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音乐专硕培养方案
音乐学院艺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音乐学院艺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32e214227916888486d7fc.png)
音乐学院艺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A.声乐表演艺术一、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适应我国经济、文化和音乐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音乐表演人才。
能胜任本专业艺术创作领域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要求: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备良好的音乐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音乐创作与表演技能。
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艺术实践的实际问题。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对外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声乐表演艺术三、学习年限与学分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52学分,其中共同课和专业主课不少于18学分,专业必修课学分不少于2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1、采取导师个别指导与导师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2、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勇于创造的能力。
3、为研究生提供舞台实践、学术交流、学术考察的机会,并适当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讲学。
4、研究生在入学之初,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出个人的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根据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考虑、合理安排。
五、课程设置声乐表演艺术六、实践环节(2学分)根据培养目标,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相应专业教学能力1、实践时间、学分专业实践总时间不得少于12周,专业实践学分为2学分。
2、实践的方式、内容在1-4学期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与舞台表演实践。
教学实践(1学分):导师可安排学生任助教,协助导师向本科生授课。
或观摩导师授课。
舞台表演实践(1学分):导师或几位导师可组织自己学生定期举行星期音乐会、季度音乐会等演出实践。
根据学院统一组织安排到校外参加各种演出活动,比如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演出,参与社会的各种公益性演出等等。
实践要求(1)拟定实践计划;(2)导师对学生的协助教学给予评价;(3)参加教学实践与舞台表演实践的次数各不少于3次;(4)进行授课和听课的学生,要填写授课、听课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交研究生秘书存档;(4)参加舞台表演实践之后,要撰写实践总结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交研究生秘书存档。
音乐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音乐学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bf8536eefdc8d376ee329b.png)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50402 学科名称:音乐学
一、学科简介:
音乐学,musicology,是研究音乐的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
音乐学的总任务就是透过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现象来阐明它们的本质及其规律。
音乐学可系统分为:
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民族学比较音乐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治疗学音乐史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形态学律学音乐声学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音乐评论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够独立从事音乐理论研究、音乐演奏实践和高等学校专业教学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坚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关于本研究方向的现状、历史和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具有从事专业学科研究、演奏实践和教学工作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
三、研究方向:
1. 音乐理论研究
2. 音乐表演与教学研究
四、培养年限和培养方式:
培养年限:2至4年
注:理工科硕士研究生非学位课中至少应有1.5学分人文课程。
六、课题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
音乐表演类:1.5~2万字;
音乐理论类:2~3万字。
系主任(签字):李锋主管院长(签字):贺敏
2009年1月14日。
课程与教学论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21fd763c1ec5da50e2704e.png)
课程与教学论(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简介音乐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历史发展之后,呈现了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研究领域日趋专业化的发展态势。
本学科是在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音乐教育与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音乐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音乐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音乐教育理论的实践等问题。
我院本学科的发展目标是借助国内外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咨询,为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参考,并将此学科的发展纳入到音乐学理论研究的整体框架中,为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音乐教育与教学研究人才。
1.培养学生对音乐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与认识,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
2.通过研究和学习,掌握坚实的音乐教育理论基础;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语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提升专业品格。
3.合理建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音乐教育发展所需高级人才的各种潜质。
三、研究方向音乐教学论依托我院多年普通高校教师教育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丰硕成果,以科学的音乐教育观念为依据,合理的培养方案为保证,培养具有一定音乐教育理论研究能力的复合型音乐人才。
其专业骨干课程包括音乐技能课程教学研究、外国音乐史论教学研究、音乐作品分析方法论研究、基础音乐教育热点问题研究等课程,课程体系体现出了音乐表演技能课程的基础地位,突出了音乐综合能力的核心价值,又紧密结合学科教学论的研究方向,力求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素质与教学、科研能力的硕士研究生。
四、学制年限及应修学分学制年限一般为3年,至少修满35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1.采取理论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及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2.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3.培养计划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以推进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4.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论坛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等有机结合,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5.有计划的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授课,或派出研究生到其他著名学校或研究院所修读部分课程,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研究生。
音乐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音乐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a1023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5.png)
附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探讨生指导性培育方案(2015年修订版)(135101 音乐领域)一、培育目标音乐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化,旨在培育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学问、高水平技能和肯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音乐特地人才。
培育艺术团体、院校、艺术场馆、电视广播台站、文化馆站、各种音乐媒体、文艺探讨单位和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所须要的能够胜任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学、音乐编辑、音乐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具有高校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
四、培育方式培育过程中应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与内在素养的培育,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
采纳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与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育方式。
主动创建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协作指导艺术实践。
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化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
公共课应着重于提高探讨生的总体素养,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应着重于提高探讨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探讨生的专业学问,提高探讨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加理解作品的实力以与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实力。
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
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供应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特性发展供应肯定空间。
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爱好和专业方一直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应不少于50学分,其中实践类课程与环节应占60%以上。
详细课程学分设置如下:公共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实践环节不少于36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大于等于16课时为1学分。
学科教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学科教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62d7828700abb68a882fb01.png)
学科教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见附后课程设置表)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五、教学方式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
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其它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https://img.taocdn.com/s3/m/39a2905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0.png)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级科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研究生教育在我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级科学人才,中南大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得以制定和完善。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第二章培养目标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科学研究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学术素养;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3.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学科交叉研究能力,能够解决复杂科学问题。
第三章课程设置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研究生必修课三个方面。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 学科基础课:通过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为深入研究和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2. 专业核心课:通过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加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3. 研究生必修课:研究生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学术道德与科研方法、科技前沿讲座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学研究方法。
第四章科研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科研训练,其中包括:1. 科研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科学研究项目,亲身体验科研工作流程,提升科研能力;2. 科研训练:学生在培养期间,参与科研训练活动,包括学术交流会议、科研方法培训等,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和科研方法技能。
第五章学位申请和答辩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了学位申请和答辩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包括:1. 学位申请: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要求后,可以向学校提交学位申请材料,经学校审核合格后,可以参加学位答辩;2. 学位答辩:学生完成学位申请后,需参加学位答辩,学位答辩由专家组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授予学位。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https://img.taocdn.com/s3/m/3c59870dc281e53a5802ff1c.png)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一、学科概况中南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创建于1955年,1960年招收研究生,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设立“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覆盖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和数字装备与计算制造、信息器件制造技术与装备等2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与“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于2007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设有“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复杂装备设计与极端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岩土设备设计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金属塑性加工摩擦与润滑”、“设备测试与故障诊断中心”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与国外ASM公司共建的“微电子封装技术实验室”等。
本学科致力于机械基础理论与技术集成、先进制造理论与技术等的研究,并围绕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以及国防和空天运载等关键技术与装备进行研究和设计开发,在高性能材料制备与装备、信息器件制造、齿轮数字化制造、深海资源开发、车辆与工程装备、特种机器人等研究方向具有特色和优势。
二、培养目标学位获得者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科研作风、科学道德和合作精神,品行优秀,身心健康;掌握机械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实践及试验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和方向,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独力工作能力。
成为既能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设计工作,又可承担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74160f76c66137ee06198d.png)
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50402 授予文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音乐学是关于音乐的知识领域,运用各种学术性方法研究关于音乐的一切事物。
本学科1998年开始招生,学科专业点于2001年设置,目前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该专业点共获得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研究经费300余万元,主要研究领域覆盖音乐学的三大学科领域——历史音乐学、体系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
近10年来,培养了硕士研究生近100人,其中不少硕士研究生在全国演奏演唱比赛和学术论文评比中获奖,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高校专职教师。
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有70余人,整体学习情况良好。
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独立从事音乐理论研究、音乐演奏实践和专业教学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具有坚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关于本研究方向的现状、历史和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音乐学科学研究、演奏实践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简介四、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4年,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其它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在校学习时间达2年及以上,可申请提前毕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实行学分制,所修课程分为6类:①学位公共课②学位专业课③指定选修课④任意选修课⑤实践环节⑥补修课。
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为36~38学分,其中学位公共课为9学分,学位专业课10学分,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为15~17学分。
六、实践环节硕士研究生培养必须有实践环节,实践环节为2学分,包括教学实践、学术活动两部分,各占1学分。
教学实践要求,必须面对本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其内容可以是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为17学时;学术活动要求,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8次以上,其中1次校外学术活动,每次要求1000字以上的学习报告(由导师和导师组规定具体要求)。
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edbf8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e.png)
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上,我的指尖轻轻敲击着,思绪如泉涌。
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对这份“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有着清晰的思路。
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方案的奥秘。
一、培养目标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较高音乐理论素养、扎实音乐技能、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音乐人才。
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不仅掌握音乐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和创作能力。
二、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英语2.专业课程(1)音乐学基础理论(2)音乐史(3)音乐美学(4)音乐作品分析(5)民族音乐学(6)音乐教育(7)音乐创作(8)音乐表演3.选修课程(1)音乐心理学(2)音乐社会学(3)音乐管理学(4)音乐治疗(5)音乐科技三、实践教学1.实践课程(1)音乐教学实习(2)音乐创作实践(3)音乐表演实践(4)音乐研究实践2.实践活动(1)参加国内外音乐学术交流活动(2)举办音乐讲座、音乐会(3)参与音乐创作、制作项目(4)担任音乐比赛评委、指导老师四、毕业要求1.学术论文2.实践成果硕士研究生需在实践环节取得显著成果,如教学、创作、表演等方面。
3.外语水平硕士研究生需通过英语六级或相应水平的外语考试。
五、培养方式1.导师责任制每位硕士研究生配备一名导师,导师对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进行全面指导。
2.小组讨论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3.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音乐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术视野。
4.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六、培养期限硕士研究生培养期限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半,实践环节时间为一年半。
七、质量保障1.定期评估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培养质量。
2.导师考核对导师的指导工作进行考核,确保导师履行职责。
音乐学院攻读艺术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音乐学院攻读艺术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257d0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6.png)
音乐学院攻读艺术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我院艺术学硕士学位包括音乐学、作曲技术理论以及音乐教育学等20个研究方向,为更好地培养水平较高、数量较多的音乐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学位条例》、《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攻读艺术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如下:第一条培养目标艺术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应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艺术理论修养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所从事的音乐研究、音乐创作、音乐教育方面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独立从事理论研究创作、以及专业教学研究的能力。
第二条学习年限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申请学位年限最长可延至五年。
第三条培养方式采取理论学习和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学习研讨,以及田野考察、艺术采风实际工作的训练,培养和提高硕士生理论研究的能力。
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研究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根据专业特点,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具体培养方法可以灵活多样。
硕士生的培养工作由硕士生导师负责。
第四条各专业课程安排各专业方向的课程安排,应由招收硕士生的系部起草拟定。
对硕士学位共同课、主科、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的科目、学分、时间安排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各专业方向课程安排应由系委会讨论通过,系主任签署意见后报院审批,研究生部备案。
硕士学位的课程包括以下五类:一、共同课:政治,外国语;二、主科;三、专业必修课;四、专业选修课;五、一般选修课。
硕士学位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48学分。
课程学习着重加强基础理论,扩大和加深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科研能力。
研究生课程均应有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教学方式及主要参考书目。
研究生选修课的教学大纲需经所在部门审批通过,报研究生部备案。
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注意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
专题讨论、文献阅读、选题报告、学术活动等培养环节的考核主要用考查的方式进行。
音乐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音乐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b64c1f31126edb6f1a10ee.png)
音乐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和音乐文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艺术素养、活跃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教育科研创新能力,掌握音乐教育系统的理论、知识、技能,了解国际前沿领域和发展动态的音乐教育高级专门人才。
能在音乐教育科学研究中作出创造性的成果,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
具体要求是:(一)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国家的音乐教育事业服务。
(二)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及其研究方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本专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音乐专业素养,具有比较宽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修养,具有从事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能胜任高校及中学音乐教学和研究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三)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音乐教育学专业硕士毕业生适宜到基础教育系统、高等学校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宜到音乐艺术研究和管理部门从事音乐教育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创新开发和管理工作;适宜继续攻读音乐教育及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
二、研究方向1.音乐教育学2.作曲理论与技术3.技能表演与教学(含钢琴、声乐、器乐、合唱与指挥)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特别优秀硕士生可提前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时间)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硕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23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7学分,必修环六、必修环节七、中期考核根据本院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办法》执行。
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
1.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402﹚
![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402﹚](https://img.taocdn.com/s3/m/e9950a0703d8ce2f00662324.png)
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402﹚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热爱音乐学专业的,具有一定的专业表演能力和教学与科研能力的,高等院校专业教师或社会需要的音乐工作者。
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1、热爱音乐教学及演唱、演奏与研究工作。
有志于音乐教学改革与实践活动。
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2、音乐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高的音乐学专业和相关学科的知识素养,实践能力较强并具有相当的音乐艺术科学研究能力。
二、研究方向1、键盘演奏艺术与教学研究2、中国音乐史研究3、声乐演唱艺术与教学研究三、学习年限与学分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总学分不得少于35学分。
四、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五、教学实践本专业教学实践以本、专科学生为对象,通过教学第一线的实践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能力。
教学实践的主要形式有:1、讲授本、专科生课程的某个章节或某个专题;2、协助主讲教师辅导、答疑或评改作用;3、主持课堂讨论;4、指导论文写作待。
教学实践安排在第4学期,时间为4周,应至少完成36课时或相当此工作量的教学工作。
成绩合格者计2学分。
六、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重要环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的主要形式有:1、收集、整理研究资料;2、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3、学术访问等。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调查研究尤须突出科研资料的查找、收集、整理和索引工作。
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调查研究工作应安排在第四或第五学期,即完成硕士论文前进行,累积时间为4周。
调研工作前须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调查计划;调研结束后硕士研究生须写出调研报告,并由导师评定成绩。
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4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
其中应至少有1篇论文在CN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
2、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应在第4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写作计划。
音乐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音乐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29396aa98271fe910ef923.png)
音乐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敬业、博学、求实、创新”,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2、较好地掌握音乐学的基本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了解当今音乐学发展的现状和动态;具有较强的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查阅本专业相关资料、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学术交流;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具有较强的艺术创作能力。
4、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高尚的学术道德和健康的身心。
二、研究方向音乐学下设三个方向:1、声乐表演与理论研究;2、中外音乐史;3、视唱练耳与理论研究。
三、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习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3年。
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修满学分且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完不成学业者,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4年(含休学)。
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自筹。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总学分不少于38分(含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各2学分)。
具体课程结构及学分配置如下:1、学位课程(不少于20学分)①公共课程:4门,共8学分;②学位基础课程:1门,共3学分;③学位专业课程:3门,每门3学分,共9学分。
2、非学位课程(不少于14学分)①专业选修课程:8门,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10学分;②跨专业选修课程:3门,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2学分;③公共选修课程:5门,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2学分。
3、学术活动(2学分)①至少听10次学术报告,1学分;②公开做至少2次学术报告,1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 4 )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层次分明、体例规范。
九、学位论文工作检查与考核
1、声乐演唱MFA方向的中期检查由学院组织,内容包括:毕业音乐会和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
以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与措施等。
2、毕业音乐会和毕业论文报告的检查和考核时间为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对综合演唱能力较差、论文工作进展缓慢、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研究生提出警告,或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十、发表学术论文
在毕业答辩之前,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各类比赛获奖或论文应以中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十一、学位论文答辩
1、学位音乐会必须体现出演奏者对作品的准确把握与深刻理解,应具有较完满的表演技术水准和较强的表现力。
演唱方向的艺术硕士生必须举行 2 场学位音乐会。
其中,第一场演出纯表演时间不少于40分钟;第二场演出纯表演时间不少于 40分钟;学位音乐会所选择的曲目在类型上可包括独唱、重唱等,在风格上则必须囊括多种流派和时期,且至少必须包括二首20 世纪以来的现代风格的作品定,毕业音乐会由学院或研究生院组织5人以上的专家组进行集体评分。
2、学位论文是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位论文要求紧密结合音乐创作与表演实践,论文一般不少于 0.5万字(谱例、图表除外),论文格式参照《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的规定。
须符合学术规范及中南大学的相关规定。
3、毕业答辩:在5月安排毕业答辩。
学位的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中南大学有关规定执行。
十二、主要参加专家
赵小平欧阳琴刘雪梅张俊。