构(枕叶)在外 侧。
头颅CT读片指南
铁路医院
分类
CT(计算机X射线断层造影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分为:
常规CT:扫描速度较慢,成像效果欠佳;
多层螺旋CT:X线管经过滑环构造作连续旋转, 检查床继续送进,形成无间断地体积扫描。可避 免由于呼吸所引起的体动,微小病灶不易遗漏, 且提高了检查速度。
第三步,了解层面。头颅CT一般来说有11 个层面(大多数人的头颅长度决定,如果 头颅很长,层面可能增加,或者层厚增 加)。重要的层面如图所示共有8个,一般 来说CT图像的11层就依照这8个层面上下浮 动。下面我们着重说一下这8个层面的大体 解剖位置。
1、颅底蝶鞍
颅前窝底部:眼眶或眶顶、筛窦、蝶窦、鸡 冠及前床突。
颅脑CT扫描的密度是以脑灰、白质的密度为基准的, 而组织的密度是以其CT值来衡量,正常脑灰、白质属等 密度,其CT值是:脑灰质32~40HU,脑白质28~32HU,其 影像呈灰色。
颅骨2气腔隙:副鼻窦等因腔内含气,在平扫示为低 密度影像。
脑灰、白质:正常脑灰、白质的CT值近似,值差为 7.0HU±1.3HU,CT可以区别。脑灰、白质在CT密度概念 上为等密度(灰色影)。
CTA
常规扫描与螺旋扫描方式的本质区别在于, 前者得到的是二维信息,而后者得到的是三 维信息,并使CT血管成像(CTA)成为可 能。
头颅CT读片课件
一般以听眦线为基线向上(xiàngshàng)扫至头顶
层厚:8-10 mm, 层距:10 mm
第六页,共一百零二页。
眶上缘
眶下缘
外耳道
• Reid基线听(眦RB线L):为眶下缘至外耳道中点(zhōnɡ diǎn)的连线,为头部断层
层
面
第三十四页,共一百零二页。
五、侧脑室体部层面 由额、颞、枕叶构成。 两侧侧脑室体部之间为透明隔,外侧为尾状
核和体部。 侧脑室后角(枕角)可不对称,室内(shìnèi)可
见脉络丛钙化。 中线处可见大脑纵裂池及大脑镰。
第三十五页,共一百零二页。
纵裂池
大脑镰
胼胝(piánzhī)体膝部
额叶
重叠扫描:在连续扫描方式下,层距小于层厚,减 少部分容积效应,不会漏诊小病灶。
第九页,共一百零二页。
CT头颅增强(zēngqiáng)扫描
原则上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后针对病变进行的扫描,出现下列情 况一般应考虑增强扫描:
平扫后发现某些征象(zhēngxiàng)如组织密度异常、有占位性 怀疑鞍区、小脑桥角及后颅凹的病灶
小脑溪
眼球
(yǎnqiú)
颅
眼眶外侧壁
底
层
颞极
面
鼓室
眦
耳
乳突气房 线
层
岩骨 面
延髓 桥小脑角池
(yán suǐ)
内枕骨(zhěngǔ)
第二十页,共一百零二页。
内直肌
晶状体
眼球(yǎnqiú)
颈内动脉(dòngmài)
桥小脑(xiǎonǎo)角池
颞叶极部
蝶 窦 层 面
头颅CT最全读片(1)
5、侧脑室 体部层面
此层大脑由额、顶、枕叶构成。 两侧脑室体部之间为透明隔,外侧为尾状核和体部; 此层仍可见内囊后脚及内侧的丘脑; 侧脑室后角(枕角)可不对称,室内可见脉络丛钙
2
3
常规扫描与螺旋扫描方式的本质区别在于, 前者得到的是二维信息,而后者得到的是三 维信息,并使CT血管成像(CTA)成为可能。
4
CT窗口技术
人体各种组织结构不同,X线衰减差异较大, 形成各种不同的CT值,因此可以利用CT值来 鉴别组织的性质。
一般认为空气对X线的吸收为0,故空气的CT 值为-1000;而骨组织的X线衰减是水的2-4倍, 故相应的CT值为+1000;水的CT值为0。
白质部分为半卵圆中心。 中央沟的位置大约在大脑半球凸面前1/4和后3/4
交界处; 该层面额叶范围缩小,顶叶所占比例扩大,枕叶
基本消失。
26
27
8、大脑皮质 上部层面
已近颅顶,大脑镰清晰可见,其旁的脑 灰质和脑沟显得十分清楚。
顶叶较大,额叶较小。
28
29
基底节和基底节区
基底节:又称为基底核,指从胚胎端脑神经节小丘发 育而来的神经核团,是埋藏在两侧大脑半球深部的一 些灰质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和屏状核;是组成 锥体外系的主要结构。
外囊出血临床表现较轻,神经功能障碍主要 是血肿及继发的脑水肿压迫内囊所致,而较 少破坏性症状。一旦血肿或水肿消退,症状 即可减轻或消失。
35
36
放射冠:
是指内囊到大脑皮层间的放射状纤维前尚不完全清楚。
37
半卵圆中心:
CT片阅读技巧(头部)PPT课件
颅骨骨折的CT诊断需要观察骨折的类型和位置,包括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 粉碎性骨折等。同时,需要留意骨折是否伴随颅内出血或脑组织损伤等并发症。
案例二:脑梗塞的早期CT诊断
总结词
脑梗塞的早期CT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脑梗塞的早期CT诊断可以通过观察脑部血管的血流情况和脑实质的密度变化来进行。 在梗塞发生后,CT扫描可以显示低密度病灶和脑实质密度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梗塞的
详细描述
脑肿瘤是由于脑细胞异常增生而引起的病变。在CT片上,脑肿瘤通常表现为低密度或高密度影,有时 还可能伴随脑组织变形、颅内压增高等症状。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和 影像学检查结果。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颅骨骨折的CT诊断
总结词
颅骨骨折的CT诊断是常见的临床情况,需要掌握骨折的类型和位置。
脑室系统
观察脑室的形态、大小和 位置,判断是否存在脑室 扩大、脑积水等异常。
脑池与脑沟
观察脑池和脑沟的形态, 判断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 或脑萎缩。
颅内血管识别
血管走行
观察血管的走行和分布,判断是 否存在血管畸形或动脉瘤。
血管密度
通过观察血管的密度和强化程度, 判断是否存在血管栓塞或出血。
窗宽与窗距调整
头部CT片阅读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图像不清晰、病灶难以识别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调 整图像质量、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望
新技术在头部CT片阅读 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三维 重建等技术将在头部CT片的阅读中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诊断的 效率和准确性,为医生提供更好的辅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组织器官产生各种病变时,CT值亦相应变化, 然而有时病变与正常组织呈等密度时,可以 应用增强扫描来加以区别。
7
CT读片原则
扫描位置与层次的判断:首先了解人体横断 面解剖,观察扫描图像位置是否正确,各脏 器是否包括,扫描计划是否恰当。
8
异常影像的观察:病变影像的部位、大小与 数目、边缘、密度、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的 关系等,如为复查则需对病变进行动态描述。
基底节区:概念不清,可能包括基底节、丘脑、黑质、 红核及其周围白质区域。
纹状体:指尾状核、壳核和伏隔核三者构成的整体, 是基底核系统的主要输入通道。
30
胼胼胝胝体体膝膝部部 侧脑室 透明隔 穹窿柱
脑岛(岛叶)
丘脑间粘合(中间块) 丘脑
穹窿脚 脉络丛
胼胝体压部
尾状核头部 内囊前肢 内囊膝部 内囊后肢 豆状核的壳核部分 豆状核的苍白球部分 第三脑室 外囊 屏状核
2
3
常规扫描与螺旋扫描方式的本质区别在于, 前者得到的是二维信息,而后者得到的是三 维信息,并使CT血管成像(CTA)成为可能。
4
CT窗口技术
人体各种组织结构不同,X线衰减差异较大, 形成各种不同的CT值,因此可以利用CT值来 鉴别组织的性质。
一般认为空气对X线的吸收为0,故空气的CT 值为-1000;而骨组织的X线衰减是水的2-4倍, 故相应的CT值为+1000;水的CT值为0。
内囊的晶状体后部分 尾状核尾部 海马及海马伞
侧脑室后角
松果体缰部 松果体
31
32
内囊:
是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区,是由上、 下行的传导束密集而成;
分为三部分:前肢、膝部、后肢;
膝部有皮质脑干束;后肢有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 听辐射和视辐射;
当内囊损伤广泛时,患者会出现偏身感觉丧失(丘脑 中央辐射受损)、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受损) 和偏盲(视辐射受损)“三偏征”;
前与第三脑室连接,后方为小脑上池(大脑大静脉 池)。
19
20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 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头颅CT读片指南
1
分类
CT(计算机X射线断层造影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分为:
常规CT:扫描速度较慢,成像效果欠佳; 多层螺旋CT:X线管经过滑环构造作连续旋转,
检查床继续送进,形成无间断地体积扫描。可避 免由于呼吸所引起的体动,微小病灶不易遗漏, 且提高了检查速度。
化; 中线部可见大脑纵裂池及大脑镰。
22
23
6、侧脑室 上部层面
内侧壁侧脑室体部由胼胝体分开,侧脑室体 部外缘可见窄的稍高密度带为尾状核体部, 其旁为低密度的白质纤维放射冠。
侧脑室体部的外方为顶叶。 顶枕沟及中央沟将大脑分为额、顶、枕叶。
24
25
7、大脑皮质 下部层面
在胼胝体和侧脑室上方,大脑镰自前向后贯穿中 线。
白质部分为半卵圆中心。 中央沟的位置大约在大脑半球凸面前1/4和后3/4
交界处; 该层面额叶范围缩小,顶叶所占比例扩大,枕叶
基本消失。
26
27
8、大脑皮质 上部层面
已近颅顶,大脑镰清晰可见,其旁的脑 灰质和脑沟显得十分清楚。
顶叶
基底节:又称为基底核,指从胚胎端脑神经节小丘发 育而来的神经核团,是埋藏在两侧大脑半球深部的一 些灰质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和屏状核;是组成 锥体外系的主要结构。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5、侧脑室 体部层面
此层大脑由额、顶、枕叶构成。 两侧脑室体部之间为透明隔,外侧为尾状核和体部; 此层仍可见内囊后脚及内侧的丘脑; 侧脑室后角(枕角)可不对称,室内可见脉络丛钙
颅前窝底部:眼眶或眶顶、筛窦、蝶窦、鸡 冠及前床突。
颅中窝:前界:蝶骨;后界:颞骨岩部(岩 骨);内缘:海绵窦及垂体窝;外缘:颞骨; 窝内为颞叶,其内侧为海马回。
11
颅后窝:前缘:岩骨;后缘:枕骨;鞍背后方:脑 桥前池,向两侧延伸为脑桥小脑角池;
第四脑室:位于颅后窝中线上,呈凹面向后的马蹄 形,后面的凹陷邻接小脑蚓小结(圆形稍高密度 影)。第四脑室后方沿中线区有时可见小脑谷(纵 行低密度带,前通第四脑室,后连枕大池);其两 旁为小脑扁桃体(密度较高影);
14
15
16
3、第三脑室 下部层面
显示侧脑室前角的下部:
外侧缘:基底核的尾状核头;
之间:胼胝体膝部的下方,稍后方为前连合及穹隆柱; 前方:额叶;
后方中线处:第三脑室,其两侧连接丘脑,后方为中脑 脚与丘脑连接的部位。
颅后窝:“Y”形或“V”形的小脑幕,幕下结构 (小脑上蚓部)在内侧,幕上结构(枕叶)在外 侧。
分析与判断:诊断的基础是首先了解正常影 像解剖,并对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有深入的 了解,再结合病史、主诉做出正确的判断。
9
正常头颅CT解剖
常规扫描与听眦线(OMBL,为外耳孔中点 与眼眶下缘的连线)成15°或20°角,层厚 10mm,层距10mm。
一般自颅底至顶部分为11个层面。
10
1、颅底蝶鞍
四叠体池:位于小脑蚓部前方,呈新月形或马鞍
形。
17
18
4、第三脑室 上部层面
可清晰显示基底核、丘脑。 内囊前脚(前肢):位于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 内囊膝部和后脚(后肢):位于豆状核(由外侧的
壳核和内侧的苍白球组成)及丘脑之间; 壳核的外侧:外囊、屏状核及脑岛; 四叠体池:位于两侧枕叶之间,池内有松果体,向
脑桥:位于第四脑室与脑桥前池之间。 12
13
2、鞍上池层面
颅前窝:额叶; 鞍上池:在垂体窝上方,位于两侧颅中窝之
间,前界为额叶直回,侧方为颞叶海马,呈 五角星形或六角星形。其前角连于纵裂池, 两外侧角连于外侧裂池,两后外侧角延续于 环池,第6个角(后面)位于后缘中央,是脚 间池。鞍上池边缘为大脑动脉环,池内前部 常可见到“V”形视交叉。 颅后窝:小脑半球及第四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